金融危机对国家影响论文

2022-04-2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金融危机对国家影响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大党曾多次及时稳妥地处理了一系列突发事件的事实,总结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特点与经验,分析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在发生、演变及传播方面表现出的新特点和规律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复杂性。从硬件系统建设的角度提出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理体系的思路。

金融危机对国家影响论文 篇1:

中国周边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及应对思路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与技术的扩散,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安全内涵正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安全,诸如领土、军事、主权等重要性在不断下降,非传统安全,比如恐怖主义、跨国犯罪、金融危机等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挑战日趋凸显。在当前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蓬勃进行的时期,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无疑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是值得借鉴和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国;非传统安全问题;应对思路

后冷战时代,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与技术的扩散,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安全内涵正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安全,诸如领土、军事、主权等重要性在不断下降,非传统安全,比如恐怖主义、跨国犯罪、金融危机等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挑战日趋凸显。中国是世界上周边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崛起不仅对周边国家与国际社会释放出浓郁的“不确定性与焦虑”,更面临着来自复杂地缘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的大国崛起,不仅仅遭遇到国际政治结构性的障碍,更面临着地区与全球层面上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其中,经济安全、生态危机、信息安全、社会安全(恐怖主义、毒品、非法移民、跨国犯罪)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包括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在内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根据非传统安全的特点,它的威胁不是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的,它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需要多边的手段共同解决。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各国各地区乃至全球必须联合起来,在一种“共同的外部威胁”之下,通过建立互利且有效的合作机制,积极应对。中国与东盟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并且在建立新安全观方面不谋而合,在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经济安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诸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非常广阔,双方合作的机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多层次的合作框架逐渐形成,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在当前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蓬勃进行的时期,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无疑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是值得借鉴和研究的新课题。

一、非传统安全的界定

学界对非传统安全观念的界定源自于西方,认为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观念而言,传统安全领域外的新安全挑战,具体指一切由非军事武力所造成的生存性威胁,包括恐怖主义、生态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国际公共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对国际社会的威胁超出了传统国家的地缘政治的主权、领土界限,其解决也并非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能够实现的。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技术的扩散,国际社会复合相互依存模式日趋成型,包括个人、非政府组织等各种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多种渠道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伴随着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和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传统的国家权力包括军事与经济权力,开始萎缩。国家传统安全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各种非传统安全议题的威胁日益凸显。特别是,全球化的发展产生出环境、贫富差距等问题,严重威胁到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安全。这些问题多数具有复杂多层、跨领域的特征,体现在国际安全、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乃至个人安全等各个层面。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问题也由单纯的军事安全延展到经济、军事、政治、信息和生态环境领域,因此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

二、 中国周边非传统安全环境

1.中国周边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周边地缘环境最为复杂的国家。我国陆地国界线长达22800多千米,与16个国家相邻,而且这16个邻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宗教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同时,我国在长达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上,与6个东亚、东南亚国家遥海相望,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中的能源资源不断被发现,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与地区国家围绕渔业、石油等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岛屿归属问题产生一系列争端,中国的海洋安全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保持了相当长的和平与稳定。中国积极利用形势,谋能势成,在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奉行和平外交战略,敦亲睦邻,稳定与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包括与印度尼西亚复交,与新加坡、文莱、韩国和中亚各国建交,与越南和蒙古的关系正常化,并通过谈判逐步协调了中苏、中哈和中越的边境问题。这使得中国周边边境进入一个相对稳定与和平发展的良好时期,整个亚太地区传统安全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该地区诸种非传统安全日益占据国家间的议事日程。

当然,随着相互交往和联系的增多,中国与这一地区在社会与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度在不断提升,各种跨国性问题也在增多。特别是,这一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均处于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国内的社会经济问题借着各种跨国渠道溢出国界,衍化为地区性问题。这些都使得这一地区国家间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信息安全、恐怖主义和毒品等问题威胁日益严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发展不仅仅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对中国自身的崛起进程亦具有不容忽视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非传统安全的研究和防范。

