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创新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关于改革创新范文

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

的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激励全市干部勇于改革创新、善于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作为,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进一步营造做事有底线、干事有遵循、遇事敢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党内法规、法律法规等,结合句容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容错纠错是指:对干部在改革创新、履职担当、推动发展过程中,勤勉尽责、作风正派、未谋私利,但因非主观故意出现偏差失误,且符合相关情形和条件的,不作负面评价,及时纠错改正,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 第三条容错纠错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纪依法,不枉不纵。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实行容错纠错,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

(二)支持改革,鼓励创新。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发展中的探索创新,树立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导向,为作风正派、无私无畏,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撑腰鼓劲,进一步提升全市干部在推动句容“爬坡过坎、接续转换”中的底气、朝气和胆气,自觉把担当体现在激情干事上,把形象树立在干净做人上,把本领展示在业绩创造上。

(三)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把严格管理干部与关心关爱干部结合起来,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效果为考量,历史辩证和综合甄别干事创业中的偏差失误,全面了解情况、充分听取意见、科学认定责任、精准把握尺度,既合理容错、容纠并举;又坚持原则、严肃纪律,坚决防止保护变庇护、宽容变纵容,信任代替监督。

第四条适用容错的情形和条件:

(一)在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尤其是推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中,因积极履职、勇于担当,出现一定偏差、失误或引发矛盾的;

(二)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中,因符合缺项审批条件,为提高效率进行容缺受理,出现一定偏差或失误的;

(三)在按规定向上申报政策、项目、资金等工作中,积极履职作为,但因不可预知因素、非主观故意,导致政策规定执行出现一定偏差、造成一定损失或未达预期效果的;

(四)在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工作中,勇于破除阻碍、大胆探索创新,但因触及固有利益或为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出现一定失误、造成一定损失或引发个体信访问题的;

(五)在处置重特大事故、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或执行其他急难险任务中,主动揽责涉险、破解难题,因情况紧急临机决断,出现一定偏差、失误或负面影响,但事后采取措施补正的;

(六)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中,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因维护大局,引发内部矛盾或不满的;

(七)在执法管理人员依法履职过程中,因行政管理相对人过错并出现过激行为,造成负面影响的;

(八)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中,积极探索实践,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一定探索性失误或未达预期效果的;

(九)在政策法规把握和执行中,没有明令禁止,因政策界限不明确,创造性开展工作,出现失误或造成影响和损失的;

(十)其他可予容错的情形。

符合以上情形之

一、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予以容错:①符合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精神,有利于改革创新、发展大局;②经过集体研究、民主决策或特殊情况下事后及时履行报告程序,非独断专行;③出以公心、担当尽责,没有为自己、他人或其他组织谋取不当利益;④无心之失或者由于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非主观故意;⑤积极主动纠偏纠错,有效避免或及时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⑥未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廉政纪律或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 第五条容错的启动及认定:

(一)对符合上述所列容错情形和条件且没有信访举报反映的,不启动问责程序或责任调查;

(二)对符合上述所列容错情形和条件但受到上级问责或责任调查的,由同级党委(党组)研究后,积极争取并向上级作出解释说明;

(三)对符合上述所列容错情形和条件但有线索具体、可查性信访举报反映的,本着对事业、对组织、对干部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启动调查,查清事实,作出结论,澄清是非。

容错认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启动。相关问责机关(部门)在启动问责程序或责任调查过程中,应同步考虑是否属于容错情形、符合容错条件;

2. 调查。相关问责机关(部门)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规依纪,广泛听取意见包括本人和所在单位意见,查清偏差失误的性质、程度及原因,并与干部的一贯表现相互印证,准确界定、厘清责任。必要时,可邀请有关部门、群众代表、服务对象或第三方参与调查核实;

3.认定。对属于容错情形、符合容错条件的,由相关问责机关(部门)提出明确意见,报同级党委(党组)集体研究认定。

干部本人或所在单位也可提出容错申请,相关问责机关(部门)要认真受理,并及时给予回复。

第六条对经认定予以容错的,可在以下方面予以免责减责:

(一)在本市对干部开展的各类考核中免予扣分;

(二)在干部考核任用、职级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党风廉政意见回复”中不作负面评价;

