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的完整教案

2022-10-18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计色彩的完整教案》,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设计色彩的完整教案

田野的色彩教案设计

《田野的色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田野的色彩》是湘版美术教材第一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大自然视觉感受的积累,让学生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了解线条和色块的情感性表达,从而激励并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分割色块并对比识色,巧妙借用线条和色块这两种造型手段来描绘身边的自然现象——田野,尝试画一画线,感受线的魅力,从而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绘画表现力、创作和语言概述能力。因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着重突出了符合孩子们心理特点的体验活动,我将以组织者的身份来组织孩子们参与本课所设计的体验活动,并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引领孩子们经历活动过程、感知线条和色块的魅力等,最后我将以促进者的角色来促进孩子们合作探究如何巧妙运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美化生活,促进他们将各自的所学、所得、所思、所想运用线条进行自由表现、创作、展评。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刚入小学,正处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思维特别活跃的年龄阶段,尤其对线的知识略有感知而又好奇。教学中我将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适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观察、判断、鉴赏、体会、联想等,促使他们以积极的状态自主探究。使原本抽象的线条理论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情感化,以便学生更容易掌握、突破知识难点,从而创造出更新颖、更具个性的线条和色块的田野作品。)

一、教学目标: (新课标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活动实践技能,具有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该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让他们遨游知识的海洋,自主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创造。基于此并结合美术学科特点、本课特点和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田野美景的构成,认识常用的颜色;通过学习能用流畅稳定的线条,表现出田野的形与色的感受。

2、方法与过程:情景导入——感知探究——自由创作——欣赏评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体验线与色的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中“田野上,红的红,黄的黄,线线块块真迷人,快快把它画下来!”一句,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1、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常用色彩,并能大胆的运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2、教学难点:能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并运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

三、教学准备

(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和本课特点,为保证本课有效、高效达到教学目标,我将教学准备分为两部分)

1、教具准备:油画棒、彩笔、白纸等。

2、学具准备:彩笔、油画棒和一张A4白纸。

四、教学时数:1课时。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作业要求,加上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故我在教学设计中预设1课时完成。)

五、教学流程:

(依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为突破本课重点和难点我将本节课教学流程的重点放在孩子们都喜爱的体验活动设计上,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极具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即认知色彩、用线走出小路、欣赏大自然中的田野色彩、感知小朋友笔下的田野色彩、自己尝试种田野——分割土地、种庄稼•••••••。以课堂的立体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根据不同的活动形式来引导学生去想、去议、去看、去画、去评,并根据班上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设计了不同层面的富有开放性、挑战性、激励性的活动即现场讲述并评价自己作品,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议,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论丰收的日子。那这节课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去农民伯伯的田野转转,看看他们都种了些什么?丰收了些什么呢?都是什么颜色的呢?就让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向田野出发啦!特别提醒大家,带上我们的眼睛仔欣赏美丽的田野色彩吧!(板书:田野的色彩) (开课时,我通过讨论中秋节农民伯伯丰收的田野形式将学生轻松、愉悦、自然的引入到线条和色块的课堂。)

(二)感知探究:

1、参观田野,认知色彩:

1)、看看这种的是什么?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呢?你能从你的彩笔或油画棒中找到这种颜色吗?

——水田,蓝色;没有成熟的水稻,绿色;成熟了的水稻,橙色;土壤,棕色或褐色。

2)、看看种的这些你认识吗?

——黄色的油菜花;红色高粱;紫色的紫云英。

哇,这么多呢,这些都是田里的庄稼,同学们一定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颜色吧!

3)、可我知道,我们有些同学见多识广,还可能在农村啊、乡下看到过更多的田野色彩,你能骄傲的告诉我们,你还看见过农民伯伯种的什么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你能从彩笔中找出这种色彩大家看看吗?

