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试题

2023-04-21

第一篇: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试题

危重患者护理培训试题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单选(每题4分,共20分)

1、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应低于患者胸部水平:( ) A 60-100cm B 40-60cm C 20-40cm D 与胸部平齐

2、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水柱波动范围:( ) A 1-2cm B 1-3cm C 4-6cm D 6-10cm

3、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搬动时,为保持密封系统,需注意:( ) A夹闭引流管 B 开放引流管 C双重夹闭引流管 D 抬高引流管

4、体位引流痰液黏稠时,可给予( ),以便稀释痰液易于咳出。 A 扣背 B 吸痰 C 震动排痰 D雾化吸入

5、每次鼻饲前要回抽胃液,胃内容物>( )说明有胃潴留,应延长鼻饲间隔时间,减少鼻饲量。 A 150ml B 100ml C 50ml D10ml

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30分)

1、气管导管引起阻塞的原因为:( )

A.气管导管扭曲 B.气囊压偏心 C.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 D.气管导管断裂 E.患者咳痰无力

2、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哪些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 ) A.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D.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 E.以上都是

3、静脉导管堵塞常见原因:( )

A.血凝块堵塞 B.静脉营养物质粘附于管腔内壁所致的堵塞 C.导管扭曲 D.导管受压 E.导管断裂

4、体位引流前护理评估的内容:( )

A.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有无呼吸困难 B.评估患者咳痰的性质、量,是否痰中带血 C.评估痰液或脓液在肺的积聚部位,确定体位引流 D.评估患者经济状况 E.评估患者对体位引流的了解程度和心理状态。

5、协助拍痰时,叩击部位:( )

A.由下往上伤。 B.由外向内

C.每个部位拍1~2分钟

D.每2~4h一次 E.避开胸骨(前胸正中),脊椎,肝,肾,乳房等位置.

三、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经口插管时协助患者取 ,肩下垫一小枕,头向后仰,使

在一条直线上。

2、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顺序为

时间不能超过

秒。

3、鼻饲时患者应取

或床头抬高30°。

4、营养液要现配现用,每日

输液管。

5、配制好的营养液,应在

内输完,如暂不输入应放在4℃低温下保存,但不超过48h。

6、患者在使用冰毯降温时,一定要严密观察皮肤的

,定时变化体位,以防冻伤。

四、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气管套管口用纱布覆盖,防止异物落入。( )

2、呼吸机管道中如有积水应定时倾倒,切忌返流入湿化器内。( )

3、机械通气患者应按需吸痰,注意无菌操作。( )

4、昏迷或躁动患者给予适当镇定剂和必要的约束,以防意外拔管。( )

5、如长期开放尿管,也不会影响膀胱的收缩功能。( )

6、避免导管阻塞或凝血是影响静脉置管成败的重点。( )

7、患者深静脉置管后避免使用置管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 )

8、胸腔穿刺过程中患者不得变换体位,防止针头移位而刺破肺泡。( )

9、脑室引流瓶或袋液体排出口应放置高于患者侧脑室角10~15cm水平。( )

10、石膏包扎不宜过紧而产生压迫感。( )

,每次吸痰

危重患者护理理论试题答案

一、单选(每题3分,共15分) 1-5 ACCDA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5分) 1.ABC 2. ABCDE 3. AB 4. ABCE 5. ABDE

三、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平卧位 口、咽、气管 2. 气管内 鼻腔 口腔 15 3. 半卧位 4. 更换 5. 24H 6. 颜色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5 √×√√× 6-10 √√√√√

五、简答题(20分)

答: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

(1)尽量单间隔离。无条件时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加强手卫生。接触病人前后、诊疗护理前后应进行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3)戴手套。可能接触病人的伤口、溃烂面、粘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须进行手卫生。

(4)穿隔离衣。预计与病人的感染性物质接触时,需穿隔离衣,离开时脱下防护用品,并进行手卫生。

(5)病人物品专用。一般医疗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应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每次使用后须消毒。

