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继续教育论文

2022-05-08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牧民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据统计,到2007年7月,西藏共有45万农牧民需要转移,约占农牧区总劳动力的40%,并且每年新增5万左右的劳动力。虽然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绝对量相对于全国来说很小,但是相对于西藏来说却很大,尤其是相对量很大,其转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牧民自身意义深远。

农牧民继续教育论文 篇1:

现代远程教育培育青海高素质农牧民的路径探析

[摘           要]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青海农牧民教育培训是青海农村贫困地区缩小与教育发展较好地区差距,弥补农牧民教育空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促进农村精神脱贫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通过远程教育提高农牧民素质,为青海农牧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进青海农村全面振兴。

[关    键   词]  远程教育;农牧民培训;培训路径

一、引言

2018年国务院颁发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经济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青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百乡千村”示范工程行动方案(2019—2022年)》。方案中开展“农牧民培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实施乡村及农口干部专题培训工程和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工程;开展“促增收和民生改善行动”,实施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和乡村学前教育提升工程。青海乡村振兴的最终落脚点要放在高素质农牧民的培育上,这对青海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来说起着关键作用。

二、高素质农牧民培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青海农牧民的贫困状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上的贫困。”培育高素质农牧民群体是实现物质脱贫的关键所在。针对农牧民的继续教育,提高农牧民群体文化知识的占有,观念的改变,能力的提升,从根本上实现青海农牧民素质提升,最终实现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

(二)有利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施高素质农牧民的培育可提升农村干部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解决青海农村干部学历层次偏低和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改变农村的政治生态,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可以促进村级干部队伍的结构优化,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工作活力,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本领。

(三)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大美青海生态保护的意义毋庸置疑,然而由于农牧民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不能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缺乏创新意识,传统的耕作和放牧方式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高素质农牧民的培育可以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创新资源利用方式,改变耕作模式,增加经济效益,建设更加美丽的新乡村。

三、现代远程教育培育高素质农牧民的路径

“随着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过渡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农牧民需要掌握运用现代生产科技才能推进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学习和生存技能的掌握需要接受相关技术技能培训才能获得。”[1]同时城镇化过程中,农牧民职业和身份也会发生转变,对新技能的学习也提出了新要求,以便其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虽然我国教育已基本覆盖各个层面,然而农村贫困地区农牧民的教育依然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与物质贫困一样,精神贫困既有绝对形态,亦有相对形态。绝对精神贫困是指受教育时限短,文化知识占有量严重匮乏、价值观念陈旧、思维方式单一、生存能力低下、发展能力严重缺失,生活方式单调;相对精神贫困是指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精神文化水平未出现相应的跟进或提升,教育、观念、素质、能力等的提高落后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2]不管是绝对精神贫困还是相对精神贫困,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的缺失。青海由于特殊的生存环境,贫困地区多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居住分散,难以形成教育规模,运用传统教育的方式对青海农牧民进行教育培训成本高、效益低、难度大、普及程度低。在这种状况下,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青海农牧民教育培训是青海农村贫困地区缩小与教育发展较好地区差距,弥补农村农牧民教育空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促进农村精神脱贫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通过远程教育实施高素质农牧民培育等工程,为青海农牧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实施农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以下简称“一村一”项目)是面向农村选拔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为农村培养有文化的实用人才和基层干部,为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该项目主要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在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内,为农村培养高职层次的管理人才、实用科技人才。“一村一”项目专业主要有种植类、养殖类和管理类。2020年春,青海省委组织部和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实施青海农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主要是通过“一村一”项目,计划利用3年时间,分批次对青海省4146个行政村和474个社区符合报读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大专学历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村级后备干部进行素质能力培养和学历提升。针对青海实际情况,开设村镇管理方向的行政管理专科、农业经济管理专科、乡镇企业管理方向的工商企业管理专科、设施农业与装备专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專科5个专业,通过学历提升,培养农村干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执行国家政策、引领农村发展、服务基层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二)开展农牧民单科培训

报读国开大专要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专及以上学历,才可免试入学。大多数普通农牧民和少数村干部学历较低,不满足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的前置条件。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可以开展农牧民实用技能单科培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种植类、养殖类、管理类单科课程学习,比如,食用菌加工与贮藏、村干部领导方法与艺术、农村经济管理、花卉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经济作物栽培、畜禽养殖技术操作实训等实用课程,此类学习可以直接在国开学习网进行单科注册学习。

