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理想坚定信念

2022-07-04

第一篇:崇高理想坚定信念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摘要: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我们都知道,理想和信念是人类心灵世界的核心,它准确的反映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拥有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则像是行尸走肉一般存在于这个世界中。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当然,我们的理想信念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什么就可以的。崇高的理想信念给予人们的是一个充实高尚的人生,而低俗的理想信念则会让人们变得庸俗,拥有的自然就是一个空虚乏味的人生了。在我国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且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斗过程中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信念。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理想与信念是什么。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对于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的一种追求。它是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地带着特定时代的烙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所处夫人阶级关系与阶级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关于理想,我很喜欢诗人流沙河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就是——理想。诗人在诗中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我很喜欢这一段,由石到火再到灯,最后到路。完全的诠释了理想的意义!

有理想,就会有价值的实现。巴尔蒙特,一位虔诚的追梦者,专制统治下的社会,使他饱受反社会的个人主义情绪的非议,但社会的黑暗没有将他埋没,他的理想依旧熠熠生辉:我要歌颂太阳,那是我高贵的理想。于是,在百年之后,他同他的理想一起复活。正是巴尔蒙特那对于理想的坚持,才使他摆脱时代对他的拒绝,最终完成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有理想,就能有坚持的信念。“没有手,用脚一样能弹钢琴。”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一位平凡的无臂青年大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并付之实践。10岁时的意外触电导致失去上臂,使得弹钢琴,这个在常人眼中的小事儿,却成为了这位青年—刘伟的理想。钢琴,也许只是那理想的一部分,更多的或许是超越不可能,实现他作为平常人的人生价值。理想,是如晦风雨中的那盏明灯,将他从死亡之中的迷途中拉回,精彩地活着,精彩地将理想付之实践。

有理想,就能克服各种逆境。巴勒,一位天才画家,一生饱受贫困所扰,所幸理想化为画笔,紧紧地陪伴着他,勉励着他。巴勒对于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追求,使他从不虚构画中的情景,那些耕耘放牧着的法国农民是他笔下的汹涌源泉,亦是他对理想的尊重和不懈实践。或许他生前的几幅画只能换得一双小孩子的鞋,但那无关于我对他的敬崇。他用身体力行告诫我们:如果你有理想,无论处于何种处境,都不要放弃它,这样,就靠成功越来越近了。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点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的追求理想目标。

所以,理想与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它们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是一个在实践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透过乌云和阴霾,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它们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信念激励着人们向着目标奋斗,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一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再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因而有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动力。与此相反,一个人若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

它们提高人生的境界。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各个方面统一起来,是人的心灵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首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的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其次,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有共同理想,才有共同步调。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把各个社会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

大志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个时间问题。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实现理想,我们要立志高远始于足下。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大量事实告诉我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然而,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的走,崇高的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所以实现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伟大出自平凡。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祖国富强,民族的繁荣,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我们做好每一项工作,都是为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铺路搭桥。只要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劳动者,都是伟大的。

另外,我们还要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 遭遇波澜和坎坷。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像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而不是小姐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事物常常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而言,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迸发。

所以,不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看待,只要善于利用顺境,用于正式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最后,我们要学会在实践中转化理想为现实。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追求理想还要有坚定地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着,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人生实践中,青年仅仅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是不够的,还需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只有对科学理想坚信不疑,才能坚定自己的向往与追求,并将理想落实到实践上。再好的理想,不付诸于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与专业知识,不断提到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浪费。在工作中,发奋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让我们共同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篇: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今天的主题相信大家都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其对理想的憧憬,对信念的执着。

我们都明白,真心想要做好一件事,就需要对其了解深刻,那么什么是理想?什么又是信念?

理想是什么?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关和价值观在给都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地带着特定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的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它不是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现实,是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每个人活着,总得有个理想,如果把人生比作杠杆,理想信念则好象是它的“支点”。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尽管在通往理想的路途上充满着辛酸,密布着荆棘,但是珍贵的东西都需要用尽全力去争取,才有实现的可能。

什么是信念?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信念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信念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激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思想倾向,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信念具有坚定感。无数的革命先烈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才能使中国人民摆脱剥削和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成了他们的信仰,他们为此坚定不移、前仆后继,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革命烈士夏明翰曾说过一个闻一多倒下了,但是千千万万个闻一多站了起来!而他的的就义诗也慷慨激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正是反映了这一代革命者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坚贞不移。

