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软环境建设范文

2022-06-28

第一篇:乡镇软环境建设范文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

总结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总结》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总结

**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县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为动力,按照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动员大会和《中共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关于在全县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迅速在全镇掀起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

活动热潮,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使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全镇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统一思想起步早

继市委2月14日召开了昆明市软环境建设动员大会后,**镇党委、政府于2月18日召开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动员大会,把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迅速统一到市委、县委的安排部署上,相关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对全镇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软环境建设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按照“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把手”抓“一把手”,层层抓落实的要求,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镇人大主席、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由全体班子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各单位(部门)、各村委软环境建设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范文写作明查暗访和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对工作落实

不到位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同时,结合**镇实际,制定并下发了《**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作了周密部署,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程序规范。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二)深化学习,解放思想。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更新思想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工作的大发展。整个学习讨论活动真正做到与贯彻学习十七大精神相结合、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推动**全面发展相结合。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开展,破除了因循守旧、养尊处优、四平八稳的思想意识;破除了无所作为、不思进取、看摊守业的平庸观念;破除了阻碍发展的一切条条框框和陈规陋习,增添了有

大追求、干大事业、谋大发展的勇气和魄力,敢想、敢闯、敢干,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全面提高了广大干部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了为镇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提高了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本领。

二、突出重点抓落实

按照建设文明的**,诚信的**,和谐的**,生态的**,实干的**,开放的**,开明的**,发展的**的总体要求,突出思想方面、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廉洁自律、严肃执纪等重点,强化措施,创新制度,狠抓落实。

(一)强化措施抓落实。2月25日,**镇召开软环境建设暨优质服务公开承诺大会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全镇24个单位就优质服务进行了公开承诺。同时,镇党委、政府采取9条措施,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一是领导加强分管联系工作,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二是纪委组织协调,跟踪监督,兑现服

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三是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四是年终进行民主测评,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五是量化分解工作目标,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六是严格工作考评,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七是年终进行述职,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八是镇直单位领导(办、站所长)进为民服务中心、公章进中心,面对面服务,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九是将各单位优质服务承诺事项打印成册,发至各村委、企业,接受社会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

(二)创新制度抓落实。为加强政企联系,促进招商引资,镇党委、政府于3月6日召开了驻塘企业家恳谈会,创新制度,共谋发展。一是建立了互通信息的反馈机制,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信息反馈的平台,使政府与企业、企业与

企业之间信息互通,做到信息及时反馈,问题及时沟通,矛盾及时解决。二是建立了打击违法犯罪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警务室、村委支部及企业保卫部门三方联动作用,范文内容地图齐抓共管,形成打击侵扰企业违法犯罪的合

第二篇: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总结

**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县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为动力,按照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动员大会和《中共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关于在全县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迅速在全镇掀起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热潮,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使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全镇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统一思想起步早

继市委2月14日召开了昆明市软环境建设动员大会后,**镇党委、政府于2月18日召开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动员大会,把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迅速统一到市委、县委的安排部署上,相关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对全镇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软环境建设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按照“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把手”抓“一把手”,层层抓落实的要求,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镇人大主席、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由全体班子成员组成

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各单位(部门)、各村委软环境建设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明查暗访和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同时,结合**镇实际,制定并下发了《**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作了周密部署,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程序规范。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二)深化学习,解放思想。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更新思想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工作的大发展。整个学习讨论活动真正做到与贯彻学习十七大精神相结合、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推动**全面发展相结合。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开展,破除了因循守旧、养尊处优、四平八稳的思想意识;破除了无所作为、不思进取、看摊守业的平庸观念;破除了阻碍发展的一切条条框框和陈规陋习,增添了有大追求、干大事业、谋大发展的勇气和魄力,敢想、敢闯、敢干,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全面提高了广大干部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了为镇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提高了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本领。

二、突出重点抓落实

按照建设文明的**,诚信的**,和谐的**,生态的**,实干的**,开放的**,开明的**,发展的**的总体要求,突出思想方面、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廉洁自律、严肃执纪等重点,强化措施,创新制度,狠抓落实。

(一)强化措施抓落实。2月25日,**镇召开软环境建设暨优质服务公开承诺大会,全镇24个单位就优质服务进行了公开承诺。同时,镇党委、政府采取9条措施,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 一是领导加强分管联系工作,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 二是纪委组织协调,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三是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四是年终进行民主测评,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五是量化分解工作目标,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六是严格工作考评,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七是年终进行述职,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八是镇直单位领导(办、站所长)进为民服务中心、公章进中心,面对面服务,跟踪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九是将各单位优质服务承诺事项打印成册,发至各村委、企业,接受社会监督,兑现服务承诺,促进优质服务。

