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

2022-04-1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现阶段,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面获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的争议,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基本功能以及学说体系等方面。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充分以及全面的掌握与理解,应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梳理,以尽力避免出现极端以及片面性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 篇1:

问题意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析

摘 要:“问题意识”是人们关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观点,它本质上是一种问题观,反映的是主体如何“观”问题。树立问题意识是理论需要、历史需要和现实需要。要从唯物史观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去理解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科学的世界观。它是实践第一的通俗表达,是坚持顶层设计的内在要求,是深刻的解放思想和深刻的统一思想。

关键词:问题意识;问题观;科学的世界观

文献标志码:A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实践哲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14CKS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双套(1984—),男,浙江安吉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哲学的特点就在于关注问题并对“时代问题”作出回答。正是不同时代所产生的问题,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从经验层面来说,问题意识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困境和矛盾。如何从哲学上对经验层面的问题意识进行提炼和概括?这就要从哲学出发阐明何谓问题意识、何以要树立问题意识、以何种方式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蕴含着怎么样的世界观等问题。

一、何谓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人们关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观点,它本质上是一种问题观,反映的是主体如何“觀”问题。从马克思哲学的角度来说,问题意识是主体在根据自身目的、需要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特点,以特定的精神状态和实践手段,着眼于寻找、分析和破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力求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困难,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需要满足的过程中,形成的用范畴、概念和判断来表述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观点和学说。因此,问题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问题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问题意识的目的就是要提出、分析和破解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问题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525,所以,问题意识也就是被意识到的问题存在,是被生活决定的。问题存在决定问题意识,问题的存在和变化决定了问题意识的存在和变化。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面向问题的,正是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社会进步和人自身的完善。正如习近平所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2]反过来,问题意识一旦形成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问题意识和问题存在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问题意识不是对问题存在的简单复写,它说明的是客体特性与主体需要的差距。问题意识表明了主体对解决客观问题的向往,反映了主体对社会实然状态的批判性反思,说明了主体对现实的不满足,蕴含了主体对现实问题解决的思考,包含着主体要求超越当前现实的追求,寄寓着主体创造更为美好未来的理想。正是有了问题意识,现实的人才有可能实现对人的现实的超越。

其次,问题意识是“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的统一。问题意识是主体基于对自身目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特点的判断而形成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异于动物和自然界的发展就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借助一定的手段把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对象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构新的发展实践来满足人类新的需要和目的。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163这说明动物的生产遵循的是“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也就是说仅仅为了满足自身的肉体需要。而人的生产不一样,人的生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有明确问题指向性的活动。一方面,这种生产需要遵循“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即要解决人自身的问题,满足人自身的目的和需要;也需要遵循“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也就是要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人善于“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也就是将人自身的目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特点结合起来,把解决人自身的问题和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结合起来。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高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原因就在于人的实践活动遵循两个尺度,并且善于将两个尺度结合起来,在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在解决人的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统一中,推进社会进步。

最后,问题意识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生成的。问题意识是用范畴、概念来表述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观点和学说。由于概念、范畴和判断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给人感觉就是问题意识具有独立性。“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正像哲学家们把思维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那样,他们也一定要把语言变成某种独立的特殊的王国。这就是哲学语言的秘密。”[1]530思辨哲学在问题意识上的错误就在于此,他们将问题意识从现实生活过程中抽取出来,使之“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某种独立的特殊的王国”。归根结底,问题意识应该反映思想和现实的变化,这也是马克思哲学的应有之义。“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1]544,马克思哲学正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意识(包括问题意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就在于主张哲学是面向“物质实践”的。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也使用“实践”概念,但是费尔巴哈的“实践”概念本身是思辨的,他所说的“实践”和柏拉图所说的“理念”、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鲍威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没有本质区别,他将问题意识的独立性绝对化了。可见,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生成的、时代的,他的问题意识也是实践的、生成的、时代的。

二、何以要树立问题意识

马克思哲学认为理论取决于需要,“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2,所以,问题意识的树立也离不开“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这种需要不仅仅是现实需要,也包括理论需要和历史需要。

