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角下企业品牌论文

2022-04-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传统文化视角下企业品牌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哪怕只是本质的另一层幻象都是令我欣喜的。收到《国际公关》的邀约,讨论传统文化节目登陆卫视和网综,谈谈自己的看法。关于这个问题思考良久而没有下笔,主要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口。原本想凭借这几年做娱乐营销的相关案例谈谈几档节目的传播技巧,但总觉没有找到问题的核心。

传统文化视角下企业品牌论文 篇1:

浅析近代民族企业的品牌意识

摘 要:“品牌意识”是企业发展制胜的关键性因素。在清末民初的商业领域下,品牌意识越来越被近代民族企业所重视,由此很多今天所称的百年老店应运而生。品牌意识发展的趋势受多方面的影响,如近代企业家的推动、商品市场的扩大以及西方商业文化的作用等,以上诸多影响具有联系性、复杂性、持久性等。同时,它又渗透于我国近代商业模式、近代百姓生活等多方面,丰富了我国近代的商业文化,并最终为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品牌意识;工商业;发展;影响;民族企业

清末民初,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变革,同时也是经济层面的变革。民族企业品牌意识提高这一趋势,正是这一时期经济变革的重要体现。中国国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蓬勃发展,进而以品牌意识为代表的商业理念在近代商业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渗透于现今的中国商业模式中。由此,品牌意识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对近代中国商业的影响,从特殊性逐步转化为普遍性,并最终影响中国近代商业活动中的诸多方面,为中国商业文化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一、近代民族企业品牌意识提高的原因

(一)近代企业家的推动

受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影响,我国的品牌文化一直缓慢发展。1898年戊戌变法之后,清政府放宽了对私人投资设厂的限制,由此涌现出了一批近代实业家(企业家),如张謇、张弼士、荣氏兄弟等。近代的企业家,有别于古代的商贩。我国古代商贩在经营过程中的市场规模小,抑制了古代商贩品牌意识的培养。近代之后,自然经济的不断瓦解,商品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895年至1925年间,正是个人创业的黄金阶段。创业所需要的宽松环境、市场空间、融资渠道,这30年全都具备。”[1]这就使得近代意义的企业家,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

以纺织业为例,虽然纺织业是小农经济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代之前并没有形成规模性的品牌效应,全国知名性的纺织品牌凤毛麟角。步入近代之后,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背景下,先后有很多纺织商人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和企业。例如陈启沅的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周顺卿的裕昌丝厂、宋保林的大成稠厂,它们是我国近代纺织品牌的代表企业。

(二)自然经济的解体与商品市场的扩大

步入近代以来,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市场的扩大具有联系性和统一性。自然经济的表现是商品率低,并不是完全的自给自足。但是小规模的商品交换和经营抑制了人们对于销售策略的研究,因此导致了近代之前国人的品牌意识淡薄。自然经济解体的直接影响是扩大了商品市场,随着商品市场的扩大,“商办企业即民族企业也开始出现,到甲午战争时已有170家,集中在缫丝、面粉、机器修造等企业。”[2]为在竞争的商品市场下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近代经营者不得不钻研经营策略,继而培养并增强了品牌意识。由于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与商品市场的扩大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导致的,因此这是品牌意识提高的根本原因。

(三)西方商业文化的作用

近代西方商風的东渐及其对中国商人的影响,是伴随着西方商人来华经商办厂而产生的一种中外经济与文化碰撞交融现象[3]。根据《南京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所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自《南京条约》后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如《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均在对华贸易上设置了类似的不平等条款。一方面不平等的商业条款是对我国主权和行政权的侵犯,但是另一方面它推动了西方商业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促进了西方商风的东渐,使西方的品牌文化在近代伊始便开始于我国传播。伴随着西方的经济侵略,迎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商业文化也涌向了中国。《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品牌逐步进驻中国沿海,而后又由于开放口岸逐步向内地发展,进而渗透至全国。