(二)创新制度抓落实。为加强政企联系,促进招商引资,

镇党委、政府于3月6日召开了驻塘企业家恳谈会,创新制度,共谋发展。一是建立了互通信息的反馈机制,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信息反馈的平台,使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互通,做到信息及时反馈,问题及时沟通,矛盾及时解决。二是建立了打击违法犯罪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警务室、村委支部及企业保卫部门三方联动作用,齐抓共管,形成打击侵扰企业违法犯罪的合

力。三是建立了招商引资的互动机制,聘请驻塘企业家为**的招商引资顾问,充分发挥企业家对市场信息把握的优势,为**招商引资建言献策出力,以商招商。四是建立了和谐平安的共建机制,政府、企业充分合作,共同打造和谐平安的**。

同时,镇党委、政府围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阳光政务”工程。成立了机构,充实了人员,编制上报了**镇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如实公开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务信息网页完善等后续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二是抓好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做好镇为民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了办站所长进中心、公章进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使镇为民中心成为实施行政审批服务的唯一窗口,真正做到便民利民。相关事迹被云南经济日报报道(见《云南经济日报》20xx年

4月1日c1版)。三是抓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着重抓了“流程再造”工作,对各项服务项目进行清理优化,最大限度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消减前置条件,提高办事效率。四是抓好首问首办、服务承诺、限时办结三项制度的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昆明市首问首办责任制规定》、《昆明市服务承诺制规定》、《昆明市限时办结制规定》的实施细则,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五是建立了软环境建设监测点。在党政办公室、经贸(安检)、农科、水务、林业、为民服务中心等部门和各村党支部建立了软环境建设监测点,设置了20名监测员,对机关作风、行政效能进行监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改善。

三、推动发展有成效

围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等方面,分解责任,狠抓落实,通过党政领导班子和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取得成效。

(一)整改措施有成效。一是大力解放思想取得实效。全镇上下形成思想统一,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领导班子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打造出一支敢闯敢试、敢于担当、有风险意识的工作队伍。二是树立良好形象

取得实效。文明的**,诚信的**,和谐的**,生态的**,实干的**,开放的**,开明的**,发展的**逐步显现,塑造出新**、新形象。三是打击违法犯罪取得成效。深入开展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2月至4月,公安民警夜间巡逻60次,出警300余人次,共查处治安案件21件,破获入室盗窃1件,营造出平安和谐的良好氛围。四是转变工作作风取得成效。全镇上下落实“情况到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的要求,以春耕备耕和确保重大项目在**顺利推进为重点,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做到让群众满意,让企业满意。

(二)招商引资有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仇书记在全市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促进**工业片区发展。目前,全镇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际到位资金达1.139亿。一是建立政府、企业、村委的联动机制。将招商引资和帮助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列为领导干部的考核重点,建立健全企业与政府联席座谈制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各个部门配合抓的良好氛围;二是不断加大“以商招商”引资力度。由常青树公司牵头引进年产25万吨的干粉灭火剂项目一个,投资1.6亿元,目前到位资金7000万元(注册资金20xx万元,机器设备3500万元,土地征用500万元),现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阶段;三是镇内现有企业积极注入资金进行技改和扩大再生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腾隆焦化厂废气回收技改投入资金

3000万元,天浩锌业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90万元进行锗深化加技改,易隆开发区改造建设投入资金1200万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我镇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4亿元,增加值达5397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总利润1200万元,上交税金650万元。

(三)春耕生产有成效。在春耕生产做到早研究、早部署、早安排。 一是抢节令。针对雨季来临相对较晚、气温偏高的实际,我镇算好时间节令帐,做到早准备、早翻犁、早翻挖,以抢收促春耕。二是抓落实。严格把好四关口的落实: 烤烟移栽规格质量关口、区域化连片种植关口、品种纯度关口以及栽插用水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关口的落实。同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制度,落实责任,执行问责。三是促进度。取消双休日,严格请销假制度,全体干部职工下沉到生产第一线,落实一线工作法,以工作作风促进度,以服务热情促进度,以奖惩激励促进度,全力推进春耕生产进度。截止4月29日共计完成烤烟移栽5500亩,占移栽面积的46%,小春收割已完成98%,大春农作物种植已全面展开。整地理墒全面结束,掀起了移栽高潮。

