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话剧赏析

2022-08-20

第一篇:暗恋桃花源话剧赏析

《暗恋桃花源》话剧公演主持词

大型话剧《暗恋桃花源》公演流程

主持人:王立飞

杜云

一、时间:12月13日晚6:30

二、地点:音乐系小礼堂

三、公演流程:

1、演出前5分钟静场(6:25)

2、主持人致开场白

3、话剧公演

4、主持人致闭幕词

A:尊敬的各位领导, B:各位来宾 A:敬爱的老师 B: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A: B: A:岁末年初,元旦将至,读者协会话剧组向全校师生献上了他们的贺岁大剧《暗恋桃花源》

B:《暗恋桃花源》是著名编导赖声川的作品,情节曲折离奇,内容丰富而富有深度,极具观赏性和文艺性。

A:本次话剧公演由院团委、图书馆主管,音乐系协办,读者协会话剧组承办,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石家庄学院

B: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 欢迎。

A:回首2009年,读者协会秉持着“让阅读的世界生动起来”的宗旨。开展活人图书推广项目,进而把阅读的范围从读书拓宽到读人。

B:筹建话剧组,将图书世界变为生动的现实世界,此次话剧的创作,导演组也是怀着学习的态度通过自己对赖声川作品的理解进行了再次创作,在此基础之上融入话剧组自己的特色。

A:本次话剧公演旨在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积极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向上发展。

B:同时,为读协话剧组成员提供一次自我锻炼的机会,也为会员的个人发展和话剧组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A:现在我宣布石家庄学院读者协会话剧组《暗恋桃花源》公演活动正式开始 B:为保证演出效果,请观众们保持现场秩序并将手机调为振动或静音 A:在演出过程中请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现场安静

B:我们演出之后所有演职人员将会再次登场与大家见面,让大家一睹他们的风采,谢谢! A:一个剧场 B:两个剧团 A:《暗恋》 B:《桃花源》 (合):不期而遇。

A:三个爱情故事,两部好戏,戏中有戏; B:一今一古,一悲一喜,同台展现舞台奇观。 A:从混乱到和谐, B:从笑闹到沉思 ; A:前一秒是喜剧, B:后一秒是悲剧, A:五十年近代史, B:五千年文明史, A:话剧《暗恋桃花源》即将为您诉说、追问永恒的爱情,探寻诗意与失意的人生 ;体会泪与笑、悲与欢的情怀。

B:那么说到这里了,大家是不是已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暗恋桃花源向我们诉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A:下面请欣赏读者协会话剧组作品《暗恋桃花源》

闭幕词:

(在《我的未来不是梦》歌声中) B:各位领导 A:各位嘉宾

B:话剧《暗恋桃花源》演出至此结束,有请演员及创作组人员闪亮登台,他们是: A:韩晶饰云之凡来自石家庄学院教育系09级学前教育专业 B:李宝柱饰江滨柳来自石家庄学院音乐系09级声乐专业 A:蒲鹏饰《暗恋》组导演来自石家庄学院美术系09级美学专业

B:张晓芝饰《暗恋》组副导演来自石家庄学院教育系09级学前教育专业, A: 王磊饰江太太来自石家庄学院历史文化系09级人文教育专业 B:高艺饰护士来自石家庄学院教育系09级学前教育专业 A:董婉晴饰疯女人来自石家庄学院教育系08级学前教育专业 B:孙雷雷饰老陶来自石家庄学院经管系09级市场营销专业 A:刘天月饰春花来自石家庄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09级会计专业 B:孙伟饰袁老板来自石家庄学院经管系09级市场营销专业 A:边富凯饰顺子来自石家庄学院经管系09级市场营销专业 B:曹光伟饰小林来自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09级化本专业 A:焦亚光饰管理员来自石家庄学院体育系09级体育教育专业 B:金雁担任《暗恋》剧组导演来自石家庄学院音乐系08级钢琴专业

A:仝佳维担任《桃花源》剧组导演来自石家庄学院教育系08级学前教育专业, B:严晓冬担任《暗恋桃花源》剧组总导演来自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08级化本专业 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辛苦排练创作2个月的他们 A:此次公演活动至此就圆满结束了

B:我们的《暗恋桃花源》剧组将会根据演出效果在南北院适当安排数次演出! 感谢领导老师的到来和同学们的参与!

