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2022-04-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旨在推动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前提与内在要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尚面临社会转型、多元文化、信息社会等诸多挑战。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篇1:

引领与化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两大法宝

摘 要:面对长期存在的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摆在各级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两大基本原则——“引领”和“化育”。唯如此,方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才能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原则;引领;化育

改革開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转折点。一方面旧价值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新价值有待完善。作为祖国的未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大事。因此,在新形势新政策下,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者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期刊数据库检索显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的文章以及专著数不胜数。早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吴潜涛教授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冯刚教授发表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等文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术著作问世,代表性著作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的全面展开启迪了思路。

作为传播知识、引领文化、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高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作者拟从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来、把握其本质出发,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指出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需要坚守的基本原则。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今日头版公布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容

价值是某种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某种满足,价值观是在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上人人心里都有的那杆秤。那么,核心价值观就是建立在根本利益基础之上的、使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以此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经过中国历史的大浪淘沙、借鉴西方当代核心价值观有益因素、结合中国当下实际、为助推“中国梦”实现而凝练的基本价值取向。用侯惠勤教授的话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集体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本质上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稳的基础工程。为什么如此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一,这是意识形态建设的迫切需要。

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一些共性的全球性观念正在形成,世界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但是意识形态领域内的竞争从未褪去,而是日益严峻,只不过是披了一层隐形的外衣而已。社会主义中国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以面对新形势下“暗流涌动”的意识形态交锋,在激烈竞争中有自己强势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是意识形态建设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的需要。

第二,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需要。

悠久、强盛、连续的中华文明经历了“辉煌、衰落和悲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一文明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有望迎来“复兴”的大好时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要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之开辟道路并提供价值观念的支撑。正如张国祚教授在讲座中所言,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灵魂动力、保障支撑以及根基方向。

第三,这是继续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中的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改革开放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攻坚阶段。保持现有成就、推动大变革大调整、推进国家治理能力,这需要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只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创造平稳有序的社会进步秩序。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学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对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政治责任、现实责任和历史责任。作为青年聚集地的高校,更应切实承担这份重大责任,毕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因此,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学生工作中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工作,在结合实际中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化育”学生的成人成才。

第一,站在“引领”的高度。这是从认识层面讲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有的态度。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行,诸多社会思潮的发展给高校带来许多新的气象和观念,大学生受到社会层面、校园层面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例如,有的学生“三观”功利化,在价值评判和行为选择上存在双重标准;有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处于浅层次和被动状态;有的学生自我意识比较突出、个性化需求增多,出现人际交往、心理压力大等问题。

在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重大调整和深刻变化的崭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用富有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唯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作用,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能力,才能不断积极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唯如此,方能从根本上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性、人民性、先进性、包容性等内在特征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指引、精神支撑、整合引领、批判引领、理想激励、道德昭示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第二,把握“化育”的力度。这是从实践层面讲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然的方式和方法。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促进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他们能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走得坚定,关系到他们会不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复兴民族和建设国家的动力。

鉴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涉及到方式方法问题。“填鸭式”的一味灌输,显然会适得其反,高校学生工作者应更多地寻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适合路径。例如,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找回历史积淀;通过先进典型、身边榜样等充满正能量的事例来感染人;通过搭建快捷高效的学生工作平台使得辅导员从事务性工作中得以释放,将更多精力投入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浸染青年学生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大学生积极进取……这些均是在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化育”式教育,即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无处不在的“轰炸式”宣传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通过多方努力创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取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在这种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活动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日益彰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更加富有吸引力,逐步让大学生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判断、价值评价、思维方式与审美方式,并将之自觉地转化为“羡慕、靠近、模仿与人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的行为。即在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育”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塑造、渗透认同以及行为外化。

四、结束语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個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天、地、人三才者,蕴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内在超越三种精神,是永葆生命力、富有凝聚力、具有感召力的价值观。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目标、严要求、长任务,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中百舸争流、切实提升育人水平,这是我们每个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必修课,唯有在引领与化育中方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出谋划策、添砖加瓦,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中间力量。

参考文献

[1]石海兵,于玉娟.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

[2]徐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功能论析[J].求索,2014(11).

[3]唐凯麟,张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民认同和道德构建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4(1).

[4]范纯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学习与实践,2014(3).

[5]高庆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实践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6]韩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5(24).