(三)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后备干部资格审查认定中不受影响。 对确需追责的,根据有关规定可减责,酌情从轻、减轻处分或组织处理。 第七条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对存在过错或失误的干部,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纠正:

(一)抓早抓小,加强日常管理。对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加强教育引导,完善制度机制,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同一类问题频繁出现或同一行业、领域集中出现的易错情形,进行针对性研究分析,找出易错风险点和问题症结,并警示提醒,防止类似错误和问题重复发生;

(二)查找原因,及时纠偏纠错。采取纪检监察建议、提醒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督促其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及时纠正偏差失误,推动问题整改;

(三)区分情形,实施分类处置。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其及时纠正错误。对认错态度好、主动挽回损失和影响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减轻处理;对极少数心存侥幸、隐瞒问题、拒不改错、对抗组织的,应当从重处理。

第八条完善澄清保护机制,对所反映问题失实或受到诬告的干部,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查无实据或轻微违纪不够追究纪律责任的,通过谈心、召开会议和通报等方式,及时澄清事实,消除负面影响;

(二)对诬告陷害、恶意炒作、造谣中伤、干扰改革创新担当作为或持续无理上访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查处,严肃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第九条实行跟踪回访机制,坚持“谁容错、谁回访”,对予以容错纠错的干部,相关问责机关(部门)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回访和谈心谈话,关心其工作生活和思想状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第十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责任体系,确保容错纠错工作取得实效:

(一)各级党委(党组)、各问责机关(部门)应担负起容错纠错的主体责任,将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推动工作的重要举措,一级为一级负责,有力有序推进落实;

(二)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应全面履行职责,严格监督执纪问责,通过合理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消除干部思想顾虑,鼓励干部积极担当作为;

(三)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对予以容错纠错的干部客观评价、宽容理解、大胆使用;

(四)各级宣传部门应统筹运用各类媒体资源,加强正面引导激励,大力宣传支持保护干部干事担当的政策措施,营造容错纠错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第十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公务员管理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

其他非中共党员、非监察对象的容错纠错,参照执行。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市委、市政府解释。具体解释工作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商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承担。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若党内法规、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对容错纠错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篇: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 德育课程创新 道德文化 综合性 实践性 回归生活

[论文摘要]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

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江泽民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http://www.studa.net 下一篇:让情感成为教师工作的主线

第三篇:关于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调研报告

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是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激发培训主体内在活力、扩大培训效益、提高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按照总书记提出的“xxx”的要求,我们在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有效提高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与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所以,进一步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的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加强干部理论武装、加大专题培训的力度、统筹抓好各类干部的教育培训,在总结以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突出特色,利用多种现代培训方法,拓宽培训渠道开展专业化培训,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大幅度提高了干部素质。一是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高校专题培训和自主选学。从事业、组织和干部成长需求出发,采取“调研定专题、内容定方式、项目定师资、效果定取舍”的培训工作模式,配合高校专题培训,大力开展领导干部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培训。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设计培训班次,依托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和市党政领导干部作风锤炼基地举办自主选学培训班和域外专题培训班,受到广大干部的一致欢迎,培训主体的主动性得到提高。二是积极探索干部培训新模式,利用短信群发平台开设移动课堂,对广大干部进行“即时培训”,进一步拓宽了培训渠道,增强了培训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自移动课堂开通以来,已累计发送涉及换届纪律、时事动态等相关政策信息xxxxx余条,显示了移动课堂的自身优势和功能特点。三是探索实行专项问题研究式培训,以学员为资源,挖掘学员智慧和潜力,利用集中培训研究破解全市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使干部在研究问题中增长才干。开设了“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题研究班”,在培训过程中做到 “三个突出”,培训结束后把培训成果编印成册送各有关部门,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借鉴指导。

二、影响和制约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虽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由于受主客观多方面因素影响,制约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问题还一定程度地存在:

