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电磁阀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继电器电磁阀范文

电磁阀和继电器干扰

微机控制系统中电磁阀和继电器干扰的抑制措施

发布时间:2008-10-12 来源: 应用领域:自动化控制

引 言

在热控调试的过程中,由于电磁阀或继电器的干扰导致微机板卡通道甚至整个板卡损坏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微机控制系统的普及,目前无论大小机组的热控专业都大量地采用计算机控制,而电磁阀和继电器又是控制设备中不可缺少的控制电器,因此抑制电磁阀或继电器的干扰对微机控制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成套控制系统中,常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或计算机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的输出装置来控制电磁阀或继电器,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输出装置(板卡)的抗干扰能力不尽相同,在上电调试之前应对这些回路进行必要的评估性测试,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杜绝损坏板卡通道或整块板卡的现象. 1 电磁阀的干扰及抑制措施

电磁阀按驱动电源分为直流电磁阀和交流电磁阀.电磁阀是典型的感性负载.接通电磁阀线圈时,铁心尚未闭合,电感很小,所以交流电磁阀的启动电流冲击很大,约为稳态时电流的6~10倍.虽然此电流的绝对值并不大,一般不至于造成干扰,但必须充分评估输出板卡的容量是否能承受这种电流冲击的影响.

电磁阀断电时,在线圈两端和连接导线上会出现很高的浪涌电压,并伴有衰减的高频

振荡,这是一种很强的瞬变干扰,如果不采取抑制措施,不仅影响开关器件或触点,也会干扰电子装置的工作,甚至损坏电子元器件. 1.1 交流电磁阀的干扰抑制

在施工中接触最多的是交流220V或交流110V电源驱动的交流电磁阀,除了需抑制切断线圈时的瞬变干扰外,还需抑制由低压电源带来的干扰,常用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 继电器控制,如图1所示.采用继电器控制时,除断开时的电弧和放电造成干扰外,还有接触时由于触点的弹跳现象形成脉冲列式的干扰.

一般应采用RC吸收回路,既能抑制接通和断开时的干扰,又保护了继电器的触点.为了方便也可以把RC吸收回路并联在触点上,以起到保护触点的作用.但是当连接线过长时,往往在抑制干扰方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一点通过梅县电厂Ⅱ期工程和现场试验已得到证实.

图1中,虽然继电器起隔离作用,但其线圈是易发生干扰的电感线圈,因此输出板卡与继电器之间必须采用光电隔离.当控制器某输出通道有输出时,该通道的光电耦合器中的发光二极管流过电流而发光,此光线使光电耦合器中的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于是继电器线圈电触点闭合.由于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没有电气联系,故能实现电气隔离.

2 双向晶闸管控制.该控制方式就是采用固态继电器或交流无触点继电器控制电磁阀,由于双向晶闸管的关断特性,此方式只能用于交流电磁阀的控制,如图2所示. .

双向晶闸管可以直接连接到交流负载回路,但是为了避免切断负载时的干扰,输出线上感应的干扰及动力电源的共模干扰等侵入控制器内部,仍需用光电在元件与控制器内部实现隔离,同时还要在双向晶闸管上并联RC吸收回路来缓冲关断时双向晶闸管上的电压变化.

因为电磁阀是感性负载,负载电流滞后于电源电压,当驱动电压反相时,负载电流开始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零,此时双向晶闸管才开始关断.但此刻突然加于阻断的双向晶闸管上的电压已很大,由于电压上升率很大,可能使双向晶闸管又导通,产生误动作,甚至损坏,所以必须使用RC吸收回路.

R和C的数值取决于线路和电磁阀线圈的参数,但对一般应用场合,R为100Ω,C为0.1μF即可.C过大和R过小时,虽然能提高抑制效果,但会加大双向晶闸管关断时的漏电流,存在电磁阀不能由吸合变为释放的危险. 1.2 直流电磁阀的干扰抑制

图1所示的方法适合于直流电磁阀,而图3所示的晶体管控制的方法也比较常用.

当输出时,光电耦合器接受控制器内部回路来的输出信号,发光二极管发光,耦合器的输出端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为驱动用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电磁阀闭合.

由于晶体管关断时间很短,切断线圈时的感应电压很高,所以同样必须在线圈上并联RC回路或者并联二极管、稳压管等. 1.3 吸收回路的安装方法

RC等吸收回路应如图4a所示,直接并联在交流或直流电磁阀线圈的两端,而不能像图4b那样接在电子控制装置侧.原因是现场施工中连接线一般都很长,其分布参数将影响吸收回路发挥作用.只在线圈处安装吸收回路也是不够的,因为切断电磁阀时,长连接线的分布参数在过渡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仍会影响控制装置的工作,最好的安装方法如图4c所示,在控制装置的驱动侧配置合适的吸收器件.

