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论文范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央银行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欧洲中央银行成立于1998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管理超国家货币的中央银行,其货币制度对其他区域跨国货币一体化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第一篇:中央银行学论文范文

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

摘  要:为认真落实国家思政引领、立德树人、打造一流课程的相关会议精神与要求,高校课堂改革不断推进,课程教学创新也成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文章针对传统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弊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等平台,融合EFA学习模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资源平台+EFA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设计了包含教学体系、考核体系、评价体系在内的课程实施体系,全方位覆盖高校课程学习过程,以期彻底解决教学中的痛点问题。通过实施效果对比,发现基于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创新的改革与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极大地提升高校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一流课程;教学创新;EFA模式

一、課程教学创新的目的与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思政引领根本任务需要重视课程教学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时[1],为了实现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在课程教学环节、全方位、科学合理地渗透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化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四个自信”和改革获得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综合素质优秀,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目标,需要我们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创新。

(二)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要求课程进行教

学创新

党的十八以来,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2020年5月11日《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更明确指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2]”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因此,中央银行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如何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方面适应国家社会的新变化、新需求,就要求进行教学创新。

(三)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教学创新方案

来有效匹配

中央银行学是以中央银行为研究对象,从宏观视角研究现代经济和金融运行规律,探讨其发展机制。从课程定位来看,该门课程融合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等专业基础课,学科交叉程度高,体现出高阶性、复合性特点。从教学内容上看,既有中央银行制度、货币政策等相关理论,又涉及国内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的操作实践与比较分析,因此又集国内外实践性与前沿性于一体。为了更好地体现上述特点,需要依托教学创新设计和手段。

二、解决的“痛点”问题——“为什么学、怎么学及如何用”

在对历届学生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后,结合课堂教学中的长期观察,同时走访用人单位,综合三方面情况,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有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溯其本源,可归结为:“为什么学、怎么学及如何用”的痛点问题。即,在学习前,学生们缺乏学习兴趣,不知道为什么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不知道该怎么学?在学习结束或工作生活中,学生们缺乏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不知道该如何用?这三个痛点问题几乎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和所有课程,并形成了周而复始、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关系,即:不知道为什么学—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弱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行为和学习方法的掌握—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最终再次弱化学生学习的获得感,降低其学习兴趣。

分析痛点问题产生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没有及时调整匹配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的变化

根据学情分析,从2018年开始,全国高等教育步入00后生源时代,其无论在生源地、受教育程度、形式,还是性格爱好、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上都与以往学生有明显不同。以某大学大类招生后分流的金融专业为例,学生整体普遍呈现成绩优异(经管大类前25%)、学习能力强、对未来有明确继续深造的意愿等特点。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表现出更高期望和渴求,对学习难度、学习强度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一旦他们的需求和规划与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资源之间存在不匹配,就会迅速体现出学习兴趣降低。同时由于有限的知识与经验认知,他们在课程学习方法上也容易产生茫然和盲从性。

(二)教学内容因循教材章节,容易导致知识学习“过时与局限”

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处于跌宕变革阶段,赋予中央银行学课程更新、更广、更深的教学内涵,同时也提出更高的培养要求。因此,遵循教材原章节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内容编排,一方面更新速度慢,难以体现新的前沿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缺乏真正有效的贯穿与融合,容易断章取义,片面化和孤立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形成基于开放、系统、动态的视角下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三)传统的考核方式难以全面、动态、客观反映学习效果

长期以来,许多专业课程基于操作可行性原因,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的方式来进行课程成绩的认定。虽然会小幅度调整平时与期末成绩的构成比例,但本质上还是“出勤+期末考试”——轻平时,重考试的考核形式。学生死记硬背、理论与实践脱节、学完就忘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手段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如何确定,同时如何最大程度调动每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全面、真实、客观地衡量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能力,一直是比较困扰的问题。

此外,教学方式、手段、教学资源上的单一性也会在学生兴趣调动、课堂参与、学习能力拓展等方面,产生抑制性作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平台的运用,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三、课程教学创新设计思路及举措

(一)教学理念

依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构造“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强调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获取知识及操作实践能力的同时,在独立探究中感知,在感知中自悟,在自悟中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身知识結构的构建中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传授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中央银行是否应该进行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是否应该拥有独立性?通过抛锚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同学们在具体问题情境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深化。采用EFA教学模式。即将学习模式分为探索(Explore)、翻转(Flip)、应用(Apply)三个部分或步骤[3],进行推进式学习,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个体差异,制定挑战性研习任务,最终达成“两性一度”的教学目标。