信念又具有稳定感。一般来说,信念表明一个人对社会发展方向、自然规律、对一种理论观点的稳定的、长期的看法和认可,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深刻的感情。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信念的人,个性往往模糊不清,行动往往左右摇摆,动摇不定,容易在政治上、行动上出偏差。

生命历程中,理想与信念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为人生提供前进的动力,并且提供人生的精神境界。

有了理想没了信念那理想就变成了空想,没了理想只有信念那等于是一头撞到死,能使我们为之奋斗的东西,叫做理想;实现理想所必需的东西,是信念。没有理想没有信念,那等于人生是白过!人生百年,眨眼飞逝,在这短短的人生路上,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一定要为了这个理想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去努力!

因此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理想信念反映人对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期望,在“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处于更突出的位置,在大学阶段,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同学们才能很好地解答“做什么人”这一中重要人生课题;其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难免遇到一系列人生课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总原则和目标,这就需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最后,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记得这样一幅漫画,画中是一位志大才疏的挖井人,由于缺乏信念,浅尝辄止,最终失败了。其实,他已经在地上挖掘了不少的大坑小坑,但没有一次坚持到底。甚至当他渴望的水源就在眼前时,他却弃之而去,终使功亏一篑。

可见,雄心十分重要,而与之相伴的还有强大的行动力,以及在行动中坚韧的毅力,与顽强的信念。在我们的生活中,理想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那就会变得鼠目寸光,以至一生碌碌无为。但是,理想如果不配上就只是一纸空文。人间没有平坦的路,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经过火的陶冶,血的洗礼。如果我们只有远大的理想而不以巨大的信念从事“韧”的战斗,当岁月匆匆流逝,我们就会发现,理想仍然是理想,它还是天幕远景上的海市蜃楼,我们就会像那个挖井人一样,终于一无所获。可如果我们在树立理想的同时,不忘坚持刻苦努力,以顽强的毅力去拼搏,用一种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信念向困难冲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有一位寓言家说得好:“理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就是架在两岸的桥梁。”我们要凭着一份理想,一份信念,就终会成功。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它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不但不排斥而且最能够吸收和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其次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一个半世纪以来,正是在它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成为现实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深刻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走向。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坚定对中共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问题。而实践的第一步即立志,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可见立志当高远,大量事实证明,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立下鸿鹄大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大学生应该树雄心立壮志;还应该立志做大事,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奋斗,在为实现社会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并且,立志须躬行,与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美妙的幻想,不如在旭日东升之际勤奋投入工作,与其在垂暮之年因理想未能实现而懊悔不已,不如趁风华正茂之时躬身实践,奋斗不止。

其次,我们应该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实现理

想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还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事物具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

最后,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不脱离现实谈理想;坚定信念,用执着的信念去追求理想,为实现理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再好的理想,若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艰苦奋斗是实现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荀子说:“骐骥一越,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中国的史圣司马迁矢志修史,在漫长苦闷的生活道路上,以超人的毅力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不朽的杰作;化学家诺贝尔的炸药实验使自己负伤,亲人丧命,但仍旧坚定不移的工作;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更是理想与信念结合的典范,在伦敦图书馆他的座位下,竟有他读书时放脚留下的沟痕;法国科幻说家儒勒·凡尔纳,仅为了写作《月球探险记》,就认真阅读了500多种图书资料,而他一生之中共创作了104部科幻小说。读书笔记达二万五千本。张海迪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外语,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又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挂着一串串小纸片,纸片上都写着美妙的词语、生动的比喻,有用的资料。他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是为了在睡觉、穿衣、刮脸、踱步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都能记诵。外出时他也在衣袋里装着不少纸片。他这样刻苦学习,积累资料,终于写出了《热爱生命》《铁蹄》《海浪》等引人入胜的作品。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苦儿流浪记》有一段情节:主人公与几

名矿工在工作时遇难了,大家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脚下是无尽的水流,他们所有的,不过就是几盏灯。在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他们看起来不是被淹死就是被窒息而死,再不然就是被饿死,总而言之似乎是必死无疑。营救虽然在努力进行着,但是人们都没多大把握成功。而矿井下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好些人都抱着必死的心。他们中有一个人带了表,最后有人提议熄了灯,每隔一段时间让那名矿工报一次时间,大家都休息,节省体力。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人们的心也慢慢地被揪紧,但等到营救队到达时,他们竟然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只有一个人死了,就是那个报时间的矿工。