(三)开展特色项目培训

针对青海独特的自然条件,开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项目培训。如高原动物养殖、疾病防治、高原经济植物繁育等高原农牧业项目。

四、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促进高素质农牧民培育的良性循环

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实施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工程的最重要保障。政策和资金支持是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工程实施的基础。青海实施的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专业学习费用的80%由当地政府承担,20%由学员自己承担,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还设立了专项助学金,这极大地鼓励了村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从青海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项目的招生来看,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起关键作用。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自2006年开始实施“一村一”项目,该项目一直没有形成招生规模,青海全省4146个行政村,至2019年,“一村一”项目毕业生行政村覆盖率仅有3%左右。2020年2月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并组织各市县区委组织部对全省村(社区)干部进行筛选,审定学员名单,通过行政手段组织生源,2020年春季“一村一”项目招生达到740人。

(二)借助省内其他高校的人才和专业优势,联合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虽然有系统办学的优势,有覆盖全省的办学体系,但是在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领域没有人才储备和专业优势。在这方面,可以联合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远程教育培训。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和青海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在畜牧兽医和高原生态保护、草地畜牧等领域有突出的学科优势。青海广播电视大学可以同两校联合建设具有青海特色的种植类、养殖类精品课程或者系列微课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三)提供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

青海农牧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因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重新系统学习知识、技能有一定的困难,学习时间相对较少,这些因素会阻碍学习的持续性。大部分农牧民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低,网上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在开展农牧民教育培训时要提供更好的教学支持服务,保证高素质农牧民的培育质量。在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为农牧民服务的意识。系统电大各教学点要指派专人负责学员的学习与管理。建立班级、学习小组等;指导学员开展线上注册、选课、自主学习、完成过程性评价等;跟踪、提醒学员在线学习进度;负责协调解决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障碍。开展集中面授辅导时,可以利用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实训基地开展面授辅导。在面授辅导中要有适当的理论教学,更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青海农牧民教育培训,可以为青海省在较短时间内培養出有文化、综合素质好、有技能的新时代农民,推进青海农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内蒙古农牧民培训服务供给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2]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哲学研究,2012(12):15-20.

编辑 张 慧

作者:李秀娟

农牧民继续教育论文 篇2:

关于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培训

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据统计,到2007年7月,西藏共有45万农牧民需要转移,约占农牧区总劳动力的40%,并且每年新增5万左右的劳动力。虽然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绝对量相对于全国来说很小,但是相对于西藏来说却很大,尤其是相对量很大,其转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牧民自身意义深远。

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的自立谋生意识西藏农牧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以及受宗教的影响,自我封闭观念浓厚,自主自立意识薄弱,惧怕风险心理严重。为了锻炼西藏农牧民,特别是年轻农牧民,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劳动力转移,使其融入市场经济大潮中,融入现代化城市发展与建设中,融入西藏新农村建设中,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开拓思维、磨炼意志,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

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的收入西藏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非常低,2006年为243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3587元)的67.88%。提高西藏农牧民的收入是西藏“三农”问题的核心。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是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关研究表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其就业收入高于家庭经营收入,高于农业产业收入。据调查,西藏外出务工人员外出的重要原因就是能提高收入。

有利于减轻农牧区生态环境压力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西藏人口也在迅速上升,2007年末全区总人口为284.1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27.6万人,占总人口的80.1%,乡村人口的比重一直没有低于80%,且乡村人口总数还在以每年1.2%的速度继续上升。这无疑对非常有限的、非常脆弱的农牧区土地资源形成很大的压力,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畜均草场面积也越来越少。另外,人口的增加还会消耗大量的农牧区资源。因此,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减轻农牧区的生态环境压力。

有利于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体现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口非农化指标。人口非农化指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叫人口户籍非农化;另一种是非农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的比重,叫人口就业非农化。当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后,无疑会加速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化率;另一方面利于城镇基础设施的充分利用,因为西藏部分城镇由于人口规模过小基础设施利用不充分,甚至处于闲置状态。

