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创业之心范文

2022-06-23

第一篇:企业的创业之心范文

创业之心-增强自己的创业能力以寻找创业机会

1 找出你的短板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短板理论”(又称“水桶定律”)认为,一个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若要使此水桶盛水量增加,唯一的办法是,换掉短板。

“短板理论”告诉创业者,要认真分析自身的创业条件,找出自己的“短板”,并迅速将它做长补齐,以免制约你成功创业。

很多人创业获得了成功,但最初创办企业时,他们并不都具备创业必需的所有素质或技能。技术可以学习,素质可以培养,条件可以改善。你应当克服自己的弱点,补齐你的“短板”。一个成功创业者需要具备综合的素质。

2 提升你的综合素质

你要系统分析自身,了解哪些技能和素质是你的弱项,甚至是你的“短板”。下一步,你要考虑采取什么积极措施来改变这些弱项,增强你的创业能力。

如果你的企业管理能力是弱项,你可以通过阅读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并设法参与更多的实践。

如果你的行业经验是弱项,你要决定怎样为自己获得这些技能。你可以接受培训,也可以雇用技术人员或寻找一位有适当技术的合作伙伴。

如果你的团队不能满足创业的需求,你要寻找那些能带来技术、资金或经验的人,实现优势互补、能力匹配,使企业能应对各方面的挑战。

如果缺乏资金,你要决定怎样为自己的企业获得启动资金。你可以通过银行小额贷款、风险投资(VC)、国家政策性扶持、向亲戚朋友借款、与他人合伙等办法筹措资金。你还可以从学校的创业指导中心、大学创业园、各地孵化基地及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那里获得资金支持。

如果你的人脉关系是弱项,你要有效利用家人、朋友以及同学的关系,时常联络邻居、朋友、认识的人,积极参加专业协会、俱乐部、校友会等组织,参与社交活动,拓展人脉。

如果你的个性、心态还不稳定,你需要锻炼如何控制自己。创业需要激情而不是冲动,需要理智而不是狂热,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困难,要具备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毅力。

小结:创业是一项艰苦的实践活动。选择创业,也是选择了一条人生道路,这条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要顺利踏上创业之路,你必须了解企业、了解自己,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分析自己与成功创业者的差距,提升自己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以寻找创业机会。有一点需要注意,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办企业,也许你有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这些素质和能力使你更适合做其他工作或寻求其他的就业方式。

第二篇:创业之心

创业之心→新→星

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震慑全世界,是因为中华民族有一群能吃苦,爱劳动,求执着的中国人。在这群可爱的中国人的带领之下,,城市的抑或是农村,处处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气氛。

日期:20世纪80年代以前地点:上海

受文革的影响,这时候的人们对创业几乎没有任何概念。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大脑,没有属于自己能支配的身体。他们有的也只是些死知识,所以他们不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没有新的思想,他们只能顺应时局的发展!没有新的知识,他们只能原地踏步!没有新的技术,他们只能忍受贫穷!

日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地点:深圳

改革开放的通知一径下达,深圳人民仿佛看见黎明的曙光,感觉到改革的春风吹拂着大地,沐浴着心灵。然而,春风吹活的不仅仅是心灵,更是经济。在邓小平的正确领导下,深圳人民积极开发自主产品,并把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大力发展各项文艺活动,以促进人们的精神文明。他们的努力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创业者。他们的成功创业不仅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且带活了中国的经济日期:21世纪。

今天创业风气,已经漫延至整个中国。在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中,越来越多的人积极的投入创业之中。随着越来越多优秀创业者的涌现,中国的经济也在随之提高,如今的中国已经拥有了许多自主研发的产品,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中国的汽车产业。中国首家汽车制造公司一汽,于1953年建工,刚起步的一汽,完全得要依靠苏联的技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终于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辆卡车“解放车”。在经过一汽人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一汽已经是拥有全国最大的轿车总装空间,可达到平均每1.8分钟下线一辆轿车。且拥有曾经难倒德国专家的当代冲压尖端技术,一汽并把这种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汽车上。一切高新技术在一汽大众应有尽有,一个曾经为外国人耻笑的“废铁厂”,经过一汽人顽强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中国汽车行业百年跨越的奇迹,一汽大众之路是一代造车人的心血,也是中国新技术的革新,它就像一面旗帜照耀现在,展望着未来。而这也仅仅是中国发展的一部份,因为在军事上、医学上、教育上,中国都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而这些发展离不开中国人的共同努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没有导弹,没有原子弹,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这对中国来说无疑不是一个挑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邓稼先及众多科学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枚氛弹成功出炉,随后的原子弹药,导弹也相继成功发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曾经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要敢想,任何事情都不是事情!”中国就是在这种思想下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题,在科技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个神话。2005年:神五飞天;06年:神六飞天;07年:神七成功飞天,以及08年“嫦娥1号”正是登月,这又无疑不是历史上的奇迹。周恩来说:“没有什么,我们就要造什么”。如今的中国做到了,始终保持着创新精神的中国,已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强大。