2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干扰和抑制措施

继电器和接触器都是感性负载,所用的干扰抑制措施与电磁阀所采用的措施基本相同.不过从小的控制用继电器到大负载用的接触器的容量相差很悬殊.对小的继电器或接触器,通常由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微机直接进行控制,而对大容量的接触器往往需通过辅助继电器进行控制.一般 情况下,触点容量30A以下者RC回路为470Ω和0.1μF,触点容量30A以上者,RC回路为470Ω和0.47μF. 3 热控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充分了解输出装置和电磁阀继电器的规格形式,确定是否必要增加RC回路.由于设计不够细致或厂家自身原因,电子输出装置不具备必要的抗干扰措施,或者抗干扰的能力不强.因此,通电调试前应仔细核对有关规格参数,充分评估电子输出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2 认真检查线路的敷设情况,评估因长距离连线而产生的影响.

3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抗干扰措施及具体实施方法,如上述正确安装吸收回路法,必要时可以做一些现场试验.

4 由于干扰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干扰问题必须进行耐心的观察和评估,切勿掉以轻心,做到一劳永逸

关于自动化装置受干扰及抗干扰措施的分析

作者:彭岳云

时间:2007-11-25 12:02: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士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试验方法。在抗电磁干扰方面,也有许多论文发表,大家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许多提高产品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自动化装置 干扰 抗干扰 措施分析

电磁兼容是现代自动化装置抗电磁干扰能力方面非常关注的目标。许多同行专业人士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试验方法。在抗电磁干扰方面,也有许多论文发表,大家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许多提高产品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措施。

本文先以一台同期装置作为被试产品,对其干扰及抗干扰措施进行分析,随后提出一系列在设计实践中的经验抗干扰措施。干扰源是一个简单的电磁式的中间继电器。

干扰源分析:在上面简单的电路中可能会存在以下三种干扰源。

1、如图

(一)中操作电源带有一个电感性负载(即许继中间继电器),当切断电感性负载时,在电感线圈上产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一般在5~10倍电源电压,高达几千伏,我在试验中测得大于1千伏。该高电压使得断开接点击穿,产生火花或电弧,而火花或电弧是一个发射高频噪声的干扰源,该干扰直接串入电源中,形成串模干扰,该干扰是本线路中试验发现最明显的。

火花或电弧熄灭时间很短,又将产生感应电压,所以在不断地“通断”的瞬变过程中电源上串入了很大的高频干扰信号和浪涌电流。而自动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尤其IC片都是弱电工作元器件,该干扰信号和浪涌流对继电器造成逻辑紊乱,以致误动,实际上对继电器内部元器件也具有很大的伤害性。尤其是静态的继电器产品表现更为严重,对于同期继电器,内部回路复杂,电源(稳压管)负载较重,在此重负荷下受干扰就会显得影响很大。

对于这种干扰实际上最有效的办法是在电感负载上并接一个吸收回路即可,但是电感负载是多种不同设备,且有很多是在运行中的产品,这样就自然的把问题踢给了新产品(被试产品)。

明显。

在试验中本人启用了图

(二)接线的抑制回路,作用是用以抑制高频干扰,试验效果

2、直流电压纹波引起的工频干扰,该种干扰在一般的产品设计中都有措施抑制,在试验中很少发现这种干扰。对于这种干扰,在试验中采用了以下图三的电路,该电路具有消除低频干扰和高频干扰双重作用,但对于电容耐压要求较高。

3、线间串扰,该干扰是因信号线(电源、交流等)靠近和平行放置在一起而引起,虽在电压不高时显示不出来,但在受冲击电压时难免会引起干扰,这就是该干扰最难预测和最难控制的因素之一。这一点要求在布线方面注意干扰。

以上仅是一个简单的电路,旨在只说明干扰存在的普遍性,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和自动化装置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在很多产品在“静电放电干扰、快速瞬变干扰和辐射电磁场干扰”方面实际上都没有很好办法,有些产品对电磁干扰还非常敏感,拒动、误动、死机、改变定值等现象都有发生。因此,自动化装置抗电磁干扰能力的提高,仍然需各位专业人士艰苦努力。以下是根据我在多年的产品设计中,针对 “静电放电干扰、快速瞬变干扰和辐射电磁场干扰电磁干扰”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抗静电放电干扰

静电放电干扰试验,主要是模拟人体带静电以后,操作自动化装置时,将产生静电放电现象,对保护装置造成影响和破坏,其防护措施简述如下:

1、面板上的开关、拨码开关、信号灯、按钮、液晶显示屏都有可能将静电放电干扰引入到装置内部,引起装置内部电路元器件的失效和损坏,所以没有必须的话,尽量少放,对于的必须的液晶显示屏等都应该认真的考虑硬件、软件方面的防护,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两点:

(1)面板和器件都要可靠接地,使静电放电电流有一个良好的接地通道,因为对于脆弱的装置,静电放电过程中放电火花产生的高频辐射干扰,可能引起装置的混乱和误动。

(2)器件内部电路与金属外壳的电气间隙要足够大。使高压静电不至于由于间隙过小产生击穿现象,进入器件的内部电路。

2、装置采用整体式金属机壳、整体式金属面板,比插件式金属面板要好得多。

(1)因为机箱外壳整体面板,容易可靠接地,但采用了整体金属面板,还要设计专门的接地线,仅仅依靠金属面板的固定螺钉或面板与机箱的金属铰链实现接地,这样很不可靠,很容易在静电放电干扰过程中出问题,金属面板上要有专门的接地螺钉或其它措施通过专用接地线实现可靠接地。

