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论文

2022-05-06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校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城市化的发展给乡村道德建设特别是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乏力,使学校道德教育在乡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凸显,乡村学校承担着更重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任务,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创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十分紧迫。

学校道德教育论文 篇1: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

摘要:当前中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着弱化、外在化和冲突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重构。从实践的角度看,需要从目的、内容、情感、认知与行为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反思,以达到行为禁止和行为提倡相统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关联,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相结合,底线规范与美德提升有机统一,把公正和关怀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核心。反思与建构必须在教育对话中才能最终实现,完善教育对话机制是学校道德教育系统重建的保证。

关键词:道德教育;价值冲突;对话

Thoughts on Rebuilding Moral Education at School

XU D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The weakening, externalization and value conflict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chools requires a systematic restructuring of moral education at school.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restructuring process should be conducted in five dimensions including purpose, content, sentiment,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s an institutional platform for the restructuring process, effective dialogue can be pursued by following five principles.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Value conflict; Dialogue

任何一个稳定社会都需要某种道德准则。任何一个处于变动中的社会,道德冲突都不可避免。处于转型中的中国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的逐步退出,现代道德价值观念比重的逐步增加。在退出与增加中,冲突与矛盾是促进道德发展的机制。对于处于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学校教育来说,新的道德教育协调机制如何在多元价值冲突与抉择中得到培育和完善?如何促进儿童或学生成长中的道德发展?如何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如何在多元价值和普遍价值关怀中实现价值平衡?如何促进美德的生成?如何综合改进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课题。本文从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指出反思和重建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5个方面,在吸收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对话的基本原则,并基于理想的道德教育环境的可能,指出为了每个人的道德发展而教,是未来学校道德教育的努力方向。

一、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面概括当前中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非常困难。从学校发生的种种现象中,诸如,学业负担过重,学生分化趋前,随迁、留守和独生子女成长问题以及欺侮、暴力、伤害、歧视、“拉帮结伙”等,都能够大致说明学校道德教育面临很多棘手问题。就道德教育本身来说,真正提高德育实效性似乎还有待时日。笔者尝试概括出三方面的主要问题。

第一,道德教育的弱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弱化是指由于学业负担过重,本应该有的道德生活和活动被削弱,学生缺少多方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而与弱化相关联的,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简单化,诸如灌输、命令、强制、行为主义导向等。造成学校道德教育弱化和简单化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功利主义的原因,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也有来自学校教师自身的原因。但就我个人的看法,简单的应试、分数和结果评价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尽管不同学校,问题存在的形式不同,不同地域的家长、学生和教师对于其认同和接受程度也各异,但总体上,“考试主义”教育已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成了不争之事实。从与道德教育简单和弱化的关联来看,这种“考试主义”或者说“应试教育”,呈现出的问题大致表现如下:(1)学科不平衡。在有的学校中,为了突出考试科目,一般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学校中的其他学科科目和活动从时间上和地位上被严重削弱,造成主科和副科的学科差异甚至歧视,弱化了学生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发展机会,尤其是这些学科的育人价值方面被严重忽视。比如有的学校,科学课几乎不考,而音体美则更是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直至将体育成绩计入升学考试成绩,才得到重视,变成了体育应试。(2)成绩分化。在有的学校中,学生很早就进入分化状态,而分化的标准主要是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我们很多家庭,怕输在“起跑线”上,为了避免孩子一进小学就处于分化状态中的劣势地位,于是,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进行大量的小学内容的学习,加大知识学习量,特别是一些超前学习,牺牲了本应该属于孩子那个年龄阶段的快乐和世界。而一旦进入小学,就进入了分数“排行榜”,一般在小学3年级“尾巴”开始出现,以后随之逐渐分化,程度不断提高,从学生个别分化到班级分化依次形成学校分化是不少学校的发展状态。于是,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成为以分数排行为基础的全面“洗牌”,高考则是中国对所有学生的最后一次“洗牌”活动。(3)“搭便车”。在有的学校中,形成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潜意识,就是只要孩子成绩好,那就什么都好。虽然,不排除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也都好的孩子。但是,在有些学校中,教师、家长都似乎认定一个孩子成绩好是最重要的,品德可以放一放,无形中形成了孩子成绩好,一般其他方面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即使有些问题,也不会太大”这样的认识。这样,不少学校对于好学生的道德要求偏低,而成绩好的学生除了在学习机会方面之外,在其他方面获得奖励和强化的机会也似乎更多一些。学生的道德发展自然搭了成绩好的便车,品德搭了成绩的便车。(4)唯分数论。我们的升学体制是靠考试分数决定的,“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这样的升学体制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往往在整个升学评价中不占地位或比例很低。“一切看分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才是决定一切教育行为的标准。这样一来,在学生成绩单中的关于多种素质的评价,一般在学生升学发展中不起主要作用或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在有推荐制度的时代,多少也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推荐,也有品德很好的学生得到推荐,而一般这样的学校靠声誉和口碑立身。如今,诚信机制缺乏,腐败现象严重,推荐制度难以真正落实,容易走样,助长腐败,于是,还是分数好,平等。而这样的形式平等的选拔造成的恶果是学生整体素质和品德发展被严重弱化,在家长、教师的日常语言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其中,“管好自己的成绩最重要”,“你只要把成绩搞好,别的你什么都不要管”是中国家长普遍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我们的孩子,自小学开始,就进入了应试的轨道,从很早时候起,他们就进入了分数排行榜。分数排行榜,过早的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学业分化,很早就在我们的课堂上形成了“明星”、“沉默的大多数”和“边缘人”的课堂结构。少数“明星”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绝对多数的机会,而被忽视的绝大多数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而少数“尾巴”则成为“边缘人”。随着年段的提升,尾巴越来越大,造成大批“后进生”、“差生”或“问题学生”。整个学校乃至社会都重视学业成绩的评价,进而形成考什么,教什么,以致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大量的重复做题现象比比皆是。过度的重视考试和分数,使得学校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业质量的监控和提升上,在学校中,有的老师作业量数倍于教学进度的安排,造成学业负担过重甚至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大量的蕴涵于学业方面的问题,导致道德教育的弱化,同时,也看到真实地发生于学习过程中的平等、尊重、人格等方面发展的扭曲和道德滑坡现象。