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分析

当前,制约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很多,如对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充分;非农产业就业机会不多,乡镇企业吸纳能力有限,使得就业岗位不充足;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空间狭小;中介机构不多,剩余劳动力转移处于自发状态;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体制性障碍;等等。

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问题在农牧民,即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其转移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劳动力素质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农牧民文化程度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2006年西藏乡村人口225.28万人,占西藏常住人口的80.02%,其中乡村从业人员109.92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有86.38万人。根据抽样调查的数据,西藏6岁及以上人口中未上过学和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84.88%,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比重达到45.6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1%)。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2006年西藏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48.93%,小学程度占47.43%,初中程度占3.4%,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24%。同期,全国农村劳动力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仅占6.65%,位列倒数第二的青海(23.42%)也比西藏低很多。这就意味着西藏96.36%的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农牧民从事着农牧区的三大产业,即便考虑到文化程度稍高的人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要大,但也大不了许多,而且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要转移的难度也很大。另外,不会用汉语交流的农牧民也很多,听不懂汉语的农牧民也不少。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牧民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受,阻碍了农牧民的顺利转移,阻碍了农牧民继续教育的可能,给农牧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学习愿望不强,培训效果差根据调查,培训组织者和培训机构进入乡村对农牧民进行培训时很难找到农牧民,有时把一些不相关的人员请来“陪训”。一方面是培训时间问题,农忙季节正是挖虫草的季节,太多人上山挖虫草,虫草的诱惑太大了;农闲季节没有培训实验基地和材料,“空对空”的理论培训枯燥乏味,农牧民不愿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农牧民自身“等、靠、要”的惰性思想问题严重,缺乏进取精神。为了组织好教育培训工作,政府不得不花大量的财力给农牧民补助。由政府组织的农牧民培训,基本都免费提供吃住、发放误工补贴和往返路费,甚至有些培训项目,如美容美发,在培训结束后赠送每位学员一套理发工具。

就业技能单一,择业观念陈旧农牧区剩余劳动力无一技之长或职业技能单一且层次低,西藏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很少从事技术工作。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资报酬很低,反过来又向留在农牧区的剩余劳动力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外出劳动报酬不高,无意中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了负面作用。同时,区内农牧民进城务工的择业观念还比较传统,一部分人不愿从事服务行业。如区内农牧民工对美容美发、餐饮、废旧物品回收等行业的从业积极性不高,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另外,农牧民受宗教思想的影响,进取精神不显著,不愿出来“闯”,创业谋生想法很少。

法律观念淡薄,缺乏维权意识西藏农牧民很少接受法律知识教育培训,系统接受外出务工方面的法律知识更少,这就使得西藏农牧民无法知晓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在就业机会上,同城镇务工人员比较,从农牧区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受到市场的歧视和企业的更多限制,他们被动地接受这样的现实,缺乏维护平等就业机会的法律意识。

综上所述,如果要顺利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增加其就业机会,保障其就业稳定,必须对农牧民进行教育培训。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对策

如果从受教育程度与其转移的关系来看,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择业范围越宽,择业空间越广,收入相对越高,转移相对稳定。因此,为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为顺利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需要加大对西藏农牧民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对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教育培训保障体系

组织保障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西藏自治区劳动力培训工程协调指导中心”,负责宏观调控与指导,构建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农业、劳动、科技、财政、妇联等部门配合,组织、人事、审计、纪委部门监督的横向协作网络运行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列为对下一级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办法,保证任务责任到单位、落实到领导、明确到干部。

资金保障体系首先,由于西藏财力非常有限,西藏自治区政府应积极向国家争取农牧民教育培训经费。其次,应从人力资本投资的外部经济效益出发,认真做好农牧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预算。再次,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严格监督企业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最后,要鼓励农牧民自主投资培训。

师资保障体系一是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充实农牧民教育培训的专门师资力量,组织好师资培训,重点是各地市的职业中学和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既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双语型”师资队伍成长平台,为农牧民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支撑。二是要建立专兼职教师聘任制度。除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外,还要根据教育培训的需要,广泛吸纳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民间艺人为兼职教师。三是要成立农牧民素质教育专家讲师团,包括法律专业人员、“两课”专业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牧民进行引导性培训。

