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学农业机械化论文

2022-04-2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专业教学农业机械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是服务农业的基础专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需的专业。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蓬勃的开展起来,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急需各类专业人才,因此,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改革与探索。

专业教学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1:

探究性教学在高校农业机械化专业课教学中的思考

摘要:西华大学自2014年恢复农业机械化专业,该专业课程学习涉及知识点覆盖面大、学科交叉多样等特点,结合工程学和农学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选择西华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课——“农业工程概论”为例,以2014级农业机械化专业48人小班为实践对象,开展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课前开放课题,课中开放课堂,发掘学生探究潜能,训练学生课堂表达能力,课后布置创新作业,综合学生课堂表现和老师自身要求两个方面,阐述了探究性教学在高校农业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思考。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

一、引言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所要培养的农业机械工程师是以农学、生物学为基础的独特的工程师。除了把数、理、化作为基础以外,还应全方位了解农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前景[1,2]。对西华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后发现,工程教育着重培养的计算和构思的能力、农学、生物学教育着重培养的描述和联想的能力。而“农业工程概论”“农业机械创新设计”“农业机器人技术”等农业机械化专业课涉及知识点覆盖面大、学科多样等特点,大多数学生将专业定位在工科、机械专业,可能存在忽略农学、生物学的现象,常出现学生上课走神、看手机等现象。个别老师利用严格的教学纪律、课堂问答等来提高学生上课抬头率,还有运用趣味的故事及个人经历传授等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3]。这样的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课堂时效性,但它反映出学生对包含农学及生物学的专业选修课学习不投入、课堂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限制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因此,本文以西华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农业工程概論”为例,实践了探究性教学模式,综合学生课堂表现和老师自身要求两个方面,阐述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农业机械专业选修课教学中的思考。

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提出

在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本科生的前两年基础教育主要开展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等基础课程学习,西华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划分机械工程学院,该专业学生进行理论力学、机械原理、制造技术基础等机械专业基础课学习。该阶段老师大多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首先是老师的讲解和传授,然后是学生消化和吸收阶段,最后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领导课程,学习过程中强调让学生以科学和理性所规定的眼光看问题,在课堂中老师成为主导,组织把握整堂课的教学活动。然而,这样做的一个弊端在于:一堂课中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样的单方面行为让本应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反而变成被动接受者。课堂没有重视开发学生的探索和体验,这样可能导致学生缺少想象力,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得不到提升和锻炼,思维上对老师依赖性增大,产生学习惰性[4]。

学生完成两年基础学习后,会开展以特定专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以西华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为例,除了一般机械专业选修课如液压与气压传动、CAD/CAM、有限元方法等课程外,结合工程学、农学、生物学的专业课设置还包含:农业工程概论、农业机器人技术、农学概论、农业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大多数学生将专业定位在工科、机械专业,可能存在忽略农学、生物学的现象,深入专业课学习时,选择性学习与工程学相关内容,容易忽视农学、生物学知识。因此,上课时常出现走神、看手机等现象。因此,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多需要以学为主的近代教学模式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

“学习不是老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样简单的行为,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核心[5]。老师应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替代传统教育中强调现有的知识的观点,而鼓励学生的探究知识过程。而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才能改变“老师主导课堂”的做法,只有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知识,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专业一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概念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发展

探究性教学(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是较为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之一。在学生学习原理类知识时,老师可以给出具体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行探究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逐步掌握原理的一种方法。老师仅负责指导,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并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探究性教学强调了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加强提升学生的主动能力。

探究性教学思想源自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经过卢梭、第斯多惠等人提倡,在20世纪初,由杜威提出“从做中学”,将教学过程定义为“做”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发展心理学,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探究性教学”被正式确定为科学的教学方法。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意味着我国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之风的掀起,由此国内对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也逐渐兴起。自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了初步引入、逐步推行和大面积实施探究教学理念的过程。用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学习模式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形式,也是国家教育部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6]。

(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探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可根据不同选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导性,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也得到重视;在教学组织上,分组教学的形式可以发挥学生个性;在课程结构上,强调学科间综合交叉,培养学生不再单一化;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科技发展潮流、科技发展新成果,实现教学应用。

但是探究性教学从教学方法上分析,存在一定缺点,由于其注重开放、创新、拓展,难以兼顾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加之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可能会削弱个别学生的积极性,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设计中注意:

1.优先小班教学:大班级学生基数大、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实施带来一定难度。

2.实施课程有选择性:探究性教学的实施耗时长,因而需要针对性,例如授课内容强化应用、课时数少等。

四、“农业工程概论”课程探究性教学的教学示例

(一)探究性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受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委托,2016年下半年,笔者在“农业工程概论”课程中对2014级48人小班的农业机械化专业本科生进行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性探索,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创设话题

