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2023-04-05

第一篇:深入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在全市生态文明·环境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咸宁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王用新

(2011年5月3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咸宁市环境保护局对2011年“金桂湖”杯生态文明〃环境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此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今天,市政府和省环保厅领导将就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以及如何推动工作等作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稍后,大会还将交流部分获奖论文。这都将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请大家认真学习、研究和贯彻。

环境文化是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型态,其核心就是生态文明。而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抓手,既是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清醒认识,也是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益探索。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出: “咸宁的科学发展,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多创新路、少走弯路,多留遗产、少留遗憾。”要按照省委、省政府 “继续坚持弯道超越,努力赢得快速的科学发展”的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与建设,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民生质量,提高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升华城市的文明程度、社会秩序、环境质量和内外形象,城市可以添魅力,企业可以添商机,百姓可以添实惠,社会可以添活力,是咸宁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切合发展要义,切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咸宁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亲自担任主任,市长任振鹤担任第一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秘书长、分管副市长、人大和政协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多次组织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调研和督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切实加大督办落实力度,逐步建立和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部门相互配合、全民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是重要支撑。只有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相融合,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建设鄂南经济强市进程中,市委、市政府坚持用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来审视、谋划、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为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促进和优化作用,我市相继重点实施了陆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梓山湖生态科技新城、农村“清洁家园”建设等“十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及淦河生态整治、潜山森林公园三期、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县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六大生态环境建设计划”,并强化节能减排责任目标落实,圆满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为经济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同时,实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大力发展符合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理念的经济形态,走“生态保持”的发展道路,坚决遏制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发展壮大,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决定生活水平,环境保护决定生存条件。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清洁、节能减排工程”,切实整治市区的生态环境、卫生环境和人文环境。截止目前,投资2.33亿元改造市区最大的一片“绿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投入近10亿元,改善淦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形成了淦河沿岸别具特色的一道绿色生态走廊,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淦河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投资9亿多元,先后建成和在建管道天然气、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垃圾处理厂等20项重点工程,燃气普及率达97%,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通过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咸宁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崇高事业。“创建环保模范城、建设生态新咸宁”、 “环保出行〃低碳生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学校、环保型企业、环保型社区、生态示范村等一系列群众性文明践行活动广泛开展, “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金融、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宾馆、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绿色创建环保典型评选活动丰富活跃,环境教育进市委和县市区委学习中心组、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和纪念“6·5”世界环境日等环境文化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倡导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日益成为广大市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生态文明理念、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环保优先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工业污染防治、环境综合整治、优美乡镇创建、循环经济发展等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地增强我市的区域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咸宁开放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咸宁投资落户,为我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天的咸宁,城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绿、洁、美、亮”工程全面推进,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加强,“五城一区”建设项目加紧实施,城市管理体制与机制不断完善,被誉为“中国亚热带森林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的典型代表”,跻身于全国最适宜人居的200个城市之列,淦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的凝聚力和广大市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全面提升。

“金桂湖”杯生态文明〃环境文化论坛的举办,为深化对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的理论研究,全面深入推广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坚实载体,预示着我市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建设的美好前景。生态文明贵在创新,重在坚持,成在持久。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的环保部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营造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的良好氛围,努力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体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组织体系的各个方面,逐步渗透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大力宣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生态文明和环境文化成为全社会文化意识,让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并结下丰硕的果实,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谢谢大家。

第二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admin 时间:2013-7-9 10:56:00

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所应当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几十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下了真功夫,特别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在江西已深入人心,我省的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成为江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目标的重要任务。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本质上讲,就是根据自然生态属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按照空间单元的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了未来国土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提出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新理念和新原则,明确了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这一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诞生,也标志着主体功能区战略正式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发展理念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以“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原则,以“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为手段,以“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目标。显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理念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甚至是环境危机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开发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已经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就是从科学开发我们十分宝贵的国土空间出发,对国土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和发展方向定位,从而规范开发秩序,管制开发强度,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建设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为子孙后代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因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江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省就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进入新世纪,我省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七大以后,又提出了“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了江西的生态环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总目标,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上,省政府又提出了未来五年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的更高要求。当前,我省正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努力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先行者。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与之相应的是国土空间结构也处在急剧变动的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我省国土空间开发的趋势,妥善应对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一是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加速形成,调整工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工业比重、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及加快开发利用能源、矿产资源等,必将增加工矿建设空间需求。二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城市群将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框架拉大、城市功能完善、农民工市民化以及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必将增加城镇建设空间需求。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必将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空间需求。一方面,我省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国家在我省布局建设重大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占用更多空间。四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增加生活空间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过上更好生活有更高期待。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使人们不仅急需扩大居住等生活空间,也迫切渴望更多的城乡绿色生态空间。五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然增加水源涵养空间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满足用水需求,既要依靠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配置,又要恢复并扩大河流、湖泊、湿地、森林等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六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剧,必然增加保护生态空间的需求。我省既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又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这就需要改变以往的开发模式,尽可能少地改变土地的自然状况,扩大生态空间,增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自己生长所需的有机物的本领)。