首先,树立问题意识是因为问题意识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即是理论需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是回答了“什么是人的解放、怎么样实现人的解放”这一时代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3]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11所谓“抓住事物的根本”就具体体现为问题的解决程度。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来看,19世纪的欧洲,一方面是社会总财富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贫困程度日益加剧,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日益严重,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156马克思将这一现象称为“历史之谜”,正是在思索“历史之谜”的过程中,马克思创立了旨在解放无产阶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人的解放,怎么样实现人的解放”这一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3,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不同历史时期“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境况不一样,所面临的解放任务、所要解决的解放问题和依托的解放形式也不一样,这就需要用不同的问题意识去应对不同的问题。

其次,树立问题意识是因为“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即是历史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政党,并善于从具体的经验中概括出一般的规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人的解放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相结合,通过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不断寻求人的解放的现实表现和理论表达,正是问题与理论的互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5]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指出,“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这一定名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也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所要解决的终极问题,这就是共产主义。终极问题的解答需要长期的努力,中共二大在中共一大提出的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基础上,面对现实问题明确了现实任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1]540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面对人的解放的现实问题,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和奋斗纲领。如果说毛泽东主要回答了如何使中国“站起来”的问题,那么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则主要回答了如何使中国“富起来”的问题。

最后,树立问题意识是因为“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即是现实的需要。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来说,这一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4]592进入新时代,我们面对的问题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未发展起来”时期进入到了“发展起来以后”时期,邓小平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6]。如果说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解决了“发展问题”,也就是“富起来”的问题;那么,习近平就需要回答“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也就是“强起来”的问题。习近平正是在回答“强起来”的问题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时代问题。

三、以何种方式树立问题意识

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群体、阶层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立场的差异会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具有不同的问题意识。如何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呢?问题意识的提出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應该有理论依据。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用理论讲问题主要就是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来规范和引导问题意识。唯物史观认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567-568,所以,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去理解问题意识。

首先,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问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人类的冲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意识形态冲突等,但是这些冲突的根源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从狭隘的观点出发,可以从其中抽出一种附带形式,把它看做是这些革命的基础。”[1]567这就启示我们,要解决“强起来”这一时代问题,一方面,要促进生产力发展。“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7]591。“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5381987年,中共十三大就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提出了“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新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基本路线。另一方面,要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恩格斯指出:“我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7]588邓小平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改革已经取得共识,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革。当前的改革要坚持底线思维,这个底线思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革方向的底线。要坚持能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二是改革目的的底线。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呢?“要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8],这就是当前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判断改革措施优劣的标准。

其次,问题的产生和消亡是自然历史过程。按照唯物史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问题产生和消亡的根源。所以,问题的产生具有“自然历史性”,问题不是想回避就能回避的,“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9]。同样,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问题的产生规律,也不可能离开问题产生的条件跳过或者用法令取消问题。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看不到,或故意回避、掩盖和无视,或不把问题当问题,或不想解决问题而不存在。问题的解决也具有“自然历史性”,问题不是想拖延就能拖延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解决的条件成熟以后,问题自然应该和可以被解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4]592也就是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后,是决会灭亡的。同样,伴随着这个社会形态的问题在这个社会形态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后,也是决会灭亡的。这就告诉我们,问题的存在确实让人悲观和难堪。但是面对问题,如果任由烦恼和愤怒情绪发展,则会对社会失去信心,甚至用“问题”否定成绩,如此“问题意识”本身就是问题。问题的解决是逐步的、渐进的。对于当今中国而言,最大的实际仍然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意味着诸多问题还需要通过很长时间的发展来解决,要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面对问题,做简单的道德评判容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困难,因为操作方案需要分析问题出现的条件、问题产生的根源和问题解决的路径。面对问题,既不能以成绩否定问题,也不能以问题否定成绩,做到既不回避问题,也不急于求成。

最后,问题的解决是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过程。问题的解决都是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变,就不可能有质变。但是,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质变就称不上发展。所以,要通过推动问题解决的量变,逐步实现问题解决的质变,最终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回望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可以发现,这40多年正是在逐步发现问题、渐进解决问题中前行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问题的解决不是随心而欲、一蹴而就的,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看到问题,并不代表问题解决的条件已经成熟。比如说,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之谜”,但是对历史之谜的解答需要时间和条件,“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539问题的解决是由“现有的前提”决定的。要将问题的解决看做一个过程,只有坚持过程思维的“问题意识”,才是正确的“问题意识”。这启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有相应的战略安排。问题明确了,方向也就明确了,在明确问题和方向的基础上,需要将问题和方向转化为可以奋斗的目标、可以付诸实施的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也就是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落实到新时代,就是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所以,新时代,坚持共产主义就是要在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保障每一个人的合理、合法的权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是一条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需要分阶段完成。第一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三步走既是人民幸福的不断实现,也是民族复兴的不断实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新时代推进共产主义当代落实的战略安排,是问题解决过程量变和质变统一的体现。

