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视听新媒体传播论文

2022-04-1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东地区视听新媒体传播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内容摘要】融合新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合新闻即多媒体新闻,强调多种媒介元素融合而成的新闻形态,而狭义的融合新闻,则主要指基于新兴媒介平台或技术制作而成的融合了多种媒介元素的新闻形态。融合新闻既是一种新兴的新闻形态,也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新闻观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选题策划和内容策划,融合新闻策划还应该重点考虑融合形态的策划与传播方式的策划。

中东地区视听新媒体传播论文 篇1:

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经验的国际传播

【内容摘要】 摆脱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CGTN出品、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团队参与制作的短视频系列节目《新乡土中国》,2019年9月17日起在全球范围陆续上线。节目一经播出,引发了国际社会关于中国脱贫攻坚经验的热烈讨论。本文以《新乡土中国》为例,分析其国际传播效果,归纳总结中国扶贫故事的国际传播路径,以期为相关议题的国际传播提供借鉴。

【关 键 词】《新乡土中国》;精准扶贫;国际传播;路径

摆脱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报告,目前全球共有13亿人处于“多维贫困状态”①,世界减贫事业任重而道远。摆脱贫困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令全球瞩目的成绩之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卓越的成绩。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这对中国的减贫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减贫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中国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摸索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自力更生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经验,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9年9月1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CGTN出品、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团队参与制作的短视频系列节目《新乡土中国》(From the Soil)开始在全球范围上线。节目一经播出,引发了国际社会关于中国脱贫攻坚经验的热烈讨论。本文从中国农村精准扶贫故事的国际传播路径和效果出发,探索分析在当今国际舆论环境下如何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总结归纳出类似题材在国际传播时可借鉴的经验。

一、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经验国际传播的意义

中国从积贫积弱发展到七亿人口成功摆脱贫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体现了中国智慧和解决贫困问题的坚强决心。中国的精准扶贫主要是通过产业发展、教育培训、生态保护、易地搬迁等方式为贫困人口创造可持续的发展机会,调动人们的潜在能力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带动了电商产业的发展,电商脱贫、旅游脱贫、生态脱贫等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也提高了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不断丰富着中国精准扶贫的内涵。

对外讲述中国精准扶贫的故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是向世界展现真实中国的一面窗口,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完整展示。虽然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依然还存在贫困人口和地区。讲述中国精准扶贫的故事,比起仅仅报道枯燥的数据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被国际受众接受和认可,有助于改变国际受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脱贫攻坚不仅是当下中国面临和亟须解决的难题,更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中国的脱贫攻坚实践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脱贫攻坚的政策和实践,可以为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概言之,中国精准扶贫经验的国际传播既是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一种渠道,也是助力全球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基于此,现阶段对中国精准扶贫经验进行国际传播有着深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田野调查——《新乡土中国》的内容之基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世界讲好中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故事,践行“四力”精神,《新乡土中国》节目团队深入一线,以融媒体视频方式制作扶贫专题系列节目,试图从中国乡村中寻找影响世界的力量。

节目选取中国华北、华东、西南、西北、华南几个地区的14个典型案例,邀请4位对减贫或农村发展有深入研究的外籍专家,深入中国乡村一线开展田野调查①。节目组共奔赴50多个乡镇,行程12000公里,以国际视角探索中国扶贫模式,并对其展开探讨与评论,采用国际化创新融媒体传播评论手段,拓展了媒体评论产品的新方式。

在安徽省巢湖市的三瓜公社,主持人芮婉洁(Hannah Ryder)亲身体验了中国政府创造性地利用私营企业的力量消除农村地区贫困的实践,并提出了她的思考。不同于历史上的“人民公社”,三瓜公社主营业务包括电商村、民俗村、美食村,利用私营企业淮商集团的力量,以利润为驱动力帮助当地农村脱贫。其理念是,商业机会带来就业机会,从而消除贫困。政策实施以来,不仅当地的旅游产业得到了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返乡创业,电子商务也因此成为三瓜公社最大的创收点。虽然目前当地的贫困问题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新的发展模式是否能带来全面脱贫致富?电子商务是否存在收支不平衡的隐患?作为一种创新扶贫模式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仍然是后续应该持续关注的问题。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纽约理工学院助理教授邦乔·德拉吉斯基(Boncho Dragiyski)不仅看到当地自愿搬迁政策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实惠,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许多村民搬到了由政府补贴的现代化城镇社区中,获得了更好的交通、医疗和其他设施服务,产业发展和地方农业补贴让他们的收入有可持续的基础,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文化需求仍不容忽视。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国际住宅和规划联合会驻中国代表汤姆·沃尔特斯(Tom Wolters)通过拜访负责从事电子商务的彭舒、经营民宿旅游业的杨迪以及种植石榴的董义军等人,发现农业和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相互促进,各个产业通过交叉布局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使创造多样化就业和产业结构均衡发展成为可能。

在山东省栖霞市,汤姆·沃尔特斯就近年来农村“两老兩弱”现象进行调研。栖霞用党领导办合作社的方法为农民带来了更多收入,从而解决农村税收薄弱引起的公共基金储备问题,发展公共事业;而在当地农业发展方面,则坚持以合作社为纽带,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间深度融合发展,使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江苏省无锡市菊花村,芮婉洁看到了两个扶贫试验:一个是整合农业供应链,从种植经济作物菊花延伸到发展菊花产业,带动菊花旅游,催生当地餐饮业的壮大发展,助力当地企业发展;另一个是企业家和创业者带头回家乡,为本地经济作贡献。芮婉洁认为,这些对于全球脱贫或许是有益的尝试。

在广西桐州,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马里奥·卡沃洛(Mario Cavolo)通过调研发现,曾经日渐衰微的六堡茶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手工烤茶相结合的模式已为市场认可,同时,随着茶产业的发展,逐渐吸引到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如阿里巴巴保险库,成就了茶叶存储银行投资的成功。

农村问题一直是中国国际传播中的敏感话题和尖锐问题。《新乡土中国》系列节目另辟蹊径,以乡村田野调查为支点,以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城乡二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观察点,通过外國人的视角,结合对乡村习俗、地理、历史、文化等元素的可视化传播,用“中国乡村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些外籍专家亲身调研,以Vlog的形式生动地记录了他们眼中的中国农村精准扶贫故事。有网友在视频下方评论道,“这才是真实的中国”“棒极了,中国脱贫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三、《新乡土中国》国际传播效果分析

为进一步厘清《新乡土中国》节目的国际传播效果,本研究结合国际第三方媒体监测工具“飞书互动”,对节目的国际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飞书互动的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

截至2020年8月15日,《新乡土中国》系列节目共发布5集,在YouTube平台累计播放量达到25万次,高于同频道其他节目近百倍。其中From the Soil: How does Tiandong escape the poverty trap through relocation?单期节目的播放量达到了11万次。