(2)插件式面板、接地困难,常常只能够靠面板背面与机箱框架的接触实现接地连结,面板上喷漆的漆膜或铝型材的氧化膜都不导电,且很难清除。无法保证面板与金属机箱框架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接触。

(3)如果通过插件印制板布排专门的面板接地线,往往是得不偿失,很可能把静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直接引入到印制板上一一形成“干扰地线”,使装置抗静电放电干扰的能力更加脆弱。同时该地线还有可能对一些导电回路的绝缘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o

3、对整体面板最好能实行整体面膜覆盖。对整体面板实行面膜覆盖,可将面板上的显示器、信号灯、按键等等都保护起采,只要面膜的强度足够高(一般的绝缘面膜都能满足要求),当把静电高压施加到面膜上时,根本就没有放电现象发生,也就不会有静电放电干扰了。

二、快速瞬变干扰的防护

快速瞬变干扰脉冲的主要特点是幅值高,前沿陡,脉冲尖,重复率高。干扰脉冲的前沿特别陡,只有5个纳秒,半峰宽度只有50纳秒,其频谱分布非常宽,理论计算达70MHz(要用200MHz以上的示波器才能很好的观测)。且脉冲的幅值很高,国家标准规定3级为2KV,4级为4KV,对频谱这样宽幅值又很高的干扰进行抑制并非易事,现代的产品中不能满足快速瞬变干扰要求的最多,这也是不少产品开发人员头等的难题。由于快速瞬变脉冲的特点,其干扰传播方式虽以传导为主,但由于其频谱带宽所致利用分布电容也是其重要传播方式之一,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空间辐射进行干扰,可见要求我们产品设计人员对装置进行全面考虑,整体防护。

1、元器件选用:元器件选择的要求、方法很多,就自动化装置而言,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证以下几点:

(1)CPU最好选择自带队RAM、EPROM、E2PROM,不用扩展,使地址总线、数据数总线都不出芯片。

(2)CPU如不带 E2PROM,存放定值可选用I2C总线的E2PROM芯片

(3)A/D转换最好选用模数隔离的芯片,或用V/F转换后用光耦进行隔离

(4)CPU的 I/O口线都用要光电隔离器进行隔离

(5)CPU回路要单独供电,并用DC/DC电源模块进行隔离,以保证外部进来的干扰与CPU回路最大限度的隔离o

2、印制板和电路布局

多层印制板的选用是抑制干扰的一个很好手段,其电源回路具有很大的板间电容,可抑制电源上的各种干扰脉冲,器件间的布线也更简洁、短少、方便,可大大减少各回路间的串扰耦合。

如选用双面板进行布线,则更要对整个电路进行仔细推敲,精心布置,其主要原则是易引进干扰的器件和布线,一定要远离易受干扰的器件和布线,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器件的进线和出线要分开。如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和输出的布线一定要尽可能的分开,继电器线圈和接点的布线也要远离,PT、CT的进出线更要严格分离”

3、装置输入、输出回路的配线和布线

自动化装置的特点是有大量的输入、输出回路,,如电源回路、电压回路、电流回路,开入回路、开出回路等,由于整屏布线时很难把他们一一分开,分别布置,它们常常都是捆扎在一起,由电缆通过各种沟、槽通道连到各个取样点或控制点,因此,通过分布电容的锅台,各个输入、输出回路,都可能会引入干扰。对这样的输入、输出线,在装置内部的布线一定要精心安排,进入装置后要尽快进入隔离器件,如 PT、CT、开关电源、光耦等,布线越短越好,不能与装置内插件间的连线捆扎在一起或混排交叉。对装置内一些必需的软引线也应采取措施,如各个回路采用单独紧密绞合——双较线。正确的布线也是—种很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它能大大降低干扰,不需增加工程序和成本,却可收到满意的抗干扰效果,希望大家能够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o

4、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对电源回路的干扰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但开关电源的进出线一定要分开布线,有的装置装有电源开关,并把电源开关布置在面板上,对这样的设计一定要小心安排,首先开关连线要取在电源滤波器(开关电源的内部滤波器)的后面,面板开关的线一定要相对“干净”一些,最好选用屏蔽线,其次,开关引线不能+5V、+-15V、+24V面板指示灯线捆扎或布排在一起,以减少输入/输出间的干扰耦合,

许多开关电源中的输入回路、输出回路与接地线间都接有抗干扰电容,其中输出回路的对地电容有时可能会对装置的抗干扰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为接地线并不是“纯的接地”?输入回路上的干扰信号会通过输入对地电容进入地线,再经过输出电容进入输出回路。从而引入干扰,必要时可拆除输出回路的对地电容,使内部电路与“地”彻底隔离,真正浮起来。

5、滤波器的选用:

