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测试卷

2022-08-25

第一篇:初一语文上册测试卷

初一语文综合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题3分,共21分)

1、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请你将下面诗句端正、规范、清楚地写在格子里。(3分)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蜷(quán)曲 瘫痪(tān huàn) 倏(shū)忽 恍(huǎnɡ)然大悟

B.攥(zuàn)着 尴尬(ɡān ɡà)

菡萏(hàn dàn)

随声附和(hã)

C.贮(zhù) 藏

须臾(yú )

攲(qī)斜

竦(sǒnɡ) 峙(shì)

D.嫩(nân)叶 曲肱(ɡōnɡ) 抖擞(shǒu) 镶(xiānɡ)嵌(qiàn)

3.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2分)

A.酝酿 搓捻

并蒂

小心翼翼 一字不漏

不求甚解

B.匿笑 绰号

肥硕

水波粼粼 翻来覆去 浑为一谈

C.停滞 寒战

攥着

花团锦簇 持之以恒 疲倦不堪

D.并蒂

徘徊 黑痣

鸦雀无声 萍水相逢

敏而好学

4、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B. 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C.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D. 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眉飞色舞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一个班级班风的好环,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 )

①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②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时无法弥补的。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④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B、《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满簇,北京人。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

C、《我的老师》,魏巍,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诗《黎明的风景》,长篇小说《东方》,《东方》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

D、《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64年她被授予“总统自戕勋章”,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

7、仿写句子。(3分)

我是清凉的小溪,总想滋润干涸的土地;我是勇敢的雄鹰,总是向往辽阔的天空;

我是

, 总

三、阅读(50分)

(一) 捡来的手机 (22分)周广华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提议:

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

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

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选自《意林文汇》2009年第4期

9.本文安排故事的结构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围绕手机展开故事情节;二是围绕儿子的情绪展开故事情节。请你依据文章思路填空:(4分)

①故事情节:( )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 )手机——回顾还手机情景

②儿子的情绪:惊喜 ——( )—— 心情很好 ——( )

10.儿子不愿把手机交给学校,我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对他的那番评论,我为什么又感到“欣慰”? (6分)

11.文章第⑤段对小伙子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几种手法?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选一种说)(4分)

12.“我”表扬儿子“善良”“不虚伪”, 请你写出儿子的“善良”和“不虚伪”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4分)

13.课外链接:南京的彭宇在街上扶起摔倒的老人,却惹官司上身,被一审法院判赔老人损失,让不少人觉得好人难做,那么,当遇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请说说你的想法。(4分)

(二)轻 点 关 门 (28分)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响,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谢。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15、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4分)

16、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4分)

17、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4分)

18、李老先生临终前对独生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19、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解释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4 分)

答: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了本文后,我们受到了什么启发?(4分)

四、综合性学习(每小题3分,共9分 )

20、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请你举出,你看过的一部名著的书名:《 》 作者: 文中的主人公: (3分)

21.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自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后,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但仍有学生疏于体育锻炼,你如何邀请不爱运动的小强参加体育活动?(3分)

22、某宾馆客房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一张小纸条。

尊敬的客人:

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如果您想带一件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价格为90元,谢谢!

问题:这张小条提供了哪些信息?它告诉客人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

五、作文:(60分)

23、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会有好多让我们难忘的“一件事”:“那一次,我笑了”“那一次,我哭了”“那一次,我真后悔”“那一次,我真尴尬”。。。。。。这里的“笑”“哭”“后悔”“尴尬”正是表达了某一件事的真情实感或心理。

以“那一次,我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②、文章真情实感,字数600字左右。

第二篇:初一寒假语文测试卷

一、为下列语句中加红字注音。(12分)

1. 沿溯阻绝

2. 绝巘多生怪柏

3. 飞漱其间

4. 猿鸣三声泪沾裳

5.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6. 怀民亦未寝

7. 艨艟数百

8. 如履平地

9. 倏尔黄烟四起

10.珠翠罗绮溢目

11.僦赁看幕

12.毳衣炉火

二、解释句中加红字词(28分)