从图1可见,2020年1月~7月,《新乡土中国》系列节目在欧洲、美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观看量达到596301次,其中美洲地区的观看量达70618次。不难看出,节目不仅在周边地区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在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美洲地区也取得了相对亮眼的收视效果,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国际传播实例。究其原因,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有关中国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感;另一方面,摆脱贫困始终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点议题,该议题之下的传播内容更容易被关注和讨论。但需要指出的是,系列节目在欧洲、非洲及中东地区的播放量相对较少。

此外,本研究还跟踪观察了2020年7月第一周的《新乡土中国》系列节目访客情况,从新旧访客对比、地理纬度以及区域设备使用等维度进一步展开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视频上线时间的积累,一周内系列节目累计新增用户768人,视频播放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说明系列节目粉丝增多带来了视频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逐步增加。从累积平均时间来看,新用户页面停留时间为2分14秒,老用户页面停留时间2分56秒,这说明老用户对系列节目有一定的黏性和忠诚度,视频对新用户有一定的吸引力。

表2的地理纬度分析显示,南亚、北非以及欧美地区的受众对于系列主题的视频更感兴趣。数据显示,欧美地区观看率高,东南亚地区观看体验较好。东南亚和中国的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有更多的同质性,系列节目中展现的脱贫攻坚实践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体来看,《新乡土中国》系列节目取得了较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相对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四、《新乡土中国》的国际传播经验

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际传播还面临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障碍。中国人讲故事更擅长宏大的叙事框架和历史大格局,聚焦于讲政策、讲方针、讲道理等理论层面。而西方媒体的叙事更专注于小人物和小事件,通过小人物的成长经历来暗示或揭示大的时代变迁。我们不能武断地判断哪种叙事方式更为正确,哪种传播方式更为有效,但如果能将两者在微观和宏观层面相互融合,并因地制宜地进行传播,中国故事就能被更多的国际受众接受和认可。

(一)采用小而美的叙事方式,用客观中立的视角展示真实的中国

首先,《新乡土中国》没有只抓住精准扶贫的政策和成就来宣传,更多的是就脱贫攻坚的故事进行陈述和思考。比如,安徽“三瓜公社”那期节目,不仅展示了电子商务可能带来的收益,也引出人们对于电子商务可能带来入不敷出风险的思考。节目中立客观的视角提高了观众对于信源的信任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节目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其次,系列节目的主题虽然与中国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实施有关,但视频内容并没有就政策本身进行过多的阐释和解读,而是通过中国农村旧貌换新颜的具体变化说明政策的成功——通过贫困村人们的口述和影像资料的辅助,向观众展现中国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为全球脱贫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国际传播的舞台上,这种故事化的传播方式往往会收到相对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紧跟时代趋势,以Vlog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拍摄

技术的更新迭代带来了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5G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媒介融合,也带来了新的媒介传播方式,催生了以其自身的传播优势迅速走红的Vlog短视频。Vlog作为一种视频日记形式,着重于记录生活和分享生活,这样的视频形式非常适合传递视频内容的真实感。主人公通常以第一视角的方式将真实的生活情景和社会现状展现在受众面前,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叙事将主人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直接传递给受众,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和可信度。

《新乡土中国》系列节目紧跟时代潮流,抓住了社交媒体时代受众碎片化的视频观看特点和趋势,采用Vlog的形式,把节目时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拉近与国际受众之间的距离,更容易抓住受众的注意力,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同时,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国际传播案例,Vlog极大地增强了视频语言的趣味性,通过主人公或轻松或诙谐的语言风格呈现整个脱贫攻坚故事的来龙去脉。在当前国际舆论环境下,这种趣味化的叙事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受众的心理防备,进而强化受众对于信息的认知和接受态度,最大程度地实现系列节目的国际传播价值。

(三)巧用外籍主持人,借助“外眼”看中国

如前所述,参与《新乡土中国》系列节目录制的主持人是常年旅居中国的外籍专家。他们通过实地调研,用自身的观察来解说中国农村精准扶贫故事。比如From the Soil: How One Village Cut Poverty Through Flowers?这期节目的主持人芮婉洁是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副国别主任,同时也是“中非咨询”中国驻非洲代表、“非洲制造倡议”国际发展部主任,对全球减贫问题进行了近20年研究。在节目中,她通过调研和观察,结合自身关于减贫问题的研究,意识到菊花村的产业脱贫和企业家(创业者)带头回乡创业发展的脱贫经验对于非洲国家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同时直言这一模式中的产业发展仍需不断创新和探索。来自荷兰的汤姆·沃尔特斯是一位农村发展研究专家,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在四川会理的调研中,他看到了农业和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相互融合和促进,见证了就业多样化和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的可能,但同时也意识到农村真正脱贫需要政府、企业家和当地人民群众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邦乔·德拉吉斯基曾在美国和中国的多个大学任教,从2003年起一直从事贫困人口的研究工作。他在广西田东看到了政策扶贫、产业扶贫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深思搬迁扶贫可能带来的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马里奥·卡沃洛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与全球化发展的相关议题,在广西梧州他见证了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助力梧州六堡茶公共品牌和茶船古道文化品牌的打造以及茶银行的横空出世,也在对比中反思为什么美国一直被返贫问题困扰的原因。系列节目没有大肆渲染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而是通过客观中立的态度展现当下中国脱贫攻坚中的难点和困惑,直言未来中国的脱贫工作还需不断地探索和深化,呈现给国际受众一个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农村脱贫故事。

(四)运用国际化表达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①这从根本上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方法论依据,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近年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西方国家逐渐流行起“中国威胁论”“修昔底德陷阱”等论调,认为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世界格局将随之改变,并引发新一轮的动荡。因此,一些西方国家纷纷抵制中国,试图阻挡中国的发展之路。我们需要向国际社会发出真实的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在这样的世界格局下,想要在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中发声,就必须找到国际受众更易接受的叙事方式。

《新乡土中国》系列节目通过展现中国精准扶贫的实践,探讨和分析了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复制的可能性。虽然节目着眼于中国农村精准扶贫故事,但是落脚点却在于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力量,这一叙事逻辑框架吸引了国际受众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对信息的接受度,有利于节目内容在更大更广范围内传播。此外,节目并不只是围绕中国农村脱贫攻坚展开描述,也进一步分析了非洲、美国等世界不同地区某种脱贫政策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给国际受众营造出一种在对比分析中描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氛围,通过讨论和思考实现中国脱贫智慧的全球借鉴与推广。值得一提的是,《新乡土中国》系列节目上线YouTube频道时并没有强调节目的制作方和出品方,而是从节目内容所关注的议题本身出发,进行媒介间的议程设置,从而减少国际受众对中国节目的刻板印象。

