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

2022-04-20

小编精心整理了《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惩罚教育,是传统小学教育中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惩罚教育已经不适应当前教学实践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实施恰当的惩罚管理,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 篇1:

新课程下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问题分析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中学生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素质及赏识教育逐渐成为主流。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能够地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育过程中不应仅强调赏识教育,惩罚也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及方法。但在小学教育中,惩罚为一般双刃剑,只有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教育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本文主要对新课程下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问题进行探究,旨在为惩罚在教育中的合理实施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教育;惩罚

新课程下,小学教育的教育思想更好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生个性发展得到更好尊重,与现代教育核心更加接近。但在实际教育工作过程中,单方面关注赏识教育,过度强调该种教育的价值而完全忽视甚至排斥惩罚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还有待于实施进一步的实践研究。运用该种教育方式时,惩罚教育是否还有必要实施已成为教师开展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进行深入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该问题,本文以合理惩罚实施作用作为切入点,对合理惩罚科学运用问题提出科学性建议,促进惩罚教育运用合理性得到有效提升,使其运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一、小学教育中行合理惩罚的作用

首先,可使学生健全人格得到更好培养。惩罚实施主要意图之一是让学生为自身错误行为造成的过失承担责任。因此,在接受惩罚过程中实质上也能够对学生的责任感进行有效培养,为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其次,可使正常教学秩序得到有效维护。对犯错学生进行合理惩罚能够在整个班级中起到警示作用,使其他学生引以为戒,进而使班级教学秩序得到有效维护,保证课堂教育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再次,可使学生更好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教师实施的合理惩罚,使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行为会导致集体或自身遭受损害,进而使其能够认识、反省错误,进而形成内在思想,约束自身行为。

惩罚运用于小学教育中为一把双刃剑,运用合理能够发挥纠正学生错误、维持教学秩序等作用,但运用不当不仅会降低教育效果,还会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遭受严重影响,甚至可引发师生间冲突。因此,在实施惩罚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合理的惩罚时机,运用合理的方式,控制合理的适度,保证惩罚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惩罚教育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二、提高惩罚教育合理性策略

(一)合理运用惩罚技巧

教师须明确实施惩罚教育的主要目的为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对学生行惩罚时,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惩罚仅为一种手段,而非一种目的,不是单纯的为了惩罚而惩罚,其实质应该为充满爱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在惩罚学生时,教师必须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尽量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第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惩罚手段;第三,惩罚必须合情合理,体现公平、公正;第四,合理控制惩罚面;第五,不能扩大学生错误,不能因其某种错误而对其进行全盘否定;第六,尽量争取获得大部分学生的支持。不能因惩罚而让受罚学生受到多数学生的排挤,而是通过惩罚使多数学生明白什么行为不该做。

(二)合理选择惩罚方式,把握惩罚尺度

惩罚方式的选择、惩罚尺度的把握均为提高惩罚合理性的关键。惩罚方式具有多样化,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须以学生个人特点作为根据恰当选择惩罚方式。根据学生犯错行为、严重程度给予合理惩罚,保证学生能够拥有选择受罚方式的权利,且须保证有合情合理的惩罚原因。行惩罚时须合理控制尺度,行奖惩结合。惩罚必须严格保证适度,合理控制好度。惩罚过重会伤到学生自尊心,影响其身心健康,惩罚过轻无法取得明显效果,降低教师威严。因此,在行惩罚教育时,教师必须严格根据实际情况及学生特点合理选择惩罚的方式、控制合理的惩罚程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惩罚能够使学生重复错误行为的概率得到明显降低,奖励能够使学生重复好行为的概率得到明显提高。奖惩二者相互结合能够是惩罚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坚决不能姑息纵容,必须按照规则对其进行惩罚,目的是要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使其端正心态,真正愿意改正错误。当学生表现出明显改正和进步时,教师要不吝奖励,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赞许,通过言辞或物质给予奖励。合理结合奖惩实施惩罚教育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合理把握惩罚契机

惩罚教育中,惩罚契机指的是选择在什么时候对犯错学生进行惩罚。在惩罚契机的把握上,教师应该做好如下几点:第一,以学生犯错的程度作为根据,选择实施惩罚的时机。学生犯程度较轻的小错误时,选用随时批评指正的做法进行惩罚;学生犯程度严重的大错误时,必须选择适当时机,及时将错误行为、认识指出并进行纠正;第二,以学生年龄作为根据,选择合理的惩罚时机。处于不同的年龄段,学会的身心特点、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也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实施惩罚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年龄区别对待,在适当的时间选用适当的方式对犯错学生进行惩罚。第三,以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作为根据,选择适当的惩罚契机。教师必须在生活、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其心理承受力,当学生犯错时,以其心理特点作为根据选择合适惩罚契机及方式。同时,通过仔细观察及全面了解,教师可更加及时地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有效制止,防患于未然。