原来,开始他的确是准时报时间的,但是,当他发现了同伴们的异常后,他便开始了“虚报”,半小时他说15分钟,一小时他说半小时,两个小时他说一个小时……结果其他人都在信念的支撑下活了下来,而那个商量的矿工却被自己的心魔给逼死了。

成大事者皆有志,成大事者亦具恒。理想和信念是不可分割的,当我们再困难面前想要退却的时候,想想马克思的名言吧: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愿我们相会之际,都能自豪的谈起自己的成功,而不要像那个挖井人一样,半途而废无恒心,到头来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第三篇: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人生追求

“两学一做”专题讨论之一: 坚定信仰信念,保持党员本色

坚定信仰信念

树立崇高人生追求

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我们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之所以能够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共产党人有着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科学而崇高的信仰信念,是照耀人类前进的灯塔。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样,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倘若没有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奋斗的目标、偏离前进的方向,就会丧失先进性和存在的依据。

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原则,辨得明方向,金钱物欲面前,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在各种社会思潮面前,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坚定理想信念,要注重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学习教育。自觉 阅读马列主义经典,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尤其是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只有理论清晰了,眼光远了,眼界宽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信念就会足起来,理想信念就能坚定起来。要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学习只有终身,没有终点;只有毕生,没有毕业。要把学习作为“一日三餐”来汲取,一种境界去追求,一种素养去培养,一种操守去坚持,一种乐趣去享受,真正使学习由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成为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生活方式,这样就会受益终生。通过学习,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兴国之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

坚定理想信念,要培养政治眼光,锻炼党性。政治眼光是以政治标准观察形势、分析矛盾、处理问题的远见卓识。在国内、国际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能不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和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保持一致;在各种错误思潮产生冲击和影响的时候,能不能明辨是非,坚决抵制。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定党性,坚持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的纯洁,矢志不移,振奋精神、克难前行。

坚定理想信念,要经受得住各种考验,忠诚于党的事业。坚定理想信念应该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要把忠诚于党的事业作为一种追求。要做到坚持原则,自觉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责任面前不推诿,是非面前不退步。要把淡泊名利作为一种追求,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一定要善于把握自己,常思贪欲之害,常 除非分之念,始终保持理想不变、信念不失、宗旨不忘、传统不丢,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坚定理想信念,要守住道德底线。孙中山曾经说过,“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我们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起码也要用心思,要尽点责,要做点事。作为党员、干部要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靠人格力量让大家都崇拜你。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加强自身修养,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以高尚的人格追求和浩然正气,影响带动大家推进企业发展。

坚定理想信念,要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与实现个人价值的关系。共产党人也是一个具体的人,共产党人也离不开个人利益。因此,要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共产党人的个人价值结合起来,保证有理想信念的人也是个人价值实现最为充分的人,一个受到尊重的人。坚定理想信念根本上是主体和客体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这就决定了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在具体方法上必须切入个体的心性世界,激发个体的心灵共鸣。

第四篇:追求远大理想__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最富于理想的年龄,也是信念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理想、信念、信仰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懂得人生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想信念信仰的特征及关系在个体人生价值中的地位;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导入语: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观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由于理想信念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所以,这方面的精神真空将导致青年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片面性。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他还说“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这是马家爵在生命最后时刻的人生感悟。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是马家爵一个人。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信仰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最高形态,表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价值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因此所谓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现实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理想的特征

一、超越性。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它高于现实。理想是关于未来“应怎样”的设想,而现实是现在实际“是怎样”。事实与应当、“是怎样”与“应怎样”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理想是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的东西。人不仅生活在现在,而且生活在对未来的追求之中;人们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设计蓝图不断地推动着现在的变化,改造着现实。理想以预见的方式反映未来,把握未来:“将来如何如何„„”。因而,理想具有超前性,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这正是人高于其它动物之处。

二、可能性。真正的理想,又需要具有实现即变成现实的可能性。理想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这是理想和空想、幻想的根本区别。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反映了人们所追求的一定目标。但它脱离实际,违背客观,因而是一种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主观臆想。

第三,差异性。理想的差异性,或者说理想的多样性,首先是说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人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第四,实践性。真正的理想不只是对未来目标的主观想象,它要变为现实还要人们在实践中付出自己的主观努力

