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2022-04-1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现阶段,采取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既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又能在相关政策实施下,推动农村农业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农业发展,传统土地流转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需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创新,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为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主要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进行探讨。

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篇1:

探索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对适度普惠建构的意义

[摘 要]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据十七大报告的适度普惠与共建共享原则,结合近20年来 的经济发展实践成果,今后的社会发展必须走经济发展成果均衡之路。通过改善社会心理结构、发展县域经济、加快 卫星城建设、提高低收入群体福利、倡导慈善型社会等措施,缩短不同层次地域、城市及阶层之间的差距,建设经济生 态文明,实现经济发展成果分享均衡。

[关键词] 经济发展;均衡论;共建共享;经济生态

[作者简介] 何独明,重庆文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重庆 402160)

一、经济发展成果均衡问题

十七大报告中适度普惠、永续发展和人均GDP的政治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经济发展成果的核心需求,即成果均衡问题,也就是十七大报告的共建共享;如何共享共建是社会急需考虑的问题。十七大已经明确方向: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到“永续”发展、从总量GDP到人均GDP,从先富带动后富到共建共享,从东部带动全国、沿海带动内陆到适度普惠型社会,足以证明对经济发展成果的重新思考及定位,也就是注重了经济发展成果的均衡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所以,我们在论述和谐社会的建设时,主要着眼于经济发展成果的均衡化问题,只有解决了经济发展成果均衡问题,和谐社会建设才能水到渠成。所以,首要的问题是解决经济发展成果均衡。

二、和谐社会对经济发展成果均衡的要求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各个局部都和谐,要各个局部都和谐,必须要求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化。

1.城市阶层间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同样生活在一个城市,不同阶层之间对本地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存在巨大差别,这些差别不仅仅表现与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优劣差异,能力、素质、机遇等造成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不同,一般不会对社会阶层之间造成剧烈的不和谐。而最大的、最让人们之间不够和谐的因素,表现在灰色收入上。“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统计显示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按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显示的水平,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1]这些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均衡是损害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要从城市阶层之间对城市的贡献(当然某些时候、某些领域没有必要按照一倍的脑力劳动=N倍的体力劳动来计算)来衡量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的多少,也应该从人情性、合理性、感情性上稍加考虑,保持城市阶层之间的和谐。

2.城乡间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城乡之间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均衡也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一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存在这种失衡,建国以来表现更为突出,几乎以掠夺的方式集中乡村资源支援城市发展,造成了目前乡村不能充分分享自己的经济发展成果。更何况国家、地方政府安排的大型投资项目,也是按照政治中心优先原则、集中资源搞优势城市建设,这一原则在城乡间进行资源投入是有利于城市发展而不利于乡村建设的,在人才、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投入方面,城市的条件远远优于乡村,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失衡。现在已经出现了所谓“工业反哺农业”的声音,但却远远不够,要在经济发展成果的利益上惠顾乡村,应该提倡城市反哺乡村,对以前的发展模式进行修正,更有利于城乡发展互动,经济发展和谐分享。

3.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均衡。这个均衡是经济发展成果内在的最突出要求,也是解决经济发展均衡的核心部分。有关经济学原理强调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等迅速崛起,但其迅速崛起过程中伴随的经济发展成果共享问题一再被提及,它们的发展明显是建立在占用全国部分经济发展成果基础之上的,再加上区位优势、政策导向、自身基础,这些少数区域经济体的迅速崛起,虽然初步达到我们改革开放设计的初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些崛起的区域经济体对自己经济发展成果的“独享”(当然不自主的外溢效应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引起了社会的些许不和谐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个解决区域失衡的战略举措。

三、经济发展成果均衡论误区

上述论证的经济发展成果均衡问题,很容易给人们造成误解,并且在现实社会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误区。

1.绝对均衡论。我们讲世界是一个动态过程,所谓平衡只是一个点或短暂时刻的平衡,事情相对性是必然的,也是动态世界的主题即均衡的动态规则。自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来,由于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对社会各个生活角落的渗透力一直在加强,以至整个人类在国家、集体、组织、个人之间从来就没有绝对均衡过,在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中运转,如果说存在绝对均衡状态,也只是短期静态均衡,仅仅是一个点。从长期动态均衡规则看,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及结果不是绝对的,更不是绝对平均主义。