三、結束语

在当今新课程下,小学教育中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方式已经发生很大转变,目前教育方式以赞扬、赏识为主,惩罚作为辅助。惩罚也是小学教育中一种重要教育方式,提高该种教育的合理性才能使其作用得到良好发挥,进而促进小学教育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开展该阶段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须在科学、辩证认识惩罚教育运用价值基础上不断提高惩罚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孙雪妮.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探究[J].品牌, 2015(06)

[2]张红博.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3]王海燕.教育惩戒:实施新课程必须面对的关键词[J].文教资料,2009(26)

[4]董新良,李玉华.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惩戒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5)

[5]赖雪芬.梅州市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与感受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01)

作者:陈凤军

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 篇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问题研究

【摘要】惩罚教育,是传统小学教育中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惩罚教育已经不适应当前教学实践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实施恰当的惩罚管理,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惩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小学教育中恰当运用惩罚教育的相关策略,以期可以对我国小学惩罚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教育 合理惩罚 研究

一、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依靠戒尺、棍棒所展开的惩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而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权利的提倡,使得传统的惩罚教育已经不再适合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惩罚教育逐渐被人们当做是不合理的教学方式而摒弃。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对学生造不成伤害的基础上,将惩罚教育合理有效的融入到新课程教学中,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教育惩罚教育现状分析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来看,其大体存在着零惩罚和过度惩罚两种现象。所谓的零惩罚,即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许多小学教师在逐渐改变其教学方式的同时,也不再采用惩罚教学方式。这一方面是教学理念转变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家长对孩子十分娇惯,从而对学校的惩罚教育缺乏较为合理清晰的认识,因此当教师稍微有惩罚行为时,家长则会指责教师是变相体罚,因此导致很多小学教师往往是谈之色变;但与此同时,在一些乡村学校或者教育资源较差的地区,很多小学教师在管理学生时,经常会采取惩罚教育的方式,甚至在很多时候教师的惩罚教育会转变为体罚教育,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例如在前几年报道的,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为惩罚早自习迟到的学生,让其去教室门口做300个蹲起。这位学生在照老师的要求做之后,便觉得身体不舒服,但老师没有理会学生的这种异常,继续要求学生照做。直到学生回家发现身体异样,到医院检查发现肾衰竭症状。家长便将这位教师告上了法庭。类似于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由于教师对惩罚教育的不合理使用,从而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

由此可见,由于当前社会上人们对惩罚教育的不恰当的认识,使得惩罚教育在小学教育的走上了两个极端。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媒体为了获取新闻热点,而对惩罚教育的过度报道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惩罚教育的不正确的认识所造成的。家长或者相关的教育专家要么过度夸大,要么完全抛弃惩罚教育的作用,从而造成了惩罚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这种尴尬现状,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分析合理惩罚问题的研究就变得十分有必要了。

三、小学教育中恰当运用惩罚教育的相关策略

1.家长方面: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合理惩罚教育

作为教育开展的关键环节,家长在惩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合理的惩罚教育,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所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措施,从而实现家长与学校共同管理。

一方面,家长要对惩罚教育有合理的认识。由于很多家长对于学生十分溺爱,因此对于教师的任何惩罚都采取横加指责,无法忍受的态度,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惩罚管理。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家长比如合理认识惩罚教育对学生塑造的有效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教师方面:采取恰当的惩罚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是教育展开的主体,作为惩罚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教师能否采取恰当的惩罚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在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惩罚教育的有效意义,灵活运用惩罚方式尤为关键。

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其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师只要在良好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才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同时,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还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有所依赖,从而在这种心灵依赖中引导学生走向良好的成长和学习之路。

2.学校方面:要加强监督

学校是教學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展开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惩罚教育,学校要积极加强相关的监督。一方面,要制定关于惩罚管理的相关规定,从而让教师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惩罚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在制定管理规范的基础上,也要严格依据相关的规范来执行,从而保证规范的有效性。

四、结语

惩罚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其将会对小学教育产生巨大的辅助作用,而如果利用不好,两会获得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恰当的运用惩罚教育就变得十分必要了。虽然从当前看来,小学惩罚教育的应用还不尽完善,但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惩罚教育一定会得到更好地应用。

参考文献:

[1] 雷涵琳.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 石诗. 教育惩罚的实质及其实现[D].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3] 裴培.伦理学视域下扣小学教育惩罚问题探究[D]. 杭州师范大学 2012.