(二)设计思路

1. 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学与研并举,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首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兴趣点、发展规划、学习环境、学习感受等方面进行学情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根据中央银行学相关理论及实践,挖掘思政元素,并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重构教学与研讨模块,保证学习内容的思政引领、前沿性和深度;最后,落实教学大纲与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衔接,教学组织过程的具体开展形式和设计,同时结合学生兴趣,延展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及写作,培养科研能力等。

2. 考虑学生习惯及偏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及平台,支持“教与学、学与研”

明确教学资源的来源、形式与内容;可采用的教学手段与工具;构建线上与线下教学信息资源平台[4]。具体通过:课程微信群发布与课程相关的文献学习资料,帮助学生通过补充资料对课程有更有宽度和深度的认识。通过网络资源及热点梳理,督促学生开阔视野,多渠道学习知识。通过视频资源(中国MOOC平台和相关纪录片、课程PPT等),帮助学生进行课程自主学习。通过点对点针对性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专业期刊文献资源,并辅导完成研究性选题及写作。

3. 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强调“协作学习”

在相关知识模块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任务或问题驱动下,建立学习小组(4人为单位),开展后期研学。而协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小组与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在后期也可考虑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同专业跨课程的基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学习等。

4. 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利用小组作业、课堂展示、课后交流、量表设计等形式,开展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强调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利用,真正体现过程考核的重要性。同时也应重视分阶段监控教学过程,调整教学计划,改善教学效果。

(三)教学创新的具体举措

1. 教学目标重构——解决“为什么学”

(1)知识目标实践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宏观金融学素养,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努力培养学生从事中央银行工作的实际业务能力,熟悉中央银行的各项业务运作;提高对经济和金融调控的认识能力,达到中央银行学课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具体化

通过“基础理论学习-教学资源拓展-科研素养提

升”的模式,以文献、视频资源、案例、课程QQ群作为辅助学习资源或平台,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协作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完成分析报告或工作论文的撰写,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激发内在的研究潜能,逐步构建良好的科研素养。

(3)价值目标思政化

结合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典型案例等,在课程内容中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家国情怀、创新思维等元素,在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的同时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发展形势与国家历史使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与强国志,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文化素养,帮助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5]。

2. 教与学的内容重构——解决“怎么学”

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按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根据“适应匹配、两性一度、无重复性、弹性可拓”四大原则,对中央银行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最终形成四大弹性模块,突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内容:中央银行制度基础理论:包括中央银行制度变迁及其规律性,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形式、职能、权力分配及其与政府行政关系等问题。中央银行业务模块:包括中央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代理及其他业务、资产负债表分析等内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模块:包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一般及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效应等问题。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包括国内外金融监管最新理论与实践、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等前沿问题。每一模块视内容不同,综合采用教师讲授、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学生汇报与教师点评等多种教学方式。

3. 教学方法的应用——解决“如何用”

(1)小组作业及讨论法

首先,教师应在开课前2周进行小组的分配与组成。其次,清晰小组的学术任务与内容,安排小组研讨活动。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一定要积极了解学生动态,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最后挑选合适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以PPT 或小视频的形式在全班展示,由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一起做出评价,并体现在考核成绩的差异与评估中。

(2)案例分析

例如:结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探讨 2020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占比考核达标银行给予0.5或1.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优惠,让学生分析其操作的背景、作用的预期效果,真正理解“什么时候要调控?怎么调?调控效果如何?”通过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学术研讨活动,让学生直观理解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目标的意义,学会将理论运用于实际。

(3)辩论法

例如:“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应该保持较高的独立性还是较低的独立性”,可以要求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查找各国央行的實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与辩论,让学生思考、争论并参与教学,将众多分散的知识点杂糅在一起,使学生更深刻地认知抽象理论。

(4)情景模拟法

例如,在讲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中央银行决策者和政府决策者,通过双方的博弈最终形成兼顾币值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目标。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与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相矛盾的地方,理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单一性的特点,也让大家清楚知道货币政策工具不仅需要工具与工具之间搭配运用,同时还要考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时运用的意义。

(5)总结、归纳与练习

每个重点模块结束之后,教师都会对模块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进行总结与归纳说明,并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考核体系重构——强化“为什么学”