有的滤波器对快速瞬变干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是提高装置抗干扰水平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滤波器的最终效果与滤波器的选用和安装关系密切。一个好的滤波器很可能因为安装不当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滤波器应直接安装在装置上,并按滤波器的使用要求进行安装布线,这样才能使滤波器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只能将滤波器安装在屏架上,则需设计人员和安装人员认真安排,精心施工,滤波器的输入线和输出线一定要分开,输出线和其它可能产生干扰的回路一定要远离,输出线越短越好,防止在外暴露过长,重新接收或锅台干扰,滤波器的外壳要良好接地,以保证其滤波效果。另一方面,前面提到自动化装置的特点是输入、输出回路特别多,常常捆扎在一起,任一回路防护不当都有可能使干扰窜入装置内部,所以在滤波器的选择上应选用有较多回路的组合滤波器对众多回路同时进行防护,也可通过试验只对一些敏感回路进行滤波防护。当然如能通过元器件的选用,印制板电路、元器件的布局,各个接地回路的安排处理,以及软件上的各种措施等,使装置的各个回路对干扰都不敏感,也就无需使用外挂滤波器,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三、辐射电磁场干扰的防护

辐射电磁场干扰的防护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尤其是有金属机箱的微机型产品更容易,其防护注意点就是做好屏蔽接地;抗辐射电磁干扰所要做的就是选择金属机箱,保证机箱整体电气连结良好并可靠接地,装置面板上的开孔不能够太大、机箱上的散热孔应开成圆形小孔(圆孔比长孔屏蔽效果好),这样才能使机箱起到应有的屏蔽效果。

结束语

电磁干扰的种类较多,传播方式、干扰途径不尽相’同,对静态自动化装置的可靠运行危害极大,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虽然电磁干扰看不见,模不着,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我们应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装置的元器件、电路、印制板、机箱、配线等等的选用和设计都给予充分的考虑,在各个可能引入干扰的回路,设置各种滤波,隔离措施,对干扰信号进行有效的衰减、分离,直至减弱和消除其影响,抗干扰设计的重点是抗速瞬变干扰和静电放电干扰。

在产品设计阶段同时进行综合的抗干扰设计,在相同的抗干扰水平下,可以做到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可谓事半功倍,如有一些疏漏,补救起来也容易的多,如果在设计阶段没有进行抗干扰设计或对其考虑的很少,产品完成后发现问题时再进行补救,就困难的多,效果也很差。

电磁干扰的形式和种类很多,抗电磁干扰的方法和手段也很多,许多厂家通过实践有更多、更好的措施和方法,文中可能会有许多不当之处,仅希望能够与各位设计专业人员彼此交流讨论,加深我们对电磁干扰的方法和手段的理解,提高全行业自动化装置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为系统提供可靠、安全的优质产品。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lunwentianxia.com]

(广东茂名发电厂,广东茂名 525000)

摘 要:根据在DCS安装及调试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抑制电磁阀和继电器干扰的具体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在设计及选型时未能充分考虑的电磁阀和继电

器的干扰问题.

关键词:电磁阀;继电器;干扰;抑制措施

引 言

在热控调试的过程中,由于电磁阀或继电器的干扰导致微机板卡通道甚至整个板卡损坏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微机控制系统的普及,目前无论大小机组的热控专业都大量地采用计算机控制,而电磁阀和继电器又是控制设备中不可缺少的控制电器,因此抑制电磁阀或继电器的干扰对微机控制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成套控制系统中,常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或计算机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的输出装置来控制电磁阀或继电器,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输出装置(板卡)的抗干扰能力不尽相同,在上电调试之前应对这些回路进行必要的评估性测试,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杜绝损坏板卡通道或整块板卡的现象.

1 电磁阀的干扰及抑制措施

电磁阀按驱动电源分为直流电磁阀和交流电磁阀.电磁阀是典型的感性负载.接通电磁阀线圈时,铁心尚未闭合,电感很小,所以交流电磁阀的启动电流冲击很大,约为稳态时电流的6~10倍.虽然此电流的绝对值并不大,一般不至于造成干扰,但必须充分评估输出板卡的容量是否能承受这种电流冲击的影响.

电磁阀断电时,在线圈两端和连接导线上会出现很高的浪涌电压,并伴有衰减的高频振荡,这是一种很强的瞬变干扰,如果不采取抑制措施,不仅影响开关器件或触点,也会干扰电子装置的工作,甚至损坏电子元器件. 1.1 交流电磁阀的干扰抑制

在施工中接触最多的是交流220V或交流110V电源驱动的交流电磁阀,除了需抑制切断线圈时的瞬变干扰外,还需抑制由低压电源带来的干扰,常用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 继电器控制,如图1所示.采用继电器控制时,除断开时的电弧和放电造成干扰外,还有接触时由于触点的弹跳现象形成脉冲列式的干扰.

一般应采用RC吸收回路,既能抑制接通和断开时的干扰,又保护了继电器的触点.为了方便也可以把RC吸收回路并联在触点上,以起到保护触点的作用.但是当连接线过长时,往往在抑制干扰方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一点通过梅县电厂Ⅱ期工程和现场试验已得到证实.

图1中,虽然继电器起隔离作用,但其线圈是易发生干扰的电感线圈,因此输出板卡与继电器之间必须采用光电隔离.当控制器某输出通道有输出时,该通道的光电耦合器中的发光二极管流过电流而发光,此光线使光电耦合器中的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于是继电器线圈电触点闭合.由于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没有电气联系,故能实现电气隔离.