2.崇尚基尼系数。人们一谈到经济发展成果分享问题时,都言必提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标准,首先应该看到基尼系数的合理性,但又必须看到其不合理的一面;比如,制度寻租造就了一批大腹便便的暴富者、一批贪得无厌的受贿官员,拉高了我国的基尼系数,致使社会仇富心理日益严重,实际上我们的基尼系数却不一定像数字那么危险。如果不具体分析,盲目夸大,会对社会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基尼系数虽然实际意义含混,但人们崇尚其优美的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在收入差异量化的研究与测算中,被广泛应用。在对总体差异的分解分析中陷入了困境。人们试图运用基尼系数的方法来进行总体差异的分解,未有确切结果。”[2]

3.忽视历史与区位因素。我们既要考虑东、中、西部的相对均衡,又不能忘记它们的历史及其各自的区位差异。对于区位差异,人们往往无可厚非,因为很容易看到“己不如人”。最容易忽视的是历史因素,自南宋开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已经向南倾斜,张海英分析的江南地区的商路及格局、江南内部商品市场、江南市场与全国市场、海外市场等已经出现了南方经济的优越性;明末清初沿海与国际国内市场联系广泛,于是沿海地区有较高程度的商品化生产。泉州港曾以“刺桐”为世界各国航海家、商人所熟知,它的兴起和发展在“海上丝绸之路”占有重要的篇章;古时候的泉州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商港,早在南朝,史书上就有其与海外友好往来的记载。到了唐代,泉州港已是我国的四大商港之一,南宋时与广州并称为全国两个最大的商港。元代,泉州地区海外交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它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不争的事实已经写入历史,我们必须正视历史。

4.社会心理失衡。现存社会心理失衡的表现:尊卑有序心理、相互回报心理、明哲保身心理、从众与依赖心理、近而亲心理、出人头地心理、反向比较心理、责任淡化心理、权重法轻心理、享乐心理[3]。这十大失衡的社会心理必然导致对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不客观,这些不客观评价会对整个社会风气和人们心理状态产生一种不良的导向作用,最典型的是仇富心理及恶性事件发生,虽然富人的致富途径各异,但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以消灭其存在作为代价。这种社会心理失衡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要分享经济发展成果需要从制度、激励机制、劳动素养等各方面逐步提高,以使社会大众能够真正地、比较均衡(相对自己的努力、能力而言)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对社会失衡心理给予矫正。

四、经济发展成果均衡的政策建议

既然社会和谐要求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来说就需要从细节入手,逐步加以改善。本文提出和谐社会建构中经济发展成果均衡的政策建议。

1.改善社会心理结构

(1)媒体定位。要多宣传社会的阳光面,尤其是经济发展成果中的勤劳致富典型形象,推动社会形成一种“勤劳致富”风气,克服现在的众多媒体报道太多的阴暗面弊病。

(2)政府建设。政府建设的主要表现是克服制度寻租的灰色收入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尽力杜绝腐败的连锁反应,当人们在廉洁、高效、节约的政府、政治面前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时,即使存在不小的差距,也难以造成社会心理失衡。

(3)提高大众文化素养。社会的心理失衡很大程度上与文化素养有关,有人对“昌图县2002年以来的故意杀人案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自2002年初以来,到2003年6月下旬止,昌图县人民检察院共受理这类案件共32件33人。这些案件存在着以下共同特点:犯罪嫌疑人的文化素质低。在这33人当中,有18人为小学文化,无文化的1人,初中文化的为13人,高中文化1人。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57.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9.4%。”[4]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成果是否均衡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在阐述经济发展成果均衡时,更倾向于县域经济均衡发展。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议和政策,国家发改委袁达认为: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和规划,加大对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管理自主权,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县级财政的分税比例;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很多学者认同的模式包括工业化带动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矿产资源开发模式,但关键问题是如何实施这些战略,如何才能使县域经济发展更好。我们建议:财政收支改革势在必行,对县域经济的经济发展成果要谨慎“借调”,使本地的经济发展成果为本地人充分、合理分享,有必要时还要通过财政转移等手段资助贫困县的经济发展,为共建共享的全新局面打开新的发展思路。

3.乡村建设集约化。我国现在的村庄居住人口一般都是在300—2000人不等,并且平原地带村庄的密度很大,很多地方方圆2公里的村庄数目竟达10来个;乡镇的规模也相对较小,很多乡镇的总人口也不过3万人左右,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这就远远限制了小手工业、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市场空间,市场的吸纳能力被分散了、弱化了;另外还占用了大量良田,因为平原农村的户均住宅用地少则4分田,多则6分田,庞大的乡村数目所占田地的顷数是个惊人的数字。为此,我们倡导在有条件的平原地区实行口粮田加并村制,此处口粮田是指并村后,在新的居住地周围划分出基本的生活、生产用地,按人均分配,其他田地用于集约化经营、大机器耕种。并村制的原则是一定区域内有一个相对有实力的村庄能够对周围的人群产生吸引力,对迁移后的生活充满憧憬,又能得到比从事农业生产享受到更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并村以后,乡村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呈现我们无法猜测的景象。