上述所举四方面,足可以证明,在我们有的学校办学中,存在着道德教育被弱化的问题,而要改变这样的状态,除了学校自身之外,也需要来自社会的评价机制和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这是一个需要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道德教育弱化现象将有可能继续蔓延下去。

第二,道德教育的外在化。在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一种“跟风”现象。如有学生自杀了,就开始生命教育;感觉到目前学生对社会和家庭比较冷漠,就开展感恩教育;感觉到民族精神需要弘扬,就开展民族教育;感觉到目前腐败问题非常严重,就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在“大德育”的概念下,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都包括进来。自上而下“应景式”的道德教育,使得整个学校道德教育“走过场”,人们在学校中的价值感觉方式是以一种外在方式被肯定和强化。在一些学校中,外在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直接说教、灌输、“洗脑”、他律等,这仍是主导道德教育模式。具体表现在:(1)替代性。成人的道德替代儿童的道德。教师或学校直接给定规则,代替了规则的约定和生成。学生一来到学校,学校各项道德规范都是自上而下倾泻到学生身上,各种道德教育主题外在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于道德教育的效率考虑,直接给定的规则最省事,而缺乏道德生成过程的所谓道德教育,只能是一种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道德替代,学生对学校的所有规则不能质疑,不能反思,不能经过谈判、辩护、论证过程而最后内化。道德教育中替代行为,最重要的问题是将学生的道德反思和判断能力淹没在大量的行为模仿和指令执行中,尽管这样做效率高,而且可以节省时间用来做作业和背书。在这样的状况下,学校道德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感人行为,但道德行为主体的认知水平却比较低,甚至与年龄不相符合,忽高忽低,处于一种随机和自生自灭状态。(2)展示性。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能够真实生活的人,而不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的道德,进而由他人的评价形成自我认同。但是在很多学校中的各种榜样、模范等标兵活动中,很多美德是以道德标兵的形式被放大。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不是来自于个体内心的精神力量的自然成长,而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道德操守。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证明方式,不是来自于自身内心自怡的内在证明,而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肯定和表扬,或在某种特殊场合中“秀”出来,似乎才能被证明自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人的才艺可以展示,而当一个人的道德却用来展示的话,必然导致道德价值感觉方式的外在化,必然成为道德价值或规则内化的障碍,并且最终降低道德教育对个体真实的成长价值。(3)割裂性。割裂主要表现为学科与学科、学科与活动以及学生发展工作之间的各管各局面。从组织架构上说,由于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分属不同职能部门执行,造成组织设计中的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割裂,似乎学科教学只是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德育似乎可以游离于学科教学之外,是一个单独的孤立的组成部分。在有的学校,学科教师上课如果学生存在纪律问题,他不是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而是告诉班主任,让班主任去管管班级的纪律,似乎学科老师不承担自己的教育或道德教育的责任。这种割裂更直接地带来的是活动中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分离。这种学科分工和不同教育的分工,使得原本应该发挥整合功能的活动变得支离破碎。

第三,道德教育的冲突。从文化价值多元化的角度来反思道德教育问题,那就是在现代化的转型社会发展中,价值教育单一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道德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现代日趋多元社会对道德丰富性的要求。在克服价值教育单一化的过程中,多元价值的冲突甚至歧义都使得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变得丰富、复杂和困难。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之间的转变和冲突,往往表现于各种各样的文本解读中,除了标准答案、专业能力之外,价值多元似乎是影响当前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从文化变迁角度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东方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价值冲突都有可能表现在我们的课堂和校园生活中。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我们看到来自学生身上的变化,使得我们看到诸多价值多元和选择取向,如职业理想的多样,自我越来越独立,交往中越来越要求受到尊重,青年文化的逆反性等。因此,如何避免价值体验的单一化,进而促进道德价值体验的丰富化,如何在价值多元中倡导宽容与理解,如何在多元文化价值中坚持主流文化价值,是我国目前学校道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放在东中西部的范围内来看,大概有:(1)贫困文化阻碍现代道德观念进入学校生活。在我国绝大多数贫困山区,人们还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在学校的普及过程中,大量的贫困文化诸如保守、视野狭窄、封闭等,都阻滞了新型文化进入学校之中。这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不少学校中存在的问题。(2)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在大量的学生与教师的冲突事件中,我们看到,主要的根源是教师作为成人的文化特点与学生作为青少年的文化特点之间的沟通障碍和偏见,很多表现为个人的趣味、生活方式、交友方式等,很难用价值高低来衡量。但教师的武断专制、简单臆测等都是造成师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如果从教师身上进行文化归因的话,则依旧表现为贫困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如何保持一定的文化宽容,关注文化差异性,培育成人文化与学生文化之间的良善沟通机制是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在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过程中,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3)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围绕市场经济的价值得到提倡,而传统文化价值和主流文化价值在新型的文化价值观念冲击中,受到了挑战。这种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冲突,带来的是如何摆正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关系和位置,不同非主流文化价值的介入影响了主流价值观的坚持和整合功能的正常发挥。如何促使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相得益彰,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又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重建学校道德教育的五个纬度