2 双向晶闸管控制.该控制方式就是采用固态继电器或交流无触点继电器控制电磁阀,由于双向晶闸管的关断特性,此方式只能用于交流电磁阀的控制,如图2所示.

双向晶闸管可以直接连接到交流负载回路,但是为了避免切断负载时的干扰,输出线上感应的干扰及动力电源的共模干扰等侵入控制器内部,仍需用光电在元件与控制器内部实现隔离,同时还要在双向晶闸管上并联RC吸收回路来缓冲关断时双向晶闸管上的电压变化.

因为电磁阀是感性负载,负载电流滞后于电源电压,当驱动电压反相时,负载电流开始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零,此时双向晶闸管才开始关断.但此刻突然加于阻断的双向晶闸管上的电压已很大,由于电压上升率很大,可能使双向晶闸管又导通,产生误动作,甚至损坏,所以必须使用RC吸收回路.

R和C的数值取决于线路和电磁阀线圈的参数,但对一般应用场合,R为100Ω,C为0.1μF即可.C过大和R过小时,虽然能提高抑制效果,但会加大双向晶闸管关断时的漏电流,存在电磁阀不能由吸合变为释放的危险. 1.2 直流电磁阀的干扰抑制

图1所示的方法适合于直流电磁阀,而图3所示的晶体管控制的方法也比较常用.

当输出时,光电耦合器接受控制器内部回路来的输出信号,发光二极管发光,耦合器的输出端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为驱动用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电磁阀闭合.

由于晶体管关断时间很短,切断线圈时的感应电压很高,所以同样必须在线圈上并联RC回路或者并联二极管、稳压管等. 1.3 吸收回路的安装方法

RC等吸收回路应如图4a所示,直接并联在交流或直流电磁阀线圈的两端,而不能像图4b那样接在电子控制装置侧.原因是现场施工中连接线一般都很长,其分布参数将影响吸收回路发挥作用.只在线圈处安装吸收回路也是不够的,因为切断电磁阀时,长连接线的分布参数在过渡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仍会影响控制装置的工作,最好的安装方法如图4c所示,在控制装置的驱动侧配置合适的吸收器件.

2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干扰和抑制措施

继电器和接触器都是感性负载,所用的干扰抑制措施与电磁阀所采用的措施基本相同.不过从小的控制用继电器到大负载用的接触器的容量相差很悬殊.对小的继电器或接触器,通常由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微机直接进行控制,而对大容量的接触器往往需通过辅助继电器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触点容量30A以下者RC回路为470Ω和0.1μF,触点容量30A以上者,RC回路为470Ω和0.47μF. 3 热控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充分了解输出装置和电磁阀继电器的规格形式,确定是否必要增加RC回路.由于设计不够细致或厂家自身原因,电子输出装置不具备必要的抗干扰措施,或者抗干扰的能力不强.因此,

通电调试前应仔细核对有关规格参数,充分评估电子输出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2 认真检查线路的敷设情况,评估因长距离连线而产生的影响.

3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增加抗干扰措施及具体实施方法,如上述正确安装吸收回路法,必要时可以做一些现场试验.

4 由于干扰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干扰问题必须进行耐心的观察和评估,切勿掉以轻心,做到一劳永逸.

参考文献

[1] 高 伟.计算机控制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 马伟明.电力电子系统中的电磁兼容[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0.

[3] 王庆斌等.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二篇:电磁铁电磁继电器课件(大全)

电磁铁的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上是很广泛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磁铁电磁继电器课件,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4.知道电磁继电器及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猜想和观察、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说明书和观察电磁继电器,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养成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

2.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认识科学发明就在我们身边,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电磁铁的特性和应用、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电磁铁的特性、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电磁铁、电磁继电器、大铁钉、漆包线(5m)、开关、导线、电源、滑动变阻器、大头针、电铃等;

学生分组:电磁继电器、铁钉、漆包线(5m)、开关、导线、电源、滑动变阻器、大头针等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情境创设】

小明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不小心把一盒大头针撒落地面上了;——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帮小明想到一个好方法来收集这些大头针吗?

【设置悬念】

被磁铁吸起的大头针能不能自动掉入盒子里?

演示电磁铁收集大头针的工作过程

【引入新课】

这一种想有磁性就有、想没有磁性就没有的磁铁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起走进——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交流热议:

1、用手捡起来就是了

(很困难且容易扎手)

2、用磁铁吸引

(轻松但容易扎手)

3、……

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思考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设置疑问,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二、探究新知

1.电磁铁

【问题过渡】

要使螺线管的周围产生磁场,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可采用什么方法?如果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实验】

先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

【实验器材】螺线管、铁棒、小磁针、开关、电源、导线。

【提出问题】

1.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哪个大?这表明什么?

2.为什么插入铁棒后,磁性会增强呢?

