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我们渐行渐远

2022-08-22

第一篇:不要让我们渐行渐远

敬我们渐行渐远的青春

刘姿攸 是夜,难眠。

昨晚《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了,下午怀揣着满满的期待,走进电影院,与好友齐坐,准备好好地回忆当年那青葱岁月。

个人觉得,这是女生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单纯的友谊,青涩的爱情,在岁月中不断地沉淀、沉重,有的变得越发的有价值,珍贵,例如友情;有的变得越发的沉重,例如爱情。

每个女生心里都有一个青涩的初恋,那个在我们懵懵懂懂的时候教会我们如何去喜欢一个人,不带任何杂质的人!而那个人,可能会如林静于郑微,痛却不是不可愈合的!可能会很深刻,但终将在我们逝去的青春里,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些回忆!或涩或甜。

之后,每个女生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陈孝正,他教会你如何去爱,给你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之伤。运气好些,他会和你一直到最后;运气坏些,他便成为你记忆中箭伤,很难痊愈,即使愈合,偶尔挠挠也会疼痛!

没有预期的感动流涕,却让我的记忆里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洞,流出来了许多许多记忆片段,关于友情,关于爱情,不禁感慨:年轻真好!愿青春不朽,友谊万岁!

这两年,总觉得自己得了初老症,总是感慨青春,怀念过去。其实自己仍还年轻,不过二十三四,风华正茂,却在走出校园后的两年里,变得越来越怀念从前,羡慕年少。 从澳门回来前,曾经幻想过和朋友们再聚时,会不会少了些话题,生疏或者尴尬。但是事实上,没有。这些年,社会教会了我们聆听,倾诉,大家都成熟了。所以在讨论完当今时事、工作后,大家会更怀念从前!

怀念,几乎是我在澳门是每天都会做的事情!在那样一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年少时的回忆,是我坚持的动力!让我记得当初的美好,才能使我保持一颗纯洁的心,去等待爱情!很多东西都在随着时间改变,可我不想让我的爱情观改变。我做不到阮莞那般的大度勇敢,我一直坚信着爱情是纯洁的,不可有裂痕的,我不相信会有破镜重圆一说,并怀着一颗纯洁的心,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可我佩服她,那么地坚强、坚定,爱着一个懦弱的男人,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她的青春真正做到了永远不朽。

错过,又一青春主题。人生一路,我们都在不停地遇见,不停地错过!去澳门,我错过了友情时间,错过了可能出现的爱情,错过了一些好的发展机会!遇见?似乎都是些我不想遇见的居多,可我在不断地让自己去面对这些不好!这也算是遇见成长吧!有时,我会积极地鼓励自己,错过了,下一个你会遇见更好的;有时,我也会消极地想,错过了,未来我可能会后悔,说不定是一辈子。可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生活的枷锁捆绑着我们,我们必须在一些事情面前做出选择,有时是无奈的选择。而我们,只能前看,不能回望,因为它只会让我们徒增伤悲!

一个人在澳门,饱尝寂寞,典当青春!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何时才是个头!当青春不复存在时,不知道我会庆幸还是会落寞!无论怎样,日子还需要继续下去,所以,打起精神,收拾心情,好好走好未来的每一步,敬我们渐行渐远的青春!

2013年4月28日 晚

第二篇:实习周记:渐行渐远

阳光撩开了重庆慵懒贪睡的眼眸,漫步于玉兰花开、桃李拂柳的南开校园,感受着春日暖风的熏染,青春,在这一季,恣意绽放!

每每看到活泼可爱的学生们在上操的时候跳着江南style,摆手舞……不由得就会想起自己高中的那些时光,好像离的很近,又好像很远。如今,又站在了高中的校园,又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高中生,却发现自己再也不是那年上高中的那个自己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也不禁问自己!

来到南开的第二周,似乎要快了很多,因为自己忙了。时间总会在人忙得时候才觉得不够用,所以才总是错误的认为时间多么不公平。自己这一周的忙碌其实是个美丽的意外,至少对于我来说。一直听说南开不会很早就给实习老师放课,当然了,我也做好了乖乖听课的准备,意外的是,高一年级的一位语文老师出差四天,让我和另一个高一实习生给她上课。当时很高兴,能怎么快上课,但让人担心的是她带一个清北班,是最好的班,又带一个国际班,最语文最差的班,两个极端,让我如何是好啊!邵老师对我们竟很是放心,让我们大胆得去讲,随后和我倆交代了一些重点的地方就走了。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在不停地备课,试讲,讲课中度过。

