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23-03-22

从我们踏入校园到加入工作,汇报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如何写汇报材料,在汇报中找不到重点,导致在学习、工作中的不如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人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单位人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处党委始终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个工作重点,结合管理局关于人事工作的指示精神,主要从竞争上岗、岗位交流、继续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切实提高职工素质,为我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储备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近期,根据管理局要求,我处就人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回顾和总结,现汇报如下:

一、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我处现有在册正式职工**人(女职工**人),中共党员 人,计划外聘用人员**人,人员结构分布见附表。

从人员结构分布表可以看出,我处人员结构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管理人才队伍。我处现有管理人才**人(处级干部**人,科级干部**人),约占职工总数的**%。除*名专职支部书记是高中学历外,其他全部在大专学历以上,平均年龄为**岁。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处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人,分布在*个职称系列:工程、会计、政工和经济。专业技术人才以初、中级居多,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

—1—

(三)高技能人才。全处共有技师*人,高级工*人,主要工种为叉吊车操作工、仓库管理工等。当前工人的考工定级是在符合一定的工龄、学历、岗位条件下,通过报名参加市工考办统一组织培训、考核后,取得的工人等级证书。工人队伍中除技师和高级工外,还有中级工*人。

二、我处近五年来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现今,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已成为我处党委的共识,围绕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各类人才,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领导重视人才、人才渴望成长的可喜局面。

(一)采取岗位竞聘机制,加大人才任用力度,管好用好现有人才。

几年来,处党委坚持以工作实绩作为衡量干部的标准,按照党对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要求,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任用工作能力强的同志,以此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2008年开展了3个正科级、3个副科级职位的竞争上岗工作,2009年上半年开展了3名正科级岗位的竞争上岗工作。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竞聘人员的专业、能力、特长和自身意愿等因素,注重干部队伍的年龄梯次结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不同性格、气质人员的合理搭配,共提拔任用中青年正科级干部*、副科级干部*人,有*名年龄较大的

—2—

正科级干部转任专职支部书记。通过此举,极大的调动了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论资排辈的现象。与此同时,特别注意加强对新提拔年轻干部的管理,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学习、工作制度和个人廉洁从政规范,如:任前谈话、年终述职述廉、科级干部参加中心组理论学习等。现今我处各级领导干部都能摆正位置,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单位谋发展、为职工谋利益。

(二)积极引进青年人才,形成合理的梯次人才队伍。 我处引进人才的渠道主要是根据上级确定的指标,引进高校毕业生。自2001年以来,我处仅引进本科毕业生*人, 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于事业发展需求。因此,2009年,根据我处实际工作需要,面向社会自主招聘了*名计划外本科毕业生充实到一线岗位,补充新鲜血液。对于这些年轻职工的培养和管理,我们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并为他们更快成长搭建舞台。一是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获得了合理的肯定。在工资待遇上,与计划内职工同工同酬,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和其他职工处于平等地位,在同等岗位上体现自身价值;二是在福利待遇方面,为他们缴纳了全险。这*名职工参加工作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办理医疗保险,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年上半年,我们多次找到省人才市场、省医保中心进行沟通协商,经过努力,在6月份为他们办理了医疗保险,

—3—

使他们深受感动,充分体会到了处党委的关心和爱护;三是在生活保障方面,为他们配备了宿舍、家电、厨卫等生活用品;四是拓宽沟通渠道,重视思想工作与精神鼓励。在他们试用期满时,我们专门召开了职工大会,由本人总结自己一年的工作情况,纪委和人事部门与其所在科室领导沟通后,与本人面谈,真实了解他们内心对单位以及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想法,并认真听取他们对单位发展的建议。同时对于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疑虑和困惑,开诚布公地做出说明和解释,增加相互的了解和支持。通过此举,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以处为家的工作热情,也为我处形成合理的梯次人才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后备干部实施岗位交流,轮岗锻炼,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最大值。

近年来,我处认真落实管理局关于副处级后备干部的培养管理规定,为使他们了解和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增强自身管理经验,全面提高业务能力、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2009年*月份,安排*名后备干部参加了管理局组织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010年上半年,安排*名后备干部轮岗锻炼,将他们安排到重要岗位重点培养,进一步开阔他们的工作思路,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通过轮岗锻炼,不但达到了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目的,而且为塑造一支思想解放、有开拓精神、有创新意识的中层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四)加大培训力度和经费经费投入,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每年初,处党委都会根据当年工作重点,认真制定全年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学习活动, 并结合全员学习活动,举办2—4个内部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培训各岗位职工,同时积极参加管理局或地方部门举办的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不断让他们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近5年共参加管理局和地方举办培训班 *人次,投入人才培训经费达*元。此外,鼓励干部职工继续进行高学历的函授学习或自学考试,特别是针对以前提拔的学历较低的科以上干部,制定政策,规定在取得国家承认学历证书后,给予报销一次学费。这样大大激发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

(五)制定奖励和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人才健康成长。

近几年来,因国家政策等原因,我们系统基层单位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总体水平偏低,与地方差距很大,直接影响到人才队伍的成长和稳定。我处党委在此方面下大力气,在加大经营创收力度的同时,于2008年提高了职工月津贴标准,调整后职工月津贴最低实现了翻一翻;为科以上干部提高了手机通讯费;2009年制定了《一线职工劳务费提成管