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围绕“培养一流的村民素质,打造一流的乡镇环境、构建一流的社会秩序、创造一流的服务水平”的总体目标,努力把**建设成为经济景气指数高、文化特色浓、人

居环境好、投资环境佳、社会安定和谐的投资热土和创业乐园,对软环境建设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和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切入点、最佳结合点和最佳着力点。

第三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 建设绿色生态家园

——建瓯市玉山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总结

2009年4月

一、基本情况。

玉山镇位于建瓯市南部山区,距市区51公里。集镇所在地海拔410米。全镇土地总面积324平方公里。辖12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3万人。我镇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林业用地41.29万亩,其中有林地39.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5%。耕地1.82万亩。现有中型水库(洋后水库)一座,小

(一)型水库二座(洋潮水库、下洋水库),总库容达5700万立方米。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围绕“保稳定、强基础、促增收、建新村”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适宜休闲旅游的新玉山”的发展目标,按照《福建省环保局关于开展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的通知》(闽环保然„2005‟13号)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立镇”理念,把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作为推进小城镇环境建设和提升生态文明的重要组织形式,切实加强对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环境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环境面

貌进一步优化。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53万元,财政收入64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4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2元。城镇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3.9%。城镇公共设施完善,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达到国家卫生镇相关标准。城镇垃圾处理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2平方米。辖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地表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无水土流失现象,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农作物桔杆综合利用率达95%。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一是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环保和创建工作,我镇成立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下设创建办公室,抽调3名干部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环保工作制度和污染源档案,经常性研究部署和检查落实环保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环保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长期计划,使环保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轨道。二是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按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玉山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实施方案》,报经市环保局审核同意后,印发给各村、各单位组织实施,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二)落实环保法规,坚持走可持续道路。

一是把好建设项目初审关,防止新增污染源。在发展工业上,凡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项目,无论效益好坏,坚决不批;凡与环境规划不相协调的企业,无论市场前景如何,劝阻不办;凡须落实治理设施的轻污染项目,有过硬的“三同时”措施才允许报批。二是抓污染源监督管理,确保排污达标。认真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制度,配合执法部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督促落实“三废”治理措施,确保环保设施运转率100%,排放达标

率在95%以上。

(三)推进城镇建设,城镇管理规范有序。 一是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在建设审批中严格把关,不符合城镇规划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坚决不批,对历史形成的功能混杂区域,采取迁移、转变用途等方式逐步予以规范,使城镇功能布局更加合理。玉融小区是按规划要求开发的别墅型商住小区,小区房屋布局合理,立面设计高雅,道路、绿化、污水排放管网等配套设施齐全,是城镇建设新亮点。二是加强市场管理和交通管理。建立农贸市场管理责任制,实行承包管理。对集镇主街进行划线,实行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分行管理。加强城镇环境整治,及时纠正乱搭乱建、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三是完善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城镇常住人口4442人,集镇建成区日产生活垃圾3.11吨。为了切实加强对集镇生活垃圾的卫生管理,镇政府与各单位、店面签订“门前三包”协议,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以及《环境卫生责任制度》,建立“户收集、街清运、镇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现配有6人的保洁队伍,配备机动保洁车3辆,负责集镇日常卫生保洁。沿街摆放垃圾桶120个,垃圾直接转移到处理场。垃圾处理场离集镇2公里,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建有一座垃圾焚烧窑,直径4.76平方米,日焚烧能力5吨。镇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集镇生活垃圾处理,同时,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向店面、企事业单位适当收取垃圾处理费。2008年我镇共投入卫生经费42万元,其中垃圾归集处理设施建设35万元,日常卫生保洁经费7万元,实现了街道路面整洁、排水通畅的卫生管理目标。四是坚持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城镇建设向“生态化”和“景观化”发展,努力达到人文景观和历史、自然景观的协调融合。敷锡农民综合服务中心、玉融小区等新建小区均留足道路、绿化等公共用地,小区建设规划做到道路宽畅、功能完备、布局协调。加强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管理,如位于镇郊敷锡村的腾云桥,始建于宋朝,重建于清朝,伸臂式廊桥结构,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积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文化遗产,加大保护力度。五是加强镇郊结合部的建设与管理。将毗邻城镇的长布村、敷锡村及城镇所辖玉山村纳入城镇发展总体框架,参与城镇功能分工,综合安排建设布局,使镇郊结合部成为城镇中心的一部分,同城镇中心一样建设和管理。玉融小区、敷锡农民综合服务中心、长布商住小区等建设就是镇郊结合部科学规划与实施建设的重要成果。