A:同时对所有参与《暗恋桃花源》话剧创作及演出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B:也对支持读者协会及读者协会话剧组的同学们表示感谢!

A:最后我们祝愿读协话剧组的明天会更好,期待他们为大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 品!

(合):谢谢大家!

第二篇:话剧《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赏析课中话剧艺术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影响

这学期,我选修了中外艺术经典剧目赏析这门课,一开始我只是抱着好修学分的心态去上课,但是上了一两节以后,我却深深地被这门课吸引了,以前,对于话剧,舞蹈,歌剧等表演我只知道看,也曾觉得其很美,但从不知美从何来,也不知道从这些表演上可以得到什么,因此,这些表演对我来说,只是精神上的一个消遣品,但是,上了这门课以后,我不再把它只当做一种表演,一种消遣,我懂得了如何去欣赏,如何去学习。

上了近一学期的课,看了许多的作品,我最喜欢的还是表演工作坊的话剧表演,在赖声川的部分舞台作品中,多少都掺杂有较为明显的政治隐喻或是敏感话题。初看的时候总觉得是赖声川先生刻意想要借助这些“噱头”来吸引观众的视线,形成探讨的热点。但是越深入分析他的作品之后,越发现那些所谓的“噱头”其实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一直都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课堂上,我看了许多表演工作坊的作品,对我影响很深,课后,在同学的建议下,我看了表演工作坊的经典之作《暗恋桃花源》,这部经典之作对我的影响很深,从头到尾,我哭哭笑笑,宿舍的人还以为我犯神经了,现在我就讲一下我看完这部话剧后的感想吧。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和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其后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以相见,时以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已濒临病终。“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武陵人鱼夫老陶之妻春花与

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偶遇桃花源;等他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

老板成家生子。此时剧场突然停电,一个寻找男友的疯女人呼喊着男友的

名字在剧场中跑,然后在相互协商下大家又分开将彩排进行下去„..

赖声川先生所拿手的对于空间碎片的拼贴取舍和对情感真实以及虚

幻的巧妙串联能力,在这部话剧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其高明之处在于它“一

台两戏”的调度运用,将这部作品编制成为一张无比复杂的大网,让观众

在时间和空间的整合撕裂之中感受到岁月流逝和心灵变化所产生的强大戏

剧张力。而且《暗恋桃花源》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一出悲剧故事和一出喜剧

故事揉捏在了一起,也是因此,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时哭时笑,反复体会着

酸甜苦辣,这种奇妙的感受一直保持到了临尾声,老陶放声长叹自己已经

再也找不回桃花源的时候,这才发现,原来剧中剧《桃花源》才是真正的

大悲剧。那是比另外一组剧中剧《暗恋》更加透彻心肺的悲凉。江滨柳最

终盼到了云之凡,两个人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老陶最终回了家,却再也

找不到原来的那个春花了。所有这一切就像老陶对于桃花源的记忆,没人

相信他真的到过那儿,但它却真真正正地在他记忆的最深处存在过。我觉

得,《暗恋桃花》的高潮部分即剧中两出“剧中剧”的演员最后为了呕气在

同一个舞台上排练,激烈的争吵中互相串词儿,造成了奇妙的效果,这时

演员过分夸张的表演和手足无措的举动反而就是编剧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演员表演奇妙地被统一起来,好似此时此刻,他们在表演同一部戏,这也

