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有

2023-03-09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人类社会人们行为的标准。我想学习制定制度,但不知道该如何写?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有》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有

公司内部审计有什么作用

公司内部审计有什么作用?包括哪些内容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随着内部审计的内容、范围、职能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对部门、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促使其合法合规;另一方面要对部门、单位的领导负责,促进经营管理状况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具体地说,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各项制度、计划的贯彻情况,为本部门、本单位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现代内部审计已经从一般的查错防弊,发展到对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情况的审计,涉及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内部审计不仅可以确定本部门、本单位的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有关法令,又可以确定部门内部的各项制度、计划是否得到落实,是否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内部审计所搜集到的信息,如生产规模、产品品种、质量、销售市场等,或发现的某些具有倾向性、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都是领导作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揭示经营管理薄弱环节,促进部门、单位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部门、单位的活动不仅要受到国家财经政策、财政制度和法令的制约,而且要遵守本部门、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相对独立地对本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并通过这种自我约束性的检查,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三)促进本部门、本单位改进工作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通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审查,对有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因素,评价经营业绩,总结经济活动的规律,从中揭示未被充分利用的人财物的内部潜力,并提出改进措施,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监督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以维护本部门、本单位的合法经济权益

同外部审计一样,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内部审计产生的前提,确定各个受托责任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也是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内部审计通过查明各责任者是否完成了应负经济责任的各项指标(诸如利润、产值、品种、质量等),这些指标是否真实可靠,有无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等,既可以对责任者的工作进行正确评价,也能够揭示责任人与整个部门、单位的正当权益,有利于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经济权益。 (五)监控财产的安全,促进部门、单位财产物资的保值增值 财产物资是部门、单位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内部审计通过对财产物资的经常性监督、检查,可以有效及时地发现问题,指出财产物资管理中的漏洞,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或提醒有关部门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努力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实现其保值、增值。内部审计的内容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现代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以财务活动为对象的内部财务审计和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的经济效益审计两大类。但在具体实施审计时,二者又是互相联系、交叉、渗透的。内部审计人员正是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联系审计来促进审计工作目标的实现的。一般地,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公司财务收支审计

同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实施的财务收支审计仅限于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由于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来源状况及资产、负债管理情况不尽相同,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对有资金介入的部门、单位,不仅要审查其自身财务状况,还须重点检查资金的使用渠道和使用方向。?

二、经济效益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则是内部审计发展到现阶段的特殊内容。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每个企业发展的直接决定力;通过内部审计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也成为企业管理者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主要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效益审计,有许多方便之处:一是熟悉本单位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二是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取得有关资料和信息;三是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地位,有利于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信息,更好地为改善本部门或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依法对经济责任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执行情况进行的审查。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是结合日常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及经济效益审计进行的,一般侧重于经营责任目标的审计;并通过审计资料和信息的积累,为离任责任审计服务。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经营责任目标审计时,首先通过分析企业盈亏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业务经营指标和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指标及各项指标的影响因素,确定审查的重点;然后再抓住几个关键的指标,进行局部审查以便及时找出错误所在,纠正偏差,改进提高,最终促进任期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二篇:试论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经济的大浪里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正常秩序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的决策治理机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 实施、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其目的是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要求,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推动经济良性循环具有深远意义。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一)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其目的就是要求企业自觉地把企业的 经营行为约束在国家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从而保证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合规和真实、完整。

(二)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下滑,在部分原因 都是因为缺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或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对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 1

正常运行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

信息质量的客观要求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

的可靠跃居第一,及时为决策管理层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

(一)控制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

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包括治理结构、权责分配、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政策、反舞弊机制等内容,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主要是分析和辩认实现既定目标可能

发生风险,包括实现绩效和获利目标、保障资产的安全、保证对外报

送的财务报告等信息的真实可靠、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所面临

的风险评估。它是作为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结构的一部分,使错误和

不法行为的发生降低到最低水平。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主要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