—5—

理办法》,体现了多劳多得原则;此外还提高了防暑费、防汛费、年终奖、安全奖等各种奖项发放标准;制定了《信息简报管理办法》,对完成信息报送任务的科室以及兼职信息员给予通报表扬,并进行一定数额的物质奖励。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人才的健康成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处的人才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人才的现状与实现储备事业科学发展这一目标还不相适应,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职工学历主要集中在高中或中专学历,整体教育水平不高,高学历层次人员数量偏少;二是人才结构不优,年龄老化。主要表现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难以适应储备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虽然达到了一定要求,但主要集中在初、中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少,人才专业范围较小,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三是人才流通渠道不畅。受事业单位性质及编制的限制,很难从社会上引进年轻、高层次专业人才。四是人才培训教育的手段较单一,职工教育培训缺少一个长远规划,在与当前形势需求以及储备事业发展的结合上还存在很大差距。

四、今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6—

当前,我处正处在搬迁重建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都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但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好“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切实加强人才储备工作,确保人才队伍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处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储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以人才促改革,以人才促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为储备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为努力实现以上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单位今后发展的工作重点,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引进上,要注意到新时期仓储、物流工作的新内涵,引进事业发展需要的管理、法律、物流、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人才。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切实加强人才资源的配置、使用和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适应储备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

—7—

(二)以提高实用操作技能为核心,加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努力营造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认真组织开展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工作,积极参加管理局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的实际操作水平。

(三)以大规模培训教育为抓手,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坚持做到人人受训。

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内训、授课、外出考察学习等,可结合各岗位实际,择优行之。培训内容要重视缺什么补什么,特别要注意制定好单位在迁建期间的培训方案,侧重于知识技能型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和“学习力”培训,只有技能人才的学习力提高了,培训的后续效果才更具潜力。

(四)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建立人才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注重工作实绩与日常考核、民意调查相结合,切实提高实绩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制定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和个人待遇挂钩的办法,从提高政治、经济待遇入手,调动工作积极性,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五)按照上级要求,加快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

—8—

革,增强单位发展后劲。

根据上级改革精神,在适当时机,结合本处实际,把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和干部任用制度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改革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规范按需设岗、竞争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以及公开招聘工作,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增强单位的活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9—

第二篇:营头镇人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温文乐镇党委副书记

(2011年8月12日)

营头镇辖11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共18680余人,现有各类人才860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136人,分布在种、养殖,砖机安装,企业经营管理,建筑、餐饮服务和产品营销等行业,其中拥有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民68人,党员人数占57%,平均年龄为49岁。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技术、促增收、抓示范、树典型”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五个一”活动,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整合人才工作资源,为建设和谐奋进新营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构建人才工作发展新

格局

党委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始终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注重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推技术、促增收、抓示范、树典型”的工作思路, 制定了人才工作规划和“五个一”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包抓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各村下派人才工作联络员,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实用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了人才工作

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将人才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畴,实现了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逐年更新淘汰。

二、

二、注重培训,典型带动,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

镇党委重视人才培训工作,不断加大培训面和培训力度,注重做好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和电教学习,聘请专家专题授课,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实用人才接受现代科技知识,敢于创新和组织示范的能力,为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至今,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32 期,培训 3500 多人(次)。其中,会同镇农技校、农业局、园艺站开展产业培训会,重点培训标准化猕猴桃做务技术、猕猴桃病虫害防治、科学配方施肥以及奶牛养殖等实用技培训,让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小而思大、富而思进,特色产业规模大户不断涌现,如黄家村李仕生猪养殖规模目前已发展到240头,张宗贤发展地膜西瓜50亩,年纯收达6万元,新上标准化养鸡场7个、兔场1个。全镇已培养农技师68人,农艺师 17 人,畜牧师5人。同时,我们注重典型引导“带”人才。大力宣传和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五个一”活动,挖掘和树立一批优秀人才典型,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在全镇上下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

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为加强人才工作赢得了支持、创造了条件。

三、创新载体,搭建平台,突出做好农村实用人才“五个一”主题活动

围绕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载体,工作注重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将个人特长与“五个一”主题活动内容相结合,确定目标任务,议定工作措施。2009年至今,全镇136名实用人才根据自身特长和实际情况共申报活动内容680项;二是将“五个一”主题活动与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了科技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示范带动作用。广大农户在“一帮一”结对子中获得了较好收益,真正发挥了农村实用人才先进带后进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深化了活动内涵。三是将“五个一”主题活动与“三双”活动相结合。建立起销号登记台帐,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建立无职党员示范岗,确保实用人才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创先争优。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两年多努力,我镇的人才工作逐步得到提高,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布局日趋合理化,人才结构不断改善,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一是示范带动作用明显。通过对村、组干部队伍的政策和实用技培训,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广大骨干农民在参加培训后积极投身于实践,学以致用,进行规模种养。2009