1. 略无阙处

2. 晓雾将歇

3. 夕日欲颓

4.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6.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7.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8. 吞天沃日

9.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10.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11.虽席地不容闲也

1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三、根据原文填空。(22分)

1.郦道元为了说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特点,他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具体的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三峡的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对西湖雪景进行了白描,他是这样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6.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

7.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

四、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10分)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似中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五、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20分)

(一)阅读《三峡》选段,完成题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红词语意思。(4分)

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

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

清荣峻茂______________

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说选段中画线语句的意思(3分)。

3.选段都写了三峡的美丽景色,请你分别概括两段内容,再说说两段在表现三峡美景上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题目。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3分)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说画线语句的意思。(3分)

3.这篇短文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3分)

六、按要求填空或作答。(8分)

1.陶渊明、郦道元、陶弘景、周密、张岱这五人中,哪两人生活在同一时代?(2分)

2.请你默写两句描写西湖的诗(或词),并注明出自哪朝哪个诗人(或词人)的哪首诗(或词)。(6分)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

一、

1.sù

2.yǎn

3.shù

4.cháng

5.qù

6.qǐn

7.chōng 8.lǚ

9.shū

10.qǐ

11.lìn 12.cuì

二、

1.通“缺”,缺口。

2.消散

3.坠落

4.欣赏

5.农历十六日

6.当„„时

7.画着文彩

8.用水淋洗

9.岸

10.高

11.许、使

12.还

13.酒杯

14.客居

三、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夕露沾我衣

5.征蓬出汉塞

6.江入大荒滚

7.衣冠简朴古风存

四、

1.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2.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3.(健儿们)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若隐若现。

4.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五、

(一)

1.断 急流 茂盛 确实

2.中间相距一千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第一段写了夏天三峡水疾的特点,第二段写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景色。这两段分别表现了奔放美和清幽美。

(二)

1.考虑,想到 于是 只是

2.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相互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3.北宋的苏轼。表达了他复杂的心情,既有赏月的欣喜,又有漫步的悠闲,更有贬谪的悲凉与无奈。

六、

1.郦道元、陶弘景

2.举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之韵

初二(1) 阮兆松

北京的秋天十分短暂,因此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往往万物都有极大的变化。这变化可能潜移默化,可能显而易见,可能突如其来,可能徐徐而行。而秋天的韵味,就藏在这变化中。

没有哪个季节的天气像秋天那样变化无常了。人们刚刚从夏天三十多度的气温里解脱出来,想在秋高气爽的天气中享受自然,放松自我。但接踵而至的冷空气让人猝不及防。气温在十度至二十度间作着跳跃运动,天气也仿佛在秋、冬间不断变化。而有些时候,时令已过立秋,而气候仍然酷暑难耐,“秋老虎”在抖擞精神,以它的神力“煎熬”着人们,使人们感觉夏天没有离开。这样,人们在秋天一季当中体会着三个季节的变化,虽让人们措手不及,但也有许多趣味。

随着天气的风云变幻,万物也都在变换着自己的姿态。一日下楼玩耍,惊奇的看到,有两棵树上结了一个个黄澄澄的、圆圆的果子,看上去像柿子,又像枣,但叫不出名来。看地上,一片片黄中带绿的叶子散落着,有的已经干枯。还记得去年高中部的那棵银杏,树上原本翠绿的叶子好像在一夜之间变成了金黄。这看似突如其来,即又在不经意间悄悄进行的变化让人们眼前一亮。

一天天气预报说有冷空气,妈妈让我加件衣服。我说:“班里还一堆同学穿短袖呢!”但还是磨不过妈妈的嘴,穿着风衣上学去了。到了学校,发现许多人也穿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衣、外套,与黑白分明的校服形成鲜明对比。到中午,就又是一副场景。毛背心、棉衬衫、套头衫、T恤,实在是风情万种。人们随着天气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穿着,本是为了保护身体,却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北京的秋天是短暂的,但又是变化多姿的。正是这变幻多姿,形成了秋天独有的韵味。

第三篇:2015年初一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卷

一、单选题(没提2分,共60分)

