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论文

2022-04-12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分析高職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讨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的适应性。针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并论述其教学意义。

主体性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论文 篇1:

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的模式构建与实践分析

【摘 要】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挖掘主体学习的潜力和兴趣,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方面,教师更应该在分析、了解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能力与创新思维,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在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中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教学模式构建;实践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主体性教学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重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关注。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不断完善主体性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并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以教育主体的差异性、自主性、多样性和民主性等为原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一、在高中数学中应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不断探索创新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要提高学生独立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通过主体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与培养,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主体性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自身主观意识和发散创新思维,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引去实践,从而进一步发展其自主观念的自主实践化学习模式。通过观察可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如果只是单一地进行被动学习,是无法充分吸收并内化所学知识的。因此,学生在有足够学习时间的情况下自主进行学习,将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进行及时吸收与内化,就能够充分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实现预期学习目标。

在学习空间几何的知识点时,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述课本知识,就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和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比如,对于老师提问:“空间几何的三视图与直观图有什么区别?”学生A只能了解大概方向,却不能回答出正确答案。而通过自主学习的学生B,则可以在透彻了解并练习过相关知识的情况下,熟练、准确地回答:“三视图是一个物体从三个方向看过去的投影图,指左视图、主视图和俯视图,是三个平面图。直观图则是立体的,看不到的线以虚线表示边、棱,是物体的立体图形,一眼即可知它是个什么物体,所以叫直观图。”因此,在教学高中数学课程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使其通过自我分辨和加工教师在课上传达的教学信息,不能只听不做。

二、正确构建高中数学教学主体性教学模式

1. 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能力

语、数、外是我国三大基础学科,所以有关数学教学的课程安排与改变尤其重要,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进度。目前,将主体性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在设置数学教学的内容时不够严谨和合理,这对于授课肯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如果教学模式无法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就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阻碍教师的教学进度,大大降低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达不到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预期教学目标。

比如,在学生学习基本初等函数的知识点时,由于主体性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所有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的教学中,讲解多个典型例题,并总结3种函数的相關特性与其图形分布特点。之后,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并归纳出一定规律后,再结合教师传递的教学信息内化相关函数知识。所以在进行主体性教学的课程中,教师应该要多角度分析这些教学难点,学生则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从而吸收相关知识。

2. 妙用启发式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识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潜力。在开展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知识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挖掘其创新思维和学习潜力。教师在精准分析课堂教学结构的情况下,将教育现状与高中数学教学的相关特点相结合,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合理选择教学方式。

例如,在学习概率的相关知识时,需要让学生充分掌握概率的结构,包括分类: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以及这三种概率的相关特点。接着,通过对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袋中有红、黄、白3种颜色的球各一只,从中抽一只,有放回的抽取3次,求:3只全是红球的概率。”学生在思考之后得出相关解答过程:“这是一种古典概型,因为每一类事件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一样,所以可以把事件A记为抽到一次红球,事件B记为抽到三次红球,∵红球有放回,∴P(A)=1/3,可知3次抽取事件相互独立,则P(B)=1/3×1/3×1/3=1/27。”这一题充分发散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潜力,进行了启发式教学。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以往的教学经验并认真挖掘教学资源,使学生大大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规范学生自我发展的方向。

3. 善于营造课堂教学气氛

高中数学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流程相对死板、单一,因为大多数教师都是一味注重自己的讲学过程,而不注重学生的信息吸收效果,这样的教学质量就无法保证。所以,在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作为根本出发点,对于学生的选择给予一定尊重,并且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程教学氛围。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应该注重与学生互动,教育与学习应该是一个双向关系,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授予。教师只有正确掌握课堂节奏,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主要参与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1)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确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在必修二中学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有这样一种题型,过圆C外一点P向圆引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A,B,求直线AB的方程。在这个问题的教学中,笔者启发学生要有创新思路,不要局限于求出切点A,B的坐标,而是引导学生知道CA,CB分别垂直于PA,PB,利用初中的知识可以得到四边形PACB共圆,此圆的直径就是线段PC,所以就可以把这个圆的方程求出来。由于线段AB就是两个圆的公共弦,故只需将这两个圆的方程联立(两式相减)就可以得到直线AB方程了。这个解题思路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灵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注重学生学习精神的培养,科学、规范地编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求知欲望出发,应将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与细微调整;从现有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模式出发,编排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大课堂”和“小课堂”。或将整个课堂教学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去教学,将整节课的时间也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时间板块,然后逐个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有时也可以对时间进行微调。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引入,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所设置的情境之中,进而创设一个和学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考虑到学生原有的智力层次和知识累积,使学生通过探索、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等方式,尽最大可能地完成学习内容。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该要符合学生的思考和钻研方向。对于成绩层次不一样的学生,教师不能统一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相同的答案,可以采取分层式教学,不同的学生群体作业量也可以不同,因人而异。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钻研和探究实现不同方式的解答,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并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的指引和培养对于学生的主体性有很大影响,所以说主体性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都是主角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主体化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世界,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江玉海.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J].基础教育论坛,2009,7(5):2-3.