(6)环境消毒。病人周围的物品表面、地面每天清洁消毒(用含氯消毒剂500mg/L)。

(7)他科检查告知消毒。病人去其他部门检查或转科时,应向接受方说明接触隔离措施,用后的设备表面须清洁消毒(用含氯消毒剂500mg/L)。 (8)限制探视。并嘱探视者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9)解除隔离: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均未查出该病菌,方可解除隔离

第二篇: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护士不仅要注重高技术性的护理,同时也不能忽视患者的基础生理需要,它是危重病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基本生活需要、舒适安全的需求,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萎缩、退化及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全面、仔细、缜密地观察病情,判断疾病转归。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并于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观察结果、治疗经过、护理措施,以供医护人员进一步诊疗、护理时作参考。

一、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测

危重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因此对其各系统功能进行持续监测可以动态了解患者整体状态、疾病危险程度以及各系统脏器的损害程度,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诊断和抢救处理极为重要。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内容较多,最基本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肾功能的监测等。

1. 中枢神经系统监测

包括意识水平监测、电生理监测如脑电图、影像学监测如CT与MRI、颅内压测定和脑死亡的判定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意识水平监测,可采用GCS计分。颅内压的测定可了解脑积液压力的动态变化,从而了解其对脑功能的影响。

2. 循环系统监测

包括心率、心律、无刨和有创动脉血压、心电功能和血流动力功能监测如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心排量及心脏指数等。 3. 呼吸系统监测

呼吸运动、频率、节律、呼吸音、潮气量、死腔量、呼气压力测定、肺胸顺应性监测;痰液的性质、量、痰培养的结果;血气分析;胸片等。其中血气分析是较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护士应了解其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及其意义。

4. 肾功能监测

肾脏是调节体液的重要器官,它负责保留体内所需物质、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同时它也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因而对其功能的监测有重要意义。包括尿量,血、尿钠浓度,血、尿的尿素氮,血、尿肌酐,血肌酐清除率测定等。

5. 体温监测

是一项简便易行、反映病情缓解或恶化的可靠指标,也是代谢率的指标。正常人体温较恒定,当代谢旺盛、感染、创伤、手术后体温多有升高,而极重度或临终患者体温反而下降。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醒患者应鼓励患者定时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昏迷患者常因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等积聚喉头,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通过呼吸咳嗽训练、肺部物理治疗、吸痰等,预防分泌物淤积、坠积性肺炎及肺不张等。

三、加强临床基础护理

1. 保持患者良好的个人卫生

按要求为患者进行晨晚间护理,必要时行床上擦浴,及时更换污浊的床单位及病号服。保持口腔卫生,根据需要进行口腔护理,增进食欲。对不能经口腔进食者.更应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眼睑不能闭合的患者应注意眼睛护理,涂敷眼药膏或用盐水纱布覆盖患者双眼,以防角膜干燥而引起的溃疡、结膜炎。排便后清洁会阴部,定时会阴冲洗以保持会阴部清洁。

2. 皮肤护理

由于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大量出汗、营养不良及应激等因素,有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故应加强皮肤护理,做到“六勤一注意”,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注意交接班。通过规律翻身变换体位,保持床单位清洁,使用缓解局部压力的装置来避免患者发生压疮。

3. 维持排泄功能

排便护理,协助患者大小便,必要时给予人工通便;留置尿管者应执行留置导尿护理常规。

4. 保持肢体功能

经常为患者翻身.做四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患者病情平稳时,应尽早协助其进行被动肢体运动,每天2或3次,轮流将患者的肢体进行伸屈、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活动,同时作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帮助恢复功能,预防肌腱及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形成和足下垂的发生。必要时可给予矫形装置。

5. 做好呼吸咳嗽训练,防止坠积性肺炎

通过呼吸咳嗽训练、肺部物理治疗、吸痰等,来预防呼吸道分泌物淤积、肺炎、肺不张等。

6. 注意患者安全

使用床档或其他保护用具约束患者,防止坠床或自行拔管等;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患者,要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具,防止意外发生。牙关紧闭、抽搐的患者,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同时室内光线宜暗,工作人员动作要轻,避免因外界刺激而引起抽搐。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7. 保持导管通畅