1、主管部门和参训主体缺少主动性,全员培训机制尚未形成,影响了改革创新的全面推进。现行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体系从上到下是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分类的方式组织各类干部培训,这一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有针对性、实效性地抓好对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观念上的模糊,导致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是组织部门、党校或行政学校在具体组织,具体落实,而有的主管部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搞不搞干部教育培训与自己无关,是组织部门或党校、行政学校的事情,整日埋头于本部门的业务工作之中,对如何组织本系统、本部门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这种单纯靠一个或几个部门去抓培训去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在干部教育培训对象的覆盖面上、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上、质量上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推进。另外,作为参训主体,不少干部认识不到教育培训是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缺乏长期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和理念,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培训,也存在应付心态和完成任务心理。实践证明,参训主体的积极性是保证完成培训任务和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如果参训人员没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或精神面貌去投入,必将直接影响到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也必然使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受到影响。

2、学用结合不紧密,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形势新任务下,要求干部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增强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然而,因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当前大多数干部培训内容与此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组织培训时,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与日常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很好地贴近工作实际、服务工作实践,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学用脱节等问题。目前普遍的现象是,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性和知识性的比较多,没能针对年龄、岗位的不同,实行分层次、分类别、按需设计。受训干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主体,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和主动权。虽然尝试进行了培训需求调研,但由于受到培训主体不重视、需求设计与具体实施相互之间脱节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培训内容不切实际,导致学非所用,在训后的工作中起不到真正的作用,不能真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

3、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不高,培训方式方法陈旧。目前,干部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状况与培训工作的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教师队伍结构、学科门类、授课水平与干部培训工作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党校教师队伍的力量从整体上讲还比较单薄。对应知应会的基本理论和中央的方针政策的阐释性教学还可以轮训式培训,对专业性较强、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成果等进行培训的教师人才则比较匮乏,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不能满足学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干部教育培训方式上大都以课堂灌输为主,实行的是传统课堂讲授方式、面对面师带徒式的培训方法。这种方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难免存在距离,在理论教育的表现形式和传授手段上尚显呆板单调,没能找准和抓住学员的兴奋点,致使学员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来。特别是受教师能力水平的限制,能够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的案例式、研究式、互动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还没有被广泛采用和推行,教学方法不新颖、课堂气氛不活跃,使学员产生厌学情绪,从而直接降低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4、培训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没有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在选任制度设计和实际考核中忽视干部的学习能力。特别是缺少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评估机制,造成学员学与不学、学好学坏都一样。有些单位没有完善的干部学习制度,对干部学习的课时、教材、授课、笔记、考试以及学习纪律、检查考核方式缺乏具体规定,干部学习不规范、不系统、不深入、不持久。有些干部借口工作忙、事务繁杂,学习不认真、不刻苦,搞自欺欺人的形式主义。干部述职制度没有明确的评学要求,没有个人述学,也就是没有对个人学习情况做客观、真实地评价和自我总结,群众就无法对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风气和实际应用能力进行评学,故此,干部就没有提升学习力、创新力的动力。

三、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要围绕中组部长李源潮同志提出的把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主要目标,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完善党的理论教育、领导知识教育和干部党性教育体系,满足干部多样化多层次培训需求的要求,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

一是健全完善全员培训机制。实行全员培训是《干部教育条例》的明确要求,也是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社会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各级干部所在部门(单位)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一步健全完善本部门(单位)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制度,认真抓好干部的脱产培训和在职自学,实现教育培训的全覆盖,切实保证人人受教育、人人得提高。要抓好本部门(单位)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完成调训任务、抓好自主培训、对干部在职自学提出总体要求、建立和落实激励与约束制度、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为本部门(单位)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并要认真做好本部门(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结宣传工作。同时还要发挥部门(单位)领导干部“三带三促”作用,即:带头学习,勤于积累、善于思考,促进自身素质提升;带领学习,上台授课、营造氛围,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头践学,知行合

一、学以致用,促进本地本部门工作科学发展。要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组织部门和党校根据培训任务的需要选聘一定数量的领导干部作为党校的兼职教授,在主体培训班上为学员授课。领导干部每年都要为本部门(单位)干部讲一次课,推进全员培训开展。