作者:王娟 黄锐 王晓阳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篇2:

试论价值认同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摘   要: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旨在推动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前提与内在要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尚面临社会转型、多元文化、信息社会等诸多挑战。基于价值认同视角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该注重以实践融入、感性认知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体现校园特色,丰富实践形式。

关键词: 高校   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融入   感性认知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旨在推动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推进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知行合一,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认同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价值认同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前提

“认同”是心理学、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在社会层面上,认同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1](22-26)。价值认同是社会认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是社会主体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互动,在社会交往进程中调整理想信念、价值结构,以适应社会共同价值要求的过程,“显示出价值主体对社会共同价值要求的自觉接受与遵循的一种状态”[2](230)。换言之,价值认同实际意味着社会普遍价值观念的内化,是社会个体在对价值观念理解判断、选择整合的基础上,对于社会价值体系的承认与认可,以达到认识上的一致性。对于社会主体而言,社会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支配下进行,只有当某种社会实践符合或能够满足主体的情感心理需求及价值诉求时,即主体对客体产生价值认同,主体才会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更加积极地接受、内心遵从并将之作为社会实践的对象。因此,价值认同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前提。

(二)价值认同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要求

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价值认同是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基础。“价值认同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我是谁’和‘为了谁’,即不仅感受到自己是其所是,还按其所是去行动与生活,从而在共同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的基础上形成整个国家和全民族认同的共同理想,这是一种巨大的引领力”[2](2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需要经历从理论到实践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需要经历认知、认同和践行三个基本环节[3](33)。这是一个从客观形态到心理意识、从价值评判到行为自觉的过程。认知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首要环节,主要解决“知其所是”的问题,即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原则目标等内容。认同是对认识信息的吸收与内化过程,是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自觉接受、自愿遵从的态度的过程。践行是已经得到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的态度与观念的外化,是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个人社会生活中,真正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现实。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是高校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展开的基本形态,价值认同是其中承上启下的环节,地位与作用不言自明。“人们在日常生活是否认同某种价值,往往不是依靠严密的逻辑推演和完备的制度约束,而是凭借由来已久的风俗习惯或感同身受的生命体验,凭借经验化的生活常识和实践”[4](59-63)。因此,价值认同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必须寻求和扩大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二、一些高校在实现价值认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角度看,价值认同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需要。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尚面临一些困难。在意识形态方面,一些老师和学生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在社会转型方面,一些青年学子面对新的情况,在价值认知上模糊,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功利主义等倾向。在传统文化继承发扬方面,“存在否定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及不加鉴别地盲目继承等错误倾向”[3](3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方面,经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根据调研发现,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大问题有着明确客观的正确分析和判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也有正确的认知,但仍然存在“知行不合一”的情况,未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实践。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首先,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结构调整带来的冲击有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结构呈现出更强的开放性,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涌入,各种社会现象交错杂糅,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增多,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学生的价值选择。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和自媒体工具的普及,网络空间中的话语竞争呈现出新的样态,不同网络媒介、多元信息观点频繁碰撞,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再者,一些学校沿袭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传输模式,教师以单一的形式传授知识,学生进行学习和记忆。部分高校仅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作一次活动,缺乏系统化、常规化、科学化的机制保障。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由精神文化实践、思想性的政治实践、认知性实践和交往性实践等多层面、多侧面实践复合而成的综合性活动”[5](110-112)。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更加契合时代的发展,更加贴近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更多的启发和引导、平等交流提高高校学生价值认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基于价值认同视角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

(一)以实践融入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实践的,根本生命力在于实践性。价值观念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是全社会的价值实践。就此而言,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价值认同,自然只能在实践中完成。

一方面,应注重主体需求,体现校园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蕴藏其中的价值认同,总是与特定主体紧密关联。我们在通过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切实从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实际出发展开实践,而不能不顾实际主观臆想盲目行为。以往经验证明,注重主体需求、体现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往往是最能够使人们产生认同感,提高接受度的实践方式。如上海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明确提出,把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弘扬“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校园文化相融合,使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内容融入高校管理、学生生活、校园文化等领域,这种做法对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颇有裨益。