二、近代民族企业品牌意识提高的表现

(一)近代国产品牌数量的增长和力量的壮大

“甲午战争后,设厂数和资本总额都增加了。设厂数,甲午战争前1872—1894年共设厂七十二家;甲午战争后,1895—1913年设新厂五百四十九家。资本额,甲午战争前为二千零八十九万三千元,甲午战争后到1913年为一亿两千零二十九万七千元”[4]。这份数值体现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它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壮大,民族工业的壮大的直接表现是投资设厂数量的增加。随着投资设厂数量的增加,国产品牌也在该物质条件的背景下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它体现了国产品牌力量的壮大。资本总额的提高是国产品牌壮大的经济基础即物质基础,这一现象对国产品牌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广告行业的宣传

以《申报》的广告为例。1895年《申报》中,出现了一些民族品牌所刊登的广告,有京都同德堂、金锁固精丸、普仁堂化痰丸、同春堂戒烟丸、祥泰衣装等。但是1895年《申报》中具有品牌性质的广告虽占多数,却存在很多商品的广告仅将商品的类别名称或功用刊登出的情况。它们并没有品牌名称,同时品牌的类别较少,主要集中在医药行业。在40年后1935年的《申报》,广告内容的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在品牌意识提高的影响下,广告内容的结构不仅仅局限在医药品牌等小范围,而是涵盖了国民的衣食住行等很多方面,例如金融行业的“瑞和银行”、文化行业的“国泰大戏院”、饮食行业的“晋隆饭店”等,广告的类别和数量均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同时,除去房屋租赁以及商品转让这样的广告外,其他的广告均有品牌标注。两份《申报》代表了清末和民国中期两个时代商业文化中品牌意识的区别,这也是近代民族企业品牌意识的提高在广告行业的表现,印证了我国近代民族企业品牌意识提高的趋势。

(三)近代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品牌文化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它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而有内容、形式的不同,它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5]从纵向看,品牌文化从近代开端到民国末期,在内容和形式,都有着不同阶段的时代内容。以“全聚德烤鸭”这一百年品牌为例,“全聚德”这一品牌创建于1864年,在近代时期,“全聚德”的品牌历程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全聚德”创办之初,它的早期品牌影响力赖于其创办人杨全仁的经营,虽然生意蒸蒸日上,但受经营模式的影响,“全聚德”早期的品牌影响力较小,并没有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商标。后期杨全仁委托大掌柜卢孟实经营,以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方式,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完善管理结构。在品牌建设方面,受近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全聚德烤鸭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后从北京的前门大街卖向了全国,并最终流传至今,成为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品牌。

三、近代民族企业品牌意识提高的影响

(一)推动国民对“国货”的认同

清末民初,我国发生了多起“抵制洋货运动”,譬如1905年的反美爱国运动、1908年山东青岛爆发过抵制德货运动,1908年到1909年的抵制日货运动。站在民族的角度看,“抵制洋货运动”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是民众应对外国商品在华倾销所激起的爱国行为。

在另一视角来看抵制洋货运动,也是提倡国货的历史过程,它能够推动国民加强对国货的认同感。近代国产品牌的不断发展,保障了民族企业在西方商品在华倾销这一恶劣的市场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加强了国货与西方商品的品牌竞争力,继而为反洋货运动提供了支持。例如创办于1905年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创办之初受外国烟草公司在经济上的挤压,公司和品牌的发展举步维艰。“由于处处受压,南洋的经营者只得一面在销售上针锋相对地与英美烟抗争,另一方面主动取得民众爱用国货运动的支持,积极地参与各种国货宣传和展览,其所有产品均以国货相标榜,以挽回利权相号召。在国货运动的支持下,南洋终于保持和发展了一部分国内的卷烟市场。”[6]这一成功的案例,以“支持国货”为其品牌文化,加强了国民对于国货的认同感。它不仅仅是对本企业的品牌推广提供促进作用,更为近代“提倡国货,抵制洋货”的爱国运动提供了支持。