中央银行学课堂采用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双重考核方法。针对灵活性较弱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进行封闭式考查,主要根据卷面作答效果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实现学习效果的浅层评价。针对具体操作性、灵活性较强的自主学习、课堂展示、案例分析等采用开放式考核进行深度评价。采取教师考核和小组互核的双向考核办法,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贯穿三大学习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知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师生间信息反馈,增进师生交流。

5.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重构

教学结束后,从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研讨法进行三角互证式评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一方面完成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另一方面与教学团队展开深度交流以切实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培养实况。在此基础上,团队召开教学成果评价研讨会,针对教学过程中收获的效果与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议,从而形成双向交互、立体协调的课堂效果评价体系[6]。

四、教学创新成果

1. 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创新模式获得了学校和学院专家的认可与肯定,辐射金融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互联网金融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受益学生人数近千人次以上。教学团队撰写的相关案例入选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和教学创新优秀案例,教学团队成员同时多人次荣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并荣获课程思政示范教师称号。

2. 在学习难度和强度增加的情况下,学生的总体成绩稳中提高。金融专业2017级期评成绩平均分达到85左右,且相对各区间分段较教学创新以前合理。考核评价能全面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正向的循环激励作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大幅提升。从2016年至今,金融专业的本科生在教学团队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的研讨,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现状,选取最新的研究方向,已在国内知名刊物《金融研究》《系统工程》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多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次入选金融学年会并作分会场报告,真正实现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真正体现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质提升。

3. 将“思政育人”与“两性一度”培养要求很好融合。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其道德素质修养、自我学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思考研究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真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维度保障了思政引领和教学效果。匹配了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的需求,确保学生在保研、考研、出国、工作等面试环节中表现出类拔萃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由教学团队老师指导金融专业的学生,在“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了国家、省、校立項近20余项,并被评为校级“创新创业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Z].北京,2018-8-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Z].北京,2020-5-18.

[3]Billy J. Lockhart,Noah A. Capurso,Isaiah Chase,et al. The Use of a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to Allow Educators to Share Teaching Resources Across Diverse Sites:The Future of Psychiatric Case Conferences? [J].Academic Psychiatry,2017,41(1):81-85.

[4]张武威,杨秀珍,魏茂金.疫情期间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94-200.

[5]朱征军,李赛强.基于一致性原则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12):24-28.

[6]常建华,张秀再.基于OBE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1(Z1):87-92.

作者:朱宁

第二篇:欧洲中央银行制度:文献综述

摘要:欧洲中央银行成立于1998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管理超国家货币的中央银行,其货币制度对其他区域跨国货币一体化具有重大借鉴意义。以欧洲中央银行制度为切入点,从整体和不同角度出发,对欧洲中央银行制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从欧洲中央银行制度缺陷方面探讨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获得对欧洲中央银行制度研究的全面、综合认识,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获得启示,为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运行及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欧洲中央银行制度;文献综述;货币政策

自欧元区诞生以来,欧洲货币联盟从广度和深度上来说都发展迅猛,欧洲中央银行作为欧元区专属的货币政策机构,随着欧洲货币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其中央银行机制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以应对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从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创设伊始,学者们对其分析研究就从未中断过,但总的来看,各学者仅仅是从某一角度或某些方面出发对欧洲中央银行制度进行分析,而专门针对欧洲中央银行制度进行系统、直接的研究较少。

一、关于欧洲中央银行制度的综合性探讨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不仅包含欧洲央行,还涵盖了其他27个欧盟成员国的央行,从性质、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等出发对欧洲中央银行制度进行研究,有利于从整体上客观认识欧洲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情况。

范文芳(1998)介绍了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性质、目的和使命及决策机构,指出其是一种混合结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陈志昂(1998)表示欧洲央行体系的独立性是被充分保证的,并分析其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政策工具的选择及运行模式。郑兴无(1999)从建立背景、组织结构、成立目的、任务及职责、政策工具、货币供应量和监管处罚权力对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进行分析,得出欧洲中央银行具有国家机构的性质及特征。阙澄宇(2002)阐述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产生的背景,对其制度框架、独立性进行详细介绍,评价其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并与我国央行体系进行简单的比较。