迎合了该剧的主旨——寻梦,这个高潮段落也是最接近这一主题的时刻。

同样在给予演员很大发挥空间的前提下,言语间,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所

有角色的情绪波动和立场的转变。观众的思绪随着角色间表演的互相穿插

和转变而和舞台融为一体了,记得赖声川的另外一部戏《乱民全讲》里面

有一段说到:“„„其实舞台下的观众以为自己是来看戏,但其实他们自

己才是真正的观众;他们以为自己买了票进场看演员表演,其实他们自己

就是演员„„”这句话很颇有道理。我坐在舞台下面随着演员的表演而思

考,渐渐地,剧本上白纸黑字的台词冲突幻化成为了我内心中两个声音的

冲突。我好像站在了台上静静看着一切发生,好像我脑中所想变成了视觉

可见的表演似的。这也是赖声川戏剧的动人之处:能够在和观众心灵的互

动之后留下深深的思索和回味。

有人说,生活节奏很紧张,工作压力很大,看话剧就是为了轻松娱乐,

这是一个伪命题,人的生命能量不仅仅是为了应付生活,还有更重要的是

关照生命内涵,当人们走进剧场之后,应该不只是为了娱乐,这不是话剧

存在的唯一理由,如果不去追求精神层次的关注,人就不可能有真正文明

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不可能再进一步的提升。

其实,这学期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审美的改变,我想不仅是我,许多的

同学也一定和我有相同的收获,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调查,问大学生的审美

期待是什么,许多大学生的回答是看故事情节,说明我们大学生的审美还

是不完善,我们不反对看故事情节,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的一些价

值观念,比如,高尚的爱国情操,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对社会伦理的重

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等,我们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会感受到剧中人内心

世界的美好,自觉皈依传统的精神家园,建立起健康的理想人格,这种迁

移默化是其他艺术所不能代替的,话剧赏析还能培养我们的艺术素质,提

高我们的艺术鉴赏力,并且,话剧涉及多方面的审美知识,在欣赏时,需

调动多方面的审美知识,欣赏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无形中积累着我们

的审美经验,获得完整的审美感受,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我真诚的期盼

话剧的艺术能在校园中热起来,进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构建校园文化新时

尚。

第三篇:12级文化产业管理班《暗恋桃花源》话剧演出圆满完成

(本网讯 董佳佳 孙小敏)为提高我院同学专业水平,打出专业特色,6月20日晚七点,我院12级文化产业管理班《暗恋桃花源》话剧在沙子坳校区模拟法庭首演。我院副院长龙兴武、吴象枢老师、张旭老师、赵玲霞老师、吴晓美老师、陈南希老师以及我院各年级学生观看本场话剧。本话剧由冯小桐导演,冯晓彤主持,伍信斌、马良、程宗匠、文雅、张天健主演。 改编版《暗恋桃花源》讲述的是“暗恋”和“桃花源”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和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最后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马良饰演的柳兰成和程宗匠饰演的江之华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苦恋40年后才得以相见。“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 武陵人老陶(文雅饰演)之妻红杏(张天健饰演)与黄老板(伍信斌饰演)私通,老陶离家出走桃源,等他到桃花源又遇到了颇似红杏和黄老板的两个白衣人。最后一幕更是用方言再次演绎“暗恋”与“桃花源”的情节,创意新颖,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舞台上悲剧与喜剧的干扰,剧组与剧组的干扰,演员与演员的相互干扰,两出剧,不时地相互干扰、打断了对方的演出,却无意巧妙的凑成了一出完美交错的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在诙谐、搞笑中引发我们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矛盾的深思。在演员演出的同时,观众们也在积极参与微博互动,场上气氛热烈。

演出结束龙兴武院长和吴象枢老师分别致辞,在对本次话剧给予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通过微博抽奖,送出电影票、精品眼镜等精美礼物。本次12级《暗恋桃花源》话剧表演是继11级文管班话剧表演后的又一次成功尝试,这也成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拳头品牌”,将文管打响打亮。

第四篇: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观看《暗恋桃花源》之后我深有体会,这则故事分为《暗恋》和《桃花源》两场剧。《暗恋》说的是二战结束后的一对恋人在上海分别,约好来日再见。不料内战爆发,男的去了台湾,就此断了联系。最后,垂垂老矣,在台北的医院里临死前登寻人启事,想再见当年的女朋友一面。终于旧情人相见,诸多旧日情怀历历在目,怎一个“你那冰凉的小手”了得!