监督反馈体系为使教育培训保障体系更科学合理,必须建立监督反馈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监督。由审计机构对教育培训各环节按照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审查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并将结果上报纪检单位审查,由纪检、组织、人事等单位做出处理意见和建议。二是效果反馈。教育培训的效果主要由受训人员和用工单位评价,同时参考教师意见,形成评价意见。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请无利害关系的有关专家对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整个评价过程由“西藏自治区劳动力培训工程协调指导中心”操作,并做出处理意见。为保证监督反馈体系的有效性,资金监督和效果反馈的处理意见和建议均向社会公开。

(二)教育培训主体

农牧民的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仅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合力做好这项工作,其中政府必须起主要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具体而言:

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前的教育培训由政府主导,负责组织好受训人员,保障教育培训经费足额到位,保证教育培训内容实实在在,协调各相关部门,并监督教育培训全过程,保障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

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教育培训主要由企业负责。企业要加强员工(特别是进城农牧民)的在岗培训,包括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比例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

进城农牧民要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培训。如果收入和时间允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城市里的职业学校、夜校和周末学校进一步学习知识技能,或者购买相关书籍自学。政府在这方面应该鼓励和引导,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减免部分学费等。

当进城农牧民由于知识老化等原因而处于失业状态或想进一步学习知识时,可以适当的方式进行“二次培训”。政府应该不断完善这样的培训,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优先实行。

(三)受训人员的选择

为了使教育培训收到较好的效果,对农牧民的选择可以把握两点:一是文化程度,二是年龄范围。从西藏农牧区目前的情况来看,劳动力年龄越大所受教育程度越低,观念越保守,外出可能性越小,对其进行非农产业培训意义越小。因此,可以把年龄限定在4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和外出意愿的农牧民。文化程度可以限定在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如果文化程度太低,一方面接受能力太差影响培训效果,另一方面影响转移就业的可行性和就业后的稳定性,无形中增加了培训成本和转移就业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调整,总体原则就是要求受训人员接受能力强,有进取精神和开拓意识。

(四)教育培训内容

在确定好受训农牧民的基础上,教育培训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就业观念教育、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就业观念教育改变农牧民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在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在社会中受关注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农民培训在社会上同样也没有得到重视,这种现象的形成有政府政策、人们的传统观念等诸多原因。要开展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必须先进行就业观念教育,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状况,通过政策鼓励、正面宣传、收入比较等方式来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积极倡导勤劳致富光荣、自主创业谋生可嘉,改变部分人“等、靠、要”的惰性思想。

做好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使农牧民熟悉城市的就业环境由于农牧区劳动力常年在农牧区就业,对城市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等都十分缺乏,所以,在其实现转移就业前,政府必须对其进行公益性的教育培训,免费发放《农民务工培训读本》。特别要熟悉《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并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遵守城市交通秩序,维护城市卫生,以提高其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为转移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认真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使农牧民掌握一技之长对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说是整个劳动力培训的核心环节。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农牧民的实际情况分初级职业技术培训和高级职业技术培训。由于有一部分受训人员可能以前是从县职教中心毕业的后备劳动力,对这一部分人员可以进行高级职业技术培训;其他人员一般进行初级职业技术培训。培训方向要结合西藏实际,主要在餐饮住宿、手工艺品制作、机械维修、驾驶、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建筑技术、美容美发等方面。

(五)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

讲座法此方法能突出主题和目的。讲座法的优势在于比较连贯,过渡自然,顺理成章,容易接受。比如规程标准是培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这种内容不能靠读、讲去传授,不能条条化。若是用讲座的方式,这些规程和标准就会形象化,就容易明白。

案例分析法此方法最适合成年人的培训,尤其是农民工。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用授课的方式就会有很多概念都需要解释,而案例分析就像讲故事,而且让农民工感觉这就是身边的事,甚至感觉就是自己的事,不但听得懂、记得牢,而且达到互教互学的效果。

启发讨论法此方法不是就书讲书,不是大标题、小标题,不是章、节、段落,而是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把学员的思想抓住,在思考、分析、讨论中得出结论。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讲理论课的同时进行实际演练或实例解释,或在实际演练或实例解释的同时把理论贯串其中。如对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时,在讲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专业知识的同时演示安全技能,并列举错误操作造成危害的实例。这种方法比单一的理论讲解更生动易懂,比单一的实践讲解更科学丰富,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郭晓东.试论西藏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J].西藏发展论坛,2006,(2).