五、提升相关题材国际传播效果的建议

通过分析中国在海外成功传播的作品,不难发现,有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题更能得到关注和热议。国际传播要搭建讲好中国故事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为世界的发展进步提供经验和借鉴。面对未来更加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国际传播依旧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强大自身,提升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树立和构建真实客观的中国形象。

(一)适应传受关系变化,形成更有利于传播的话语体系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采用新时代的话语模式进行传播,站在国际受众的角度,实现从“我想说”到“你想听”的转变,切实增强国际传播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要重视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切忌自说自话。多研究传播对象的话语习惯、思维方式,用别人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话去讲自己的故事。要实现好的传播效果必须学会入乡随俗,用当地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了解受众的习惯、心理等,在话语方式上做出改变,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隔阂和误解,准确把握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的区别,切实提高国际传播的接受度。

(二)加速融媒体平台建设,容纳多元声音

国际传播既要充分利用传统国际媒体平台发声,也要积极融入新媒体平台技术和手段的使用,融合“报、网、刊、微、端、屏”传播优势,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高关注度。同时,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传播主体,让他们用各具特色的传播话语去讲述独特的中国故事。其中,既包括国家主流媒体的宏大叙事和国家话语,也包括自媒体生产者以普通人的视角进行的日常叙事。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更多普通人提供在世界舞台上的发声机会,这也意味着中国国际传播有了更为多元的传播主体和细节特写。

(三)减少文化折扣,传递中国智慧

国际传播是向国际受众展示中国社会的一个窗口,其中必然离不开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减少“文化折扣”。从这一标准出发,国际传播应该选择受众更熟悉的传播符号。例如,不少外国网友理解中国的具体政策有一定的障碍,可以避开抽象话题,用具象的影像等视听符号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中国政策。

同时,在跨文化传播内容层面,也可以选择更具普遍性的话题,以提升受众对传播内容的熟悉程度,从而减少“文化折扣”。例如,系列节目中的全球脱贫问题就是全球社会发展的主要议题,很容易引发国际受众的关注度和熟悉感。尽管共同议题也会在不同文化中得出不同的含义和价值取向,这正是跨文化传播营造共同意义空间的价值,有助于丰富人类文化的深层内涵。当然,在降低文化折扣的同时,也要采用浅中有深的表达方式。在全球脱贫的“表层文化”传播中,传递中国脱贫的方案和智慧,不断增强中国国际传播的能力,构建真实客观的中国形象。

(责任编辑:姬德强)

作者:温庆 罗青 毕建录

中东地区视听新媒体传播论文 篇2:

融合新闻策划:从形态创新到渠道对话

【内容摘要】融合新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合新闻即多媒体新闻,强调多种媒介元素融合而成的新闻形态,而狭义的融合新闻,则主要指基于新兴媒介平台或技术制作而成的融合了多种媒介元素的新闻形态。融合新闻既是一种新兴的新闻形态,也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新闻观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选题策划和内容策划,融合新闻策划还应该重点考虑融合形态的策划与传播方式的策划。融合形态策划主要回应的是融合新闻表达的多媒融合问题,主要包括表现形式创新和叙事语言创新;传播方式策划则回应的是融合新闻发布的整合传播问题,主要包括渠道融合与跨界融合两个分析维度,前者回应的是融合新闻发布的渠道整合与对话问题,后者回应的是融合新闻运营的行业渗透与互补问题。

【关键词】融合新闻;策划;媒介融合;多媒融合;渠道融合;跨界融合

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新华社全媒体报道平台联合网易新闻于2018年12月推出了一款H5新闻作品《同心圆》。作为国家统一战线的形象比喻,同心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的一个概念——“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新华社借用了“同心圆”这一视觉意象,表现形式上采取“一镜到底”的视觉呈现方式,由此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呈现路径和方式。同时,借助H5这一新兴的多媒体整合方式,《同心圆》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媒介元素整合在“同心圆”的延伸结构中。具体来说,伴随着用户横向滑动屏幕,同心圆作为贯彻始终的叙事符号,串联起改革开放四十年中的十四件大事。这些重要事件都内设了相应的界面响应,用户可以进入二级路径,获取相关的历史图片、文字说明,以及反映特定时代背景的经典歌曲。H5新聞《同心圆》是一款典型的融合新闻作品,它超越了传统新闻的表现形式、叙事语言和发布方式。基于《同心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融合新闻的概念内涵和原理。

一般来说,融合新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融合新闻即多媒体新闻,强调多种媒介元素融合而成的新闻形态,而狭义上的融合新闻,则主要指基于新兴媒介平台或技术制作而成的融合了多种媒介元素的新闻形态。从表现形式来看,代表性的融合新闻形态包括网页新闻、H5新闻、VR新闻、短视频新闻、数据新闻、动画新闻、新闻游戏、移动直播新闻等。

作为一款备受关注的融合新闻策划作品,H5新闻《同心圆》的成功,为融合新闻策划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思路。

具体来说,H5新闻《同心圆》对于融合新闻策划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产品内涵来看,融合新闻是一种典型的新媒体产品,新闻策划的主导思维形式是新媒体思维。《同心圆》主要呈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重要事件,其叙事特点就是将公众的集体记忆转换为一种媒介叙事,从而在内容设计上体现出明确的用户意识,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在十四个历史瞬间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记忆资源和认同话语。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生产方式,《同心圆》采用了H5呈现方式,而H5主要是面向移动终端的响应式设计语言,其互动性、趣味性、社交性等特征,注定了融合新闻的“出场”,携带着明显的新媒体传播属性。所谓的融媒体“爆款”产品,必然离不开产品逻辑深处流淌的新媒体思维;第二,从表现形式来看,融合新闻的构成原理是多媒融合,①新闻表达创新的关键是融合形态的策划,即把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媒介元素按照一定的传播规律——传播渠道的内容偏向、受众认知的接受心理、元素整合的叙事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融合,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同心圆》正是通过对于多种媒介元素的融合表达,从而超越了单一媒介文本形态的内容含量及其在社交网络中的穿透力和认同度;第三,从传播方式来看,融合新闻主要存在于社交媒体场域之中,流动于社交关系之中,因此整合传播是融合新闻策划的基本思路。作为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重要策划,《同心圆》凭借良好的政治寓意、巧妙的互动方式、友好的用户界面,迅速成为朋友圈的现象级产品,而且在不同的终端都产生了积极的传播效果,其传播策略本身蕴含了新媒体产品与生俱来的营销理念。