我省未来发展既要满足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等对国土空间的巨大需求,又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保住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还要为保障生态和人民健康而扩大绿色生态空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应对这些挑战,必须积极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贯彻实施《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通过更精确的功能区划、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江西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科学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江西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科学路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资金、人口、厂房、设备、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的过程,也是这些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域重新配置的过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互动、融合和协调,取决于生产要素在国土空间的优化配置。土地是企业等市场主体和资金、劳动力、设备、厂房等生产要素落地的载体。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属性的差异性,决定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必须按功能分区的要求,合理布局产业、项目和生产要素。

按照《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属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包括35个县(市、区)。限制开发区域属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65个县(市、区)。禁止开发区域包括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等相关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着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引导工业向园区相对集聚发展,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有利于污染集中治理的原则集中布局,全面提高工业园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产出率;适度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空间,积极开发并有效保护能源和矿产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推广低碳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集聚创新要素,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形成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有效增加现代服务业建设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探索城市土地立体化利用模式,走空间集约发展道路,有效增加交通和城市居住等建设空间,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集聚人口的能力;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善、高效、区域一体、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网络。

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应围绕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的定位,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加强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连片高标准粮田建设,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搞好农业布局规划,科学处理好多种农产品协调发展的关系,合理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粮食主产区应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粮食生产核心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开发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的粮食生产后备区;适度控制农产品主产区开发强度,优化开发方式,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农产品主产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县城、重点镇为依托推进城镇建设,加强县城和乡镇公共服务建设,完善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农村居民点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统筹考虑人口迁移等因素,适度集中、集约布局。

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十分重要,关系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在本地区具有较高生态功能价值的区域。这一区域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应逐步减少开发活动占用的空间,集约利用空间资源,做到天然草地、林地、水库水面、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绿色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要严格把握行业准入条件,在不损害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农林牧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积极发展服务业,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政自给能力;原则上不再新建各类开发区和扩大现有工业开发区的面积,已有的工业开发区应逐步改造成为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零污染”的生态型工业区。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布局,集约开发、集中建设,重点规划和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县城和中心镇,提高综合承载力;城镇建设禁止成片蔓延式扩张,引导一部分人口向城市化地区转移、一部分人口向区域内的县城和中心镇转移;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努力解决农村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区农村的能源需求;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址以及重要水源地、重要蓄滞洪区等,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依法关闭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提高环境质量。

江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有利于更好地实施“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更有力地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使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单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的目标,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实际行动,践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梦想。

作者:李安泽

来源:《江西日报》

第三篇:人民日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评论[模版]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这项政治任务

——一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15年05月06日01版)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对于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生态文明,有三个层次的认识,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紧紧跟上发展升级的大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奋发有为,我们才能乘势而上,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建设美丽中国。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60多次谈生态文明,强调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仅仅当作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毋庸讳言,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建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好。

从本质上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必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调整。生态文明所强调的协调发展,为我们实现后发优势提供了有利契机。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将生态文明的成效作为衡量现代化质量的重要指标、判断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变为发展资本、以绿色产业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完全可以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持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一定能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推动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

——二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2015年05月07日01 版)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从“新四化”到“新五化”,这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也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现代化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明的转型。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着眼新老环境问题交织的挑战,还是瞄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都必须加快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让“绿色化”与“新四化”协同推进,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绿色化”包括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要求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也包括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要求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绿色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和明确化,也是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责任。 推动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观念的转变是前提,利益的取舍是关键。体现在实践中,就是要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新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当然,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实现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也必须久久为功。在这一进程中,既需要中央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基层的躬身践行;既需要政府部门的倡导垂范,也离不开企业、个人的多方参与;既需要价值层面的引导动员,也需要制度体系的规范约束。只有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干在实处,让“绿色化”实现“常态化”,才能保持经济系统的“绿色增长”,提高社会系统的“绿色福利”,扩大生态系统的“绿色财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有人说,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将是一个崭新的绿色现代化。用“绿色化”来推动生产、装点生活,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必将因此而更加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凝聚中国社会的“生态共识”