四、树立问题意识蕴含着何种世界观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具体问题,如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将问题的解决办法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问题解决规律?这就需要在回答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首先,问题意识是實践第一的通俗表达。马克思实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以往的哲学都试图从理论、逻辑、逻各斯出发构建关于世界本质的以体系主义为目标的哲学,而马克思的哲学是从实践、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理解世界本质的非体系主义的哲学。“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499实践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建构、发展理论,而不是像理论哲学那样,虚拟出一个永恒的“概念”来统摄全部社会生活,解释全部的“对象、现实、感性”。

用实践哲学去看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可以发现,问题意识体现了实践哲学的鲜明品格。问题意识强调实践优先,这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强调:“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10]所以,理论无法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理论因为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离开了现实问题的理论不具有“合法性”。习近平总是根据现实问题解决的需要来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他反对脱离问题去主观设计中国的未来发展。事实上,生活之外主观设计出来的理论是无法解决源自生活实际的现实问题的。和无限的、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相比,人类的理性和知识总是有限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关于事物的一切知识,也不可能事先预测人们行为的所有后果,更不可能通过事先设计来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理性的有限性和实践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永恒的,这也是人类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对世界的认识的缘由,是人类进步的动力。问题意识要求从“问题”出发体现了人类面对复杂社会生活,对自身理性有限性的承认,这种有限性就要求必须采取问题意识的思路。所以,问题意识也是对列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毛泽东“实事求是”、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的继承和发扬,因为“问题”和“具体情况”“实事”“石头”表述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讲要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问题。

其次,问题意识是坚持顶层设计的内在要求。“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问题意识是实践第一的通俗表达,并不是说,坚持问题意识就是否定顶层设计,落入事务主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非常强调顶层设计。一方面强调顶层设计,一方面强调问题意识。如何理解两者的兼容?有一种观点将问题意识与顶层设计相对立,认为问题意识是新时代的“摸着石头过河”,是只面向问题而无顶层设计,容易落入事务主义;还有一种观点将问题意识理解为被动应对问题,认为问题意识是让问题来倒逼改革,而没有能主动积极去改革,等问题出现了,情况变得复杂、严重时才进行改革,所以,问题意识式的亡羊补牢改革是一种被动的选择。这些观点是对问题意识的误读。从哲学上看,这是将从问题出发和从主义出发进行了对立理解。问题意识强调不能用主义禁锢思想,从而忽视问题,而应该从问题出发,将各种思想资源进行整合以有效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反对思想禁锢不等于不要思想理论指导、不要顶层设计,而是说不要片面的、抽象的、僵化的、教条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本身也应该从问题出发,只有适合问题的顶层设计才是受欢迎的,顶层设计始终要和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所以,问题意识的深刻内涵不是说不要顶层设计,而是说不能用一个永恒不变的顶层设计来支配变化多彩的现实问题,必须依据变化了的问题而不断发展、更新顶层设计。

再次,问题意识是深刻的解放思想。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从本质上来看,“两个凡是”、姓“资”姓“社”抽象争论都是源于对社会主义本质错误的先验认知,把社会主义当做前人、伟人设定的亘古不变的教条。如此教条是禁锢思想、远离问题的。所以,关注问题就是反对教条主义,就是解放思想。思想建立在对问题的理解之上,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而形成的。在问题的基础上,人们会形成一整套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概念、范畴和原理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但是问题总不断转换。面对新问题,既有概念、范畴和原理可能已经不适用,而人们的认识总是依托已有的概念、范畴和原理,这时已有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既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中介,也可能成为阻碍人们获得新知识的教条。可以说,教条主义产生的认识论原因就在于思想没有随着问题的转换而发展,而使得思想變得僵化,在这个意义上,问题意识是深刻的解放思想。

最后,问题意识是深刻的统一思想。一方面,问题意识是深刻的解放思想,另一方面,问题意识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因为问题意识意味着把精力集中到问题上,把思想统一到问题上。现实生活中,每当遇到重大问题,不同群体、阶层就会基于自身知识储备、价值立场提出不同主张。如何面对这种多元的社会思潮?邓小平强调“不争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11]事实上,不争论不是说不要指导思想,也不是说对任何问题都不讨论、不研究,而是强调要搁置意识形态的抽象争论,对某些具体问题不做意识形态的抽象争论,将思想汇聚到“实干”上、引导到“问题”上,把思想统一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措施上。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杭州:人民出版社,2009.