2.中国周边非传统安全面临的挑战

(1)经济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参与各种国际机制,积极融入现有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在地区层面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这种“融入”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空间和可用资源,建构了与越来越多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但这种相互依赖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增添了许多外部的“不确定性”与“脆弱性”。特别是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后,这种脆弱性表现在,当亚太地区及周边其他地区发生危机时,会通过共有的贸易与经济网络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共振效应。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重大逆转,将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更直接的冲击,冲击烈度也将更大。

(2)生态安全。我国在快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耗费巨大、回收率低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生态安全方面的矛盾对我国双边关系的破坏性影响已经在逐步加大。比如,日本对源自中国的酸雨对其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害一直不满,要求中国改善环境状况成为日本向中国贷款的主要条件。中国将大量工业垃圾和污染物排至黄海,污染了韩国的海岸线。在边境地区,中方环境污染是俄方的六倍。此外在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以及航道安全方面,中国与共有国均存在着许多重要问题。这些生态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产生极为不利的溢出效应,对中国营造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良好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社会安全(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走私毒品、非法移民)。亚太地区极为复杂的地域、经济、宗教以及民族差异,为地区国家间各种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走私毒品以及非法移民等社会安全问题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对地区各国,尤其是中国的社会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源自三股势力的存在: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恐怖主义。而且,中国毒品发展日益猖獗,已由毒品过境国转变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毒品受害国。此外,走私问题和非法移民都有上升势头,对我国周边关系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中国的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构成威胁,而且影响到中国的现代化全局。

(4)信息安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深刻改变了人们生活、生产与管理的模式,加快了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然而,信息安全问题也已成为各国信息活动和国家安全保障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扩散,在网络上建构了虚拟的共同体,并以其强大的渗透力与破坏力,对国家的主权安全等问题造成巨大的挑战。中国在信息技术上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使其面临窃听、干扰、监视、欺骗等多种信息安全威胁,其中包括基础信息技术对国外的严重依赖、信息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等多种问题。因此,信息安全也是我国面临的战略性非传统安全问题。

三、中国与东盟国家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非传统安全矛盾轻则有碍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重则会升级为国家间甚至地区军事冲突,演变为传统安全威胁。虽然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问题上的矛盾仍在可控制范围内,然而,若是任其发展不加重视,则必然会对中国的安全与发展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对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造成极深的负面影响。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跨国性、共同性的特征,其错综复杂超越国家传统的地缘政治界限,对国家的主权独立与完整提出挑战。这种超乎传统国际政治的新特征也决定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同样超乎传统地缘政治观念的窠臼,即建立一种不同于传统安全“囚徒困境”模式的新型解决模式——合作型的“保证博弈”。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不仅与所有东盟国家都建立了正常的国家关系,而且双方关系的层次也从起初的磋商伙伴关系已发展成为现在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于相似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并且同属发展中国家,在国内面临着发展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任务,在国际问题上对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等方面有相同或相近的立场。而且,中国的强势崛起,直接冲击到东南亚国家。东盟国家无论奉行“搭便车”抑或“均势”战略,都必须认真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这种情势就推动了亚太地区“共同体”观念的形成,加之共同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所产生的“共同风险”意识,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合作机制的创建。

2002年11月,第6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启动了双方在反恐领域的全面合作,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在反恐安全领域,2003年l月,中国在安理会反恐问题外长会议上提出深化国际反恐合作的四项主张,对双边反恐合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在禁毒合作问题上,2000年10月,中国、缅甸、泰国、老挝和联合国禁毒署代表签署了《东盟和中国禁毒行动计划》,此后禁毒进展迅速。在经济安全领域,《清迈协议》签订后,中国与东盟在10+3合作框架内建立了多边和双边货币援助,以多边合作为主的东盟货币互换机制逐步扩大到东盟所有成员国,资金规模增长到10亿美元。2008年5月,东盟和中日韩财政部长同意,为筹建中的共同外汇储备基金出资至少800亿美元,以帮助参与国抵御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等等。