(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初显成效。 一是加大耕地开发和治理力度,改善区域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2008年由省国土资源厅立项的东山、玉山、长布、下洋连片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正在建设中,总开发面积3239亩,预算投资586万元。通过对河滩地、荒草地、闲杂地的整理,可新增耕地746亩,形成“田、水、路”布局合理,田块平整、水源充足、灌溉自如、旱涝保收的生态农业区。通过耕地整理开发,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二是绿色生态农业取得初步发展。玉山镇素有“粮仓之乡”之称,是省级商品粮基地乡镇之一,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全镇现已形成粮、菜、茶、果、竹、榛等“六大种植基地”,粮食播种面积22511亩,反季节蔬菜基地2060亩,高山云雾茶面积4253亩,翠冠梨、甜柿等名特优水果1457亩,毛竹林141349亩,锥栗林19548亩。其中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有机水果(翠冠梨)实验示范基地300亩,与建瓯绿剑食品有限公司、三源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有机笋生产基地20000亩。通过绿色生态农业的开发,促进了全镇农业、林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岭后村反季度蔬菜生产,采取专业合作社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积极推广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生产的夏阳白大白菜、石头番茄、辣椒等蔬菜质优价高,正积极申报国家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全省首家由农民创办的果树研究所——福建省建瓯市惠津翠冠梨研究所,积极参与省政府组织、省农科院组织的“百名专家扶持百家企业”的“双百行动”,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绿色有机水果(翠冠梨)生产技术实验与推广,建设生态(翠冠梨)果园300亩,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农业的示范点。研究所还以专业合作社形式,把分散的种植户组织起来,注册了“惠津”翠冠梨商标,经营面积达到2000亩。“惠津”牌翠冠梨2008年经省出口检验检疫局检测合格远销俄罗斯国际市

场。

(五)保护绿水青山,打造绿色生态乡镇。

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镇党委政府立足玉山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树立“生态立镇”的理念,把保护绿水青山作为玉山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列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落实。一是提出打造建瓯城市供水战略水源地的目标。玉山镇地处高海拔山区,地理环境相对独立,自然生态良好,无工业污染源,且现有中、小型水库三座,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建瓯市城市供水战略后备水源地的理想选择。我镇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将按这一目标积极推进。二是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保护。全镇划定生态公益林保护面积6.3万亩cript href="http://jpfwbfb.blog.163.com/blankE

1] ditor.html#_msocom_1" face=宋体 size=3>[微软用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5.2%。逐片确定管护责任主体,与护林员签订管护同书,各级财政每年投入管护资金达42.5万元。加强林木采代管理,科学安排木材生产。限制采伐指标,控制采伐总量;用材林提倡择伐,天然林禁止皆伐,饮用水源保护区禁止采伐,以提高森林植被恢复能力和水资源涵养能力。三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建设和管理。我镇重新编制了饮用水水源规划,划定了集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设立了保护区界牌,保证了集镇居民饮用水的质量。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和保护,各村均划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立保护区界牌,对保护区内的人工林地采取退耕还林措施,种上阔叶林涵养水源。四是加强农村清洁能源推广。镇成立农村能源开发管理站,专门负责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能源开发管理,转变农村群众生活、烤烟生产、茶叶加工、水煮笋生产等用能以燃柴为主的传统,推广使用煤、电、液化气、沼汽、太阳能等新型清洁替代能源,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和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2008年我镇共筹措资金18.6万元,补助村民建设沼气池155口,每口补助1200元。采取政府每台补助300元,商家让利460元的方式共安装了260多台太阳能热水器。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五是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广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宣传,加强监督检查,严禁乱挖、盗砍、滥杀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六是提出打造生态旅游乡镇的目标。立足优良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我镇提出了打造生态旅游乡镇的目标。今后将在做好自然生态保护的同时,积极推介陈家山峡谷、仙山牧场、石塔山杜鹃花、石大岗(蟹龙岗)、洋后水库、三龙寺、大圣庙、敷锡廊桥、生态果园等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发展生态游,把生态资源转