——三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15年05月08日 02 版)

从“随手拍”拯救家乡的河,到抗雾霾制定“行动计划”;从地球日“熄灯一小时”,到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今日中国,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共识度正在提升、公约数正在形成。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是要让广泛的“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

绿色梦想,不只是国家的、政府的,更是每个人的。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构筑了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绿色谱系”;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亟待突破,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成为转型升级的“绿色动力”。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正是实现绿色转型最深厚的土壤。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全民的高度参与。宏观层面上,很少有人会否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而,落实到地区发展、企业竞争和个人生活等具体问题上,生态意识却未能跟上。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防止寅吃卯粮、竭泽而渔?如何把生态理念化为生活方式,既要富裕生活也要绿色生活?只有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层次上达成共识,才能开创一个生态文明新时代。

进一步凝聚生态共识,关键在于坚持“生态方法论”。如果一边高谈生态文明,一边却大干快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边喊着环境保护,一边却任由非法排污弄脏空气河流土壤,已经形成的生态共识也会在空头口号中逐渐流失。明确主体功能、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划定的,正是我们需要坚持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在行动中凝聚起共识,在共识上推进行动,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进一步凝聚生态共识,根本在于树立“生态价值观”。2014年,环境保护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补上行动的短板,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福建一个村子,一条禁砍禁伐的祖训管了600年,造就了195公顷的万木林。可见,运用各种方式,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将产生巨大的生态价值。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凝聚起最广泛的生态共识,汇集为最强大的生态合力,我们就一定能让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建成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中国。

打造美丽中国的“制度屏障”

——四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15年05月09日03 版)

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理念和实践,也体现为一套完整的制度形态,以保证从更高层次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治理观念的更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制度化进程做出周密部署,使制度的引导、规范作用更加突出,从而为美丽中国打造“制度屏障”。

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有着自己的制度支撑,制度进步是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突破生态文明建设瓶颈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谓不重视,政府投入不可谓不大,然而“东家污染,西家埋单”依然存在,“宁交罚款,不治污染”屡有发生,原因何在?体制没有理顺、机制不够完善是重要原因。有的领域存在制度空白和盲区,导致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有的虽然有制度,但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形不成合力;还有的地方和部门不愿突破利益藩篱,对生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如此种种,都是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移除。

法治化和制度化,是美丽中国得以实现的制度轨道。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场关乎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离开制度和法治是难以想象的。从健全法律法规,到完善标准体系;从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到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只有最全面的制度和法律,才能遏制种种基于利益冲动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证。

让美丽中国的“制度屏障”严起来,需要在考核和问责上下功夫。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不能寅吃卯粮,“吃了子孙饭,断了子孙路”。一个地区如果生态指标不过关,其他成绩再好也不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让生态考核的“指挥棒”挥起来、严起来。同时也应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

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好生态”这一基本公共品有效供给的保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筑起“制度屏障”,加固“法治堤坝”,我们有信心更好地回应群众诉求,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人民论坛)

闻 君

《人民日报》(2015年05月07日04 版)

有这样一个故事。十多年前,一个开矿炮声隆隆的村庄,毅然关停了每年能带来三百万元效益的石灰矿,选择了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的路子。如今,这个村竹林如海、景色如画,每年旅游收入上千万元。越来越鼓的腰包,让当地村民深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个研究团队对世界上133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的耦合度普遍很高,其中有76个国家的耦合度超过0.9。这说明环境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具有同向协同效应。在中国,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故事正在多起来,不断触发人们对“青山”与“金山”关系的思考。

一位领导干部形象地比喻,每个地方的口袋里都有两张卡:一张是经济总量储蓄卡,数字总在不断刷新;另一张则是生态环境信用卡,不少地方“赤字”严重,欠账不少。但如果第二张卡刷“爆”了,第一张卡就会被“冻结”。换言之,青山留不住,金山最终也保不住。君不见,一些地方污染频发,百姓生活大受影响,治污成本居高不下,“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一方发展埋下了定时炸弹。

两张“卡”不可偏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也必须兼得。“绿水青山”是底线,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宝贵的发展资源。同时,需要千方百计把生态效应放大,转化成金山银山的经济效益,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当下,绿色化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比如,有的地方舍不得眼前的那一点GDP和税收,对于落后产能、污染企业投鼠忌器,不能痛下决心整治,导致转型动力不足,步子也不够快。有的地方深受环境破坏之害,痛定思痛之际,旧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但新的发展方式却还未上路,陷入了转型迷惘。