2、理想的类型

由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和对未来想象的多层次性,人们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理想又是多方面的、多类型的。从横向来说,可分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又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与道德理想。从纵向来说,则又有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之分。

1

(二) 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与信念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信念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和经验基础上的对某种观念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1、信念的主要特征

首先,信念具有复合性。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复合体或统一体。一个人的信念首先是在一定的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信念和意志也不能分开。人的信念不是仅仅藏于内心深处的东西,它最终是通过他的行为和实践意志表现出来的。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会更为坚强。

其次,信念具有稳定性。人的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不会轻易改变。因为,人的信念的形成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而是在人的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人生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

再次,信念具有科学性。科学信念与迷信之间的区别,主要是根据认识方面的差异来说的。科学信念是建立在关于对象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是有科学根据的信念。

而迷信的产生,则与人的认识理性的迷失直接相关,它建立在无知或错误的认识基础之上,是一种蒙昧的信念。

另外,信念具有崇高性。而崇高信念与卑劣信念之间的区别,则主要是根据情感和价值方面的差异来说的。

人的理想与信念需要互相支持,有美好崇高的理想追求的信念才是有价值的信念,而有坚定信念支撑的理想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三)信仰是信念的升华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信仰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许多欧美人那里,信仰与宗教密不可分,特别是与他们自己的基督教连在一起。在他们眼里,我们中国人大多是没有信仰的。在我国学术界,信仰被理解为“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或尊重,并以为行动的准则”。信仰是信念的一种特殊的、强化的、高级的形式。只有关于极高或最高价值的信念才能够成为信仰,这种信念构成信仰的内容,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它为核心,为它服务,围绕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对于一个人来说,信仰是重要的,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而实际上,人的信仰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精神的力量。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大学生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

我们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就必须具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且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所以,人生的目标问题解决得如何,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的意义。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注重人生理想即人生目标和志向的确立。许多事实证明,理想一经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少走弯路,不致盲目、迷惘和空虚。而如果缺乏崇高理想或者没有理想,就会像失去航标的无舵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不是被大浪撞毁在礁石,便是被潮水搁浅在沙滩。

2、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大学生人格和道德的完善提供了精神动力

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人不仅需要物质享受,而且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纵然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也不会感受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而精神生活的充实,很重要就是表现在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 2 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些人仅从自然的生理需要出发,沉湎于物质享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就把人降低到了一般动物的水平。可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没有精神,有没有理想,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情操志趣、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就会大不相同。人如果有崇高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会被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所迷惑,就不会被前进中的一些暂时的困难、挫折所压倒;就能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奋勇向前;就能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不断攀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

3、崇高的理想信念会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生境界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历史上,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是胸中燃烧着崇高的理想,受崇高理想所鼓舞、所激励。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

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具有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理想信念与做什么人关系重大。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

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因此,同学们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充满自豪。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个人的成长成才也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同学们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之果。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加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促成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大学生,要把自己的成才与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需要强化自己的信念系统,使之成为自己奋斗的动力。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本前提。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开创性的、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遭遇了这样那样的挫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得利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心也是一种信念,即事业必胜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信仰中,必然包括对于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在内。中华民族曾经在古代有过非常的辉煌,也曾经在近代有过极大的屈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过成功,也出现过失误,走过一些弯路。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近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多年保持发展速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我们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为建设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而努力奋斗。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共同奋斗。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1、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马克思主义既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的规律中,发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证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只是人们道德情感的产物,而且是人类生产方式运动的必然结果。

2、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实证内容和论证,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不只是一个物质财富高度丰富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人得以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所以,我们应该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仰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结合起来。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粱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理想源于现实,是指理想的形成必须以现实为根据,是现实发展的条件和主观要求的统一。理想高于现实,是指理想是经过人脑加工的设想和预期,表达了人的美好愿望,是集中了现实中美的、善的、有前途的东西加以整合形成的,因而是高于现实、优于现实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是超前的、指向未来的。特别是科学的社会理想,它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矛盾运动 4 的规律性认识,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上,在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上,把握历史的发展,因而就更是引导现实的旗帜,变革现实的力量。正因为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我们要确立正确的理想,必须克服两种倾向:第一是理想脱离现实,把幻想当作理想。

2、理想与现实又是一对矛盾

人生中充满了矛盾,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人生中的一个基本矛盾。所谓人生的基本矛盾,首先必须具有普遍性,即这种矛盾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且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的始终。其次,它还必须具有一般性或代表性,即各种各样具体的人生矛盾,都是人生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都可归结于人生的基本矛盾。当然,不同的人,或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要实现人生理想,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困难,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既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焦虑。如何面对?