化为经济资源。

(六)科学规划建设,创建福建省生态村。

把“生态立镇”理念融入新农村中心村试点建设,在上房村中心村积极开展创建省级生态村活动。一是高标准建设新村。聘请南平市城乡规划研究院对上房中心村村庄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整个中心村包括上房新村和山后新村两个生活区和旱田坪公共服务区。上房新村占地面积26.8亩,规划72户,建成72户,每户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包括户内花园12平方米。房屋联排式布置,主街道宽8米,巷道宽6米,配套完善了户内卫生厕所、化粪池、下水道等生活污水排放系统。配套建设了深井提水自来水系统。配套绿化了农民公园8667平方米,建设了蓝球场、健身路径等休闲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057万元cript href="http://jpfwbfb.blog.163.com/blankEditor.html#_msocom_2" face=仿宋_GB2312>[微软用户2]。山后新村占地面积23亩,规划68户,在建34户,每户占地面积102平方米,包括户内花园25.5平方米。房屋二栋一体别墅型布置,主街道宽12米,巷道宽5米,配套完善了户内卫生厕所、化粪池、下水道等生活污水排放系统。配套建设了深井提水自来水系统。配套绿化主街道。电力、广播、通讯“三线”全面地下式布置。累计完成投资511.5万元cript href="http://jpfwbfb.blog.163.com/blankEditor.html#_msocom_3" face=仿宋_GB2312>[微软用户3]。旱田平公共服务区是该村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有村委会、网络农坊、卫生所、学校、水冲式公厕以及商店、饮食店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二是积极发展生态竹林。毛竹是上房村的特色主导产业,人均面积达10亩,笋、竹收入占村民收入的八成以上。为使毛竹林可持续发展,我们聘请市林业局竹业科专家为顾问,在上房村设立优质高产生态竹林示范片1000亩,与建瓯三源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有机笋生产基地9000多亩,示范推广竹阔混交、生物防治虫害、笋壳回山、施用有机肥、人工或机械劈草等生态环保技术,提高了鲜笋品质和经济效益,又改善了竹林生态环境。

(七)广泛宣传发动,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电影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环保专题影片、电视专题讲座、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今日玉山》刊登环保政策、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在镇区主街道设立跨街环保宣传标语二条,不定期出版环保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等,营造创建氛围。二是举行环保培训。对干部抓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性、事业心;对企业职工,抓“三废”治理操作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三是组织专题活动。在中小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让学生学习掌握环保理论,参与环保宣传教育。以一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镇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发动社会成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维护生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开展群众环境满意度问卷调查。向机关干部、普通村民、个休工商户、中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结果显示群众

满意率达97%。

三、今后努力方向 开展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城镇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环

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二)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和企业业主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三废”治理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渗透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国策宣传,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继续加强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抓污染治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促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

系认证工作。

(四)继续加强环境管理,进一步增强环保执法力度。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勇于碰硬,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总之,我们决心以南平市、省环保局对我镇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努力工作,为不断提高我镇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优美乡镇而

继续努力!

第四篇:乡镇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情况汇报

乡镇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乡

镇建设情况汇报

乡镇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情况汇报

瞄准目标、精心组织、实干苦干、奋力推进“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乡镇建设 各位领导、同志们,上午好! 按照会议安排,发个言,经验交流谈不上,下面我将我镇实施省“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情况作一汇报: 今年竹园镇党委政府按照实施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建设要求,加强领导,强化宣传,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实干苦干,不等不靠,紧紧围绕“一个达标、三

个率先、四个到位”的工作目标,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积极开展“城乡风貌塑造”、“治三乱”、“除陋习,树新风”等专项整治,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力保障。

一是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指挥部长,党政班子及派出所、工商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六个工作小组,同时抽调事业干部6人成立城管中队,统一着装,全面协调抓好此项工作;二是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落实措施,全力开展整治工作。对全镇机关干部及镇属各单位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将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划分为近期、中期及长期三个阶段,确定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难点及措施,强化督查与落实,及时总结,强力推进各阶段工作的开展;三是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营造