后记

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才,一个好的社会氛围,能够促进一个民族的发展,提高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创新力,每当五星红旗伴着庄严的歌声冉冉升起时,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激情澎湃。中国的发展历程是辉煌的。更是艰辛的,那段峥嵘的岁月令每个人为之动容。我们为我们是中国人感到自豪,为我们出生在这样一个民族感到骄傲,也让我们为日益强盛的中国呐喊助威!为了我亲爱的祖国的明天,更加富强,从现在起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强烈的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一颗“创心“,只有拥有“创心”,才能做到“创新”,因而才能成为“创星”。

面对越来越发达的科技,我们只有高标准,严要求定位自己,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能为祖国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第三篇:【新华时评】对消费者的“感恩之心”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联

新华时评:企业要多一份“感恩之心”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王敏) “3·15”的到来,让消费者扬眉吐气,一些企业却难免心怀不安、诚惶诚恐。//其实,纠纷也好,赞誉也罢,在消费者与企业命运日益紧密相连的今天,对社会,对消费者,企业不妨少一份惶恐,多一份真诚的“感恩”。

尽管消费纠纷不可一概而论,但实际情况是,当前的消费纠纷中大多是“店大欺客”。在消费者和企业的博弈中,消费者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维权面对重重难题。一些企业之所以会心惊胆战,不在于反思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不完善,而是因为其平时或多或少漠视和损害消费者利益,担心遭受相应的惩罚和品牌的损伤。

命运相连,责任相牵。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的时候,企业不该将其作为“大考日”,而应作为“感恩日”。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必须树立起感恩的心态,感谢消费者选择了其产品和服务。企业在每天学习“生意经”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学学“道德经”,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奉行高尚商业道德,主动承担消费维权的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对社会保持真诚的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兴衰,有很多成功因素,但最重要的却是消费者真诚的信赖和高度的忠诚。离开了消费者,企业便成了无源之水。企业只有真正对消费者树立感恩的心态,才会积聚核心竞争力,才会解决长远的战略发展问题。企业感恩消费者,不仅有助于推进我国商业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更有助于提振消费信心、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然,良好健康的消费和经营环境单靠道德上的感恩要求远远不够,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最坚实的基础。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加大违法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对相关企业起到震慑作用。只有消费者维权诉求在平时就能得到有效表达和妥善处置,企业才会长存畏惧和感恩之心,真正尊重消费者。

第四篇:创业型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及其构建

2012-11-0

1摘 要:在知识经济爆炸、行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创业型企业不断增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基于此,在分析创业型企业的特点和短板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创业型企业更需要企业文化和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以及创业型企业的文化建设之道,以期推动创业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文化特征,建设之道

创业型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抓住市场机会进入某领域的新建企业,获得立足之地;一类是内部资源整合重构的“老企业创新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当前时期,在知识经济爆炸、行业竞争激烈、社会就业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主动或被动的创业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创业型企业的发展和延续却是十分棘手和极为敏感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创业型企业在短暂的发展后就风光不再,更多的企业则面临着后劲不足的风险。反观那些成长迅速、发展稳固的创业型企业,则一直洋溢着“在创业、再创业”的文化氛围。

一、创业型企业的特点和短板

创业型企业拥有巨大的创新性、市场性、动态性及其适应性。所谓创新性是不断地突破原有的技术或者产品格局,用创造性的新产品、新方案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所谓市场性是指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动态需求变化状态来调整企业的业务及其发展方向;所谓动态性既包括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又包括外部的运营策略、竞争方式都是因时制宜、不停变化,没有既定的格局和模式;所谓适应性就是创业型企业更加灵活地配置资源、更加主动地迎接变化、更加积极地应对风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确保生存。

创业型企业虽然抓得住机会,但是缺乏品牌影响力、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缺乏稳固的经营团队、缺乏必要的机制保障。那么,一个创业型的企业依赖什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是文化,是精神,是价值观。