的政策及程序。

(四)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所有员工从最高管理层完整、准确

地获取承担控制责任的信息;与上级部门沟通重要信息;与顾客、供

应商、政府主管部门和股东等进行有效的沟通等。这里的信息主要包

括采购资料、销售交易资料、内部营业活动资料等信息。

(五)监督检察。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

效性进行监督与评估,以确定内部控制结构是否按照既定的目标运

行,以及对特定情况下发生的变化进行适当的修正。

四、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分工。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可以根据其整体目标和任务。按照 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企业的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 、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和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从而做到各职能部门之间权责分明,有利于相互制约。从而防止各职能部门之间出现超越行使本部门权力的情况发生。

(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设置工作岗位明确人员的职责权限。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自己的 权力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业务经办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可以使各类人员做到职权明确、程序规范、责任清楚,避免因职责不清相互扯皮、推诿甚至越权行事造成的管理失控,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加强企业管理,明确人员之间的职权,使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员的责权,在机制上、制度上达到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的效果。

(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各部门各级工作人员的权责和分工明 确,可以杜绝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的责任不清、分工不

明确导致的越权行事,以及在发生问题后的扯皮推托现象的出现。规范的管理,可以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要求,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推动企业经济的良性循环,保障企业有序、健康地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本企业的各项会计工作。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方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确保企业各项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保证会计资料的质量,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国家 统一会计制度以及内部规章的要求,切实保证本单位会计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

(五)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加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 用程度,建立与本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六)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规避风险,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各职能部门、以及工

作人员都能在制度的约束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从而使企业可以规避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下的许多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 的作用与地位也日趋重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合理体现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与特点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建立涵盖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相适应的全面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第三篇:企业有哪些内部控制制度

一、完善企业内控环境严格授权批准制度

治理结构面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层间应形权责配、激励与约束、权利制衡关系各项管理落实处管理部门设置面建立完善科、符合企业特点内部组织结构合理、效设置各部门岗位建立部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内部牵制制度实行相容职务相离根据内部控制要求单位确定完善组织结构程应遵循相容职务离原则单位经济通划五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记录般情况述每步骤由相独立员(或部门)实施能够保证相容职务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发挥

二、规范财务计核算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企业必须依据计家统计制度等规制定适合本企业计处理程序实行计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计控制系统实行家统级计科目基础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需要统设定明细科目集团性公司更必要统级公司计明细科目便统口径统核算明确计凭证、计账薄财务计报告处理程序与遵循计制度规定核算原则使计真实现家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提供信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企业外部各关面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提供信息目标

预算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组部达企业既定目标编制经营、资本、财务等度收支总体计划包括筹资、融资、采购、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全程要营业收入、本费用、现金流量重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并预算结及进行科析产差异进行效控制

三、健全财产保全制度防范市场经营风险

严格执行财产保全控制限制未授权员财产直接接触并采取定期盘点、账实核、记录保护、财产保险、记录监控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安全完整

树立风险意识针各风险控制点建立效风险管理系统通风险预警、识别、评估、析、报告等措施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控制必要设置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专门负责关风险识别、规避控制

四、完善用制度加强信息管理

力资源要素数量质量状况力资源所具忠诚、向力创造力企业兴旺发达力强推力所何充调企业力资源积极性、主性、创造性发挥力资源潜能已企业管理任务力资源控制应建立严格招聘程序保证应聘员符合招聘要求要定期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更完规定任务;加强职工业绩考核调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五、建立内部报告制度完善内部审计体制

满足企业内部管理效性针性企业应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借助管理计手段实反映经营状况及披露相关重要信息

内部审计控制内部控制种特殊形式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否合规、合理效独立评价机构某种意义讲其内部控制再控制内部审计企业应保持相独立性应独立于其经营管理部门受董事或属审计委员领导内审部门负责审查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并审查结向企业董事或高管理局报告内部审计工作越仔细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越能增强内部控制工作效率与靠性

第四篇: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有自动消防设施、控制室)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第一条

为提高市场员工的消防安全素质,使其遵循消防安全方针、程序、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改善工作活动中消防安全状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市场经理是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责任人。 第三条

消防安全教育

(一)消防安全教育的对象为全体员工和所有经营业户;

(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形式主要有: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典型火灾案例分析、消防标语、季节防火宣传、重点工种教育、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

(三)消防安全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在消防宣传日或重大活动、节日期间适时进行。