年至今,全镇规模种养殖户新增17户;同时,这些种养大户的出现,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二是“五个一”活动成效明显。全镇共落实“五个一”项目450个,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推广实用技术32项,培养致富能手135人,征询合理化意见和建议55条,帮扶贫困户135人。三是“双培双带”活动得到深化。实用人才积极发展传帮带作用。去年7月,黄家村外出党员马岁怀回乡后通过参加实用人才蒋树铮在自己砖厂组织的砖机安装与调试技能培训班培训后,很快与本村4名党员在俄罗斯找到了为期2个月的砖机安装和砖窑煅烧培训指导工作,月收入达4200元;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张新红积极参加党内生活,支部及时帮助端正入党动机,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其入党的光荣感,2010年被接收为预备党员;水泥营销大户吴宝明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帮助街道村17户群众发展水泥营销和车辆运输业,使他们很快走上了致富路;农村党员干部张新贵带领群众发展肉牛养殖业,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党员致富带头人;严子龙在外创业成功后不忘家乡发展,捐资2万元新修水泥路2公里。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我镇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县委对人才工作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才资源总量较小,文化程度偏低,人才资源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

发展需求的矛盾相对比较突出;二是人才队伍之间的发展还不够平衡,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不稳定,流动流失问题较为严重,三是人才工作的考核奖励机制还不完善,需要从领导协调机制、工作运行机制、考核奖惩、督促落实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工作推进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乡镇经验和好的做法,凝神聚力,再添措施、鼓足干劲,努力推动营头镇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后,诚挚的欢迎各位领导多提宝贵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第三篇:嘉兴市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情况汇报

浙江省嘉兴市民政局(市委社工办)

近年来,为贯彻中央提出的“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精神,按照民政部全国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试点要求,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工作机构,努力以体制创新深入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这项工作得到了浙江省委的肯定,浙江省委《浙江政研》(第22期)以“嘉兴创新地方党委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题进行了宣传介绍。目前,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开端良好,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现就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代表作汇报交流。

一、从体制创新着手,探索建立本土化社会工作新经验

在学习借鉴第一批社会工作试点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探索了“党政主导、社区社团社工三社互动、部门参与推动”的本土化社会工作经验。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在去年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委书记陈德荣亲自把市民政局(市委社工办)作为工作联系点。活动期间先后多次深入社区和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工作调研,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嘉兴日报撰文发表了《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夯实和谐社会基石》的学习调研手记,强调社区、社团、社工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去年市委第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会暨《红船论坛》专门开设了社会工作专题辅导讲座;市委副书记鲁俊亲自领衔历时半年,带领市级机关相关部门到浦东、深圳参观学习,并多次深入本地社区和社会组织调研;在全市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和市委读书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推进社会工作是全市社会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同时连续两年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写入嘉兴市委工作要点。去年以来,陈德荣书记、李卫宁市长、鲁俊副书记、裘东耀常务副市长、市委组织部杨立平部长等五位市委常委和分管的张志伟副市长先后多次到市民政局(市委社工办)开展调研、视察和指导社会工作。陈德荣书记、杨立平部长先后7次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二是市、县两级社会工作机构实现全覆盖。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有关工作机构的意见》,决定建立中共嘉兴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作为市委领导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书记、市政府分管民政工作副市长任副书记,市民政局等23个市级机关部门单位领导为委员。市委社工委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作为市委社工委的办事机构,具体承担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区和社团建设相关职能。截至去年底,全市7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社工委及社工办,分别由县(市、区)党委副书记或组织部长任社工委书记,政府分管民政的领导任社工委书记或副书记,实现了市、县两级社会工作机构全覆盖。全市计划2012年前在各镇(街道)依托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所)建立社会工作机构,积极开展城乡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试点工作,推进扁平式网络化社会管理。目前,市、县(市、区)两级社工办共配备专职副主任5名,增加行政(事业)编制16名,增设社会工作职能处室8个,社会工作机构力量得到加强。

三是社工队伍建设机制得到完善。去年以来,我市把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人才强市战略实施意见,纳入2009年重点人才政策研究计划,市民政局(市委社工办)增补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市初步形成了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市民政局(市委社工办)具体负责,人事等相关部门相互协作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工作机制。

二、从学习调研着手,探索建立政策体系新框架

为加快构建我市社会工作制度,避免少走弯路,我们采取外出学习与调研并重相结合的办法,注重课题调研成果转化,助推社会工作发展。

一是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市委社工委及社工办成立,由市和县(市、区)委领导带队或社工办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多次到浦东、深圳、北京、南昌、广州、厦门和宁波海曙等地学习取经,特别是学习了各地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取其所长,为我所用。

二是完成了市委重点调研课题和社工人才队伍调研。由市委副书记牵头,市委组织部长、市委社工委书记和市政协副主席参与,去年通过历时半年多的时间,在学习借鉴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加强三社建设为载体,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与对策》调研报告,并在全市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和市委读书会上进行学习交流。同时,完成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文章。这两篇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

三是制定出台“三社”扶持政策。年初,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和研究了我市社会工作情况报告和“三社”文件送审稿,并在2月份,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社团社工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意见》,意见围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等环节,分别在岗位设置、教育培训、薪酬保障、购买服务、财政支持、督查考核和宣传研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我们还会同市人事局制定印发了《社会工作者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办法》和《社会工作专业不具备规定学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实施办法》的地方政策。

三、从考评培训着手,探索建立社工队伍培养新模式

通过抓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和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探索创新培训模式,优化教育培训资源,不断提高我市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素质。

