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研究下的分析化学论文

2022-04-2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与研究下的分析化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充分重视基础课教学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国化学化工基础课教学的改革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有良好的基础,但是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不断前进的课题。重视基础课教学是我国许多名校的优良传统,一批著名老一辈科学家和大量中青年教师都曾在这块土地上努力耕耘,为教材、实验室和基地的建设作了出色的工作。

教学与研究下的分析化学论文 篇1:

四十一年,正青春

《妇女》杂志走过的四十余年岁月,是我国期刊业蓬勃发展的四十年,也是传媒环境不断变化的四十年。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开启了中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进程,也开启了中国期刊业发展新的历史篇章。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是中国期刊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规模最大的一个时期。这四十年,是中国期刊人砥砺奋进的四十年,是中国期刊业改革发展成果丰硕的四十年。

作为改革开放后

全国第二本妇女刊物、省级妇联第一本刊物,

《妇女》杂志逐渐发展壮大,

成为全国发行量领先的女性期刊,

并在媒体环境日新月异的新时期,

创办下半月刊《妇女·女人观天下》,

此后又有了自己的博客、微博,

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并形成了微信矩阵。

创刊与发展:流金岁月四十余载

1980年春夏之际,《妇女》杂志筹划创刊之时,记者华明去采访了著名作家丁玲。当时已经76岁的丁玲女士依旧跟华明交流了许久,她的丈夫陈明同志还拿出了前一年徐州师院编现代作家辞典时要求丁玲写的自传底稿,并允许《妇女》杂志在创刊号上刊发这篇自传。刚刚成立的杂志社还在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大街2段 25号办公,杂志印刷在沈阳新华印刷厂,杂志的国内邮发代号是8-55,国外邮发代号是M597,定价是0.25 元,每月10日出版。时光好像就是如此,一转眼的工夫,努力创刊建社的时光早已远去了,留下了如今经营良好、发展稳定的妇女杂志社。这其中经历的是岁月的淘洗,更是一代又一代杂志人的坚守与创新。

如今,距离那些在和平大街2段25号中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作为辽宁省妇联的机关刊物,《妇女》杂志从创刊便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1980年5月,《妇女》杂志创刊号向社会公开发行。回首创刊之初,妇女杂志社从总编辑到司机一共只有11名工作人员,最初的机构设置包括总编室、人物编辑室、婚姻家庭编辑室、发行部、广告部及办公室。彼时,杂志社的总编辑是许春义,副总编辑郑晋生、赵鸣健,他们带领着最开始的11个人,开拓出了一条在当时看来“鲜有人走的路”。创刊号那48页的杂志在如今看来略显稚嫩,从杂志栏目设置上,就有“生活顾问”“社论”“走在时间前面”“思想论坛”“婚姻家庭”“科学卫生”“电影故事”“诗”“祖国名胜”“小说连载”等。到了第二期出版,栏目立即调整为了较为固定的8个:“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勤劳致富”“恋爱婚姻家庭”“生活顾问”“妇婴健康”“祖国风光”“世界见闻”“趣味点滴”,并向全社会发出稿约。当时,杂志的重大报道大致分为四个方向:对妇女权益的关注,对革命女性的报道,对女性优秀代表的宣传,对女性致富事跡的讲述。

1980年12月,《妇女》杂志刚刚创刊不久,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罗琼同志在辽宁调研期间与杂志社编辑人员进行亲切交流。当她了解到刚刚组建的妇女杂志社一共只有11名工作人员时,她感动地说:“只有发扬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我们妇联组织才能办起刊物,办好刊物。”当她听到杂志社同志汇报“预计到1982年就可以不要国家补贴经费,做到自负盈亏”时,她表达了对《妇女》杂志由衷的赞赏和鼓励。

《妇女》杂志创刊是全国妇女的一件喜事。离开沈阳之后,罗琼同志便撰文写下了自己的沈阳之旅,记录下自己在妇女杂志社的见闻。文章发表在1981年《中国妇女》第三期上。文中,她亲切地称呼《妇女》杂志为“新苗”。她写道:“这是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二本妇女刊物。当我第一次见到这棵新苗时,心里特别高兴,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以后,每当收到新的一期刊物时,我总是尽快抽出时间阅读,现在已经读到第七期了。它的新颖的内容、生动的文采把我吸引住了,使我成为这本刊物的一名热心的读者。”

1981年,根据读者反馈和编辑部的一致讨论,杂志栏目调整为“婚姻家庭”“生活顾问”“妇婴健康”“教子篇”“勤劳致富”“漫画”“知识小品”“祖国名胜”“世界见闻”“趣味点滴”等。到当年第三期,杂志又增加了“文艺园地”和“世界妇女一瞥”,满足读者们的阅读需求。

1981 年的1期杂志出版时适逢中国春节,杂志特开辟了专栏“祝贺新春”,不仅介绍了我国春节的习俗,还介绍了国外庆祝年节的不同风俗,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一体,又体现出了杂志与读者的互动。这一期上,还刊登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给本刊编委会的信,足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株“新苗”的关爱。

翻阅一本本来自四十多年前的杂志,时常会感受到当时社内员工对这本杂志的精心编排与反复调整,为的就是让这本刊物更方便读者阅读。比如1981年四期杂志开始,目录调整至封三之前,而到了第八期,又恢复成封二之后刊发目录。这种对杂志的雕琢不仅体现在单期杂志之上,也体现在了这些年来杂志的无数次栏目调整上。1983年,杂志的栏目调整为“婚姻家庭”“笔会”“勤劳致富”“社会大学”“家庭教育”“生活顾问”“妇婴健康”“知识小品”“百花园”“祖国名胜”“世界妇女一瞥”“俱乐部”“趣味点滴”以及其他重要报道。到了当年第十一期,杂志又增加了“国外用品窗口”和“儿童故事会”栏目,杂志的知识性、实用性、服务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986年1月,《妇女》杂志进行首次大规模改版并将价格调整至 0.42 元/册。新增杂志宣传语“向社会宣传妇女,向妇女宣传社会”;将目录调整到内文第二页,在第一页由责任编辑撰文向读者介绍每期杂志的编辑意图,并推荐最值得一读的部分文章,给读者更有效率的阅读体验。另外新增“少女之夜”栏目,刊登少女呼声,发表解决少女切身问题的文章。不仅如此,杂志还在每期举办“知识百科测验竞赛”,提高妇女素质,普及妇女知识,增强与读者的互动。

1988年,《妇女》杂志迎来创刊100期。7月,由妇女杂志社与其他19家地方妇女报刊社联合创建的全国新闻出版界首家以经济开发为中心的驻海南机构——“全国20家地方妇女报刊社驻海南办事处暨海龙实业开发股份公司”宣告成立。8月,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为杂志题词:“祝贺《妇女》杂志出刊百期,愿它更上一层楼。”同年11月杂志上,封底第一次刊发了力士香皂的整版彩色品牌广告。1989年1月,《妇女》杂志出版时间由每月10 日调整为每月1日,杂志定价调整为0.96元/册。6月,杂志社迁至沈阳市大东区小北关街177号。杂志社开始自办发行,之后延续至今。杂志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单期发行量一度超过100万份。在杂志获得读者认可的同时,妇女杂志社时刻不忘回馈读者,积极举办多次主题征文和座谈会,联络读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始终不忘服务妇女群众的办刊理念。

走过了艰难但充满激情的初创时期,《妇女》杂志进入了平稳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平稳发展之中,《妇女》杂志依旧不断推陈出新,紧跟时代脉搏,积极服务读者。1990年1月,杂志“刊首篇”栏目刊发文章《新春寄语》,这是杂志总编辑第一次在当年第一期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这一年也是《妇女》杂志创刊十周年。5月份,为庆祝杂志创刊十周年,杂志社与读者一同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当期杂志“刊首篇”刊登书法家徐炽为《妇女》杂志创刊十周年题写的贺诗:“十年耕耘非寻常,赢得读者遍四方。锐意求新不停步,百花园中更芬芳。”杂志内文还刊发了杂志编辑向读者致意的专版,《妇女》杂志逐渐成为基层妇女群众不可或缺的知心朋友。同年的9月刊发《庆祝创刊十周年,百科知识竞赛获奖名单》:10名读者获得一等奖,30名读者获得二等奖,50名读者获得三等奖。另有 200 名读者获得四等奖,500名读者获得纪念奖。