四、结语

当前,在应对亚太地区共同面对的非传统安全方面,中国与东盟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机制体系,并在应对过程中展现了负责任的地区大国形象。这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国大国崛起对东盟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国家所引发的“威胁感”,于长远则有利于亚太地区的持久和平。然而,仍需注意到,在现实主义色彩依旧浓厚的国际政治中,这些合作机制并不能完全消除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不确定性”与“焦虑”,并且,这种“不确定性”与“焦虑”严重地阻碍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亦面临着具体的合作方式、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中国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必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参考文献:

[1] 王逸舟.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3] 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4] 克雷格·A·斯奈德.徐纬地等译.当代安全与战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 赵可金,倪世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 陈乔之.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 何兰.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8] 杨洁勉,等.国际合作反恐:超越地缘政治的思考[M].时事出版社,2003.

[9] 李慎明,王逸舟.2004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0] 孟祥青.中国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J].世界知识,2000,(3)

[11] 谷增发,郑家庆.中国周边非传统安全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

[12] 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3] 王红芳.危机孕育出的合作——析非传统安全对东亚地区合作的推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3).

[14] 辛涛,李琪.《清迈协议》迈向东亚货币合作的起点[J].北方经贸,2006,(4).

作者:宋菲

金融危机对国家影响论文 篇2:

网络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思考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大党曾多次及时稳妥地处理了一系列突发事件的事实,总结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特点与经验,分析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在发生、演变及传播方面表现出的新特点和规律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复杂性。从硬件系统建设的角度提出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理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网络;中国共产党;突发事件;经验

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经验,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互联网以其革命性的姿态颠覆了传统媒体构筑的传播生态,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信息传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相应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措施及方法手段也有新的要求。回顾并总结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历程,对我们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从容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及时稳妥地处理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

突发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事件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灾害,二是重大事故,三是重大社会事件[1]。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容应对并及时稳妥地处理了相继发生的对国家影响较大的多起突发事件,保证了国内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应对各种自然、疾病灾害事故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2007年、2010年全国多轮暴雨洪涝灾害,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及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等都是震惊全球的特大灾害。在疾病灾害方面,影响较大的有:建国初期南方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2003年春夏“非典”肆虐,2005年禽流感、2009年冬天H1N1甲型流感爆发等。此外还有重大安全生产事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以及突发性群体事件等等。面对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各种重大灾害,中国共产党全力组织、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开展紧急救灾,最终取得了胜利,赢得国人和世界普遍赞誉。

(二)应对国内政治突发事件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反华势力影响,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再加上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宗教复杂,各种突发事件风云跌宕。如: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1962年伊犁暴乱,1971年“九一三”事件,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1989年3月西藏骚乱事件,2008年拉萨“3·14”、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台独事件等。针对上述这些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突发事件,中国共产党在舆论、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成功处理和化解了各种矛盾和危机。

(三)应对国际重大突发事件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来自国际上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各种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在政治方面,先后有20世纪50年代的波匈事件及60年代的中苏论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1999年5月8日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及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等。在军事方面,先后爆发了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美国入侵台湾海峡、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及中印大规模边境冲突、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20世纪70年代中越边境冲突以及发生在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的局部战争。在经济方面,先后有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论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在核危机方面,先后有南亚核危机、朝鲜及伊朗核危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及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此外,还有美国“911”恐怖袭击以及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的恐怖活动等等。面对各种变幻莫测的重大突发事件,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观察,机智灵活,多谋善断,成功地化解了执政过程中由国际突发事件带来的外部风险。[2]

二、中国共产党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大党,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较之一般规律,这些经验带有更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时代特征。