1、同学们,你知不知道,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古巴比伦

2、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右图的远古人类是

信息一:右图是其头部复原图

信息二:生活在大约在三万年前,会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 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4、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 袁隆平评价某遗址文化:“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他评价的是

A、陕西半坡遗址 B、浙江河姆渡遗址 C、云南元谋遗址 D、北京周口店遗址

5、下图的一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A、河姆渡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6、在涿鹿之战中被打败的东方部落首领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

7、下列哪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A、嫘祖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8、“禅让”是我国部落时代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下列各项中,禅让顺序正确的是

A、舜rarr;禹rarr;尧 B、尧rarr;舜rarr;禹 C、禹rarr;尧rarr;舜 D、尧rarr;禹rarr;舜

9、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涿鹿之战 B、夏朝的建立 C、仓颉造字 D、人工取火

10、商朝又称为殷朝,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

12、不同时期,文明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商代文明的突出表现是 ①青铜器 ②瓷器 ③甲骨文 ④纸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西周的建立者是

A、周幽王 B、周武王 C、周平王 D、周厉王

1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5、在周朝各诸侯国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秦 B、齐 C、燕 D、楚

16、与吴越争霸有关的成语是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 D、退避三舍

17、“管仲既用,尊王攘夷,诸侯会师,葵丘论剑匡天下”这些资料反映的是

A、齐桓公称霸 B、城濮大战 C、勾践灭吴 D、桂陵之战

18、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重视使用法律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9、秦国最终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采纳了“仁政”思想 B、实行商鞅变法 C、有孙膑为军师 D、修筑万里长城

20、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美称,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京杭大运河 D、三峡大坝

A、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

2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

23、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诸侯的叛乱 B、统治残暴,失去民心 C、国人暴动 D、少数民族内侵

24、我国曾经发行了一张邮票,里面的“主角”可让你体会到我国古老乐器迷人的魅力。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 A、铜壶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青铜编钟

2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26、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7、“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此战的交战双方是

A、秦国和齐国 B、魏国和赵国 C、秦国和楚国 D、秦国和赵国

28、下列历史人物,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晋文公 ②商鞅 ③纣王 ④舜

A、④①③② B、 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29、历史活动课上,李小明同学在扮演老子时所说的台词可能是

A、“兼爱、非攻” B、“以柔克刚” C、“无为而治” D、“仁者爱人”

30、“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变法图强”,这些词描述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特征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2)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用字母作答)(2分) (3)距今约70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的远古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用字母作答)(2分) (4)材料二中提到的“轩辕”是指谁?他生活在什么地方?(4分)

32、(24分) 材料一:

图一:某朝代初期形势图 图二:某朝代等级示意图

材料二: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自田和篡位称候,传两世,至威王,两败梁国(注:即魏国),桂陵与马陵,国势大盛。而其时,秦亦渐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五: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 战死之赏罚。 司马迁《史记bull;秦本纪》

材料六: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1)图一和图二共同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图二反映的是该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政治变化?这一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 城濮大战后,谁又成为中原霸主?(6分 ) (3)材料三中所说的”国势大盛”是指哪个诸侯国?指挥该国军队“两败梁国”的是哪位军事家?(4分) (4)材料四和材料五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著名的变法运动?请你说说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 (5)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请你写出一个。(2分)

33、(6分)同学们,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在众多历史人物中,你最喜欢(或者佩服)谁?为什么?请简单论述。

提示:

1、可以写课本上学过的历史人物,也可以写课外自己了解的;

2、原因至少写两点,每点2分;

3、要求语 言表达清楚,逻辑严密,符合史实。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模拟试题(附答案)

初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卷(含答案)

第四篇:2015初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新人教

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3、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秦朝

4、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5、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白菜

6、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7、与下列人物比较,范缜属于下列哪一类人物() A、王羲之、顾恺之 B、荀子、王充 C、祖冲之、郦道元 D、司马炎、孝文帝

8、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佛教空前盛行 B、封建国家大分裂 C、民族出现大融合 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10、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 A、魏 B、蜀 C、吴 D、西晋