1、挫折和逆境不可避免

由于客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人们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有限,人生道路决非平坦、笔直,而是顺境和逆境交替、前进与曲折统一。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当厄运和不幸降临时,是悲观失望,沉沦颓废,还是勇敢面对,经过努力,走出困境,这是能否实现自己理想的关键。

2、逆境和顺境的辩证关系

逆境和顺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所谓相互依存,是指逆境和顺境、厄运和幸运,都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逆境就谈不上顺境,没有顺境也就没有逆境。做同样的工作,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此时成功,彼时失败。可见逆境和顺境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

3、在挫折和逆境中成才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一些伟人、名人,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特点,即他们都曾身处逆境厄运中,但经过他们的顽强拼搏,凭着超人的努力,最终都走出了逆境,创造了辉煌。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段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古代圣贤都是在逆境中发愤成才的。

远大理想和科学信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教育者付出不懈地努力,而且也需要同学们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思考。通过教学和典型事例的分析,引导大家不惧挫折,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五篇: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什么是理想

1、理想的概念

“理想”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的“idea”,意即人生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古代,里想称为“志”,即志向。

在现代社会,所谓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对“理想”的理解:

从哲学角度看,理想是“人生之最高准则”;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理想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是支配一定社会人们行动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理想是指向未来,指向人的生活和活动的远景”;

从美学的角度看,“理想是至善至美的生活”;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理想是最高尚的人格”;

从人生学的角度看,“理想就是人生奋斗目标,是一个人如何度过自己一生的总体规划”。

恩格斯指出:绝不能避免这种情况: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饥渴而开始,并且同样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

理解:

第一,理想产生于“外部世界”;

第二,人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人的头脑”,通过“反映在头脑中”的“理想的意图”来实现。

即: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

2、理想与幻想和空想的区别:

幻想: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局限,他于现实又很大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的可能。

空想:也是人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也反映了人的一定的目标和追求,但是它缺乏客观根

1 据,还不能把握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空想本身没有实现的可能,只要走上科学化的道路改造成为理想,才能使原来的愿望得到实现。

二、理想对于人生的重大意义

人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理想。一般情况下,如不特别指出的话,我们讲的理想就是指社会理想,也就是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

理想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为人生提供方向和动力。理想对于人生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理想是人的一种“自为”的需要。

客观需要:生命存在→依赖于外部环境→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人作为一种特殊生命→意识→理想意图→理想力量→实践→实现 其次,理想是人的精神追求的最终归宿。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的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说他有限,是因为他的生命活动总是局限在特定的空间范围之内,他的社会交往总是针对特定的社会关系网之结。

说他无限,是因为他的需要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和社会关系之内并不能得到满足,他总是有一种超越有限、奔向无限的自然趋向,即对无限的追求。

再次,理想是人的本质观念的展示。

三、理想的内容和层次

理想根源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人生理想也有着多方面的内容和层次。

从内容上划分理想有四个层次:

社会理想 道德理想 职业理想 生活理想

(一)社会理想 理解要点:

1、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社会。

2、任何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追求,都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要以社会为载体。

3、社会理想的内容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中国人社会理想的变化:

“大同”: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人追求的理想社会的主要特征。

在《礼记》中,孔子就对“无阶级、无剥削、财产公有、平等互助、绝对平均的”“大同”

2 理想社会进行了描述。

东汉末:万年太平 唐末:天补平均大将军 南宋:等贵贱、均贫富

明末:均田免粮 清末: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

处不温饱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的社会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道德理想

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就涉及到道德理想的问题。 有人说,人生两件事:学做人,学做事。 做人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做人清白,不损人,不做坏事,不当坏人;

第二层次:做个合格的公民,正确的行使权利,自觉地履行义务;

第三层次: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对国家有所贡献;

第四层次:做个先锋战士,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开拓进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德理想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举例:

(1)在古代中国,孔子得到的理想是“君子”,即重视“礼”,强调“仁义”,一人庄重,慎言敏学,好学崇德,而君子中的佼佼者则为“圣人”。

(2)在西方,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抨击封建制度,认为君主压制民主、神圣压制人性是最不道德的,提出了新的体现人性和理性的道德理想,把一切能够获得自由、享乐和幸福的行为都看作是道德的,其道德理想就是“完善和幸福的个人”。