危重患者身上有时会有多根引流管,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保持其通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四、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因素包括:①病情危重而产生对死亡的恐惧;②突然在短时间内丧失对周围环境和个人身体功能的控制,完全依赖于他人;③不断地进行身体检查,甚至触及身体隐私部分;④突然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⑤治疗仪器所产生的声音、影像、灯光等对患者的刺激;⑥因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治疗而引起的沟通障碍等等。患者的家人也会因自己所爱的人的生命受到威胁而经历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因而,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护士应做到: 1. 表现出对患者的照顾关心、同情、尊敬和接受。态度要和蔼、宽容、诚恳、富有同情心。

2. 在任何操作前向患者做简单、清晰的解释。语言应精练、贴切、易于理解;举止应沉着、稳重;操作应娴熟认真、一丝不苟,给患者充分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3. 对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应向其解释呼吸机的使用意义,并向患者保证机械通气支持是暂时的。

4. 对因人工气道或呼吸机治疗而出现语言沟通障碍者,应与患者建立其他有效的沟通方式,鼓励患者表达他的感受,并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保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5. 鼓励患者参与自我护理活动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6. 尽可能多地采取“治疗性触摸”。这种触摸可以引起患者注意,传递关心、支持或接受的信息给患者,可以帮助患者指明疼痛部位确认他们身体一部分的完整性和感觉的存在。

7. 鼓励家属及亲友探视患者,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传递爱、关心与支持。减少环境因素刺激,病室光线宜柔和,夜问减低灯光亮度,使患者有昼夜差别感,防止睡眠剥夺。病室内应安静,尽量降低各种机器发出的噪音,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在病室内适当位置悬挂时钟,令患者有时问概念;在操作检查治疗时使用床帘,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发热的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问题】

1. 体温过高 2. 体液不足的危险 3.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4. 焦虑 【护理措施】

1. 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

2. 活动与休息 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维持室温在18-22℃,温度在50%-70%。 3. 药物治疗及护理

1) 药物降温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退热剂、静脉补液。

2) 物理降温 在头部及大血管经过的浅表部位敷冰袋、降温贴;温水或酒精擦浴,冰水灌肠等。

3)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对年老体弱及患心血管疾病的者应防止虚脱或休克现象。

4) 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 4. 观察要点

1) 定时测体温 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

2) 观察生命体征及伴随症状 如是否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伴随症状。 3) 观察饮水量及饮食摄取量、尿量变化 5. 心理护理 1) 体温上升期 患者会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应加强巡视,给予精神安慰,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2) 高热持续期 尽量解除高热带来的身心不适,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 6. 其他

1) 口腔护理 鼓励多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不能进食或昏迷的患者行口腔护理,口唇干燥时给予涂护唇膏。

2)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协助其翻身,防止压疮等并发症。 7. 健康教育

1) 告知患者和家属保证充足营养及足量饮水的意义。 2) 指导患者及家属识别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

休克的护理常规

一、 观察要点

1. 意识与瞳孔 2. 肢体温度和色泽 3. 血压 4. 尿量 5. 心率、脉搏 6. 呼吸 7. 全身状况

二、 护理措施

1. 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及时供氧,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 3) 呼吸困难者,尽早使用机械通气。

4) 动态自主监测自主呼吸,辅助通气,血氧饱和度变化。 2. 维持有效循环

1) 快速补液 开放静脉通路(1-2条),并保持通畅,一条扩容,一条输抢救用药。

2) 血流动力学监测 根据病情动态监测CVP、co等。 3) 体位 平卧或仰卧中凹位,更换体位后密切观察病情。 4) 正确记录出入量,记每小时尿量。 3.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1) 在补充血容量前提下,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

2) 由微量泵持续匀速泵入,优先选择中心静脉,防止渗漏。 3) 使用期间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根据血压调节药量。 4. 预防潜在性损伤 感染,压疮,坠床,意外拔管。

5. 心理护理 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安抚家属。

昏迷病人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问题】

1. 清理呼吸道无效 2. 有误吸的危险 3. 有感染的危险 4.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 营养失调 6. 排便失禁 【护理措施】

1. 饮食护理 予鼻饲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流食;4-6次/日200-300ml/次。 2. 休息与活动