我们把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回答预设:

(1)螺线管通电。

(2)……。

根据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并积极发表见解。

回答预设:

1.插入铁棒后,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增大,这表明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性大大增强。

2.铁棒被磁化,也要产生磁场,于是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既有电流产生的磁场,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因而磁场大大增强了。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实验体验,认识电磁铁,并感受电磁铁的特点。)

2.电磁铁的磁性

(1)自制简易电磁铁

(2)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电磁起重机

(4)磁悬浮列车

【情景过渡】

自己动手,利用桌上的器材做一个简易电磁铁

【提出问题】

1.用自己做的简易电磁铁靠近大头针,现象如何?

2.与其他同学做的电磁铁相比如何?

3.现象不同,说明了什么?

4.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探究】(控制变量法)

对于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影响因素有哪些?

1.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结论:匝数一定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改换不同匝数的螺线管:

结论: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视频播放】

电磁铁的实际用途很多,最直接的应用之一就是电磁起重机

你还知道电磁铁的哪些用途?

磁悬浮列车简介:

积极动手、用心制作

根据现象思考并积极发表见解。

回答预设:

1、吸引大头针

2、我的吸引的大头针比他的多(少)

3、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说明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4、猜想预设:

1.电流大小

2.线圈外部形状

3.线圈匝数多少

……

动手操作,观察体验。

观察现象:

1.电流大的电磁铁吸引的铁钉数目多、磁性强

2. 匝数多的电磁铁吸引的铁钉数目多、磁性强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感受知识的推理过程,并学会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仔细观看视频,了解并思考电磁铁的应用原理

回答预设:电动机、发电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铃等

磁悬浮列车……

认真观看

(设计意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探求欲望。)

3.电磁继电器

(1)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过渡问题】

高压环境或恶劣环境有可能对人造成不利影响,如何才能完成工作而又不会造成人身伤害?如何自动控制、远距离控制?

【播放视频】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想想议议】

1.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是什么?

2.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总结: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顺势提问】

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有什么好处?

【实际应用】

水位自动报警器、温度自动报警器、门铃等

利用多媒体给出以上报警器的电路

思考、交流。

观看、记忆:

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电磁继电器。

回答预设:

1.由电磁铁、弹簧、衔铁、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组成。

2.通电时,把衔铁吸下来使触点接触,工作电路闭合.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

学生交流讨论答案预设:

1. 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2. 实现远程遥控、自动化控制等。

自主分析、小组议论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各种应用,学生印象深刻。)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见附件1。

四、课堂检测 教师巡视、讲评。 完成同步训练

——见附件2。

五、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1、2。 课后完成

第三篇: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的教学设计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电磁铁,说明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3.能说明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电磁继电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说明书和观察电磁继电器,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会说明电磁继电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工作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磁铁的实际应用,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电生磁”知识的延续与应用,简单讲电磁铁就是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利用铁芯使磁性增强。电磁铁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如本节中的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电铃和自动控制电路等,所以本节重点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既是为后面的应用服务,也体验了实验探究的过程,强化利用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具有磁性可控、磁极可控的优点,电磁继电器利用了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利用电流的有无来控制这一特点。通过对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的了解,掌握利用低压控制高压、弱电流控制强电流的方法。虽然电磁继电器在很多用电器中有广泛应用,但学生独立接触电磁继电器的机会较小,很难单独来研究它的工作过程,所以利用挂图、模型等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重点:实验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三、教学策略

电磁铁的学习可以从通电螺线管开始,因为电能生磁,但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很弱,在实际中应用较少,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的方法可以增强磁性,从而提出研究电磁铁的意义。对比电磁铁与磁铁的优缺点,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可以利用电流来控制,不仅可以控制磁性的有无,还可以控制磁极、磁性的强弱等,继而提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问题。在实验中利用学生的分组实验,绕制电磁铁进行实验,要利用到转化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思想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方法,又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因素有关;电磁铁的磁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虽非常广泛,但学生直接接触的比较少,比较陌生,可以从图片、视频等入手,使学生对电磁继电器有初步印象,它可以用于控制电路中,相当于一个开关,只是利用低压控制高压、弱电流控制强电流,所以电磁继电器使用中大多要用到两种电源:低压控制电源和高压工作电源。再展示挂图或实物来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实例提出一些实际应用,了解它是如何控制电路的

四、教学资源准备

校园局域网、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漆包线、规格相同的铁钉2根、电源、开关、导线、大头针、滑动变阻器等。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首先出示电铃,并连接电路,使其发声,再出示电话模型。

(他们当中都有一个重要的部件------电磁铁。今天我们这堂课就一起来探究电磁铁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1、电磁铁 出示螺线管,提问:要使螺线管的周围产生磁场,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可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得出:给螺线管通电,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磁场。) 进一步提问:如果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先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

提问: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哪个大?这表明什么?(插入铁棒后,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增大,这表明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性大大增强。)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增强呢?

学生讨论得出:铁心插入通电螺线管,铁心被磁化,也要产生磁场,于是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既有电流产生的磁场,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因而磁场大大增强了。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铁心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能获得较强的磁场。我们把插入铁心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

2、 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问: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些什么特点呢?

进一步提问:怎样来做实验呢?其步骤是怎样的呢?

我们知道,电磁铁的磁性是由螺线管通入电流后获得的,由此,我们可以进行猜想:它的磁性与电流的大小有关;螺线管是由导线绕制成的,它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有关。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实验探索。

学生实验:首先请同学们从盒子里拿出实验器材,放在桌上摆好,观察所用的器材,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这些实验器材应连接成怎样的电路?