第一节课是在清北班上得,由于没有老师听,自己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比较放得开,一节课上下来,我发现更多得不是学生在向我学到了什么,而是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基本上我设计的活动,问题,他们进行得都很顺利,他们的回答也很让我震惊,一些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超出了我的想象,感觉给他们上课,不是我在传授知识,是我们一起在探讨,商量,每次学生回答完,我发言的时候都不能说“老师说一下正确答案”或者是“老师来总结一下”,我总是会说,“好,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哈”,真正的上课了,才知道了什么叫做教学相长!第二节是在国际班上得,同样的课,确实截然不同的效果。国际班只有二十多个学生,并且可以说个个是土豪。他们接受的是双语教育,上得是美国课程,参加美国的高考,因为不考语文,所以语文对于他们来说就相当于文科生学物理,理科生学历史,所以,你懂的啦!整个课堂只要一提到有关语文知识方面的,全班鸦雀无声。所以第二次给他们上课,我就改变了策略,和他们聊天,把时间给他们,他们每次上课都有演讲,学生会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一些小活动,课堂有声有色!他们喜欢看哈佛《博弈论》,《经济学》,他们喜欢篮球赛,他们喜欢自己组织活动,他们憧憬着国外的另一片世界,他们为着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大学努力着,当然了,他们是富二代,他们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不考)他们个性强,他们不爱受约束……这就是他们和清北班的那些孩子的不同,这也许就是中国式教育和西方式教育的不同吧!我深深得觉得,出国不是必须的,但是一定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自由地接触并感受中西方文化的环境!因为,两种文化缺一不可!

在成长的路上,与孩子们一起渐行渐远……

第三篇:渐行渐远——读《目送》有感

渐行渐远

——读《目送》有感

花灯旧,人空瘦。曾记少年时携手凭肩游,浮生偷得半日闲,笑把流光看透。几度时年催人老。回忆如水墨,色轻影痕重。前尘种种恍如梦,只望你背影,渐行渐远,不见回眸。

《目送》中的龙应台,以自己作为一个母亲,也作为一个子女的视角,描述了她在生活中经历的事情。这样的生活散文让人感到亲切。并不华丽的辞藻扣人心弦,发人深思。这样朴实却充满着哲理的语言,让人忍不住想要亲眼见见这位充满知性的作者。比起《亲爱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孩子你慢慢来》的款款深情,《目送》显得更加豁达丰润。人生这条路上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不知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父母的关心不屑一顾。“我不怕冷,把这衣服拿走”;“我不要喝,把牛奶拿走”;“我没生病,不要吃药”;“你别管我,烦死了”诸如此类的话在脑海中不断回响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这些话有多么伤人。是我自己不珍惜父母的关心,把他们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我从前却不曾想过这些,现在这些情绪却突然奔涌而出,带着那些儿时的回忆。不知为何,那个遇到困难时对着妈妈撒娇的身影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人面对,一个人解决,一个人承受的果决。遇到难题时,我不再四处张望着寻找妈妈的身影,而是一个人埋头翻书解决。

这或许就是成长。在微微的刺痛中丢失些什么,又在时光的洪流

中找到些以前曾需要的东西。当我慢慢成长的时光中,父母开始慢慢苍老。不知不觉之中,越来越多的皱纹成了心中烙下的深深印迹。明明想要忽略却在这渐行渐远的时光中变得不可磨灭。那略带疼痛的感觉时刻提醒着我:这是不可忽略的。我们每个人在光阴的故事中不断上演着一出出戏。我们都不可避免地在岁月的长河中跌跌撞撞、浮沉不定地成长着。当面前的背影由高大变成佝偻,我们也会逐渐成为别人眼中不断变化着的背影。最苍凉的是:我们终于长大了,而他们却老了。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渐行渐远的人生之路,大概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目送。我们不断地在目送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的背影渐行渐远。同样的,我们也被目送着。

第四篇:渐行渐远的爱情

那是什么?渐行渐远···

我的眼睛看不见,耳朵也不能听,只凭此时心里的感觉,写出心想的东西。无人教导我这算什么,我所描绘的也不全然是凡人的爱情,毕竟恋爱没有涵盖或等同爱情的能力,说道爱情,那可是酷比战争的儿戏,而正真的战争,永远没有输赢···

——题记

好感期

雨过天晴,陌生的街道,我和你迎面走过,我会不自觉的回过头道一句,前面有水洼,我刚走过的,也不是刻意搭讪,心里只是潜意识的希望你能走的比我顺畅些,你听,或者不听,心愿都是得奉过去的,愿君早安,午安,心安,体安···