4.优先提高低收入群体福利。适度普惠型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实现,最需要考虑的就是低收入群体的福利问题。低收入群体的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广大乡村的农民、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下岗职工等都要涵盖在内,数字庞大,要统筹规划并提高福利。

(1)城市低收入群体。大力发展廉租房建设,并且克服制度寻租带来的扭曲;大力发展与低文化素质、低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劳动密集产业升级的技术性与操作可行性相分离,使低收入群体能够适应技术、产业升级之后的劳动需求;大力培训低收入群体的职业技术,使其通过一定的技能获得更丰富的经济发展成果。

(2)农村低收入群体。这是最庞大的数量,也是最难改善其收入状况的群体,如果仅仅指望提高农产品价格,一系列的工业品涨价又会随之而来,甚至农产品涨价的比率低于工业品,实践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必须通过转移支付、乡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等途径改变目前的做法,真正做到经济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依靠单一措施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为此,必须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扶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保持地区间的均衡发展,牺牲一些效率扶持低收入群体,以兼顾公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5]。“均的不仅是利益,还包括机会,一旦能做到基本的机会均等,社会稳定自然不在话下。亚洲开发银行的阿里指出,政府应对贫富差距除了社会保障机制,还要发展新经济和新产业以创造不排斥穷人的就业机会,可谓一语中的。”[6]

总之,根据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适度普惠型和共建共享型社会建设目标,我们倡导经济发展成果要均衡,只有做到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共享,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才能平稳、高效地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小鲁.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EB/OL].财经(网络版),2007-07-10.

[2]丛培华.收入差异量化方法:比较与选择[EB/OL].http://www.xslx.com,2007-07-13.

[3]中央党校中青班城市化课题组.我国城市化“病态”倾向与若干政策建议[J].改革,2007,(7).

[4]潘澄.杀人案件的特点、类型、成因及其对策问题研究[R].深蓝警察,2007-08-24.

[5]青海省农调队.对青海省农村低收入户增收问题的探讨[EB/OL].中国三农网,2005-02-01.

[6]叶鹏飞.不患寡而患不均[N].联合早报,2007-08-13.

[责任编辑:昱 文]

作者:何独明

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篇2: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效应及创新策略探讨

摘 要 现阶段,采取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既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又能在相关政策实施下,推动农村农业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农业发展,传统土地流转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需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创新,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为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主要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效应;创新

基于现代化农业发展背景下,我国相关部门应发挥引导、监管等作用,加大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力度,考虑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需求,合理选择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变传统土地应用形式,进而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

1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各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而且还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此外,还应依据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合理化选择与应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改变农户传统理念,注重土地资源科学化使用,进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发挥现代化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1 转包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的转包模式,是指农户把自己所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全部或部分转给其他农户,此模式常应用在不发达地区。土地转包模式,只是在土地使用权方面发生变化,而承包权依然归属转包人,无论是转包方还是承包方,各项权利均会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与保护[1]。同时,此模式操作起来简单、方便,还可以把分散的土地集中化种植与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突出。

但在转包模式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因某些因素影响而出现诸多问题,如土地流转分散性、不稳定性等。为促进现代化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需农户对此模式合理化选择与应用,要依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正确应用,如此才能确保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股份合作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的股份合作模式,主要是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大部分农民选择把自己名下的土地,以股份制投入到农业生产股份合作经营中,获取相应经济收入。股份合作模式具有较高持续性、较广的应用范围等特点,目前已在各农业地区的发展中被合理应用。虽然各地区农业领域逐渐加大了对股份合作模式的应用力度,但其应用中存在着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股份合作模式未受法律法规保护,极易在股份合作模式实施过程中受经济效益因素推动影响,导致土地用途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农户权利、利益,阻碍现代化农业发展。因此,各地区农业应用股份合作模式时,要考虑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股份合作模式实施及农户利益、权利得到法律法规保护,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