(一)举全国之力,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应对

广大民众是党的根本依靠和力量源泉,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党善于充分发动和组织军队、广大人民以及社会力量通力协作,积极应对灾害,取得最终胜利。这是我们党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显著特点和优势。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受灾人数之众,地域之广,历时之长,世所罕见。在党中央领导下,数百万军民众志成城,奋起抗洪,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3]的抗洪精神。2008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全国上下紧急动员,全力抗灾,共渡难关。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军队应急机制全面启动,到前线抗震救灾,涉及区域之广、动用力量之多和投入速度之快都创下了我国抗灾救灾的历史纪录。汶川地震再次印证了中华民族在特大灾害面前的伟大精神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4]成为此次抗击灾害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抗击灾害过程中,除了坚强有力的组织、决策的快速果断之外,网络媒体在联络协调、舆论引导、政策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诸如号召动员各地民众捐款救灾,并对救灾物资的分配使用进行舆论监督等,很多活动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实现的。

(二)尊重科学,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手段应灾救灾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解决最终都离不开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而有些突发事件本身也是因现代工业技术而引起的,如危险物品爆炸、核辐射事故、新型建筑材料燃烧等,即使是自然灾害,也需要运用现代科学原理和技术加以解决。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强调救灾的“技术含量”这一经验特点,在近三十年应对灾害性突发事件中尤其明显。如近年来关于森林火险的扑救,更加强调科学、理性和专业,更加重视生命安全。避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盲目强调人定胜天精神所作出的无谓牺牲。再如山西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115位矿工成功被救援,创造了中国救援史上的奇迹。毫无疑问,有序的组织加上科学救援,卫星系统的介入,排水、通风、铺设管道、煤炭、机电、钻孔等最新技术的应用,是这次奇迹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善于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快速反应,果断决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应急处理更加快捷迅速。汶川大地震的發生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新华网在当日的14时46分就向公众发布了消息,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救灾行动迅速展开的消息,通过电视、网络迅速传入公众的视野。同时正面及时澄清一些不实传言并将回应举措及时发布,使人们获得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的信心保障。在突如其来的特别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这种坚强有力的快速反应,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在建立健全现代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方面正在走向成熟。

(四)重视权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引导力量

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容易形成舆论真空,信息成为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发布,有利于稳定秩序、调节情绪并澄清谣言。如甲型H1N1流感爆发后,我们党和政府吸取应对“非典”疫情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信息优势,及时充分地报道流感疫情、政府的措施、国外的疫情和经验、预防的基本知识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避免了社会恐慌。2011年3月,日本9级大地震引发核泄露,我国内地出现罕见的抢盐事件,我们党和政府多管齐下,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及政府门户网站及时辟谣,并调动各方力量加大食盐供应,严惩哄抬盐价的商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实言论往往止于权威主流媒体的迅速反应,主流媒体通过权威途径对部分地区出现的谣言进行澄清,收到了良好的信息传播效应,极大地稳定了人心。

三、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有其新的特点,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新考验

网络传播方式已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公共平台。在此特殊的信息环境下,沉着应对和正确处理突发事件,能全面综合地检验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尽管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网络信息环境的特殊性,使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及传播都有其新的特点和规律,党和政府处理突发事件也更具特殊性和复杂性。

(一)传播速度快,突发性强,影响后果难以预测

网络传播速度快捷的特点,导致突发事件处理的时间性很强,事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难以预测。一旦贻误解决的最佳时机,或者决策出现失误,往往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有的事件刚发生时只是普通的小范围的社会事件,事态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在网络不发达的背景下,只会形成局部影响。而经由现代网络传播后就有可能形成社会热点,迅速演化成大的突发事件。在此过程中,如果应对不及时、方法不科学、态度不主动,就会造成处置被动、公信力降低,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近年来曝光的某些官员用公款娱乐消费、用公车私人旅游等,经过网上的披露和讨论,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虽然不会导致实体突发事件,如果听之任之或敷衍搪塞,也会演变成影响较大的事件。如“胡斌案”中不负责任的“70码”之说和“我爸是李刚”引起的质疑和民愤,让两起简单的交通事故演变成为震动全国的事件。这些都要求执政党能够及时果断地制定应对措施,遏制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扩散或蔓延。