单恋期

我把各色的橡皮泥搅合在一起,五彩缤纷,任意形体,可是我得许什么样的愿望,拿多大的勇气,才能捏出属于我们的幸福模样呢?好奢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于是整天淹溺在风里,雨里,云里,雾里···

初恋期

四角的餐桌,一碗简单的卤蛋面,我会把蛋黄掏空,留着你喜欢的蛋白舍不得吃,因为由衷地希望你能保持这般温暖的微笑,守护你专属的美好,从现在起,你的记忆卡片里只能记载幸福,欢乐,悠然,美妙···

热恋期

喜欢对着彩虹微笑,一起在星空下幻想,努力地构纳属于我们的未来时光,你欢笑,我便扯起嘴角,你伤心,我也将泪流不停,如此一生,不分,不散,不离,不弃···

淡恋期

沉默面对麻木的心情,享受一个人放空的安静,坐在餐桌对面的你习惯的夹了块鸡放进我的碗里,可能我会比你更客套的说声饱了,谢谢,不饿,客气···

危恋期

你把生气当作惩罚我的武器,频频次次,屡屡得意,我也渐行渐远,慢慢开始冷淡你的无礼心情,猛然间发现,原来完整的爱情是惨遭解剖的的完整灵魂与身体,那倒不如学习缝合伤口,一针,一线,一心,一意···

末恋期

婚姻还是离弃,毕竟这不是像过家家一样的儿戏,如果许愿忘记,是否会有任何的不甘心,可即使透支勇气、努力争取,又是否真的能够美化结局?是再续,还是断续?未完,待续···

我有常人的耳朵与眼睛,我想听一首优美的曲,看一幅动人的美丽,心里坚守的那块阵地,期待上演这出华美的戏!

——后记

第五篇:渐行渐远的电影

看电影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而关于电影的往事依然印象深刻地记在心头. 记得我只有三四岁时便骑在爷爷的肩上,挤在人堆里看得目不转睛。常听爷爷说起他老人家第一次带我看电影的情景。那时小镇的电影院刚建成,有了舞台,拉了幕布,但宽大的场里只有四围的墙壁,没有一张座位,看电影只有站着。爷爷念过几本书,对电影很有兴趣,常常不顾奶奶的骂,赶去看个津津有味,而后和几个邻居说得眉飞色舞。爷爷第一次带我去看电影,放的是,《西游记》里的一幕。我骑在爷爷的肩上,把那个肥头大耳长鼻子的猪八戒记得清清楚楚,回到家里跟奶奶说了个不亦乐乎,把奶奶乐得直夸我聪明有记性。因为我的缘故,奶奶破天荒没有骂爷爷。爷爷便忘了自己带着我的辛苦,汗流浃背、被人推来搡去的感觉全抛之脑后。从此,每次看电影,我一定会骑在爷爷的肩上,吃着芝麻糖,看着五彩缤纷的画面从不打瞌睡,还不时咧着嘴跟着大伙儿笑。这样看了许多场后,也学着爷爷的样在小伙伴前说个不休。说过后,我们还分成好人坏人演得轰轰烈烈。

到了上小学一年级时,跟奶奶去看了一场越剧。记得电影院里有了座位,坐在上下翻转的椅子里,我起劲地玩了个够,直到奶奶告诫我:弄坏椅子奶奶陪不起会把我卖掉,才安静。那天放的仿佛是《云中落绣鞋》,只记了个大概,只觉得跟奶奶看电影远不如和爷爷在一起看有劲。不知常反对爷爷看电影的奶奶感觉如何?因为看过后奶奶一字未提看到的电影,也不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像爷爷,每看一场必要谈它个不知其遍数,且遍遍津津乐道,神采飞扬,有些像说书的先生,极其投入,听的不少大人小孩常准时到我家聚会。每当此时,只有奶奶独自坐在不远处的小竹椅里纳着鞋底,好像什么也没听见。

再后来便上了中学,学校每学期会组织看一些爱国影片,有时自己约了同学也去看,便看得多了。《高山下的花环》是最荡气回肠的,看后还写了观后感。《妈妈再爱我一次》是最让我和同学感动的,一边看一边一起陪了许多泪……

这几年,好电影常有,但不再去影院了,看看报上介绍,实在好,过一阵买碟回家看个够。但是看过后没有了爷爷的谈笑风生,没有了奶奶的佯装不知,还有什么滋味可待回味?况且小镇上那唯一的影院终因无人光顾而废弃,进而拆除,现已改建成养老院了。电影已离小镇远去了,小镇上的小孩子们连电影和电影院都无从知道了。

电影真的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记忆,拾起几片记忆的碎片,许多年前电影带来的快乐重新溢满心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保育员技能比赛方案下一篇:毕业自我鉴定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