(3)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号召大家做白求恩一样的人:

“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他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的优良道德传统,把自己塑造成有德之人 今天我们倡导的理想人格: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为人民服务 实事求是 艰苦创业 大胆革新 乐于奉献

(三)职业理想

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别类的工作,其中,“职”是责任,“业”

3 是业务。

职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生旅程中最长、最丰富的一段。人生的理想追求、成败得失大部分体现在职业生活当中。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设计和追求,是人生理想中最具体最实在的一部分。

它有三个构成要素:承担社会义务、发挥才能和维持生活。 怎样确立职业理想

首先要对自己的素质、性格、特长、能力、潜力等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分析。 大学生面对未来所有能够确立的职业理想和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将个人条件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并以社会需要为首要前提,为社会多作贡献。

(四)生活理想

社会理想是指人们对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它涉及人生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社会理想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理想层次的差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也有很大的不同: 高层次的社会理想要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把创造美好生活视作自身发展和为社会作贡献的条件。

低层次的生活理想则偏重于个人生活的安逸,注重物质生活,注重享受。

四、澄清一些对于理想的模糊认识:

(一)无用论

有人说:“任何不一定要有理想?我没有理想,不是也生活得很好吗?”其实,口头上说“我没有理想”或“不必有理想”,实际这正是他的理想。

(二)实惠论

有人说:“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还有说:“讲共产主义理想,解决不了当前的实际问题。”一句话里向太空,还是“实惠”为好。

(三)分理论

有人说:“理想是明天,现实是今天。今天该玩就玩,何必想那么远?”还有人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因而只信现实,不信理想。

(四)渺茫论

有人说:“共产主义是‘水中月’、‘镜中花’、看得见,摸不着。”还有人说,共产主义是一种“渺茫的幻想”、“可望而不可及”。

4 究其原因:

一是没能正确理解“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

二是对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缺乏足够认识。

三是仅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就怀疑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五、什么是信念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种执着,它来源于信念。 信念,就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使我坚信不疑,并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它虽然是产生在某种认识的基础上,但强调的不是认识的准确性,而是青工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 对信念的理解:

1、信念最突出的特征是“信”,其强度取决于人的信任程度。

2、信念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科学信念是一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收到检验和完善,进而成为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的恪守。

非科学信念则是一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或迷信为基础,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因而是一种物理的观念和态度。

关于宗教信仰:

它就是非科学信念的典型形式。

在科技日益发展和普及的今天,宗教仍然能够广泛流传并保留着一定的市场,其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力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宗教确实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家园感。

人是的生命既是血肉的存在,又是精神的存在。人在现实中经受苦难,是需要内心支柱和精神寄托的。正是因为宗教能够虚幻地满足人们要求解脱的愿望,所以流传至今,并有一定市场。

列宁就曾经说过:“宗教是麻醉人们的精神鸦片。”

信仰与信念的区别: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

5 指南。它表达着一个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

信念则是在认识、情感和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非做什么不可的坚决态度。

信念与信仰都是人的精神支柱。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但信仰不是一般信念,而是信念的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通常我们将信仰和信念看成是一个概念,比如把“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与“信仰共产主义”当成一回事。

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理想主要指向未来,重在标志人与其奋斗目标的关系。

信念则主要面对现实,标志人对相关事情的看法与关系。

它们有相互交叉之处,但又不宜相互代替,然而又都属于一类精神现象,都是指人的精神支持与精神追求。

“理想与信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

第一,中国人特定的语言语意,“信仰”比是一个特别通行的基 本概念。

第二,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中,“信仰”往往特制宗教或宗教信仰。

第三,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语言中,经常用“理想”、“信念”,而不是用“信仰”。

六、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科学的、正确的信念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在政治方面的信念应该是也只能是马克思主义信念。因为它是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第一个基本特征:科学性 第二个基本特征:实践性 第三个基本特征:阶级性

七、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要确信“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统一不可避免的”。

在当代中国,确信两个“不可避免”,就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 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6 第二, 作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只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必须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思考题:

1、什么是理想?理想有哪些主要类型?

2、什么是信念?

3、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4、什么是社会理想?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5、理想对于人生有哪些重大意义?

6、怎样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7、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采购文员工作总结下一篇:村居党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