进入稳步发展时期,1995年 4月,妇女杂志社搬至沈阳市沈河区二纬路34号,妇女杂志社的内设机构逐渐精简固定为编辑部、发行部、广告部和办公室。《妇女》杂志亦进行了多次改版,以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精神面貌的日新月异。1997年1月刊上,新增了一个特别的栏目——“本期主题”,第一期的“本期主题”刊登了《呼唤公民责任意识——学习六中全会决议座谈纪要》,这标志着《妇女》杂志的内容编辑进入选题策划时代,虽然在之后的办刊中,栏目名称时有调整,但选题策划这一组稿方式延续至今。选题策划虽然给撰稿、组稿工作提高了难度,但获得了良好社会效益。举例来说,《呼唤公民责任意识》一文,用近4版的篇幅刊登了当时辽宁省妇联主席和副主席、辽宁省社会学会会长以及沈阳市心理研究会所长、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等的文章,对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会议精神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会议精神。1997年3月刊的“本期主题”为《求美得丑:女性时尚尴尬》,在妇女节到来的月份里适时地推出了女性普遍有兴趣又担忧的话题——美容和整容,帮助女性在变美的道路上理智分析,并指引读者如何在必要的时候及时维权。

1998年10月,妇女杂志社迁至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9号的沈阳迎宾馆院内直至今日。发展至2005年,《妇女》杂志栏目基本固定为“人物”“视野”“婚恋”“生活”四大版块,杂志始终围绕着“向社会宣传妇女,向妇女宣传社会”的办刊宗旨,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倡导新思想、新道德和健康科学的新生活理念。《妇女》杂志以积极引导广大妇女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提高广大妇女科学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为己任,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发挥了其他期刊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获得了读者认可的同时,《妇女》杂志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1 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是国家“双效期刊”;2004年被辽宁省政府授予“辽宁省宣传妇女儿童特别奖”,并连年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财政厅、邮电局也都从不同方面对杂志社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妇女杂志社连年完成财政部门与上级相关部门核定的利税指标,为国家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税金。

最近十年,面对着急速变化的传媒环境,多年来只精耕单本刊物的杂志社经过研究决定,积极筹划下半月刊的创刊工作。2011年5月,杂志社向社会公开招聘下半月刊的编辑人员,至8月,下半月编辑部组建完成。2011年11月,《妇女》杂志下半月刊《妇女·女人观天下》杂志创刊号正式出版,读者群定位职场女性。杂志拥有六大版块,分别是“焦点”“世相”“财富”“茶歇”“男女”“情爱”。《妇女·女人观天下》一经上市,便受到了广大妇联干部和职场女性的喜爱,发行量迅速上升,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中,在纸媒发展并不乐观的环境里,妇女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迎难而上,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别样的发展之路。

回首流金岁月四十有余,我们要感谢各级妇联组织对杂志的支持,感谢读者对杂志的喜爱和包容,感谢杂志社历任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对期刊事业的坚持。这四十余年,对杂志社来说,既是十分艰难的四十余年,也是异常幸福的四十余年。艰难的是,创业容易守业难;幸福的是,组织的支持依旧,读者的喜爱依旧,我们的初心依旧。

创新与未来:与时代一同进步进入

2010年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传媒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前所未有地加快了,伴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信息大爆炸,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知识以及相关资讯的获取途径也在不断更新,“无纸化阅读”悄然兴起。

“无纸化阅读”指伴随社会进步、移动互联网进步带来的一种新型阅读模式,其主要包括电子书、公众号文章、实时新闻、微博微信中的个人言论等,阅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无疑冲击着报刊的发展,这段时期,传媒界最流行的话术便是“纸媒式微”。

没错,纸媒式微。因为读者们阅读方式的改变是社会进步的缩影,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但作为纸媒从业者,我们需要改变的是如何在这种行业整体“式微”的客观环境下,坚守住自己的阵地,守护好这本杂志,守业好这家杂志社。

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我们便默默做好自己的一叶扁舟;无法躲避大风大浪,我们便学会跟风浪一起成长。进入到新时代,在办好两本刊物的同时,妇女杂志社一直不断拓宽业务,在有限的人员调配下,《妇女》雜志充分发挥省妇联机关刊物和党刊优势,发挥“中国新时期最受喜爱的女性和家庭代表性期刊”品牌优势,发挥专业新闻出版队伍优势,先后与各级妇联组织和单位合作出版了增刊特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了合作方的广泛赞誉。

2011年,杂志社与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妇联联合策划出版了《妇女(增刊)·佟二堡的女人增刊》,这本增刊是以佟二堡特区杨桂杰、孟凡华、付荣华等12位荣获辽阳市“巾帼建功”行业标兵荣誉称号的女性先进事迹为题材,全面诠释这12位女性敢闯敢试、抢抓机遇开创皮装裘皮市场,以质量求生存,使佟二堡逐渐成为国内三大皮装裘皮集散地之一,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快速稳健发展的可贵精神事迹,激励动员更多妇女投身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妇女(增刊)·佟二堡的女人》是《妇女》杂志创刊以来首次与县级组织合作出版增刊。

2014年12月29日,辽宁省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辽宁人民会堂开幕。来自全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600名妇女代表,肩负全省妇女的重托,齐聚一堂,共商妇女事业发展大计、共绘妇女工作新蓝图。针对此次大会,妇女杂志社与辽宁省妇联联合策划出版了《妇女·辽宁省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特刊》,展现了辽宁妇女工作的五年进展,广大妇女自觉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融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在各条战线施展才华、开创业绩、成就梦想,充分展示了辽宁女性锐意进取、敬业奉献、聪慧勇敢、勤俭自强的时代风貌。

2015年4月24日,盘锦市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妇女杂志社与盘锦市妇联联合编辑出版了《妇女·盘锦市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特刊》,全面展现了盘锦市各级妇联的工作成绩,向社会讲述一个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的盘锦故事。

2018年元旦前夕,由铁岭市妇联与妇女杂志社联合策划、妇女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妇女·铁岭妇女工作特刊》出版发行。特刊宣传、展示了近年来铁岭市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的突出成就,庆祝铁岭市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在此基础上,杂志社又与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些受到社会各界喜爱的图书产品。不仅如此,杂志社还启动了开展为社会各界人士和家庭代写家训、回忆录等业务,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努力打造杂志社新经济增长点。

2013年,由妇女杂志社编辑、沈阳出版社出版的《喜欢辽宁的100个理由》一书,向全国乃至世界全面推介辽宁省的经济(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历史、地理、人物、民俗、物产等方面优势和特色,为读者展现一个全景辽宁,并以100个场景的描写介绍,给出读者爱辽宁的100个理由。

2017年,妇女杂志社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合作出版“智慧女人书系”,书系一套六本,分別为《女神是这样炼成的》《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我的美丽我做主》《给生活来点儿诗意》《女人赚钱这件小事》《不枉此生遇上你》,书系以《妇女》杂志30多年精华内容为依托,精心编排,重新编辑,图文并茂地向读者们全角度地展现了“智慧女人”的奋斗与精彩、思考与感悟。2018年3月初,在妇女节到来之际,杂志社召开了智慧女人书系首发式。