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破除意识形态的影响,需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甚至需要整个社会道德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但是,对于学校教育实践来说,是否只有等到整个社会道德环境变化了,学校道德教育生态才有望解决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学校作为社会教育基础之改造功能又如何得以体现?学校的能动性又何在?基于此,从学校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在综合各种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尝试从目的、内容、情感、认知与行为五个方面提出一个系统改进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实践框架。

第一,指出错误或不恰当行为时,同时需要给出正确行为,不允许做什么和提倡做什么应该统一,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原则。戒律与善行的关系只有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得到统一才能有效控制和约束学生的违规行为。但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则,在不少学校办学中,二者经常表现为脱节状态。学习规范和行为规范是一种基本的学生守则,行为约束和行为矫正是我们基本的教育活动。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家长或教师,仅仅指责、批评学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行为,并简单地使用惩罚措施,而缺少给出正确行为的选择空间。对于尚处于依赖性较强而又缺少独立处世能力的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做,在受到各种惩罚面前变得茫然和困惑。在有的学校中,各种行为规范教育系统地纳入到课程体系中逐渐进行是学校需要考虑和采用的好办法。因此,只有将禁止什么和提倡什么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

第二,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关联。这也就是通常说的知行合一原则。某种意义上,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关键看行为与认知之间是否得到统一。在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中,知行之间的反差、甚至冲突已经成为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障碍。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局限于行为矫正或行为约束层面,而更需要将道德行为与行为背后人的认知能力诸如动机、理由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使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形成。在大量的学生工作中,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往往表现为不同状况。如光有“高尚”行为,但认知水平却与行为之间处于极大反差之中。有的学生做了善事,当询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却是学校规定我们必须这样做,所以我们就这样做了,更有学生给出了各种反道德的理由。还有一种情况,则表现为认知水平很高,也就是嘴上的道德判断层次很高,如果单从其表达来看,道德境界非常高,甚至超出了其年龄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但是,真正落实到行为上却与其认识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往往表现为过度意识形态控制后,形成了某种“虚假意识”,真假难辨。这体现在很多需要进行道德辩论或交流的主题式活动如感恩节、教师节活动中,学生可以坎坎而谈自己对父母、教师甚至人类的深深之爱,但我们要不禁怀疑其真实性。为了获得表扬,学生自己掏腰包说自己捡到了钱等现象或类似这样的虚假表现,使得道德教育如何走进真实的生活变得极度困难。在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品质时,却将基本的道德如诚实丢掉了。这就如同过度重视学习成绩和分数,导致学生丧失自我的真实,变得胆小进而虚伪一样。

第三,实现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结合。在我所参与的一些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在培育道德情感方面,似乎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情感失衡,即过于突出强调了积极情感的作用,而忽视了消极情感的功能。在一些学校中,快乐、勤奋、诚实、感恩等等强调的比较多,而对人类的苦难、忧郁、孤独、反省等消极情感似乎比较弱,内疚、忏悔的意识则更为忽视,进而在学校道德教育情感取向上比较单一和形式化,而缺少更为深层的内在道德情感体验。因此,实现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双向体验,是培育道德情感丰富性,进而丰富人性本身的重要原则。

第四,促进底线规范与美德提升的有机统一。重视底线规范伦理的作用,却忽视了美德生成,是很多学校的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当大面积的来自上面的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时,使得学校的行为规范越来越代替了道德教育的全部,代替了学校生活中真实地发生在学校人与人之间的道德问题。这样一来,学校中的美德榜样对学校风气的影响力不能得到有效扩散,在道德教育对话或商谈中,简单的规则论证,缺少美德等价值渗透和介入,往往就事论事,进而缺乏道德教育的想象力,使得学生道德发展缺少可持续性。我们固然在学校教育中,需要首先突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但是,如果坚持底线规范却忽视了美德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还只是完成了一半。作为价值介入的教育活动,目标最终还是促进学生追求善和达于善的境界。因此,仅仅固守底线伦理,而忽视了美德生成,是当前很多学校道德教育生活中的一个缺憾。