[2]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35.

[3]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74.

[6] 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103.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0.

[1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6-05-19(02).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责任编辑:雨 蕙】

作者:李双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 篇2: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面获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的争议,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基本功能以及学说体系等方面。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充分以及全面的掌握与理解,应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梳理,以尽力避免出现极端以及片面性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以前,哲学是人类思想进化史上最为古老的科目之一,并且对其定位也是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的定位。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与恩格斯终结了旧哲学,并且对哲学进行了重新的定位,以其对世界的深刻洞察,立足于实践,使其变成了一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建立的新型哲学,主要是对世界根本性问题进行研究以及分析,就其完整的体系而言,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具有萆命性;就其实践意义上而言,则是具有根本性质的方法论意义。

在近几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情况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进展,其中比较一致性的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有根本意义的方法论。一方面应该对世界发展以及存在的规律进行揭示,另一方面全面地探索人们和世界的关系,充分地研究人的发展情况。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一种世界观的存在,也具备自身的价值观,应该充分重视其价值研究,将价值观与世界观之间进行统一,这样新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极端以及片面性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变革,是要在根本上对传统哲学的定位进行改变,达到哲学的转向,也就是说,它所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甚至有人将马克思主义定位为实践本体论的哲学。另一种观点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进行了彻底的否定,认为其研究的问题不再是世界观的领域,而是人的“是为”形式。这些观点的分歧在根本的性质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进行了颠覆,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实际上,部分论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上坚持排除整个世界的研究,并不是因为存在着许多依据,而是因为这样的一种认识,也就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人存在以及发展是没有关系的,所以觉得不具备意义。这样的观点在逻辑方面是不能被成立的,人类世界和宇宙世界之间是不能够被分离的,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如果不对宇宙世界进行研究就无法真正的认识到人类世界,所以说人类世界并不是不变的存在,而是在实践的前提下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研究整个宇宙世界,如果没有这种研究,就不会具备新的拓展与实践。

最后,对于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定位进行彻底否定的观点,试图使用主体哲学代替实体性哲学的观点,更是不存在依据性,知识论者自己的主张而已,对于这样的观点来说,哲学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提出学术主张与观点,但是不可以把这些观点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是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将人作为其中一个分子,可以进行自我认识和认识世界的分子,并通过这种认识实现改变的分子,这事实上是直返哲学本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定位应该在客观的态度上,并且对其思想进行原本的解读,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开始的时候就不是书斋性学问,而是直接针对实践性,为人们全面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活动提供根本性质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体现的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独特品格,在现阶段的讨论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化,并且得到了认同。

与此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功能方面依然存在着片面性以及极端性的倾向。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之间存在着差别,体现在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因此,它应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实践,重视相关联的人类世界,而对世界本体论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释世界,都应该进行抛弃或者是超越,但是这样的观点也无法长时间存在。

首先,不应该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进行独立,改变世界是落脚点,但是如果想要改变世界,就应该对这个世界进行充分的了解与认识,而这样就需要解释世界,但是对于荒诞的解释当然持有反对态度,但是也不应该走向极端,应该在根本上对解释世界进行反对,改变世界应该依靠时间,然而实践是人能动作用在外部世界的过程,如果想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就不可以进行盲目性的实践,而应该充分的认识外部世界,而人类世界与宇宙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无法全面的认识宇宙世界,就无法全面的认识人类世界。人类世界是人们不断实践的成果,但也是人们在探索宇宙世界过程中而创造的。为了满足新的需求,人们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使宇宙世界向人类世界进行转变,因此,只是把宇宙世界的相关研究当做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之间是没有关联性的。