1.3 信托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的信托模式,又被称为“土地银行”,应用主体是农民,农户自己把名下土地使用权委托给专业化的信托进行管理、使用,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信托模式的应用,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既不会对农民使用权造成影响,又能由专业的信托方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2]。结合目前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情况可知,信托模式并未全面化进行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有效确保信托模式作用全面发挥。对此,各部门应加强重视,要意识到信托模式的作用与影响性,加大信托模式应用力度,以实际效应说明其重要性,从而扩大信托模式应用范围。

2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效应

2.1 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广泛应用,既可以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又能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应用,促使农户积极开展大规模农业种植,便于对土地资源进行经营与管理。此外,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合理应用,还可以促使开展机械化种植,减少人工劳动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率,以现代化农业创新发展,提升各地区经济水平,改善农户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现代化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2 全力打造现代化农村

农村土地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农户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业,而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实施,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改善农户生活质量,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在我国各部门积极参与下,全力打造现代化农村,使其经营、生产效益等更加突出[3]。此外,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合理应用,还能优化农民传统种植及发展观念,影响农民个人思想与综合素质。科学合理应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可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增强现代化农村稳定性及综合能力,帮助农村地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增强现代化社会稳定性。

3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策略

3.1 遵循因地制宜创新原则,扩大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应用范围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效应条件下,遵循因地制宜创新原则,依据实施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促进现代化农业改革发展,扩大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应用范围,无论对农户,还是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等均有积极影响。针对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差异性详细探究可知,在经济水平较低地区,采用土地转包模式、分散性土地流转模式等,可对经济水平较低地区农业稳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选择信托模式,可解决各地区农业发展问题,显著提升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率。

3.2 制定完善的保障体系,明确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目的

无论是对各类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实施,还是对各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管理,均需有相应的保障体系[4]。保障体系的制定依据是结合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情况,全面分析、掌握土地资源使用标准,借助适合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逐渐改变农业发展现状。完善保障体系,主要是在保障体系实施过程中,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情况与相关模式应用进行综合化分析,借助保障机制,帮助农户解决种植问题,维护农户合法权益与利益,确保农业有良好的生存保障。此外,我国相关部门还应给予大力帮助,出台相关政策与制度,各地区农业部门应加大实施力度,使各项工作开展均能有法律法规约束,并明确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目的,从而实现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3.3 维护农民与经营者良好关系,促进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

维护农民与经营者的良好关系,也是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核心内容之一。无论哪种流转模式,土地使用权始终归属于农户自己,经营者所管理的土地仅有使用权。关于农民与经营者之间的合作,需农户与经营者之间相互协调,所选择的流转模式要符合双方要求,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实施依据,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确保土地经营合法性[5]。此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经营者的监管力度,规范经营者的行為,以保障农户合法权益,同时要实施相关政策,为经营者提供生产、经营有利条件,使经营者受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确保经营者的利益与权力,达到双赢创新发展的目的,从而促进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

4 结语

从现代化农业长久发展角度分析,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合理应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需依据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选择适合的流转模式,包括转包模式、股份合作模式、信托模式等,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全力打造现代化农村。在此基础上,要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创新,遵循因地制宜创新原则,扩大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应用范围,制定完善的保障体系,明确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目的,维护农民与经营者的良好关系,进而促进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改善农户生活质量,提升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增强现代化社会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杨灿明.探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策略[J].种子科技,2017,35(04):23-24.

[2] 王丽娟.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J].统计与管理,2017(03):143-144.

[3] 戴安华.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新模式[J].湖南农业,2018(07):38.

[4] 贺文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7,31(05):106-116.

[5] 毛振华,胡长战,钱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选择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6):228.

(责任编辑:刘 昀)

作者: 张建忠

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篇3:

国家审计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

【摘 要】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逐步建立起一套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在对现有研究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文章从审计环境的角度深入分析造就中国国家审计特色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国家审计的主要特色及其国家审计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环境; 中国特色

一、引言

自1982年我国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国家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制约以及推动民主法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审计作为一种特殊的监督控制机制,其目标在于促进和保障公共受托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客观上要求审计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公共受托责任不断拓展的需要。

纵观世界审计发展史,审计环境对各国审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受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也独具特色。刘家义(2010)指出,审计理论的研究要在“中国特色”上做文章。因此,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对国家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现有研究述评