(二)丰富我国近代的商业文化

在近代商业文化的丰富过程中,品牌、商号、商标文化是近代商业文化领域最突出的表现,其主要体现在品牌的名称上。很多企业在品牌的命名上尊重传统,并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譬如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其品牌的命名源自《周易·系辞传》一书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大生纱厂”这一命名,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更为近代商业文化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使商业文化更加丰富。再譬如“九一八商场”,它成立于1932年的9月18日,当时人称为九一八商场。“九一八商场”的命名,是以特殊事件为商品命名的具体体现,一方面体现了当时商人的爱国情怀,提升了品牌的口碑和品质。另一方面在品牌名称上融入了时代内容,刻上了“九一八”这一历史的烙印,进而丰富了我国近代的品牌文化。

(三)影响农村经济与百姓生活

近代中国是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演变的过程,民族企业品牌意识的提高是这一过程的推动力之一,并最终深深地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近代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国,政治经济的变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辐射于农村,而近代民族企业品牌意识的提高属于经济范畴,势必影响农村的经济走向,即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经营。品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近代商品经济的深化过程中,品牌的影响力也扩散到了农村。另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变动,社会生活的变动关系到每个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影响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近代民族企业品牌意识的提高,丰富了市场上的商品结构,“民国时代的中国百姓,接触、了解、使用新型民生设计商品,既不需要高深的吟诗作赋素养,也不需要弄懂器以载道这类纠结概念,它们存在于每一个中国家庭和每一个中国人昼夜起伏、一日三餐的日常生活之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7]它们极大地提高了近代百姓衣食住行的品质,最终深深地影响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余论

在近代民族企业品牌意识提高的过程中,“民族企业资本家充分意识到品牌商标的作用和魅力”[8],从而品牌营销概念在近代民族企业的营销理念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近代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品牌”在经济领域的这一发展趋势,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最终反作用于我国近代经济史的发展进程,其影响又辐射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多个层面,它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把握近代民族企业品牌意识的发展背景、发展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影响等方面,从近代企业的角度,读出的是近代的营销理念;从民族和国家的角度,读出的却是我国近代民族企业奋发图强,在列强的压迫中摆脱传统小农经济束缚的辛酸历史。

参考文献:

[1]胡冰.大商传奇[M].沈阳:遼宁教育出版社,2011.

[2]林涛.正说清朝三百年[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3]朱英.西方商风东渐与近代上海商业文化的产生[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4).

[4]北京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系中国经济学史编写组.中国近代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李彦亮.品牌文化营销探析[J].金融与经济,2006(4).

[6]孙晓村.近代中国国货运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

[7]王琥.民国商品里的物质文化属性[J].新美术,2013(4).

[8]黎英,张文华.近代国货运动下本土品牌商标设计的民族性[J].湖南包装,2017(2).

作者:桑兆辰

传统文化视角下企业品牌论文 篇2:

从国风综艺看传统文化全民传播

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哪怕只是本质的另一层幻象都是令我欣喜的。收到《国际公关》的邀约,讨论传统文化节目登陆卫视和网综,谈谈自己的看法。关于这个问题思考良久而没有下笔,主要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口。原本想凭借这几年做娱乐营销的相关案例谈谈几档节目的传播技巧,但总觉没有找到问题的核心。直到和一个甲方朋友讨论企业品牌升级策略的时候,才豁然开朗,自觉也许找到了一个新的视角。

在讨论中国风在娱乐节目复苏之前,要先简单思考一下为何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这一现象。当然因素众多,首先肯定还是商业原因。其实在过去的十年,传统文化的推广一直在一个上升通道之中,《百家讲坛》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当代“国学大师”。虽然有些人的泡沫相继被戳破,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学热”一直没有降温,现在我们看到的诗词大会等一系列综艺,只不过是老一代国学电视节目的进化版而已,当然这种进化不仅是节目模式的进化,在选手包装、线上推广上也充分融入了市场化的手段,“送餐员夺冠”等众多话题也充斥于各个APP。当然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政府文化部门在背后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这种助推我是很赞同的,与其看着各种臆造的历史剧横行卫视网络,不如主动占领宣传阵地。最后作为知识竞赛类节目,其实就是不断利用和观众的信息差获得收视率,说简单点就是台上的选手比电视前的观众知道的多或者聪明。之前有“最强大脑”在智力上碾压的观众,“一站到底”都占领了社科类知识的高峰,如今轮到传统文化也是无可厚非的。