《桃花源》说的是渔人老陶的老婆偷汉子,遂大怒出走,来到了桃花源。在那里遇见了一对夫妇,刚好和自己老婆及老婆奸夫长得一样。日子虽然快乐,但是总还是想回家。等回了家,发现奸夫淫妇过着并不快乐的生活。失望之余,再返桃花源,却找不到来时路„„

抛开形式,该剧内容上的主要部分其实都不算新颖,甚至是老生常谈得可以,说白了就是一部青春偶像感伤剧加上一部家庭伦理轻喜剧。《暗恋》里的江滨柳给我的感觉像极了《雷雨》里因得不到梅侍萍而郁郁寡欢周朴园,需要以一个女人为借口来摆脱堕落于现实的可悲。典型的精神出轨型知识分子,与那位写《桃花源记》的陶渊明先生恰有几分相似,前者只是把桃花源换成了一个叫云之凡的白茶花一样的女人。

相比之下,《桃花源》这出喜剧倒是俗得多了几分真实感,让人忍俊不禁。软弱的老陶因为对生活的无能为力反而误入太虚幻境一般的桃花源,与理想生活来了个无厘头邂逅,过了几年神仙一般的日子。

细看这两出剧,情节内容虽则完全不同,却处处存有建构解构关系。如《暗恋》里的江滨柳与云之凡满怀着爱情出场,到了《桃花源》的第一幕里则成了老陶和春花的吵架与叫骂。又如两出剧一同排练的时候,虽然两方面的台词几乎是一致的,但指向却完全不同。 《桃花源》里的老陶执意想念现实中的妻子,而《暗恋》里的江滨柳却在幻想记忆里的恋人。可以说《桃花源》的整个情节设计就是理想对现实的打岔;《暗恋》则正好相反,江滨柳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却要在现实中苦熬。这种一边建构一边解构的内容安排让人措手不及,最后只能怀疑一切:到底是现实更好还是理想更好?每一条路都被堵死了,解答变 得徒劳,思想陷入深渊,仿佛进到一间逼仄的小房子里,退无可退。

应该说对于“现实理想”这一主题的反复拷问是我最喜欢《暗恋•桃花源》的地方,陶渊明式的理想主义显然过于虚弱,美其名曰憧憬着一个美好的理想,实则这一理想却是以全然丢弃现实为前提的,是乌托邦式的。江滨柳作为现代陶渊明式的知识分子,把爱情作为理想的唯一寄托物,40年来日思夜想,实际上却一边娶妻生子什么都不误,可见其亦有软弱妥协的一面。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之外,他无疑把云之凡当成了精神补品,用相思这样隐性的自我折磨来虚弱地对抗现实,在显然更像是一种逃遁,而非追求。老陶和江滨柳的不同即在于老陶是个非常现实的人,即使他误入桃花源,也仍然记挂现实中的一切,想要回来。

他的愿望是把桃花源里的三人生活方式移植到现实中,为此他甚至咽下戴绿帽子的屈辱,在这一点上他无疑是一个勇敢的实践者。当然,这里的江滨柳和老陶无疑都是符号化的人物,他们给出了人们在面对“现实理想”这一问题时可能出现的两种不同反应,但无论他们的经历有何不同,最后都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

江滨柳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他看到了40年后的云之凡,但云之凡并没有给他他要的爱情。老陶回到了武陵,春花和袁老板的生活鸡飞狗跳,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老陶的愿望落空,却无法重回桃花源。在这里,赖声川对于现实的尊重程度几乎到了冷酷的地步,陶渊明式的逃遁已经完全站不住脚,理想的分量让人唏嘘,现实则充满讽刺和伤感意味,使人啼笑皆非。