显然,如果说传统新闻策划主要表现为新闻选题策划和新闻内容策划,融合新闻作为一种主体上面向新媒体平台的产品形态,则远远超越了传统新闻的策划范畴。具体来说,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选题策划和内容策划,融合新闻策划还应该重点考虑融合形态的策划与传播方式的策划。融合形态策划主要回应的是融合新闻表达的多媒融合问题,传播方式策划则回应的是融合新闻发布的渠道融合问题。其实,融合新闻是一个延伸性比较强的概念,而且目前已经超越了纯粹的产品形态维度,而且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指涉内涵。因此,探讨融合新闻策划的原理和思路,首要的问题是厘清融合新闻的观念内涵,即我们是在何种知识框架中理解融合新闻的。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融合新闻策划的基本理念,接下来重点探讨融合新闻策划两大核心问题——融合形态的策划和传播方式的策划。

一、融合新闻的基本观念

融合新闻“出场”的总体语境是媒介融合。新兴媒体技术的诞生与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重构了媒介生态和传播格局。我国媒介融合发展的主导逻辑是“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止于‘至善’”。②当媒介融合成为媒体的必然选择和宿命,“融合新闻”的理念便应运而生。③当前的新闻教育改革,纷纷转向对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视,④足以体现出融合新闻之于未来传播格局的意义。融合新闻意味着两个层面的融合,即表现元素层面的多媒融合和生产运营层面的渠道融合。第一,新闻报道形式上强调融合多种媒介元素,从而丰富新闻报道的表现方式,实现信息传播的直观化、人性化、便捷化;第二,新闻报道分发上强调融合多个渠道平台。融合新闻并非意味着将传统媒体内容照搬到新媒体平台上,而是要真正实现渠道之间的融合而非叠加。相应地,相同的新闻报道在不同渠道平台发布时,需要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实际上,融合新闻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内涵,而融合思维则是融合新闻实践的精神内核,体现在新闻报道的策划、制作、发布与运营的整个生产过程之中。具体而言,融合新闻既是一种新兴的新闻形态,也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新闻观念。

(一)融合新闻意味着一种新闻形态

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样式,融合新闻意味着一种新的新闻形态,即一种多媒融合的新闻形态。技术不断发展,新闻信息分发的平台越来越多,平台新的功能被挖掘和开发,融合新闻的呈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元。人们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旧有的媒介元素习以为常之际,新的技术又催生出多种新颖的整合形式,给人们带来新鲜感的同时,增强了新闻报道的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从具体的新闻形态来说,融合新闻主要是指基于新兴媒体平台或新技术手段制作的新闻形式,如H5新闻、VR新闻、新闻游戏、短视频新闻、数据新闻、动画新闻、新媒体音频新闻、移动直播新闻等新兴的新闻形态。

融合新闻策划并不意味着滥用以上新兴的表现方式,而是综合考虑分发渠道的特点和新闻题材的特性,选择最优的呈现方式,合理布局各种媒介元素,保证用户流畅的认知体验。财新网推出的数据新闻《情仇中东》无疑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融合新闻策划案例。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一夜发生数起恐怖袭击事件,中东局势引起全球高度关注。鉴于此,财新网迅速出击,推出了一个整合多种媒介元素的新闻作品《情仇中东》,梳理出中东地区复杂的国家关系、利益纠葛以及恐怖组织的发展历程。整个新闻作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中东大地”“恐怖之手”“三国演义”和“动荡难休”,同时配以鼓声沉重的背景音乐,渲染出紧张激烈的战时氛围。这一个融合新闻报道集合了文字、图像、动画、音乐、地图等多种媒介元素,所有元素的使用都秉持“为主题服务”的融合原则,让读者不至于在其中“迷失”,从而获得丰富流畅的阅读体验。

(二)融合新闻意味着一种新闻观念

传统新闻主要是依托于大众传播实践,将受众视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认为内容是媒体竞争力的核心。而融合新闻的发展,逐渐重构了传统新闻的生产、发布、运营观念,使得新闻实践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融合趋势。如果说传统新闻的生产主体主要是专业媒体,媒体融合发展则以从“受众”到“用户”的观念转变为突破口,多媒融合成为新闻形态的核心标志,用户参与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构成,互动响应成为叙事表达的主要特征,从而形成了全新的融合新闻理念。相应地,融合新闻实践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新闻生产观念:一是融合思维主导下的新闻策划系统,即根据新闻发布渠道的特点进行策划,力求打造适应不同新闻渠道传播特点的融合新闻产品;二是用户思维主导下的新闻生产体系,即从媒体市场定位出发,生产满足用户多元需求的新闻产品;三是互动思维主导下的新闻运营体系,即在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支持下,打造参与式、分享式的融媒体传播模式。之所以强调融合新闻意味着一种新的新闻观念,是因为融合新闻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生产理念和思维方式——面对特定的公共事件,我们总是努力寻找最优化的表达语言,最优化的新闻形态,最优化的发布渠道,而这种新兴的新闻生产观念,就是融合新闻观念。

因此,融合新闻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新闻观念,强调的是基于新媒体语言开展的融媒体产品制作实践。例如,H5是典型的融合新闻形式之一,它面向移动终端的设计语言和交互方式,契合了新媒体时代用户的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甚至社交需求。不少优秀的融媒体产品均以H5形式出现,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用户认可。2017年6月,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失踪一事牵动人心。网易新闻以此为主题,精心策划并推出H5新闻《失踪青年章莹颖》,运用了电影语言中“一镜到底”的表现方式,再现章莹颖失踪全过程。随着手指滑动,时间推进,场景变换,章莹颖失踪前后的一幕幕重现眼前,极具视觉冲击力。章莹颖失踪案的报道很多,传统媒体报道大多以文字主导,而H5新闻《失踪青年章莹颖》则按照新媒体思维,注重传播过程的用户体验,融合多种媒介元素,尝试在社交维度上制造情感共鸣。显然,就融合新闻策划而言,当我们选择H5作为融合新闻的表达形式,则意味着我们已经放弃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呈现方式和叙事逻辑,而是沿着融合思维、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开展融合新闻实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将融合新闻理念视为一种新兴的新闻观念原因之所在。

二、融合形态策划:表现形式与叙事语言

融合新闻的多媒融合属性,决定了其不同于传统新闻策划的特别之处,具体体现为表现形式的策划和叙事语言的策划。因此,融合形态的策划,主要是沿着两个维度切入:一是表现形式上选择有效的新媒体形式。当前基于新兴技术驱动的短视频、H5新闻、VR新闻、动画新闻、新闻游戏等新媒体形式日益成为融合新闻策划的新宠,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主题事件的宣传报道上展现了强大的用户黏性和传播效力;二是融合方式上创新融媒表达的叙事语言。为了实现不同媒介元素融合的聚合效应,融合新闻策划的基础原则是多媒融合,即多种媒介元素之间科学而有效的“相遇”。因此,我们需要从用户的接受心理出发,系统研究不同媒介元素的表现优势及其不同组合的语法系统。当前融合新闻产品的主体构成是视觉文本,而新媒体视觉文本的语言结构、叙事逻辑、界面响应方式、用户互动体验如何创新,都成为叙事语言创新的重中之重。接下来,我们结合相关案例,主要从表现形式创新和叙事语言创新两个维度切入,探讨融合形态创新的基本原理和思路。

