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职业经理定位研究论文

2022-04-1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酒店职业经理定位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殷春来,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首批饭店业高级职业经理人获得者;先后任河北保定、唐山等5家大酒店常务副总、总经理等职,其特点是经营理念新颖、经营方式独特,从不复蹈前辙,任职一家火爆一家;潜心酒店管理研究和餐饮文化的创新发展,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并重,是一位学者型经理人。

酒店职业经理定位研究论文 篇1:

《酒店规划与筹备管理》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在推动国际旅游区域合作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酒店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优势产业,我国旅游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对全球旅游酒店业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旅游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和输送国际化酒店职业经理人成为一个特殊使命。本文选取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酒店规划与筹备管理》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着手,分析课程内容体系的构成与学生知识需求的吻合度,通过理论部分和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比研究,找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课程改进的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酒店规划;筹备;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探讨

1.1 中国高星级酒店的高速发展对酒店高端人才产生巨大需求

2012年中国挂牌五星级饭店共计660家,除此之外,各地待建、在建及刚建完的按照五星级标准设计的酒店项目约有500家。统计报告显示,过去3年全国星级酒店数量整体年均增长率为6%,而五星级酒店数量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5%,在近几年全球经济处于整体低迷情况下逆市上扬。酒店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高星级及精品酒店,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需求不断扩大,造成高端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1.2 中国酒店教育体制跟行业发展严重脱节

酒店业高端人才缺口较大,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中国酒店教育体制与行业的发展出现严重脱节,再加上酒店行业对实践工作经历的要求,使得酒店高端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严重影响到了酒店整体的管理品质。

我国酒店业在新建与改造方面,由于缺乏对酒店专业规划设计科学的认识,没有把这一专业科学摆到应有的位置加以重视,加之一些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等深层问题,形成酒店业普遍存在的非专业规划设计的种种问题,诸如不懂酒店业市场定位与功能配置,不懂酒店业服务设施与管理效率要求,出现各种不合理与顾客的体验需求背道而驰。

1.3 酒店规划与筹备管理的观念尚未形成

一直以来,国内的酒店管理专业或酒店方向的课程设置体系一直紧紧围绕酒店如何经营管理而展开,更偏重于酒店内各业务部门的运转探讨学习,偶尔有饭店管理相关教材提出了筹备管理的知识点,但仅限于点到而止,因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观念没有朝向培养更高层次的职业经理人定位,这与国内日益增长的世界著名酒店集团数量与规模极为不协调。

与此同时,国内部分酒店投资者对酒店行业的认知及态度也存在很大差距,有些纯属玩票跟风,没有对酒店作为企业的发展做长远规划,有些属于地方政府行为,宏观调控干预远大于市场选择,这些都极大干扰和阻碍了中国饭店行业的良性发展,中国饭店自创品牌的道路也因此坎坷。

综上所述,《酒店规划与筹备管理》课程作为完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获得关注并达成共识。

2.教材的选取探索

2.1 选取难度大

目前,国内并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能将酒店规划设计与酒店筹备管理两个既有关联又各自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能有机结合的教材,或偏重酒店规划设计,譬如《酒店规划设计学》(郝树人,2007),或偏重酒店开业筹备管理,譬如《饭店开业筹备管理实务》(盛鹏,2008)。因而,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难度颇大,自编教材成为最佳选择。

2.2 参考教材的选择依据

基于新开课程的考虑,在首次教学过程中应选取涵盖规划设计和筹备两大模块的教材至少4-5本,并依据授课对象及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删减和组合。建议所选教材内容能涵盖酒店的平面设计基础及案例,素描绘图法,有典型代表性的不同类型酒店设计规划探讨专题,酒店开业筹备策划案例等知识要点。

3.实践教学设计

3.1 实验项目设计

课程实践环节可设立3个或以上实验项目,以笔者实际教学情况为例,项目分别为酒店空间设计—流线设计与平面布局,酒店选址规划,酒店开业筹备策划,具体学时分配以各高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准。实验项目设计旨在要求学生了解酒店规划设计概念,掌握酒店的功能规划和空间布局,能运用泡泡法草图勾勒出主要空间布局构思,能够运用ARCGIS软件结合实际,通过运用酒店最佳路径与周边服务区域分析技术解决酒店规划设计中空间分析的决策难题。

