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画“留白”之妙趣

2022-09-12

国画讲究意境, 中国画的笔情墨趣增添了画面的生命力。国画的“留白”艺术是最具鉴赏特色的部分, 留白艺术在国画中的功能是“以虚衬实”, 即看似空白, 但实质意蕴却极为丰富。《石涛画语录》中就有“意匠经营”可达画境之说。“空白”并非空洞没有东西, 而是在留出的空白中让人回味遐想, 品位无穷之趣。优秀的留白艺术应用能够更好地展示出画面的立体感、层次感与空间感, 可以使整体画面更为空灵与生动, 内在意蕴也会更为深远。基于画面上这种有形与无形的对比, 让欣赏者能够深刻的了解绘画者在画幅中所需要表达的意境美, 本文基于国画的审美赏析经验, 进一步探究“无墨无色的留白”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一、“画面空白”的意匠经营

“画留三分空, 生气随之发。匠心独特的“画面空白”处理是塑造国画的生命力的创作手法。“留白”是中国画面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画创作中十分重要的创作手法。“白”是以绘画形体之间的空隙和主体造型之后的空隙和多余来增强实体造型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空白的余留和处理, 同样存在疏密、结构、层次、主次等形式的因素, 因此, 绘画的“空白”也能成为艺术特色。国画《柳岸晓风》画面以白鹭为主体, 用杨柳作陪衬, 给人以淡雅之美。白鹭体型娇美, 动作悠闲, 羽毛白色特质鲜明, 浓淡层次清晰, 而作为衬景的杨柳, 又淡而有韵味。观赏这幅中国画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 白鹭的不紧不慢, 恬淡惬意对观者不无感染。

二、“无形似有形”的笔墨情趣

“有意化无意, 大象化无形”是出自老子《道德经》。老子认为, 无形态无框架才能容纳一切形体, 最宏伟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对于国画来讲, 画面中的“白”大多是空白出来的, 留白是有和无的精神体现。“白”看似无形, 其实“白”却可以让人产生深邃、灵动的感觉, 给观者留下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意境。

如何处理留白是很讲究的。东方绘画史上有一种思想叫“白纸赞”, 留素白之纸以无形当有形是非常大胆的创造, 在一张白纸上只在某个角落里题上几个字, 使画面之成为广阔无边冥想的世界。国画大师齐白石画虾, 湖水用“留白”手法, 藏而不画, 与着墨相对比, 映照了主体游虾。淡淡的水墨, 寥寥数笔的勾勒, 妙在有形与无形之间, 不画水, 却让人分明看见了“水”韵, 游离纸上。

齐白石的画中白, 似水天一色。花鸟鱼虫, 在空白处彰显勃勃生机。正所谓“形在无墨处”。就像西方画家巴尔蒂斯所评论的:“他们的画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摹, 而是思想的生动体现, 是哲理的表现方式。”

三、“黑白统一”的艺术境界

画面上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空白要讲究虚实、黑白、聚散等关系, 空白与实境之间, 要遵循合虚实相生、虚实相间、主客体相互融的创作规律, 才能够实现黑白的和谐统一, 让整体画面展示出应有的气势。如山水画中的云彩、小路、水流等要互相连贯, 只有处理好黑白之间的关系, 才能够让整个画面浑然一体。张大千《瀛海劝归图》大篇幅的留白给予了游船的动态想象, 为画面增添了灵气。以邢光增的《蝶舞牡丹图》为例, 左部的留白给予了蝴蝶飞舞的空间。张海峰的《独钓图》中渔夫周边水域的大片空白页给予了未描绘出来的鱼儿的游动空间以及一叶扁舟的浮沉空间。再以宋末元初画家郑思肖所画兰花为例, 在根部留白, 赋予了兰花明确的价值追求及政治诉求, 让郑思肖的兰花不再普通。画山于山腰绕以云带, 方显山之高峻, 画水在渺远处隔以山石, 方见水之辽远。国画中的“留白”给观者提供了无限的审美思维的空间, 观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 实现中国画的有意义的参与。

在我国浩瀚的艺术史中, “留白”体现了中国绘画极其独特且充满智慧的创造形式, 有诸多的艺术珍品, 留白作为一种绘画技法有其独特的美学魅力。水墨画的留白在黑白交汇间、虚实结合间得到精神诉求层面的表达效果。在审美变迁迅速的当代, 水墨画的留白艺术是独特的艺术审美形式, 具有民族的独特性和生命力, 利用这种表现形式弘扬国画, 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的作品, 使得国画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是每个国画家应具有的民族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李嫣然.空纳万境——论中国画的“留白”艺术[J].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6) .

[2] 范付申.小议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 2016, (02) :15.

[3] 朱平.论抽象水墨与实验水墨的关系[J].设计艺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 2008 (06) .

[4] 马聪.小论中国画构图中的“留白”艺术[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1, (12) :167.

[5] 张少康.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民族传统[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6] 封顺.论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J].大舞台, 2013, (06) :90-9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产教融合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专业专业课程改革下一篇:浅谈生态建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