2019年初,妇女杂志社精心编辑出版、装帧印刷精美的《漫画每周一诗(古诗小学版)》出版。该书是《妇女·女人观天下》的“一诗一画”栏目的合辑与拓展产品。2017年底,妇女杂志社新创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栏目“一诗一画”,并在《妇女·女人观天下》杂志与读者见面,栏目以每期四幅中小学教材必学古诗配以漫画的形式刊发,一经推出,迅速受到读者的喜爱与好评,成为《妇女·女人观天下》的品牌栏目。为了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集中品鉴、学习、珍藏的需求,妇女杂志社组织精锐编辑力量,将“一诗一画”栏目重新进行了编辑整理深加工,结集成册出版。

此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读者对新媒体的接受度显著提高的同时,妇女杂志社适时专门组建了新媒体部门,并拥有“妇女杂志”和“妇女·女人观天下”两个微信公众号和一个杂志社官方网页。其中,“妇女杂志”是杂志社官方微信号,这几年原创、转发大量全国、省、市、县(市、区)各级妇联和杂志社工作信息,并将全国妇联、省妇联和我省各市县区的妇联微信平台整合,建立了“妇女微信矩阵”,将100多家妇联微信平台集中在一起,方便各级妇联和读者使用。

四十年砥砺前行,四十年沧桑巨变。从第一期《妇女》杂志的诞生,到如今女性杂志占领半数市场的今日,中国妇女事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关注与影响:那些见证历史的重要报道

四十余年期刊岁月,往期杂志等人高,翻看早已泛黄的杂志,如同重新走过那些黄金般的过往时光,值得久久回味的,是杂志上的那些影响至今的精彩报道。

专访丁玲

1980年5月创刊号上,《妇女》刊发了对作家丁玲同志的专访。当时,丁玲同志正罹患乳腺癌,但她依旧保持着写作的热情,正在从事一部搁笔中断了二十多年的长篇小说的创作。

对宋庆龄同志的专题报道

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同志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妇女》杂志迅速完成了关于宋庆龄同志的专题报道,刊发在1981年7月的《妇女》上,封面用了宋庆龄同志的照片,当期杂志的封二刊登了宋庆龄的独照以及她与孙中山先生的合影,内文刊登了邓颖超撰写的《向宋庆龄同志致崇高的敬礼!》一文,以及由时任辽宁省妇联主任王哲同志撰写的《继承宋庆龄遗志 做好儿童少年工作》一文。

刊发中国妇女生活史话

1982年2月开始,《妇女》杂志连载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副主任田家英的系列文章《中国妇女生活史话》,从“女娲氏”说起,刊发了《“民知母而不知有父”与姓字起源》《古时候的家庭》《“一夫一妻”与最初的贞操》《女奴隶的生活》《宗法制度》《古代的结婚与离婚》《作媳妇的道理》《再说“妾”》一系列文章,集趣味性和科普意义于一体,深受女性读者喜爱。

对著名电影演员田华的专访

1983年2月刊发对著名电影演员田华的专访报道。当时,田华已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妇联执委,中德友协理事、影协理事、全国文联委员,但她依旧不放弃对表演的追求。彼时正在参加电视剧《母亲与遗像》的拍摄,但她却说,自己年龄大了,愿意为有才华的年轻演员当“绿叶”。

报道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女战士

1984年8月,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日子里,《妇女》杂志刊登了20位当时还健在的红军长征女战士的小传,她们分别是:刘英、谢飞、钱希均、钟月林、李桂英、危秀英、谢小梅、王泉媛、蹇先任、蹇先佛、马忆湘、陈罗英、林月琴、汪荣华、陈真仁、杨文局、张秀明、吴朝祥、刘丽清、周东屏。

刊发科学岛上女专家

1985年10月,刊发题为《科学岛上女专家——访“何氏三姊妹”中的大姐何怡贞》的专访,报道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光谱学专家何怡贞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事迹。所谓的“科学岛”其实是当时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和几个研究所的所在,而何怡贞便在其中的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

专访作家端木蕻良夫妇

1986年11月刊登专访文章《艺术的结合——访著名作家端木蕻良夫妇》,介绍了作家端木蕻良和妻子钟耀群的婚恋故事,首次为读者展现在端木蕻良中风前后以及特殊时期,钟耀群对他的悉心照顾与不离不弃。

访罗瑞卿夫人郝治平

1988年2月刊刊发了专访文章《非凡的女性——访罗瑞卿的夫人郝治平》,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的夫人郝治平坎坷又传奇的人生经历。作为共和国警界的前辈、首批女警官之一,郝治平在公安部工作了十年。在公安部工作期间,郝治平曾先后任办公厅秘书、宣教处处长、政治部办公室主任等职。

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报道了先进典型人物毛丰美

1989年9月《妇女》刊发文章《科学致富的梨树村》,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报道了先进典型人物毛丰美带领辽宁丹东凤城大梨树村走上致富路的事迹。2016年,毛丰美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向毛丰美同志学习。

宣传“优秀领导干部”韩云娜

1990年3月的“刊首篇”刊发辽宁省妇女联合会“关于向韩云娜学习的通知”,号召广大妇女同胞向原辽阳县委副书记韩云娜学习。4月刊的“当代女性”栏目,刊发了长篇通讯《八十年代的焦裕禄——记“优秀领导干部”韩云娜》,对韩云娜先进事迹进行详尽报道。

专访焦裕禄女儿焦守云

1991年6月刊发文章《兰考大地的泡桐树》,专访焦裕禄女儿焦守云,文章用一个女儿的视角讲述一位父亲的故事、一个家庭的故事。当时,焦守云刚从影片《焦裕禄》首映式的演出场地归来,当看到记者的采访提纲,她十分感兴趣并热情地接受了采访,还为杂志题词:“我要做爸爸的好女儿。向妇女杂志社读者问好!”

专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化学家高小霞

1992年1月刊发文章《未名湖畔夜话——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化学家高小霞一席谈》。高小霞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她长期致力于分析化学的教学与研究,专于电分析化学和极谱催化波以及环保大气污染监测仪的研制。晚年又开创稀土极谱络合吸附波分析方法,应用于稀土农用的植物生理功能研究中。专访中,高小霞不仅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小故事,还讲述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幸福与遗憾。高晓霞的丈夫是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两人育有4个女儿,但平时却都难有时间陪伴女儿。

专访耄耋之年的冰心

1992年2月刊发文章《愿活百岁见“小康”——中国文坛泰斗冰心近况》,对时92岁的冰心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专访中,冰心不仅透露了自己笔名“冰心”的由来,还分享了自己的生活情况,虽然身体常有状况出现,但依旧坚持着写作的习惯。不仅如此,冰心先生还说自己想要活到一百岁,要看到中国“四化”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亲身体验“小康”社会的生活。

对白雪洁事迹进行连续报道

1994年4月12日,一名无辜儿童遭到歹徒残害,白雪洁奋不顾身与歹徒搏斗,保护了素不相识的儿童的生命,自己却身负重伤失去了右手。为了弘扬白雪洁舍己救人的高尚精神,同年4月18日,鞍山市委、市政府发布决定,号召全市人民向白雪洁同志学习。对白雪洁的事迹,《妇女》杂志率先进行详细报道,报道首发在《妇女》杂志1994年的6期刊上,迅速引起全国强烈反响,1994年8期刊专门开辟了“向白雪洁学习”的专栏,发表了文章《白雪洁,女性的骄傲》《英雄义举动京城——白雪洁事迹报告团在北京》,号召全国向白雪洁同志学习。

刊发连载作品《我和刘炽三十年》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这首《我的祖国》由音乐家刘炽作曲。20世纪90年代,《妇女》杂志编辑想邀请李容功写一写关于她与刘炽的婚恋故事,连载在杂志上。起初,李容功并不愿意,经过丈夫刘炽的一再劝说,李容功写下了 5万余字的回忆性文章,名为《我和刘炽三十年》,连载在《妇女》杂志1995年7期-12期刊上。文章在读者中引起轰动。1996年的2月刊上,还刊登了《< 我与刘炽三十年 > 读者来信摘编》,无论褒贬意见,都一一收录刊登在杂志上。