1) 头偏向一侧,取下活动性假牙,以防误吸,确保呼吸道通畅。 2) 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早期遵医嘱中频/气压治疗,预防肢体血栓形成。 3) 谵妄、烦躁不安者,立起床边护栏,避免坠床;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适当约束,防止外伤,剪短指甲,防止抓伤。

3. 观察要点

1) 神志、瞳孔、T、P、R、BP、Sao2. 2) 皮肤黏膜 有无压疮、感染等。 3) 进食情况 有无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4) 并发症 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应激性溃疡。 4. 其他

1)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翻身、拍背q2h,按需吸痰。

2) 眼睑不能闭合者,以凡士林纱布盖于眼上,以免角膜干燥或受伤;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覆盖。 3) 腕带标识要准确、清楚。 5. 健康教育

1) 保持肢体功能位,加强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2) 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等,遵医嘱调整用药。

第三篇: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的观察与护理_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的观察与护理

论文关键词:急诊室 医院 危重患者 转动 观察 护理 1 资料

2 转运的目的

进行CT、X线片、B超、磁共振、急诊手术以及运送到病房进一步治疗。 3 转运的要求

3.1 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 急诊护士与当班的医生一起充分评估转运的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道、用情况、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如果患者在转运前生命体征不平稳,而又必须转运的情况下,应有当班医生一起护送,并做好充分准备,如急救药品、仪器等。医护人员应将转运途中的风险告知家属,征得家属理解并签字同意,才能实施转运。

3.2 转运人员的要求 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要2名陪同人员,要求当班医生一起护送。

3.3 转运前充分准备和处理 转出科前由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昏迷病人给予带上手腕带,做好患者的详细交接班(护理记录单或病人交接单),了解患者的病情,转运前10 min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准备好床位并交待需要的特殊准备,如呼吸机、监护仪、吸痰器、洗胃机等,确保接收科室做好充分准备后送入。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各连接是否紧密,并妥善固定,防止管道扭曲滑脱,清空尿袋,检查各种转运中应用仪器蓄电池情况,保证电量充足。转运前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先行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备好人工呼吸气囊和便携式呼吸机。妥善约束烦躁患者,适当适用镇静剂。输液时选用静脉留置针,特殊药物用微剂量输液器或微泵。便携式氧气瓶或氧气袋给氧,并检查氧气装置是否通畅。尽量避免使用氧气袋供氧,因为氧气袋的氧浓度与氧流量难以估计。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最好以整床转运,避免因搬运造成管道脱出,甚至加重病情。护士在转运准备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动作熟练,并实施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4 转运途中的护理 转运时抬起床栏或采用约束带交叉固定,保持安全合适的转运体位,意识障碍的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转运过程中避免剧烈震荡,保持头部在前,上下坡时保持头高位,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神志、面色、有无躁动、气管插管与呼吸器的连接是否完好,各种引流管避免脱管、堵管,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做好应急处理,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处理,转运途中突然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立即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做好转运中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检查或治疗期间情况及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救治等。 3.5 转运到目的地的护理 到达目的地,护送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将患者搬至病床,做好交接,交接内容采用专门的护理记录单或转运病人交接单,交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病情、检查项目、化验项目、过敏试验结果、输入药物情况、各种管道在位情况、伤口情况、应用止血带情况、皮肤情况以及各种术前准备等,双方科室交接人员签名。 4 小结

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转运前的正确评估,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是安全转运的保证。做好人员、仪器、药品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保持监护与抢救措施不间断,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应对措施,可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性和伤残性,为明确诊断,得到更有效的救治奠定基础。

第四篇: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感染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了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重症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46.6±7.8)岁。并对其中有7例出现感染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例出现感染,占比为7%,接受多种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5.8%的患者出现感染。结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发生感染的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因此要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分析主要因素,进行重点防治。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感染;护理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较其他科多,而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目前国内对此报道的文献较少。为了探讨我院神经内科近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并提出一些护理体会,选取了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重症住院患者,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感染,并对其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及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重症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46.6±7.8)岁。对上述患者的病情、体温单和病程记录加以仔细的分析,此外对B超室的检查结果以及检验科检查情况进行对照,并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指南》的相关规定作为感染的判断标准,对上述患者进行诊断,对其中有7例出现感染的患者情况加以整理分析。