探究性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话题,具体如某个需要解答的问题,或者广泛如某个领域科技方法的现状。授课前老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提出的话题针对性强且难度适宜。

(2)发掘学生探究潜力

老师提出合理的话题后,需要给学生明确具体内容,包括计划、方法等,最好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再由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寻求出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指导、规范、调整学生的探索过程。

(3)训练学生课堂表达力

老师作为引导者,启发诱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而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学习新事物。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鼓励学生交流,让学生个体自由发言,还可将学生分组,小组交流后派代表汇报等方式。学生交流时,需要老师关注课堂的进程,及时调整和引导,出现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要调整总结是否存在多种结论。此外,老师要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发现学生优点时给予鼓励。

(4)布置创新作业

课后作业的内容最好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例如阅读类作业、想象作业、因材施教类作业等。老师通过课堂表现,发现学生个体间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按能力分组或适度布置。

(二)“农业工程概论”课程探究性教学的教学示例

“农业工程概论”课程内容分为农业工程绪论、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加工、生物环境工程、农业机器人等7个板块,共计32学时。在前4个学时,笔者采用传统讲授方式给同学们讲授农业工程的意义、历史发展及农业工程的分类。然后将48个同学分为2人一组,共24组,自由从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加工、生物环境工程、农业机器人等6个分类中选择一个,要求同学们在课前认真学习相应章节,并查找相关视频,然后针对该分类定义、原理和应用三方面,制作PPT,同时可以将自己有异议的、疑问的及不能理解的部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进入课堂后,笔者把课堂交给学生,每一组学生安排20分钟时间讲述自己制作的课件,并与讲台下的同学们互动。同学之间互动结束后,笔者开始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课堂答复,其中对于太个性化的问题,笔者在课后给同学们答复。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通过PPT的展示,对于某些问题,笔者还没有解答之前,其他同学们就在互动环节回答了,而且许多同学回答得特别好,有自己的见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益于提高同学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讲台上的同学在课前积极收集各种资料,在上课前就自主学习,讲台下的同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堂打破以往的老师主导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做课堂记录,对于能提出问题、能分析问题及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记录在案,作为平时成绩与该门课程的最终考核联系。

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后,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度过大,可能导致偏离笔者的教学计划,这也是忽略老师主导的课堂容易存在的问题之一。例如学生讲解时间超过20分钟,互动时间过长,均会导致余留回答问题时间不够;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存在困难,学生无法很好自主学习,因此在课堂中余留的基础问题偏多;对于不善言辞的学生,PPT制作精良,但是不能较好地表达自己,导致课堂气氛不活泼;由于涉及板块数少于学生分组数,存在多组同学选择同一主题,讲解内容重复。以上问题的出现都可能导致课堂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需要老师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应对,否则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三)“农业工程概论”课程探究性教学启发

通过“农业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示例,在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探究性教学的实现需要建立学生具备较强自觉性的基础上,此外完善的网络环境也是学生探究的必须条件。自觉性强的學生,可以更好提升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而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可能导致不愿自学、课堂脱节,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因此,给班级划分小组时,应结合前期成绩和表现,每组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督促激发全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同时弱化了知识与技能能力的提高。理科、工科学生的探究性教学,必须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定量的课堂讲授和知识训练。因此,课堂上老师应选取合适的课题,循序渐进地开展。对于不适用于探究式模式教学的知识,还应立足课堂来生成,同时考虑不同班级和老师的差异。

3.总结学生不会的问题,组织老师讲授讲解,扩展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相互讨论得出结论。因此,对老师的要求更高,课前需要把握好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无法自主学习的学生,把握课堂节奏,课程结束时应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做出总结。

五、总结

探究性教学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方式,针对农业机械化专业一类交叉学科,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和探究性教学,可以将老师由指挥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探究性教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实践起来还需要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在不同课程间、班级间进行试验课,对比试验课结果,逐步优化教学过程的设计,同时需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应义斌,赵文波,何勇,等.建立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探索[J].农业工程学报,2003,(03):23-26.

[2]应义斌,赵文波,郭亚芳,等.浙江大学农业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09):43-45.

[3]刘权政.高校思政课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7,(01):90-93.

[4]李军靠.传统教学的弊端与矫治[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01):4-6.

[5]吕春枝.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D].河北大学,2008.

[6]王林雪,路静文.国内外探究性教学的研究述评[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1-4.