价值观——传统文化传播的核心

然而同以往的知识竞赛类节目不同,传统文化的娱乐化推广,不仅仅是对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商业变现,更重要的是也利用了一系列节目,对逐渐从生活中远去的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唤醒。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经历了多次的文化浩劫,但是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人的处世哲学,通过经史典籍、诗词歌赋流传到了今天,之前“《论语》热”、“《明史》热”的背后都是对于传统价值观的挖掘。所以传统文化类娱乐节目的重新兴起,背后不仅是观众的好奇心,更是对于价值观的深入反思。这种反思不一定是严肃的,可能就是通过成为文化知识明星的“粉丝”而开始的。

价值观不仅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有的,回到历史的维度身边,一个国家的兴起、一个伟大企业的形成、一个成功個人的成长,都是在一个强大的价值观支撑下实现的,否则只可能昙花一现。在此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一来冗长繁杂,二来说来说去永远都是那几个人、那几个例子,相信大家早已烂熟于心。

然而问题的核心是为何过去的十年,特别是近几年“国风”娱乐开始大行其道,或者说达到了一个小高峰。这其实并不难理解,2010年中国GDP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要实现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价值观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而价值观从何而来,首先肯定是来自当代,但根基还要来自于几千年前的传承。

价值观——企业品牌升级的最高阶段

回到文章开头,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手上正在操作的一个项目。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近期接到了大量的咨询需求,话题都集中于一个方向——企业品牌的升级。品牌的升级在商业上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溢价的提升,而背后的动力正是不断发酵的“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成就了企业的发展,也对企业品牌形成了倒逼,企业也不得不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在工作中,对于企业品牌溢价的提升,我常通过三个工具来实现。

最简单的也是最常见的是跨品牌合作,以华为为例,华为mate手机就是跨品牌合作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华为mate先后和莱卡、保时捷合作,实现了销售均价的三连跳,甚至帮助中国手机品牌打开了进入附加值市场的入口。特别是保时捷设计的定制版,帮助华为在产品最高价上力压苹果,即使这样,依旧在一段时间内一机难求。

跨品牌合作,虽然能从短期内实现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但如果想从根本上提升品牌附加值,还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产品,从而通过产品力的提升,打造超乎用户预期的产品体验。提到小家电,我们常常想起戴森,在戴森之前我们鲜有耳闻3000元以上的吸尘器、2000元以上的吹风机,而在戴森之后,不仅打开了高端小家电的市场,也为莱克等国产品牌打开了进入高端市场的通道。戴森的品牌力塑造,很大程度上是由产品力实现的拉动,通过全新的无刷马达和涡轮技术,戴森让吸尘器和吹风机达到了超乎用户预期的产品体验,成为了技术类品牌提升品牌力的捷径。

塑造品牌的价值观是从根本上解决品牌附加值的核心手段。消费者为何选择一个品牌或产品,不仅仅源于物质需求或者性价比,而是对于品牌价值观的认同。我们常常提到苹果,不得不说现在购买苹果的人大多是因为习惯了IOS,但在IOS还没有今天这么多稳定应用和流畅体验的时候,真正购买苹果的先驱者们,凭的就是对于苹果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或者说是对于乔布斯的崇拜。在这个角度上,企业品牌提升的最高境界和我们此刻正在经历的价值观复苏教育,从根本上是完全一致的。

再做一个大胆的设想,根据以上三段话,如果企业品牌价值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实现:价值观塑造、超乎用户预期的产品体验、跨品牌合作,那么国家影响力的提升是否也可以通过以上三种手段实现?