(通过引导学生参观田野,了解农民伯伯田野里都种了些什么庄稼和是什么颜色问题的,来引导学生对比识色。本活动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将学习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的习惯。)

2、感知田野色彩组合的美:

大自然就是一个色彩大师,它能把多种田野色彩组合在一起,演绎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田野,感知田野中线条和色彩带给我们的美感享受。)

3、尝试用线分割画纸:

1)、欣赏完农民伯伯的田野,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尝试来种块五彩的田野呢?好的,心动不如行动,现在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开荒种地罗! ——首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到了一块空旷的空地,我们该如何下手呢?

——嗯,别急,看看老师,来,让我们首先从这走,走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师边说边用线在画纸上分割线条)接着,我们再从另一个方向走一走,瞧,我们现在把这片空土地分成了好多块田地了,形成了有趣的田格子。谁还能走一走,走出不同的小路来? 2)、学生尝试分割线条分出几块田地。

——真好,你也能向老师这样,在你的空地上划分出几块不同的田地出来吗?(要求:不太多就行,最好是近处的多种点把格子画大点,远处的少种点省力些咱们就把格子画小点,这样会更漂亮。)

4、色彩想象训练:

1)、分了这么多田地,我们都准备种些啥呢? ——请同学们说。老师用颜色表现。

——老师有个建议,大家看好不好?老师建议,相邻的两块田地种的农作物要不一样,这样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会更漂亮,你们说好不好?真棒!那咱们就说好了,相邻的田野颜色要不相同哦!记住了吗? 2)、哪咱们怎样用这些颜色怎样表现田地呢?(涂色)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哪几种涂色方法?(横涂、竖涂、斜涂)

——拓展:为了使我们开垦出的田野更漂亮,我们还可以将新翻的田地用波浪线表现,点播的田地用点涂的方法表现,更丰富的色彩可以用叠加颜色的方法表现,但要注意,相邻的田地要用不同的颜色表现才能使田埂更分明些。

(通过引导学生走出小路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条分割土地,并鼓励学生用色彩代表庄稼在分割的土地上种出迷人的田野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感知集体的力量,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对比识色的知识,并借用作品,引领学生感知田野中色彩和线条的魅力,从而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如何画出迷人的田野?从而奠定了学生用线和色块表现田野的创作欲望。该活动不仅能激情引趣,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激活了学生的探究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能力,使得全体同学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了自主探究活动之中,为后面的创作夯实了基础。)

(三)自由创作:

大胆表现,选择你最喜欢的颜色用块块涂色的方法在已经分好的格子上涂上漂亮的色彩,画出一片迷人的田野。

(在学生感知、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放开大脑、放开手脚大胆的即兴创作。通过即兴的在分好的田格子中涂色的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尝试借用线条和色块这两种造型手段来表现田野,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轻松互动的气氛中大胆想象、自由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概括、想象、动手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此活动中思维得以发散、想象力得以培养、创造力得以锻炼、能力得以提高,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展示评价:

1、说说你最喜欢哪块田野?为什么?

2、和同桌说说你的田野里都种了些啥啊。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拿给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和展示给更多的同学欣赏的形式来引领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作品,从中获得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并通过鼓励学生自告奋勇介绍自己的作品或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看一看和说一说的形式锻炼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还可无意识的引领全体学生动口自评、互评、他评,从而培养学生向身边同学学习的意识,并延伸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加以师评,将课堂评价推向高潮来充分实践新课标下的多形式评价活动!)

(五)课后拓展:

看到如此美丽的田野,你们高兴吗?如此漂亮的田野,真是我们画画的好素材,所以啊 ,老师建议,以后大家凡是周末啊、节假日啊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田野,去欣赏欣赏美丽的田野风光,在欣赏的同时要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不随意的采摘,做得到吗?嗯 ,老师相信你们都是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通过鼓励学生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欣赏美丽的田野来引领学生要爱护大自然,从而对学生进行道德礼仪的熏陶。)

第二篇:活中的色彩搭配 教案设计(精选)

生活中的色彩搭配

[教材分析]

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入手,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把对色彩认知和搭配规律的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学习的重点从色彩搭配训练,变成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发现生活与色彩的联系,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色彩现象,这些现象的形成受色彩规律的制约。 (2)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

(2)学生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

(3)使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艺术内涵。 [教学过程]