大家都熟知马云所带领的阿里巴巴,其之所以创业成功,发展势头强劲,最核心的资源其实是它的企业文化。在阿里巴巴,马云和他的团队在最艰难的时候依赖的就是价值观、使命感,不仅仅是树立了价值观,更重要的是用阿里巴巴、马云自己特殊的语言、特殊的动作和特殊的程序不停地宣扬。宣扬“独孤九剑”、“六脉神剑”、“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代表”,这样被不停宣扬的特殊的话语所表达的就是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

二、创业型企业更需要企业文化

很多人说,创业期一切都未定型,何谈企业文化?此阶段讨论和建设企业文化,更是空中楼阁、水月镜花。这样的说法不算错,但是时过境迁、不合时宜。今天的创业型企业面临的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复杂的环境,虽然缺乏的资源很多,但是创业的理想、信念和决心却前所未有,而将上述因素熔炼在一起的“企业文化”才是今天那些缺乏资金、缺乏人脉的创业型企业的灵魂和支柱。

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战略。权且不谈战略和企业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关系,但是创业型企业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战略,就是一个创业团队所共有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理想,就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便是不够准确的语言表达,但却是创业型企业所有员工对于企业的创立初衷、业务范围、资源运作和远景蓝图的共同认识。

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组织凝聚力。创业企业的组织结构不会最优、创业阶段的业务困难难以想象,在不断地迎接市场冲击和竞争挤压的情况下,创业企业的组织何以不散?那是因为有一种独有的企业文化在支撑、感召和吸引。很多创业型企业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内涵中最光辉的一点,在最困难的时候吸引了人才、稳固了团队。

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市场需求。可以说,任何一家从小而大的创业型企业都会经历市场从不理解、嫌弃到逐渐认可、欣然接受的过程。在“我时代”特征愈加清晰的今天,在产品同质更加明显的今天,消费者选择主权倾向于认知一致、行为一致的创业型企业就无可厚非了。

三、创业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创业艰难百战多”,创业型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所面临的都是苛刻的经营环境,这样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已经给出了答案,但是其共性的企业文化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可以说,创业型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再普通不过却最了不得的二十个字:激情、学习、互敬、冒险、直觉、少说多做、亲如一家、向上。

1.激情。不再墨守成规,愿意另辟蹊径开创一份新的事业,首要的是激情。据说,微软的企业文化中就渗透着一种激情,每一个员工都认为自己做的事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甚至连看门的人也会觉得能给微软看门是一件异常荣耀的事,正是这种引以为傲的工作激情像心理基石一样支撑着微软王国多年来在IT界傲视群雄。

2.学习。毛主席曾经说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套用在今天的企业创业上来讲就是:在创业中学习创业。创业型企业不像守业型企业那样一切有模式、有制度、有经验,都需要大家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理念是任何企业的创业之本。

3.互敬。斯坦福大学著名管理学家吉姆·科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总结道:“在我们采访的那些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中,员工对工作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与之共事的伙伴的热爱。”可以说,互敬是投入工作的前提,投入工作是创业成功的保证。

4.冒险。冒险是创业型企业的禀赋,冒险的另一个侧面就是创新,创业型企业“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品质必不可少。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苹果不冒险、乔布斯不敢为天下先,哪里还有今天炙手可热的苹果系列产品?

5.直觉。其实笔者一直犹豫,是用“直觉”还是用“个性”来表达创业型企业文化的第五个特征,最终觉得“直觉”更加准确。创业型企业必须尊重商业上的直觉,其实就是尊重员工发展的个性,把更多“直觉”的东西接受并渗透到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是能使本企业与众不同的法宝之一。

6.少说多做。少说多做就是务实精神,就是把激情和直觉真正变成产品和方案的风格。在创业型企业中,少说多做甚至是不说只做应该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创业之初的宏愿要想能变为实现,必须要有少说多做的务实精神。

7.亲如一家。许多大公司、老公司最羡慕创业型企业的就是亲如一家的氛围,相互之间没有阶层分割、没有人心隔膜,是大家自由、任性、放纵和关心的家庭氛围。这一点,是创业型企业同创业、共患难所形成的最真实的文化内涵。

8.向上。向上的企业文化就是勤奋、就是积极、就是主动,它是企业凝聚人心并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动力,也是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改革发展