對作家陈忠实进行专访

1997年1月刊发了《妇女》杂志记者对作家陈忠实的专访文章《白鹿原下赤子情》,从家庭的角度切入,介绍了陈忠实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故事,让读者读到作家之外的陈忠实。陈忠实先生还为杂志题词:“建构健康健全的当代妇女心理。”

刊发邓颖超和秘书之女小七的“祖孙情”

2004年5期“岁月留痕”栏目独家刊发了《邓颖超和她的七孙女》一文,揭开了周恩来、邓颖超夫妻与秘书的女儿赵琦的“祖孙情”,这段没有任何血缘却情深意浓的“祖孙情”,这个中国名人和普通女孩的真实故事,给读者展现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鲜为人知的一面。

对抗联女英雄进行报道

2005年11月刊发了《抗联女英雄——侵华老兵为你作证》一文,讲述了当时已经 82岁的抗联女英雄康莲的故事。康莲出生在黑龙江省通河县,参加过赵尚志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一次和日军的激战中受伤被俘,日军对她严刑拷打,被战友解救时,她双手伤残,失去战斗能力,在大部队转移时,她不得不回到老家,事迹直至见诸报端才为人所知。

刊发郎平的家庭故事

2006年4月的“名人明星”栏目刊发了《郎平:走过单亲母亲对女儿的愧疚岁月》,那些年,中国女排名将郎平因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而在世界排坛和华人圈引起轰动,但鲜为人知的是,郎平的这个决定主要是因为想有更多时间陪伴在美国的女儿。

刊发冰心之女吴青的人大代表之路与人生故事

作为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儿,吴青既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又是任期长达27年的“最难对付”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她在1988年首创了人大代表选民接待日,并坚持每星期用一个下午倾听民声,主动不定期向选民汇报。2011年12月20日,吴青卸任人大代表,2012年4月,《妇女·女人观天下》刊发《吴青:人民代表》,向读者讲述吴青的人生之路与“代表”之路。

刊发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性刘洋的人生故事

2012年6月29日11时15分,神舟九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女航天员刘洋微笑出舱。刘洋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性,也在全球57名女航天员队伍中第一次写下中国人的名字。2012年8期《妇女》的“魅力女人”栏目在第一时间刊登了关于刘洋的文章,标题是《神女不是嫦娥,是刘洋》,讲述了刘洋从空军女飞行员到女航天员的奋斗历程,还为读者介绍了刘洋的婚姻家庭生活。

刊发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的成长和创业故事

2012年10月,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被媒体曝出与陈东升低调完婚的消息,一时间,人们才发现,一向默默做事的孔东梅已经创业传播和推广“红色经典”许多年。2013年2期《妇女》杂志在“魅力女人”栏目刊登了关于孔东梅的成长和创业故事,也介绍了她对外祖父革命精神的传承。

刊发女排名将朱婷的成长故事

2016年8月20日,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上,中国女排以3∶1力克劲旅塞尔维亚队摘取金牌,进攻核心朱婷全部八场比赛独得 179分,扣球成功率高达42.27%,成功当选奥运会女排最有价值球员,引起世界排坛的关注。朱婷在赛场上英姿飒爽的身影让人很难猜到她的家庭背景,《妇女》2016年10期刊登了《朱婷:父亲的三轮车碾出我的金牌人生》,为读者讲述朱婷的成长经历。当年年底,朱婷获得网友评选出的“中国9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中的第一名。2017年10期的《妇女》又刊登了《朱婷: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力量》,讲述了朱婷在排球道路上的努力与成绩。

策划刊发革命家的情书系列文章

2017年情人节到来之际,《妇女·女人观天下》杂志在 2017年2期杂志上刊登了《革命家的情书》头题策划,展现了革命家们志同道合、专一深情、相濡以沫的婚姻情感。这些浪漫情书有的写于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有的历尽艰险才送達爱人手中,穿越烽火年代,又经数十载岁月洗礼保留至今。一封封革命家的情书既让读者看到了革命家的另一面,也为读者重新诠释了真正的爱与浪漫。

刊登“从一大到十九大”选题策划,展现中国共产党辉煌的96年

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妇女·女人观天下》在2017年11月刊策划了《从一大到十九大:辉煌的96年》选题,用19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回顾中国共产党的19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回顾党代会的历史,也是帮助读者回顾中国共产党始终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心连心的历史。

刊发以《巾帼盛会》为题的系列文章报道全国妇代会盛况

2018年10月30日-11月2日,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妇女·女人观天下》11期刊发了从妇女一大到十二大的系列文章,回顾历届妇代会重要议题,以及这些议题对之后妇女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策划武汉抗疫专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武汉一时间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妇女·女人观天下》2020年4期刊物上策划了头题《武汉必胜》,聚焦武汉抗疫中奋战在一线的人们,他们既有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也有甘做幕后英雄的抗疫保障者,还有抗疫中志愿者,他们为战胜疫情日夜奋战,他们的付出润物细无声,而我们用这期头题策划记录下他们的付出、坚守与奉献。

女性扶贫第一书记选题策划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人民福祉。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妇女》2020年7期的“本期话题”栏目刊登了在脱贫攻坚战第一线驻村“第一书记”的故事,选取了三位女性第一书记,通过讲述她们的驻村故事,展示千千万万冲在扶贫最前线、为国家建设无私奉献青春的扶贫干部群体。

作者:洪小博

教学与研究下的分析化学论文 篇2:

要充分重视基础课教学

一、充分重视基础课教学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国化学化工基础课教学的改革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有良好的基础,但是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不断前进的课题。重视基础课教学是我国许多名校的优良传统,一批著名老一辈科学家和大量中青年教师都曾在这块土地上努力耕耘,为教材、实验室和基地的建设作了出色的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教材编写小组到后来的课程结构小组,再到后来的几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历时40多年,一批来自各高校的同志团结在一起,为提升教学水平作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多数人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出席本次会议,如北大的张滂院士,童沈阳、华彤文和常文保教授,厦大的田昭武院士,吉大的孙家钟院士,北师大的刘若庄院士,复旦大学的邓景发院士,南开的汪小兰教授,原华东化工学院的朱明华教授,浙大的俞庆森教授等难以列全,都曾经在上述学术组织中作过重要贡献。当我们聚会讨论教学问题时自然会想到他们,特别还应该提到的是原教育部高教司的陈祖福同志,他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广交朋友,努力为提高基础课教学创造条件,为大学化学教学研究中心、大学化学杂志以及理科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等的创办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想前人的奉献和榜样,看眼前的实际和问题,使人感到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当前讨论办好本科教育特别是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有这么多年轻同志专程为研讨基础课教学与会是十分令人鼓舞的,深盼在这“漫漫”路上通过大家共同“求索”,能够克服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探出一条适合我们国情、提高教学质量的道路。

南京大学“十一五”本科生培养规划中有两句话:“牢固地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确保一流的教师讲授本科课程,确保学生得到一流的培养”。这两句话无疑是正确的,高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影响。读本科时,年轻人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人生观、方法论正在形成,这段教育对学生涉足社会后的工作和终生学习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都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基础课教学的成功与否是本科教育的一个关键,具有名副其实的打基础的意义。上述第一句话所强调的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本是人们的共识。第二句话讲要一流教师讲授本科课程,要学生得到一流培养,我国的许多名校在“文革”之前也都是这么做的,这也正是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把这些都写在规划中,用心良苦,也表明在现实中还没有能把教学工作放到中心地位,没有能把本科教育放到基础地位,还没有能做到一流的教师讲授本科课程,没有能确保学生得到一流的培养。