所谓十年树木,建设生态文明,最需要长远眼光。以往,“傻大粗黑”大干快上、污染企业大行其道的背后,常常是急功近利心态在作祟。现在,人们痛切地认识到“有毒GDP不能要”,绿色GDP才是真正的财富。计利当计天下利,创业当创长青业,这不是负担,而是新的机遇。就像那个关停矿山的村子,有壮士断腕、挥别过去的勇气,更需有革故鼎新、开创未来的远略。

乱砍滥伐、竭泽而渔不可取,“守着青山绿水苦熬”的穷路也走不下去。兼得“青山”与“金山”,关乎谋划发展的智慧。在某山区,20年前,农民砍一棵树翻几座山,一天只赚20元钱,一年只有万把元钱收入。现在,搞起了现代农业,经济作物绿满山谷,游客纷至沓来,一年收入上十万。眼中是绿水青山,口袋里是“流金淌银”,“靠山吃山”的深刻变化,说明生态与发展要做到比翼齐飞,离不开用好绿色化这把钥匙,在观念上、方式上打开通往发展新境界的大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有敬畏自然的文化基因。“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负“青山”,方得“金山”,方有未来。

第四篇:关于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解读

姓名:永恒

班级:工商114

学号:1106010445

评分:

一、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展望

相比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又一个关键词。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胡锦涛说,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我国的生态状况也十分严峻。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 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辩证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内涵的充实、深化和提升,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任务,是对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目标。

2、建设生态文明必将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类文明形态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提出并长期坚持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从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建设变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新观点,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形态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因此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协调发展,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党中央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正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4、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我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责任心 。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来共同解决。中国政府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这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勇于承担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只有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再加上长期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却是在20多年里集中出现,使我们难以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一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切实转变发展理念。

但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并不等于就能实现科学发展。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就难以避免走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老路。实际上,在经历了多年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深圳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盐田区委、区政府认为,要从根本上减少环境压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在切实转变发展理念的同时,着力创新发展模式。为此,盐田区在提出了“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之后,下大力气闯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完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新的发展先机。

有形的生态建设与无形的生态文化建设相结合。

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

生态文明最终要落实到公民的生态素养上。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相比,生态文化建设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也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没有这样一种无形的但又能融入人心的生态文化,实体的生态建设无法真正搞好;即使能取得一时的成效,也难以长久地坚持下去。因此,如何把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与无形的生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也是在国家生态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调动企业积极性相结合。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这一方面要求政府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求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生态行政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政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从做好科学规划、完善政策保障、狠抓责任落实等多方面入手,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盐田在生态建设中坚持政府主要领导负全责,这不仅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而且是一种工作方式的大转变,真正从制度上、程序上把生态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出政府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企业。企业积极落实自己的生态文明责任,不但是爱护员工的表现,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对生态文明负责和担当,那么建设生态文明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六、总结

只有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这样我们的家园才能够更美好,才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第五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这项政治任务——一论深入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

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5-05-06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对于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生态文明,有三个层次的认识,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紧紧跟上发展升级的大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奋发有为,我们才能乘势而上,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建设美丽中国。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60多次谈生态文明,强调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仅仅当作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毋庸讳言,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建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好。

从本质上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必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调整。生态文明所强调的协调发展,为我们实现后发优势提供了有利契机。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将生态文明的成效作为衡量现代化质量的重要指标、判断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

1 生态资本转变为发展资本、以绿色产业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完全可以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持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一定能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推动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二论深入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

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5-05-07

人民日报评论员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从“新四化”到“新五化”,这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也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现代化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明的转型。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着眼新老环境问题交织的挑战,还是瞄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都必须加快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让“绿色化”与“新四化”协同推进,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绿色化”包括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要求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也包括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要求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绿色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和明确化,也是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责任。

推动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观念的转变是前提,利益的取舍是关键。体现在实践中,就是要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

2 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新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当然,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实现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也必须久久为功。在这一进程中,既需要中央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基层的躬身践行;既需要政府部门的倡导垂范,也离不开企业、个人的多方参与;既需要价值层面的引导动员,也需要制度体系的规范约束。只有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干在实处,让“绿色化”实现“常态化”,才能保持经济系统的“绿色增长”,提高社会系统的“绿色福利”,扩大生态系统的“绿色财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有人说,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将是一个崭新的绿色现代化。用“绿色化”来推动生产、装点生活,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必将因此而更加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凝聚中国社会的“生态共识”——三论深入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