一、“墨镜看世界”,游戏导入新课。

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夏秋冬图片之前要求同学们带上自己准备的墨镜,有的黑色,有的红色蓝色,尝试透过墨镜来观察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提问同学透过墨镜看到的图片是什么颜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有的回答是灰色的,有的回答是一片黄色或蓝色„„根据镜片的颜色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单色的世界,他们通过镜片会感受到黑色世界的灰暗、红色世界的燥热、蓝色世界的寒冷,再由同学们摘掉墨镜后观察图片谈自己的感受。一起回答:原来大自然的颜色是彩色的。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美好,感觉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二、讲授新课。

【层次明晰的“两步式课题”。为了使教学各环节开展层次清晰、深入,我设计了一个“两步式课题”的板书形式,将课题“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一分为二的进行板书,将“生活中的色彩”板书放入初步感知阶段、将“搭配”二字的板书分入深入探索阶段,这样巧妙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明确各环节的学习任务、缕出一条学习主线。】

大自然一切的颜色都是光的折射效果,生活中的色彩可以以三个要素划分。

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1)色相

色相就是色彩的名称,同时也是各个颜色的相貌和倾向。例如红、黄、蓝等。 (2)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叫明度。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最低的是黑色,它们之间按不同的灰色排列,显示了明度的差别. (3)纯度

纯度指色彩的饱和程度。红黄蓝三原色的饱和度最高,任何一种原色加入黑白或其它颜色后,纯度都会降低. 【延伸到颜色搭配阶段,在黑板上板书第二部分——搭配。这部分设计“色彩找朋友”游戏的环节】。

2、色彩的主要搭配方法

(1)同类色调和:(展示?图片)

同一色相而明度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形成不同明暗层次的色彩,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觉。

任意挑一个颜色提问学生:和这只彩色笔同类的颜色有哪些?。 (2)类似色、对比色的调和:(展示?图片)

色相环上相邻色的搭配,能给人以融合亲近感,可以构成平静调和而又有一些变化的色彩效果。(如图:家居色彩搭配)

色相环上处在对应的或接近对应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其在色相、明度、纯度上都相差较大,给人以强烈鲜明的感受。如黄——紫,红——绿等。(如图 〈布老虎〉。

任意挑一个颜色提问学生:和这只彩色笔类似的颜色有哪些? 任意挑一个颜色提问学生:和这只彩色笔互为对比的颜色有哪些? (3)冷、暖色调搭配:(展示冷暖色调的蝴蝶图片,室内图片)

(师)请听一段音乐, 如果要用颜色来表达这段乐曲给你的感受,你想用些什么颜色呢?

(生)蓝、绿、紫等。

老师简单地示范,用冷色做画配乐。

以蓝、绿等冷色为主调的色彩搭配,能给人以清凉、冷静、亲和的印象。(如图) 播放第二段音乐, 如果要用颜色来表达这段乐曲给你的感受,你想用些什么颜色呢? 以红、橙、黄等暖色为主调的色彩搭配,能给人以热烈、温暖、激情等感觉。(如图) (通过以上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3、学生尝试服饰色彩搭配练习。 给准备好的卡通小人上色。

4、作品展评——“点评”色彩。

在“2011年某某班色彩时装秀”的情景创设中进行展评,请同学们拿着自己服装色彩搭配,跟着音乐“现场走秀”,说一说自己的色彩搭配心得,同学间相互点评各个作品中的颜色搭配和设计创意。

播放富有创意的色彩搭配在各种艺术设计中运用,如:室内设计、园艺设计、家具设计等等。通过这些图片欣赏,让孩子们认识到色彩搭配在更多不同领域里的运用,将色彩意义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

第三篇:第九课《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 第九课《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

陈兴军

一、课

时:一课时

二、教具准备:民间工艺品,多媒体课件等

三、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涂色工具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民间美术的欣赏分析,初步了解、掌握民间美术色彩设色特点、搭配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民间美术色彩创作。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从自身做起珍视自己身边的民间美术,努力学习并传承。