教师对一所学校的重要性有过许多论述。小平同志讲:“一个学校……关键是教师”;竺可桢认为:“—个学校……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也强调:“大学的荣誉在于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住脚,教师一定要出色”。我国素有“天地君亲师”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为什么把教师提到这么高的地位?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做人做事做学问都有重要影响。现在有一些著名学者在建议重办西南联大,他们在怀念五六十年前的一所学校。众所周知,在那20世纪40年代抗战内迁时期,西南联大的物质条件极差,但是教学第一线上却是名师荟萃,教学质量很高。杨振宁先生在1982年讲过:“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当年在西南联大听王竹溪先生讲授量子力学时的笔记,它对我仍是有用的参考资料”。其实我国许多名校的情况也类似。以20世纪50年代的南京大学为例,基础课上就是名师会聚,教我们普通化学的是倪则坝教授,教无机化学的是戴安邦教授,教分析化学的是高鸿教授,教有机化学的是高济宇、李景晟、陶桐教授,教物理化学的是李方训、傅献彩教授,这当中许多人都是化学界的领军人物。当时,重要的外系课也是如此,如为化学系学生教理论物理的是程开甲教授,他后来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元勋;教化工原理的是时钧教授,他后来被誉为“化工研究和高校化工教学的一代宗师”。这些名师中许多人是学部委员,即现在的院士,认真负责,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们在教学中广征博引,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不仅讲授专业内容,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潜移默化。

最近在报刊和一些场合不时可看到或听到人们对高校本科教学的议论,其中不乏一些权威人士的批评,例如:“现在很缺好教师给本科生上课”;“现在教授既不教又不授”,等等。看来这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南京大学也不例外。南京大学有30位院士、50位左右长江学者、近百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其中在基础课教学第一线上的寥寥无几。大家心中明白过去不是这样,现在也没有人公开说就应该这样,而且有的地方已经采取一些措施促使教授上讲台,但似未见明显成效。这是怎么了?难道说这么多的骨干教师对本科教育对基础课教学都不重视了?是否可以试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探讨一下可能的解决途径?

二、事出有因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大学功能发生了变化。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也是办科研的中心。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高校在恢复教学秩序的同时日益重视科研工作。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三大功能是:教育、科技和为经济建设服务。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百年校庆时充分肯定了高校取得的进步,指出: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近20多年,我国高校的一个明显变化是逐步地从主要从事教学变成教学和科研并重,有的地方实际上更加重视科研。在“985工程”、“211工程”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3年高校科技经费比1996年增加了5倍,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建设一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追求中,许多高校想方设法,包括政策上的倾斜和激励,争取科研任务,提升科研水平,增加对科研的投入。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高校的扩招。我看到一个资料:1993年,高校师生比为1:6.5;1998年,升到1:11;2001年,再升到1:18.6。据统计,有30所学校的师生比竟然已高达1:25到1:41(《高教研究与探索》,2005年第4期)。显然教学任务有了大幅度而迅速的增加。南京大学教务处的同志给我一组数据:1995年,南大有1711位教师,6796名本科生,1825名硕士生,584名博士生,师生比大体上是1:8。2005年,南京大学本科生为12202名,大约翻一番;硕士生6767名,增加约3倍多:博士生3197名,增加约5倍有余;教师为1962名,只增加约15%。学生数与教师数增加的差别如此悬殊,教师负担的明显加重是

不言而喻的。

从完成一所大学所肩负的任务和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素质来说,教学和科研都重要。但是教师的人数、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在科研和教学两项任务同时都明显加重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就成了必须认真探讨、妥善处置的问题。科研的成效,如发表文章、专利或成果的应用、转让等,往往立竿见影,效益明显,可见度高。而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生身上表现出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用人单位的反映等,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显示,其滞后性明显而且其直接可见度往往不高,一些人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不重视,或者熟视无睹,也许与此有关。高校中较普遍存在的“重科研挤教学”的现象,当然会影响到所培养的本科学生质量,这实际上已有反映。

第三,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原因,是管理未能适应已经发生的变化,未能起到应有的良好导向作用。譬如现在有许多评估,从评学校到评团队、评个人,不少都是主要看科研成果,教学好坏占的分量甚少,甚至无足轻重。这就难免引导人们更多地去关心科研而不重视教学,出现重科研挤教学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尽管领导上一再讲要重视教学,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学术骨干的主要精力并不在本科教学,不在基础课教学。有的单位采取措施促使部分学术骨干走上教学第一线,有些做法像赶鸭子上架,如果不走上教学第一线就不能当教授、不能享有某些津贴等等。众所周知,凡做一件事倘若只是被动地要我做,而不是我自己真心实意地认为应该做、想去做,其主动性和效果是大不相同的。现在有的学术骨干即使上了本科教学第一线也常会心不在焉,这不能全怪他,因为他有后顾之忧,在教学的同时他还必须考虑如何去争取科研项目、写文章和完成任务,否则考核通不过。事实上存在着一些有形无形的因素,使人们产生搞教学不如搞科研的感觉,从而对教学工作没有应有的光荣感而失去动力,造成了重要教学环节的松弛,甚至出现一些怪现象。例如一向是化学系四大基础课之一的物理化学,已经取消了原有的习题课,还出版了习题详解。听说习题详解很受欢迎,销路好,经济效益高,有的冒名顶替出的假书也公然问市。有教学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对学好物理化学来讲,独立解题有多么重要,它对于启发思考、学以致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经过深刻思考,解了难题常会有豁然开朗、受益无穷之感。国外有的著名物化教材就是以习题贯穿全书,能全部解出也就掌握了要点。现在有了习题详解,学生做不出可以照抄,老师也不用改了,似乎省事不少,实际害人不浅。过去物理化学课,200多人的学生,有4-5位助教,习题课和思考题的讨论分小班进行,现在也是200多学生,不配助教,没有习题课,讲课教师本人还必须想法申请科研经费,否则考核不合格。上述现象有一定代表性,不同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大同小异,的确应当引起注意了!

三、协调安排教学与科研,关键在管理

大家都期望能建立或完善一套符合国情,使教学与科研得以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希望至少能有以下几点共识为基础。

第一,要正确理解“双肩拂”这个概念。将它理解为教学和科研对培养教师和学生、对完成学校的任务和发展都重要,无疑是正确的。而如果把它机械地解释为两肩必须同时挑上差不多重的担子,那么多数人恐怕做不到,更难以都做好。

第二,科研要创新,教学同样也要创新。教学的创新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创新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迅速发展这方面的创新和与时俱进将是个永恒的课题,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对人才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高质量的科研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高质量的教学同样也要全身心的投入。王选教授在谈到北大方正时曾讲:“从1975到1993年这18年中,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每天上、下午和晚上三段时间工作,身心极为紧张劳累,没有权利像普通人那样生活。”正是通过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他带领方正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获得了国家量高科技奖。试想,假如当年北大要王选每周带三天实验,去“双肩挑”,那么他那富有自主创新的成果能出得这么快这么好,甚至能出得来吗?和科研一样,教学也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的。大学的本科教学已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上好课不只等于讲懂课,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不断地刻苦钻研,包括时间和经验的一定积累。不要把教学看作一件有空时兼顾一下就能做好的事,要给它以应有的地位。

第四,科研人才难得,教学人才同样难得。科研人才难得的例子常见诸报导,当年有关数学家陈景润的报告文学许多人可能都还记得,他经过刻苦钻研解决了世界难题,是难得的科研人才,大家也知道他不善于表达和讲课,连中学的一元一次方程也没能讲好,曾因此失去工作。在高校中像他这种人最适宜的工作当然是集中精力从事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相比较之下,不难体会出那些既有良好科学研究基础(虽然没有那么拔尖)又善于表达、热心教学的人才也是同样难得的,对这种人就应该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全力或以绝大部分精力投入教学,特别是基础课教学和教材建设。对不同特色的人才,要用其所长使其各得其所,并都给以应有的尊重和待遇,这是事业兴旺发达不可缺少的要素。

