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读后感八下范文

2022-06-28

第一篇:学写读后感八下范文

学写读后感

作文教学一(学写读后感)

教案设计1:《爱心树》

孩子们好!家长们好!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迎来了2012年美妙的春天,我非常荣幸地在这美妙的早春时刻,幸福地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首先,我祝大家2012年万事如意!大吉大利!祝孩子们学得快乐,玩得快乐!

这节课,我们暂且不聊爸爸和妈妈,我们要聊的是一棵树(出示图片),一棵——“爱心树”。板书:爱心树

一、看图师生共读

“爱心树”是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绘本的代表作。作家一边绘图一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看看这幅图,想一想:《爱心树》讲述了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的故事。)奇怪!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之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现在,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乘坐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童话扁舟,驶向《爱心树》去探秘。出发!(翻一页) 老师读: 轻声读到:

“从前有一棵大树„„”(故意停顿片刻,一钓孩子们的胃口。)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儿。

稍快点语速读:

“男孩儿每天都回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男孩儿常常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 累了,男孩儿就在树荫里睡觉。 男孩儿爱这棵树„„ 非常非常爱它。 大树很快乐。

提问:故事中有谁?——大树、男孩儿(板书)。大树喜欢——男孩儿,男孩儿喜欢——大树。板书:喜欢

男孩儿都干些什么?——出示词(贴在大树的各部位):采集树叶,爬树、在枝条上荡秋千,吃苹果、捉迷藏和睡觉。男孩儿的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大树。

老师读:但是时间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解释“孤寂”——孤独寂寞。质疑:大树为什么孤寂?——男孩儿渐渐长大了,很少来和大树玩了。

老师快活、惊喜的语气读:有一天男孩儿来到树下,大树说:“来吧,孩子,来,爬上我的身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再到荫凉里玩一会儿。你会很快活的!”

学生读:“我已经长大了,不爱爬树玩了,”孩子说,“我想买些好玩儿的东西。我需要些钱。您能给我一点儿钱吗?”

老师压低声读:“很抱歉,”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吧,孩子,把它们拿到城里去卖掉,你就会很快活了。” 学生读:于是男孩爬上大树摘下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 大树很快乐。

提问:男孩儿来到大树下,都干什么了?——向大树要钱,爬树摘苹果。 讲解:大树满足了男孩儿的要求,给男孩儿了帮助,所以它很快乐。 老师问: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给予是快乐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老师再读: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

(高兴地语气读)后来有一天,孩子又回来了。大树高兴地摇晃着枝条,对孩子说:“来吧,孩子,来,爬上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

学生读:“我有很多事要做,没有时间爬树了。”孩子说。“我需要一幢房子保暖,”他接着说,“我要娶个妻子,还要生好多孩子,所以我需要一幢房子。你能给我一幢房子吗?”

老师读:“我没有房子,”大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拿去盖房子,你就会快活了。”

于是那个男孩儿把大树的树枝都砍下来,把它们拿走,盖了一幢房子。 大树很快乐。

质疑:这次男孩儿又向大树要了什么呢?——一幢房子。也就是把树枝砍下——盖房子。

讲解:大树的树枝就像人类的胳膊、腿一样。大树把自己的胳膊、腿都给了男孩儿。(孩子们插话——砍掉胳膊、腿会很疼的)因为它又一次地帮上了男孩儿,所以它还是很快乐。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男孩儿终于来了„„砍了树干,做了一条船。 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

提问:树干就好比是大树的——身子。

讲解:大树为什么快乐?——因为,它又一次地满足了男孩儿的要求,帮助了男孩儿。

交流:大树快乐的同时心坎里有些什么呢? 出示选择题:

1、舍不得吗?

2、疼吗?

3、还是想着以后不能帮上男孩儿的忙了?