2结果

2.1感染区域

在所有100例重症患者中,有7例出现了感染,占比为7%,其中1例为黏膜和皮肤感染,占比为14.3%,2例为泌尿道感染,占28.6%,3例为呼吸道感染,占比例为42.8%,1例为其他感染,占比为14.3%。

2.2感染原因

采用抗菌药物对本文所选取的所有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其中接受多种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5.8%的患者出现感染。在接受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中,有4.6%的患者出现感染。在采用留置尿管治疗的患者中,有3.4%的患者出现感染。

3讨论

3.1感染区域和感染原因

本文所选的患者样本中,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概率约为7%。在所有出现感染的患者内,最为多见的即是呼吸道感染,位居第二的则是泌尿系统感染。分析出现感染者的各项原发疾病,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脑出血患者,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此类患者的吞咽反射和正常生理反射都有各种程度的下降乃至消失,无法及时有效地将呕吐物和痰排出;而当采取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者吸痰等入侵呼吸道治疗方式时,存在损伤呼吸道黏膜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免疫屏障的功能,此外接受麻醉处理的患者,其吞噬细胞功能也会随之而降低。另一方面,脑出血患者通常伴有呼吸道的慢性疾病,从而引发了患者局部甚至整体抵抗力下降。基于上述原因,患者呼吸道被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本文的观察结果还提示,患者的住院时间长短与出现感染的概率成正相关,该情况主要是由于医源性因素及重症患者本身因素所造成。而长期使用多种抗菌药物会影响患者体内菌群平衡,从而提高了感染的概率。

3.2护理对策

首先,应做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因大部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没有正常工作及生活的能力,其精神已经受到了较大的打击,其家属的心情也比较复杂。此时,和意识清晰的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极其重要,应努力改善及消除各方面的负面情绪,使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或生理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把患者的实际情况告知家属,并进行适当的心理安慰,同时应努力取得家属的配合,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其次,应对病区进行充分的消毒。患者治疗前后都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消毒处理。对于患者所在病区,应保持空气流通及室内卫生,完善对环境的管理。对于吸氧管、呼吸机、吸痰管等呼吸治疗设备都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绝对防范一切外源性感染的机会。第三,特殊护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若处于昏迷状态,应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床褥干燥及卫生,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疾病。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深呼吸,通过胸部叩击、震颤、咳嗽、体位引流等协助患者进行排痰。若患者意识模糊,应在病床边准备气管切开包及吸引设备,防止进行气管插管时延误时间,当进行气管切开时,应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的波动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发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应考虑是否为呼吸道被阻塞,及时进行雾化吸入、彻底吸痰等治疗,清除上呼吸道及口腔的分泌物,此外还应根据血氧饱和度的波动情况判断吸痰的时间,通常在15秒以内。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幅度的变化。若患者大小便失禁,则应加强局部护理。采用三腔式尿管进行导尿,严格根据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尽量减少导尿管的留置时间。若患者使用引流管,则应保证引流管的密封,并防止逆行导致的感染,进行动态监测,另须对女性患者进行会阴部的冲洗,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第四,合理使用药物。相关文献报道,若不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能提高患者感染的概率,因此在护理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应对患者体内菌群平衡状况进行密切的监测,严格控制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同时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以药敏测试情况为基础,降低重症患者菌群失调的概率,从而控制感染的发生率。

4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发生感染的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因此要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分析主要因素,进行重点防治。医护人员更应提高预防感染的意识,对医院预防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及措施进行严格的遵守,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针对性地将易感因素加以排除。医疗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应严格洗手,防止将病原体传染给重症患者,另有效防止患者间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适度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无谓的侵入性操作,从而,有效控制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龚海燕.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9).

[2]周永生.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0).