良好的整治氛围。围绕打造特色一条街为重点,沿305线长达2公里的范围内制作道旗50个,30平方米的大型展板一个,利用广播、流动宣传车,围绕“除陋习,树新风”、整治“三乱”、城市管理条例、城市垃圾管理规定、四川省市容和卫生管理条例等开展宣传教育,起到了较好的发动作用,并迅速在全镇掀起了实施城乡环境整治“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示范乡镇高潮。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推进“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乡镇建设 竹园镇党委政府以创建“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治“三乱”、“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活动和“八进”活动作为今年的重工作点,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要求,细化了工作措施,制定了竹园镇城乡环境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乡镇工作方案,定期召开单位、村专题会议研究工作开展情况,查找问题,增添措施,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1、着眼未来,超前规划,努力实现美

好家园建设要求。

按照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要求重新审视竹园发展格局,调整城乡建设规划。一是做好燕儿湾发展规划,新增规划文化广场一个;二是围绕原305线,打造休闲一条街,打造解放街古城风貌,突出红色旅游特色;三是抓好大坪、桥湾村新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规划,着重风貌塑造。

2、对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努力实现城镇清洁化目标。

一是对全镇卫生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确定了“四清”方案;二是全方位集中开展卫生整治工作,在全镇出动人力 2600余人次,清除卫生死角60余处,清掏集镇下水道公里,清除垃圾 300吨,彻底清除集镇卫生死角;三是为进一步搞好保洁工作新增了18名保洁人员,对保洁人员实行一岗双责,既是保洁员又是劝导员。对集镇街道实行12小时保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堆积,运乐山垃圾场无害化处理。落实保洁制,进一步完

善社区居民、个体经营户“门前五包”、单位“院内四自”责任制,对城镇清洁化发挥了较大作用;四是加强集镇公厕的日常管理,落实专人负责,卫生状况良好;五是增设环卫设施,投入经费万元,新安装果皮箱60个,修建垃圾池12个,新增垃圾桶300多个;六是加强水污染治理,对全镇4座水库,226口山平塘、15处石河埝,开展清污整治,确保水质清洁安全;七是整治农村公路卫生,落实农村公路保洁人员14人,定期清扫农村公路。通过以上工作,我镇卫生状况得到根本转变,居民卫生习惯得到较大提高。

3、全面整治城镇及305线生产、生活秩序,全力实现秩序化目标. 一是整治交通秩序,确保我镇良好的交通环境。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我镇重点整治了集镇交通秩序,在全镇请乐山专业队伍重新划定机动车停放点 50余处,停车位200个,长3200米,投入资金万元,由城管、公安、运管等多个

部门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全面规范了车辆的停放;二是整治公路沿线乱堆乱放,加大对辖区内约5公里的305省道沿线的治理力度,积极整治沿线污染,彻底规范沿线集镇广告、标语,拆除违规、破损、不规范灯箱广告店牌116处,做到店招店牌、户外广告上不遮窗、下不遮门,集镇市政道路上无店招商牌,秩序井然;彻底清除“牛皮癣”,重拳整治占道经营,规范整治废旧收购点5个,洗车场2个,修车店10个,搬迁竹编加工点48个,杜绝了占道经营行为,通过整治305线所有竹编加工点已全部撤离公路沿线;三是整顿集贸秩序,规范市场管理。集贸秩序是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和难点。在整治工作中,党委政府制定集贸秩序整治实施方案,下大力气进行规范整治。除拆除临街违规搭建的棚架,对农贸市场实施分类管理,所有商业行为实行“座商归店、行商归市”划定临时市场一条街,每天由 6人从早上七点半开始对集镇及市场进行巡回

检查治理,使集贸秩序得到了根本转变,占道经营得到遏制,道路畅通,秩序井然;四是规范施工管理。对全镇施工场所实施规范化管理,完善了建筑施工报告制度,健全建筑垃圾处理办法,全镇施工工地均实行围栏施工,及时处理建筑垃圾清理整治工地秩序,做到堆放有序,清洁设施配套,杜绝夜间施工,确保了施工工地安全、有序、清洁卫生。

3、塑造城乡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奋力实现优美化目标:

一是制定完善了生态环境建设方案和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我镇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二是重点整治企业生产环境,通过“四自”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杜绝了污染物的排放,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企业予以取缔,确保了全镇企业排放达标;三是加大对天然林保护,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8%,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请专业园艺师规划,引进铁树、红杏木、杜鹃、三角梅等优良花草树木种植,在烈士纪念园外以突出红色旅游

为文体打造1500余平方米绿化带,整治305线草坪绿地1400余平方米,在305线公路两旁及集镇新植绿化树 300余棵,建绿化花坛100 个,绿化投入资金万元;305线硬化便民道 9000米,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确保我镇山青水秀,使竹园人民真正体会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惬意。