第四条

消防安全培训

(一)消防安全培训的对象应包括单位在职的全体员工;

(二)单位中的下列人员应积极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1.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2.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3.电工等特殊岗位人员; 4.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三)单位的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和电工等特殊岗位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四)消防安全培训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市场各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报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5.组织、引导各经营业户和在场群众疏散知识和技能; 6.与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相关的消防安全文件、消防安全管理方针、目标、指标;

7.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

(五)消防安全培训在每年的一月份和七月份各组织一次。每逢重大节日、活动前组织一次;

(六)积极参加公安消防机构或者其他具有消防安全培训资质的机构组织的专门消防安全培训,确保持证上岗落实。

第五条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均应做出记录,由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责任人指定专人负责。

第六条

考核奖惩,参照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执行。 防火检查、巡查制度

第一条

防火巡查、检查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及时发现市场内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危险因素和缺陷等,及时纠正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监督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或控制火灾隐患及有害、危险因素,确保实现市场消防安全工作方针和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防火巡查、检查坚持普遍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市场消防安全管理人是防火检查的责任人。安全员是单位消防巡查的责任人。

第四条

防火检查每月第一周组织开展一次,防火巡查每日两次。

第五条

防火检查的内容:

(一)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三)消防水源情况;

(四)消防设施工作情况,灭火器材、消防安全标志设置和功能状况;

(五)重点工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六)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七)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情况;

(八)防火巡查开展情况;

(九)其他需进行防火检查的内容。 第六条

防火巡查的内容:

(一)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三)消防设施、器材是否保持工作状态,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四)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五)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六)工作结束后,清除遗留火种等杂物,发热源管理的落实情况;

(七)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第七条

防火巡查、检查的方法。

防火巡查、检查均应填写巡查、检查记录,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单位防火巡查记录次日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防火检查记录于检查三日内报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

第八条

防火巡查、检查记录均参照单位有关制度存档。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市场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确保疏散通道畅通、疏散设施完好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疏散设施要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进行配置。

第三条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单位的安全疏散设施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安全设施管理应落实以下方面:

(一)严禁占用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内严禁摆放货架、商品等物品。

(二)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铁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三)严禁在市场经营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或遮挡,或者将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四)对应急照明灯具、疏散指示标志按要求定期进行测试检查,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五)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当场整改,当场整改确有困难的,责令相关业户限期改正,确保安全疏散设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五条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疏散设施的监督管理应做出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经营业户或人员进行整改。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单位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发挥防火灭火效能,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消防设施器材的登记、检查。

第三条

市场配备的消防设施器材均应登记造册,建立设施器材台账。台账内容应包括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购进日期、安装配置部位、维修保养时间等内容。新采购或更换的设施器材,应于五日内更新台账。

第四条

每日检查。

1.值班人员每日应当检查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如报警功能、自检、复位、消音等)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有关指示灯有否损坏,主、备电源自动转换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日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在《系统运行日登记表》中详细记录;

2.每日对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功能测试;

3.每日检查灭火器的外观、压力、有效期、配置数量和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第五条

月(季)试验检查和年度检查试验

与具有维修保养资格的企业签订维修保养合同,并按照《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A587-2005)的要求,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月、季及年度检查试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消防设施完整好用、运行正常。

第六条

对消防设施器材的各项检查均应做出记录并存档备查。

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单位消防控制室的管理,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消防控制室由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管理。 第三条

消防控制室应配备专门值班、操作人员,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每个班次不少于2人。

第四条

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经消防安全技术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熟练掌握本单位自动消防设施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未取得上岗证的人员不得从事自动消防设施的操作及维护。

第五条

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复训,并保持相对固定,以利于工作的连续性和熟练性。

第六条

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密切注视自动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自动消防设施全时制、全方位、全功能地运转。值班期间严禁脱岗、睡觉、喝酒、聊天、打私人电话。消防控制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第七条

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不得擅自关闭消防设施。

第八条

系统发生故障后,及时通知单位独立维护保养人员或有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 第九条

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及时掌握有关信息,给市场领导当好参谋,协助有关领导做好防火、灭火工作。