作者:卢劲竹 梁剑

专业教学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是服务农业的基础专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需的专业。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蓬勃的开展起来,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急需各类专业人才,因此,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农机 农业机械 自动化 专业 教育 改革 人才培养

一、提高认识,明确教学改革思路

在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两个代表”的精神的感召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下,在农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高校的教师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培养出优秀、合格、有能力、有活力、有干劲的真正能够服务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素质人才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拓宽课程群,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突出专业学科、狠抓基础学科的教育,务求理论环节生动化、工程环节实践化,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全程互动,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

大力推进教学过程全程互动,实现工程教学实践化,让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判断能力。与兄弟院校和校外企业紧密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具体的实施措施是:

(1)利用科研与生产提升办学条件

科研与生产本就是一对双胞胎,科研究其目的也是为了生产,生产反过来又促进了科研。科研与生产相得益彰,生产的经费可以更好的服务科研,科研的成果又给生产带来了极佳的契机。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

校内生产基地、科研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保证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掌握到先进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知识。

(3)生产实践发现的问题反馈于科研

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发现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的一些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既能促进科研的发展又能为学生们以后走向社会积累下丰富的实践经验。

(4)利用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丰富教学内容

专业教师将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穿插到本科生课堂教学中,以实际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科研心得丰富本科生教学内容。

(5)用科研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到参加课题工作,使学生学有所用。专业教师研究中有本科生参与,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新方案

制订“打好基础、学精专业、注重实践、提高能力”的人才培养优化方案。构建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完备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胜任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高年级学生主要强化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

建立了与生产实际、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二平台+专业方向+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二平台是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个模块构成,开设课程主要包括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工程学基础和专业基础四大部分,占总学分的65%,实现厚基础教育。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由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专业实验室构成,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专业方向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个模块,占总学分的8.5%。创新教育包括全校公选课、素质教育和综合创新3个模块,占总学分的9%。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和公益活动等各个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强化能力,优化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四层次、八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由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训练组成。八模块由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科研训练、工程训练、专业技能等模块组成,构建了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框架,占总学分的18%。

充分利用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基地,以现代农业装备设计技术和先进农机制造技术为基础,以农机设计与制造信息化技术为纽带,整合、充实、提升原有实验室资源。同时,依托形成的行业合作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全方位构建集农机设计与制造、智能控制、农业机器人技术、测试测量技术为一体的开放式农业机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五、专兼结合,形成教师队伍新结构

学校为企业举办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农业机械学习班,教师在行业协会兼职,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讲学或短期工作、实践进修,聘请企业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和学术讲座、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走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道路,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尽早规划,分步实施,使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学术造诣较深、基础理论雄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逐步打造一个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从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采用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策略,鼓励硕士学位的教师读博的同时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国内条件好的重点实验室去进修学习、参加科学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在学校人事部门统一筹划下,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对青年教师予以扶持,吸收青年教师进入科研梯队,锻炼其科研能力。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在培养期结束后,都有较大的提高,成为合格的学术、学科带头人。

六、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

通过近两年对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情况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中,优秀与良好占90%以上。普遍认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较高,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在对毕业生的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优秀与良好占91%。毕业生对多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可以发现,除了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之外,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100%。这几方面肯定了本次教育教学改革路线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李玉柱,姬江涛.工科院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171-173.

[2]易国顺,许绮川.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1,(7):59-62.

[3]林小峰,等.实行责任教授制提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7(11):86-88.

[4]张黎骅,马荣朝,赵超.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的设置[J].农机化研究,2005,(5):270-272.

[5]唐荣,等.构建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84-87.

作者:赵海珍

专业教学农业机械化论文 篇3:

面向农业机械化专业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探讨与实践

[摘 要]《机电一体化》课程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从结合学生兴奋点,注重培养学习兴趣;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以及结合课程实训和课外制作,树立系统研发观念等三个角度进行实践与探讨。从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结果看,这些探索与改革在学生兴趣培养、科研兴趣提升和系统化的实践能力提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专业 授课方法 机电一体化 教学改革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阶段,其标志就是以技术及装备为表现形式,通过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及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产出,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我国现代农业装备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培养掌握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的新型农机人才,我国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技术与农艺的更新,推动农机装备人才的培养与创新,缩短与国外同行业之间的技术差距,从而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与超越。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是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但在我国开设此课程还不足十年的时间,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开设更是一个新生事物。《机电一体化》是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类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类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今后设计与研究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由于机电一体化设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和内容覆盖广,机械层面、数据层面和控制参数层面的内容交错、关系复杂,需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紧密结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课程内容繁多,系统性差,难以融会贯通,同时也存在教师难教、内容难整合的情况。笔者在讲授机电一体化课程时,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学相长地引导和加强实践环节训练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总结,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机电一体化课程特色与农机专业教学相关问题