(孩子们大多都选择了三。)我夸孩子们说:“你们都有这棵大树一样的精神。”

最后一次,男孩儿变成了老爷爷,但是大树还是把自己当成了凳子,让男孩儿骑在自己的头上。大树仍然很快乐。

“爱心树”是一棵种在人们心灵的树! “爱心树”是一棵永恒的友谊之树! “爱心树”是一棵永远的常青树!

二、学生齐读一遍故事。

三、完成作业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们乘坐美国作家(

)的童话扁舟,好奇地驶向了《

》,并在《爱心树》中尽情徜徉和回味。

《爱心树》讲的是一个(

)和一棵(

)的故事。男孩儿从大树身上一共有( )次获得,第一次是(

)当王冠;第二次是(

);第三次是(

);第四次是(

);第五次是当(

)坐。每次帮助男孩后大树都很(

)。大树是一棵多么有(

)的树呀!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默默(

),乐于牺牲。帮助了别人,(

)。送人玫瑰,(

)。

请写三句赞美爱心树的话:

“爱心树”真是一棵(

) “爱心树”真是一棵(

) “爱心树”真是一棵(

)

这棵树不愧为——“爱心树”。你们每个人的家里,也都有这样的“爱心树”,知道吗?(发张白纸请孩子们写一段话,要有具体实例)

在我的家里也有这样一棵爱心树,那就是我亲爱的—— 写完后让学生读给大家听。

四、学写读后感

1、我给大家一共发了5张纸条,请给没张纸条选择一个词语写上:介绍作者、内容简介、提炼中心、发表赞叹、联想感慨。

2、如果你要利用这些材料写一篇读后感,你将怎样安排层次,让文章层次清楚。

3、请你就你刚才对文章内容的层次排列顺序,说说写读后感你悟出了一种什么方法。(学生先讨论,再选择:先读后议,边读边议)

板书设计:

大树

喜欢

小男孩

树叶

当王冠

苹果

卖钱买好玩儿的东西 树枝

造房子 树干

做小船 树桩

当凳子坐。 默默奉献 乐于牺牲

第二篇:学写读后感

学写读后感——五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设计

执教:高陂街道小学张素梅

【教材和学情分析】

写读后感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它是五年级习作教学一个难点。

本次习作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认识、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及一般写法。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培养读思结合、勤于动笔的习惯。

小学生在阅读中常会形成一些感受,但往往不清晰、不深刻,写成文字时则表现为不具体、或写一些套话、空话。因此,如何紧扣感点,引导学生畅谈感受,并联系实际把感受真实、具体地写出来,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考虑学生第一次接触读后感,但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并有一定的阅读积累,而乡下孩子相对阅读面会更窄。教学中,我们通过例文引路让学生自主发现、亲自体验的策略来达成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本单元课文又还没教到,选材上学生就读过的其他文章写读后感。课堂上,农村小学的孩子会更拘束,应尽量地减少束缚,给学生更多表达的自由,多引导,多鼓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成,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课标》指出:“要注重把习作评价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设计全班共同评议一篇作文,肯定优点、提出建议。在具体评议中习得方法,再尝试着自评互评。取长补短,达到能修改自己文章的目的。在促进学生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同时,注意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其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

2.通过例文的学习.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方法。

3.明确自己的感受点,在课堂练笔中,真实、具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阅读老师推荐的短文《我也偷点分数》。

2.教师课前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习作提示并思考:①什么是读后感?②写读后感应注意什么?

2.谁来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是读后感?