一是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准入制度。尝试探索全国统一考试和地方评审相结合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广泛组织发动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两年来已有157人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今年全市又有480人通过审核将参加考试,报考人员已从民政覆盖到教育、残联、司法等部门。同时,针对不具备规定学历但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人员,将联合市人事局在下半年组织一次培训和考试评审。已发文计划从2012年起实行社会工作职业准入制度,新录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逐步做到持证上岗,并形成退出机制。

二是建立社会工作教育培训体系。从去年开始,着重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知识辅导和实务培训。在领导层面上,去年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暨《红船论坛》,安排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作社会工作专题辅导,今年将邀请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讲课。市委党校主题班全部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多次邀请浦东社会工作协会段慧霞副会长对处级干部班和中青年干部班学员授课。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层面,去年举办了社会工作者培训班,专门邀请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和专业社工进行社会工作知识、理念和实务的培训和讲学。同时,组织开展了五期入职和考前专题培训班。一年来,全市各级领导、社会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共有近2000人次参加了社会工作辅导和培训,使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程度不断增强。

三是建立地校合作交流机制。不断加强与本地高校的联系协调,在嘉兴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中,设立了社会工作教学模块,并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成教本科。南湖区与浙江工商大学签订了“区校合作”协议,共建社会工作实习研究基地,我市目前也正与相关外地高校和社工机构洽谈培训培养和实务督导交流合作项目,拟在下半年选送一批社工骨干赴社工机构实地跟班学习培养。

四、从体制内外着手,探索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结合我市推进社会工作现状,通过同步推进体制内外社会工作的发展,进一步创新试点创新思路。

一是注重体制内外同步推进。第一批试点的先进经验启示我们,在我国政府部门强势而社会组织发育不发达的现状下,必须同步推进体制内外的社会工作。今年我市拿出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培育两个民办社工机构和六个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体制内,率先在南湖区建设街道成立社会工作部,分别建立“心语”等5个专业社区社会工作室;在相关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等设立内部社工机构,通过配备专业社工和组织志愿者,开展相应的专业社工服务。在体制外,培育成立全省首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嘉兴市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承接我市首个由彩票公益金购买的“单亲妈妈社工服务项目”,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目前第二家社工机构——彩虹社工事务所也将成立,将开展儿童教育领域社工服务

二是探索社工岗位设置。根据社会工作管理和服务需求,我们在有关配套文件中拟设置四类社工岗位:

1、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的社会工作管理岗位,对市、县(市、区)社工委成员单位和镇(街道)社工机构按“一单位一社工”比例设置。

2、有关社会服务事业单位,民政事业单位和敬老院,以及其他单位和各类学校、医院等,按“一单位一社工”比例设置。

3、在城乡社区中的社会工作岗位,按照“一社区一社工”比例设置。

4、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中的社会工作岗位,主要聘用专业社工。同时,在我市的一些党员品牌工作室、各类民情工作室、个人调解室等民间组织中探索岗位设置,导入专业社工理念和方法。

三是建立社会工作督导制度。拟通过与外地高校和社工机构合作聘请省内外高校和机构人员组成专家库,开展每周一次的实地督导和远程网络督导方式,为我市社工实务项目的策划、运作和评估提供督导服务,推进我市社会工作专业化运作。

五、从激励保障着手,营造社会工作良好氛围

通过建立制度、落实薪酬、加强宣传等各种途径,不断普及社会工作知识,传播社会工作理念,努力营造氛围,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建立表彰联系考核三项制度。去年,市委、市政府首次将“社会工作人才奖”列入“南湖百杰”评选表彰范围,有十名社会工作者在“南湖百杰”表彰大会上获市委、市政府奖励表彰。建立了市领导联系社会工作人才制度,下发了《关于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的通知》,通过市领导与社会工作人才个别约见、走访座谈、看望慰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密切与优秀社工人才的联系和交流。同时,建立了社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把社区、社团、社工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目标责任制和市级部门“五型机关”创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工作人才的地位和影响,推动了责任落实。

二是制定和落实多层次的社会工作者薪酬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社会工作者,实行同职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人员的工资薪酬标准;对于城乡社区社会工作者,平均薪酬达到不低于上城镇职均工资上浮10%的标准,并对取得国家职业证书的社工,每月给予100-200元的职称补贴;对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建立学历、资格、业绩、岗位等指标相结合的职业薪酬指导制度,标准拟为不低于上城镇职均工资上浮20%确定。