[2]杨本锋.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探讨[J].新疆农垦经济,2007,(4).

[3]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西藏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6]马卫红,等.西藏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势在必行[OL].2007-06-23,http://www.chinatibetnews.com/GB/channel13/75/200706/23/63501.html.

作者简介:

刘天平(1975—),男,湖北潜江人,硕士,西藏农牧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

张敏(1961—),女,山东平阴人,西藏农牧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

杨晓梅(1972—),女,甘肃平凉人,硕士,西藏农牧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学。

作者:刘天平 张 敏

农牧民继续教育论文 篇3:

温世宽守望脱贫之路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温世宽没有忘记是党的好政策给自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就是人民的靠山。他不忘初心,热心公益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心系扶贫事业,关注时事政治,并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讲话精神付诸实践,全国青联委员、内蒙古万融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温世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政府眼中,他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持续创业者”;在公益机构眼中,他是乐善好施的“公益践行者”;在贫困老百姓心中,他是帮助大家摆脱贫困的“能人和恩人”;在他自己看来,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为老百姓做些公益,是自己作为一名全国青联委员的责任和使命。

拼搏改变命运

——“将创业和扶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未放弃过”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谈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时,温世宽总是热泪盈眶。“总书记太知道人民需要什么,期待什么了,他懂基层,也懂我们老百姓啊。”

在成长的过程中,温世宽经历过贫困与艰辛的洗礼,多年后,这种洗礼无疑为他设身处地践行公益事业,全力以赴谱写“扶贫”乐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更加明晰了自己的扶贫理想。

1976年,温世宽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个贫困山区。家里兄妹三个,他排行老大。生活在这块“靠天吃饭”的土地上,日子是艰辛的。贫困在温世宽的儿时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家里要靠政府救济过日子,每年政府都会给一袋黑面。这一袋面,我们能够吃整整一年。有时候,还要靠邻里邻居送来的饭菜填饱肚子。”每个月家里才给一个鸡蛋,这是他最高兴的时候,这个在当时市值一毛钱的鸡蛋,拿到小卖部能换一把水果糖。

由于家境清贫,交不起学费,温世宽13岁那年便遗憾辍学,很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平日里帮家里放羊、干农活。16岁时,他开始在工地上打工,每天从早晨六点干到晚上八九点,搅拌水泥、搬砖,一天下来能挣十来块钱。虽然工作繁重,但温世宽不怕苦不怕累,那时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希望通过努力摆脱贫困,改变命运,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这个信念在弟弟不幸去世后变得更加坚定。“弟弟就是因为没钱交学费,辍学之后精神受了重创,才得了病。”温世宽回忆。因三万块钱的医药费迟迟不能凑齐,病魔在弟弟二十几岁时便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直至今日,温世宽回忆往事依然感到沉痛和遗憾。

“人的一生就是拼搏。要想摆脱贫困,必须靠自己的努力。” 温世宽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贫困落后的命运。自此之后,他更加努力奋斗。他在工地上当过苦劳力,在市场上卖过菜、卖过建材、在煤窑里挖过煤、在铁路上修过铁轨……什么苦都吃过,什么重活累活都干过,什么委屈都承受过……历经十年的艰辛,他的生活开始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有了新的改变,2010年正式组建了内蒙古万融投资有限公司。

爱心与责任同行

——“积极带头帮扶弱势群体,力所能及地帮助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温世宽没有忘记是党的好政策给自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就是人民的靠山。他不忘初心,热心公益。汶川、玉树地震后,他带领公司向灾区捐助100万元,支援灾区人民恢复重建家园,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2010年春节,对乌蒙卓资山等地300多户贫困家庭、伤病老人进行帮扶慰问,捐助物资30多万元;在全国青联主办的“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活动中,他个人出资20万元资助新疆和西藏的留守儿童;每逢春节,他都会为邻居们送上米、面、油等物品,邻居有困难,他随时伸出援助之手……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承诺,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016年,鄂尔多斯规划局某退休科长不幸身患尿毒症,为了看病将家里房子卖掉,并欠了很多债务,温世宽了解情况后,马上派人送去了5万元。他感慨:“一个党的干部退休之后,都因身患疾病而没钱治疗,广大的群众肯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因此,在帮扶救助贫困家庭方面,他经常派人到基层调研,并与当地办事处社区进行对接,了解贫困家庭的致穷原因,积极帮扶救助。“我过去本身就是一个曾因家贫辍学和受到過帮扶的农民,因此对社会的弱势群体抱有深厚的责任感和深切的同情心。”在这种责任感的推动下,多年来,温世宽积极带头帮扶弱势群体,力所能及地帮助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2015年,他担任鄂尔多斯市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理事长。