3.这段话告诉我们写读后感应注意什么?(①读是基础,读懂了文章才会有体会;②感是重点,不能过多地重复文章内容)

4.教师小结并补充:读是基础,感是重点。为了把感受写具体,可以适当地应用相关资料,还可也联系实际来谈。

二、导读例文,感悟写法

1.读后感怎么写呢?乐乐读了《窃读记》这篇文章后感触很深,写了一篇读后感,请看屏幕:(出示读后感)

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

——读《窃读记》有感

《窃读记》一文主要讲了作者林海音童年时代因无钱买书,所以只好在书店里窃读,窃读的滋味让林海音感到快乐、惧怕,但她却从书中找到了快乐。

小海音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是多么强烈呀!因为她牢牢记着国文老师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看看小海音,再想想自己,我忽然觉得十分惭愧。记得一个星期六,我把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了,心想:这下,我可以轻轻松松地玩了。就当我刚要走出家门的时候,爸爸问:“乐乐,作业做完了吗?”我得意洋洋地说:“早就做好了,我现在要出去玩了!”爸爸严肃地说:“你现在去看看书。”“老师没有布置看书这个作业呀!”我反驳道。这时,爸爸温和地说:“孩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点书,你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可是,想着出去玩的我哪里会听爸爸的话呢?

读了《窃读记》这篇课文,我深深地反省着: 学无止境,我们多么需要小姑娘那种如饥似渴的读书精神啊!吃饭是为了长身体,读书是为了长见识,我们不但需要吃饭,更需要读书,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让我们也牢牢记住:“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2.导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什么?

教师小结:引出读了什么文章,文章讲什么,这种写法叫做:引出所读。(板书:引出所读)

3.导读第二自然段:这段话写什么?

教师小结:这种写法叫做议出感受。(板书:议出感受)

4.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把感受写得更具体了,作者用什么方法把感受写具体的呢?

教师小结:这段话就是通过联系实际的方法把感受写具体的。(板书:联系实际)

5.读第四自然段:这是文章的结尾,作者对自己的感受进行了——?

教师小结:总结了老师读文章后的感受。这种写法叫总结所感。(板书:总结所感)

6.小结:这就是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第一步是(生:引出所读)第二步是(生:议出所感)第三步是(生:联系实际)第四步是(生:总结所读)。简单地说就是:引、议、联、结。

7.过渡:如果把引、议、联、结四个部分看做是读后感的身材,那么,文章的题目就好像是她的眼睛。为了给这篇读后感取个亮闪闪的题目,乐乐先后想了三个题目(屏幕出示):《窃读记》读后感、读《窃读记》有感、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读《窃读记》有感。请帮乐乐选选,哪个最好,为什么?

8.小结:前面两个题目也可以。但第三个题目更好,一眼就让人看出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一眼就让人看出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三、交流感受,激情写作

1.过渡:《窃读记》是乐乐感触最深的一篇文章,所以乐乐写下了《我们也要读书长大——读《窃读记》有感》这篇读后感。我想,在同学们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过的文章中,一定有许多使你感动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我们今年我们学过的一些精彩课文吧,请看屏幕,你能说出是哪篇课文吗?(出示本期和上期学过的课文插图及配音)

2.最使你感动的事哪一篇文章呢?它给你怎样的感动或启发?能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想好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最感动的哪篇文章,它给你怎样的感动或启示?(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谈)

4.要是把我们读文章后的感受写下来,供自己以后回味和欣赏,哪该多好啊!请同学们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引出所读”部分暂时不写,从“议出感受”写起,注意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

5.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写得好的及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以备点评。

四、互评互改,分享成果

1.朗读自赏。朗读自己的习作,划出满意之处。

2.同桌欣赏

(1)请欣赏同桌的作文,你一定会发现它的哪个词、或那句话

写得特别好,或者那段话写得很感人,或者他联系的例子很有说服力,或者他写的字特别工整。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欣赏,把你认为写得好的用波浪线画出来。开始吧!

(2)谁来推荐自己同桌的作文,推荐一段话、几句话、用得好的词都可以。

2.佳作推荐

老师发现**同学的读后感写得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习作)请这位同学上来读读他的文章,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看他的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需要修改?大家可要认真哟。

(1)小老师们,谁来说说,自己最欣赏这篇文章哪儿?有不足之处吗?谁来评评,这篇习作可以得多少分?