第五篇:标准化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09.023

[摘要] 目的 了解ICU临床抢救急诊危重症患者时配合展开标准化急救护理专业技术的意义。方法 随机筛选95例因患急危重症于2014年12月―2016年11月进入该院ICU救治的患者,其中46例A组危重症病例行常规干预,同时49例B组患者则加以展开标准化急救护理专业技术,给予两组抢救质量以及满意度指标展开比对。结果 急救、干预工作完成后,46例A组中有38例(82.61%)抢救成功,49例B组中有48例(97.96%)(P0.05)。

1.2 方法

46例A组危重症病例行常规干预:在对其病情展开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性处理原发病,并加强用药指导。同时,49例B组患者则加以展开标准化急救护理专业技术:(1)做好专业急救准备工作。当获取到急诊救助信息后,护理人员就要立即进行抢救准备,待急救车进入至现场后,要加强吸氧干预,同时予以创建静脉通路,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外伤,除了要予以止血操作外,还需对其伤口展开无菌包扎,同时加强转运流程中的监护,将患者疾病状况、病情程度以及临床表现等信息及时反馈至ICU,通知ICU医护人员准备各种抢救设备,在为患者抢救工作创造更多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抢救工作实践流程[2]。

(2)做好病情专业评估工作。转运环节,需对患者病情状况展开专业评估,再客观判断机体病情程度,并结合评估结果展开院前急救工作,有助于提升抢救工作质量与效率[3]。

(3)展开护理分工模式。组建急救护理团队,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规定各岗位人员具体工作职责,通过各司其职,以实现对急救护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4]。①护理组长。护理组长承担着整个护理工作,不仅要协助医师对患者病情展开专项检查与判断,还要组织协调展开专业检查工作,并为监护护理人员、静脉组织管理护理人员提供帮助,以充分缩短其操作时长,避免危急情况发生[5]。②静脉管理者。静脉管理者要及时创建静脉通道,提升急救药品的用药质量,通过对患者病情状况展开监测,再结合测定结果对患者给药速度以及用药剂量合理调整,同时及时准备急救专用药品以及车辆,并采集机体血常规标本、生化标本以及凝血标本等,如果患者有肾衰竭现象、肺水肿现象或者是心衰现象发生,还需对其给药速率进行合理控制,以提升用药有效性[6]。③监护工作者。监护工作者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好急救设备的准备工作,成功连接心电监护设备后,还要对机体呼吸道进行开放,并对其口腔组织中的异物成分及时清除,予以面罩吸氧,并配合展开气管擦管工作,同时配合医师对机体创口部位进行包扎与固定,再对其生命体征展开监测,将测定结果上报至急救医师处,便于急救工作的有序进行[7]。

1.3 疗效标准

当急救、干预工作均已结束后,对患者家属的满意状况展开调查、评估,而评估指标则涉及到“十分满意” “相对满意”以及“不满意”等方面[8-9]。

1.4 观察指标

对95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质量及其抢救时长等指标展开统计、比对。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展开该次统计工作,95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例数、家属的满意度指标等计数资料由[n(%)]表示,进行χ2检验,同时其抢救时长等计量资料以 (x±s)表示,进行t检验, P

[4] 田红玉.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8):2355-2356.

[5] 袁春丽.分析可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2):2269-2270.

[6] 陈倩,王秀玲,李春霞,等.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4):761-762.

[7] 常颖.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3):213.

[8] 陈锦秀,曹慧,陈云凤.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40):297-298.

[9] Ichimaru S,Fujiwara H,Amagai T,et al.Low energy intake during the first week in an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ritically ill, underweight patients: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J].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14,29(3):368-379.

[10] ?O朝霞,孙贝贝,刘秀秀,等.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护理的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7):149-150.

[11] 谭有莲,徐艺文,段丽?Z,等.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5,28(z):179.

[12] 李蓉,官昕,王曼,等.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5):576-577.

[13] 夏志春,梁云海,罗添云,等.护士标准化病人在自缢与噎食急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 21(7):781-785.

[14] 王惠峰,郭红,刘宇,等.标准化病人在急救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2763-2765,2766.

[15] 欧阳金秀.标准化急救护理程序在群体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4,38(6):731-732.

[16] Grintescu, Ioana Marina,Vasiliu, et al.The influence of parenteral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on glucose homeostasis in critically ill polytrauma patients-A randomized-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J].Clinical nutrition,2015,34(3):377-382.

[17] 史冬雷,张红梅,高健,等.分级转运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639-642.

(收稿日期:2016-12-2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献爱心活动总结怎么写下一篇:小班春季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