[2] 赵仁军.构建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探索[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5(10):20.

[3] 高伶俐.刍议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考试周刊,2015,2(32):52-52.

(编辑:朱泽玲)

作者:姜春阳

主体性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论文 篇2: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研究

[摘           要]  分析高職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讨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的适应性。针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并论述其教学意义。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分层教学;高职;高等数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各个大学得到广泛应用。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利用课堂内的宝贵时间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解决疑难问题,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互联网和便捷的移动终端不仅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实现实时的无缝链接,同时实现课前信息传递、课中的知识内化、课后的教学评价与知识检测,从而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课前,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将整合好优质资源传递给学生,实现信息传递;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答,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实时的网络教学评价和作业检测,实现了对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检测与评价。

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应用于高职的课堂教学中。客观辩证地看待我们的课堂,因材施教,合理利用翻转课堂才能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活动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依据

(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为实施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分层教学提供了必要性

根据大数据统计调查,高职学生普遍来自高考三本线以下、自主招生及分类招生考试。三本线以下和自主招生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系统地接受过高中数学的初等数学部分和一元函数微积分基础部分的教学活动,但相对于通过分类考试入校的学生来说,这部分学生对高等数学掌握得不够深入,对教学大纲规定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也较低。同时,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不高、认知水平与学习习惯不佳、动机不明动力不足,随着学习的深入会产生倦怠情绪,如中专分类招生考试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认知水平不高、学习习惯差、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与基础薄弱导致学习高等数学十分吃力,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其丧失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对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习惯欠佳、自主学习能力低的高职学生,对其实施翻转课堂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为实现因材施教,兼顾每一位学生,提高其对高等数学的兴趣,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实施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移动终端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提供条件

21世纪的今天,PC终端和移动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学生的标配,再加上移动网络的校园全覆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充分沟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时时为学生指导答疑,课前为学生推送好的咨询、资料、书目;课后进行教学评价和作业提交。分层教学要求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带动后进生,为后进生辅导讲解,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因此,移动终端手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为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为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后评价与作业提交、小组成员的讨论及互助提供了基本条件。

(三)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提供保障

据调查,相比于较其他学科,高等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部分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有抵触心理,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学习高数的目标就是拿学分、不挂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出现,评分标准是小组得分的20%记入总成绩,学有余力的学生为了让小组分高,会主动督促、帮助后进生,而后进生为了不连累学有余力的学生也会积极努力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有了学习高等数学的驱动力和积极性,因而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所谓的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把学生合理地分成几个平行的、水平有差异的群体,对各个群体实施有区别的、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恰恰体现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3]。

本文中的分层教学是指保留行政班的设置,班级内部依据数学基础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让内部学生形成一个互相帮助、互相督促的小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是指在翻转课堂的课前线上自学,课中师生互动,课后测评拓展是以小组形式出现并取得相应的平时成绩,刺激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带动后进生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

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概念模块、计算模块、应用模块。概念模块的教学活动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计算模块、应用模块主要采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既可以检验学生对概念模块的知识理解和内化,又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学生分层

在开学的第一课说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表达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与困惑,掌握班级内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等。教师依据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以数学知识水平好的学生带基础欠佳的学生为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组成学习群体。

(二)信息传递

课前教师借助手机微信群发布课前导学案及自学通知。导学案依据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分目标地制定,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接到自学通知后观看微课进行知识学习,答题检验自学情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微信、微课等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教师与学生之间无限制的辅导沟通与信息传递。

(三)吸收内化

在90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了自学答疑、代表讲解、思维拓展、归纳总结四个环节,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答疑沟通,检查学生自学状况,提高学生对高数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对本节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

1.课中自学答疑环节

教师对课前自主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集中问题,进行集体解答,帮助学生及时、全面地理解知识点。

2.代表讲解环节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随机在每一组中抽查一位学生上台讲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水平有一定的了解,抽出的代表必须是学习数学的后进生,第一次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是每节课请后进生上台讲解,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前环节就会主动地去帮助并监督后进生学习,以此来保证本小组的平时分不落后。

3.思维拓展环节

教师及时设置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了每一小组的必答题和抢答题,学生主动上台讲解,全班学生集思广益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进行突破。

4.归纳总结环節

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绘制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帮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重难点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理解。