五、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本课的文字部分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六、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七、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请同学们与老师一同欣赏我在各地旅游时带回的纪念品及老师自己做的一些作品,在欣赏的同时,大家与老师一同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

老师准备多种民间美术作品布置教室营造环境气氛、并用实物帮助学生再记忆:扎染、蜡染、剪纸、布玩具十二生肖、布老虎、五毒兜、镂空雕、小梅花鹿、十字绣及补绣鞋垫、小布老虎鞋、北京生肖泥塑、燕沙风筝、草扎动物、皮影、民族织锦、双鱼、少数民族的刺绣)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民间玩具(泥塑玩具、布艺玩具、麦桔玩具)刺绣(织锦)、雕刻(圆、浮、镂雕)、风筝、皮影、剪纸、糖人、面塑、布艺(服装、扎染、蜡染)、银器、年画(门神)

过渡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并了解了什么是民间美术、种类、民间美术形象的内涵几个方面的内容,如果说民间美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国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美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这节课就让我们研究一下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二)、设问一:当我们看到这个课题时,你针对这个课题能提出哪些问题?或者说课依据课题分析,你想在这节课了解及掌握哪些知识?

板书生提出的问题:

色彩搭配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搭配?如何给民间美术作品搭配色彩?色彩有什么象征意义?民间美术作品都用哪些颜色进行色彩搭配?

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

(三)总结民间美术的设色特点

1、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它们的色彩,谈色彩给他们带来的视觉感受。

师归纳并板书:

民间美术设色特点:重视视觉效果、设色讲究、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兼顾色彩的调和、表达出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

过渡语1:民间美术中常用的颜色被称为:“五彩”即:青、赤、黄、白、黑。泛指各种颜色,五行中分别代表着金、火、木、水、土。同时也象征着东、南、西、北、中,蕴含着五方神力。

过渡语2:民间美术的设色特点也是我们在为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上色时首要考虑的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一下民间的艺术家们进行色彩搭配时有什么秘笈。

(四)、出示民间艺人的设色口诀,让学生自读、找学生读、老师示范读。(读出民间的味道,易学易记易上口的语调特点、通过读让学生记忆口诀) “红与黄,喜煞娘”,要求扬,一片黄”,“红搭绿,一块玉”,“要想俏,加点孝”,“浓艳郁,黑为贵”,“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色要少,还要巧,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黑要黑得妙”。

(五)、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

出示图片,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口诀是如何在民间美术中运用的,总结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方法)。 分别从以下方面分析:

1、各图片用了哪句口诀?

2、补色对比、明度对比、面积对比、 纯度对比、冷暖对比

(六)、知识再梳理

1、民间美术设色特点、

2、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方法)

(七)、看谁眼力好 问题作品欣赏、让学生自己总结设色时及色彩搭配时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如:缺少主色调、用色太杂

九、课堂练习、展示评价

作业:用手中的画稿,按本课学习的民间美术配色 方法填色。看谁的作品更具有民间味道? 要求、评价点: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突出民间美术作品韵味。

十、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图片

十一、课堂小结:

民间美术经常使用的色彩大体只有六种,但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灵巧的手下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而我们同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光了解了许多民间美术的知识,更创造出如此出色的作品。同学们都知道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作为内初班的同学,我们更应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和掌握自己本民族的民间艺术,并将之学习与传承。

第四篇: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教案设计

高二思想政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本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题。 本框主要体现了课程标准“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知道大众文化在当今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大众文化现象给予客观评价”的要求。 本框题的核心是通过分析文化生活的色彩斑斓,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而主动选择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

二、说学情:

1.知识储备:已掌握的概念包括文化的概念;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市场经济的特征和弊端。

2.生活体验:现代中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文化生活十分丰富;信息来源多元化;所接触的文化传播媒介多样化。

3.需弥补的欠缺:现代中学生虽然生活在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却很少去主动认识和发现现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对文化生活的认识表面化。所以学生需要在认识文化的方法上给以指导,促使其去认识和发展身边的先进文化。