(二)参与者众,互动性强,演变过程不可控制

网络传播具有开放和隐蔽性特征,参与者顾虑较少,通过网络可以大胆、真实地发表评论和看法,更能激发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件讨论的热情。在互联网上,一条信息的发布随即会引来知情人发布的相关信息,也会引来网民对于这条信息的反馈与评说。甚至一个普通人就能做到“一呼百应”,百万级点擊率瞬间实现。每个参与事件的网民都成了“草根记者”,形成对事件详细过程的跟踪报道。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贫困县县委书记戴52万元名表、云南“躲猫猫”、红十字会高价宴会、中石化天价买酒等事件被逐一曝光,就显示了“草根记者”的力量。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种力量有时也带有群体非理性特征,其影响覆盖面扩大,带来不少影响稳定的隐患,有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或社会危害,已具有公共事件的性质。而且随着事件的影响面不断扩大,突发事件局面更复杂,处置难度也更大。执政党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把握事态的发展,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种强大的正向合力,及时有效地沟通和协调。

(三)虚拟无序,自发性强,监管难度更加复杂

网络是一把利弊兼具的双刃剑。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它在给人们及时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不准确的消息,一定程度上对突发事件的发展起到了逆向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近期网络暴力频现,更加增大了网络负面效应。网民在网络上的表达不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有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发布虚假信息;有的雇用网络水军恶意炒作,扰乱市场秩序;有些不法分子抓住突发事件非常时期,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加强网络监管刻不容缓。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着两个问题:有关互联网的法律不够完善、公民法律意识不强。这就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对于恶意歪曲报道和误导性言论,要运用法律手段和有效工具进行监管,对普通网民要积极做好解释疏导,防止事态升级。

四、执政党必须与时俱进,让现代信息技术和完善的信息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鉴于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诸多特点和互联网正在成为世界性的信息交流和舆论扩散制高点的客观现实,应对突发事件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构建功能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理体系。

(一)建立跨域应急网络管理体系

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典型的一系列案件,提出了跨地区、跨国界突发事件应对的新课题。因此,在坚持属地化管理为主的同时,必须探索国际国内的信息分享、监测与合作系统,探索建立地区性、国际性的网络应急管理系统,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应急合作。美国通过实施“e-FEMA”战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应急通信信息系统在美国应急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其硬件设施不足,其软件建设亦缺乏统一的系统平台,应当加快此项系统工程建设。

(二)建立应急预警信息系统

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早期预报,对于增强党和政府应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应急预警信息系统,可以通过预测和仿真等技术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的态势进行有效的监测,收集有关突发事件的征兆,运用系统技术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发出确切的警报,使政府和民众提前了解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我们党和政府可以充分利用预警信息系统,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发现并处置突发事件。公共预警信息的发布方式,需要改进目前点对点、单一的信息工具(如手机短信)发送,建立一种立体式信息预警联动系统,以避免因“信息梗塞”而造成重大损失。

(三)建立信息公开和信息沟通机制

网络的发展让信息表达的渠道更加立体和多样,日趋完善的网络平台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官民平等对话、互动交流成为现实。我们党和政府十分注重利用网络了解政情民意,总书记、总理经常与民众进行网上对话和讨论,不少地方党政高级领导定期与网民交流,官员开博问政蔚然成风,这些都表明我们党十分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信息沟通渠道、重视网络民智和民情。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化的成果,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和沟通机制。比如建立以政府的上访接待机构和人民来信来访机构为基础的网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利用信息平台理顺社情民意传递机制与渠道。此外,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建立网络舆情掌控与治理体系