其次,马克思对之前的哲学家进行批评,是由于他们仅仅解释世界,不能向前迈进,在这里无法得到相应的结论,认为马克思反对解释世界,并且否定宇宙世界的研究,尤其是本体论方面的研究。旧哲学主要使用的是非科学的办法进行解释世界,这是错误的,马克思与恩格斯也因为这个对这种哲学进行了终结,但是不能由此就认为反对研究,其实他们是在旧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并且对整个世界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解释以及回答,从而形成先对实践以及指导实践的方法论,从而进行改变世界。

在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情况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脱离现实的思辨化和学院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为实践进行服务的,是改变世界的,但是在现阶段的研究过程中,却偏离了这点,使这种脱离实践的情况经常发生。主要原因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应该具备的实践精神变成了纸张上的概念,这其中包含了多样的主观遐想,因此,虽然称为实踐,但是与真正的实践却相距很远。真正的实践是主客观的完全统一,是主体客体的桥梁。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体系

根据传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它主要是立足在世界观上,对之前哲学的发展情况进行批判的前提下,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它借助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条件,达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之间的科学统一,尤其是把这两者应用到社会领域上,有效地对社会领域的规律进行揭示,创造了唯物史观,也成就了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在新时期探讨的过程中,论者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一体系形成了相应的板块,不利整体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容易造成误解,而内容方面,传统的体系更偏向客体,而主体上也就是现实人与世界的关系,尤其是对实践情况不够重视。因此,在研究经典作家思想的前提下,应该建立新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而在这个基础上,部分论者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主线,对原有的体系进行的重新的树立以及调整,另一部分论者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合的新思路。

在整体上看,这些认识也是值得被肯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在根本性质上与旧哲学进行区别的科学的世界观,它的成果是多方面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之间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都是重要的成果,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把社会实践当做基础,充分处理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话,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在展现的方式上,应该转变传统的教科书式的板块,把每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体的展开。在这方面探讨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论者认为,传统的教科书式体系并不是简单的整合,而是这个体系中具备很多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相符的内容,因此,应该对这些内容进行重新的清理以及解读,这样的观点所涉及的依然是宇宙世界与人类世界之间的关联。

总的来说,马克思与恩格斯创建的新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实践的以及历史的唯物主义,这是着手于完整世界的体系,它主要贯穿在世界观的每个领域中,而我们应该充分以及全面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说体系,深刻地理解其逻辑,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片面性以及极端倾向的出现。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深化以及拓展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土壤。我们应该在哲学理论方面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及探索,从而找出根本性的方法论路径。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才可以真正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唯物主义,从而全面的认识世界以及改变世界,有效的实现此方法论。

作者:练强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 篇3:

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英烈精神作为中国精神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价值已毋容置疑。把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价值,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科学性与政治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知”“信”“行”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基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等要求进行内容设计。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蕴含的方法,综合运用理论阐述法、专题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校内实践学习法、校外实践体验法、网络平台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发挥英烈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踐行高校立德树人教学要求,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系统论;英烈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Heroic Spiri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UAN Chao-hui1, ZHANG Zhi-chang2

(1.Shaanxi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Xi’an 710021,China; 2.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Key words:systematology; spirit of herois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英烈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形成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要求,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本理念,有助于弘扬革命文化,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观念。将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健康成长的需要。

一、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与政治性相统一

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的实践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百年革命建设和发展进程中相互融合的精神结晶。亦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英烈精神的母体之一。因此,“根据实践的本体论纲领第一次向哲学提出了改变世界这一总的任务或要求”[1]181的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决定了英烈精神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内在价值。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反映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绝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2]当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必然要使代表其自身意志和利益的英烈精神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就使英烈精神具备了特定的政治性,即英烈精神要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承担着立德树人重要任务的高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这一点,必然要融入英烈精神。而英烈精神所具有的鲜明阶级属性决定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相对于英烈光辉事迹、英烈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这个教育客体“物”的因素而言,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积极的主体。固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存在着“双主体说”[3]和“学生主体说”之观点,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出于运动变化之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始终是英烈精神挖掘、捍卫、传承和弘扬的主导和旗手。