(一)表现形式创新

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除了方兴未艾的“两微一端”,短视频、H5新闻、VR新闻、数据新闻、动画新闻、新闻游戏等也不断拓展了融合新闻的媒介形态。诚然,任何一种媒介形态,都有其不可替代的表现优势,相应地也形成了相对独特的文体特点和呈现风格,如微博擅长社交生态中的简讯发布,短视频迎合了视觉时代的文本形式要求,H5新闻拥有更大的互动性、趣味性和社交性,VR新闻有助于创设一种沉浸式的认知体验,数据新闻擅长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新闻世界的数据关系,动画新闻能够有效实现新闻现场“缺席”时的情景再现,新闻游戏擅长通过游戏化的程序修辞讲述新闻故事……

总体来说,每一种新兴媒体形式都具有自身的传播特色,同时也拥有不同于其他媒体的文体形态和表达语言。因此,针对已定的新闻选题和内容,融合形态策划的首要问题是对新媒体形态的策划,即选择最优化的表现形式作为融合新闻叙事的承载方式。比如,新媒体时代的視觉消费,对逼真的空间细节、沉浸式的认识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VR新闻迅速成为一种新兴的新闻形式。⑤2017年4月,我国第一艘运货飞船“天舟一号”执行发射任务,央视影音联合腾讯视频创造性地策划并制作了VR新闻《“天舟一号”发射任务VR全景直播》,通过VR全景直播最大限度地让用户靠近“天舟一号”发射现场,近距离体验火箭吊装、转运等鲜为人知的视觉场景。前后共计72小时的多屏无缝互动直播,使得该作品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传播效力,因而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在现有的新闻形式上寻求突破,那便远远地限制了融媒产品策划与开发的想象力,当前的融合新闻实践不断拓宽新闻表达的边界,其主要表现就是对其他文化形态或娱乐形态的征用。比如,游戏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种其他媒体形式不可比拟的娱乐体验,其良好的用户黏性同样成为融合新闻的重要表现形式。⑥当新闻插上游戏的翅膀,基于公共传播的新闻类功能游戏很快便成为一种新兴的融媒体形式——新闻游戏。美国Pro Publica于2013年推出的新闻游戏《拯救心脏病人》(Heart Saver),用户以玩家身份亲自体验医院距离、医院医疗水平,以及附近交通状况等因素对心脏病患者的存活影响。玩家的任务就是将纽约市不断增加的心脏病患者送到附近医院,如果救治不及时,将会听到患者死亡时的一声惨叫。通过新闻游戏的方式,用户能够真切地了解纽约市的医院位置,以及真实救治环境中医生和患者之间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

(二)叙事语言创新

如果仅仅从新闻产品的元素构成来看,融合新闻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媒体新闻,即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媒介元素整合而成的新闻形态。不同的元素按照不同的语言规律整合到一起,便形成了不同的融媒体产品。考察融合方式的创新,首先要理解不同媒介元素融合的底层设置——多媒体整合方式。一般来说,多媒体元素的整合方式主要包括五种:一是视频整合方式,可以实现声音、图像与文字的整合,当前方兴未艾的短视频是典型代表;二是网页整合方式,最常见的新闻形式是网页图文编排叙事;三是动画整合方式,代表性的媒介形式是Flash动画;四是客户端整合方式,基于移动平台的客户端日益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途径,而客户端与生俱来的功能则是其强大的多媒体整合能力;五是新兴媒体整合方式,主要强调基于新兴媒介技术驱动的新闻形式,如H5新闻、VR新闻、新闻游戏等。

实际上,每一种多媒体整合方式都拥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语法”系统,如基于视频整合的视听语言体系,基于网页整合的图文叙事体系,基于动画整合的真实再现体系,基于客户端整合的智能编排体系,基于新兴媒体整合的H5互动叙事体系、游戏叙事体系等。只有深入研究每一种整合机制的内在规律和语法系统,才能更好地创新融合新闻的呈现方式。

相应地,对于任何一种新闻形式而言,融合形态策划的关键是多媒融合的整合规律和机制研究。一般来说,融合方式创新要基于三个原则:第一是媒介元素选择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融合新闻并非一味追求炫酷效果,一切设计的前提和初衷是追求良好的传播效果,也就是根据传播内容和接受心理的基本特征,决定选择何种媒介元素,采用何种叙事整合方式。第二是媒介元素整合的多媒性和丰富性。按照媒介心理学观点,相对于单一媒介元素,基于多种媒介元素的多重感官刺激往往会产生更大的传播效果。相对于传统新闻,融合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和特征就是多媒融合,因此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刺激,从而有助于用户形成更为丰富的认知共振。第三是媒介元素叙事的拟真性和交互性。融合新闻的传播土壤主要是社交网络,这便决定了融合新闻往往是作为链接的产品,是关系中的产品。因此,融合新闻是否能够创设友好的用户体验,成为产品生命的主要评价指标。

显然,融合方式创新需要在媒介元素选择、媒介元素整合、媒介元素叙事三个维度上进行创新。2018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开幕之际,央视推出原创短视频《鼓岭!鼓岭!》。该视频再现了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帮助美国人加德纳完成遗愿,在福建鼓岭寻找家乡的故事。《鼓岭!鼓岭!》超越了传统新闻“历史资料+旁白+采访”的表现方式,在新闻融合方式上进行了积极的创新,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导演创造性地使用沙画这一表现方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一幕幕历史场景。基于沙画所创设的美学体验,再加上情感细节的丰富性和真实性,这则短视频在视觉体验上引人入胜,创设了一种感人至深的认知体验;第二,短视频融合了多种元素形态,包括图解式的沙画、宝贵的历史资料、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旁白,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字,携带着时代印记的音乐,当事人的采访,所有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中美友谊故事。可以说,正是源于融合方式上的创新,《鼓岭!鼓岭!》迅速成为爆款产品,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优秀作品。

三、整合传播策划:渠道融合与跨界融合

媒介融合的未来方向是构建全媒体生态,⑦融合新闻是未来全媒体格局中主导性的新闻形态与实践。实际上,融合新闻并非是传统新闻在新媒介平台上的简单“移植”,而是意味着一种崭新的新闻生产系统与发布格局。只有在一个更大的生态维度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融合新闻的意义和观念。实际上,融合新闻实践的最高境界或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整体性的、系统性的融合新闻生态,具体包括产品维度的多媒融合、传播维度的渠道融合、运营维度的产销融合。立足全媒体生态维度,融合新闻策划除了融合形态的策划,还应该聚焦传播方式的策划,而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播方式创新,主体上体现为媒介生态视角下的整合传播。具体来说,整合传播策划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渠道融合,二是跨界融合,前者回应的是融合新闻发布的渠道整合与对话问题,后者回应的是融合新闻运营的行业渗透与互补问题。