价值观——只是影响力提升的一个开始

就像前文所说,我们在社会的舆论环境中看到了价值观的复苏,或者重新被讨论,在其背后,其实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寻求匹配的软实力。而软实力决定了一个民族在完成“追赶”之后进入“领跑期”的方向和动力。如今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在人均生产总值等领域还落后于很多国家,但原有的“竞争”策略(根据先进者寻找自身劣势并补足)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因此,通过价值观的塑造确定整个民族的奋斗目标成为了新的发展策略。

同时“超乎用户预期的体验”,在当今的发展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产品,这种体验来自于技术;对于国家,这种体验来自于民生福利。而跨品牌合作,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体现。在品牌和产品推广中,跨品牌合作更多讲的是通过品牌联合提升品牌定位,而国家也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参与全球交流,提升一国的国际影响力。

所以无论是一个企业的品牌,还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单纯从传播规律上看,其实是存在高度的一致性的。换言之,我们看到的一系列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从根本上而言与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其实是同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于文化的塑造,强化组织内部的行动一致性,同时影响组织外部对于其的系统性评价。

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挖掘的综艺节目出现时,其实真正应该欣喜的是我们所处的国家也在进行着系统性的升级,同时配套的民生福利、国际地位也会相应的“水涨船高”。

作者:朴健

传统文化视角下企业品牌论文 篇3:

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摘要:在国家实力增强,民族自信不断提升的在背景下,我国社会影响力逐渐加大,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让我国在国际舞台中大放光彩,应当注重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宣传。我们也可以把品牌文化当作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其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影响广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怎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独树一帜,获得发展空间,形成良好品牌形象,以此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也逐渐成为我国各国潮文化企业所关注的关键话题。国潮文化不仅涵盖了当前的潮流,同时还会宣传弘扬我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对中国产生向往之情。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因此,本文将围绕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各种表现形式,再探究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文化传播;“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

引言:在新时期中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走进中国,力求和中国共同合作、共同发展,而在面对这一社会大背景下,我国群众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转变,企业品牌所具备的文化元素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购买行为也产生影响。所以,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设计具有传统文化以及流行的作品来扩大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此来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在社会竞争中立足,不仅会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同时也会促进企业自身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

一.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发展的关键原因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而潮流的本质是文化的优越感,在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们开始追求更加高质量的生活,国人整体消费水平和鉴赏能力持续升级。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把每年的5月10日当做中国品牌日,次年5月,电商平台天猫就推出了“国潮来了”这一营销计划,该营销计划开展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扶持本土老字号品牌,这也是促进国潮文化品牌形象崛起的基础。所谓国潮我们从字面意思上探究,就是要把国家和潮流相互融合,需要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同时包含潮流属性创意产品。国潮品牌的领域较为广泛,其中主要集中在饮食、服装以及美妆上,而且生活用品、金融领域也会涉及到国潮。和潮牌相比,国潮有着自身独特优势[1]。因为国潮是一种立足于文化的时尚潮流,而文化内涵就是中国本土文化。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会提升广大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自信,并且开始重视文化传播。虽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存在着历史断层和文化冲击,但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国力的增强,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大放异彩。尤其近几年,央视陆续推出了各种以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像《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都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深受广大受众的喜爱,还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使传统文化成为热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的消费观产生深远影响。在经历了国外品牌的洗礼后,一些消费人员,尤其是当新时期的年轻人都逐渐关注国产品牌的进步。像一些欧美日韩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巨额利润的同时,还实现了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输出,同时我们也要深入反思我国品牌存在的价值和优势,抓住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契机,设计出更加专业、质量突出的国货。