又一方面,以实践融入推进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的价值认同应注重载体创新,丰富实践形式,落细落小落实。“落细、落小、落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青年学生从生活中小处着手,落实思想作风,落实各项行动。具体而言,所谓“落细”即要细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理念、要求细化到日常生活中,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结合,从细处见精神,从微处显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人们的头脑,沉淀于人们的内心。所谓“落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体做起。坚持积小善为大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个体寻榜样,努力在小事上践行核心价值观,引导校园文化。所谓“落实”就是要见成效,从具体行动和实践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走过场,摒除形式主义,讲求实际效果。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价值认同,也值得借鉴。如南京高校积极探索互联网传播载体,运用网络平台、自媒体方式在校园传播核心价值观,创新了新媒体的传播载体,适应年轻人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使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传播。

(二)以感性认知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价值认同

以丰富的实践形式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价值认同,目的在于实现个体或组织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在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实现对价值规范的自觉接受、自愿遵从。主体认知的对象是信息,“价值信息经由主体自觉的加工,产生表象、知觉、想象、思维、记忆等活动,再转化为相应的理论贮存在人脑中,这就是认知的逻辑过程”[3](33)。这其中既包括感性认知,又包括理性认知。感性认知是人的一种直觉活动,是在对信息直接把握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直接认识。理性认知相较于感性认知,更趋向于事物的本质,是在对事物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对事物属性的全面了解和把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价值认同,无疑首先要从感性认知开始,然后进入理性认知,经由价值整合,实现价值认同。

感性认知作为价值认同的起始环节,其重要性毋庸多言。当然,这里对于感性认知的强调,并不是忽略和无视理性认知在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中的作用,只是从社会认知心理的角度强调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感性认知的重要意义。换言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价值认同的实践展开,必须首先从增强主体的感性认知开始,遵循认知的基本逻辑,引导社会主体采取主动的选择性认知,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形式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强化感性认知这一环节以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价值认同,应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表述的简明性。在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尽可能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表述简单好记、简明易懂、符合高校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避免政治术语、学术概念的生搬硬套。二是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身魅力所在,讲明其对于普通生活的实际功用,吸引高校学生主动选择和接受。对加深高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与熟悉无疑是有益的。事实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本身也是不断凝练的结果。2012年黨中央明确提出了对“核心价值观体系”进一步凝练的工作指示。此后先后在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媒体开设核心价值观专栏,汇集了进一步凝练核心价值观的诸多理论意见。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表述言简意赅、琅琅上口,突出了易读、易背、易写、内容亲民的特点。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价值认同方面,相关理论的表述与宣传应尽量朝向简明、生活化的方向处理,注重高校青年学子的接受习惯和特征。

第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校园实践的生活化、情感化。从感性认知的角度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价值认同发生于具体的、生活化的实践之中,而不是仅存在于空洞的理论灌输与说教之中。这就需要在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中,注重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场景,提高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生活的关联度,实现二者融合的生活化,激发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亲密情感。“情感不仅影响了各种各样的具体判断,而且影响了总的认知过程”[6](327)。基于生活化而建立的亲密情感,将有助于加快认知加工,形成社会图式。

第三,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效性、获得感。“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82)。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否得到青年学生群体的广泛价值认同,与其为大学生带来的实效与获得感的强弱紧密相关。譬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组织修订教授治学规则、学生管理守则,突出遵纪守法内容,注重规则意识培育,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则,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再如,通过推进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建设,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征集使用信用信息,加大对失信行为的遏制力度,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校园文化。实践证明,当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时,青年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会大幅度提高,校园文明进步水平不断提升。这证明了强化实效性、增强获得感对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

[2]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

[3]双传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实践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4]孟茹玉.论价值认同的生成机制与教育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9(5).

[5]孙艳秋.认知与元认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知识论析[J].江苏高教,2018(12).

[6]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江苏法治建设研究”(17DF012),江苏省司法厅政府法治研究资助课题“江苏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2020jssf014),南京市法学会立项课题“民法典人格权编英译问题研究”(2020NJFXD02)。

作者:王希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篇3:

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路径探析

[摘 要]在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探明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应然逻辑,据此通过开展榜样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分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示范路径、价值澄清路径、网络路径、课程路径和文化路径,可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育人优势,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

[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启示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立足显性教育正面性、直接性、外显性的育人效力,也要发挥隐性教育渗透性、潜隐性、间接性的育人优势,从而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内涵