对于《暗恋》及《桃花源》而言,其实质即是对现实的一再确认,而非对理想的重构。但从《桃花源》这段里,赖声川还是放了一些对理想的想法在里面。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春花和袁老板是一对暗地偷情的狗男女,但到了桃花源里则成了惊为天人的恩爱夫妻,可见赖并不是特别看重道德化社会之下的伦理观,他把这种伦理观念放到理想的园地里给彻底颠覆了。接着他又竭力美化桃花源里的三人生活,无论从布景还是在台词等等方面都有意识地把观众拉离地面,给人仿若上天作神仙的感觉。这其实是他对于神性的一种膜拜,刻意排除人性在桃花源里的种种体现,从而突出神性的普遍存在。也许在赖声川看来,所以理想,即是神性的,而非人性的。在人性的世界里,没有理想可言,也自然没有人可逃遁之处。

在整部剧中,《暗恋》和《桃花源》的内容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大部分演员的表现重心都落在这上面,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双重虚构的内容。说它双重虚构,是因为它不仅对观众而言是虚构,对于整部剧而言,也是虚构。赖声川在《暗恋》与《桃花源》之外,构建了另一重真实,以此来虚化这两出戏的剧情,并在那一处“真实”中设计了一个喊着“刘子骥”名字的疯女人。不得不说这个疯女人的设计非常巧妙,她不停叫喊寻找的刘子骥便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那个终生寻找桃花源未果的“南阳刘子骥”。且不论赖是否认可“桃花源”式的理想,但他对于刘子骥这个人物本身却是有着一定立场的,至少他并非认为这是无意 义的。于是他把关于刘子骥的内容设计到一个疯女人身上,并通过这个女人的嘴巴确定了刘子骥和剧中现实部分的关联。女人说,刘子骥曾与她在南阳街上吃过一碗酸拉面,她记得,于是要不停地找他。女人以与刘子骥极其相似的执著姿态寻找着什么,或许就是《暗恋•桃花源》里的理想圣地?正如导演赖声川所说:“《暗恋桃花源》的成功,在于它满足了台湾人民潜意识的某种愿望:台湾实在太乱了,这出戏便是在混乱与干扰当中,钻出一个秩序来。当时间被叙事填满的时候,我们会暂时忘记它的空洞和残酷。戏剧大概就是这样的手段之一。人们需要这样的安慰来反观自身的处境,来寻找到久已被变幻无常的生活打碎的梦。

现场的哭泣和笑声表明,当叙事元素在舞台上跳跃,人们的心灵在叙事所提供的新的时空范围内,碰触到了某种被无意中淡忘已久的情愫。我们需要戏剧来告诉我们一些事情,需要以一种温柔的和美学的方式来承认一些真相,并重新鼓起勇气去面对我们命该遭遇的一切。

第五篇:《暗恋桃花源》

—冲突下的闪光点

一个舞台,上演着完全不同的两出戏,这不是某种巧合,而是冥冥中的定数。 《暗恋》作为一部悲剧色彩的剧目,在与《桃花源》形成了强烈艺术风格的反差下,不仅没有破坏整体的美感,而且化腐朽为神奇,使舞台达到了喜剧不喜,悲剧不悲的相融效果,并且,将严肃与荒诞、内敛与夸张、悲伤与欢乐、梦境与现实的冲突一一化解开来,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结构,从而使影片的美感更加强烈,让人欲罢不能,难以割舍。 赖声川的东西很有力量,批判的现实色彩从未被略去过过,《暗恋桃花源》也是隐性的代表之一了。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舞台剧在最后居然在交错中,串了台词,在内心与现实交融中,成为最经典的错位。由它,成就了整部《暗恋桃花源》的精华所在。

“暗恋”在特定政治背景下,一双情人因战乱而分离,苦苦思念一辈子,直到老去了的时侯才知道彼此在同一片土地上相知,却始终无法相遇。“暗恋”的内敛、深沉、严肃、悲伤,都反射着“桃花源”的荒诞、疯狂。后者类似先锋戏剧,以喜剧的效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没有归宿,所以说,这是一个悲剧的主题。时光不会倒流,他们再也没有办法回去了。风马牛不相及的情景交融,才是主题的关键所在。在两个剧外还有一个寻找曾经恋人的女子,呼唤着相约却迟来刘子骥。她如同剧终那样,再也回不去了。两个独立的剧本通过一种奇妙的空间交错,交融的部分形成奇妙的画面,整体再独立起来,就变成了一部新的作品,这是多么奇妙的感觉,似如梦中归来,却又置身于现实之外,也许,这就是一种新的境界吧。