第五,树立公正和关怀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核心。只有在公正与充满关怀的道德氛围中,人的美德才有望生成。因此,作为一种理想,树立公正与关怀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时代赋予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和使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公正的秩序,尊重的是合理性,而人与人之间达到普遍合作分享状态,则需要达到一种出于人性关怀的境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尊师爱生、教学相长与现代民主平等的价值统一,是道德教育达到合情合理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关系基础上倡导关怀,是学校道德教育所要追求的一种民主境界。我们的青少年需要在一种公正的环境中成长,同时,也需要在一种关怀的环境中成长。公正与关怀是人的外部规则和内部规则相统一的价值中介。规则意识的形成,不能丢掉人性关照。在学校道德教育环境中,公正关注规则公平,关怀关注人性善的弘扬,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最终达于学生幸福生活。这不但是一种道德生活的终极目的的预设,而且需要我们有勇气克服困难并努力践行的一种教育理想。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应该是实现公正与关怀相统一的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只有在公正与关爱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才能最终形成理智的义务感,谨慎的道德自律和良好的道德自我期待。

三、教育对话的基本原则

德性生成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之中。没有对话,人的德性发展很难想象。上述所有的反思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基本纬度,都必须纳入到学校的教育对话中才能最终实现。有效的教育对话,某种意义上,是保证上述学校道德教育改进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对话机制,才能保证公正和关怀的主题深深进入学校道德教育生活之中。在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中,价值对话是一种普遍性存在,无论是来自违反规范包括行为规范和学习规范的行为,还是各种显性与隐性的价值冲突,都需要就各种主题进行公开论证。从生成的角度讲,只有在对话中才能看到道德或美德的不断发展,否则,道德教育就会落空。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在综合各种已有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以下基本的用于反思或者说指导教育对话实践的原则。

第一,确立主题。对话首先需要明确我们是在就什么课题、主题和问题进行对话。有时候,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主题、课题或问题是明确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学习主题是清楚的,是以明确的问题方式表达出来的,而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其他学校交往形态下,则很可能对话互动交往的主题是潜在的,必须通过思考和反思挖掘出来,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是需要对师生互动中的对话主题有高度的敏感性。而确立主题是对话展开的前提,如果连对话的主题都搞错了,这样的对话很难继续下去。在日常师生教育对话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第二,合理论证。确立了主题之后,就需要为对话选择好恰当合理的论证方式,是推心置腹的交流、讨论,还是清晰明确的独白;是辩论,还是驳斥;是讽刺挖苦,还是幽默自嘲;是正面表达,还是暗示启发;是默默的关心等待,还是主动出击,单刀直入等等。只有明确了主题,并且根据主题进行了论证方式的恰当和合理的选择,才能使得对话能产生教育效果。一般在学校里,发生对话的方式有直接和间接的对话方式,发生的状态有正面状态和负面消极状态。但不管怎么说,论证的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内容的有效性是保证对话继续深入的关键环节之一。

第三,澄清理由。进行了恰当的论证方式选择之后,就需要在论证基础上,澄清自己的理由,需要用事实、真诚和符合规范的方式,同时也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态度来提供自己的理由。在不同的理由中,澄清各个理由的层次,合理性和地位,澄清理由背后的深层次的理由,以及理由与理由之间关联性,是教育对话能否发生教育影响的关键要素。

第四,提升层次。对话论证中所提供的理由,有深有浅,有多有少,理由与理由之间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异,越高层次的理由,对话越概括化、形式化,对人的思维要求就越高。在教育对话中,如何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就需要对话层次在澄清论证过程中得到提升,从而使得对话对学生来说,构成一种成长因素。层次的有效提升诸如道德判断、道德审美等,是衡量教育对话教育是否发挥作用的指标。因为,对话绝不仅仅是双方说说话而已。如果不能产生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借助论证理由的提升,从而促使学生的认识、辨别能力、归因和价值感觉方式的内在化等方面的发展,教育对话难以发挥对话的教育效应。

第五,刷新自我。教育对话的根本在于“认识你自己”。每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对话都是一次基于理由的论证较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对话双方所能够产生的效应对于对话双方来说,则都是一种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反思。对话的目的是反思,互动的目的在于内化,交往的根本在于活出生活的意义,明确生活的价值,并获得教育理解的经验和收获。归根到底,就在于每次对话都给自己一种刷新的感觉,就像刷新世界记录一样,能够留下自己心灵足迹。为什么有时候,一个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事件的处理,能给学生留下终身的印迹,留下终身的影响呢?关键就在于它触动了人的自我,使得自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发展,或者说,创造了某种反思性的自我关系的原型经验。

以上是我针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要问题,从反思和重建学校道德教育的五个原则性纬度出发,以及从进行教育对话的反思框架性原则角度,系统地提出了一个走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危机的思路。这样一个框架还需要在更加多样的具体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进行丰富和更新。在我们真实的道德教育过程中,真正实现理想的对话状态,达到如同布伯所提出的“我你”关系的彻底置换式的境界,只能是奢望。即使是柯尔伯格的后习俗水平,也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就团体来说,真正具有公正境界和充满关怀的团体氛围,也是凤毛麟角。因此,为公正而教,为关爱而教;为理想的交往境界而教,就成为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让我们始终保持对话和开放的心态,为实现学校道德教育境界的整体提升而努力!