(一)理论教学内容筛选非常重要

机电一体化(英文名称为Mechatronics)是在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试技术、接口与总线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等学科群体的基础上集成创新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突出特点在于通过各种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产品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有机匹配和外部整体效能最佳的一种新型集成创新技术。由于机电一体化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大,在一个学期中学习其全部内容是不现实的。另外,机电一体化和相关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新型MEMS传感器、新型总线技术、新型电液气的伺服驱动等技术的出现,这就使得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取舍上必须加以科学地优选,以特别处理好基本原理、基本模块与学科前沿最新技术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确定学生应在学习期间掌握哪些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就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思想方法和具体技术,又能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便于学生课下无障碍自学,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理论教学内容的筛选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内容的侧重点融合

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两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仅仅掌握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对于刚刚接触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农机和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讲,理论知识同步实践或者用一些具体实例来讲解才会显而易懂,更易理解。作为本科阶段的机电一体化课程,像是有关的控制理论的数学推导问题并不需要彻底理解,但他们应学会把所学的内容迅速地应用到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样,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能上升到理性认知,最后灵活地学以致用。而实践方面的教学必须与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配套,因此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实践环节也非常重要。

(三)教学实践与农机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

目前一般工科专业的《机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中,主要讲解的是设计、通讯、测量和控制原理、方法以及一些以数控机床、机器人等一些简单应用,目前现代农业机械发展与应用,特别是涉及与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等技术融合的新型农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尚未融入农业机械化专业的课程学习中。尽管教师反复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学生也对其重要性有认同,但因教学内容、案例与农机专业培养目标联系不够紧密,再加上本课程知识点繁琐、层次多、涉及面广,学生容易产生应付考试的态度,忽视对实践环节,特别是从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的角度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从而无法对课程产生热情,难以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课程授课与实践环节的探讨

针对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农业机电一体化课程特色,以及上述在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笔者在讲课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组织、授课方式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实现了学习兴奋点、专业培养目标和实训课程任务“三结合”,全面培养机电一体化人才素质。

(一)结合学生兴奋点,注重培养学习兴趣

尽管机电一体化课程部分理论抽象、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难于理解,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和实践欲望,才会主动去自学、求知和实践,并由此在心理上产生愉悦体验。日常生活中学生会对一些新鲜的事物非常感兴趣,例如两轮自平衡小车、Iphone手机遥控的四轴飞行器、转魔方机器人等等,如借助于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通过剖析他们的结构和控制原理,破除神秘感,可以激发他们对机电一体化课程学习的兴趣,并将机电一体化课程繁琐的知识点、抽象的内容具体体现出来,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本课程的前提和捷径。另外,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科研成果,既让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最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又让学生了解了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领域的科研前沿,结合专业方向,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本课程的学习。实践证明,通过大量案例式的授课,学生的学习兴趣、科研兴趣以及学习效果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随着农机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将GPS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控制等技术集成到传统的农业机械中,可实现农机装备的精确定位和行走速度检测、作物产量监测、物料的变量精确投入、精准灌溉测控等,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传统农机化专业已经实现了从农业机械化向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转换,也是充分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迁移和调整。而机电一体化课程在这种调整中,也自然树立了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各高校也从对该课程师资配备和教学设备投入方面非常重视。

因此,针对现代农机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也就成了机电一体化等课程的任务之一。笔者结合自己在精准农业装备、现代农机装备研制中的科研案例,给学生剖析了精准变量施肥机、高精度谷物测产系统、精准变量喷药机等装备设计、样机加工和测试试验的关键点,极大地开阔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视野,引起了学生对现代农机装备的科研兴趣。

(三)结合课程实训和课外制作,树立系统研发观念

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机器人作为一种典型的机电软综合技术平台,非常适合作为高等工程创新实践教育的载体和对象。而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学生同样对农业机器人技术非常感兴趣。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模块化、网络化成为机器人研究和开发领域的热点。通过模块化,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难度大大降低;凭借网络化,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范围将大大扩充。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普及和所用器件、模块的成本逐渐降低,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制作属于自己的农业机器人。因此抓好机电一体化课程的实训环节,变抽象为直观,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可以实现对学生成就感的激励。为此,机电一体化教学组结合学院和学校开展了创新科技比赛,让学生进行机电装备方面的创新设计与制作;通过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训平台,准备常见的机电装备设计制作所需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由学生按照自己创作意图实现新型设备的开发。这些实践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机电创新大赛奖项的好成绩。从学生的实践和理论课程的成绩看,理论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

三、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是培养现代农业机械及装备技术人才的专业基础课,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其地位在课程体系中愈来愈突出。笔者针对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农业机电一体化课程特色,从理论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内容筛选、学习兴趣引导及知识系统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并结合教学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帮华等.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孔令荣.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0).

[3] 张锦明,陆新.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4] 王妍玮,于惠力,王玉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机电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12(5).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苑进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东丰县推广农业技术论文下一篇: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