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论文提纲

2022-09-22

论文题目:三线建设的园林绿化及其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是基于严峻的国际环境而开展的以国防战备为重点的大规模工业建设运动,在内地山区建成大量厂矿单位。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以及改革开放的到来,战备需求弱化,进入调整改造期。三线厂矿单位开始审视所面临的问题,其中改造厂区改善环境提上了日程,自此三线园林绿化建设步入了正轨。三线建设园林绿化研究不管对于三线建设还是新中国现代园林绿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论文选取三线建设园林绿化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线建设发展与新中国现代园林绿化发展双历程,结合调研收集资料,梳理归纳三线建设园林绿化发展历程,并探讨推动三线建设园林绿化发展的因素。运用案例研究、口述访谈以及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分三个层面,对三线园林绿化空间形态逐层剖析:城市层面,选取具有典型性的三线新兴城市,归纳园林绿地空间布局结构及形态特点;聚落层面,从厂前区、生产区、生活区及道路四方面来展开分析,总结各区的园林化空间布局特点以及典型的空间模式。建筑层面,剖析园林绿化空间的构成要素,并从点、线、面要素三方面与传统园林造园比较研究,探析三线园林绿化空间营造特点。最后,再从建造者和使用者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三线园林绿化物质空间形态背后的意义。通过梳理分析三线建设园林绿化发展历程、空间形态及价值意义,发现三线园林绿化空间是强调营造职工们休闲娱乐交往的小型园林绿地场所,作为美化及休闲的载体,以一种新的空间模式活跃在集体空间中。不仅如此,纪念性的特点以及在照片的记录下,成为了三线人集体记忆的场所。因此三线园林绿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为三线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提供新思路,还对现代口袋公园的设计具有启示性。

关键词:三线建设;园林绿化;空间形态;工厂绿化;集体形制

学科专业:建筑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时代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概念定义

1.2.3 时间与空间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既往相关研究

1.4.1 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

1.4.2 关于园林绿化的研究

1.4.3 关于工厂绿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案例研究

1.5.2 口述访谈

1.5.3 比较研究

1.5.4 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

1.6 研究框架

2.新中国背景下的三线建设园林绿化发展

2.1 三线建设的建设历程

2.2 新中国现代园林绿化发展历程

2.2.1 新中国成立初期

2.2.2 大跃进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2.2.3 文化大革命时期

2.2.4 改革开放初期

2.3 三线建设园林绿化发展历程

2.3.1 “绿化祖国”及三线隐蔽方针时期(1964-1966)

2.3.2 停滞时期及“园林结合生产”时期(1967-1979)

2.3.3 花园式工厂时期(1980-1996)

2.4 三线建设园林绿化发展动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三线建设园林绿化规划布局与空间模式

3.1 三线建设园林绿化规划布局

3.1.1 三线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3.1.2 三线厂矿单位园林绿地规划布局

3.2 三线建设园林绿化空间模式

3.2.1 空间模式1:公园

3.2.2 空间模式2:小广场

3.2.3 空间模式3:小游园

3.3 本章小节

4 三线建设园林绿化空间营造

4.1 案例研究

4.1.1 重庆市国营建新化工机械厂小游园

4.1.2 咸宁市蒲纺热电厂小游园

4.2 三线建设园林绿化空间构成要素

4.2.1 山石

4.2.2 水体

4.2.3 植物

4.2.4 景园建筑

4.3 三线建设园林绿化空间景园建筑

4.3.1 游憩性建筑

4.3.2 游赏性建筑

4.3.3 园林建筑小品

4.4 三线建设园林绿化空间处理手法

4.4.1 空间的对比

4.4.2 空间的渗透

4.4.3 空间的序列

4.5 与传统园林造园的比较

4.5.1 点状要素:抽象符号化

4.5.2 线性要素:简单预制化

4.5.3 面状要素:组合精简化

4.6 本章小结

5 三线建设园林绿化空间意义

5.1 建造者:自主选择地域化

5.1.1 非标准化设计

5.1.2 因地制宜建造

5.2 使用者:集体与个体的行为

5.2.1 行为目标

5.2.2 集体约束下的个体行为

5.2.3 行为活动

5.3 集体形制下的新空间

5.3.1 空间美化及休闲的载体

5.3.2 纪念性及集体记忆场所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研究成果综述

6.2 三线建设园林绿化研究对现在的启示

6.3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小衔接论文提纲下一篇:财务陷阱研究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