(2)读完问小作者:来,告诉大家,你最得意的地方是哪儿呢?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3)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同学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读后感,引、议、联、结四个部分都有,而且联系实际把感受些得很具体,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3.指出普遍问题:但老师也发现有些同学会过多地重复文章内容,有些同学则没有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方面来写,感点不够清晰。老师也发现个别同学看别人写什么自己就写什么,没有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五、升华总结,鼓励勤写

师:好文章都是经过不断地修改出来的,希望同学们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今天,我们学会了怎样写读后感,经常写读后感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读写能力,还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呢!希望同学们把平时读书时那种即兴的感受,日常生活中那点滴的发现,随时记录下来,一来可以自己回味欣赏,二来可也和好朋友交流,多好啊!课后请把今天的习作完善好再教给你们的老师。下课!

【板书设计】

引出所读

读后感议出感受

联系实际感是重点

总结感受

第三篇:学写读后感

双阅读主题习作——思考与感悟篇习作指导

一、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能力。

二、突破措施:

1、让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朗读,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准确选择感受点,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

3、指导学生从原文的内容出发,并由此联想别的内容,可以谈自己生活、做人和学习中的得失打算,也可以联系社会家庭和学校的事情谈体会,还可以联系受到了什么教育等等。联系的实例一定要与自己确定的感受点有相通之处,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回忆:同学们最近读了哪些书?看过哪些影视剧?印象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小组交流。

2、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表达的想法,就是读后的感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写出来,就是读后感。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今天,咱们就重点来学习第二种写法。

(二)学习例文,感悟写法

1、课件出示例文<<登山 >>读后感 。

2、学生读文,感悟写法。

3、小组交流自己的感悟。

4、班组交流写法。

⑴第一自然段,先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或什么文章,有什么样的收获,有什么感想。

师点拨:这一段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1:写得很简单

预设2:只是概括地说出了感受

⑵第二自然段,概括地介绍课文主要内容或具体叙述文章中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写出了自己的感想体会。

师点拨:这一部分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1:前边引用了原文语句,但很少,也没有照抄原文,以概括叙述为主。

预设2:后边写出了自己明白的道理,也就是作者的感受。

师点拨:作者的感受是这样的,如果你读了《登山》这篇文章,会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登山》,让学生朗读,而后谈自己最深的感受。

预设1:我们应该自觉的锻炼自己

预设2: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困难,主动克服困难

预设3: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坚持到底

师点拨:大家的感受真不少,我们在写读后感时,是不是把这些感受都写出来呢?不是的,你只写出自己最深的感受就可以了。这也就是读后感中的感受点。

⑶第三自然段,作者联系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点拨:作者联系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与作者写的感受有什么联系?

预设1:自己爬香山的事。

预设2:作者写的这件事与他确定的感受点有相通之处。

师小结:联系实际写感受,这也是写好读后感的一种方法,但联系的实例一定要与自己确定的感受点有相通之处,不能说空话、大话。 ⑷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一两句话评价文章,进一步表达自己的主要感想或收获。与第一自然段形成呼应。

(三)学生拟作

学生自选一篇读过的文章或图书,用所学会的方法,练习写一篇读后感。

(四)赏评习作

1、学生自读自改。

2、小组赏评一篇习作。

3、班组赏评习作

⑴任意一组同学把自己小组赏评的习作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建议汇报给大家。

⑵其他小组的同学补充建议。

4、赏读自己的习作

让学生把自己习作中写的精彩的句段大声地读出来。

附:<<登山 >>读后感

《登山》这篇文章写的是革命导师列宁同志的一个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这篇文章记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的一天早晨,列宁同志为了看日出,和巴果茨基一道,有意选择了一条崎岖、陡峭、充满危险的小路上山;在下山时,列宁又坚持从原路回来,目的是锻炼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前进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坎坷和泥泞,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列宁同志能胜利走过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危险小路的生动事例,就给我们揭示了这个真谛。