爱情,永远是最容易感染观众的素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爱情;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也是爱情;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魂照影来,这还是爱情。不管到了何时年月,都不会失去色彩。老陶误入桃花源,他看到那些梦一般的场景,一切都那么温馨,只会让人忘记悲伤。桃花源里生活着的袁老板和春花幸福美满,而在现实,确是

在琐碎的生活里将理想扯的支离破碎。他们的幸福,只是过早的被时间埋葬了,而过去了,就真的再也追不回去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字里也藏有有众多奥妙。“桃”与“逃”,“柳”与“留”的谐音,在《暗恋桃花源》鲜明的冲突上,又仿佛盖上一层轻纱,露点而不露面,更是增加了电影不少的不少韵味。

两出剧目最后能巧妙的拼在一块,是因为深藏在其中的意义都相差不大,大家都在寻找一份永恒感情的同时,却陷入了苦苦挣扎的结局和摆脱不了的命运。或许是春花跟袁老板的结合,或许是找不到相思之人的江滨柳,他们都始终没有办法去改变故事的结局。所以最后,两出剧目一闹一笑,就这样用大笔的留白结束了,带给观众的是无限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

两个剧组在一个舞台上划界同台飚戏是影片的高潮部分,这也是导演一种高明的掌控手段。因为,这种效果的运用,不但没有造成场面失控,反而成为了一种经典的戏剧美。例如一段中,护士说:“你还在等她,我看不必了耶!”老陶插:“我怕她在等我。”另一段中,袁老板说:“不要回去,你回去只会干扰他们的生活。”护士插:“我是说云小姐如果真的的来的话,事情可能会更麻烦。”老陶插:“这话怎么说?”护士插:“因为你可能会更难过。”由于两剧在爱情主题上的冥冥暗合,电影的“缺席的在场”与戏剧的“现场感”、“间离性”不露痕迹的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暗恋桃花源的梦想与现实冲突不停的。其实不管是《暗恋》也好,《桃花源》也好,单独起来的一老个故事,并不会有多出彩。但是多出的、在剧外的一个痴情女子,她神奇般的在这两个剧目里穿行,也穿越在不同的时代,寻找着她的生命中牵挂最深的刘子骥。这样的两个剧,三个层面的情节,相互交错,顿时把影片的的内涵变得丰富而多元,让有限的舞台变成了广阔的时空,让想象力无限的大放光彩,从而使影片意味更加深重。两出截然不同的话剧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相对、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交错的喜感十足,在不经意相互影响下,使艺术效果更大化。江摈柳在弥留之际仍惦念着少年时代的恋人;渔人老陶溯洄而上,为了理想的桃花源;春花和袁老板则在遮遮掩掩之下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可是,他们要找的又在哪里呢?她们一样地需要面对梦想与现实的矛盾,最终还是没有办法逃离该有的命运吧。

影片的尾声,江滨柳终于见到了云之凡,其实两人早生活在了同一个城市里,却偏偏没有机会相遇,造物弄人,也许本就如此。但是,既然不能逃离现实而躲进理想的桃花源中,那么他们应该感谢命运把对方最好的时光定格在了自己的记忆里,彼此都还有梦,还是能安慰自己曾经的过失。

人生,往往都是这样,让你不知道何时该哭,何时该笑,而更多的时候,就是让你哭笑不得去面对更多的悲欢离合。关于感情,关于爱情,我们有太多的割舍与来不及,有时候明明痛的撕心裂肺血肉模糊,却还是念念不忘至死无悔。在显示与梦想的冲突下,我们究竟该在哪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全环保岗位责任制下一篇:阿里巴巴集团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