在这些共识的基础上,着力建设一个合理分工、公正竞争的和谐环境,完善一套严格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努力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矛盾,就可望做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师资是关键。对青年教师先要全面培养,对中年教师则要合理分流用其所长。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创新能力最旺盛,宜让他们以主要精力从事科研,着力地向纵深、前沿发展。经过十多年努力,在40—45岁的时候,他们在科研方面有了较好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做事、做学问的经验,而且此时各人的素质、特长包括表达能力、科研潜力、兴趣爱好等应当都已经比较清楚,再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进行分流:一部分人科研出色,潜力很大,可让其成为科研和培养研究生的骨干;一部分人表达能力强,对教学有兴趣,则鼓励他们全力或以绝大部分精力投入教学,特别是基础课教学和教材建设,并给以应得的地位和待遇。这样,各得其所,用其所长,公正对待,对造就人才,对学校对教师,对教学对科研都利多弊少。试想,对类似数学家陈景润这样的骨干,倘若硬要他去搞教学,有什么好处?再补充一个例子,南京大学强化部有一位卢德馨教授,他在有了比较好的科研基础后,于1987年,45岁左右,全力投入强化部的工作,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着手编写教材,更新内容,探索研究性教学。他的教材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全国名师,清华大学请他去讲授大学物理,在清华网站上对他的新编教材给予很高评价,指出这是“我国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

义的教改成果”。我们应当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这种教学名师应可算是南京大学的一个“原始创新”成果,在很多单位都在努力为出“杰出青年”、“长江学者”或“院士”而创造条件的时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创造一些条件为多出一些像卢德馨这样的名师而努力呢?看来这与领导们的人才观和政策导向有关。

当然,让30岁左右的教师以大部分时间进行科研的设想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是否会人手不足?吸取国外的经验,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作用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优秀的研究生作TA(Teaching Assistant)参加教学,已是国际惯例,是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环节,它既有利于研究生的全面培养(教师们都常有这体会:第一年的教学往往对自身的提高也最显著),又能够部分缓解师资的不足,而且通过这一措施进一步改善研究生的生活待遇,也可能会有助于吸引优秀的生源。我们现在不少学校已经在研究生助管、助研和助教等方面作了探索,可是力度不够,吸引力不大,似乎各方面都满意的例子不多。往往是研究生本人对此无迫切要求,导师怕影响论文工作不积极推动,任课老师或实验主任感到总不如专职教师,管理不大方便。这件国外已是常规的事,为什么在我们推行时却如此困难?看来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在美国有些学校里研究生想做TA往往要通过申请和竞争,导师也鼓励学生去做TA,这样原来要由导师负担的一些研究生费用(包括研究生的吃、住和学习所需的开销,是个不小的负担)将由所在的院系发放。我们现在的情况则不然,学生不是自己申请要做TA,而是系里要他做,多数导师不是极力促成此事,有的还不支持(他们不为研究生的吃、住和学习买单,有的也只付数额不多的补贴),加之目前多数单位对TA或助管所提供的补贴远不及其生活所需,强度很低,没有多大吸引力。此外,保证和监控质量的措施也还有待健全,例如上岗前的必要培训,过程中和事后必要的检查和监督等。所以虽然看来也试行了,可是措施不得力或没落实。这样,实际效果不尽理想。这不是人家行之多年的方法存在问题,而应该从我们自身决心不大,不够认真找原因,这些存在的问题只要认真对待,是可以解决的,切不可因初试效果不够理想就遇难而废。

总之,只要我们正视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解决的办法在科学管理和完善激励机上下功夫,就可能做到在学校里既有一支能结合研究生的培养在科技前沿和为社会服务项目中创新前进的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又有一支能专心致志地在本科教学上下功夫的高水平的教学队伍,使教学和科研得到协调发展。以上所讲的教学主要是指本科特别是基础课教学,所讲的科研主要是指结合研究生培养的而进行的各种科研任务,实际上,任何一所大学的中心任务总是培养人。美国的所谓研究型大学,是指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比例高的学校,在那里通过研究来培养学生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甚至关键的手段,这里“研究型”并无只搞研究而不搞教学的意思,从培养研究生角度讲研究和教学是打通了。同样,本科教学也不是没有研究,除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科研背景和素质外,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自己设计的难度不同的实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新教学方法和新教材的组织与编写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研究。美国的所谓教学型大学主要指那些不授博士学位,只培养本科生的学校, “教学型”没有只教学不研究的意思,实际上本科教学与研究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讨论教学和科研问题,不可免地要讨论师资培养、队伍建设和合理分工。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需要一流的管理,包括好的政策、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做事、育人环境,好的管理可以团结人、吸引人和调动各方积极性,差的管理则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这是大家都明白而且都体会得到的道理。从这个角度讲,一流的管理是教学和科研取得协调发展的关键。

(本文是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懿2006年4月22日在“首届大学化学化工基础课程报告论坛”上的发言,由南京大学教育系硕士研究生王娟根据录音整理并经作者审阅。)

作者:陈 懿

教学与研究下的分析化学论文 篇3:

莱顿大学的世纪中兴与现代转型

[收稿日期]200903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与欧洲大学教师发展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比较研究”(07JJD880237)

[作者简介]吴薇(1982),女,福建厦门人,厦门大学、莱顿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荷兰经济的再次繁荣、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莱顿大学物理系顺应发展趋势,广揽名师,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中不断拓展自然科学的内容,注重以实验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并促进教学与研究的结合;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改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这些都为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使其成为20世纪初世界性的现代物理学中心。

[关键词]荷兰高等教育;莱顿大学;物理学教育

[文献标识码]A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荷兰历史上(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外)最为悲惨的时期,国力衰败到了极点。此时,莱顿大学在欧洲独一无二的地位也受到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冲击,外国学生的人数不断下降。然而,在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衰退之后,到19世纪下半叶,莱顿大学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并一举跻身于世界著名学府之林[1](P54)。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荷兰莱顿大学的现代转型

1盛衰更替中的荷兰高等教育

1848年,在欧洲革命浪潮影响下,荷兰政府被迫修改宪法,大大限制君主权力,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基本上建立了荷兰现今的政治体制[2]。荷兰逐步强盛并重新获得独立后,国家开始重建各种国家机构并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从此,莱顿大学和乌特列支大学以及格罗宁根大学成为国立大学[3](P38-40)。

1876年,荷兰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法”。基于荷兰历史、地理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当时荷兰高等教育目标主要是为政府和生产部门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按照这一法规,大学入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被转交给大学预备中学。同时,因预科的稳定改进,学生的平均年龄不断提高,这一时期20岁是大学新生的平均年龄。并且,由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数学和物理学学院的学生有了乐观的就业前景,入学学生人数激增[4]。随着荷兰国力的衰微,莱顿大学与荷兰的工业、贸易一样,其在欧洲独一无二的地位受到其他国家新兴大学强有力的冲击,经历了近100年的沉沦期。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第三个25年,莱顿大学大体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来自德国的学生人数一直居于莱顿大学之首。可是,当德国的耶那大学、哈雷大学、莱比锡大学、格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建立之后,许多学生都被这些大学吸引走了。并且,随着可供学生们自由选择的大学的增多,大学之间争聘教师的竞争也更趋激烈。期间,尽管莱顿大学为改变学校不景气的状况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自然科学还是没有能够振作起来。而且,莱顿大学此时变为国立大学,不再属于地方组织,即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自治体”,而是成为国家控制的大学(RijksUniversiteit),由政府和董事会共同控制,此时的董事会作为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协调机构,其地位明显下降。政府在大学的经费和管理等方面有决定权,基本的补助金都由市政府拨款。因此,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时的莱顿大学不再享有特权,国内竞争对手日益增多(主要是阿姆斯特丹大学和乌特列支大学),而且和世界其他大学一样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是,它作为荷兰第一大学的地位依然未变。例如按照政府规定,莱顿大学可设置教授岗位21个,其余两所国立大学的教授岗位只能各设3个。在教授的待遇上,莱顿大学教授的工资也比其他两所国立大学教授的工资高25%。[5]