二、对欧洲中央银行制度不同角度的研究

(一)侧重于与其他国家比较的角度

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是将欧洲央行与美联邦进行研究比较,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欧洲中央银行的做法相对过于保守。两大央行制度在理论依据、政策目标、操作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根本原因在于货币联盟的发展程度,作为两个差别利益主体,寻求各自不同的目标,这既是两者发展的依据,也是其发展道路不同的原因。

张后奇等(1998)从制度框架、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货币政策独立性方面对欧洲央行与美联储的运作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欧洲中央银行的各分行为其成員国央行,而美联储的分支机构则是根据经济区域划分的;从货币政策来看,欧洲中央银行以稳定物价作为其终极目标,美联储在强调物价稳定的同时也追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王应贵等(2000)将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与美联储进行系统比较,认为在公开市场上,相比较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所确定的合格资产种类,美国公开市场的较少且精;并指出两大央行体系在最低准备金制度方面存在的不同,欧洲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支付一定利息,而美联储则不付利息。唐志新(2007)从组织框架,制度特征,货币政策目标,央行独立性,独立度、透明度与沟通力及货币政策策略多个方面对欧洲中央银行、美联储、日本银行的体系进行比较,指出三者在法律地位与职责方面有所差别,但在组织架构、货币政策框架方面相似度较高;此外,三者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操作方式及信息传递策略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欧洲中央银行政策委员会通过一致投票通过的方式共同掌权,美联储具有牢固掌握议程的空间,日本银行则具有较为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在信息传递策略方面,欧洲央行不公布管理委员会细节,而美联储和日本都有公布。魏玲(2007)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介目标及干预措施和操作工具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得出其政策目标都是稳定物价,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中介目标方面,欧洲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M3)和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作为中介目标,而美联储则以联邦基金利率来调节货币供求;从政策工具角度看,二者都选择了公开市场业务和准备金制度,欧洲央行利用回购交易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美联储则是进行直接的债券及外汇市场买卖;关于准备金制度,欧洲央行将其作为影响力度较大的货币政策工具,而美联储则仅仅将其用于交易账户;并指出欧洲中央体系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二)侧重于应对危机的角度

随着各种金融工具创新的增多,金融监管出现缺失,经济、金融危机的发生变得更加频繁,波及范围也更加广泛。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各国中央银行都采用了一定的货币政策对其进行补救,以实现经济的尽快复苏。对此,一些学者以全球性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例,探讨欧洲中央银行在危机发生之后所采取的政策,得到最后贷款人职能对于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意义,在应对危机时,还应将常规性货币操作手段与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手段相结合。借鉴其相关经验,为我国中央银行应对金融危机提出政策建议。

邓瑛(2009)分析欧洲央行、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日本及其他亚洲央行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的政策措施,指出欧洲央行主要强调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商业银行国有化及无限额的注资计划。在比较各国央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后,认为当前的政策措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救助之上,缺乏比较系统、完善、具有长期导向性的救治政策。申建文(2010)介绍欧洲央行的利率框架,阐述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欧洲央行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采取非零利率政策,而未跟随美国、日本等国家实行零利率政策。并根据欧洲中央银行所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政策手段得出几点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一是调整利率的水平及幅度要与经济运行需要相协调;二是要加强利率导向性;三是要赋予中央银行在应对危机时采取非常规政策进行逆周期宏观调控的职能。徐明棋(2012)以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在短期之类没有被平息为例,强调在经济下行时期,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重要性,提出最后贷款人职能对于补充完善欧洲央行制度的不可或缺性以及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性。尹继志(2012)论述金融危机发生后欧洲央行所采取的下调主导利率、扩大再贴现规模等扩大信贷支持的相关措施,及实施证券购买计划、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并为其提供信用担保、开展货币互换并且进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等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评析在面对金融危机时,各国央行所采取政策的操作效应。肖立晟(2012)以2012年西班牙地方债务危机触发欧债危机为背景,阐述为抑制市场对欧元崩溃产生恐慌心理所采取的OMT货币政策,分别从实施动因、政策机制与特点、及潜在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何帆等(2012)指出随着欧债主权危机形势的恶化,欧洲中央银行采用的政策手段也随之从保守转向常规政策工具与非常规政策工具并用,认为在欧元区局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之下,欧洲中央银行物价稳定的单一性政策目标已不能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应将经济增长纳入政策目标,为其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奠定制度基础。张紫宸(2014)对欧债危机的形成过程和原因进行梳理,指出欧央行在运作机制及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并介绍在应对危机时,欧洲中央银行除了采用正常性的救助措施外,还推出无限量再融资工具、担保债券购买计划、证券市场计划及长期再融资操作等一系列特殊救助措施;由于欧洲中央银行存在制度缺陷,可能会导致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并专门建立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欧洲稳定机制来解决欧洲债务危机。