(四)复习检测

利用“雨课堂”的答题功能对学生进行当堂测试,分析测试结果,了解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利用“问卷星”发布实时问卷,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促进教师积极调整教学进度,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一)增加了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在没有监督的环境下进行,对自主性比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更加难以实施,结合分层教学中的竞争机制的引入,课堂的教师随机抽查小组成员上台讲解环节,促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相互督促、相互帮助、相互赶超的局面。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主动为后进生讲解,保证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的顺利实施。同时,为了实现小组分数领先的同一目标,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分层教学的激励机制使这部分学生在帮助同学讲解问题时,既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又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内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翻转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真正发挥了答疑解惑的作用。鉴于学生的前期状况存在差异,数学基础知识的储备不同,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分层次、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让不同的学生承担其能力范围内的任务,既消除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中的自卑、厌烦的消极情绪,又激发和维护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我成功的喜悦,增强参与感和获得感。

(三)增强融洽的师生关系,助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的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在利用信息化手段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还要要求教师查阅更多的相关知识,制作课前导学案、微课,充实课堂教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教学带动科研,用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林国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9).

[2]吴丽云,金筱艳,熊媛.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6.

[3]肖爱玲,王锦玉.大学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

[4]林美巧.中职数学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探索[J].教学天地,2009(3).

[5]张文芳,张振,高彪.分层教学的研究综述[J].教学·探索,2015(10).

编辑 陈鲜艳

作者:马东娟

主体性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论文 篇3:

解决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现存问题的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而主体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创造性发展,所以解决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现存问题是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做好这一项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性发挥

在现代化教育环境下,学生主体性发挥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如今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提倡的教学理念。主体性教学法主张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实际、兴趣爱好来展开教学模式创新与优化,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可是,就目前高中数学课堂现状来看,主体性发挥还存在一些问题,依然还是有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体性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笔者就现存问题与优化措施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高中数学课堂现存问题

(一)教学模式枯燥无趣

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之后,数学课堂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与新课改标准要求不适应,比如数学教师教学思想存在一定的偏差,无法有效适应新课改需求,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过分注重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作用,却忽视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价值,也没有将数学基础知识实践教学很好地应用于指导[1]。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数学课堂自然给学生以一种枯燥、无趣之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单一

首先,高中教材内容过于泛化、单一,相较于之前而言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本身难度就较高,而不同高中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这种情况下单一的教材内容自然无法有效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诉求。

其次,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期间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加快了教学进程,对一些原本需要着重、细化讲解的内容进行了缩减,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自然也会存在偏差,不利于学生发展与提升。

最后,在网络信息教育资源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期间也积极应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直接弱化了教材主体地位,甚至还有部分教师会直接超越教材、偏离课本来展开教学,促使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过于表面化,不利于学生发展与掌握。

二、解决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现存问题的教学模式

(一)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有效解决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期间一定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毕竟学生只有真正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会不由自主、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数学学习与思考之中,从而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要想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则可以结合高中生实际诉求来为学生讲述一些与数学相关故事,借助数学历史和故事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真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矩阵与变换”这一课时内容的时候,考虑到矩阵是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甚远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先为学生讲述矩阵发展历史以及强大的应用功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让学生对线性代数发展历史、矩阵强大应用功能有所了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与探究之中,这样就能真正有效解决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这一问题[3]。

(二)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想有效解决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这一问题,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毕竟学生只有具备了独立思维能力才能懂得如何有效发挥出主体性作用,从而优化高中数学课堂。首先,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需要先对学生进行主体性独立思维训练,联系实际生活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有关现象,借此来提高学生独立观察与分析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自然能够不自觉地学习与观察。其次,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之上,一定要严格落实以生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借助有效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的欲望,这样学生整体的学习主体性自然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从而真正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把握。最后,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期间,还需要引導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独立分析与思考,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把握,还能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性作用,最大程度优化高中数学教学。

(三)教会学生合理的学习方法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有效解决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己,只有其自身掌握了合理的学习方法,同时对于数学思想以及方法形成有效了解,才能在数学课堂上懂得如何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有效发挥出学生主体性价值,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有效提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数学相关问题,比如计算问题、函数问题等,而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同时对其解题方法形成有效了解才能真正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进行有效处理。为此,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一定要指导学生自行思考与总结,抓住学生学习本质来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构建出专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从而有助于学生学好数学。

(四)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要想有效解决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这一问题,除了上述几点还需要贯彻落实因材施教这一理念,毕竟不同学生能力、资质差异也十分显著,只有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才能凸显出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价值,从而优化高中数学教学。为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准确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加强对学生的观察与沟通,借此来了解学生数学实际能力,然后在教学课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性价值。

综上所述,解决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现存问题就是为了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这是新课改下的教学重要要求,也是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重要手段。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一定要准确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重要性,借助有效手段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课堂自主探究、思考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得到有效发展和提升,最大程度保障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国强.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J].教育,2017(03):213.

[2]孙玉兰.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J].学周刊,2013(01):127.

[3]吴俊香.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的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8(01):9-10.

作者:相唐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作业成本法与物流成本核算论文下一篇:职业院校创新团队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