二是要强化学习培训成果转化,促进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标准,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围绕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内容,形成岗位职责、业务知识和工作任务等板块,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注重从政治理论和实践能力两个层面入手,全面加强干部素质能力培训。在实践能力上,重点开展专题问题研究班,通过此类培训不断增强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建立培训总结报告制度。每期培训班都要求参训学员撰写总结报告,并在抓好总结报告质量的同时,重点抓好专题研究班的学习培训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还要建立各地区各部门主要领导学习实践成果交流制度。即,各地区各部门主要领导每人每年都要提交一份有关本地本部门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汇编成册在本地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范围内发放,既用于各地各部门之间学习交流,又为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是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干部学习培训的内生动力。要进一步完善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强化对干部在职自学的管理。要求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向本部门(单位)的干部开展一次述学,由本地本部门的干部对其进行一次评学,组织部门每年组织一次政治理论测试对其进行考学。完善干部培训情况通报制度。组织部门要创办《干部教育培训简报》,对各地各部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好的经验做法予以宣传,对未完成培训任务和未按规定参加培训的人员予以通报。要严格落实干部计划调训和点名调训制度。调训干部一经确定,不得拒绝参加培训,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训的,由所在单位党组织出具书面报告并提出调整名单,报组织部门审批。

四是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式,积极探索干部网络培训管理模式。研发在线教育平台,发挥网络教育所具有的教学时空的延展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形式的自主性、个体性等特点,为干部学习提供方便的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内容、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领导干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高效率的获取各种知识技能,成为满足干部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高层次培训需求的有效载体。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数据库,如实记载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及时更新完善,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序调控。

五是要拓展干部教育培训的领域和渠道,突出组织需要。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要在更好地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基础上,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等培训机构的优质资源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要通过完善竞争择优、优化整合、考核评价等机制,激发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活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要注意把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在保证党校教育、域外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同时,积极探索境外培训的模式,进一步拓展干部学习的渠道,搭建对外沟通联络的平台,增强外向度和知名度。

第四篇:关于加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作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战略部署,**被确定为省试点市。根据市委的部署要求,我局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统计部门一定要按照上级的总体总体部署,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真实内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开放的思维、全新的理念、包容的心态、全局的观念、创新的举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

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努力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正确客观评价统计工作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作为反映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晴雨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但党政领导关心重视,老百姓也十分关注;不但关心统计结果,也关心统计过程;不但关心经济指标,也关注社会事业指标。,统计工作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任务越来越繁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统计工作中还有不少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还有不少影响统计整体功能充分发挥的薄弱环节,还有不少制约统计改革和发展的困难和矛盾。可以说,统计事业进入了加快改革和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统计事业发展转型的矛盾凸现期,我们必须清醒的认清统计工作现状,更要准确把握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促进统计事业发展。

一是统计指标体系难以有效地全面反映科学发展的情况。现有统计体系和统计指标虽然不断优化调整,但步伐不快,仍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反映总量和速度的指标多、结构和效益指标少,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多、社会进步指标少,反映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少。

二是统计调查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对统计调查内容的时代性、客观性和可用性要求,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协调性,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加强资源、能源、环境、服务业等统计,增加反映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统计等,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三是统计数据质量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调查对象呈现出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变动频繁、基础薄弱及对统计调查支持配合度下降等特点,瞒报、虚报统计数据现象时有发生,妨碍统计部门实事求是地进行统计,都给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搞准、搞实统计数据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是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计监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统计信息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不够,咨询建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够,统计依法行政和依法统计的力度不够。同时,缺乏有效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互为补充的部门统计机制尚未建立,都直接影响了统计整体功能的发挥。

五是统计部门自身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统计任务与统计力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基层统计力量不足、负担较重,部门统计力量分散、薄弱,统计工作的条件、环境、基础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

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科学发展观,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各项工作的行动指针。作为统计部门,更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统计体系,适应新时期对统计工作的要求。

二、在统计实践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央正确把握当前形势作出的准确判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统计工作是认识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实施宏观调控、进行监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统计工作题中之义,要确立“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统计,科学统计促进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

一是要牢固树立科学统计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离不开统计数据的支撑;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需要统计数据的验证。统计工作与科学发展息息相关。但准确的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没有科学的统计,就会产生偏差,导致错误决策,会贻误大事。因此无论任何时候,统计部门都应当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和勇气。这个“不变”,指的是科学统计的理念不能变。尽管现在统计工作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干扰,面对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作为统计部门来说,要始终坚持科学统计,要统计误差尽可能减小。