还有一点,不同时期的英烈事迹和精神内涵都是所处特定时代的产物,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都比较久远,有着一定的代际隔阂。且近年来,由于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渗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致使英烈事迹和精神内涵不仅没有很好捍卫、传播和弘扬,更有甚者,一些革命英烈,如雷锋、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赖宁等以及党的领袖都被肆意攻击抹黑。又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货币、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很多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他们对革命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的认知或者支离破碎,或者是非颠倒、南辕北辙。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极具使命感的要求,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定正确的历史认知,坚决抵制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片面的和错误的观点给予坚定、清晰、明确的纠正,从正面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部各要素以及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收集不同时期各类英烈事迹材料、精神内涵,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部要素,准确把握容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4]的大学敏感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认知特点,以学生能积极接受的方式把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内涵传递给他们,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准确全面客观地掌握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

另一方面,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意味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毫无主动可言,事实上,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同样至关重要。朱熹认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使人反其固有而复其性耳”[5]。强调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教”,而是“学”,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求、自得、自我修养是教育的关键。[6]面对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大学生,任何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是空谈,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不完整的过程,是毫无意义的。这就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虽然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不但取决于教育者的影响,就教育过程而论,调动学生主动性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7]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动性和学生积极学习的主体性都充分发挥的教学活动才是最具质量和效率的教学活动。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能够使英烈事迹和精神信息得以较少损耗、效率更高的传播,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内化来自教师传递的观念。当然,学生主体性的主动发挥,除自身的求知欲望之外,还有赖于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当教师以详实感人的英烈事迹、震撼心灵的英烈精神和生动贴切的教学方式让英烈事迹和精神重现在学生面前时,相信没有学生会无动于衷,其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就水到渠成。因此,英烈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传承弘扬必须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缺少任何一方的英烈精神教育都将无功而返。

(三)“知”“信”“行”辩证统一

“知”是英烈精神教育最为基础性的内容。无“知”,则无“信”,更无“行”。何以“知”,只有通过实践获得。“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8]通过“知”这一过程,首先,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校内社团实践活动、校外红色革命实践教学、教育实习等途径方式清晰掌握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其次,还要明确英烈事迹和精神背后所体现出的英烈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也即是说,英烈们是以怎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洞察当时社会存在问题及解决之道。再有,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当代大学生由对英烈事迹与精神从认知、能力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认识到无数革命英烈们梦寐以求、不懈追寻的目标和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去做。这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有着不亚于明确掌握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内涵的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此一点,可称之为“道”。通过这种“道”的获得,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信”源于“知”,意味着一种坚定、执着。有“信”则有为,无“信”则无为,可以说,源于“知”的“信”,有着比“知”更为重要的价值意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深刻洞察并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而要让当代大学生形成对于英烈精神的“信”,首先要求高校教师自己对英烈精神有更为坚定不移的“信”。这是当代大学生形成对于英烈精神的“信”的重要基础。已不信,何人为信。大学生对于英烈精神的“信”既源于高校教师的正向信息传递,更源于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涵信息和英烈们世界观、方法论的获取;特別源于通过无数英烈们前仆后继、不懈努力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时代展示。在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要通过对于现实问题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清晰阐述分析,积极培育大学生对于英烈事迹和英烈精神的这种“信”,同时坚定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

“行”是“知”和“信”的行动体现和落脚点,即陆王心学之“致良知”。王守仁指出,“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皆仅守其心之功也。”[9]其中“守其心”就是使良知化为行为。在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仅仅掌握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根本目的在于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确立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投身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不懈努力奉献的实践行动。要让当代大学生把对英烈光辉事迹、英烈精神内涵、英烈世界观、方法论的“知”和“信”体现在自己自觉的“行”动上,身体力行,主动实践,使英烈事迹、英烈精神成为一种真正有行动力的行为指南。

作为高校教师,在英烈精神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知”“信”“行”三者的辩证关系,唯如此,才能真正体现英烈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格人才的价值意义。