2莱顿大学的改革与发展

19世纪下半叶,在新经济的推动下,大学教育又逐渐受到了国家的重视,近代科学的发展开始出现转折,莱顿大学得以重新崛起,开始从各个层面进行改革,使教学和人才培养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当时柏林大学的创办精神对荷兰的高等教育和莱顿大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3](P38-40)。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成为西方大学乃至整个科学共同体所认同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的行为准则。莱顿大学是以加尔文派最高级的教育机构日内瓦学院(日内瓦大学的前身)为典型建立的[6],以教授型大学为组织模式进行集中教学,倾向于根据学科来训练专家[7];成立之初它也与其他欧洲大陆的中世纪大学一样,设立了文、法、神、医四个学院。但1815年颁布的“皇家法令”规定采用法国大学的形式,将原四个学院分为五个学院,将原来作为大学基础教育的文学院划分为文学院和理学院[3](P38-40)。文学院教授古代哲学史、近代哲学史、哲学、荷兰文学史和荷兰诗歌、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希腊地理和文学等,主要为教学部门、图书馆和公文档案部门以及博物馆等培养人才。这时,为适应经济的发展,理学院主要培养教学和专门技术人才,所设置的课程基本上以化学和电学方面的内容为主,开设高等数学、机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植物学以及动物学等。在这一时期,随着科学的不断分化和荷兰经济的飞速发展,莱顿大学采用学校和企业家以及地方当局联合培养的方式,加强了对工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增设了许多实用的科学机构和实验室。文学院和理学院除了教授上述内容外,还拥有主持国家统一考试、颁发中等教育毕业证书、国立中学教师资格证书的权利。此外,由于当时只有大学才能培养律师和医生,所以法学和医学学院的学生最多。这两个院主要传授“高深学问”(higherlearning),培养该学科的专家。而当时的神学院直接以培养牧师为目标,因为神学院这时已不和任何专门领域联系(按照过去的传统,神学院是加尔文教会的重要堡垒,独立地与荷兰改革派教会联系。而这一联系在1876年终止了)。从1876年起,一些新教派有权任命大学里的教授宣讲他们教派的教义。因此,上述学院尽管在名称上沿袭了中世纪大学的传统,实质上已经与先前有了质的区别,特别是文学院和理学院不仅成为独立的专门教育机构,还被赋予了行政管理的职能。然而,这些改变并没有完全平息当时人们对莱顿大学的不满,仍然有人从各种立场,特别是从实用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莱顿大学提出批评。为此,教务处(StudiumGenenale)开始进行彻底的改革计划,改革的目标是,形成学校的整体思想,取消单科独进的教育。教务处的职能不仅仅要考虑课程的发展,而是要扩大课程范围,帮助学生树立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社会相互结合的科研观念;同时要加强理科和新学科的发展,创建一批博物馆和实验室,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教务处这样的做法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随着实验室和研究所数量的增多,学监、校长、评议会和各学院院长的工作任务渐趋繁重。可是,由于他们身边连做简单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助手都没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教学工作。为此,1928年莱顿大学成立了一个由学监秘书挂帅的办公室,负责集中处理学校的全部行政管理事务,使行政和教学事务分开,让教师更专心于教学和研究[1](P6)。

学校的繁荣也使学校有条件招聘更多优秀教师,建设更多宽敞的现代校舍。19世纪末20世纪初,莱顿大学教师人数和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这一时期,莱顿大学的教师可以分为六类(见表1):

与欧洲国家的大学相比,莱顿大学的师生数相对较少。这与荷兰当时的人口总数较少有关。对比表中各院各类教师人数可以看出:文学院中的教师人数最多,类别也最齐全。而随着神学院地位的下降,其教师数和类别数也最少。关于莱顿大学的学生情况变化,有资料显示,1870年左右,一年级新生人数在100~120名之间;1900年以后有200名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有400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年级的新生数已达600名。一般而言,莱顿大学的毕业生就职于各级国家机构,有的担任政府的主要官员、王室的顾问和牧师、主教、教堂的院长、社会团体的领导等;有的担任世俗和教会法庭的教官、议会成员、高级官员等各类职务。在低一级的职业中,毕业生通常就职于公共的公证机构、担任学校校长、教区牧师、家庭教师,等等[1](P69)。

与此同时,莱顿大学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当时莱顿大学建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并可为学生提供兼职研究工作[8]。总体而言,莱顿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较高。这一方面由于荷兰语较容易掌握,另一方面原因是莱顿大学的教授们都掌握了1~2门外语。关于学生人数、学制和学费情况,有资料显示,莱顿大学法学院和医学院的学生占总数的一半以上。除了医学院的学制是7年外,其他学院的学习年限为4年。学生第4年毕业时,获得的是硕士学位。当时,学生每年的学费是300荷兰盾(Guilders),其中10兰盾是注册费。一些特殊的课程需要另加50兰盾[3](P38-40)。

二、莱顿大学物理学人才的培养

19世纪末~20世纪初,莱顿大学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它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新学科不断地涌现,教学生气勃勃;出类拔萃的学者大批涌现,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人才辈出。这在物理学领域尤为明显。莱顿大学物理学于1900年建设成为世界性的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心。物理学的迅速崛起和强盛发端于17~18世纪以斯耐吕、佛尔德、赫拉菲山德、惠更斯、麦森布罗克等为代表的莱顿大学物理学前辈学者的艰苦创业。另外,物理学的崛起也得益于19世纪下半叶荷兰经济的复兴与繁荣。由于经济的繁荣,莱顿大学的管理者能够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更新科研设备、发展科研事业。此外,19世纪下半叶,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近代科学的发展开始出现转折,传统的机械论受到质疑,人们的世界观和科学观面临再次的震荡。这些都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开辟了前景。

1一流大师汇聚一堂

物理学在莱顿大学的崛起,吸引和造就了举世瞩目的一批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教育者,突出的代表人物有范德瓦耳斯(JohannesD.vandeWaals,1837~1923)、昂尼斯(HeikeKamerlinghOnnes,1853~1926)、洛伦兹(HendrikA.Lorentz,1853~1928)和塞曼(PieterZeeman,1865~1943)。他们与同时代的伦琴、居里夫妇、卢瑟福、普朗克、爱因斯坦、劳厄、玻尔等物理大师,同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他们都是1901~1920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占同一时期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总数24人的六分之一。莱顿大学物理学的崛起和物理学“四杰”的出现,首先要归功于物理系领导人、物理学家莱克(P.L.Ryk)的有教无类和诲人不倦,他把许多像洛伦兹、昂尼斯一样的天才学生招收进来并培养为优秀的物理学家。

1872~1875年,在莱克教授的指导下,范德瓦耳斯和洛伦兹分别完成了引起国际物理学界瞩目的科研论文。范德瓦耳斯原是莱顿市一家印刷厂的工人,业余自学物理成才,受到了莱克的赏识。1872年,35岁的印刷工人范德瓦耳斯发表了《气体、液体连续性论》的科研论文,给他本人和莱顿大学带来了声誉。洛伦兹1870年进入莱顿大学攻读物理时,年仅17岁。在莱克的指导下,1875年洛伦兹发表了博士学位论文《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理论》,提出了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l,1831~1879)的电磁场理论与物质分子理论结合起来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光的反射和折射。1878年,荷兰皇家学会破例任命25岁的洛伦兹为莱顿大学物理学教授。以后,洛伦兹在莱大执教达45年之久。洛伦兹在物理学上的突出贡献是创立了经典电子论,现在人们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力称作“洛伦兹力”,把磁共振光谱线称作“洛伦兹谱线”,在狭义相对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公式叫“洛伦兹变换”,这些理论都为现代物理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9]。