这使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有一次爸爸带我去爬香山,刚

开始,我还爬的挺有劲,可爬了一半的路,就累的气喘嘘嘘,看到无尽头的陡坡,我心里有点想打退堂鼓。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怎么了?”“唉呀!累死人了。”爸爸接着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坚持就是胜利!”听爸爸这样说,虽然累的汗流浃背,但我还是爬上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光。现在想起来,这不正说明了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勇于战胜困难,就会取得成功这一道理吗?朋友,当你遇到困难时,就请用列宁同志的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吧:“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我们要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第四篇:学写读后感

第七次:学写读后感

读前热身: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我们都会获得一种感受、体会,甚至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教育和启迪,把这些感受和启迪写出来,就形成了一篇“读后感”。本周向你推荐的两篇读后感,都是从你熟悉的作品出发,写出了作者的心声。阅读这一类作品,首先要对作品有所了解,然后再想想作者所抒发的感想是从何而来,我们在阅读以后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同感。写读后感,关键在于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文章的启迪意义,让人对原作品产生新的认识。这个“感”,可以就作品发表一点感想,也可以有多个感想;甚至可以像写散文一样,充分地发挥联想和想象,尽情地书写自己的所思所感。

习作要求:你一定看过很多的书或影视作品,在你印象中最难忘的是哪一本、哪一部?写写你对这本书、这部影片的体会,要注意将你的感想写具体、新颖。注意联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精彩选文:

一、 读《小抄写员》有感

今天我读了《小抄写员》这篇文章,我被叙利奥和父亲之间的父子之爱深深地感动了。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每晚写签条,直到深夜,反而被父亲责骂,并且是一次比一次严厉,以致最后父亲不再管叙利奥。每次受到责骂,叙利奥都想说明一切,可是话到了喉咙口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读到这里,我被感动得泪留不止。叙利奥多么懂事,叙利奥跟父亲的感情多么深厚啊!我想现在的少年朋友,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是容易动摇自己帮助父亲的决心的。特别是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富裕的同龄人,能为父母分忧的恐怕越来越少了。我愿意像叙利奥那样,对父母多一分理解,对家庭多一分责任感。

课文还有一处特别感人,就是叙利奥知道父亲发现了自己所做的一切时,他像做错了事一样喊:“爸爸!原谅我!原谅我!”其实,他做了一个少年力所能及的好事。这时,他的父亲忍住泪水,吻着儿子的脸说:“倒是你要原谅我!一切都明白了,我真的对不起你。”父亲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读到这里,我感受到了他们父子之间比海还深的感情。我以前不知道体贴父亲,只要自己吃好、穿好、用好就行。我的父亲在银行工作,整天早出晚归,埋头工作,十分辛苦,可有时我还惹他生气。以前我从来不考虑大人累不累,辛苦不辛苦。叙利奥是我的一面镜子,,从镜子中,我照到自己是多么幼稚,多么不懂事!我从内心感到羞愧。我要像叙利奥那样,学会理解和体贴父母,像他那样与父亲建立起人间最珍贵的深情。

蓦然间,我觉得我长大了,我应该和我的父母一道分担家庭的一切,分享快乐,分担痛苦。朋友们,你们和我有同感吗?

1、给下面的词语找近义词。

维持——() 减轻——()懊悔——()体贴——()

2、区别形近字组词。

叙() 稍() 瞒() 俗()

除() 梢() 满() 裕()

3、联想上下文理解词语。

(1)严厉——:

(2)羞愧——:

4、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被叙利奥和父亲之间的父子之爱深深地感动了。

(1)改为“把”字句:

(2)改为反问句:

(3)改为双重否定句:

(4)缩句:

5、认真读短文,说说这篇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二、我和凡卡比童年——读《凡卡》有感