四、方法应用: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当今我国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知道只有发展多样性的文化,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明确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所坚持的原则。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当代文化生活的素描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教材探究活动不同观点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了解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及文化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正确地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为贯彻新课改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理念,体现建构性、生成性与多元性的统一的课程总体要求。本课准备采用以下启发法,讨论法等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因为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对未成年人危害大,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利,也有弊。 (2)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含义。

因为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容易混淆,而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本质含义也没有完全统一认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堂是高二最后一个单元的第一节新课。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要让学生首先“知道当代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我决定取生活一叶,以小见大,挑选文化生活中的某一关注现象,来调动学生刚上课的积极性,为后面的探究预设埋下伏笔。

(二)教学部分

1、第一目“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新课标对于“当代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知识点规定了学生只作了“知道”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以简练的语言分析该知识点。

2、第二目“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在本框这块新课标中作为“发展要求”的重点知识的落实上,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红楼梦中人”的选秀活动说说自己的想法:到底你是反对者,认为选秀活动过于商业化会扭曲文化传播的初衷;还是支持者,认为在选秀中充分利用了《红楼梦》的经典价值和持续的大众关注度,找到了经典文学名著和大众文化的结合点。用媒体节目化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红楼梦》,效果远远超过专家们的专著?在这个预设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分四步加以讨论。

3、第三目“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有问题引出探究,让学生们展开讨论:有人认为流行文化作品大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有人认为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你认为呢?你更喜欢哪种类型呢?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进行激烈的讨论,学生的观点各有道理,争的不相上下。学生与学生之间伙伴式、对手式的合作和交流,在这里得到水到渠成的搭建,我再做一定的总结。在以上学生情感被再一次调动的基础上,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后探究问题: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进行竞选,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要求设计一个春晚方案。

第五篇:设计色彩教案

《色彩》教案

课程名称: 色彩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必 修 授课班级: 视觉0901,0902 授课学期:09-10第1学期 授课学时: 80学时 总 学 分:

授课教师: 周 瑶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设计色彩教案

写实性归纳是相对于写实性绘画写生而言的,它是介于具像性绘画和平面装饰性绘画之间的过度形式。这一阶段要求对纷乱无章的物象进行秩序化,条理化的处理。我们知道一般的写实性色彩是以反映自然的光色现象为主旨的,它是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现象的真实记录,带有较强的客观性。写实性归纳是在不违反光色关系的前提下,对物象的明暗和色彩关系加以概括,提炼,在形式上遵循客观原形的基本状态,对复杂细微的色彩关系,明暗关系做以减法,是画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或客观色光效果。该课题训练是一个删繁就简,提纲携领的过程。从写实性绘画过渡到写实性归纳较为顺理成章,因为这种归纳写生在构图,构形,构色上多遵循物象客观呈现的状态,一般来讲在画面上较易把握。写实性归纳写生的形象变化是在忠实于自然物象的基础上予以剪裁,取舍,修饰。对物象中特征突出的部分和美的部分加以保留,或进行艺术处理,使之产生一种净化,单纯,整体的效果,写实性归纳构形应注意以下几种特征:(1)立体化---形象描绘仍然忠实于客观对象的基本面貌。保持立体的空间状态,每个物象的形体特征以及形与形之间的空间关系,都是按照客观的自然秩序来进行塑造的

(2)整体感-在忠实于客观对象的基本形态的塑造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看到什么画什么而是在形态丰富的层次中采取减法。即通过简化,集中本质,删除多余,使冗繁的自然得到修饰理顺和艺术加工,强化形象的整体感

(3)秩序化-秩序化是把自然中杂乱无章,散乱无序的东西,顺理成章予以归类。在不失自然天趣的情况下通过变化处理使形体,结构,空间,位置,质感等呈现出秩序感,画面具有一定的装饰特点

写实性归纳的构色,不是机械地照抄、模仿自然色彩,而是在准确把握其色彩关系的前提下,用有限制的颜色去表达丰富的色彩变化。最有效的方法是,对对象丰富的色彩层次进行归纳或限定,如采取分阶法,限色法