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A、绘画艺术的发展 B、佛教的盛行 C、社会动荡不安 D、社会相对稳定

12、有关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述最恰当的是() A、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 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 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

13、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思想的著作是() A、《水经注》 B、《开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14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原因是() A、麻醉人民 B、发展石窟艺术 C、扩大寺院势力 D、维护封建统治

1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6、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诸葛亮 B、刘备 C、班固 D、孙权

17、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B、江南的初步开发 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 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8、初后人尊称书圣的是() A、张旭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19、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它详细记录了钱国100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而且把水道流经地区的山麓、城镇、物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历史传闻等,作了具体生动的记述。这本书是() 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东方见闻录》 D、《资治通鉴》

20、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起,先后有多少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以下政权中,曾经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①东汉 ②曹魏 ③北魏 ④西晋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1、根据所给的历史信息,写出有关名称: (1)、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___。

(2)、他是北朝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成果。他是:___。

(3)、他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周圆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是:___。

(4)、他是北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写了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他是:___。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除上述内容外,他还有哪些革命措施?

23、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24、探究题

学习《三国鼎立》一课后,历史兴趣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同学认为“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另一派认为“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他们说的对吗?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历史现象的?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考试卷 2015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试卷

第五篇: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忧郁() 栖息() 勉强() 携手()

B、弥漫() 聆听() 葱茏() 嫉妒()

C、涟漪() 肆意() 眷顾() 饶舌()

D、萦回() 翩翩() 真挚() 对峙()

2.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⑴形容十分拥挤,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

⑵处在优裕的环境中,安于享乐。( )

⑶家家户户都知道。( )

⑷形容特别有滋味或有兴趣。( )

3.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其表达作用。

⑴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

⑵人人心满意足,不向前移动,几乎连呼吸都停住了。

4.将下列对应选项连线:

《骆驼寻宝记》 塞尔登 美国作家

《地毯下的尘土》 王尔德 美国儿童文学作家

《巨人和孩子》 陈伯吹 英国作家

《蟋蟀在时报广场》 莫德?林赛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5.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老骆驼在垂暮之年,又一次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载誉而归。

马和驴请老英雄去介绍经验。

“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了目的地。”

“就这些?没有了?”马和驴问。

“没有了,就这些。”

“ ”马和驴都非常失望。

任何来自于实践的经验之谈,都不复杂,都是简单的,关键看人们能否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实际中去。

(要求:请仔细阅读短文,为文中的空缺处补上一句话,要求符合马和驴的心情。)

第二部分:

(一)

大公象扇动着两只比蒲扇还大的耳朵,听到了这个十分离奇的消息。他可不愿意错过这个好机会,便背上一千公斤香蕉出发了。他还叫上老伴,好助他一“鼻”之力。金丝猴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穿上金光灿灿的丝绒袄儿,又摘了十来个香喷喷的水蜜桃,装进葛藤打结的口袋里,往肩上一搭,也上路了。

听到寻宝的消息,乌鸦飞出了窝,黑熊钻出了洞,就连正在吵架的老公鸡和老母鸡也言归于好,携手同行,加入了寻宝的行列。那些牛呀马呀羊呀听说远处有宝,也都结伴前往,想碰碰运气。一只大白鹅在兴冲冲地赶路,她盼着寻到宝贝后能一步登天,直上青云,与高傲的天鹅一比高低。一群鸭子欢欢喜喜吵吵闹闹地挤在一起走,有的说找到宝以后平分,有的主张把宝卖掉,买个清水池塘,好让大伙儿舒舒服服、痛痛快快地洗澡。

6.童话中经常出现拟人化的动物形象。但这些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又不应脱离自身的特点。请仔细阅读文中对各种动物的描写,说说作者抓住了这些动物的什么特点?