(三)侧重于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角度

相關学者通过对欧元区的通胀率、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策略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测度其政策有效性,得出欧洲中央银行所采用的货币政策操作能较好抑制通货膨胀率的上涨,其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吉余峰,雷强(2005)在对欧洲央行物价波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介绍之后,采用1999~2004年的HICP通胀指数作为参考值,考察得出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郑建军,高倩倩(2006)采用1999~2005年的消费者价格调和指数通胀率、欧元区GDP平减指数、持平通胀率、主要再融资利率、核心通胀率等指标,分别分析欧洲中央银行在应对短期和中长期通货膨胀方面的成效,进一步分阶段描述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和通货膨胀率等指标的联系,实证得出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战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欧元区的经济走势将对其提出更大的挑战。彭芸(2006)指出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策略有利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公众信心并提出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闫屹,桑怀飞(2012)运用相关计量经济模型对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与隔夜市场利率相比,公开市场操作对M3的影响程度更深。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是有效的,且其中介目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关于欧洲中央银行制度缺陷的研究

欧洲中央银行从1998年成立至今,已历经19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局势都已发生很大变化,加之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其成立之初的基础制度、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等或已不适应现今经济金融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此,相关学者或从应对危机时欧洲中央银行制度所体现出的不足之处,或从其本身政策目标、手段的不足之处对欧洲央行的制度缺失进行分析探讨。大部分学者得出,欧洲央行制度所存在的最大缺陷是货币政策的统一与各个成员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之间的矛盾,与财政政策难以相互协调配合,以及最后贷款人职能缺失的不足。

李天德,吴展(2000)在分析欧洲中央银行建立背景、成立目的及组织结构的基础之上,对其三大政策工具进行分析,重点阐析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二元性矛盾,包括保证欧元价值稳定的货币政策与全球经济萎缩和欧洲高失业率之间的矛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周瑾(2001)对欧洲央行体系的建立、组织结构、特点、政策目标及政策工具进行分析,指出所存在的制度缺陷,包括欧元价值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欧洲中央银行实际独立性较弱;政策透明度较弱、效力较弱。王爽爽(2011)指出欧洲央行面对金融危机时存在的制度缺陷。为各成员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央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的相互矛盾;中央银行所实施的统一的货币政策难以同时满足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各成员国对马约的规定执行不利;缺乏危机救助机制及“最后贷款人”职能。刘英(2013)采用实证、定量与比较的分析方法从经济制度、货币政策及制度等多角度对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现状及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指出欧洲中央银行基础制度的缺失是导致欧洲债务主权危机发生、拖延欧债危机解决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发现,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出发,对欧洲央行制度进行了研究。但大多都是基于过去的资料信息所做的相关研究,缺乏一定的前瞻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对中央银行制度的健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欧洲中央银行应怎样完善自身体制,以应对诸如电子货币的出现等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学者们在进行研究时,应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央银行制度体系的改进。目前专门针对欧洲中央银行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还较少,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别,伴随着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全球化和自由化,各经济体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旦某个经济大国出现危机,势必会迅速波及到各个国家,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将面临“崩溃”风险,因此,对欧洲中央银行制度进行系统专门的研究也显得愈发重要。此外,欧债危机的爆发、英国脱欧的既定事实以及欧盟内部政治、经济和外交紧张的加剧等或都与欧洲中央银行制度的脆弱性相关,因此,欧盟内部严峻的政治、经济环境是否与欧洲中央银行制度体系的稳定性相关应成为学术界的另一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郑兴无.剖析欧洲中央银行体系[J].世界经济,1999(09).

[2]张后奇,刘云.欧洲中央银行与美联储运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1998(10).

[3]王应贵,夏业良.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探析——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体系的政策比较[J].国际金融研究,1999(06).

[4]申建文.欧洲中央银行应对金融危机的利率政策及其启示[J].西部金融,2010(09).

[5]徐明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欧洲中央银行制度上的缺陷[J].社会科学,2012(01).

[6]何帆,伍桂,邹晓梅.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转变及其展望[J].金融发展评论,2012(06).