梳理学界对隐性教育内涵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教育理念,是指施教主体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潜隐于适宜的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使受教主体在无意识之中,通过体验、观察、内省等方式主动接纳教育内容,逐渐达成教育目的的教育过程。就施教主体而言,隐性教育不是无目的,无组织,无计划的“无为而教”,潜隐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更不是简单的转换或屏蔽,而是施教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精心设计施教方案,周密組织施教过程,科学选择施教载体,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分解、渗透、融合于适宜的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是“化有形于无形”的施教过程;就受教育主体而言,无意识亦非不思考,而是在摆脱“戒备性”和“排斥性”心理体验的状态下,主动体验并内化潜隐于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的教育内容,是“化无形于有形”的学习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是指,施教主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落小、落细、渗透、融合于适宜的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使受教主体通过体验、观察和内省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在思想上内化,在行动上践行的教育过程。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所呈现出的目的潜隐性、受教主动性、内容渗透性、载体广泛性既是其鲜明的育人特征,也是其显著的育人优势。

第一,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是隐性教育区别于显性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开展隐性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老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关系氛围中。”[1]如前所述,“隐”不是简单的屏蔽或转换,而是施教主体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机和内容合理分解,使之有机融合于适宜的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避免了直接的灌输性给受教主体带来的“强制性”和“戒备性”心理体验,从而有效激发受教主体的积极心理体验,在潜移默化中主动认可,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受教主体的主动性。实践表明,一味地灌输性教育会使受教主体产生被动感和束缚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教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在潜隐教育目的,渗透教育内容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从需要入手,激发兴趣,寓理于情,设境激情,通过给予受教主体积极心理体验,唤醒其内省意识,使之主动体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达成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自育”目的的同时,彰显了隐性教育的素质教育本质。

第三,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是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有机融合于与受教主体息息相关的课程、生活、文化、实践、网络等教育过程或环境之中,通过暗示、启示等心理作用,使受教主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观察、体验、认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艺术性和吸引力的生动体现。

第四,教育载体的广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载体的广泛性是实现其潜隐性和渗透性的重要基础,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实践证明,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以潜隐教育目的、渗透教育内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载体分布十分广泛,涵盖了社会、学校、家庭中的所有的隐性教育载体。这其中既包括显性课程中所蕴含的隐性育人载体,又包括生活、文化、制度、管理、娱乐等教育载体。广泛而丰富的隐性教育载体为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应然逻辑

(一)高校对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的主动响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这反映了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然趋势。一直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显性教育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文化、价值观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大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态势日趋显著。国际上,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愈演愈烈,这些国家利用科技、经济等优势,通过影视、娱乐、网络、宗教等隐性手段向我国大学生群体渗透以“普世价值”“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为内核的有害价值观,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性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就成为新时代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然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为高校在新时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正是主动适应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的因势而谋、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之举。

(二)高校对大学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吸引力诉求的主动回应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教育过程。有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知晓度为76.7%,情感认同度为63.6%,认知认同度为95.3%,价值践行度为90.1%”,[3]知识知晓度和情感认同度比例相对较低。“这透视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或许不是源于自己的理性了解和情感喜好,而是一种朴素性认同。”[3]而要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就必须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实践证明,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渴望更加符合自身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从而更加深入地在情感上认同,在信念上坚信,在意志上坚守,在行动上践行,使自己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成长环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实现人生理想。高校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是對大学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吸引力诉求的主动回应,通过创设教育情境潜隐教育目标,渗透教育内容,可使大学生在共情纳悦的状态下,体验、内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情感认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进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育人效力。

三、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路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这为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实施路径指明了方向。

(一)开展榜样育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示范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对受教育者进行启迪和示范的过程。”[5]通过榜样的良性示范,潜移默化地促进观察者思考,使得“榜样表现出观察者原本不具备的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通过观察,观察者也能形成同样的形式的思维和行为”。[6]因此,通过榜样引领构建示范路径,可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高校辅导员,朋辈大学生,课程教师、党政及后勤工作人员,家庭共同构成了榜样引领的示范主体。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时间、场域和频率来看,辅导员与大学生交往时间最长,共处场域最广,互动交流最多。其言行举止,职业素养,道德品行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要引导、鼓励辅导员群体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其转化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同时,不断完善知识储备,练就精湛业务本领,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学风养成,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成长问题,努力成为学生钦佩的人生导师,使学生在情感上亲近,在业务上信服,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潜移默化之中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朋辈示范具有关系平等,情感亲近,借鉴性高,复制性强的隐性育人优势,高校应积极创设教育情境,引导优秀大学生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事,说身边理,使学生在消除“戒备性”和“强制性”心理体验的情境下,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长成才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其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再一方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在内的课程教师,高校党政干部、后勤服务人员,他们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和管理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培育水平。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完善日常管理、畅通沟通渠道等措施不断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使学生在人格魅力熏陶和管理服务关爱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教师,其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具有极强的影响力。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通过家访、资助、座谈、网络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协调育人立场、标准和方法,形成隐性育人合力引导学生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开展课程育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课程路径