二、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

(一)内容选择

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其一,不同时期英烈的光辉事迹。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基础性内容。要求任课教师通过走访英烈们开展革命活动的红色基地,拜望健在的革命英雄,收集英烈们遗留的各种物品、文献资料,整理他们的英雄事迹,总结英烈们对于革命开展所提出的策略性建议,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英烈精神教育提供充分的文献资料和实物保障。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不同时期英烈事迹所蕴含的英烈精神。这是至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英烈们光辉事迹固然有着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不同主体、不同地域之分,但不同个性的英烈光辉事迹具有共性的精神特质,需要进行深入挖掘、总结提炼。笔者以为,英烈精神可以概括为在崇高共产主义信仰的指引下,注重理想人格培养,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勇于创新,无私奉献。这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向学生传递的核心内容。其三,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必须承认,英烈们的光辉事迹的确存在着与当代社会不可避免的时代距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英烈精神,就必须清晰地告诉当代大学生英烈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健康成长,理想人格的塑造,个人价值的实现与英烈精神的传承捍卫弘扬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同时,亦让他们认识到,对于他们自身而言,英烈精神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塑造健康人格。确切地说,即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基础上的新型人格塑造。使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能够在新时代给予自己合理的发展定位,实现自己的、并与社会发要求相适应的发展目标。惟如此,英烈精神才具有永不退色、饱含旺盛生命力的时代价值,也才能得到当代大学生的积极认可。

(二)英烈精神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1.与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保持结构均衡。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英烈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可以看作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其各组成部分均以有序的方式相互联系,并对该结构以及结构所处的外部空间发挥着必要的功能。二者固然自成体系,但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契合性。或者说,从他们的内在特质而言,英烈精神结构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结构。把英烈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相得益彰,内在统一。笔者以为,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为宏观层面的大思政体系,从体系结构层面来讲,必须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内外实践教学到宏观大思政体系,构建结构合理的英烈精神教育教学体系。

2.与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彼此功能互补。英烈精神作为一种结构系统,具有对于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系统重要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亦具有相同的功能。各自结构的内容不同,功能也就各有特点,体现出差异性。差异性的存在意味着功能体现和作用的差异,隐含着功能发挥冲突的可能。当然,从另一角度看,客观存在的必然的差异性也为英烈精神教育教学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自功能的有效互补提供了条件。因为,英烈精神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都存在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和各系统之间基于功能发挥所产生的输入与输出的功能交换关系,这种交换使系统内部和各系统之间交换所形成的彼此关系得以秩序化稳定发展。具体来说,由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涵、时代价值以及其他要素组成的英烈精神教育教学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通过输入输出进行功能交换,实现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和基于交换之上的功能互补,把两者功能发挥有效统一起来,实现两者价值的最大化。

3.与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保持相对稳定。稳定性是任何系统存在的一个基本特点。[10]这种稳定体现在英烈精神教育教学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各自功能互补交换基础形成的新内容的结构稳定。其目的在于:其一,使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示和发挥,以体现党的思想教育理念,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核;其二,极大丰富了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容,使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能体现出革命、建设和改革时代价值观念的捍卫、传承和弘扬。当然,这种内容结构的稳定为相对稳定,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会发生相应变化的。其一,这种变化取决于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不断挖掘、提炼;其二,取决于社会发展实践进程遇到新问题时,需要英烈精神发挥作用加以解决的内在要求;其三,取决于新的发展目标实现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意志凝聚的内在要求。概而言之,英烈精神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融合交换所形成的新内容的结构稳定程度最重要的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及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挖掘、提炼和总结。

三、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设计

英烈事迹与精神弘扬的一個重要内容就在于英烈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传承,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传承弘扬英烈事迹和精神,也存在着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设计。笔者以为,应构建科学的方法体系,从方法论层面,到一般方法层面,以更好地弘扬传承英烈光辉事迹和精神内涵。

(一)方法论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英烈精神教育教学过程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世界物质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等内容也是英烈事迹、英烈精神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方法论。世界物质性原理强调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等内容要求从具体的英烈事迹与精神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学生实际和实践教育资源实际出发,注重可行性、实效性。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两者紧密结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唯物辩证法之中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求运用系统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过程分析法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对立统一规律和五大范畴的辩证关系指导英烈精神教育,以“两点论”“重点论”原理处理英烈精神内容与思政课其他内容之间的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给学生讲清英烈事迹和精神的本质、特征、功能、历史演进规律和辩证发展过程,讲清英烈精神的客观性和辩证性[11]。认识到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本质[1]241,讲清英烈精神源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对所处时代实践进程具有积极能动反映的基本原理。讲清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原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原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认识到正确认识英烈事迹和精神,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确立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学生尊重英烈、尊重人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二)一般方法层面——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英烈精神教育教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引领之下,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學方法、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智表达与情感投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原理阐述与范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等[6]144,再如教学方法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宏观或哲学层面的教学方法观;二是教育学层面的教学方法;三是分科教学法。[12]笔者认为,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既有一般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开展的方法运用,也有基于英烈事迹和精神内涵的特质的教育教学方法。