1896年,洛伦兹和他的学生塞曼密切合作,确立了物理学上的“塞曼效应”。所谓“塞曼效应”就是当光谱的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约几千至几万高斯)中时,这条光谱就分裂成几条光谱,各条分谱线之间的间隔大小与磁场强度成正比。1902年,洛伦兹和塞曼师生二人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他听洛伦兹讲座的感受,“这些演讲是洛伦兹在退休后为青年研究者定期做的一件事。从这位卓越人物口中讲述出来的科学理论,竟像是优等的艺术作品一样明晰和美丽,而且表现得那么流畅和平易。那是我从别的任何人那里都从未感受过的”[9]。

莱顿物理学“四杰”中的昂尼斯,也是由莱克推荐进入莱顿大学的。1882年,昂尼斯接替莱克,被任命为莱顿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继续从事范德瓦耳斯关于气体和液体运动的研究。他在低温和超导方面的贡献也同样是革命性的。由于他率先突破了液化氮这一难关,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物理奖。昂尼斯为莱顿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低温物理实验室。这是一种不断促进学术研究者带领初学者掌握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昂纳斯去世后,这座实验室以他的名字命名,至今仍然是世界低温物理研究中心。“从实验中获得知识”这句昂纳斯生前的名言,至今仍高悬在实验室的大门上[9]。

在莱顿大学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学生在老师启示的基础上,或是学生在与老师一同研究的过程中产生的。当时,欧洲有许多学生专门为了投奔洛伦兹、昂尼斯、豪依辛伽和麦业斯教授而到莱顿大学求学。这些一流的教授们向学生传授高深的学问,广博的科学知识并将严谨的科学精神反复灌输进学生心里,并引导天赋较高的学生参与自己的研究工作。

2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与发展

早在17世纪末,莱顿大学的物理研究就已经具有了相当深厚的基础。虽然这一时期物理学科的教学与医学、化学类似,主要还是使用古代著作作为教材,尤其是以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的哲学为主要内容。但按照那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学生还是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有益的知识。同时,受到当时依靠实验从事科学研究的斗争的影响,物理学教师也可借助古代知识进行研究以推动教学的进步。

1670年,佛尔德(BurcherddeVolder)任物理专业的教授之后,莱顿大学物理学教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开始以实验为导向,使得“Physica”渐渐具有我们今天所称的物理学这个概念。后来,教授们开始在大学课程中介绍、引进并试图运用笛卡儿的二元论、先验论,牛顿的机械论等近代思想和学说来考察和研究自然问题;并不断地摒弃不适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古老科目,设置诸如动力学、光学、数学甚至化学等新兴学科,并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他们认为自然科学如果没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就不会有真正的繁荣。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物理学专业的学制还是3年,这一时期的学习内容除了物理知识之外,还包括树立物理观念,掌握方法和实验基础。学生前一年半学习机械学、热力学、电学、电解、电磁和矿物学等经典物理学基本内容;接下来的一年学习物理化学、物理学的应用、量化分化等跨专业的学科或应用学科(如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燃烧研究、矿物学、地理学、应用光学、放射学等)。实验和研究技术是必修课程。此外,还要花3~6个月的时间到学校实验室参加研究或是到相关部门参加实习。完成三年的学习之后,学生只有把物理知识、观念、方法和实验基础有机结合起来,才是对物理学基本内容的完整掌握

[9]。

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当时物理学研究发展的趋势。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后,物理学成为一门研究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到了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物理现象。20世纪初,物理学进入现代物理学的新时代。现代物理学是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基础的,它的研究范围已经扩展为从基本粒子到宇宙天体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10]。从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阶段的课程内容是基本的经典物理学内容,要求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第二阶段强调学生学习新发展的应用或交叉学科;第三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3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进步

伴随着教学内容的更新,此时物理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与上一世纪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改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为原则。此时,莱顿大学教师已经不仅仅是传授那些已知的真理,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学生训练成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或者说是更希望学生成为老师的合作学者。如果有哪些老师还是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那就得不到学生的欣赏,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侮辱[11]。于是,教师与学生逐渐成为学问交流的双方,处在相同的立场或位置上。大学教师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教师,学生也不是被动的学习者。学生参与研究活动,教师则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指导、帮助。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逐渐成为莱顿大学的师生所认同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的行为准则,而且还逐步渗透到大学内部成员的心理层面,表现为大学内部学术人员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

2.突出学习和研究的结合。课堂中导入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意识,突出实验和研究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通过更新科研设备,引入实验课程,改变传统理论讲授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1](P55)。

3.以荷兰语代替拉丁语成为教学语言。这使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虎添翼,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开展学术讲座,加强学术交流。每隔两周的星期三,莱顿大学物理系都会举办学术报告会,这样的传统坚持了一百多年时间,从未间断[9]。

5.建立密切平等的师生关系。物理实验、科学合作往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容易形成亲密持久的友谊。其中,私人讲师在年龄和生活各方面更接近于学生,所以他们常常成为教授和学生间的连接纽带。当然,学生与教授之间的接近程度也因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自然科学研究和实验中或是在医学院,学生和老师的接触最多,在神学院和哲学院则一般,法学院师生的接触最少[3](P40)。

三、启示

西方教育学者指出,“大学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还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缺少一种切实的、在知识上的职责,强调传授已有的文化,严格限制发挥社会作用,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动力上的不足”[12]。那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莱顿大学的改革则是顺应时代发展,日益重视自己的社会作用。这一时期莱顿大学的大部分院系,特别是物理系的教学内容突出反映了自然科学和地方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确立了科学、世俗化的选择标准,而不再是依据神学和宗教权威的标准;在培养人才时开始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强调教育的社会发展服务功能;在课程中引进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建立实验室或研究机构,加强基础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科学课程有了崇高的地位,科学研究方法被广泛推广应用到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科学课程获得了自主性,其独立存在的地位与价值标志着其科学教育进一步的体制化,这些是与中世纪时期相比最进步的表现。正是这种显性或隐性的,表面的或本质的改进促使了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学术传统的变迁。可以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意义非凡的时代,是莱顿大学发展过程中第二个最为辉煌的时期,它顺应了民族化、世俗化、科学的体制化、国家化的趋势,不再以巴黎大学等为摹本。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开始强调强烈的民族和世俗特色,科学顺利地进入了课程体系之中,并在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莱顿大学不仅以其广泛而扎实的科学研究拓宽了知识的领地,把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推向深入,而且,强调了知识的实用价值,以知识的应用和技术推广、创新造福于社会,并为基础研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在经历一系列的沉浮和再造之后,莱顿大学作为知识权威的地位再一次凸显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巩固,顺利地过渡为近代大学。

[参考文献]

[1]?董俊新.莱顿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佚名?荷兰历史[EB/OL]http://www.chinesewings.com/nl/aboutholland/history/,2009-02-14.

[3]?Doesburgh,S.C.V..TheUniversityofLeiden[M].Publishedattherequestoftheuniversityby:LeidenMDCCCCXXVIII,1915.

[4]?Eindredactie,F.M..UniversiteitinBeweging[M].KarstensDrukkersB.V.,Leiden,1985.36.

[5]?UniversityofLeiden.Leiden:ABulwarkofFreedomfor400Years[J].HigherEducationandResearchintheNetherlands,1975,(4):8.

[6]?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262.

[7]?UniversityofLeiden.Leiden:ABulwarkofFreedomfor400Years[J].HigherEducationandResearchintheNetherlands,1975,(4).

[8]?ChristianeBerkvens-Stevelinck.MagnaCommoditas:ahistoryofLeidenUniversitylibrary,1575~2005[M].Leiden:PrimaveraPers,2004.60.

[9]?BiographyofHendrikA.Lorentz-TheNobelPrizeinPhysics[EB/OL].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02/lorentz-bio.html,967/2009-02-04.

[10]?[英]丹皮尔,W.C..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6.

[11]?Ekkart,REO..TheUniversityofLeiden:1575~1975[M].Leiden:UniversitairePersLeiden,1975.30.

[12]?[美]菲利浦?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M].符明娟,等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5.28.

(责任编辑黄建新)

作者:吴 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实践教学与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下高效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