⑴大公象:

⑵金丝猴:

⑶老公鸡和老母鸡:

⑷大白鹅:

⑸鸭子:

7.作者大约写了三十余种动物去寻宝的样子。但绝非平均用笔墨,而是有详有略。请在略写的语句下画上波浪线。

8.“一‘鼻’之力”是一种“仿词”手法,被仿的词语是 。

(二)

⑴美戴斯国王从陌生人那儿学会了点金术,高兴地跳了起来,满屋子奔跑,碰到什么东西就抓住什么东西。他抓住一根床柱,它立刻变成了一根金柱子。他从桌上拿下一本书,手刚一碰,嘿!它竟成了一片薄薄的金片,他急忙穿上衣服,这衣服也就成了华丽耀眼的金衣服。国王从口袋里拿出眼镜戴上,谁知镜片已变成金片了,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⑵“这算不了什么。”国王心想,“我指望大的好处,就不能带来一些小的不便。”他想到花园去看看,在那里有许多盛开的玫瑰花,微风吹来,香气醉人,国王在花丛中来回走动,并毫不疲倦地使用点金术,一直点到每朵花,甚至连花蕊里的虫子都变成了金子为止。

⑶随后,国王就回宫殿与女儿一起吃早饭。长桌上放着咖啡、面包、烤鱼等食品。国王倒了一匙咖啡给女儿,女儿接过来惊奇地叫了起来:“刚才还是个瓷杯,怎么一下子变成金杯?”国王高兴地对她说:“我已有了点金术!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他一边说,一边将一杯咖啡送到嘴中,可他嘴唇刚一触到咖啡,咖啡立刻变成了金液,随即就硬化成一块金子。看到这情形,他不禁大吃一惊。他随手又拿起一块面包,但还没来得及掰开,它已成了金块。国王几乎绝望地拿起一片烤鱼,不用说,烤鱼也立刻变成了金子。

⑷国王十分羡慕地望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面包和咖啡,就走到女儿面前,一面抚摸着女儿,一面请女儿拿片面包给自己吃。突然间,他心爱的女儿也成了一尊金像。

⑸国王发疯似地大声喊叫:“陌生人,快来呀!快来救救我的女儿!”

⑹不一会儿,陌生人就出现在国王的面前,说:“点金术一定给你带来了许多财富吧!”

⑺国王说:“现在我才真正明白,金子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请给我解除点金术吧。”

⑻“你比以前聪明多了,美戴斯国王!”陌生人严肃地说,“我看得出来,你的心还没有完全从血肉变成金子,否则就无法挽救了。快去吧!跳进大花园旁边的那一条小河,在河中装瓶河水,把水洒在你要它变成原样的东西上。如果你真诚地去做,就可以补救你由于贪婪所造成的灾害。”

⑼国王快步跑到河边,连鞋子也来不及脱去就跳进河中,想尽快将点金术冲掉。他还带了一瓶河水跑回宫殿,用水洒向心爱的女儿,水一落到女儿身上,他就看到这可爱的孩子双颊又恢复了红润的颜色!

⑽国王拥抱着女儿说:“孩子,是爸爸害了你。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点金术了。”

9.用文中原话解释第⑵段中的词语:

“大的好处”指:

“小的好处”指:

10.“如果你真诚地去做,就可以补救你由于贪婪所造成的灾害。”在文中找出①最能表明贪婪的语句、②最能表明灾害的语句和③最能表明补救方法的语句,摘出来。

1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⑴第一段中“嘿”表现了国王的惊喜心情,不能删去。()

⑵第五段中“我的女儿”改为“我和女儿”更符合国王的性格特点。()

⑶第七段中“明白”的内容是“金子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请给我解除点金术”。()

⑷第九段“连鞋子也来不及脱去”表现了国王想冲洗掉点金术的迫切心情。()

12.如果将本文分成两个部分,应如何划分?为什么?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理由:

(二)

一个裁缝和一个金匠一起外出旅行。一天傍晚,当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听到从远方传来乐曲声,而且越来越清脆。乐声独特、悦耳,使他们忘了疲劳,加快脚步往前走。