(一)渠道融合

融合新闻策划意味着一种系统性的生产体系策划:一方面强调同一新闻议题在不同渠道的智能发布,即根据不同渠道传播属性分装信息,从文本形态、表现方式、叙事语言上重构相应的媒介内容;另一方面强调打造一个生态型全媒体矩阵,即面向不同渠道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各取所长,协同作战,从而达到不同渠道之间的联动,发挥整体性的传播效力。简言之,融合新闻不仅体现为形式上的融合,还体现为渠道对话,即运营机制上的融合,其最终目的是回应一个更大的智能生产与发布生态。

全媒体矩阵是如何运作的?《人民日报》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整体策划,为当前融媒发展的渠道对话提供了有益借鉴。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日报》大胆创新,针对不同渠道的介质特点和传播优势,打造不同的表现形态和新闻文体,分别在报纸、“两微一端”等不同渠道推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融媒体产品,如深度报道、数据新闻、短视频、H5作品、线下体验馆等,从而实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立体化、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具体来说,第一,在主阵地报纸端,《人民日报》不仅设立“辉煌成就”“生活变化”“改革先锋”三个深度报道专栏,还专门推出数据新闻系列报道,包括“文字报道+数据图表”的“数说40年”系列报道和“数据图表+文字综述”的“数说”系列报道,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创新报纸端的新闻报道表达方式。第二,在“两微一端”平台上,《人民日报》针对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和用户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推出系列短视频《中国一分钟·地方篇》,记录各地一分钟内发生的变化,使用数据串联起美丽河山、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内容。视频还登上多家地方电视台,在各地户外大屏和机场、火车、地铁、公交车等地播放,多渠道联合传播,引发热议。第三,为迎合移动端用户的社交性需求,《人民日报》使用新媒体思维推出H5作品《幸福长街40号》。“一镜到底”的竖屏长图叙事,配合形象生动的视觉动画和富有年代感的音效,还原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极具代表性的重要历史场景。用户可以随时拍下街景,分享到朋友圈,引發更大的社交围观和参与。第四,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人民日报社开辟了线下展览的传播渠道。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精心打造的创意产品“时光博物馆”在多地展出。融合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交互体验,展馆中各个怀旧场景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变迁,让人们得以沉浸在温暖的回忆中。概括来说,《人民日报》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特别报道,根据各个渠道的传播特点和技术优势,以及不同用户群体的消费方式和接受偏好,精心打造了一个全媒型传播矩阵,从而通过融合新闻的方式创新了主题报道的理念、形态和语言,为融合新闻实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样本。

(二)跨界融合

跨界融合主要指行业之间或渠道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其目标是使融合新闻产品从表层进入纵深,从局部进入系统,从端口进入网络,从渠道进入生态,从而获得更大的传播效力和社会认同。从跨界融合的思维来看,融合新闻的“战场”不仅仅在媒介端口,还应该延伸并渗透到一个更大的社会网络中。进入万物皆媒、万物互联的智媒时代,跨界融合必然成为融合新闻传播的基本思维,其目的就是将融合新闻产品推向社会网络的不同维度和渠道,使得不同渠道之间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对话结构。

从整合传播的视角看来,跨界融合的常见方式是事件营销和场景营销,前者强调通过“制造事件”的媒介途径实现公共注意力的生产与汇聚,后者侧重对既定场景中用户的潜在心理挖掘来触发用户的参与兴趣,从而实现产品的渗透力和传播力。例如,从2017年10月12日起,新华社研发推出“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系列融媒体互动报道产品。在跨界融合方式上,新华社以音频互动为主要形态,与共享单车OFO跨界合作,开展扫码听音频活动。全国3000万辆共享单车瞬间被打造成了3000万台十九大报道的音频播放器。此外,新华社充分利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与中国邮政联合推出线上个性化首日封活动,用户可以即时获取加盖人民大会堂邮戳的“党的十九大首日封”,从而形成了融合新闻产品线上线下的互动传播。

注释:

①刘涛:《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四维融合”模式与实践探索——以暨南大学为例》,《教育传媒研究》2019年第3期。

②支庭荣:《“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融合:概念界定、评价标尺与操作路径》,《教育传媒研究》2019年第3期。

③韩士皓、彭兰:《融合新闻里程碑之作——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雪崩>解析》,《新闻界》2014年第3期。

④王君超:《新闻实践教学之“学”——兼谈融合新闻传播教育背景下实践教学的“1+1”模式》,《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8期。

⑤潘晓婷:《VR新闻中的真实边界:符号重组与现实建构》,《当代传播》2019年第2期。

⑥毛湛文、李泓江:《“融合文化”如何影响和改造新闻业?——基于“新闻游戏”的分析及反思》,《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2期。

⑦胡正荣、李荃:《走向智慧全媒体生态:媒体融合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展望》,《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5期。

(作者系暨南大學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研究员、“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特约编辑:刘原;责任编辑:韩勇】

作者:刘涛

中东地区视听新媒体传播论文 篇3:

2010年4月—5月展会

●2010年4月展会一览

4月9日-4月11日

会议名称:2010中国(深圳)消费类电子展-数码通信展

会议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2号馆:视听盛宴(视听产品及数字家庭产品展区,数字娱乐、数字内容及软件产品展区):彩电、机顶盒、DVD、音响、投影、视听产品及配件、家庭联网、数字内容、数字娱乐、学习产品及配件、3D及配套产品。

3号馆:数码通信(3G产品展区,便携式数码产品展区,车载电子产品展区):手机及零配件、数码娱乐、数码影像、数码存储、便携式小家电、便携式上网、蓝牙、电子礼品、车载影音、车载导航、车载通信、VoIP。

IT地带(计算机及周边产品展区,网络产品展区,软件与服务展区):计算机、移动计算终端、网络产品、办公自动化及配套产品、计算机周边产品、商用IT终端、软件、ISP、ICP、信息化服务、IT外包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增值服务。

会议组委会

电 话:010-51661100-8026

传 真:010-51661100-8011

联系人:侯旭海

手机:13810788214

MSN:houxuhai@hotmail.com

QQ:83226505

4月9日-4月11日

会议名称:2010中国国际数码通信展

会议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中国是全球数码、通信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消费大国,也是增长最快的国家,纵观现今中国的数码、通信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新技术繁花似锦,新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和渠道商日益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中国正在迅速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不可忽略的力量,需要能够代表自己产业特点和市场趋势的风向标——这就是突出中国市场特点、突出产业自主创新、突出消费电子产品消费趋向的“中国国际数码通信展”。