和摆脱困境的精神支柱。

四、创业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之道

企业文化不是杜撰出来的,也不是突兀产生的,不是个人的喜好,是全体员工思想观念的提升概括,是由点到面的普及推广。创业型的企业也不例外,打造合适的、有效的、持久的企业文化,凭借的是企业自身,依赖的是全体成员。可以说,创业型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重视整合,据形势不断充实,逐渐形成独有的、生产力强、号召力强的企业文化。

1.开展“整心运动”,形成“核心价值观”。历来统一思想都有整风运动,塑造和树立企业文化却更需要“整心运动”。何谓“整心运动”?就是创业领导人通过沟通掌握了创业团体的共同意识决心,归纳整理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采用立体化手段反复宣扬和传播,让创业团体虚心接受、真心付出、用心工作的过程。“整心运动”的发起人、执行者应当是创业的灵魂人物,他需要意志坚定,具有较强的语言和行动魅力,能够归纳、理解并传播“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风格,左右着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酝酿形成的核心必须至少关注到两个问题。一是要符合外部环境。企业在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之前,应该考虑到自己的价值观能否满足顾客、员工及社会的需要,与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念、政治观念能否协调,与行业环境、区域环境及人文环境能否共生。二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理念和特色表述。任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竞争力一样,都是“学不到、超不过、偷不走、分不开、离不得”,价值观是普世的使命感、责任感,核心价值观是独特的理想、信念,是志在必得的他人所无法完成的宏愿,是立足于本企业,既充分考虑到制约的环境因素,又突破常人的主观想象。

2.企业领导身体力行,带头实施执行文化。管理学家希克曼说过,在一个企业家构思企业的那一刻起,这家企业便有了自己的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最大的特征,是与创办者自身思想具有很大的协同性。也就是说,企业文化一定脱离不了创业时企业核心人物的思想和个性,难以排除很多人所认为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老板文化,或者是老板文化的一个衍生品”。 事实上,能够产生作用的企业文化恰恰需要的就是企业领导身体力行,带头实施执行。作为企业文化的创立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三位一体的代言人,企业创业领导在确定了价值观体系之后,必须通过象征性行为、语言、故事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价值观的关注,从而促使全体创业者共同来关注价值观的实现。让人接受不是难事,让人执行才是难事,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整心运动”就难以奏效,必须是行胜于言。

3.确保企业文化只能被吸收,不能被稀释。创业型企业势必面临规模的扩大和人员的变动,伴随着这一过程,正在或者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否能继续被认可和发扬就面临巨大的考验,甚至是创业团队中领袖或者某个人的变动会冲击企业文化,好比乔布斯的离去让苹果公司的文化和走向被人们怀疑一样,原始的企业文化就可能会被稀释。

也有人说,弱小的企业文化存在被稀释的风险,强大的企业文化可以兼容各种外来文化,并不断吸收其精华,最终让其完美地切合到自身文化体系中来。即便如此,对于创业企业来讲,保存企业文化的精髓仍然是重中之重。这能依靠什么呢?一是仪式化的宣导,二是不间断的培训,三是老员工的垂范,四是选择新人的原则和标准。

4.让企业文化被外部关注,使监督产生效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内部的事情,但是如果被外部所关注,所产生的由外而内的反作用力则不可小觑。创业企业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发放调查问卷、开展买卖互动等方式吸收外部力量参与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来,借助于外部

的社会公众、政府机构、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力量来反省企业文化建设和执行的效果。 一些企业的领导人经常发表公开演讲,宣扬企业文化,其实在验证文化的认可度和操作性。很多企业的内部刊物内容充实、传播范围极其广泛,所表达的企业文化的内涵、形式和效力已被传阅者所关注,对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一股无形的监督和约束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晶,陈忠卫。内部型创业文化:内部创业与企业文化的耦合[J].科研管理,2008(3)。

[2] 杨文凯。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竞争力塑造[J].管理观察,2008年第10期下旬刊。

[3] 朱甫。马云谈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

第五篇:打造具有创业内涵的企业文化

【导语】创业文化是指与创业有关的文化氛围,其中包括我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 主导着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创业文化的定义

“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不再局限于企业创业,而是指所有法人和自然人自主进行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发挥潜能、整合资源、创办事业、创造财富、谋求发展、成就事业、满足需要、贡献社会、实现价值追求的实践和过程。其本质是一种以创造价值、成就事业为目的的自主、创新的实践。而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耕耘”、“化育”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中创造的,是人类交往中“教化”形成的,被体现在“人工制品”中,被体现在传统意识中,包括衍生的和新生的观念。