3.2 拓展实战演练

实验项目建议最好能与实习基地进行实战演练,以笔者教学为例,选取实践教学基地中正在筹建中的西餐厅为研究对象,将学生按2人一组进行分组,分组采用合伙人的形式自由选择,分别负责筹建管理和开业筹备管理的文案策划,依据在建西餐厅的情况从规划设计、平面布局、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方面着手,因为是实战演练,学生的投入性和积极性很高,从选择创业搭档开始就已经考验学生的协同作战能力,团队人数不宜过多是充分考虑到整个策划方案思路的一致性和对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有效激励。这种拓展实战演练综合考量学生在酒店规划设计、酒店项目评估、营销策划、酒店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而对已完成生产实习的学生,其专业能力和素养是一次全面检验。

4.教学方法设计

基于学生在开设此门课程之前已经基本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包括社会生产实践,因而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研讨式的授课方法,譬如在酒店筹建管理部分讲授酒店规划设计,案例素材是颇为丰富的,如何让学生对这些案例素材有效吸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依据酒店分类与课程内容的紧密度进行专题研讨,例如首选精品酒店规划设计专题进行研讨,究其原因是精品酒店是一种新型的酒店业态,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只有10年左右,发展空间和研究价值都比较大,其独特的设计酒店风格和贴心私人定制服务也是本科学生在生产实践环节中接触较少的,因而学生对此模块知识需求比较大;其次选择经济型酒店规划设计专题进行研讨,充分考虑学生在今后的创业中小微企业与此类酒店的相似度和参考价值很大,尤其是酒店选址规划、投资收益管理这两个环节是探讨的热点。

酒店图片的选择要少而精,力求每张都包含知识点,都能充分补充说明规划设计的要点,参考文献的选择要紧密围绕社会关注焦点或专家观点展开,最好选择有网络环境下的链接进行交叉教学。

5.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酒店专业调整前的教学计划在围绕酒店筹建筹备管理方面展开的相关课程不够系统,譬如关于筹建方面没有开设规划制图类的课程,学生对平面图布置、动线设计等较专业的学术词汇较陌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去进行科普和练习;关于筹备方面没有开设有针对性的酒店财务管理,在进行酒店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时,学生明显感觉难度过大。

新课程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探索过程,要依据学生的具体知识结构和素养进行不断地调整,这门课程的建设研究还会继续深入下去,后续会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对课程建设进行进一步研究。(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郝树人.酒店规划设计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2]盛鹏.饭店开业筹备管理实务[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0

[3]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旅游规划与设计.精品酒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颜丽虹

酒店职业经理定位研究论文 篇2:

职业经理人是怎样炼成的

殷春来,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首批饭店业高级职业经理人获得者;先后任河北保定、唐山等5家大酒店常务副总、总经理等职,其特点是经营理念新颖、经营方式独特,从不复蹈前辙,任职一家火爆一家;潜心酒店管理研究和餐饮文化的创新发展,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并重,是一位学者型经理人。

采访殷春来总经理的理由主要有二:其一,他是首批酒店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获得者之一,我们想了解职业经理人与业主是因何种机缘而走到一起;其二,他目前任职于河北鹏达世纪酒店,我们想知道这个坐落于县级市的三星级酒店是如何被经营的红红火火,竟引得京、津、保等地业内行家、食客纷至踏来……

合作机缘谈

殷总的从业背景其实很简单,自学校进入社会以来他只从事过军人和酒店管理两个行业,且行行出彩。从军时,他从事的是京剧表演,最令人称道的是他曾与裴艳玲、王玉珍等名家一道,在天津干部礼堂先后为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进行过汇报表演;从事酒店业以后,他就任过当时保定地区唯一一家三星级涉外酒店燕赵大酒店的中方代表,全权负责酒店的筹建和培训工作。当时经他培训的那一批学员被业界称作“黄浦一期”,现在大多就职于各大酒店中高层的岗位上。