1.思政课堂教学方法

(1)理论阐述法。高校教师要系统收集与所讲专题内容紧密相关的英烈事迹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实物、照片、视频等),将英烈光辉事迹、精神内核及其时代价值等内容均衡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内容之中,从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每个专题均可融入英烈精神教学,使其与各个专题内容实现内在契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对革命英烈崇敬之心,向学生介绍英烈们的光辉事迹和各类资料,深入分析英烈精神的内涵实质和时代价值,以正向传递的方式给学生以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英烈信息。

(2)专题教学法。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进行英烈事迹和英烈精神的专题式模块教学。根据某一特定纪念日,选择一位具体英烈事迹与精神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能够感受英烈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也可邀请健在的英雄模范到高校进行专题教学,或组织大学生看望健在的英雄模范,当面敬听英雄先进事迹和他们的崇高精神,让学生知英雄、学英雄、敬英雄。

(3)讨论式教学法。课前将英烈事迹材料(包括文字、照片、实物图片、视频等)和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发布到教学平台,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进行线上讨论,再由代表进行课堂阐述,之后与其他同学开展研讨和自由辩论,教师进行指导。同时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收集某一位英烈事迹与精神,在课堂上给全体同学分享交流,通过包括“课前思政5分钟”“学生党员讲党课”“师生共讲思政课”等形式,积极开展英烈先进事迹和精神课堂交流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2.校内实践学习法

可通过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或组建学生学习社团和其他校内实践方式开展第二课堂英烈事迹与精神学习活动,向学生布置学习相关英烈事迹与精神的图书、资料和视频,并进行学习交流,由思政课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烈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要坚持大思政理念,规划推动英烈事迹与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断深入推进的顶层设计,通过开展系统化、工程化的育人工程,邀请健在英雄模范及其后代、外聘兼职教授、党团工作者、行政管理者等到高校开展英烈事迹与精神专题讲座,形成全员参与的、统一的内部英烈精神教育教学体系。

3.校外实践体验法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安排,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在校大学生赴英烈馆、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故居、红色革命实践基地等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实践教学,亲身体验英烈光辉事迹、领悟英烈精神。还可组织大学生看望健在的英雄模范,当面聆听革命英雄事迹,感悟英烈精神。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教学实习等方式开展英烈事迹与精神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高校、红色教育基地、实习基地、家庭和社会组织等形成校外育人体系,建构与内部英烈精神教育教学体系结构均衡、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内外英烈精神教育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的英烈精神传承弘扬体系。构建这样的多重英烈精神教育教学内容结构及各个不同结构体之间的交流、契合,使英烈精神更好地发挥为新时代发展所必需的动力作用。

4.网络平台教学法

网络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为英烈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更为快捷、广阔的传播平台,线上线下相互支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空间,搭建英烈事迹与精神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如革命英烈网等。定期把关于英烈的文献、照片、物品图片、视频、红色革命实践基地等物化要素和英烈光辉事迹、经验总结、精神内涵等精神要素上传至网络平台,建立专门的英烈精神教育教学网络平台。也可将高校教师录制的关于英烈事迹与精神微课视频和其他相关幕课视频教学资料上传至优幕课、学习通、大学生网络在线等教学平台,供学生通过手机端APP进行学习,并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英烈精神教育教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大体系功能的发挥。两大体系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科学构建英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践行高校立德树人教学要求,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81.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

[3]顾钰民.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评析[J].教学与研究,2013(8):100-104.

[4]佘双好.毕生发展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29-32.

[5]黎靖德. 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6]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7]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

[8]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9]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七[O].清同治光绪间浙江书局.

[10]张成福.行政组织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57.

[11]刘静,曾小江.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9.

[12]郭鳳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1).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收稿日期:2021-02-15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新时代高校捍卫弘扬英烈精神的教学法研究”(19JDSZK101);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英烈光辉形象挖掘捍卫及弘扬问题研究”(2019C016)

作者简介:段朝晖(1970-),男,陕西兴平人,思政部德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张志昌(1970-),男,陕西扶风人,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作者:段朝晖 张志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卓越人才培养计算机专业论文下一篇:思想当代价值下政治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