分阶法:这是概括提炼最常用的办法。即对每一个单体的物像首先确定亮、灰、暗等区阶的明暗或色彩。每一取阶的色彩纯度、明度不突破此阶区的界限,并把此阶区丰富的色彩层次概括为一个整色. 例如对象中色彩的明度若为九阶的话(其中1为最暗,9为最亮),九级中包括一到九个丰富的多级差别的层次。而在画面中我们只须用1-5-9三个级数的关系来表现1-9个级数的关系,这1-5-9的关系就是从九个级数中提练出来的。这种“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提练方法,可使形象更突出,更集中,从而增强色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限色法:限色也是概括提炼的有效方法。限色可用多套色过渡到少套色,甚至是黑白两级色。多套色可相对自由地表现物象色彩的客观存在状态,只是对物象丰富繁杂的明暗和色彩关系加以归纳疏理。即将客观自然的色彩关系,通过色的概括或限制浓缩于画面上。写实性归纳只是装饰写生中的序曲和引子。

(1)色彩归纳写生的概念

色彩归纳写生是衔接绘画和艺术设计的一座桥梁。它是研究和探讨新的绘画写生方式,以建立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观察方法、思维方式以及表现形式上均构成了独自的指向。比较而言,一般的绘画性写生较多采用写实的方法,以准确表达对象的客观存在状态为目标。色彩归纳写生则是在面对客观物象的感性基点上,强化了主观表现和理性的设计意念,它不以描绘 对象的客观存在状态为目的,而是以设计专业的造型需要和思维发展为取向,其训练的目的在于为艺术设计服务。

(2)色彩归纳写生与设计的关系

色彩归纳写生是以专业发展为取向的,其训练目的是直接为艺术设计服务。原因在于,在艺术设计中的造型(包括构图、形态、色彩、质感以及形式构成和风格特征)深受功能、对象以及材料工艺的制约,这种制约形成了造型与其用途、生产、经济等有着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因此可以说,归纳本身即是一种在材料工艺条件限制下而产生的有效方法。

在工艺生产中,归纳手法是遵循生产条件而设置的。例如,材料工艺性较强的陶画、漆画、刺绣、织物壁挂、印花织花、木刻、拼贴、镶嵌等,都体现了在表现形式中的这种依赖性,适合性或被限定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体现了在造型中的“装饰性”特征。

在色彩归纳写生中,虽然并没有工艺的直接束缚和制约,但归纳的方法无疑可实现工艺的特征。而抛开工艺看,它又是一种明快的表现方法,呈现出悦目性、怡惰性和一种雅俗共赏的美。

作为获取装饰造型能力的色彩归纳写生训练,已不仅仅是写实性色彩造型到装饰性色彩造型的简单过渡。更重要的是在绘画与艺术设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功能性要求的艺术设计提供在造型的观念、方法、技能、形式风格和创意设计等方面的重要方法。

(3)一般性绘画写生与色彩归纳写生的区别

从造型基础训练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色彩写生分为两大块:一是为获取写实造型能力的一般性色彩写生;二是为获取装饰性色彩造型能力而进行的色彩归纳写生。两者都是视觉艺术造型的基础,但从更微观的角度看,前都侧重于绘画基本造型规律的认识,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装饰色彩造型规律的研究,这里,我们将写实性绘画色彩与装饰性色彩的差异分析对照如下: (a)在观察方法上,写实性绘画要求科学、客观地认识物象的形体结构特征,认真观察和分析光源色、环境色、物体色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装饰色彩写生却着重研究客观物象在画面中的形、色的主观处理和形式构成方法,研究自然色调中各种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对比调和规律。

(b)在创作观念上,写实性绘画为纯艺术的观念表现。虽然多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象的客观存在状态,但在创作机制上相对自由,不必考虑欣赏对象和特定环境的要求,可毫无限制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个人情感。装饰色彩造型是受限制的,虽然也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图和主张,但其思想观念、情感个性在通过造型形式媒体的转换上,要受到欣赏对象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并由于装饰的内涵多呈现出悦目性、怡情性和某种形式意味。