二.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各种表现形式

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未能展现出自身个性,因为品牌要想吸引消费者,展现出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应当要具备个性化。如果对于同一行业来说,品牌内涵存在较高相似度,那么作为消费者会很难有效区分品牌所传递的内涵[2]。像我国是一个白酒大国,各省市都有白酒酿造业,而且白酒酿造的历史较为悠久,各种品牌都有着属于自身的历史底蕴,如果各省市和地区实现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为出发点,对品牌所具备的价值进行推广的话,那么将会达到更加显著的推广效果。但是不可否认,部分白酒企业却忽略了这一重点,单纯从塑造成功人士的视角上来对白酒宣传,存在设计雷同的现象,并未展现出自身个性。第二,单纯模仿而缺乏创新。企业品牌的确立应要实现构建在严谨的市场调查分析上,如果企业在经过了市场调查分析后,有了商品传递的文化元素,那么就要采用可行性营销模式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确立品牌文化。其实就是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对商品的核心价值观直观、全面了解,逐渐产生依赖感[3]。例如,海尔集团所生产的各种产品都始终坚持着真心诚意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的基本理念,并且这一服务理念还在广大消费者中。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单纯模仿,名牌,却缺乏创新,没有形成自身特性,久而久之将会被社会所淘汰。第三,具备专业性技能、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作为支持。因为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工作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种设计工作。但是我国品牌文化发展的时间较晚,有着良好理论基础以及设计经验的优秀人才较少。所以说,很难将传统文化和潮流相互融合,设计出能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前潮流的品牌。

2.1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互联系

虽然当前我国国潮品牌活跃时间短,但是作为中国消费者都对其有着较高认可度,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4]。为了落实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工作有序开展,应当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互融合。在新的一轮国潮中有博物馆运营的文创品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因为该博物馆文创制作展现出了产品所具备的文化功能,换一句话说就是不仅将商品所具备的使用功能展现出来,同时还会附加其他功能,像展现出博物馆的形象、有效传递博物馆文化价值,通过这种手段来发挥出博物馆所具备的教育、社会文化、公共服務。博物馆文创产品把文物采用更加具备生活化、大众化、实用化以及功能化的形式,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这种手段来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且还将会传播馆藏文物所具备的文化精神以及艺术价值,落实发扬和创新我国传统文化。例如,我们以故宫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来展开分析,这一文化创意的灵感来源于故宫文化以及房屋建筑等,一般情况下利用的做法就是合理选择某一文化元素,邀请专业设计人员重新设计,促使把这一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所应用的日常用品上,利用鲜活、新颖的形式展现。对于女性来说,口红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具,而口红外观、色彩的灵感色彩可以融入故宫文化,像前段时间很火的故宫口红,其设计的灵感其实就是来源于明清后妃的服饰服装饰品,其所具备的创意风格对我国国潮彩妆设计也具备了引领作用。但根据市场调查分析与线上成交率可以得出,。广大受众更喜欢呆萌、无厘头的风格。所以说,高雅大气的博物馆文化也要迎合广大受众的喜好,开发更多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不同风格的文化创意产品,像陕西历史博物馆就实现了深层次挖掘盛唐文化,采用唐代粉彩仕女俑做原型,并合理利用水墨和动漫的表现模式,创造出了Q版的唐妞IP,并且其还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形象代言人[5]

2.2品牌跨界

所谓品牌跨界是两个著名品牌在不同产品品类间所进行的合作,换一句话说就是利用创新来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从而产生消费行为,提升销售额,获得更高经济效益,落实文化的传播,能够跨界合作的两个品牌其实都是广大消费者认可、喜爱的知名品牌,而且对于两大品牌来说,也要存在一定共同点,彼此调性接近,从合作品牌的共性为出发点,新产品应当要具备双方优良基因,实现在诞生后,给消费者惊喜。像大白兔是我们比较熟知和喜欢的糖类,其和香水品牌气味图书馆联合推出了大白兔系列香氛,对于两者来说,其实都是出售味道,味觉和嗅觉感官两者相互转换,较为自然,所以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这一设计理念是值得提倡以及学习的[6]