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媒体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嘉兴日报等地方媒体经常宣传报道我市的社会工作,特别是嘉兴日报发表了市委书记的调研文章,以及《该为之鼓掌的社工考试热》评论文章,在全市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举行了全市首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发放暨迎春座谈会,编发了35期《嘉兴社会工作资讯》,介绍了国际、国内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普及了社会工作知识,传播社会工作理念。同时,印发“社工知识”宣传折页5000份,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工作的影响力。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虽然我市在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试点中做了一些工作,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制约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一是政策还不够完善。目前,在国家层面只有宏观方针,而缺少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和财政支持等方面综合政策,在我市,虽然市委、市政府关于社区、社团、社工建设意见已经制定出台,但很多措施是探索性的,全面推进的任务艰巨。二是社会知晓度和认同度不高。目前,社会工作与党的工作、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还没有理清,社会工作职业尚未被社会各方面广泛了解和认同。三是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不足、专业不强。目前,我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有约5000名,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偏重于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取得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证书的才157人,存在总量不足、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高等问题。四是缺少高校专业资源。从国内社会工作做的比较好的深圳和浦东来看,高校在推进社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推进我市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必须加强与外地高校和机构的交流合作。五是财政对推进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还需不断加大。虽然市委、市政府文件明确“社会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对社会工作教育培训、交流合作和实习基地、研究中心、社工网站建设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和社工岗位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支持机制”,今年也投入了100万福彩公益金用于政府购买服务试点,但如何真正纳入财政预算和加大投入还需要国家财政部门的文件依据。六是民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缺乏刚性要求,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在2008年出台了《关于印发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设置专业技术岗位,但由于原则性强,具体操作和落实缺乏刚性要求和具体的考核指标,因此操作起来比较难以把握。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是压力,更是动力,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更大的努力空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下一步将以这次研讨班为新的契机和起点,在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关心指导下,着眼实际,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突破重点,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上新台阶,努力争取成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市。

第四篇:人才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考核组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莅临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人才工作情况。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商务厅《山东省经济开发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鲁商务开发字„2011‟260号)有关规定,紧紧围绕“第一要务”抓“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整合人才工作资源,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力助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着力营造“四个尊重”的工作氛围,不断发展壮大各类人才队伍,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建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个、院士工作站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个。

一、加强领导,构建协调高效工作机制

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主导思想,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健全人才工作机构。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开发“第一资源”促进“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

的人才观,在领导上强化,在思路上完善,在工作上创新,在成效上推进,确定了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一年以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人才工作政策,为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完善人才工作制度。为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使人才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围绕《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制定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详细规定了各成员单位人才工作职责,制定了《2012年人才工作要点》,明确了人才工作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

三是制定落实各项人才措施。细化分解人才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部门,确保完成工作任务。制定了《支持人才初始创业实施办法》、《人才初始创业项目评估办法》等规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人才干事创业。另外,在经费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经费保障。

二、创新思路,凝聚各类人才智力

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急需人才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创新思路,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聚集地,着力构建人才集聚中心。

一是拓宽渠道汇聚英才。突出项目引才、事业引才、待遇引才。积极贯彻落实《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优化市场配置招才、实施柔性人才使用机制、高位对接国外引智等措施,全力畅通人才引进集聚的“绿色通道”。积极、主动、广泛地吸纳建设所需要的各类高校毕业生,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工作。认真抓好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专业人才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在政治上关心、在生活上

照顾他们,发挥本地优秀人才的骨干作用。

二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推进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对接,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 有限公司加大产学研力度,与 职业学院共建印花产品研发中心,长期聘用澳洲最大毛巾企业技术总监作为技术顾问,形成了多项合作项目, 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多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

三、突出重点,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教育和选拔使用当作首要任务,常抓不懈。

一是适应形势需要,切实加强教育培训。为不断提高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以干部培训为主线,在干部政治理论、企业管理等领域制定完善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加强实践锻炼,重视干部经验积累。努力提高青年干部处理基层事务的工作能力,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促进青年干部尽快成长,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干部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是坚持严格把关,确保人才队伍质量。为造就一支富于创新、

踏实肯干的人才队伍, 在选调干部职工上,严把关口,做到关口前移,好中选优。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规定,尤其在选拔科级后备干部工作中更为严格慎重,所有选调提拔、晋升职称的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都按规定的条件程序操作。

四、培育扶持,全力助推人才创新创业

工作中牢固树立人才以用为本的理念,积极为人才搭建“人尽

其才、才尽其用”的创业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全区经济发展的活力。

一是注重教育引导。积极开展人才创业“鹊桥行动”, 制定了《 创业导师管理办法》,健全创业人员档案和创业导师库,根据行业类别和规模,积极联姻搭桥,做好创业导师选拔、调配,为创业者配备相应的创业导师,进行结对指导帮扶。

二是优化培育载体。 成立 有限公司等八处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孵化基地”,创业大学生累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6 个,承担了63个项目研发课题。

五、创优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积极构建服务人才长效机制,广泛宣传全区人才工作相关政策和各类优秀人才的先进创业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一是建立表彰激励机制。为调动各单位和企业学习先进、创先争优的积极性。表彰了个先进个人,财政拿出 万元专项资金对 个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代表进行集中表彰。

二是构建长效宣传机制。利用网站、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通过设专栏、专访等形式,广泛宣传全区各类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 》等多家刊物媒体对人才工作进行报道。

尽管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区委组织部的要求相比,与发展需求相比,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偏少、人才工作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以用为本和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创新人才 4

工作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不断开创人才辈出、各得其所、各展所长的人才工作新局面,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第五篇:全县人才工作情况汇报

近两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小康建设进程,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建立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1、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出《中共**土家族自治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及其办公室、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注重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明确各有关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职责,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扩大人才择业的自主权;注重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配合做好人才工作,坚持县、镇、村整体联动,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的开放度,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工作格局。