5、完善机制、细化措施、强化保障,努力实现城乡环境制度化目标:

一是转变干部观念,组织班子成员及支部书记到绵阳水磨镇考察参观,转变观念,学习先进经验;二是完善了保洁、劝导、巡察、干部示范岗、单位四自、门前五包、经费投入等制度,从而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步入制度化轨道;三是增收节支确保经费投入加大投入,落实责任,确保“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加大投入,落实责任,确保“五十百千”工程建设上新台阶:

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我们切实

体会到:群众参与是基础,真正的动力来源于人民群众,今年政府城市管理中队在城市管理中与群众发生纠纷5起,党委政府耗费较大人力物力才将纠纷妥善处理,群众的支持与理解需做不懈的宣传、说服与教育;加强领导是关键,困难再大,由主要领导牵头督查,率先垂范均能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达到预定目标;加大投入是核心,竹园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规划投入128万元,现已投入达43万元,目前在基础设施、环境打造、卫生整治、集贸市场秩序整治、交通秩序规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按创建要求在基础设施上需改造三条街、新安装路灯、改建公厕等,还有较大资金缺口;依法管理是核心,部分群众始终从个人利益出发,设置障碍阻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只有加大依法执法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为的阻扰,提高素质,得到群众理解,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的开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城乡环境综合治

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建设当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与创建省“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要求差距还很大。我们坚信有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相关县级部门的鼎力支持,有竹园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党委政府一班人将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不断创新,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竹园。 二〇一〇年八月四日

第五篇:生态立镇、创新发展 努力建设环境优美乡镇

我们北宿镇们位于山东省邹城市西郊平原地带,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故里。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临城靠矿,全镇45个村,人口8。3万,农业人5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创新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生态立镇”的意识,经创建生态示范区为总抓手,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转化废除弃资源,治理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同时,努力创建环境优美型乡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2001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02亿元,镇财政收入达到39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达到8600元。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中国乡镇之星“、中国乡镇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自1986年以来连续1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镇”。工作中,我们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科学制订生态示范区规划

北宿镇是国家大型煤炭企业“兖矿集团”的重要采煤区,辖区内有兖矿集团南屯、北宿、唐村三个煤矿和济宁市地方煤矿落陵煤矿,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贸经济活跃,工业发展迅速,集聚人口不断膨胀,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为此,镇党委、政府结合北宿实际,牢固树立“生态立镇”的意识,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

(一)

建立上下贯通、调控有力的组织机构。

镇里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经贸、土管、农机、畜牧等10余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优美乡镇”创建领导小组。在体育场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分工成立9个专业项目工作组,各工作组都制订工作方案,并与领导小组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指标层层分解,采取组长碰头、工作调度、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每季召开一次调度会议,集中力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外,镇政府与驻地大企业建立发良好的地企共建关系,互通环境整治工作的情况使地企双方在治理环境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

(二)

着眼可持续发展,科学制订生态示范区规划。

按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我们聘请了德国、以色列、中国家业大学中国煤炭科学院唐山分院等国内外10余位专家教授广泛参与,对我镇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进行广泛的考究论证,从经济因素到技术因素,从政策因素互社会因素等进行充分研讨,在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邹城市北宿镇生态示范区发展规划》,把规划与:“九五”、“十五”规划和《2010年经济与社会远景目标》紧密结合,围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废弃资源开发、绿色小城镇建设四个工作重点,即西南部粮食主产区攻结构调整与生态农业;北部矿区主攻采煤塌陷地开发治理与固体煤矸石的转化利用,东部工业园区主攻污染防治;小城镇主攻绿化、美化工程。每一重点又细化为若干小区,每一项都明确了要达到的程度及完成时限。力求使规划既具有科学性,又具可操作性,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推进的预期目标。

二、

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烽培育生态农业

最近几年,单靠生产粮食,农民增产不增收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镇党委,政府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变化,让农民认识并尽快调整土地经营方式,成为农村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为此,在认真研究,搞好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北宿镇生态示范区规划》,我们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调整家业结构的发慌路子。经过了前后四年的不懈努力,全镇家业结构高速初步形成了无公害蔬菜、高档鲜食葡萄、规模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经济林木五大主导产业,粮经比例达到6:4。目前,全镇冬暖式蔬菜大棚发展到2600年,中小拱棚3200个,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1500万元,规模养殖企业30余家,产值勤1。2亿元,速生林业10万余棵,产值2000凭着万元。