课程学习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深挖隐性课程资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课程路径,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必然选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资源。一方面,高校要深入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同内容章节和实践环节中所蕴含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融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开展隐性教育。另一方面,依托课程思政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课程思政所包含的课程在名称和形式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没有直观联系,而在教学内容特别是学科发展史中却往往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如历史学中包含大量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这对于“戒备性”和“排斥性”心理体验具有良好的“脱敏性”,加之课程思政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众多,门类广泛,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潜隐性、渗透性,广泛性高度契合。在此过程中,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了解大学生成长诉求、思想特点、话语特征、发展趋势的职业优势,积极搭建平台使之与专业课程教师形成合力,协助专业课程教师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的课程内容,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从而助力专业课程教师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实现专业课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三)开展实践育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价值澄清路径

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亦是价值观去伪存真的澄清过程。恩格斯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7]这启示我们,对思想活跃、思维独立、思辨激烈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价值观教育,就一定要使价值观内容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印证。通过实践活动可使大学生在自主、独立的条件下,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进而破除有害价值观的干扰,使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高校通过实践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就是要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依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或创设隐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搭建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开展以科技、文化、卫生为服务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搭建与课程思政相呼应的专业实践平台。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引导其在实习锻炼中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例如,组织大学生到科技公司进行实践体验,可引导大学生在体验科技强国的伟大力量的同时,内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在体验公司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的同时,内化公平、正义、平等、法治的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在体验积极的团队文化的过程中,内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

(四)开展网络育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网络路径

2021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9.89亿网民中,手机网民多达到9.86亿,20岁至29岁网民占比达24.6%,特别是从学历结构来看,大学专科及以上群体占比达19.8%。这表明,互联网以其信息海量,交流平等,互动即时等优势而广受青睐,特别是随着手机作为个人便携式信息终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普及,互联网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因此,高校開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育人优势,构建网络路径,以学生喜爱亲近的方式开展隐性教育。一是要深入挖掘、整合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的隐性教育资源,通过微信、微博、QQ、app,抖音,微视频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交流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纳悦的生活氛围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搭建积极的网络交流平台,如校园贴吧,留言吧,跟帖专区等,过滤不良网络信息,创设积极的网络交流情境,寓理于情唤醒学生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思辨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角色优势,主动创建网络隐性教育平台。鼓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通过撰写博文,建立个人微信公众号,推送微信朋友圈等方式,用贴近学生的网络语言,在情理交融中,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如辅导员将学生排练大型团体操的过程拍成微视频,以集体主义涵养爱国主义,以拼搏意识涵养敬业精神,以公平竞争涵养诚信精神,以团结协作涵养友善精神,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润物无声中深入人心。

(五)开展文化育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文化路径

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 。文化熏陶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蕴含有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资源。因此,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必须运用好这三种文化资源:一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活动体验,媒体宣传,历史传承以及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创新创业等活动之中。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过好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讲明节日来历,体验节日含义。如,通过端午节包粽子,颂《离骚》等活动,可使学生在寓教于情,寓教于史之中内化爱国主义思想。二是要充分运用革命文化。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拜访革命前辈、考察革命遗迹、参观革命场馆、参加体验式教学等教育形式,使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使学生触“史”生情,在红色的教育情境下,由情入理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要营造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通过寝室、教室、校园等物质环境建设向学生渗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标准;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深入挖掘校训、校史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旨和精神内涵,并通过培育良好的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规范。最后,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评比形式和艺术形式感染学生内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核心价值观,如上海交通大学组织学生排演话剧《钱学森》,通过主人公真实而感人的生平事迹感染学生,在艺术情境下,完成激趣,共情,寓理的过程。以艺术的方式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周蕖,王义高,刘启娴,董友,张德广,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1.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3]邢鹏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与培育对策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2):117-124.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6][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册)[M].林颖,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张宏玉)

作者:王敬国 夏艳霞 孙荣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污水厂二期管线工程设计论文下一篇:高职数学史下的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