每个人都有童年,但每个人的童年都大不一样。比如我和凡卡,我的童年是金色的童年,充满着欢乐和美好,像美梦一样甜蜜;而凡卡的童年是苦难的童年,只有饥饿和痛苦,像掉进无底深渊。我和凡卡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凡卡从小就给资本家做工,吃不饱、穿不暖,早晨啃一块面包,中午只有一碗稀粥喝,这么点吃的东西,就是让一个人成天睡大觉的人吃,也填不饱肚子啊,何况一个成天干活的人呢!凡卡穿得就更糟了,不管严冬还是酷暑,只有那么一件小衬衫。

凡卡在阴暗潮湿的店里干活,老板毒打他,伙计捉弄他,别人欺侮他,一个九岁的孩子多么需要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呀,可他得到的却是冷漠和残酷。

我却不同,在家里,我像个“小太阳”,爸爸妈妈是“行星”,成天围着我转,我要什么有什么,好像世界都是我的。到了夏天,我穿上漂亮的花裙子;到了冬天,我穿上棉袄、棉裤,从来也冻不着。

每天,我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校,有亲如妈妈的老师教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凡卡只有一个亲人,而我身边却到处有亲人。

为什么我们同是孩子童年却不一样那是因为社会制度不同我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凡卡生活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想想凡卡,比比自己,我更加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无限美好,决心。

1、本文没有运用()的修辞方法。

A、比喻B、排比C、对比D、拟人

2、用“”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写出它把什么比作什么。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痛苦——()热情——()伤害——()

干燥——()狭窄——()严冬——()

4、给最后一个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5、用“﹏﹏”在文中画出点明“我”和凡卡童年不一样原因的句子。

6、补写文章的结尾。

第五篇:学写读后感

——写出观点 概括主题

【习作要求】

要求学生明白什么是读后感,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写读后感是因为读了好书,读了好文章有感而发,写读后感是巩固阅读效果的好方法。

2、让学生明白,读是基础,感是重点,感就是读后获得的感受、体会、感想以及读后受到的教育启迪。

3、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或联系实际谈感受。

2、培养学生读书后养成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 【教具】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楼兰报忧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读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它会告诉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对自己不仅有教育意义,还长知识,而且还开阔眼界,甚至还能影响你的一生。的确,读了一篇好文章,常常使你久久不能平静。它把你的感情激发起来,使你陶醉在书中,而且由书的内容想到自己,由现在想到未来。一篇好的文章,他的作用是很大的,怎样把感情永远留下来?最好的形式就是把它写成读后感。那么什么是读后感呢?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老师在上学的时候一直很喜欢写读后感,每一课学完之后都会在语文笔记本上像写日记一样把学习本课的收获、认识以及所思所感等写出来,这样做既加深了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认识,也起到了进一步整理思路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把你阅读的、看到的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二、 讲授新课:

1、首先咱们一起来欣赏冯骥才的名作《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梅洁的《楼兰的忧郁》。虽然之前我们已经在学校学过这两篇课文,但是,今天我们还是要再抽出六分钟的时间来读一读,读完后你简单的介绍自己阅读到的有关内容。如书(文章)的名字、作者,以及原文

中的哪句话吸引了你,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感想啊?一定要认真的读啊。

生:

师:好,你说的不错,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章的具体内容,而是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生:

师:好,这个就是你读了文章之后亮出的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就是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生:

师:

总结: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或联系实际谈感受。这部分是重点,应花较多笔墨,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师:最后结尾的时候,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啊?把这篇文章给你的最深刻的感受在写一下,做一下总结。可以引用一些文中精典的句子,也可以引用一些名言。

读完后,总结:

三、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写读后感笔记有益于我们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可谓好处多多。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写读后感从以

下几个方面来写:

1、简单介绍自己阅读书籍(文章)的有关内容。如书的篇名、作者,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2、亮明自己阅读以后的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就是基本观点。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或联系实际谈感受。这部分是重点,应花较多笔墨,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4、概括主题,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