收稿日期:2011-06-07

作者:徐冬青

学校道德教育论文 篇2:

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创新

摘 要: 城市化的发展给乡村道德建设特别是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乏力,使学校道德教育在乡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凸显,乡村学校承担着更重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任务,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创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十分紧迫。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等理念。推动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路径的创新,应调整道德教育目标、完善道德教育内容、挖掘道德教育资源、改革道德教育方法。

关键词: 城市化;乡村学校;道德教育

城市化一般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向城市、城镇相对集中的过程,这种人口向城市集聚、空间向城市融合的过程也即“乡土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相伴发生的是以农业的工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市民化为基本内容的乡村社会变迁。传统农业乡村社会的这一变迁,推动了乡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乡村道德价值观念和伦理关系的图景发生改变,进而对乡村道德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中,家庭、家族、邻里等传统血缘或地缘共同体在乡村道德发展中的影响力趋于弱化,各种现实的原因也使社会道德教育效果不够明显,在此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城市化的推进使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创新成为乡村社会道德建设极为紧迫的任务。

一、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城市化的发展,首先表现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乡村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都提升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化在带动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会加强乡村的对外交流,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进入乡村社会则会改变乡村居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囯”的转型发展在提升乡村道德水平的同时,也给乡村道德建设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带来诸多挑战。

1.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呈现道德迷茫状态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向城镇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传统的乡土伦理在城市化过程中渐趋淡化,新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道德观念上感到迷茫。在乡土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新的道德观念体系形成前,社会仍然处于一种道德“真空状态”。城市化发展导致传统乡土伦理中的家庭伦理观念淡薄,部分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漠,亲情缺失,责任感模糊。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一些人环境保护意识缺乏,遵章守纪观念淡薄,社会公德意识不强。一些乡村居民进入城镇企业工作后,对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感到不适,也不能很好地遵守爱岗敬业的道德规范。此外,乡村的城市化变迁必然会伴随着各种价值观念的涌入,西方文化中消极、不健康的因素造成了乡村居民道德观念的消解。一些人受此不良影响,出现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迷惘、道德观混乱、个人主义膨胀等现象。“由于传统道德所构筑的理想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因素之间的巨大反差造成了一个信仰的断代期。” ① 这些现象在乡村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城市化发展中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的乏力使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凸显

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父母过分溺爱子女,设法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要求,但却漠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放松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导致一些中小学生道德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失范,而一些父母甚至未能意识到子女道德成长问题的严重性。城市化背景下,一些家长自身的道德意识呈现混乱、迷茫状态,家庭道德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乡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上,父母外出打工后,绝大多数孩子是由祖父母监护的。父母道德教育的缺位,祖父母监护和教育的不力,使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很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的易生性表现为道德认知易欠缺、道德品质易弱化、道德行为易失范等。 ②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给乡村市场主体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市场的逐利性使得一些乡村居民拜金主义、金钱至上观念膨胀,甚至有一些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乡村经济交往中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使乡村社会道德教育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于是,促进乡村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开展对乡村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任务就转移到了学校。

3.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

虽然乡村社会道德教育及家庭道德教育所遭遇的问题使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凸显,但是,目前我国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学生们在道德規范遵循、道德心理发展、道德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表现,总体上还有较大上升空间。一些乡村学校的道德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教育效果较差,再加上学校对道德教育工作考核的漠视,导致预期的道德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大多数乡村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时间没有保障,常被其他课程挤占;德育师资队伍情况更是堪忧,专职的德育教师严重缺乏。在乡村中小学,德育教育课程安排课时较少且常常被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师占用。德育相关课程也常常由行政管理人员或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一些学校开展道德教育也仅是进行道德说教,不强调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道德观念的培育,不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难以让学生实现道德上的知行统一。所以,乡村学校的学生也随之形成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

二、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

城市化已经深刻影响乡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在城市化背景下面临的各种挑战也呼唤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道德教育理念是相关的教育主体在道德教育工作中形成的对于道德教育目标、作用、方法等问题上的总体观念。目前,乡村学校在应试教育观念支配下总体上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陈旧的道德教育理念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在破解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难题中,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是首要任务。

1.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核心要求。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思想文化发展的环境极为复杂。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位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乡村道德教育要坚持的根本理念。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乡村青少年发展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条件,乡村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就要求道德教育工作者要把青少年道德观念培养与青少年全面发展、人的现代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强调对青少年的发展性关注,实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中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因人施教,把握学生的道德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既要努力实现社会对学生成长的要求,又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

2.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这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为新时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学校要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道德教育成为乡村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依托。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乡村学校应该改变一直以来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改变重视学生考试分数、轻视学生成人的思想,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乡村学校应该强化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的理念,认真落实德育课程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地位,确保德育课程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推动德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道德教育效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寻教育本真。乡村学校在坚持立德为先的理念中还应该充分发掘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道德教育资源,强化道德教育的学科渗透,形成学校道德教育的合力,实现全员育人的任务。

3.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

一些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陈旧,不能与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注重倡导平等、竞争、权利、义务、法治、效率、创新等意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错误倾向;坚持尊重合法的个人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合法个人利益的义利观;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要把道德教育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要为全社会树立先进的道德榜样,又要从实际出发,區分层次,照顾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 ③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更新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效率与公平、权利与责任等的有机统一。