月亮升起来时,他们来到一座小山丘上,在这里,他们看到一群矮小的男人和女人。他们正手拉着后,一边欢天喜地转着圈跳舞,一边用甜美的歌喉唱歌,这就是两位流浪者听到的乐曲。中间坐着一位老人,他比其他人稍微高一点儿,穿着一件花外套,灰白的胡须挂在胸前。两个流浪者惊呆了,站在那里看他们跳舞。老人向他们招手,示意他们进来,人们也主动松开手让他们进去。金匠是个罗锅,他和其他驼背的人一样鲁莽,他首先进去,裁缝起初有些胆怯,往后退缩;后来,当他看到他们跳得那么欢畅时,他也鼓起勇气走了进去。矮人们又重新拉成圆圈,继续像狂欢一样唱歌跳舞。但是,老人从腰带上取下一个刀片,磨了起来,磨快之后,他回身看两个陌生人。他们感到害怕,可是不容他们多想,老人抓住金匠,转瞬间把他的头发和胡子剃了个净光;裁缝也落了个同样的结局。老人剃完以后,亲切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好像是说,他们不错,没有反抗,心甘情愿地让剃光了,这时,他们心里也不再感到害怕了。老人用指头指了一下旁边的一堆煤,示意他们把煤装到自己口袋里。他俩虽然不知道这些煤对他们有什么用处,他们还是照办了。然后他们继续赶路,去找住宿的地方。他们来到一个山谷时,附近的寺院的钟声打了十二点:歌声骤然停止,一切都消失了,只有冷清清的月光照着山丘。

两位流浪者找到了一个住处,铺上杂草,盖上外套,因为太累了,忘记了把煤从口袋里拿出来。正由于身上感到压力,所以比平常醒得要早一些。他们从口袋里往外掏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口袋里装的不是煤,而都是黄金。这时,头发和胡须也恢复了原样儿。他们一下子变成了富翁。但是,生性贪婪的金匠往口袋里装得多,得到的黄金比裁缝多一倍。对一个贪婪的人来说,钱越多,占有欲越强。金匠向裁缝建议再留一天,以便晚上再到山上老人那里去拿更多财富。裁缝不想去,说道:“我够了,已经满足了。我现在成了师傅,要与我心爱的对象(他这样称呼自己的情人)结婚,我便是一个幸福的人啦。”可是他为了照顾金匠,决定再留一天。

晚上,金匠肩上搭了几条口袋又到山丘上去了,他想装回来更多的东西。他发现,矮人们与前一天夜晚一样,正在唱歌跳舞,老人又给他剃光了头发和胡子,示意让他带煤走。他毫不迟疑地尽量往口袋里装,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又用外套盖在身上。他说:“尽管黄金会压身子,我也要忍受着。”他终于带着甜的预感睡着了,他想着,明天醒来时他就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了。

他睁开眼了,马上起身去查看口袋,但是,他惊讶地发现,从口袋里拿出来的全是黑煤。他想,前一天夜里得到的黄金还在吧,于是他取了过来,他惊奇地看到,黄金又重新变成了煤。他用沾满煤粉的手打自己的前额,感到头发和胡子全剃光了。但是,他的不幸还远远不止这些,他现在才注意到,除了背上的罗锅,前面长出了同样大的鸡胸。他认识到这是对他贪心不足的惩罚,便嚎啕大哭起来。

善良的裁缝被吵醒了,他心力安慰这个不幸的人,并对他说:“你是我的旅伴,就和我一起过日子吧,你可以他享我的财富。”他恪守自己的诺言,便是,可怜的金匠不得不忍受前鸡胸后罗锅的折磨,光秃的脑袋只好用一顶帽子遮丑。

(选自格林童话《矮人的礼物》)

13.概括本篇童话的情节和主题。

情节:

主题:

14.第一次老人剃光金匠和裁缝的头发,这个情节的作用是什么?

15.第一次老人要金匠和裁缝装煤,让人莫名其妙,这样设计情节有什么作用?

16.金匠第二次转去,这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17.童话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18.假如金匠第二次又得到金子,裁缝会怎样?金匠会怎样,发挥想象,改写一个结尾。

第三部分:写作

题目:铅笔盒里的争吵

要求: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下一篇:辞职报告范文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