(c)在表现方法上,写实性绘画必须严格以客观物象的形体和色彩作为描绘依据。要求用较“逼真”的色彩去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空间、位置、质感等关系,画面着重表现空间虚实关系和形体的立体空间状态。色彩受光色关系的制约,基本上是自然色彩的记录。装饰色彩造型在形态上强化物象的平面化或夸张变形,设色上虽也源于自然,但它并不受自然色彩的严格限制和束缚,可以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也可根据装饰美的需要,大胆进行主观想象和创造。

(d)在艺术风格上,写实性绘画具有形体准确、色彩表现丰富细腻、变化微妙,给人一种客观真实的感受。装饰色彩由于受装饰对象和工艺技术制约,形成了明显的装饰风格。其色彩一般具有简洁、纯朴、含蓄、浪漫、夸张的特点。如果说,写实性绘画色彩具有直观的感情表现,装饰色彩则偏重于感知基点上的理性表现。

(e)在使用功能上,写实性绘画色彩一般属于纯欣赏的艺术品,不必考虑其使用功能。装饰色彩除了应用于特殊工艺品供欣赏外,一般都需以“实用、经济、美观”为设计原则,同时还要考虑使用品的材质、生产条件、材料特性和工艺技术等实用功能的制约。

色彩归纳写生 一般性绘画写生技法

写实性归纳是相对于写实性绘画写生而言的,它是介于具象性绘画和平面装饰绘画之间的过渡形式。这一阶段要求对纷乱无章的物象进行秩序化、条理化的处理。

写实性归纳的构色,在准确把握其色彩关系的前提下,用有限的颜色去表达丰富的色彩变化。最有效的方法是,对对象丰富微妙的色彩层次进行归纳或限定,如采用分阶法、限色法。

(1)、分阶法

这是概括提炼最常用的方法。即对每一个单体的物象确定亮、灰、暗等区阶的明暗或色彩。每一区阶的色彩纯度、明度不突破此阶区的界限,并把此阶区丰富的色彩层次,概括为一个整色。例如对象中色彩的明度差若为九级的话(其中1为最暗,9为最亮),九级中包括着1到9个丰富的多差别的层次。而在画面中,我们只须用1—5—9三个级数的关系来表现1—9个级数的关系,这1—5—9的关系就是从九级数中提炼出来的。这种“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提炼方法,可使形象主体突出,更集中,从而增强色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限色法

限色也是概括提炼的有效方法。限色可用多套色过渡到少套色,甚至是黑白两极色。多套色可相对自由地表现物象色彩的客观存在状态,只是对物象丰富繁杂的明暗和色彩关系加以归纳梳理。即将客观自然的色彩关系,通过色的概括或限制浓缩于画面上。少套色的设色在一定程序上有主观意象,表现中要明确、概括,以达到最为整一极至的效果。

写实性归纳写生训练要点解析 (1)、构图

采取焦点透视构图形式,视点相对固定。在尊重自然的秩序和透视效果的前提下,必须对客观物象进行提炼、概括。在写生时,应注意选择描绘位置和角度。可通过平视、俯视、或抑视,来进行形象的组合和构成,使画面构图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2)、构形

在形态表现上,可充分表现形象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但并非是对客观原形的忠实描摹,而是在遵照客观物象基础上,采取减法,对与实的形态予以细节和层次上的剪裁、取舍、修饰,通过简化、集中本质、删除多余,使冗繁的自然得到修饰、理顺和艺术加工,在形象上产生一种净化、单纯、整体的效果。

(3)、构色

在色彩描绘时,不是机械地照抄,模拟自然色彩,而是在准确把握其色彩关系的前提下,用有限的颜色去表达丰富的色彩变化。最有效的方法是对物象丰富微妙的色彩层次关系进行归纳或限定,如采用“分阶法”和“限色法”。在色彩层次上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使形象主体更突出、更集中,从而增强色彩整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们可以把平面性归纳分为两个单元进行。其一是相对写实的平面归纳写生,或称为“客观性平面归纳写生”;其二是变形、变色的平面归纳写生,或称为“主观性平面归纳写生”。前者在对画面和形象求以平面化时,要求构图仍可依照物象客观存在的空间状态,形体不作过多的变形,色彩也不作太多变色,给人一种较为与实的平面化效果;而后者则要求在构图、构形和构色上,根据作者的主观想法和画面需要,采取移位、游动的观察方法,减少透视造成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重叠、遮挡,建立灵活自由的位置经营关系;形体处理采取夸张、变形的手法,改变客观形象的自然状态,使之平面化,构色设置可强化主观色彩,并多采用平铺的手法。画面不求自然客观的完整,而强调人为秩序和形式构成的完整和新颖。这里,我们把这两个单元的训练详细介绍如下。