殷总是一个思维活跃、不安现状的人。部队转业后完全抛开仕途上的考虑,开始长时间在创业还是做经理人二者的选择中进行权衡。他当时甚至对自己这样说——除了做职业经理人或选择创业之外,其实并没有第三条路好走,自身的价值只有在企业发展中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因此,当河北鹏达建设集团将投资的目光投向酒店业而苦于没有合适的经理人时,也正是殷春来怀揣更大的理想抱负找寻更大发展机会的当口——实践再次说明,创业者和经理人两种角色的融合更有利于个人和企业的发展。

集团李清培董事长、总经理李鹏先生凭着敏锐的市场感知能力,对新涉足的酒店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信心,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经理人更是充满了期待。在几轮筛选中,殷春来的种种优势渐渐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威望较高,注重品德修养;头脑灵活有预见性,善于沟通;果断的判断,勇敢的实践,坚忍不拔的毅力;重视信誉和社会责任,不文过饰非,有实现业主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和能力等等。

至此,一段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佳话再次重新上演……

运营实践谈

殷总认为,职业经理人是最理性的工作,因此必须要把个人感情和实际工作区分开来。如果你的价值不存在了,那么,你尚存的对这个公司的留恋和感情一定是单方面的。尽管如此,他对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还是充满了乐观,他不同意将职业经理人看作只是企业运营实践中的一个棋子。他说,如果把这个问题这样细化下去,谁的命运又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自己是不是棋子,而在于作为一个棋子,自己有没有发挥棋子的能动性,将自己的小棋盘下好。

因为是保定市政府重点工程,因为它的出现将结束高碑店市没有星级酒店的历史,鹏达世纪酒店诞生伊始就格外引人注目。就鹏达世纪酒店区域位置来说,它处于市区中心黄金地带,毗邻市委、市府,是三星级酒店,这是优势;而也正是因为它是县级市的一个三星级酒店,如何最大程度地盘活资源,实现酒店利润的最大化,确实让集团老总和殷春来煞费心机。经过一系列论证,最终他们将鹏达世纪酒店定位成商务、会议、旅游类酒店。从短期市场定位来看,酒店是人们赴北京、天津、保定等大中城市,野三坡、狼牙山、清西陵、白洋淀、白沟箱包市场等特色景点进行商务和旅游的“中转站”,这部分客源不可小觑。通过今年“五一”期间的实践检验,充分证明了他们这种定位的正确性;从中长期市场定位看,他们大胆地将目光锁定在了2008年的奥运会上,无论从硬件配套设施,还是软件服务力量匹配,他们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因为他们的硬件优势、价格优势、距离优势等,都是别人所无法相比的。

分布五至十四层高贵的总统套房、宽敞的高级套房、雅致的标准间,以及设置在二楼的锦绣园、三楼的名人食府餐饮空间,设施之完备、规格之高档、细节之完美,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当我们问及凭此条件为什么不申报四星级时,殷总的一番话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从鹏达世纪酒店目前所处的位置及经营定位考虑,定位在三星是最切合实际的。就目前情况看,我们暂不会刻意拔高。

当问及多年来从事酒店业的心得时,殷总毫不犹豫地说:那就是沟通和诚信!

沟通在酒店管理中极为重要,因为酒店向宾客提供的特殊产品,除有形产品外,还包括无形的产品。也就是说通过员工向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需要酒店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这种配合的基础所在就是彼此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开始由经济人向社会人、文化人的角色转换,员工不再是一味追求福利待遇,而是要求能积极参与酒店的创造性实践,满足自我价值需要。沟通能让大家畅所欲言,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他们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愿望得到满足,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企业营造品牌的基础,其本质在于责任。酒店必须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观念,从我即顾客的实际体验到顾客即我的换位思考中认识真诚服务的实际内涵。良好的设施是客人对酒店的最基本要求,谁有足够的资金都可以互相克隆的,惟有软件的具体差异难以原盘抄袭。这也就是说没有装修上的区别,只有服务上的高低,完善的服务是信誉的体现,服务又是竞争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品牌的价值。