网络在突发事件当中应该承担起它的社会责任,这里涉及到了突发事件的网络媒体的责任问题。由于人们很容易从媒体网络和其他通讯工具中了解信息、传播信息,封锁信息往往是徒劳的。在网络媒体上形成主流和统一的声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了正确引导网上舆论,使网上舆情成为一种网络健康民主的动力,就需要健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网络安全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立法和标准制定。完善网络立法,将网络管理纳入依法行政的范畴。

以上四大体系应当建立在统一的应用系统平台上,统一发挥综合效应,而非各自为战、独自为阵。同时,要重视电子党务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用,在电子党务逐步建立的环境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电子党务信息平台下的网络安全监控、网络信息发布与沟通、应急预警系统等项技术研发。

除了以上系统建设之外,加强党政领导干部信息素质能力培训和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突发事件处置成为各级党委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考验。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因为突发事件处置不力受到问责。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明确将“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5]纳入问责范围,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处理中,也暴露了一些地方官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网络环境下公共权力运行受到的冲击估计不足,对此类事态发展的不可控性缺少足够的预测和研判;二是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注重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及时跟踪和分析网络舆情动态。因此新的信息环境下,除了要提高领导干部正确判断复杂形势、果断制定对策措施的能力以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等的能力外,还需要高度重视加强信息素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莫利拉,等.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赵士红.近年我们党应对突发事件的观察与思考[J].学习论坛,2010(5):56-57;唐明勇,郭文亮.中国共产党与重大突发事件[J].江汉论坛,2006(4):27-30.

[3]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09-29.

[4]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Z].新华网,2008-06-30.

[5]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第二章第五条第五款)[Z].新华网,2009-07-12.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DJ017)阶段性成果,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文献信息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晏蔚青

作者:冯仿娅

金融危机对国家影响论文 篇3:

局部金融危机对国际新格局的发展影响

[摘 要]在新时期,为了促进各国自身经济的发展,各国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合作,由此,各国经济会受到彼此影响,局部发生金融危机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局部金融危机之所以产生,不仅是由于局部经济模式出现弊端,更在于当今国际格局不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本文基于此,通过对金融危机的研究与分析,对东亚局部金融危机与美国局部金融危机对国际新格局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对局部金融危机对国际新格局的发展影响做了总体阐述,有利于更好的研究金融危机与国际格局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局部;金融;危机;国际;新格局;影响

1 局部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产生一般来自于某一个局部内的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短时期内缺少资金,无法满足企业或者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导致金融行业面临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会直接导致经济衰退,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发展。在金融危机中,比较典型的是东亚局部金融危机与美国局部金融危机,二者金融危机虽然产生的原因不同,但是都对国际新格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东亚局部金融危机对国际新格局产生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东亚发达国家,致使东亚的一些国家在这场金融风暴中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不仅如此,东亚金融危机对国际的新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1 影响到东亚发达国家的国际地位

东亚金融风暴起于东亚发达国家,因此,在这场金融风暴中,首当其冲的是东亚这些发达国家,直接导致大批企业面临倒闭。这场金融危机使得东亚发达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遭到重创,而潜在的危害是这场金融危机使得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体实力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产生了差距,尤其是加剧了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差距,减弱了这些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的地位。

2.2 提高新兴国家的国际地位

东亚金融危机对新兴国家的影响较小,比如说对中国以及印度,主要是东亚金融危机产生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盲目进行经济扩张,出现资金供应不足,短期资金短缺无法得到提供。相对这些东亚发达国家的扩张,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相对平稳,经济资金预留较为充足,因此,在这次东亚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正因如此,新兴国家在亚洲的经济地位得到提升,同时在世界国际体系中有了很大的进步。

3 美国局部金融危机对国际新格局产生的影响

美国作为世界强国,在世界的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美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科学技术,提高国家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金融的运用更是将经济推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金融在运行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自身金融体系的局限,会出现很大的弊端,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美国产生金融危机会直接影响到国际新格局的产生。