二是要确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固树立“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第一要务”的工作理念,把为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统计部门的第一要务,转变服务观

第五篇: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在改革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学校适时时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既是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为此,笔者立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当前正在试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动态家道实践,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效能谈几点本人不成熟的意见或建议以供参考。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它的基本特点,并在教学实践活动加以贯彻落实。

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自主学习,二是活动学习,三是语感积淀,四是创新教育。

1、自主学习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

语文教学要实现主体性教学,或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必须把握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处理角色定位。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或让位,要把自己从“前台”“隐退”到 “导演”策划,组织的角色位置上,同时要帮助学生确立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学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

第二,要确立自主学习的量化标准,在具体的每堂课中,要对老师教学引导的时空占有量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时空占有量确定一个硬性的量化比,具体的量化标准要根据教学改革推进的不同阶段分别确定。在试点阶段,考虑到学生对这一新的教育模式的心理准备和适应度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一标准可以定得低一些,例如,在起始阶段,老师的教学时空占有量可以稍大一点,可以考虑设定在12-15分钟左右,然后再根据不同年级段和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面定,不可搞一刀切的硬性标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学习活动时间与空间占整个教学活动的时空之比,愈大则愈体现主体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要实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大胆实施一些“转移”,关键是教师不要做学生能做的事,变传统的教师之说而学生能说的为学生之说,变教师之写而学生能写的为学生之写,变教师之教而学生能仿的为学生之做。

而之,找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切入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

第四、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首行是主动参与策略:教师要力求使课堂形成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少而精地设疑引趣,促思适时排阻和追问;鼓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认知感。再其次是活动促学策略,通过有目的地组织从二人对子到五人小组,再到10人小组和组织选派代表上台展等活动,提高自学习的效果;最后是合作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合作学习目的的认识,确保合作学习时空,培养合作学习技能,这样,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二、活动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一视同仁”的教

学是无视具体“人”的存在。因此,通过活动来学习,实在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策略,为此,小学语文新大纲强调,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性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学习,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小学语文学科的活动学习,是通过丰富性,多样性,动作的活动,使学习主体内部(观念)活动与外部实践活动高度谐动,以达到自主学习,主体整体素质得以发展。

三、语感积淀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和归宿

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活动,围绕什么而进行和为什么而进行,不同学科的回答是不同的,语文与其学科特质,其活动显然是立足于语文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语言文字基本功和语言素养。这种基本功从素质内涵的角度讲,即是语感积淀。语感对于感受主体而言,是语言感受力,是一种心智能力,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那么,语感积淀从何获得?首先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语言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或能力的开成,显然也要靠训练,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肯定不合训练要求,但如果我们不能从深层次的素质教育理念上,把握住“训练”要义,训练也可能成为“牵制式”的,落入陈旧教学方式的俗套;其次要注重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是语感生成,积淀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并规定量的要求;再次,就是要注重语言的感悟,也就是语感领悟。传统的语文教学也强调积累,也十分重视通过“悟”而“自得”,如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见”或“作”或“吟”等都属于悟的表现。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点拔等主导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感情率, 这才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也才能促进学生语感的生戚与积淀,尽情形成语文素质。

四、培养创造力始终是我们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语言语素质教育的重要取向,为此,这就从客观和现实需要上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营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中,要充分运用教学技巧和方法,驾轻就熟地运用语言艺术,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课到最佳表现。

(二)、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对老师说“不”,引导学生敢于运载教材说“不”,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重视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注意恰当地把知识学习任务“组块”似地教育学生,使其面对困难,努力去解决,强调学习的“顿悟”,独立不反指“个体”合作互动,也是自主学习活动性学习的重要形式。

四、经常训练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求异思考,发散思维。

五、设置情境,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教师要抓住文章中心关键词或词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新的源动力,必须切实加以培养。

综上所有述,小学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必须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主体性发展,通过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听、说、读、写,使其积淀语感形成与提高语文素养,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同时,着重培养创造力。

以上是本人在学习借鉴相关课改理论和校外同行课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人正在从事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而梳理归纳的几点体

会,不妥和错误之处敬请领导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寓卫生标语范文下一篇:供应商承诺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