一是创办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走示范带动的路子。1998年我们聘请另家业大学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了高科技示范园,占地下920亩,总投资达3800万元,建有四连栋智能温室,特色双连栋温室、钢架无立柱复合墙体日光温室、1200吨冷库、工厂化育苗车间和家业组培中心等国内先进的基础设施。组培中心采取营养液无菌配制等方式引进、培育果菜苗木新品种,减少了生长期间的病虫害发生率和农药的使用率,每年为农民提供种苗200余万棵,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全镇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有5个大类20余个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证明书”。镇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被命名为“山东省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山东省农引推广重点基础上区”和济宁市“无农药残留、放心生产区”。

二是创办生态规模养殖企业,让农民做无本生意。为拉长产业链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镇政府与北宿煤矿联合创办了不起10万头生态养殖场“北晨养殖有限公司”,配套无添加剂颗粒饲料加工项目,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将仔猪,颗粒饲料赊销给农户,并提供饲料技术,让农民做上了“列本生意”,先后引进推广美国PIC台系杜洛克等优良品种,全镇生猪存栏量达到20余万头,2001年成功获得入沪销售格,并被确定为“全国生猪活体储备基地”。为解决粪便资源污染,该公司投资240万元,新上了利用猪粪加工颗粒有机肥项目,每年为蔬菜种植户提供颗粒有机肥20万吨,减少了辖区内种植业化肥的使用量。

三是建立绿色产品示范推广基地,加强对农民的绿色环保意识培训。镇政府在镇成人学术、家业高科技示范园、2000亩高档鲜食葡萄园、前后瓦“贡品”“香椿芽”温室培植基地、西故村樱桃谷鸭制品公司、10万头生态养殖场创办了8处绿色产品科技推广基地。1998年以来共举办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班次50余次,发放明白纸3万份,培训农民5000余名,提高了农民科技致富的酴和争创环境优美乡镇意识。

四是深化林业产权改革,建设平原绿化镇。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基础上,我镇支持年年造林不间断,沟、渠路、田、村统一绿化。镇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监督实施,全镇农田林网,每个网不大于300亩,中级产田不超过200亩,同时坚持一路两沟,沟旁植树,目前,全镇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沟渠林带化,道路林荫化。林木覆盖率14。2%农田林网覆盖率达90%。载是基础,管是关键,我们大力进行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明晰林业产权,林业经营权,按照一路、一渠、一片林,一档案的要求,实行科学管林,依法治林,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植树造林、客护树木的积极性。使植树变得群众热心,政论省心,农民受益,政府省钱。原来被称为“败家树”、“赔钱树”,改制后成为“绿色银行”和“自然氧吧”。

三、

是治理转化废弃资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高标准治理采煤塌陷地。由于我镇地处矿区,随着煤矿开采范围的逐步扩大,造成部分耕地结构和生态植被发生变化,农田灌溉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地面沉陷积水逐年增大,全镇共形成不同程度的塌陷地1。4万亩,其中低产田8000余亩,绝产6000余亩,个别村庄人均已不足3分地,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1999年,按照我镇生态示范区的规划,我们聘请了中国煤炭科学院唐山分院有关塌陷地治理专家进行勘测并规划设计,对6000亩绝产、稳沉的塌陷地进行了综合治理开发,采取控深垫浅、覆土造田和矸石回填、土体再造形式,实施了塌陷地土地复垦工程。共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复垦农田地1200亩,建高标蔬菜温室大棚94个,栽植“美人指”、“亚都密”,等高档鲜食葡萄园600亩,毛白杨等经济经济速生林木1万余棵,深挖精养鱼塘87个,特种养鱼,塘18个,建深水养鲼多箱500个,100万只养鸭场一处,种物鹅厂两处,建环湖路程。6。5公里,休闲垂钓鱼6处,栽植垂柳5000棵,花卉草地等绿色植被16公里,100余亩,配套游船、餐饮服务等基础设施,开发水上旅游观光项目,年接纳休闲旅游观光人员3万余人次,年经济总收入达到3000余万元,切实把采煤塌陷地变成了“聚宝盆。2000年9月,国家环保局,国土资源部召开的治理工程确定这“全国采煤塌陷地治理样板工程”。上前我们正着手实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写字楼物业管理范文下一篇:院报申办策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