管理方式谈

殷总的思路开阔,极为健谈,大部分时间我们一直被他的情绪感染着,谈笑风生中散发着强烈的自信:

工作状态——假如你热爱你的工作,那么工作对你来讲就像休息一样;酒店运营初期我必须要站在最前线,只有这样才能鼓舞士气,只有这样的队伍才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当酒店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就要及早从具体繁琐的事务性战术中超脱出来,而去考虑更为宏观的战略问题。

工作态度——酒店业不缺聪明人,因为这里一个比一个聪明,当有人夸你聪明的时候你一定不要相信那是真在夸你。这里到底哪一位最聪明,谁也说不准,但究竟谁比谁更扎实却一清二楚。

人才职位——人才包括人和才能,缺一不可。个人能力再强,如果不能融入到群体之中,就会形成一种破坏力,这种人是不能用的;给人才高工资易,给合适的发展机会难。真正的人才要的不仅是高待遇,而是能够大展宏图的位置。

领导标准——为人之君,作为领导就要像“君王”一样管着大家,对大家负责任;为人之师,领导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之亲,领导要体恤、善待自己的属下。

企业文化——制度是刚性的,再严格的制度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窗户和玻璃中间还要有腻子,否则不能合缝,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中的“腻子”。因为管理企业最重要的是管人,管人莫过于管心,拿什么来管心就是我们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

采访期间,鹏达世纪酒店向足球世界杯经济要效益的一个尝试吸引了我们。他们从世界杯开始时就放下了高贵的架子,傍晚时分开始,在自己的广场上支起了大屏幕投影,一行行、一排排,足足摆起了六、七十桌的大排档。星级酒店厨师现场表演、边吃边喝边欣赏清晰的世界杯赛事、就餐现场时时保持整洁有序……一时间,这里成了高碑店市一道最靓丽的夜景!

作者:高 兴 赵 军

酒店职业经理定位研究论文 篇3: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供需错位与规避路径

摘 要:由于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特性,要求高职院校不能按照既有模式来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否则,人才供需错位现象在所难免。分析了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企业全程参与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企业全程参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制定及培养评价。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高职;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YB09127)。

作者简介:游富相(1976-),男,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中级旅游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旅游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作为我国人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群体,其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对旅游业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对国家传统教育体系下的本专科大学生而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因其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而广受用人单位青睐。然而,在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社会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日趋增长的大好形势下,却出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与旅游企业供需两旺,但成交不高的错位现象。如果无法解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供需困境,很可能导致推行中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失效。由于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要求高职院校不能按照既有模式来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否则,人才供需错位现象则在所在免。因此,针对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供需错位现象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成为摆在当前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研究综述

就国外而言,由于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成熟,国外学者围绕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和著作,形成了诸如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CBE、MES、双元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上,瑞士的洛桑模式与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开发模式由于关注于行业特点与要求、与企业进行实质而深度的产学合作并为此构建了专业理论与应用理论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采取校内校外并举方式构建实践教学基地、招聘教师注重行业经验而有效地规避了酒店管理专业供需借位矛盾,值得国内高职院校借鉴。

与国外相比较,国内学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散见于一些期刊中。代表性的有:李丽等(2004)对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朱巧芳(2005)提出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技能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杨强等(2006)对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曲波(2007)对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董国顺(2008)从工学结合角度,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艾琳梅(2009)在总结以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双证式”高职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国内研究状况,虽然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内学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开始重视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体系和操作体系。但就其进展而言,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构建和可行的操作模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供需错位现象仍然未能得到有效克服。基于此,有必要提出新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有效地规避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矛盾,推动其研究范式和操作体系的成熟。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根本原因

不可否认,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社会经济等因素,亦有微观的学校、企业、学生和家庭等社会主体因素,但就其根本原因而言,当前学者与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自身,即人才培养模式的缺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尽管提法众多,但学者基本上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个要素[1]。基于此,我们认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企业需求