作者:王金伟 王淑芹

教育惩罚下的小学教育论文 篇3:

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研究

【摘要】教育惩罚措施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的方式,合理的教育惩罚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有利于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以及作风。教育工作者在应用教育惩罚方式时应正确的认识惩罚的目的,并运用合理的惩罚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文章对于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从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入手了解当前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应用的现状,并提出教育惩罚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优化措施,提升教育惩罚的可应用性,发挥教育惩罚的作用,避免错误的教育惩罚方式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惩罚;问题研究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提升,在教育中提倡尊重式以及鼓励式的教育方式,惩罚教育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合理的应用教育惩罚能够使学生正确的面对自身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完善自我,提高对自身的认知,不合理的教育惩罚将会适得其反,因此在采用教育惩罚方式时应遵循原则,正确看待惩罚的目的,才能够发挥教育惩罚的作用。

一、教育惩罚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惩罚难以顺利开展

小学教育中,对学生采取适当的惩罚是十分必要的,对其进行惩罚能够使学生对自身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以及约束性,能够正确的认识到教师以及学校的权威。但是教育惩罚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难以顺利的开展。

(二)教育惩罚应用不合理

1.教育惩罚存在体罚现象

素质教育观念提出之后,不仅要求学生接受素质教育,同时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有所提高,学生被体罚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是仍有部分小学存在体罚现象,对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对教育惩罚尺度把握不准,教育惩罚将变成体罚,体罚对学生伤害的程度远远高于教育惩罚[1]。

2.教育惩罚目的定位存在偏差

就当前的小学教育实施的惩罚而言,虽然多数惩罚实施都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为进行的,通过采取惩罚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方式以及所犯的错误,但是多数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惩罚的过程中,偏离了教育惩罚最初的目的,而是将此作为管理学生和约束学生的手段和工具。而教育惩罚的真正意义是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教育感化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进行纠正和改进[2]。若小学教育工作者不能对教育惩罚的目的进行准确的定位,将难以发挥此措施的教育功能。

二、教育惩罚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小学教学活动中采取教育惩罚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尊心,并且对于是非也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在此阶段对学生采用惩罚教育,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出台,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以往的惩罚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并且采取正确的教育惩罚,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教师的威严,使学生能够理解教育的惩罚的目的,使教育惩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做到尊重式惩罚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尊心,同时也渴望被尊重。若教师在惩罚中不顾及学生的自尊心,会导致学生形成一种自卑感以及心理落差,从而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惩罚时应尽最大的可能尊重学生,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之后,对其进行惩罚和教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前的教育活动中经常有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辱骂和责备,极大的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是教学活动中不应出现的情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时应尊重学生的合理意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学生能够自愿的接受惩罚,这才是教育惩罚真正的实施的目的。

(三)做到包容性惩罚

学生在犯错误时往往是无心之失,并非故意为之,教师要以宽容之心去包容学生,使学生能够自觉的承认错误接受惩罚。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不应采取强硬的惩罚措施警醒学生,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心灵受到创伤[3]。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教师错误的惩罚方式将会导致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影响。正确的教育惩罚应具有一定的包容性,通过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通过教师宽容的心态使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包容与期待之后,会更加的努力表现自己,同时也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达到教师对其的期望。因此,在采用教育惩罚措施时一定要具备包容性。

三、教育惩罚优化措施

(一)提高教师对教育惩罚的认识

教师在教育惩罚中占据主体地位,若想发挥教育惩罚应有的教育功能首先应提高教师对教育惩罚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教育惩罚观念。教师应明确教育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和培养学生,而不是通过此项措施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理。教师应要认识到教育惩罚要以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为基础来实施,做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能够对教师采取的惩罚措施予以理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错误,不仅不会影响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同时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是学生对教育惩罚能够认可。因此,教师应对教育惩罚具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惩罚能够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

(二)学校制定合理的惩罚措施

作为学校来说,制定科学合理的惩罚措施并监督教师进行认真贯彻和落实,是学校作为教育场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应尽的义务。学校制定合理的惩罚措施就是为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依据准确合理的惩罚措施来实施教育惩罚,避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随意地对学生实施体罚。学校在制定惩罚措施时,应站在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师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合理正确的应用的教育惩罚措施,发挥教育惩罚措施的最大效用。

四、结论

综上,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应做到奖罚有度,尤其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惩罚时应遵循公平公正、尊重学生、包容学生等原则,在此原则下合理的采取教育惩罚能够发挥教育惩罚的最大作用。就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措施落實的程度上看,教育惩罚应存在诸多的欠缺,以致于教育惩罚无法发挥全部的教育功能。文章就当前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教育惩罚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路航.试论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问题[J].科技展望,2017,27(07):336.

[2]孙雪妮.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问题探究[J].品牌,2015,(06):224.

[3]李鹏飞.小学教育中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分析[J].亚太教育,2015,(13):17.

作者:白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美术教学中的环保教育论文下一篇:信息化教学与基础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