早在1984年,我国审计学泰斗李宝震先生就曾对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过探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进程的推进,我国国家审计也在不断发展,相应的,学者们也进一步拓展了对审计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吕培俭(2001)从国家审计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就如何体现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了思考。秦莹等(2003)从审计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审计的中国特色。刘家义(2010)以及王常松(2010)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何涛和张勇(2013)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是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陆晓晖(201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体系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张立民和郑军(2009)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从保护资源为本到保护人权为本,从以政府为主导到以公民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郑石桥等(2013)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审计本质上是建设性审计,目标是通过审计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此外,廖洪(2007)对中国特色的审计关系进行了研究,王平波(2008)对科学发展中国特色审计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审计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并为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和审计实践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三、造就国家审计独具特色的因素分析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是在特定的政治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张立民和郑军,2009),世界各国审计体制建立和完善是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在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逐步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制度。

(一)政治体制

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形态(刘家义,2012)。而国家治理模式选择和调整受国体和政体等因素的制约,并影响国家审计模式的选择和调整。

与建立在三权分立基础上西方各国主要选择立法模式或司法模式不同,我国国家审计选择了行政型审计模式,这是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治上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当前的治理框架下,由于我国立法机构的作用尚未充分地发挥出来,而行政部门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主导地位,因此,我国国家审计体制选择行政型审计模式,能够更好地保证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并能够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效率。

(二)经济环境

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决定国家对国家审计的现实需求,进而影响其制度安排。具体而言,经济制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仅会影响国家审计体制的选择,还会影响国家审计目标的变化以及审计体制的变革。

综观西方各国审计发展的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审计的目标已经从早期的真实性、合规性向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公平性和环境性转变。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还不能得到充分保证,损失浪费和贪污腐败问题在一些领域还很突出,社会诚信机制仍很脆弱,因此,国家审计的目标仍然要强调合规性、合法性,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财务收支审计逐步转向强调绩效审计、环境审计以及民生审计等等。另一方面,我国产权的公有属性,决定了国家审计必须要关注国有资本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国家审计机关要对国有企业及其领导干部进行审计,以加强对国有资本经营的监督,强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受托经济责任。

(三)法律环境

法律制度是影响国家审计体制的重要因素,并相应地对各国审计理论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以法律的形式渊源为标准,可以将世界各国法律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对英美等国家的国家审计体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审计体制大都选择立法模式,隶属于国会,国家审计体制的依据大都以判例为主。而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多数属于司法模式,国家审计体制多是在宪法等成文法典中加以规定的。这与大陆法系要求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强调成文法典的权威性的特点分不开。

就法律的形式渊源而言,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审计机关的组成形式以及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任用、工作职责和权限等都由具体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颁布的各种有关审计的规章制度。国家审计机关必须依据法律的有关要求开展审计,进行“依法审计”。

(四)文化环境

国家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及社会价值取向,不仅会影响社会对国家审计的认知,还会影响国家审计及其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文化环境也会对国家审计体制的选择以及国家审计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尤其在对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过程中,审计评价是以法律和制度为依据,综合考虑情、理、法等因素后的结果。这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分不开。

四、我国国家审计的主要特色

(一)总体特色: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需要

审计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和完善必然要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相应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要适应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进程的步伐服务。

从我国国家审计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社会的运行按照政府的指令行事。这一时期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主要由财政、银行、税务等部门结合自身的业务管理进行,客观上没有产生建立现代审计制度的强烈需求。因此,这一时期并没有建立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也就谈不上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过度集中的政府权力向市场下放,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管控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管理监督缺位和责任推诿等问题凸显出来,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各种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乱纪行为。因此,客观上要求规范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直接的关系,加强对财政经济的管理,建立健全经济监督机制,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在这一背景下,根据1982年《宪法》,我国恢复了国家审计制度。而这一时期的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则主要集中在财经法纪审计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推进。相应的,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完善国家治理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民生审计、环境审计以及如何发挥国家审计的治理功能等将成为国家审计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国家审计特色的具体表现

1.国家审计的高度权威性与相对独立性并存

由于我国采用行政型审计模式,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审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和执政党的高度权威性,以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审计任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家审计机关还可以举全国之力,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对抗震救灾的跟踪审计、2011年实施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以及2012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其力度之大、效率之高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具有相对性。任何类型的国家审计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只是独立性程度不同而已。就我国国家审计而言,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我国国家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与立法型和司法型相比,行政型的独立性相对较弱。其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治理国家。国家审计的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目标。因此,我国国家审计既要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策,同时,在行政型审计模式下,国家审计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国家审计功能的实现可能会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干预,而政府的管理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国家审计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2.国家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产权制度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核心和本质问题。公有产权制度决定了国家治理的基调,故而公有产权制度会影响国家审计的制度安排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到国家审计功能作用的发挥(蔡春和蔡利,2012)。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功能,国家审计除了对公共财政资金的审计,还保留了对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权,同时可以对社会审计的质量进行监督。这些都是我国产权的公有属性在审计领域的重要表现,同时决定了国家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国家审计既关心经济效益,更关注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