2、建立党管人才的工作体系。一是坚持把人才工作纳入县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坚持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注重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和优势,坚持把人才工作同经济工作同等对待,把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有机结合。二是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保证全年财政预算人才开发专项资金10万元,人才工作经费2万元。并要求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保证人才开发和人才工作经费投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作用。三是制定了《乡镇和县直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人才工作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层层分解责任,明确责任。同时,坚持人才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3、探索党管人才的运行方法。重点是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拔尖人才制度,从而以点带面,促进人才工作的发展。将领导干部联系拔尖人才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和人才工作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分别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情况反馈卡》,规定每名县级领导、乡镇和县直部门党政班子成员定向联系1名以上拔尖人才,包括**籍在外的各类人才,每两年调整一次。规定必须做到 “四个掌握、四个帮助、四个满足”,即:掌握联系对象的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及专业特长、思想和工作动态、人才作用发挥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发展项目、落实政策和改善环境;满足联系对象思想沟通的需要、信息快递的需要、服务便捷的需要、成效肯定的需要。

二、营造良好环境,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新活力。 一是注重人才引进。我们一方面着力优化山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保护清江资源,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进人才。并充分发挥项目载体作用,做到上一个项目聚一批人才,引一个项目引一批人才。近两年,我县共引进100万元以上的项目28个,协议投资额21.22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9个,目前已开工建设的项目22个,建成并投产的项目8个,完成投资额6.62亿元,为我们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我县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共引进人才近300人,如蒙特锰业总经理肖军,原是湖南省湘潭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辞职后投身于蒙特锰业;三源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有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具有专业的生产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景龙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大平,在浙江、江西、贵州等地都开发有水电站,是小水电行业的专家。同时,为我县教育、卫生和企业引进急需人才共计125名。今年,我县原政府招待所改制后,从**桃花岭饭店引进4名高级管理人才。依托我县的农业优势产业,引进了中绿食品蔬菜加工项目、**清江冻干食品加工项目,引进了巴土绿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另一方面,将外地工作人员纳入了人才信息管理范畴,多方收集**籍在外地人才的相关资料,建立信息库,并注重动态掌握信息,随时更新信息。采取发“山水**”的明信片、寄慰问信、召开联谊会等“亲情传递”方式,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掌握的信息,为**建设出计献策。目前,已建库在外重点人才共计332人,较好地搭建了引进人才的桥梁。

二是探索人才派遣。2004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人才派遣工作,效果较好。到目前,共派遣各类人才120人。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三点:其一,把握派遣特征,稳妥开展人才派遣业务。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要求及用人岗位,突出为用人单位和个人提供方便、灵活、快捷、安全、高效服务的人才派遣重要特征,先后为地税、工商等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人才派遣业务,包括办理人事档案管理、档案工资调整、职称和技术等级评定、代办社会养老、失业保险、承办聘用人员年度考核、兑付待遇等事宜。其二,把握派遣原则,积极创新人才派遣形式。按照公开、公正、平等、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采取发布用工需求信息、组织报名和严格的笔试、面试、考核、体检等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确定派遣人员。其三,把握派遣质量,不断拓展人才派遣平台。重点做到了“三个确保、三个跟踪”,即:确保人事管理便捷,确保人才资源整合,确保规范运作;跟踪回访、跟踪考核、跟踪管理。

三是坚持人才激励。一方面,大力实施人才关怀。通过建立科学的调训机制、严格的督学机制、动态的考核机制、规范的运用机制,加强了人才培训力度。对各类人才,实行项目培养、实践培养、挂职培养等,让人才不断长“才”。如,教育系统认真实施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不断增强教师发展能力,每年用于培训教师费用达30多万元。我们还充分利用党校,加强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使山区人才不仅有才有能,而且爱乡爱岗,树立扎根山区的志向和价值取向。并根据人才特点,我们坚持人才代表座谈制度、组织部长访谈制度、党员访谈制度、流动党校送课下基层制度等,掌握人才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有意识地培养其对单位的感情、对岗位的感情、对群众的感情,从而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今年召开了一次人才代表座谈会,包括市管以上专家、教育、卫生、农业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共计20人,集中访谈了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对全县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县委并为每人发放了200元的慰问金。两年来共组织各类人才进行体检8036人次,休假2000多人次,年发放各类人才津贴90多万元, 5家企业建立了优秀人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享受该待遇104人。推荐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1人,推荐省一二层次人才15人,并推荐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赵毓朝为享受国务院特贴人选,现已公示。同时,我们注重鼓励和保证各类人才参政议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中,有197人担任党代表,139人担任人大代表,108人担任政协委员。高家堰镇卫生院副院长林汇泉担任县政协委员两届以来,共提出提案27件,都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完成建议和调研报告达41篇,其中,国家级刊物采用1篇,省级刊物采用4篇。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创新项目。通过实施人才创新项目,更好地发现和造就了各类人才。比如,首次在我县文体局开展专业技术职务低职高聘工作,高聘了一名在文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为副高职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共选派46名优秀青年到边远的火烧坪、枝柘坪等地挂职支教、支卫,分别给他们定了目标、责任和制度,为帮带农村教师队伍、医疗队伍和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合作医疗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对完成较好实施有效的,年底评3至5个优秀项目,给予项目补助1000元。同时,在调查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中,了解到他们最希望人才工作部门帮助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职称评定的便利。对此,我们今年加大培训、协调、服务力度,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了企业和个人的发展。 四是加强人才宣传。充分利用本地宣传媒体,采取研讨人才专题、电视人才专题、网上人才专题等形式,积极宣传人才先进事迹及工作经验,营造出“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在三峡**网和清江人才网分别开辟了《人才工作专题网页》,分别设有工作动态、政策制度、人才风采、人才论坛、意见箱等栏目。在电台设立了《人才工作前沿》,目前已播出相关内容15期。同时,针对全县人才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了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文章10多篇,信息20多条,其中在市以上采用信息6条,发表调研文章5篇。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管理的新机制。 到目前,全县人才总量11779人,比1995年的8342人增加3437人,已全部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库。其中:党政人才1748人,经营管理人才1121人,专业技术人才7565人,高技能人才569人,农村实用人才776人,45岁以下人才所占比例达到75.15%,大学专科以上人才4993人,占人才总量的44.2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所占比例从1995年的21.59%提高到30.87%。