3.1 美国金融危机削弱美国超级大国地位

正是由于美国自身金融体系在发展运行中,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在2007年导致了次贷危机,致使美国经济陷入停滞增长状态,甚至出现负增长,需要依靠美国政府的支援,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致命的影响,使得美国经济综合实力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减小。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美国经济受到重创,大批金融企业面临倒闭危机,其他一些行业因无法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面临资金短缺现象,使得美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拯救美国金融企业,迫使美国持有他国债券,阻碍了美国经济发展。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主要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经济实力雄厚,而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其经济受到影响,继而削弱了其超级大国的地位。

(2)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其产生的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得国际经济进入低迷阶段,其他国家对美国金融进行了一片谴责,同时对美国的货币美元产生了怀疑,考虑在国际货币流通中增加流通的多元性。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自身潜在的危害在于其他国家对美国经济事务产生质疑,影响到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2 美国金融危機波及其他发达国家

作为美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其他发达国家需要依靠美国强大的经济平台,结合自身的经济,才可以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资金无法得到充足的供应,企业只能面临倒闭或者重组。正是由于这些发达国家的金融设计模式与美国设计模式极其相似,成为当今国际的先进金融设计模式,当美国出现金融危机时,这些发达国家也会遭受到同样的危害,致使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3.3 美国金融危机侧面提高新兴国家经济地位

当今国际环境下,任何国家都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美国金融出现危机时,新兴国家,比如巴西、中国以及印度等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损失。但是,美国金融危机在影响到所有国家的同时,会给这些新兴国家带来机遇,因为,这些国家与以美国的金融关系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来讲,要小很多,新兴国家的金融设计模式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新兴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小。美国金融危机对整体的国际格局不会产生大的变化,但是会发生细微的变化,即新兴国家依靠自身经济影响较小,金融模式相对可靠等优势在国际经济中具有更多的发言权,推动了国际新格局未来变化。

4 局部金融危机推动国际新格局多极化方向发展

局部金融危机的产生将对各国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导致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而局部金融危机不仅对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对国际新格局的产生也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4.1 局部金融危机使得格局多元化

当前经济环境下,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产生“一超多强”的局面,即以美国为核心的超级大国,日本、英国等其他国家作为强国,这些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很多经济决策来自于这些国家。而局部金融危机的产生,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使得美国超级大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悬殊极大的减小,同时侧面地提高了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虽然,目前的国际格局在大的方向上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对国际新格局的形成,即多元化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推动国际新格局的发展。

4.2 局部金融危机让更多国家主动选择多元化发展

局部金融危机因为其产生时没有受到其他方面的约束,因此,产生的负面效应比较大。美国产生的局部金融危机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与它自身强推的新自由经济模式有很大的关系,美国为了发展自身经济,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没有考虑到整个经济环境下其他国家的發展状况,使得新自由经济模式在强推的过程中,遇到严重的不足,不适应国际发展,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而这让很多国家开始认识到只有选择多元化发展,才可以互相约束,提出最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局部金融危机促进了国际新格局的发展。

4.3 以中国为主的新兴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得到发展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任何局部发生金融危机都会波及其他国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过,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同时,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以及自身的独特发展,使得金融危机对我国波及范围较弱,因此,从侧面来讲,提高了我国等新兴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有利于国际多元化经济格局的发展。

5 结 论

在经济的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经济模式弊端,在新时期,由于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因此,局部金融危机会直接导致国际其他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而局部金融危机的产生很多时候是由于当今世界格局的弊端产生的,因此,金融危机的发生会影响到当今国际格局,让各国更加认识到多元化发展的优势,从而促进国际新格局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晓晶.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J].经济研究,2009(5).

[2]孙希良.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格局及大国关系的影响[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2).

[3]权丽平.亚洲金融危机——行为金融学的剖析[J].金融研究,2005(8).

[4]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2).

[5]谢平.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综述[J].金融研究,2010(2).

[6]朱锋.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2).

[7]袁正清.从三个层次看金融危机的可能政治后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1).

作者:黄昱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课程体系下金融专业论文下一篇:政策性银行改革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