[7]张紫宸.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救助机制及其政策效应分析[D].复旦大学,2014.

[8]郑建军,高倩倩.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绩效评价:1999~2005[J].国际金融研究,2006(10).

[9]闫屹,桑怀飞.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11).

[10]刘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反思[J].新金融,2013(05).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代芳芳

第三篇:中央银行会扩权吗?

继商业银行法发布修订意见稿后,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法也迎来了修订,离上次2003年修订已经过去了17年。

央行职权调整是此次央行法修订的焦点。事实上,与国际其他央行相比,我国央行“扩权”姗姗来迟。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调整央行职能,加强逆周期管理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标配和趋势,也是此次央行法修订的国际背景。

将目光转回国内,过去10余年,跟随经高速发展步伐,我国银行业发展迅速,金融创新让混业经营业务和主体涌现,现有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已无法防范和监控金融发展的风险,金融改革呼之欲出。

不难看出,无论是国际金融监管的趋势,还是当下我国金融创新对监管的需求,都在呼唤金融监管改革,从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为银保监会,“一行三会”调整为“一行两会”,金融监管格局调整早已开始,此次央行法大修,调整央行职权,算是金融监管改革的必然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法大修,似乎又有了新的寓意。

补齐“短板”

近几年,从P2P、到私募、再到信托爆雷,大众对金融风险的感知直线飙升,业内对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认知也被颠覆。

欣慰的是,从2017年启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以来,小到各类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将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纳入监管,大到金融委、宏观审慎局等组织成立,逐渐完善金融监管框架,一场以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为要务的金融监管改革正在发生。

疫情也没能阻挡金融监管深入的步伐。今年国内疫情稳定以来,私募新规、信托、金融控股公司、网络小贷监管新规等政策陆续出台,大金融强监管的趋势十分明显。

纵观此次央行法的修订内容,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将过往10余年特别是最近三年,成效好的监管实践和政策法律化、制度化,为日后常态化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如,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写入央行法,这是对过往10年,央行宏观调控格局调整的呼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将原先的“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改为“确定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则是对过去央行创新的政策利率工具的肯定,也是对利率市场化趋势的回归。将金融控股集团纳入央行监管,则是对今年9月份《金融控股公司管理办法》的回应等等,不胜枚举。

此次,央行法修订的核心莫过于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写入法律,央行法中明确列举了央行宏观审慎政策的7类工具,包含金融机构杠杆率、贷款价值比、贷款收入比、风险资产权重、同业资产(负债)比例要求以及大额风险敞口限制等资产管理要求;金融机构流动性覆盖比例、净稳定融资比例等流动性管理要求;风险准备金等逆周期调节工具等等,加强逆周期调节和穿透式监管。

宏观审慎并非中国独创,最早起源于英国的双峰模式—宏观审慎和货币政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被国际上大多数央行采用。

今年国内疫情稳定以来,私募新规、信托、金融控股公司、网络小贷监管新规等政策陆续出台,大金融强监管的趋势十分明显。

2009年,中国在加入巴塞委员会,逐渐将宏观审慎引入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引入中国已有10年历史,早在2016年,央行就已形成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次年,“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也写入相关的高级文件。

MPA体系,涵盖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和信贷政策执行等7大方面,对比此次央行法确定的宏观审慎政策的七大工具,显然,这些政策工具既有对原有MPA体系指标的继承和肯定,但政策工具中的逆周期缓冲、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动态拨备和特定部门资本要求等已超过MPA的框架。

这意味着,未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要面对银保监会和央行两家监管机构,可见监管之严。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宏观审慎政策入央行法,意味着央行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的双支柱框架也得到了法律的认可,这是对过往10年,央行宏观调控探索实践的总结,也是当下防范系统新金融风险的需要。

因为,与传统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币值为目标的顺周期调节方式不同,也有别于银保监会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行业监管,宏观审慎监管以逆周期调节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能避免传统金融监管模式在系统风险防范上的不足。

扩权强监管?