一是抓规划。先后组织专班调查摸底、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常委会专题研究等形式,反复讨论出台了《2005年至2010年全县人才发展规划》,其中突出**的自身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产业需要,明确了人才工作中长期规划。还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慢、科技资源分散、投入不集中、没有形成合力的状况,科学制定了“科技富民计划”,包括科技培训、良种工程、科技推广、精品工程等四大专项计划,计划到2010年,优质农产品占有率达到20%,无公害、绿色食品达到30个,有机食品认证5个,市以上名牌产品10个,市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品1-2个,高新技术企业1家。

二是抓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长发[2005]6号),并就如何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速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加大人才和智力工作引进力度;深化评价使用制度改革,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潜能;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提出了29条具体意见和措施。在此基础上,印发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企业经营管理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高技能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从而保障依制理“才”。

三是抓特色。近年来,一方面,坚持“三个到位”大力培育“乡土人才”。一是组织推动到位。县、乡、村三级分别建立了乡土人才培育网络,树立了“培育一个人,致富一家人,带活一片人”的工作思路,将能够带动一片、示范一方的致富能手和“土专家”、“田秀才”、各种能工巧匠和外出务工人员纳入人才发展规划,并积极建立健全乡土人才培养、选拔、管理机制。规划到2010年,共培养致富能手和“土专家”、“田秀才”和各种能工巧匠等农村实用人才1500人,外出务工人才200000人;实现一个村有一名大学生,县级以上乡土拔尖人才达到100人。在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的2005—2006年度“**市农村乡土拔尖人才”中,我县范安全、向师强、方秉荣、田昌杰、黄传界、肖荣平等6人榜上有名,其中范安全为被省人事厅授予“湖北省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称号。到目前已选拔表彰四次,我县共有20人获得省、市“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称号。二是技能培训到位。坚持市场需求、实际操作、提高素质三者相结合,突出技能培训,建立了由科技、劳动保障部门主办,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乡土人才培训体系。两年共组织各类培训75期,培训2万多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2000多户。三是给予优惠到位。乡土人才享受诸多“优惠”:每名市、县级乡土拔尖人才都有领导专门联系;不同专业的乡土人才可以参加各种行业协会,开展信息交流与咨询;乡土人才还可以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目前已有359名乡土人才获中级以上职称。

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四个突出”,大力培养民俗民间文化人才,积极搭建民间艺人展才的平台,使“文化活县”与“人才强县”战略和谐推进。目前,建立民俗民间文化人才库493人,其中,赴县外传播土家文化的近100人。一是突出政策保护,健全机制。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文化工作的意见》,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拟定出台《**土家族自治县民俗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以不断壮大民俗民间文化人才队伍,更好地保护民俗民间文化。设立了保护民俗民间文化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证该项工作的投入。建立了奖励机制,坚持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2004年,表彰了20个民间艺人,给予每人奖励1000元。二是突出文化培养,建立基地。一方面,分别建立了跳丧、南曲、山歌、故事、花鼓子、民间吹打乐等文化产业基地,其中古镇资丘被批准为国家民俗民间文化原生态保护区。县文联副主席、资丘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田玉成今年两次进京领奖,分别为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被人事部、文化部表彰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另一方面,将巴土文化作为全县各中小学的课程,规范培训,定期举办“心中的**名人”有奖征文、巴山舞竞赛等活动。同时,坚持选送基层文化人到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进行深造,并坚持将县外创作者“请进来”,建立定向创作基地。三是突出团队建设,带活艺人。在组建民间文艺对外各类演出队的基础上,引导艺人传帮带,通过培养团队型的民俗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建立“艺人传一人,带一方”的格局,实现“文人相轻”到“文人相亲”的转变,使“新人”不断涌现和成熟。近年来,共带出民俗打、逗、唱、舞、说等类的新人100多人。四是突出舞台搭建,输出人才。县委十分注重搭建桥梁,引导民间艺人对外传播土家文化。今年,在“文化周”活动中,带领一大批民俗民间文化人才赴省城原滋原味地展现土家文化。先后请故事大王“孙婆婆”到县外讲故事10多场次,听众达3万多人;获2003年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中国歌王”称号的父子俩王纯成、王爱民等80多名**民间文化艺人走出乡村走出县城,到*****等地参加长期演出。