四、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五、总结: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读后感重在有感而发,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读完后最感动的一点,这样的读后感最吸引人。

六、板书:

读后感

1、简单介绍自己阅读书籍(文章)的有关内容。

2、亮明自己阅读以后的观点。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或联系实际谈感受。

4、概括主题,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让绿色充满世界,让一切生命平等 今天,我读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心情先是喜悦后又沉重。 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我欣赏到了维也纳森林的美丽,它是维也纳人的骄傲,也给维也纳人带来了福气;维也纳人珍惜每一棵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细心呵护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我仿佛看到了那层层叠叠的绿色,仿佛闻到了那清

新湿润的空气。而在《楼兰的忧郁》中,我却看到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楼兰被沙海湮灭,宁夏的生存环境被人们“挖”得面目全非,青海湖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年水位下降。。。。再回看那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世络绎不绝”风景如画的楼兰古城,真的让人万分心痛! 大自然,他赋予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环境,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看看自私贪婪的人类对她做了什么:举起那罪恶的屠刀乱砍乱伐乱送了小树蓬勃的生命;乱扔垃圾让臭味污染了绿色;化肥厂排放污水窒息了小河昔日里清亮的歌声,用刀枪去分裂土地,让地球千疮百孔…… 随着刺耳的电锯声,一棵棵参天大树轰然倒下。绿色的树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黄色的沙土。往日悦耳的鸟鸣被电器的轰鸣声代替。往日油绿的草地被宽阔的马路代替。奔跑的动物也被急驰的汽车代替。 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而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 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我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且按近十年的平均采伐和毁坏森林的速度,到5055年将失去全部森林;作为世界21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 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 大气污染已使我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1%。 维也纳人的生活让我们羡慕,楼兰的悲剧让我们感到痛惜。但是在痛惜和羡慕过后,我们就要行动起来。美好的环境,并不是一个人就可以换来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要有环保的意识。 作为一名小学生,虽然不能未保护环境做出什么巨大贡献,但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我们可以利用休息放假时间,来到社区,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二、少做私家车,多步行、骑自行车,这样既能减少汽车排放废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又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魄;

三、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数,可用环保购物袋、菜篮子代替。

四、不要乱丢垃圾,污染空气河流。

五、多参加植树活动,让光秃秃的山绿起来。 我想:让仅有的资源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每一花草树木,让绿色更加苍翠;让绿色更加茂密;让绿色充满阳光。不要让楼

兰的悲剧再次重演。 让我们共同努力,多一个“维也纳”,不再有“楼兰城”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楼兰的忧郁》读后感300字

一望无边的森林,清新爽人的空气,人和动物和睦相处,这些景物构成了一个美丽的城市—。

那儿的人们都很爱惜花草。他们对待房前屋后的花草就像地毯一样。他们甚至不肯使用车里的空调,担心会污染空气。他们还有计划的空气,砍掉的树正是需要阳光使树长得更好的地方。他们那儿被称为“森林王国”。维也纳是一个奇迹,相反,楼兰却是一场悲剧。

楼兰是一座文明古城,曾经“马蹄哒哒,骆驼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的楼兰古城由于人们乱伐树林而被沙海湮没。可沙漠只湮没一个楼兰吗?在宁夏,自古就有“黄河两岸,沃野千里”之说,却被那里的人们挖的万山秃尽。在青海,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泊,每年10到13厘米的速度湘江,以致现在它露出了沙丘,形成了半岛。那“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的甘肃中东部地带又是什么时候变成了“万丈厚土,寸草不生”的呢?对比之下我们更喜欢维也纳那里的环境,那是世世代代的人的保护。

楼兰给了我们启示:不能在乱砍乱伐了,让我们少开一天车,多植一棵树吧。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成为第二个维也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雪花教学反思范文下一篇:学习党代会精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