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国家审计的目标必须从国家发展的高度考虑全局利益,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进程服务。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既要关注公共资源运行的效率和效果,更要关注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民众利益的民生工程,必须强调大局观点和重视对人民利益的保护,因此,国家审计计划的制定以及审计评价方法和体系可能重点关注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

五、国家审计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一)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自1982年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家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1.国家审计理念的创新

由于我国采用的是行政型审计模式,加上国家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家审计必然要关心公共财政资金和公共工程的审计。因此,围绕更好地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逐步树立了财政审计大格局这一审计理念。“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要跟进到哪里”正是财政大格局理念的最佳诠释。

2.国家审计目标的创新

国家审计制度恢复的初期,国家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维护国家的财经法纪,当好公共财政资金的“卫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国家审计不仅要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还要强化权力制约以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随着追求善治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主要目标,对国家审计目标的认识又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核心是推动民主法治,实现国家良好治理,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刘家义,2012)。

3.审计关系人理论的创新

审计关系人理论学说认为,审计行为(活动)产生于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和审计人这种三方关系人的互动作用关系之中(蔡春等,2011)。一般而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是指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审计活动的发生,就是这三方发生联系的结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契约关系的复杂化,审计关系人理论发生了一定的嬗变(蔡春、蔡利,2012)。我国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主导的审计委托人是党委组织部门而非一般意义的资源财产所有者或投资者。因此,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推动了审计关系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二)审计制度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制度在中国实现的一种创新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现代审计制度,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对特定组织管理当局而非对领导干部和领导人员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无论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还是作为一项审计制度,都是中国所独有的,其主要特点是针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实践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是现代审计制度在中国实现的一种创新(蔡春和陈晓媛,2007)。

经济责任审计对完善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必将更进一步推动审计理论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重视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关注审计结果的整改情况

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在我国当前的治理框架下,国家审计机关必须高度关注对民众利益的保护。因此,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家审计机关不仅要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更要关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事后整改情况。这就需要国家审计机关重视和加强与司法、纪检和监察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在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同时,促进相关部门工作的整改和提高。

(三)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1.审计方法论的创新

从审计方法论的角度,我国的国家审计实践推动了审计模式的创新。一般而言,现代审计模式可以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首先,经济责任审计的确立为我们创新审计导向模式提供了现实可能,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应当成为审计模式创新的一种可选择的方向。随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审计工作的组织应以审计确认领导干部作为行为责任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履责情况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审计调查的实施和审计证据的收集应以领导干部履责情况为切入点和着重点。其次,随着国家治理审计观的提出,国家审计要为国家治理的目标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未来的国家审计也应该在对政府内部控制和治理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价的基础上实施实质性审计程序。因此,随着中国审计实践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审计模式向责任导向及治理导向审计模式发展。

2.具体审计方法的创新

在具体的审计方法层面,我国的国家审计实践也推动了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首先,跟踪审计的实施推动了审计方法的发展。如国家审计机关对汶川、玉树和舟曲灾后重建项目的跟踪审计实践,推动了跟踪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其次,计算机审计技术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计算机审计在很多国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我国计算机审计技术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如苏州审计局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社会保障资金和住房公积金实现了联网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其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2007(1):11-14.

[2] 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11(2):9-12.

[3] 郝振平.审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2(6下):4-7.

[4] 何涛,张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M].会计之友,2013(6下):94-96.

[5] 廖洪.中国特色审计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2):95-99.

[6] 刘更新,许富荣.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基本理论的四大创新[J].会计之友,2012(4上):17-19.

[7] 刘家义.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研究,2010(1):3-8.

[8] 刘家义.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

[9] 陆晓晖.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体系的特征[J].审计月刊,2013(5):4-5.

[10] 吕培俭.关于我国审计制度特色的一些思考[J].审计研究,2001(6):5-6.

[11] 王常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J].审计研究,2010(3):5-8.

[12] 王平波.论科学发展中国特色审计[J].审计研究,2008(2):15-21.

[13] 秦莹,吴英娟,周英敏.对审计中国特色的思考[J].当代审计,2003(3):13-14.

[14] 张立民,郑军.国家审计、产权保护与人权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建设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6):3-12.

[15] 郑石桥,安杰,高文强.建设性审计论纲——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4):13-22.

作者:朱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会经济发展组织竞争力论文下一篇:中外合作办学产业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