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地区2006年至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2-09-27

为了我地区麻疹流行情况, 现对我地区2006年至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以此为今后制订麻疹防制策略和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自我地区2006年至2010年疫情报告和麻疹监测系统获取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 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 (适用于早期麻疹疑似病例, 取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 , 以上均符合麻疹诊断标准。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麻疹监测系统为主。

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Excel2003进行数据分析和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我地区5年间共报告麻疹病例200例, 每年分别报告麻疹病例为38、41、39、42、40例, 各年发病率分别为8.1/10万、8.0/10万、8.15/10万、8.15/10万、8.1/10万, 年均发病率为8.2/10万, 5年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均为散发, 无流行及大流行发生, 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 (表1)

2.2.2 人群分布 (表2)

2.2.3 免疫状况我区200 6年至201 0年麻疹疫苗有免疫史者占14.7%, 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占85.3% (表3) 。

3 结语

本地区麻疹流行的时间分布及人群分布与全国基本一致, 接种麻疹疫苗是最有效地预防麻疹疫情的手段。

4 讨论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属的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也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综上研究提示我们要降低麻疹的发病率, 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预防力度, 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 建议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进一步提高麻疹检测水平, 规范麻疹病例的报告, 及时预警和发现疫情, 第一时间控制疫情, 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 (2) 学校及流动人口密集区开展麻疹疫苗接种是控制成人麻疹的有效手段; (3) 开展成人麻疹疫苗接种, 婴幼儿发病率高提示应将免疫年龄扩大, 达双向控制作用, 间接降低婴幼儿接种。 (4) 及时进行人群免疫水平检测, 加大检测力度; (5) 提高疾控人员业务素质, 增强责任心, 加强疾控队伍建设; (6) 定期对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以提高防病意识, 达到自觉主动进行疫苗接种; (7) 加强监督工作, 以减少疾病散发及染病的流行。

摘要:目的 探讨我地区2006年至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 为制订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地区2006年至2010年麻疹疫情报告和麻疹监测系统数据,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及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至2010年共发生麻疹病例200例, 无死亡病例, 平均发病率为8.2/10万, 3~5月为发病高峰期, 共发病160例, 占总数的80%;发病者在18岁以内病例136例, 占85%;发病者中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者108例, 多为麻疹免疫空白人群较多, 以刚出生的及人口密集区的流动人口为著。结论 本地区麻疹流行的时间分布及人群分布与全国基本一致, 接种麻疹疫苗是最有效地预防麻疹疫情的手段。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流行特征,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1] 吴霆.中国防制麻疹的历史和现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21 (2) :143~14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逆行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下一篇:医院政工干部要为医务人员做好心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