2013年底,公司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幸福小区60多户贫困家庭进行了慰问,发放慰问金10万元;2014年,公司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万盛社区、鄂托克前旗、东胜区泊江海镇约40户贫困家庭进行了慰问,共计帮扶资金5万元;2015年11月,当从东胜区社区联络处了解到曙光社区王晓军身患白血病急需帮助时,公司派高管亲自到患者家中进行慰问,并送去了慰问金5万元;2015年起,公司积极响应自治区团委的“百企扶百乡”青年企业家携手基层促发展共同行动的号召,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30多户农牧民进行结对帮扶,全年共计帮扶资金10万元。类似的帮扶举不胜举。

多年来,公司紧紧围绕国家扶贫帮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计帮扶鄂尔多斯市及周边贫困家庭462户,帮扶资金500余万元,并常年帮扶40多户,在捐资助学、结对帮困、孤贫儿童与老人救治、自然灾害救助及社会公益等方面累计共捐助帮扶资金约1000万元。

温世宽的慈善之举和先进事迹,多次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他说:“企业建立扶贫帮困机制是有重要社会意义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深入扎实地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快速发展中,公司将持续履行企业责任,以身示范,把扶贫事业做得更好!”

情系贫困学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尽最大努力帮助学子圆大学梦想”

“谁说只有自家的孩子才疼爱?谁说只有政府和学校才为贫困群众的衣食而操心?”温世宽认为,作为民营企业,只要企业发展了,给贫困地区学子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是传递社会正能量。

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圆他们的大学梦,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设立了“万融·希望之星助学基金”。

2015年,随着地区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企业经营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企业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仍然不忘资助贫困学生。2015年底公司分别向内蒙古、云南、甘肃地区贫困山区的80名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其中资助小学生25名、初中生15名、高中生15名、大学生25名。

温世宽按照精准扶贫的方式,按月将捐助资金发放到每个贫困学生银行卡内。“其中小学生每月200元,中学生每月500元,大学生每月600元,每年共计向贫困学生捐助资金37万元,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长期资助,直到学生就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圆大学梦想。”温世宽说,“毕业后,如果学生遇到就业困难,我们企业也会帮助他进行就业。”

温世宽认为,教育扶贫是扶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曾经下基层调研,掌握了很多基层教育情况,调研报告写了厚厚一叠,并在报告中提出:“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使留守儿童接受再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技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成长成才,在通过努力摆脱家庭贫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他认为大学生毕业后也应接受再教育。“这种教育应由企业或者职业经理人进行培训,才能够使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

捐助期间,温世宽与贫困学生进行联系对接,通过信件及时了解其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以便及时给予帮助。学生们纷纷来信表达感谢之情。温世宽回信说:“你们要多学习,多听党的故事,多听习大大讲话,不要辜负社会对你们的期望。你们要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希望寄托在你们的身上。”为了更好地帮贫困大学生学习和成长,温世宽为他们购买了《摆脱贫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助力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追寻自己的梦想。

带动农民致富

——“产业扶贫响应精准扶贫号召,创新帮扶方式,由‘输血’转变为‘造血’”

作为一名企业家,温世宽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浏览新闻,了解政策信息。跟随党的政策指引,是企业的使命,也是他一路制胜的风向标。如今,他将战略眼光投向了广袤的农村,将扶贫事业延伸到农牧业领域。他认为,“农村的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未来五年经济发展不是在城市,一定在农村。”