第十条

市场发生火灾后应及时启动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程序。

第十一条

根据本市场位消防工作的需要,完成上级领导和公安消防机构部署的其他工作任务,主动接受公安消防机构的检查。

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安全用电管理由市场电工负责,市场内所有电源线路的设计、施工、检查、验收、维护均由持有证书的电气专业人员统一办理。未经市场审批的用电项目,必须经市场重新审查、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否则,应无条件拆除。

第二条

电源输电线路一律由电气专业人员直接组织施工,任何经营业户均不得自行接线接电。无电工证的人员不准安装电源线路。

第三条

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对陈旧老化、超负荷的电源线路,有计划地逐步更换。一时难于更换的,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否则,必须暂停使用。

第四条

电源线路必须安装可靠的保险装置,并正确使用保险丝,确保用电安全。禁止使用铜线和其他非专用金属线当保险丝使用。新建项目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第五条

销售电器设备的经营商铺在安装大容量的电器设备时,必须经市场批准,擅自安装的予以没收。凡电源线路容量不允许安装大容量用电器的地方,一律禁止安装。

第六条

市场电路安装、电器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接触电源必须有可靠的绝缘措施,并按规定严格进行检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

所有用电场所必须执行“人走电断”的规定,人员离开用电场所或电器设备不使用时,要关闭总电源。24小时用电的设备,必须有专人值班,随时掌握用电的安全情况。

第八条

凡有高电压的场所、电线裸露的地方,电气安全管理人员应设立醒目的危险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电击事故发生。室外的电源设置,必须定期清理周围的杂草树林,防止引发事故。

第九条

电气线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打火、异味、高热、异响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关闭电源,并及时找电工检查、修理,确认能安全运行时,才能继续使用。

第十条

安全用电必须坚持定期检查制度,每天要进行一次检查,对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一条

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则,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违章违规使用电器,严禁电源线路超负荷使用,违者罚款5000元。对于违规违章用电的,全体员工和经营业户都有检举和监督义务。

第十二条

违反上述规定,根据情节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违反规定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财产损失的,将根据情节和损失程度给予罚款、赔偿、行政处罚的处分,直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用火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市场用火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保障经营业户、员工及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市场内全范围禁止吸烟,违者一经发现,属经营业户抽烟的罚款5000元,进场客户在摊位所在区域抽烟的,摊位业户罚款1000元,客户罚款500元。所有经营业户禁止使用液化气罐和一切明火,违者罚款5000元。

第三条

如确有需要接入电线、电源的,必须报请市场管理人员批准,然后派持有相关证书的电气专业人员按照标准安全的连接。

第四条

经营业户如需进行焊割、烧、烤、煨管等产生火花的作业以及使用不防爆的电动工具、电器等,要在动火前通知市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并由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现场实地勘查后,报请市场领导同意方可实施动火作业;

第五条

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禁止动火作业。

第六条

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安全员、保安员有权随时检查动火作业,如发现有违反动火管理制度或动火作业有危险时,可立刻制止动火,按照本单位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七条

动火作业人员、动火监护人应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并按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八条

本制度由市场办公室负责解释,未尽事宜可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执行。

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第一条

为及时检查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严防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火灾隐患的排查由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 第三条

下列情况均应确定为火灾隐患:

1.经火灾危险评价后的部位,监控和预防措施不到位,有可能导致火灾等紧急情况或火势蔓延的;

2.防火巡查、防火检查中发现的违反或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

3.公安消防机构下发的消防法律文书中指出的违反或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四条

下列可以当场整改的火灾隐患,由检查人员直接通知相关业户和员工整改:

1.违章使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

2.违章使用甲、乙类可燃液体、气体做燃料的明火取暖炉具的;

3.违反规定吸烟、乱扔烟头、火柴的; 4.违章动用明火、进行电(气)焊的;

5.不按照设施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违章操作的; 6.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锁、遮挡、占用,影响疏散的; 7.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或挪作他用的; 8.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9.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10.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卷帘正常运行的; 11.存在乱接乱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等不规范用电行为,可能引发火灾的;