“2010中国国际数码通信展”(简称DigiCome)定于4月9日至11日与久负盛名的中国电子第一大展——中国电子展(CEF)在深圳会展中心同期召开。展览以终端、内容、用户体验为三大核心展示要素,以媒体传播和渠道拓展为目标,缔造国际消费电子交流平台,让消费者充分体验“数字生活绚丽多彩”。

中国及周边的东亚地区是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中心,中国的珠三角、泛珠三角地区,更是产业高度密集的制造基地。同时,粤港城市圈密集、消费群体密集、国际国内渠道窗口密集、物流密集、终端及零配件/元器件产业密集的优势,更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数码、通信等消费电子采购中心和信息中枢,成为国内外市场、渠道、品牌与制造资源的交汇点。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口岸,又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也是电子产品展览的极佳场所。

会议组委会

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广州事业部

电话:020-82317372

传真:020-82319060

邮件:yanghuidz2@126.com

联系人:杨 辉 先生

手机:13434372486

4月21日-4月23日

会议名称:China EPower2010第十届中国国际电力电工设备与技术展览会

会议地点: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中国国际电力电工展「China EPower」创办于2000年,每年一届固定在上海举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电力展会。

China EPower 2009共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2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14,000平方米,同期举办了近20场技术交流会和研讨会,吸引了15000多名专业人士到场参观;展会的国际化程度、专业观众质量以及服务体系赢得业内人士一致赞誉。

China EPower一直致力于为中外电力品牌产品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搭建交流平台,在不断创新、拓展规模的同时,积极推进展会国际化进程,海外展商和观众比例逐年提升,众多国际领先厂家都把China EPower当作在中国发布最新产品、进行市场推广的最重要活动;随着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有更多的中国电力设备企业利用China EPower展会提升品牌形象,拓展海外市场。

2010年上海即将迎来世博盛事, 第十届中国国际电力电工展也将以全新的面貌重装亮相;MP集团将利用国际网络组织更多的海外展团和海外观众前来参观采购;展会同期将围绕智能电网这个主流热点,邀请国内外权威机构共同举办高端行业论坛。目前智能电网已成为了全球能源界的关注焦点,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宣布分三个阶段推进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计划,总投资有望超4万亿,此计划的宣布标志着我国已加入全球电力改革风潮,将再次为电力设备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China EPower 2010将是国内外电力设备供应商不容错过的一次集会,也是业内人士把握行业动态和了解产品信息的重要平台。

会议组委会

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2368号华鼎大厦10楼A座

邮编:200235

电话:+86-21-54592323 分机361

传真:+86-21-64877669

展会网站:www.epower-china.cn

电邮:chengwei@mpzhongmao.com

联系人:程伟 13402118507

4月25日-4月29日

会议名称:2010沙特通信展

会议地点:沙特首都利雅得新国际博览中心

沙特通讯及消费类电子博览会“GITEX”是中东最大最成功的电脑及通讯展之一,是中东地区最大的资讯网络展,已成功举办了8届。2009年GITEX展出净面积达4万平方米,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452家世界知名IT通信行业公司展示了其相关产品,现场意向成交额达4.89亿美元,登记专业买家达100000人次。在展会上可以看到IBM、西门子、ACER、佳能、三星、华硕、惠普、InnoVISION以及中东沙特两大电信运营商SAUDI TELECOM CO. - STC和MOBILY等活跃于世界IT市场的著名厂商及世界著名的运营机构。

会议组委会

网站:http://www.globalexh.com/

电话:021- 61173580

传真:021-61173558

联系人: 周捷先生

手机:13816572969

QQ:15619994

Msn:zhoujie714@live.cn

邮件: gb6292@globalexh.com

4月27日-4月29日

会议名称:2010 NexCom Expo下一代网络通信展暨CECC中国企业通信大会

会议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该展会是国内下一代网络通信及企业通信行业规格最高、最具行业影响力的盛会之一。随着2010年,通信行业产品、技术和服务大比拼、大演练、大融合的一个最大、最直观的平台。中国3G已经全面启动、推进三网融合政策的出台、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如何用最新的通信技术提高通信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从而促进中国下一代网络通信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竞争力和合作力等将成为关注热点。

本次盛会精准面向业界专业人群和IT、通信主管,以形式多样的展览展示、会议和互动活动吸引了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投资、咨询、统计、科研、服务机构的领导和代表的瞩目和参与、参观观众将超过3千人。此次展会还开设多场案例分享及对话用户专场,以圆桌讨论的形式就目前业界所关心的全业务增值运营,统一通信,语音,呼叫中心,视频,3G等多种应用问题做出讨论。届时,行业用户,运营商等将直接对话通信厂商,可通过众多厂商提供的针对性案例寻求满意的通信解决方案。

历经多年行业深耕细作,NexCom Expo不论是在业界的关注度,还是展会的规模上都在快速扩大,此次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各地广电、思科、华为、中兴、IBM、微软、爱立信、Avaya、大唐等都将以多种形式参与此次盛会。

会议组委会

地址:东直门香河园路1号 7-2202

电话:010-82212911/12/13

手机:132 6180 9568

电子邮箱:sales@microvoip.net

2010年5月展会一览

5月11日-13日

会议时间:2010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电子产品订货会及研讨会

会议地点:拉斯维加斯PARIS LAS VEGAS HOTEL

EDS是国内电子产品企业了解开拓美国市场,结识和联系北美各地分销商,寻找代理商、宣传企业、扩大影响的最佳途径。如果贵公司愿意从事OEM, ODM,OBM加工,技术引进、合资、合作可以与制造商联系。销售产品重点与分销商和代理商联系。

展出内容:无源元件、机电元件、测试及测量仪器、电线电缆、磁性材料及组件、变压器、半导体、传感器和微型系统、显示器、显示模块、系统部件、封装技术、半导体生产技术及工艺、微型系统生产技术、电路板、电源开关、组装部件/模块生产技术、计算机硬件、通讯设备及配件、电池等。

会议组委会

地址:广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大道3号南天广场A座皇朝阁906

联系人:刘小姐

电话:020-23376187 020-87248839020-39628813

传真:020-87248166

E-MAIL:zzwygreatexpo@126.com 1150615381@qq.com

MSN:39255435@qq.com

商务QQ:7569312521150615381

5月11日-14日

会议名称:2010第22届莫斯科国际通信展

会议地点:莫斯科展览中心

莫斯科国际通信展是俄罗斯和独联体地区最大的专业通信与信息技术展览会。是世界领先的通信和电脑网络制造商以及服务商的展示平台。展会每年一届。共举办21届。此次展会得到俄罗斯信息部支持,总统梅德韦杰夫参观展会并致辞。展会主题和亮点:广播电视、IT视点、航空定位系统等。