由此可见,创业文化它并不单单指的是文化,而是具有可认知性的,体现着知、情、意相统一的文化精神。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开拓、冒险和创新,即鼓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具有开拓向上的勇气和激情,直面和容许失败,拥有和弘扬团队精神,注重学习培训,把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精神与创业精神相融合,通过知识和创业价值的发掘来的经济的腾飞。 创业文化两大基本理念 核心:积极培育创业精神

创业文化是包括人们对创业和财富的基本认识、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创业精神。其中,创业精神是创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设立创业制度,使员工敬业、勤业、创业和立业的基石。创业精神把职业要求内化为信念、道德和心理的力量,使员工身为“创业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旺盛的斗志、乐观的情绪、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市场规则。从根本上讲,培育创业精神,是让员工把工作作为一种事业而非谋生的手段,让员工在创业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体味人生乐趣。

方向:树立与时俱进的创业观

先进创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与市场变化、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业、立业,必须树立自身与时俱进的创业观。这不仅包括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勇于冒险、不怕失败等传统创业精神,还应具备新理念、掌握新技术,勇于创新,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创业文化”与“打工文化”的比较

而泛华金融的“创业文化”是相对于“打工文化”而言的。“创业文化”倡导的是一种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不安于现状、积极学习提升,无畏艰险和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身为创业者的人,往往不会固守既往的成绩,而将自己的目光着眼在未来更大的发展机会。而“打工文化”则与之相反。身为“打工者”的人,往往不具备创新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所作的都是老板安排的事情,认真有余,创意不足;因为没有明确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做事毫无目的和章法,无法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他们的自我管控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学习意识较弱,不会想要改变命运或是颠覆传统。这导致“打工者”在权力、地位和身份上都处于弱势。“创业文化”与“打工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得到的经验体会也不同。可以这么说,打工几年后你唯一获得提高的是打工的技术技能,而创业者则是创新的思维和用于挑战的精神。这才是不败之法。

泛华创业文化的培育

一、变固守为开拓。

很多员工在长期重复的工作中形成了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心态,固守既定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只求平平稳稳的工作和生活,不愿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勇敢开拓。培育创业文化,就是要引导员工树立永不停滞的开拓理念,培育员工广泛参与公司活动和业界活动的积极性,在整个集团形成人人进取的良好氛围。

二、变懒散为拼搏。

不可忽视的是,在很多员工身上滋生的懒散积习。培育创业文化,就是要引导员工树立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拼搏理念,把那种“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本领运用到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去,尤其是对于身在销售一线的业务人员,要将拼搏的精神和毅力融入产品的营销和对客户的服务之中。

三、变求稳为历险。 随遇而安的心理定势,让很多员工在承担风险上缺乏心理准备。他们往往顾虑重重,面对市场的变幻和政策的不确定,很多人产生了悲观消极的情绪;面对转型,很多人看不到前路,感到茫然失措。培育创业文化,就是要引导员工树立甘冒风险、无所畏惧的历险理念,努力营造一种追求成功、鼓励创新、不懈进取、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真正激活员工的历险斗志。

四、变保守为争先。

每逢集团决策或重要抉择,一些人总习惯于左顾右盼、举棋不定,丧失了许多机会。培育创业文化,就是要引导员工树立思想解放、勇于探索的争先理念,鼓励员工摒弃原有经验、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尝试。

五、变玩乐为学习。

有些员工因为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工作得过且过,没有明确的亟待实现的目标,更不用提用学习和交流来提升自己、改造自己。培育创业文化,就是要提供员工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营造企业的学习氛围;同时,激发员工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让员工明白,如果不学习终将被淘汰,意识到学习提升的重要性,将学习变成企业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 泛华金融的员工精神

“企无人则止”、“人无神则死”,企业从初创到壮大到辉煌,员工从入职到优秀到卓越,都离不开——精神。“员工精神”是一种至高的信仰、强大的力量、不息的信念、不懈的追求、向前的动力、热情的态度,也是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职业准则,更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永恒动力。而泛华金融的员工精神,则是一种以创业文化主导的、能够体现泛华金融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我们将其浓缩为“活力、专业、亲切”,只有具备这三个词的有理想、有才能、勤奋进取的员工,才是泛华金融真正需要的人才,才能与泛华金融一道,在上市之路上并肩前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尖子生培养范文下一篇:启示有关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