12.其他可以立即改正的行为。

第五条

对不能当场整改的火灾隐患,由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责令相关经营业户限期整改。

第六条

存在火灾隐患的相关经营业户的负责人是火灾隐患整改的责任人,火灾隐患整改期间应加强巡查看护等相关防护措施,确保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

第七条

整改完毕后,火灾隐患整改业户应向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报告,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进行复查。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市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工作,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由消防安全责任人领导,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由市场消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市场办公室具体负责。

第三条

预案的制定和修订

(一)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市场办公室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单位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市场预案每年十二月修订一次。 第四条

预案的内容

(一)组织机构。包括指挥机构和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组成;

(二)岗位职责。各组按人员组成确定与预案相关的所有人员的岗位职责;

(三)预案对象。假定火灾等紧急情况;

(四)处置程序。包括报警、疏散、扑救等。 第五条

预案的演练

(一)市场预案每半年演练一次。

(二)演练应由组织者提前七天通知相关经营业户和人员;

(三)涉案涉及的各类人员,必须对预案熟记并按照演练的统一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

(四)演练地点必须相对安全,并防止意外发生。演练前演练地点要设置明显标志。

第六条

市场演练记录和档案由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市场办公室负责整理。

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第一条

义务消防队主要由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保安队等人员组成,统一由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管理。

第二条

消防安全管理人对义务消防队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第三条

消防安全管理人每半年组织义务消防队员进行一次灭火疏散演练,可与单位的灭火和疏散预案演练同时进行。

第四条

义务消防队员要服从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统一调度、指挥,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五条

根据人员变化情况对义务消防队员及时进行调整、补充。

第六条

对义务消防队的培训主要包括你以下内容:

(一)防火、灭火常识,消防器材的性能及使用范围;

(二)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及使用方法;

(三)火灾扑救、组织人员疏散及逃生方法;

(四)火灾现场的保护知识和要求;

消防安全工作奖惩制度

第一条

为了确保市场、经营业户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广大员工、经营业户、群众对消防工作的责任心和自觉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消防安全工作奖惩由市场领导制定,市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具体实施。

第三条

奖惩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办法。 第四条

奖惩办法:

(一)凡有下列情形之一,根据情况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1.认真履行消防安全岗位职责,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制度,为消防安全做出突出成绩者;

2.发现重大火灾隐患及时报告者;

3.发现初期火灾及时报警和灭火,避免重大损失者; 4.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判断正确,处事果断,事迹突出者; 5.积极参加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在消防工作中有其他优异成绩和突出表现者。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根据情况予以罚款100元: 1.不履行消防安全岗位职责,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对消防安全工作造成影响者;

2.擅自挪用和遮挡生产、办公等区域内的消防设施、器材和标志者;

3.堵塞、占用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在通道内堆放物品者; 4.不会使用灭火器材灭火和不会报警者; 5.无故不参加消防培训者。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根据情况予以罚款300元: 1.未经许可擅自施工装修造成火灾隐患者; 2.未经允许动用电气焊及使用明火作业者; 3.违规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者;

4.损坏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者(不包括赔偿金);

5.使用易燃材料装修和不按规定进行阻燃处理者; 6.违规安装使用不合格电气产品者;

7.不遵守消防法规引起火灾或重大火灾隐患者(不包括火灾的损失赔偿);

8.其他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根据情况予以5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处罚:

1.经营业户在市场内吸烟,违章使用电器设备和乱拉乱接电线,以及使用液化气罐和一切明火的罚款5000元;

2.进场客户在摊位所在区域抽烟的,摊位业户罚款1000元,客户罚款500元。

(五)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情节严重、造成严重损失的,移交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第五篇: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有效的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在内部分工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基础上,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性的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它在保护企业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企要建立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不能只限于形式上的,必须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发展、作用

一、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现状

(一)内部控制

1. 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2. 内部控制的现状。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充足,很多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整体框架性,多数停留在制度文字的编撰上,缺乏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业改革的目标,企业改革改制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以现代公司制度为主体,主要包括公司法人产权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管理制度,三者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架构,其要求是“产权明晰、管理科学、权责明确、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关系很大,要建立以董事会、监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机制,必须从所有者的立场出发,把企业经者行使权力和过程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二)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是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被有效地实施。《公司法》第六条规定:公司实行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根据公司的内在规律和加强科学管理的要求,现代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这既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体现。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规程、要求和职责,做到按章办事,减少人为因素,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及时发现查核纠正错误和弊端,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违法舞弊等行为的发生。