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根本特征、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业务培养要求等内容,表述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某些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2]。

高职院校和企业成为自主办学、自主经营的主体。其主体行为除受国家法规约束外,在一般情况下都受到利益的调控。从现实情况看,多数高职院校从学校利益(诸如招生等方面)出发,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能胜任现代酒店业及餐饮业各类岗位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众所周知,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近几年,星级酒店管理者深知酒店工作强度大、薪酬水平低、管理制度严格,很难从高职院校录用到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即使录用,流失率也相当高[3]。因此,星级酒店管理者不得不调整其人力资源策略,将酒店管理岗位面向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仍未洞察到酒店业这一需求变化。

(二)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需要脱节

培养过程是为实现培养目标,依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等载体,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它包括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师资等要素。就目前来看,许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具体表现在许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设置缺乏适应性、课程体系缺乏职业性、实训基地缺乏先进性和师资队伍缺乏实践性等方面[4]。

(三)人才培养制度不健全

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5]。近几年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不少影响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内部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柔性的校园文化制度与企业制度脱节。

(四)人才培养评价不科学

培养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它对培养目标、过程、制度进行监控,并及时进行反馈与调节。在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在高职院校开设时间较短,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比较匮乏。在许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基本上还是以本科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评价为参考依据,评价主体和方法比较单一,评价指标也未能兼顾酒店行业需求。

四、破解路径

如上所述,从根本上来说,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失衡,学校自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自身人才培养模式与酒店业需求不适应,即使再好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和再佳的酒店用才环境,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困境。因此,我们认为,解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错位这一问题,根本路径在于走产学合作,构建起企业全程参与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构成要素如图1。

(一)企业全程参与培养目标制定

从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看,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及澳大利亚培训包开发的培养目标值得供鉴[6]。它们首先关注的是行业特点和要求,它们成功做法就是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产学结合,使学校教育适应酒店行业的需求。把学校的学科型教育转变为适应酒店的技术应用型教育,培养有理论、懂业务,既会实际操作又有管理才能的人才。从我国目前酒店业人才需求结构来看,星级酒店行业由于受到自身环境限制,已很难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录用到大量毕业生[7]。为此,星级酒店不得不调整人力资源策略,实行产学合作,希望全程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以期录用到符合酒店需要的初中级管理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与酒店行业进行论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服务技能和较强经营管理实践能力、能胜任酒店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酒店职业经理人,显得尤为适时。

酒店职业经理人就是以经营管理酒店企业为职业,运用现代酒店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酒店企业或一个部门开展经营管理,并且取得工作绩效的管理者。将培养酒店职业经理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下酒店管理专业的目标,不仅体现了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而且密切了校企之间的联系。因为要培养酒店职业经理人,就必须让学生在学校期间,通过诸多实践环节深入到酒店企业中去,在培养意识、提高技能的同时,提前熟悉企业管理环境,积累企业管理经验,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的养成、创业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打造。同时,从学生就业角度而言,将培养酒店职业经理人作为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而且也解决了用人单位和学生对于就业岗位期望值上的矛盾。

(二)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涉及到多个要素,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三个方面。企业全程参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做到以下三方面:

1.全程参与设计课程体系。围绕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深度合作。首先,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邀请酒店行业职业经理人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并与其共同制定职业经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与企业职业经理人共同开发相关核心课程。其次,实现课程内容岗位化。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一起,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把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与受教育者的认识、习得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筛选相关教学内容。再次,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设计课程结构,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8]。其基本设计思路是:对某一专门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最后,实现课程评价的多元化。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对课程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将现场操作、作品制作、情景测验等方式作为考核方法,打破单凭一张考卷考核学生的水平的传统考核方式。