(1)客观性平面归纳写生 a、构图意匠

客观性平面归纳写生的构图,整体上仍然可采用一点透视,强调在构图上的自然序列,但同时要求在面对客观物象时排除光的干扰,不求光影变化。还必须弱化透视空间,把复杂的立体形态做平面化处理,将层次丰富的色彩做整色提炼。

客观性平面归纳写生训练要点解析 b、构图 仍可采用一点透视。画面中物象的空间位置或组合方式可依照所描绘物象客观存在的状态来布局,但必须迫使一切形象朝平面状态转化,抛弃对客观对象立体空间感和远近虚实感的描绘。注意调整描绘的位置或角度,使画面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安排舒展、和谐。

c、构形

在对画面及其形象进行主观处理进,形体不作太大的变形。在尊重客观物象基本形态的前提下,作平面化处理。也就是说,形态要写实,但不追求三维立体效果,不求个体形象自身的明暗层次的变化舍弃客观物象所呈现的亮部、中间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部等素描调子的变化。

在形的处理上,可将不必要的繁杂细节部分进行简化,使造型简练、单纯、装饰感更加突出。在单个物体的塑造中,要选择最完美、最能体现这个物体基本特征的角度,减少因角度不佳而造成的在空间透视上的进深感以及形体之间的互相遮挡。

d、构色

不求客观物象微妙色彩的表现,而是通过“分阶法”和“限色法”,将客观物象五彩斑斓的色彩层次予以充分的概括、提炼、舍弃由色相、明度、纯度构成的层次丰富的色彩变化。把单个物体上的色彩作整色处理,强调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固有色的整体对比。色彩也不作太多变色,给人一种较为写实的平面化效果。当然,也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画面需要,强调光源色(条件色)或环境色的变化,在一些局部可增加主观色,强化画面主题,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2)主观性平面归纳写生

比起客观性平面归纳写生来,主观性平面归纳与生在构图、构形和构色方面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画面的完全平面化,因此也是对平面化装饰手法和样式的更深入的研究。

主观性平面归纳写生训练要点解析 a、构图 运用散点透视、多点透视来观察物象,将固定的视点变为可移动的视点,弱化甚至完全不考虑客观物象的自然组合和远近关系,化多维的立体空间为二维的平面空间。

在面对客观物象进行写生构图进,原则上可以东写西抄,上取下拿,舍弃枝节,取其主要。重要的是应将单独的、分散的、互无联系的形象素材有条理、有规律、有主次的组织在一起,通过大小、疏密、方向或重叠、移位、错接、倒置等手法,将图像散开平摊在画面上,经过人为布局,安排、组成新的形式。

b、构形

形的平面性不仅直接关系到画面的构图、布局,同时也是设色依照的基本形象。因此,研究平面性归纳中的造型,首先要学会将客观立体物象转化为平面化形体。在平面化构形时,要注重展现对象最具特征和视觉效果的角度,利用平视观察、剪影观察和夸张、变形的手法,对客观原形进行变化。形象的处理强调从形体特征和结构入手,并强调“整形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c、构色

依据客观对象色彩为本源作变化,但不作单纯的固有或环境色、条件色的简单模仿,而是在面对客观物象所产生的基本色彩感受的前提下,加入主观的处理,强化形象的变色。在画面色彩的对比中,可运用色彩对比法则诸如调和、均衡、节韵、点缀、统调等来进行调节画面,以取得色彩关系的和谐或完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十九精神大学习笔记下一篇:孙建坤同志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