4.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理念

传统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在发现受教育者出现道德失范问题时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告知正确的做法,这种消极取向的道德教育俨然成了对问题的纠偏或者对行为的矫枉过正,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厌烦情绪,也容易使道德教育效果不佳。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探索树立积极取向的教育理念。“积极取向道德教育倡导从受教育者的积极道德品质、道德发展愿望与潜能出发,采用以肯定、鼓励、欣赏、强化等积极、正面为主的道德教育方法,营造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的道德的教育关系,以增进受教育者的积极情绪体验为教育契机与途径,激发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愿望和潜能,促成受教育者积极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在积极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消除不良的道德品质,预防恶习的萌芽与产生。” ④ 这种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理念从肯定人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促进人的自我主动调节,易于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对于乡村中小学生而言,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展现出对他们的关怀、爱护、尊重、理解,也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三、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创新的路径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念的更新、思想观念的变化为实践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为了提升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乡村学校应从调整道德教育目标、完善道德教育内容、挖掘道德教育资源、改革道德教育方法等道德教育路径的创新上进行探索。

1.调整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目标是指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道德教育的标准、规格和方向。根据《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教社政〔2005〕11号)文件精神,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目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情感目标,主要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二是认知目标,主要帮助小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三是行为目标,主要帮助小学生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中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观念上教育帮助中学生初步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二是在个人素质上逐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以及诚实正直、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中等职业学校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和正确的职业理想。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设置情况看,道德教育目标明确且全面,包含了情感、认知、行为上的目标,内容涉及国家意识、集体观念、法律意识、个人品质等方面。道德教育目标已经注意到了不同施教对象的层次性,结合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客观实际,分别确立了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初步”“逐步”等词也体现了发展性的特点,目标也注重把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但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首先强调的是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其次才谈个人行为规范。国家利益、集体意识固然重要,但从个人道德成长的规律看,这样自上而下、由远及近的要求不利于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发展。国家意识、集体观念容易成为口号,容易脱离实际,因此难于实践。“在教育中多注重抽象的理性思维的训练和僵硬的政治教条的灌输;而对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科学的人性价值、社会功能和伦理规范等人文精神较少涉及。结果造成了德育内容空洞化、功能虚置化、地位边缘化,使得许多学生患上了厌学、畏学等心理疾病。” ⑤

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在国家统一目标框架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和生源实际,合理设定具体的道德教育目标。在目标的确定上,应该继续细分层次,小学可以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层次。在目标的设定上,要先强调个人的道德规范养成,继而强调国家意识、集体观念等。也即在道德教育目标的创新上,学校應首先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个人所需具备的各种素质的培育,然后再强调对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应有的素质培养。一些农村学校积极探索设置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孝道、感恩等教育活动,培养不同年级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遵守适合年龄特征的道德规范。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

2.完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内容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设定的具体教育条目。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基本完善。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涉及爱国情感教育、立志成才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等。中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涉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传统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和劳动技能教育等。中等职业学校还涉及职业道德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和职业规范教育。

虽然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已经比较全面,但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传统乡土伦理教育、革命道德教育等活动,来打造农村道德教育的“农村”特色和“地域”特征。新时期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还应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现代礼仪教育、生命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等。现代礼仪教育是指在个人仪表、仪态、仪容以及生活、交往中应该遵守一定规则的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后会产生一种道德的力量。乡村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根据现代文明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合乎时代礼仪的要求,能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生命道德是调节人与生命关系的道德,生命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知生命、珍爱生命、了解追求生命的意义,从而能够尊重生命、关心生命、敬畏生命。城市化进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的广泛应用,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新的气象,中小学生开始学会运用手机及网络,因此对于农村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乡村学校要教育中小学生增强网络责任意识和网络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虚拟世界,提升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教育学生拒绝使用低俗语言,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学会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生态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教育学生为了人类自身更长远的利益以及更好地利用自然,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道德责任感。

3.挖掘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资源

乡村社会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挖掘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资源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从传统节日活动中挖掘道德教育资源。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民族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积淀,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是道德教育的有效资源。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都凝结着一定的道德情感,乡村学校可以发挥道德传承的功能,通过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及节日文化,培育学生感恩他人、热爱祖国、敬老爱老、勤俭节约等品质。二是从本地区的革命历史中挖掘道德教育资源。乡村学校可以通过介绍本地区的革命历史,宣传革命中的优秀人物事迹,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崇敬英雄,学习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迹和优良传统。三是从新时期本地区先进典型中挖掘道德教育资源。乡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创业人才、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通过学习身边的典型事迹,发挥典型人物的标杆作用,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使他们认同相应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4.改革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方法

创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还需要改革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需要改变传统道德说教的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道德成长的积极性。现实德育教育中,枯燥的概念、抽象的原则等往往会让受教育者敬而远之,甚或出现反感、回避的现象。道德叙事和道德情境教育法是值得推广的道德教育新方法。道德叙事是指教师把道德理念、道德价值、道德规范融入故事叙述中,让学生体悟生动、亲切的教学内容,自然接受教育,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发展的活动,是一种易于让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方式。“德育叙事是用别具匠心的方式为德育研究提供了不同于理论表述的另一种话语体系,在提供语言工具的同时,引进表述内容的变革,关注德育事件的真实。” ⑥ 情境教育是一种较好的道德教育方式,它通过设立特定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进行道德思考,做出道德判断。学生通过心理和行为的道德体验来提升道德兴趣,这对学生的道德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道德情境教育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也会得到增强。