(三)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的保证企业通过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岗位人员的职责范围权利

- 1 -

和达到工作目标的要求,并将其有效传递给员工,同时实施必要的审核,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各岗位人员正确履行所授予的职责。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的内部“法律”,上至企业领导人,下至普通员工,必须人人遵守,坚决执行,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在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中。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并及时通过内部控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使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进而引导和影响股东、贷款人和其他各方做出正确投资决策。

三、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组织规划控制 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企业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企业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而组织规划控制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一个企业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具体要求是: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并保证在授权范围内的职权不受外界干预;每类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必须经过不同的部门相互检查;在对每项经济业务的检查中,检查者不应从属于被检查者,以保证被检查出的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二)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指对企业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和权限控制。企业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两种形式:一般授权是对办理一般经济业务时权利等级和批准条件的规定,通常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予以明确;特别授权是对特别经济业务处理的权利等级和批准条件的规定。如当期某项经济业务的数额超过某部门的批准权限时,只有经过特定授权批准才能处理。授权批准控制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其次,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以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

(三)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编制出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并通过授权,由有关部门对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其基本要求是:第

一、所编制预算必须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任;第

二、预算在执行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第

三、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

(四)实物资产控制

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和定期清查控制两种。这是对企业实物资产安全采取的控制措施。第

一、限制接近,以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与实物资产有关的文件的接触.如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存货等,除出纳人员或仓库保管人员外,其他人员则限制接触,以保证资产的安全。第

二、定期进行实物资产清查,保证实物资产实有数量与账面记载相符,如账实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除上述外,实物资产控制从广义上说,还包括对实物资产的采购、保管、发货及销售全过程进行控制。

(五)成本控制

现代成本控制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减少耗用材料,合理下料来降低成本的控制法;集约型成内控制,是指依靠提高技术水平来改善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从而降低成本的控制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现代成本控制。粗放型成本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法,第

一、原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对大宗常用材料一般采取公开招标法或择优厂家直接采购;第

二、材料使用的成本控制,一是目标成本控制法,二是作业成本法;第

三、产品销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宣传成本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广告效应只能起到促销作用,产品质量才是用户信赖的基础。集约型成本控制分为两类:一是通过改善生产技术来降低成本控制,如引进新的生产线,采用高科技产品等;二是通过产品工艺的改善来降低成本的成本控制。集约成本控制有赖于智力成果。它能使成果带来超额利润。

(六)风险控制

风险一般是指某一行动的结果具有变动性,与风险相联的另一个概念是不确定性。人们事先只知道采取某种行动可能形成的结果,但不知道它们出现的概率,或两者都不知道,而只能作粗略的估计。经营决策一般都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的。在实际工作中,某一行动的结果具有多种可能而不肯定,应叫风险;反之如某一行动的结果很肯定,就叫没有风险。风险控制就是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出现不利的结果,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划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1.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来源于企业外部和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性,而这些不确定性,会引起企业的利润或利润率的高低变化。从而给企业带来风险。

2.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举债经营。全部资金中除自有资金外还有一部分借入资金,这会对企业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同时,借入资金需还本付息,一旦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企业便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这种风险程度的大小受借入资金对自有资金比例的影响,借入资金比例越大。风险程度随之增大。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关键是要保证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获取财务杠杆收益,提高自身的资金盈利能力;同时要注意防止过度举债而引起财务风险的增大,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防范。

(七)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这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政策的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企业的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会计法》明确规定.各企业应当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以使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资料的审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 参考文献:

[1]吴本源。略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现代财经.2003(4)

[2]周玉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0(5). [3]翁雪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07(10). [4]王相花.浅谈如何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J].会计师,2008(4). [5]张小亚.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规范[J].会计师,2010(1). [6]曹蓓.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对策[J].会计师,2010(5). [7]李萱.YM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优化方案[D].甘肃:兰州大学工商管理,20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内部审计专员岗位职责下一篇: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