此次央行法将宏观审慎职能赋予央行,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2017年7月,《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中,曾围绕宏观审慎职能的分配提出了三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模式,即将宏观审慎智能分别赋予央行、央行内设的部门、央行之外的独立部门三种方式,此次双支柱入法,显然倾向了第一种模式。

2019年年初,央行三定方案明确新设立宏观审慎管理局,牵头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基本制度,此次又以法律形式再次确认,无疑是在银监会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试图补齐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宏观审慎作为国际央行普遍采用的逆周期防范风险的方式,将它赋权给央行,也蕴含着央行必然要扩权来保证宏观审慎发挥作用,而这一点,对当下的中国金融的健康发展尤为关键。

粗略来看,此次央行法修订,将央行的职权从原来的13项增加到19项,具体来看,此次扩权有三个特点:

其一,扩大监管范围,这在被监管主体和具体业务监管上都有体现。此次央行法将被监管的银行机构扩大到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银行机构,还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重要金融基础設施纳入监管范畴,这显然是宏观审慎政策的应有之义。

此外,交存准备金的业务监管范围也在扩大,未来,不仅银行业金融机构,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都需要交存准备金。

其二,增加履职机构,确保央行职权实施。如,一方面,作为金融最高监管决策机构,金融委已在央行设立金融委办公室,协调建立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风险处置、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协作机制,已运行两年多,此次央行法将其入法,还提到央行还将与金融委成员间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也提到央行还可以设立其他“履职平台”,事实上这两年央行已经设立了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成方金融科技等平台,未来不排除随着央行职权的实施,将有更多履职平台的出现。

其三,增加监管职责和监管措施。这是此次央行扩权的核心,不仅设立专门章节(第六章)赋予“央行监督管理措施”,如检查监督权、现场检查措施、对金融控股公司和使用中央银行资金机构的监管措施、系统性金融风险处置等内容,还将监管职权扩大到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集团等主体,也涉及了金融数据安全监管、征信管理、消费者保护等具体金融监管业务,这意味着,防范系统性风险或将从监管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开始,而近期金融委提出的要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的法律基础也在逐渐完善。

此外,此次央行法还赋予了央行拟订金融业重大法律法规草案和制定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这意味着,金融监管的立法权掌握在央行手里,而不是“两会”(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牢牢抓住了金融监管的牛鼻子。

从监管对象、业务范围扩大,到责权和监管平台、监管措施增加,不难看出,央行法为央行扩权、强化监管提供了系统性法律支撑,背后深意不小。

新的信号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时,各国央行的重要性得以提升。2008年金融危机后,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以美国为首,让中央银行“更有作为”,更积极和频繁地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意义,是一个普遍做法。这一趋势是否会对中国有所影响?

过去10余年,中国金融监管格局经历从“一行三会”到“一行两会”的转变,在此期间,央行通过《反洗钱法》《统计法》等法规,宏观审慎局等组织扩大自身监管职权,增强央行金融监管属性,此次央行法大修,以法律的形式扩大央行职权,也暗示着未来金融监管的变革方向。

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以美国为首,让中央银行“更有作为”,更积极和频繁地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意义,是一个普遍做法。这一趋势是否会对中国有所影响?

首先,“一行两会”金融监管格局分工更明确,联动来强化监管。传统金融监管由银保监会和证监会承担,如今,央行法显然提升了央行在监管格局中的地位。

一方面,央行掌握金融监管的立法和金融基础设施制度的制定,如此一来,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其它金融监管部门主要是具体执行法规,实施功能、行业监管。另一方面,央行直接对金融机构,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的直接监管的权力,相当于央行主动承担了有可能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职责,符合宏观审慎政策。

其次,未来金融风险将迎来“常态化”的强监管。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三年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相继修订商业银行法和央行法,将过往对金融风险监管和处置的措施和监管行为法律化、制度化,为未来常态化的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再次,未来对金融创新监管或将收紧,监管套利空间将大幅缩小。过去服务粗放型高速经济增长,出现不少监管套利现象,也积累了金融風险,目前经过三年金融风险攻坚战,这些风险已逐步出清,大部分新金融也逐渐纳入监管范畴,近段时间定调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更是有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纵观过往经济周期,每逢经济低谷,各国总会主动或被动打开信贷水龙头,让央行扮演着经济低谷时期改善经济增长的“固定引擎”角色,但这样的负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扭曲金融资源配置,使得资产价格无法反映实体经济的真实情况。

随着各国央行不约而同“扩权”,央行既是信贷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又是金融监管的掌舵者,如何来牵制央行多年来形成的“放水”惯性和冲动,让金融更多地服务实体,这既考验金融改革的智慧,也需要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入。

作者:何治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培训论文范文下一篇:国外计算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