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5-05-08

从“随手拍”拯救家乡的河,到抗雾霾制定“行动计划”;从地球日“熄灯一小时”,到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今日中国,围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共识度正在提升、公约数正在形成。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是要让广泛的“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

绿色梦想,不只是国家的、政府的,更是每个人的。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构筑了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绿色谱系”;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亟待突破,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成为转型升级的“绿色动力”。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正是实现绿色转型最深厚的土壤。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全民的高度参与。宏观层面上,很少有人会否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而,落实到地区发展、企业竞争和个人生活等具体问题上,生态意识却未能跟上。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防止寅吃卯粮、竭泽而渔?如何把生态理念化为生活方式,既要富裕生活也要绿色生活?只有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层次上达成共识,才能开创一个生态文明新时代。

进一步凝聚生态共识,关键在于坚持“生态方法论”。如果一边高谈生态文明,一边却大干快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边喊着环境保护,一边却任由非法排污弄脏空气河流土壤,已经形成的生态共识也会在空头口号中逐渐流失。明确主体功能、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划定的,正是我们需要坚持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在行动中凝聚起共识,在共识上推进行动,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进一步凝聚生态共识,根本在于树立“生态价值观”。2014年,环境保护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补上行动的短板,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福建一个村子,一条禁砍禁伐的祖训管了600年,造就了195公顷的万木林。可见,运用各种方式,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将产生巨大的生态价值。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凝聚起最广泛的生态共识,汇集为最强大的生态合力,我们就一定能让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建成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中国。

打造美丽中国的“制度屏障”——四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5-05-09

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理念和实践,也体现为一套完整的制度形态,以保证从更高层次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治理观念的更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制度化进程做出周密部署,使制度的引导、规范作用更加突出,从而为美丽中国打造“制度屏障”。

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有着自己的制度支撑,制度进步是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突破生态文明建设瓶颈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谓不重视,政府投入不可谓不大,然而“东家污染,西家埋单”依然存在,“宁交罚款,不治污染”

4 屡有发生,原因何在?体制没有理顺、机制不够完善是重要原因。有的领域存在制度空白和盲区,导致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有的虽然有制度,但各项制度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形不成合力;还有的地方和部门不愿突破利益藩篱,对生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如此种种,都是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移除。

法治化和制度化,是美丽中国得以实现的制度轨道。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场关乎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离开制度和法治是难以想象的。从健全法律法规,到完善标准体系;从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到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只有最全面的制度和法律,才能遏制种种基于利益冲动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证。

让美丽中国的“制度屏障”严起来,需要在考核和问责上下功夫。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不能寅吃卯粮,“吃了子孙饭,断了子孙路”。一个地区如果生态指标不过关,其他成绩再好也不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让生态考核的“指挥棒”挥起来、严起来。同时也应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

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好生态”这一基本公共品有效供给的保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筑起“制度屏障”,加固“法治堤坝”,我们有信心更好地回应群众诉求,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5

中央深改小组审议通过了 《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等

人民日报 2015年7月2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7月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重要检验。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

会议强调,现在,我国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重要原则、总体目标,提出改革任务和举措,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发挥制度的引导、规制、激励、约束等功能,规范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行为,让保护者受益、让损害者受罚。

会议指出,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对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具有重要意义。要明确督察的重点对象、重点内容、进度安排、组织形式和实施办法。要把环境问题突出、重大环境事件频发、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的地方作为先期督察对象,近期要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重点督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情况。要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对问题突出的地方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会议强调,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关键是要通过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

6 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新格局,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要围绕影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突出问题,强化监测质量监管,落实政府、企业、社会的责任和权利。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管有效联动。

会议指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主要目标是探索并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规范,明确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评价标准、审计责任界定、审计结果运用等,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要紧紧围绕领导干部责任,积极探索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

会议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围绕落实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针对决策、执行、监管中的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重视、加强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要各尽其责、形成合力。

会议指出,国有文化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在推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中走在前列。要着力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树立社会效益第

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经营理念,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绩效考核,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建立健全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形成对社会效益的可量化、可核查要求。要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不断优化国有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

会议强调,改革越是向纵深发展,越是要重视思想认识问题。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看大局、明大势,深化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自觉站在改革全局的高度,正确看待局部利益关系调整,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形成推动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把方案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问题导向,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每一条改革举措都要内涵清楚、指向明确、解决问题,便于基层理解和落实。要把好改革方案的主旨和要点,把准相关改革的内在联系,结合实际实化细化,使各项改革要求落地生根。要集中力量做好督察工作,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抒情性散文的情感主线下一篇: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