此次共有来自世界上22个国家和地区的445家制造商和服务商参展,其中俄罗斯本地展商294家,国外展商151家。展出净面积24253平方米(俄罗斯本地企业展出面积为9383平米,国外企业展出面积为4187平米)。德国、中国、美国、韩国、印度等均以国家展团出现,中国展团50家企业630平米,是国家展团中规模最大的。本届展会登记观众27000人次,其中96%的观众是行业内的直接买家。世界著名的公司微软、北电、安德鲁、诺基亚等参展,我国著名公司瑞斯康达、东方信联、江苏俊知、南京普天、北京华环等每年都参加该展。贸易效果好。此次中国展团是最大国家展团。组织了70家企业参展。有80%企业继续参加2010年该展。

会议组委会

广州中展伟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大道3号南天广场A座皇朝阁906

联系人:刘小姐

电话:020-23376187 020-87248839020-39628813

传 真:020-87248166

E-MAIL:zzwygreatexpo@126.com 1150615381@qq.com

MSN:39255435@qq.com

商务QQ:7569312521150615381

5月13日-15日

会议名称:2010中国西部国际信息通信博览会

会议地点: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2010中国西部国际信息通信博览会暨中国重庆国际3G产业与手机展览会(ICT EXPO 2010)由国家工信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等主办。大会以“跨越、融合、共赢”为主题,采取经贸洽谈、高峰论坛和展览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实行展、会并举,彰显开放性、专业性、集约性和群众性要素,突出国际特色、凸显商业功能。通过展览展示、经贸洽谈、高峰论坛等方式,为业界提供一次开展信息通信技术和服务业投资贸易促进活动的良好平台,从而达到促进招商引资、扩大企业内需、推动产业发展的目的。届时将有近数百家国内外企业,数万名海内外观众,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专家学者、行业组织、贸易机构和广大市民参加此次国际盛会。

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信息通信技术(ICT)在世界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尤其是国家工信部正式确定重庆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历史时刻,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宣布3G发牌,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已成为时代主题和发展趋势。国务院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庆信息通信产业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战略转型期、国家战略、内陆保税港区、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五大重庆”建设等十大平台将助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重庆IT产值将破万亿元大关,IT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西部重要的文化科教基地,具备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的有利条件和竞争实力。

会议组委会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大道27号江南明珠905室

邮编:400060

电话:023-88360590、88360600、88360606、88360609

传真:023-88360608、88360593、88360609

E-mail:zhouweidong_009@163.com

联系人:周卫东13608314953

5月20日- 23日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渝洽会”——信息及通讯专题展

会议地点:重庆市国际会展中心

由国家商务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二届,仅上届“渝洽会”,就有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80家跨国公司、890多家国内大型骨干企业,6000余家中小企业参展参会,进场观众高达30万人次。签约投资项目349个,总投资达1500亿元人民币,境内外采购商提供了高达76亿美元的采购订单,通过事前配对和现场洽谈,达成采购合作意向853对,意向金额4.81亿美元。同时,活动期间举办了20多场研讨会,对接活动,无论规模、档次、实效性均再创历史新高,成为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大型国际性展会,得到了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广大参展参会客商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特别是作为历届“渝洽会”主要内容的“信息及通讯专题展”,参展参会客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十三届“渝洽会”定于2010年5月20—23日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主题展览的“信息及通讯专题展”将在主会场同期举行。并进一步加大宣传与组织力度,广泛邀请世界各地的信息与通讯行业企业前来参展参会。在此,诚邀贵公司前来参加本次盛会,共享发展商机!

会议组委会

地址:重庆市高新区陈家坪帝豪名都27层

邮编:400039

联系人:张文 13452007524

电话:023-68670186

传真:023-8908839689088136

网址:http://www.ccisf.com http://www. qqcg.com

E-mail:zhangwen99999@163.com

5月24日-26日

会议名称:2010年澳大利亚CeBIT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

会议地点:悉尼会展中心

澳大利亚CEBIT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是世界领先的信息技术展,也是久负盛誉的德国汉诺威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CEBIT)全球系列展会之一,参展商和观众数量均居大洋洲各展会之首。该展会由澳大利亚信息行业协会(AIIA)、澳大利亚电子电器制造商协会(AEEMA)与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联合举办,从2002年首次举办至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澳大利亚CEBIT展不仅展示IT产业的各类产品,还全面介绍ICT各行业内部发展现状及带有前瞻性的发展理念,为世界各地的供应商、采购商、潜在客户以及媒体代表搭建起进行多重交流的完美平台。展览会同期还举办众多高层论坛和研讨会,发布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和研发成果等重要信息,促进世界范围内该领域商业合作伙伴间的沟通与交流。

2008年第六届澳大利亚CEBIT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参展企业达到753家,其中海外参展商数120家,分别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德国、印度、西班牙、俄罗斯等20个国家。与会客商35,173人次,同比增长10%,他们来自美国、巴西、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印度等57个国家和地区。主办方通过对专业买家的调查,90%的观众表示对参展商的质量感到非常满意。09年的专业观众达到了15万以上。

会议组委会

北京鸿信世达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刘小姐 13811483729

电话:010-65088178-803

全国免费电话:400-618-1816

传真:010-65073780

MSN: hxstar07@hotmail.com

QQ: 985933484

E-mail : angel851020@sina.com

Web: www.hxfairs.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京龙大厦1112室 100026

5月25日-27日

会议名称: 2010年第16届中亚国际电信通讯电脑及信息技术专业展 KITEL 2010

会议地点: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图 阿塔肯特国际展览中心

每年与KITEL同时召开的有大型活动计划包括研讨会,发布会及圆桌会及抽奖活动,为与会者交流专业信息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展会期间的产品发布会对公司在目标客户面前展示形象,品牌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作为与会代表,这也是一次获得额外信息和经验的好机会。91%的公司认为参观观众素质很高,57%的公司记录KITEL展会期间销售额有所上升。

哈萨克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其与中国,俄罗斯和里海的发展地区市场有很好的输出。在中亚和与其接壤的国家,俄罗斯和高加索地区拥有总人口28300万人口,国家总产值11亿。2006-2013年哈国家计划包括如电子政务,卫星发射,发展区经济中心。政治经济稳定— 哈萨克斯坦具备了三方面主要因素包括引进外商投资,政治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形成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哈萨克斯坦拥有一条欧亚国际信息高速通道,超长的信息高速光缆贯穿基本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

目前前独联体国家电讯市场呈高速发展态势。2006年市场总额增长了30%,突破了通讯的低端服务。根据RBC公布的统计结果,前独联本国家中最具吸引力的电信市场就是哈萨克斯坦。

会议组委会:

北京国派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国际会展部

网址:www.gpexhibit.com

电话:86-10-85912831/2861

传真:86-10-85912857

联系人:张冬华

手机电话:13801391767

Msn:summer_zdh@hotmail.com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农机安全宣传的措施论文下一篇:中学班级管理中文化建设论文

热门文章

中东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