(应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磁铁连成串联电路)用什么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学生将实验器材连接好,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

①将开关合上或打开,观察通电、断电时,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情况,判断电磁铁磁性的有无。

②将开关合上,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增大和减小(观察电流表指针的示数),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对比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③将开关合上,使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改变电磁铁的接线,增加通电线圈的匝数,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实验小结:让学生归纳、概括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实验表明:

1、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2、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3、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讨论电磁铁的优点

提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些特点,它的这些特点与永磁体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3、介绍电磁铁的应用

提问:电磁铁在实际生产中有哪些重要应用呢?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电磁起重机。(说明它能将钢材吊起的原理。) 介绍两种常用的电磁起重机:一种是圆柱形电磁铁,一种是蹄形电磁铁。蹄形电磁铁的两个异性极在同一端面上,能同时吸住一块铁,因而磁性更强。

4、电磁继电器 提出问题:

高压环境或恶劣环境有可能对人造成不利影响,如何才能完成工作而又不会造成人身伤害?如何自动控制、远距离控制? ①、电磁继电器的构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电路如图所示:(屏幕显示 ) 结构:A:电磁铁、B:衔铁、C:弹簧、D:动触点、E:静触点. ②、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电磁铁通电时,把衔铁吸下来使D和E接触,工作电路闭合.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

结论: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学生实验:让学生分组联接电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和用小灯泡组成的工作电路.使继电器通电时,小灯泡亮,断电时小灯泡灭.

通过接线和操作,使学生掌握继电器的主要构造和工作原理. 提问: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有什么好处?

回答: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远距离控制;自动控制.

5、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分析防讯报警器、水位自动报警器和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在学生自己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议论.利用多媒体给出以下报警器的电路.(屏幕显示

六、巩固反馈: (屏幕显示)

七、今天收获:

第四篇:电磁继电器

基于PIC16F87X的电磁继电器控制设计

时间:2009-04-07 14:28:18 来源:中国传动网 作者:刘华昌

0 引言

电磁继电器是自动控制中常用的一种元器件,它利用电磁原理实现接通或断开一个或一组接点的一种自动开关,广泛应用在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设备中。但在各种自动控制设备中,都存在一个低压的自动控制电路与高压电气电路的互相连接问题:一方面要使低压的电子电路的控制信号能够控制高压电气电路的执行元件;另一方面要为电子线路和电气电路提供良好的电隔离,以保护电子电路和人员的安全。为此,采用PIC16F87X单片机控制电磁式继电器尝试完成这一桥梁作用。 1 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

电磁继电器是在输入电路内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继电器。电磁继电器一般由控制线圈、铁芯、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控制线圈和接点组之间相互绝缘,为控制电路起到良好的电气隔离作用。它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当在继电器的线圈两头加上其线圈的额定的电压时,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继电器的吸合、释放就在电路中起到了接通、切断的开关作用。选择电磁继电器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的选择。在使用继电器时,应首先了解继电器所在电路中的工作电源电压,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应等于该电压,或者电路电源电压为继电器工作电压的80%,也可保证继电器正常工作,但不能使电路工件电压超过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否则继电器线圈易烧毁。

(2)继电器触点负载的选择。应根据继电器所控制的电路特点来确定触点负载的数量及形式,再以触点控制电路中电流的种类、电压及电流的大小来选择触点容量的大小。触点容量的大小是反映加在触点上的电压和通过触点电流的能力,一般触点的负载不应超过触点的容量。

(3)继电器线圈电源的选择。在通常情况下,电路设计都采用直流电的继电器,也可根据控制电路的特点来考虑继电器的种类,还要考虑继电器所消耗的功率。

(4)继电器动作时间的选择。应根据实际电路对被控对象动作的时间要求,选择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也可在继电器电路中附加电子元器件来加速或延缓继电器的动作及释放时间,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5)工作环境条件。选用继电器时,还应考虑环境的温度、工作寿命以及冲击振动等。 2 PIC16F87X控制电路设计 2.1PIC16F87X的特性

Microchip公司推出的PIC16F87X系列8位单片机是采用精简指令集(RISC)结构和Flash存储技术的高性能嵌入式单片机,它运行速度快、扩展功能丰富、功能强大、逻辑结构清晰,还具有在线编程,上电、掉电复位保护和看门狗等功能。 2.2继电器控制电路原理

基于PIC16F87X的诸多特性,设计了PIC16F87X控制继电器的硬件电路(见图1)。

图1PIC16F87X控制继电器电路原理图当单片机的RD0引脚输出低电平时,光耦U1截止,继电器线圈两端无电位差,继电器衔铁释放,继电器常开触点释放,相当于开关断开;当单片机的RD0引脚输出高电平时,光耦U1饱和导通,24V电源加到继电器线圈两端,继电器吸合,其常开触点闭合,相当于开关闭合。