2.全程参与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从酒店行业的角度来看,酒店业是我国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最早的行为,与其他行业相比,酒店行业重实践、重积累、重酒店气氛中培养出来的独特的文化。可见,实训教学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9]。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强化实训教学关键是要抓好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与酒店行业密切合作,让其全程参与,使校内实训中心体现环境逼真、技术含量高、能向社会开放、适用的特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应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充分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资源,与其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运行良好、关系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为确保实习效果,双方还应共同制定详细的实习实训计划,成立实习领导小组,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实习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学生的校外实习,并做出鉴定意见以保证不断提高校外专业实践的质量与水平。

3.全程参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10]。酒店行业全程参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最有效的实现方式是“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内培”:即对于校内专任教师,针对其授课方向,与本地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最优的酒店企业合作,让其每年安排他们到酒店现场锻炼,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酒店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达到良好以后方能返回学校任教;“外引”即从酒店企业直接引进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职业经理人,通过师资培训后充实到教学一线;“专兼结合”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长年或短期从企业中聘请酒店职业经理人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通过他们将最新的管理与服务技术带到课堂,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使课堂更贴近社会和行业,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机制,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企业全程参与培养制度设计

治理理论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依据。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国家将把部分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和权限转移给公民社会,变政府独家管理为公民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头管理。在治理视野下,政府要充分尊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的权力,发挥它们在公事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11]。按照这一理论,高职院校作为非营利的社会公共组织,完全可以自主进行制度改革尝试,让企业全程参与,革除不利于酒店职业经理人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就目前而言,主要应从刚性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与柔性的校园文化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具体如下:第一,改变传统的考评制度,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限于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有职业岗位一线行政与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第二,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制定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酒店职业经理人培养过程的实施。第三,大力推行完全学分制。通过推行完全学分制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特长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变刚性管理为弹性管理,给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第四,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构建与企业相一致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营造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

(四)培养评价与酒店人才需求相适应

人才培养评价是一个系统,在整个系统中,评估主体是核心。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由于利益要求不同,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同一评估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关注焦点,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我们理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行为、效果与不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关系提供分析框架,为企业全程参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由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内容上的多样化和目标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评价主体应该是一个多元的结构(见图2)。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多元化评价机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全程参与。作为主要利益体,企业理应全程学校人才培养评价工作。

2.确保匿名性。对此,可以通过对评价群体编码来确保评价的匿名性,如政府为A,学校自身为B,学生为C,用人单位为D。评估时评估表上只有评估对象的类别编码,计分时用每类评估主体的平均评分乘以各类评估主体的权重。

3.恰当的评价者权重。由于不同的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情况了解不同,以及评价的重要性不同,因此应对不同的评价者赋予不同的权重。相对而言,企业的权重最大,学生、政府、学校权重依次递减。

在评价指标设计上,目前学术界日益关注平衡计分卡的运用。平衡计分卡是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出发,将企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多样的、相互联系的目标,然后再把目标分解成由财务状况、顾客服务、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在内的多项指标组成的多元绩效评估系统。平衡计分卡克服了传统的单纯基于财务指标评估体系的缺陷。事实证明,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评估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然,平衡计分卡不是企业的专利,它还可以应用于企业组织以外的各种组织的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估。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是由平衡计分卡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见图3)。首先,平衡计分卡基于平衡理念,强调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绩效的高低和优势并不直接表现为并取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财务状况”,而应更加注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潜在价值创造能力。其次,平衡计分卡系统把发展置于中心地位,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换成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将学校及其学生的行为与这些目标联系起来,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后,平衡计分卡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不同的途径。平衡计分卡从具体技术层面彰显了它在评价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时进行定量分析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吕鑫祥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杨金土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5).

[3]李丽,朱巧芳.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4]吴巧红.从供需错位看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旅游学刊,2005(S).

[5]杨强,张洁.面向就业的高职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6]曲波.校酒店管理专业“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7]龚敏.酒店管理专业全方位职业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企业管理,2007(9).

[8]罗旭华.我国饭店人才链的失位及其调整研究[J].旅游学刊,2006(9).

[9]刘福军,成文章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科学出版社,.2007.

[10]潘懋元编.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1]赵成,陈通.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8).

责任编辑谢荣国

作者:游富相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反分裂国家法本质分析论文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