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中还应加强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教育只有走进中小学生的生活才能收到实效。乡村学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把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校要重视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实践性,充分考虑学生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需求,通过开展各种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素养。唯有如此,乡村学校才能使青少年在“乡土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注释

①唐奇林、刘镇江:《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②王露璐、李明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第6期。

③陈敏:《论当前道德教育的创新问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年第35期。

④周围:《道德教育的理念更新:论积极取向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12期。

⑤俞冬梅:《创新: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

⑥孙燕:《德育叙事:关注德育事件的真实》,《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1期。

责任编辑:思 齐

作者:李明建

学校道德教育论文 篇3:

仪式礼仪: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仪式礼仪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学校运用仪式礼仪开展道德教育能够具化教育内容,增进认同,强化认知,延续传统,彰显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仪式礼仪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非凡的叙述能力、独特的价值功能和鲜明的教化价值,日益成为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国是礼仪之邦,有着非常丰富的仪式礼仪内容和形式。借助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开展颁奖表彰、入队入职宣誓等仪式礼仪活动,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仪式礼仪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基本价值

仪式礼仪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学校运用仪式礼仪开展道德教育能够具化教育内容,增进认同,强化认知,延续传统,彰显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一)具有增进认同、巩固信仰的教化价值

“仪式作为社会文化和价值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是‘集体’的象征性符号,在凝聚社会意识、建构社会共同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道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需要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仪式礼仪来具体化、形象化、程序化。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仪式礼仪所营造的共同在场情境,可以渲染气氛、维系情感、激发荣誉感、增强集体认同感和凝聚力。仪式礼仪通过符号、服饰、语言、角色扮演和情景营造渗入各种思想,将道德意识和道德要求输送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培育学生的道德观、集体意识和价值认同感,使学生在情境中受教育。与日常教育活动不同,仪式礼仪更加重视情境,在情境中体验到仪式的浓重情感,在周期性的参与中,不断强化情感、认知和价值。因此,无论是通过观看还是直接参与,仪式礼仪中所蕴含的基本价值认同和社会共识理念在情境中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在仪式共同体中增进学生的道德认同、巩固教育所强化的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

(二)具有强化认知、规范行为的社会导向价值

仪式礼仪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介质,通过反复操演,强化参与者认知其价值和意义,内化为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化认知、规范行为的社会导向價值,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仪式发挥着强化秩序和社会整合的功能,同时也存在着分化和重组的功能。”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角色的扮演或转换,同时必须遵循仪式所要求的礼仪规范及认知其中所蕴含的学校精神、道德风尚等,并在参与中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参与者的思维并体现在行动中。政府通过开展仪式礼仪教育,规范人们行为,进行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学校通过开展仪式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和谐相处、爱岗敬业、尊师重道、爱国爱家的行为准则。因此,仪式礼仪发挥其显性或隐性功能,向学生示范或传播学校的价值文化和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价值标准,彰显仪式礼仪的社会价值。

(三)具有延续传统、强化记忆的传承价值

“记忆是一种更为深刻复杂的现象,意味着内化和强化,意味着过去生活中的一切因素的相互渗透。”仪式具有强化记忆的功能,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和情境,使人置身于某种场景中,既可以延续传统,也可以创造新的记忆。社会记忆、文化传统经仪式礼仪活动多年重复、周期性展演予以传承和强化,成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认知的一部分。经年累月程式化的仪式礼仪活动,承载着传统、规范和文化价值,随社会发展而同步变迁,随现代移动技术传播,不断固化,趋于稳定,打磨和塑造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品牌,逐渐成为了学生的心理期待和学校生活的共同记忆。因此,仪式礼仪具有延续传统、强化记忆的传承价值。学校在道德教育中形成的长期稳定、个性化、程序化的仪式礼仪活动,承载了学校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传承了学校的文化价值,强化了学生的共同记忆。

二、仪式礼仪在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道德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对学校道德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仪式礼仪为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教育场域和教育渠道,能够增强学生的秩序感和仪式感,对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仪式礼仪创造了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契机

仪式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日常生活中承载着传统延续、意义象征和符号表达的功能,为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创造了重要契机。一是关键节点上的仪式礼仪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契机。仪式礼仪大都在庆典、纪念日、节假日及重大事件的关键节点举行,而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本身具有的象征意义和教育意义,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这就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时机。二是仪式礼仪与学校道德教育相契合。仪式礼仪为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具化、价值的传递、规范的习得和道德的养成提供了途径,成为强化爱国主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道德教育内容的体悟和认同的重要教育方式。三是仪式礼仪营造和渲染了道德教育的氛围。学校对学生进行仪式礼仪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加入场景、程序、语言、声音和符号等元素,强化学生的行为记忆,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对道德规范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仪式礼仪因其展演的节点性、与道德教育的契合性,发挥着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仪式礼仪延展了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场域