在光耦截止瞬间,线圈中的电流不能突变为零,继电器线圈两端会产生一个较高电压的感应电动势,应在线圈两端并上一个二极管D1,使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D1释放,保护三极管免被击穿,并消除感应电动势对其他电路的干扰。2.3PIC16F87X控制软件设计PIC16F87X控制软件在MPLABIDE环境下用C语言开发,利用Hitech公司开发的PICC编译器进行编译,程序流程如图2所示。

第五篇:电磁继电器

一、教材分析

电磁继电器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电磁铁以及安全用电的具体综合应用。该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我制定了如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过程和方法: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电学知识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

学生学习过程中,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

电磁继电器是一项新的具体事物,学生的认识离不开具体事物与体验的支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探究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生活生产中电学现象的好奇感,充分、直观地呈现电磁继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探究。

五、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的学法和相对应的教法: 学法:观察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法:讲授启发法、实验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来谈谈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它主要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

1、复习巩固,事例引课

2、实物展示,直观印象

3、结构讲解,原理分析

4、电路连接,实际体验

5、课外延伸,拓展升华

其中,电磁继电器的结构讲解、原理分析以及电路连接和实际体验是我要讲的重点。

下面我就具体来谈谈:

1、复习巩固,事例引课

首先引课,让学生回忆电磁铁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紧接着,让学生回忆在家庭电路中接通和断开电路的情形。在此情形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接触高压电路。

接下来让学生观看一则视频,“一则触电事故的报道”。 接着我提出两个问题:

A.许多大型机器需要高压电,但人却不能接近,那怎样控制高压电路的通断?

B.工作人员不能长时间在高温度、重污染、高噪声环境下工作,怎样实现远距离操控? 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想,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联想到使用电磁铁解决以上问题。从而让学生自学电磁继电器的概念,激发学生认识电磁继电器的欲望。(电磁继电器是个什么元件呢?带着疑问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2、实物展示,直观印象

下面我来讲一下电磁继电器该如何教学。

传统的教学通常通过课本上的这几张图片来进行。但是图片的真实感不够强,而且学生缺少对电磁继电器的认识和使用经验,所以很多问题他们只能通过想象去理解,印象不深刻。而传统的小型电铃安装是利用低压直流电源来进行控制的,学生也无法真正体验到电磁继电器在高压电路中的应用。 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我自制了一套电磁继电器控制两盏白炽灯通断的实验装置,能够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电磁继电器在结构、连接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应用。

3、结构讲解,原理分析

下面我就具体地展示一下:

首先是电磁继电器结构的教学:电磁继电器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低压控制电路由电磁铁、弹簧、衔铁和两个接线柱组成;高压工作电路由两个定触点、一个动触点和三个接线柱组成。)

其次是电磁继电器原理的教学:低压控制电路接通前,(衔铁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与上触点接触),高压工作电路中的“常闭”电路接通,白炽灯L1发光,“常开”电路断开,白炽灯L2熄灭;低压控制电路接通后,(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与下触点接触),高压工作电路中的“常闭”电路断开,白炽灯L1熄灭,“常开”电路接通,白炽灯L2发光。

4、电路连接,实际体验

接下来是电磁继电器的电路连接。通过对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分析,学生很轻松地就能将低压控制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分别与16V低压学生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但是在连接高压工作电路时,学生很容易将高压电源的连接搞混。有些学生可能会将高压电源的一端与“常闭”接线柱对应的上触点相连,此时当低压控制电路接通时,白炽灯L1和L2均无法工作,无法达到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要求;同时我会引导学生对这一电路的连接进行分析,分析电磁继电器在此连接中不能达到要求的原因。

而有些学生则会将高压电源的一端与“常开”接线柱对应的上触点相连,此时当低压控制电路断开时,白炽灯L1和L2均无法工作,同样无法达到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要求;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对这一电路的连接进行分析,分析电磁继电器在此连接中不能达到要求的原因。

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电磁继电器的连接方法:高压工作电路中,“常闭”接线柱A一端与上触点相连,另一端与一盏节能灯相连;“常开”接线柱C一端与下触点相连,另一端与另一盏白炽灯相连;中间的接线柱B一端与衔铁相连,另一端与220V高压交流电源相连,高压电源的另一端则与白炽灯L1和L2的另一端相连。

引导学生正确连接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后,我会通过控制低压控制电路的通断来控制高压工作电路中白炽灯和节能灯的交替工作。在此实验结束后,我还会引导学生对这一正确电路的连接进行分析,分析出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

5、课外延伸,拓展升华 当学生体验到电磁继电器在实际生活中的正确用法之后。我会给出一定的实验器材:低压电源、开关、热敏电阻、热源、高压电源、白炽灯、电风扇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利用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连接一个自动降温装置的电路,起到当电路温度正常时,白炽灯发光;当电路温度过高时,白炽灯熄灭,电风扇工作降温的目的。从而让学生体验到电磁继电器在生产中进行远距离操控、自动操控的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是一门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学科。

五、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最后我来谈谈本次实验教学中我的几点教学反思与评价:

1、实验需要连接高压电路,有一定危险性。

2、学生连接电路时将电磁继电器的高压工作电路与低压控制电路隔离。

3、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实验中的电路连接。

4、教师统一进行高压工作电路的通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酒店考察报告范文下一篇:经典手机短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