平日里,为了解并解决贫困农牧民的生活状况,温世宽经常走基层进行调研。他说:“走基层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只有经常和农牧民在一起,才能了解他们所想所需。”他在调研中发现,农牧民都有其独具特色的种养殖业,绿色健康,但由于没有销售渠道、没有包装和品牌,导致他们种植和养殖所得无法顺利销售。“加上他们都是将活畜和胴体肉直接出售,感官估价、粗略议价,价格较低,使农牧民一年辛苦所得只能获取微薄利润,享受不到产业链条上的增值利润,无法摆脱贫困现状。”

了解当前农牧民贫困现状及原因之后,温世宽当机立断,决定以产业扶贫带领农牧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他充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号召,创新帮扶方式,由“输血”转变为“造血”,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尽快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

“扶贫不能靠工业,一定要以绿色产业来扶贫,才能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温世宽说,“我们建立食品加工基地,让农牧民专心搞生产、搞养殖,生产绿色食品,我们来负责帮助他们寻找销路。这样不但有效帮助农牧民脱贫,也把绿色有机的食品送到了人们的餐桌上,解决餐桌污染。”

温世宽介绍:“公司将在鄂尔多斯市建立农牧业产业扶贫基地,打造绿色产业一体化,实行经济扶贫、产业发展扶贫,同时,通过精准扶贫,为社会提供绿色、安全放心的食品,极大地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同时以产业带动农牧民就业和增收,尽快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从而提高农牧民的幸福指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公司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品牌推广、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統一市场营销。同时在资金、信息、技术、文化素质等方面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带动当地农牧民的增收,把农牧民变成产业工人,彻底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公司建立农牧业扶贫基地整体规划方案已经完成,计划今年启动实施。

在创业道路上,温世宽早已超越了把财富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充分彰显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时代在变,公益之心不变。他的扶贫理想依然在路上,依然在前行。

对话·温世宽

——“扶贫路上,企业需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中华儿女》:作为青联委员,您加入青联这个大家庭有什么样的感受?您怎样看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温世宽:青联是一份荣誉,“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交流,共同成长;青联更是一份责任,当下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自己作为一名委员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同时,青联委员要发挥榜样的力量,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多走基层,了解贫困青年群体的需要,帮助他们成长。

《中华儿女》:目前,我们迎来“双创”时代,作为持续创业者,您对目前正在创业中的广大青年有何寄语?

温世宽:首先,青年人要懂政治,敏感地抓住政策导向,跟着党的路线走,才会让创业事半功倍。其次,青年创业创新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要经得住困难的考验、失败的考验、各种诱惑的考验,守法创业、诚信创业、合作创业,以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创业。再次,青年人不能浮躁,也不能跟风,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准市场,并且要有创新。创新能力则是决定青年人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青年创新能力受诸多因素影响,还有待提高,创新意识、创新动力也有待增强,创新不是学别人的东西。最后,新生代创业要以实体经济为主,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善于学习经验,一是要有创新的产业,二是创业要结合创新,夯实基础,努力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

《中华儿女》:从被扶贫者成长为一名致力于扶贫事业的企业家,您在扶贫之路上已经走了二十余年的光阴。您对扶贫事业有什么样的感悟?

温世宽:扶贫一定要精准,深入调查摸底,了解民之所盼。深入细致地了解民心、民意、民情,摸清群众最急、最盼、最缺的事情。现阶段,我每年资助8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学生,按月直接将帮扶资金发放到他们每个人的手中,改善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在精准扶贫的路上一定要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一个承载太多悲痛和无奈的群体,他们在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很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我建议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应该走向农村,关爱留守儿童,同时应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成长成才,在通过自身力量摆脱贫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只有每个家庭都摆脱贫困,中国梦才会实现。

《中华儿女》:扶贫开发需要政府主导,更需要社会参与。您如何理解政府与企业在扶贫中的角色?

温世宽:完成扶贫开发目标,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共同责任和群众的殷切期盼。要完成扶贫任务,除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外,更需引导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只有政府进行有序引导,才能形成扶贫攻坚的整体合力,实现脱贫梦。政府要出台相关措施,把政策给予企业,让大企业大帮,小企业小帮,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搭建参与平台,鼓励和吸引企业到扶贫地区去投资兴业,拉动产业发展,帮扶贫困群众,促进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致富,企业家要积极参与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 余玮

作者:张惠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谷可持续发展论文下一篇:中国画审美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