2.3积极传承我国文化

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人员要加强学习,善于反思,总结设计经验。要对产品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范、哲学、文化深层次研究和提取。如果实在是不能够达到哲学的高度或者发挥出教化优势,也要满怀真情实感,讲好故事,打动消费者。李宁是我国著名的品牌之一,李宁创立于1990年,在发展的长河中经过了起起落落,其中因为原有消费者存在老化的现象,所以李宁集团也经过了迷茫,但是在发现这一问题后,并未能被打倒,而是善于发现漏洞,及时地抓住国潮风口,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具备的思想。所以说,李宁集团不仅继续坚持国旗经典红黄配色外,还进一步发展出汉字版的中国李宁标志,这一标志性运势图案展现了出了创新和潮流,也突破了一成不变的运动风格,将我国文化、潮流以及运动等元素相互融合。李宁新的产品是具有现代感年轻气息的,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思考,能吸引消费者,不仅跟上社会发展潮流,同时也会发自内心地产生爱国心理和自豪感,满足人们的文化归属感。

为了实现塑造企业品牌文化,展现出国潮,不仅要重视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同时也要融入新时代的内容,要和消费者加强交流沟通,依据消费者的审美来落实设计工作,融入现代化时尚文化因素,像在我国有着诸多流行体育品牌,但是对于流行的体育品牌来说,其消费群体大部分是年轻人,在形式和手段上会更加关注对现代元素的运用[7]。再例如,李宁利用的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其实我们从另一角度进行探究,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满足目标消费人员对商品所具备的个性追求以及情感需求,会逐渐对这一品牌产生忠诚度。对于品牌文化的塑造来说,不应单纯从企业自身发展个性化需求为着手点,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出企业的产品特征、文化理念,要让广大消费者能够传承文化的同时,追得上当前的社会潮流。只有这样,才能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获得广阔发展空间,保持竞争优势,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工作在后续会更加顺利的发展,其中色彩是落实对情感加强渲染的基础和保障,合理采用多样化的色彩会诱发各种情感。其和以往我国传统设计风格所具备的稳重典雅配色是具有差异性的,一些国潮品牌在色彩上会一部分保留传统的色彩内容,同时还注重进一步融入年轻人张扬个性的色彩,所以大多数产品都会选择浓烈的传统颜色,像松柏绿、朱砂红等,通过对这一色彩有效调整,会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现代审美,将中国的味道持续散发出来。而且各种颜色的采用都会让年轻的消费者具备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国潮产品的设计风格要和趣味性相互融合,像故宫就逐渐放弃了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文创产品来吸引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品牌争相效仿。因此,具有趣味性的产品逐渐成为国潮中最让人喜欢的产品之一,给已经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文化魁宝以及老牌国货加入新血液。总体来说,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在未来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但是作为设计人员一定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要善于抓住广大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落实综合设计,以此来创造出更受群众喜爱的产品[8]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在世界经济发展这一舞台上,我国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时,我国企业要落实改革创新,也需要独树一帜,积极学习基于文化传播来设计国潮文化品牌,提升竞争力,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文化。但是不可否认,我国一些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该差距还主要体现在品牌文化的宣传上,我们要了解到企业国潮文化品牌形象的设计和宣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和经济、政治问题以及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深远联系,也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营销手段相互影响,所以体现出了落实基于文化传播的国潮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工作的重要性,确保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理解和再创新,赋能与新商业的专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互联系。让广大消费者即获得了时尚、又体验到了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在不断的传承、融合、创新之下,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并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看到我国瑰丽的文化和惊人的创造力,终将从跟随者走向领跑者,开创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錢仲韵,曹霄洁.青年亚文化在潮牌服饰中的设计体现——以“佛系”文化现象为例[J].艺术与设计,2019(11):75-77.

[2]刘梦汝.基于中外潮牌对比探索中国潮牌设计的创新应用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7:13.

[3]郑怡然.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刍议[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29.

[4]张尧.基于博物馆资源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5.

[5]于畅.色彩设计的情感表达[J].设计,2013(2):168-169.

[6]王占柱,李丽娟.建筑色彩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研究——以上海为例[J].设计,2019(23):37-39.

[7]薛明明“.以道融器”价值取向在现代家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9(13):100-102.

[8]熊格外.对满足用户行为的产品设计的再思考[J].设计,2015(7):76-77.

作者:申佳美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地铁规划及科学价值分析论文下一篇:中小型制造企业服务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