四、充分发挥作用,不断体现各类人才的新作为。

(一)把握层次性,整合资源。我们深深认识到,最重要的科学人才观,就是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对此,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业,无论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还是在普通工作岗位,无论是有所创新、有所发明的科技人才,还是农村各种能工巧匠,只要他有能力,肯出力,能够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我们都把他当人才看。人才配置工作中,我们注重了三点:一是注重结构合理。经过几年的努力,人才数量逐步满足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人才层次结构和区位优势、产业特点相协调,人才配置方法及有关政策与经济发展相配套。既重视高素质、高技能的大智人才,又重视平凡岗位上的小巧人才,有效防止层次偏低或一味强调高层次而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等现象。二是注重流动合理。对于人才的外流,我们积极营造出和谐的环境,做到“不厌、不卡、不拖”,让他们舒心走出去施展才华,为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奠定基础。三是注重使用合理。对人才的使用,建立了完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打破了身份、行业界线和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深化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开辟优秀人才成长的快车道。两年来,从事业单位选拔担任党政领导13人。

(二)把握创造性,发挥优势。一方面,建“创新组”。为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三农”服务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整合全县农业科技队伍,集中科技力量开展农业产业规划、市场预测、样板试验、技术攻关、信息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工作。全县组建了水果、茶叶、蔬菜、畜牧、农产品加工等八大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组。仅高山蔬菜一项,全县农民创产值2.5亿元,实现农民增收1个亿,使**形成 “亿元蔬菜大县”。在各专业组的辐射下,带动1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技术服务上门,指导到户,共组织培训1200多场次,发放农业科技光碟150张,农业科技资料2.5万余份,培训农民2.9万多人,实现农民户增500元左右。另一方面,建“顾问团”。成立了专家顾问团。聘请了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伍新木教授、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经济学院李忠斌教授、云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孟庆红、老县长刘光容同志和蒙特锰业集团董事长肖军等同志为县政府经济顾问,颁发了聘书。在今年的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他们高屋建瓴,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结合**的民族文化、清江流域系列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发展机遇,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另外,结合地域特点和工作重点,我们组建了法律顾问团、民族文化研究会等社团组织,采取研讨会、定期咨询等形式,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三)把握积极性,拓展舞台。2003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通过鼓励干部离岗创业,极大地发挥干部潜能和积极性,收到了锻炼干部、整活队伍、促进发展的多举效应。先后共有203人离岗创业,现有离岗创业人员中本人领办或创办公司的29人,从事农业开发的21人,在各类经济实体的管理和技术岗位创业的69人,计119人找到了展示自己特长和实力的创业平台,占现有离岗创业人员的74%。在鼓励干部离岗创业工作中,注重把握了四个引导:

一是政策引导。2003年7月,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鼓励干部离岗创业的意见》。今年为推动更多的干部奔赴经济建设主战场去培养锻炼,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重新修订完善了离岗创业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干部离岗创业的意见》。

二是典型引导。以加大离岗创业工作的宣传力度为突破口,选择了一批典型,先后在县电视台和三峡**网开辟“人才工作前沿”栏目播出,重点宣传了创业者的经历、单位支持创业者的做法及所取得的成效,从而吸引和激励更多的干部走出去创业,少走弯路创好业。以县离岗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编发离岗创业工作简报,同时组织编印《创业启示录》,将先进典型制作成光碟进行广泛宣传。 三是环境引导。注重关心、支持离岗创业干部,做到了“三克服,三保证”,即:克服了信息不通、情况不明、困难不管现象,保证单位重大事项速通知、年终总结请回来、凡事有求必应。严格建立了各级各部门同离岗创业干部的联系制度,分别填写有《离岗创业联系卡》,以随时了解、记载离岗创业人员的情况,定期组织访谈或座谈活动,达到了相互交流、相互勉励、相互促进的目的。

四是事业引导。对离岗创业人员,我们重在帮扶离岗后的创业过程,规定相关部门从紧、从快、从优地保证为离岗创业人员提供便利,促使他们顺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如劳动部门及时提供就业培训,人事部门保证办理职称服务,银行部门提供资金扶持。经过离岗创业的锻炼,一大批干部开辟了新的事业前景和发展舞台,而且意志和作风上得到了很大锤炼。县农业局干部钟品良离岗创业后,办起了**维特魔芋胶有限责任公司,年缴纳税收近1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并安置下岗工人和农民工20多人,支付工资20多万元。生产的维持牌魔芋粉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产品已进入国(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际市场。县畜牧局职工邓西鹏离岗创业后,在巴东县绿葱坡镇组建成立了“绿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年销售1000万元,起到了带动一方、致富一镇的作用。火烧坪乡离岗创业干部方继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很忠恳的话:“机关干部转变作风就要达到对待群众像我们经营者对待顾客的态度一样”。

虽然,全县人才工作有较大的突破,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队伍不壮;人才管理机制不够活;人才开发专项投入不够。今后,我们将更好地围绕“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这“四管”来思考人才工作方向,履行人才工作职责,拓展人才工作平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教版高考数学知识点下一篇:入党培训教材答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