仪式礼仪通过特定空间和情境创建,延展了以共同价值为目的并形成价值引领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阵地,建构起强大的教育场域。每一种仪式礼仪的背后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社会实践和生活情境,形成了强大的场域力量。中国古代的尊师礼、上课礼、蒙童礼、成年礼等仪式礼仪,蕴含着义、仁、礼、智、信等思想,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场域。礼赞新时代、传承独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仪式礼仪教育活动,展现共同参与者的集体期望、共同信仰和共同文化,凸显了仪式礼仪的场域力量。新春佳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民俗节日中的仪式活动,更是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使参与者在节日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学校中的入学、上课、颁奖表彰等仪式礼仪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场域,在共同在场的仪式中培养学生礼敬校园、尊重课堂、敬畏秩序的品质,使学生在仪式感中受教育,习得自律、秩序和规范。因此,历经千年传承并随社会发展同步变迁的仪式礼仪,通过其渗入式、情境式的内生动力,延展了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场域。

(三)仪式礼仪拓宽了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

仪式礼仪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人们相互模仿、学习、交流的社交方式。仪式依附着集体意识,凝聚着个体情感体验,承载着认知规范和价值观念。学校可以以仪式礼仪为载体拓宽道德教育的途径。组织学生参与庄严、隆重的纪念活动,如象征性极强,向社会公众传递、表达和弘扬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阅兵仪式、国家公祭等大型纪念仪式活动。学校完全可以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纪念活动中仪式礼仪的意蕴、象征意义和精神向学生诠释透彻。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需要通过仪式礼仪致敬为走向富强的美好时代付出心血的英雄人物、时代楷模、道德先锋,凝聚社会共识,汇聚道德力量。在主题突出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开学毕业典礼、表彰颁奖、校庆庆典、入队入团入党宣誓等仪式活动,既可以承载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要求,也是传播校园文化、强化历史记忆的重要途径。仪式礼仪拓宽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渠道,丰富了道德教育的途径,促进了青少年文明礼仪素养的提升,提高了青少年的道德水平。

三、学校运用仪式礼仪开展道德教育的策略

学校在运用仪式礼仪开展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强化学校的主体作用,运用实物象征、渗透意识形态、把握教育时机的策略,建构仪式的象征符号和时空环境,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

(一)运用实物象征:注重形式上的情境创建

维克多·特纳认为,“仪式中的象征符號包括仪式语境中的物体、行动、关系和事件、体态和空间单位”。象征符号是仪式礼仪的工具和载体,学校在开展纪念、庆祝、宣誓等仪式礼仪教育活动时,要注重情境设计,充分运用具有学校内涵或价值的象征实物或衍生文化产品,进行情境创建。学校要集中宣传、渲染仪式氛围,提前进入仪式预热状态,为学生真正进入到仪式情境和参与仪式活动作铺垫。通过融入画面和声音,进行适当的角色扮演,构筑师生共同参与的“在场感”,让观看者或参与者如同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丰富师生的情感体验和集体记忆,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基于仪式礼仪形式的不同,运用实物象征进行情境创建也要有所差别。纪念类的仪式礼仪活动,要融入和再现历史情境和思想,使学生产生共鸣;年复一年的庆典表彰类仪式礼仪活动,要渲染集体荣誉的氛围,为学生树立鲜活生动的榜样形象,成为激励学生进取的榜样和目标,激励学生成长;日常的入队入团宣誓仪式活动,要设计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植入校园文化,使学生在仪式中成长,感受身份、角色的责任与担当。

(二)渗透意识形态:凸显过程中的意义生成

稳定的仪式符号和流程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在重复和强化的仪式形式中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仪式礼仪的象征符号和情境,不仅可以丰富历史记忆,还可以融入鲜活的时代内容和价值观念,凸显仪式礼仪过程的意义生成和价值呈现。学校要借助仪式礼仪,渗透、传递教育理念、价值主张和教育目标,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和意识形态,塑造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如,举世瞩目的阅兵仪式,通过仪式语境中的象征符号和预设意义,体现国家形象与实力,表达仪式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文化价值内涵。在抗击疫情中,为表达对白衣战士的崇敬之情,各地机场纷纷启用航空界最高礼遇“水门礼”来欢迎和致敬援鄂英雄的回归。因此,学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要巧妙地把意识形态的内容及其所宣扬的价值观念融合在仪式礼仪活动之中,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

(三)把握教育时机:加大强度上的反复操演

仪式礼仪通过反复的操演予以传承和强化,使得教育所赋予的价值规范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学校道德教育要发挥仪式礼仪的最大功效,释放、激发和凝聚其情感效果,就要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建构。从时间维度来看,既要把握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之类的传统节日,又要抓住五四、建党、建军、国庆等政治节日和伟大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节点开展仪式礼仪教育活动。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种纪念馆、博物馆、历史遗迹等重要场所和与之相应所形成的情境是仪式礼仪活动开展的重要空间和载体。移动互联网空间也是学校道德教育中仪式礼仪教育开展的新阵地。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社交工具和AR、VR等虚拟技术载体,反复传播学校仪式礼仪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强化学生的道德认同和情感归属。此外,在仪式礼仪中还要融入与道德教育实践相联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各种仪式礼仪不可或缺的国旗、标语、升旗、宣誓、英雄人物画像和图腾印记等象征符号,强化和塑造社会记忆,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意义。

[黄永斌,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孙格格

作者:黄永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识字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国画基础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