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元化与文学艺术论文

2022-04-18

小编精心整理了《文化多元化与文学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而生的文化多元化,正日益改变着世界文明格局。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交融和共生使得如何践行文化之间的互相认同成为新的研究议题。跨文化认同的研究应运而生。

文化多元化与文学艺术论文 篇1: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

摘 要:全面阅读活动自开始实施以来,各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文化传播工作与阅读推广工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发展背景下,未成年人的文化素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源于现代教育体制与理念的转变,另一方面在于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增强。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更好实施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工作,公共图书馆需要在阅读活动的内容制订、活动设计以及文化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优化与创新,通过复合型的阅读推广工作,使未成年人能够在丰富、具有趣味的阅读活动中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养分。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文化;阅读活动

国内关于全民阅读活动的内容制定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进行,通过阅读文化的相关主题倡导,推动国民文化知识涵养的建设工作。社会发展到20世纪,中宣部在国民阅读活动的倡导上制定了主题倡议书,进一步指出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具体内涵。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历史、艺术与人文情怀的沉淀,在精神传承、品格教育以及艺术观念的形成上需要重视其内涵的育人意义。未成年人在成长阶段上属于习惯、观念与品格教育的关键时期,借由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与内在影响,能够使其在综合素养方面获得较好提升。针对目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情况与内容制订形式等,需要明确活动推广的意义、方法途径以及开展模式等,确保未成年人能够在相应的阅读活动中获得较好的文化素质培养。

一、传统文化与阅读之间具有的联系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体现出该民族的历史发展轨迹、文学艺术体系与精神文化观念,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形成精神上的纽带,体现出国家与民族发展上的“根”与“魂”。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阶段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代文化教育与知识普及等一系列工作,指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国家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具有密切联系,但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前提下,文化素养与精神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与引导性,能够从精神层面上引领人们投入积极的人生奋斗中,根植于一个民族的信念与自我认知,传统文化无非是具体的象征。

从公共图书馆的“公共”二字就可看出,国家对于人民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推广方面的重视。从历史发展的因素上看,早期动荡的社会环境与政治因素,使得人民生活一度起伏不定、風雨飘摇,近代历史社会上存在许多“落后就要挨打”的案例,从中可以看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上,传统文化教育更多起到育人、涵养人的作用,优秀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涵,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

阅读活动的本质是精神与思维上的共同成长,未成年人作为当代“少年强,则中国强”口号的主体对象,通过阅读的形式获取成长上的养分,能够使其具备较好的独立人格、价值评判标准与艺术审美,这也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因此,在现阶段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上需要注重阅读的传播,使其能够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未成年人、广大社会公众乃至国家的一种行为习惯,由此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提供较好的发展模式。

从联系的角度上看,公共图书馆是当前传统文化推广与传播的重要社会机构,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就针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相关意见,指出该建设项目是促进社会文明与传播知识的重要工程项目。

在功能性上,公共图书馆具备存储文化、提供文化资源以及保护文化资源的作用,在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上起到“文化堡垒”的作用。阅读活动的推广需要公共图书馆,而反过来,公共图书馆也需要相应的传播推广活动,这是发挥其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在职责上,公共图书馆还承担发扬传统文化精神的责任,通过公益性的机构属性,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与阅读服务。可见,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推广、宣传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能够发挥较大作用,应在当前社会文化资源的建设工作中研究其阅读推广方式与文化资源的高效应用形式。

二、阅读推广存在的相关问题

1.系统化设计缺乏全面性

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工作在现阶段的设计形式与开展模式上,公共图书馆一般通过文献资源收集、阅读活动组织以及数据库技术应用的形式实施,在系统化、全面管理以及相关标准制定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包含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源于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评价,公共图书馆在面向外部评优工作与开展活动的满意度调查工作中,该系列工作需要进行的考核评估工作一般需要较长的周期,但在阅读推广活动与相关竞赛项目制订所需要的周期与外部的评估周期存在较大的矛盾,前者需要经历立项、评审、试行、决策与实施,而评估工作每逢一至两年就需要根据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进行相应的评审,先前进行确定与实施的阅读推广工作没有得到充足的开展时间,而又开始新阅读推广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导致总体的活动质量较差;内部因素主要源于活动外包,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工作面向的群体较为庞大,在针对未成年人进行文化推广工作时,也需要进行专属的项目制订。为缓解人员不足等问题,公共图书馆通常会将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外包运营。若外包工作没有较好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活动推广意义,则容易误导成年人乃至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理解,进而使传统文化的阅读活动成为“彰显”文化素养的肤浅活动。因此,在该方面的活动设计工作中,需要进行完善的系统化处理,使不同社会群体能够理解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目的与意义。

2.质量反馈缺乏合理性

阅读推广活动的质量反馈调查、统计与分析工作中,对于活动开展质量的评估缺乏合理性。公共图书馆在现阶段的阅读推广工作质量的统计与分析上,主要通过数据库技术与线下调查的方式实施。在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上,仅通过选购量的数据统计进行阅读活动的效果评估,而没有对点击量、下载量与阅读时长等方面进行统计,使得阅读活动的开展缺少针对性的数据支持。另外,在线上阅读活动的网页数据统计工作中,存在通过网页排版、配色与模块数据掩饰等形式隐藏阅读活动推广数据信息的情况,造成阅读活动的推广质量缺乏真实性、可参考价值较低。但从数据库的信息统计工作上看,数据库采集到的活动数据较为表面,没深入到文献采购数量、选购数量与阅读数量、效果等方面数据。线下调查活动主要通过自愿参与式的问卷调查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质量评估,参与问卷调查的对象范围较少,大部分情况下仅面向馆内读者,对于普通民众缺乏调查数据。活动开展的相关数据资料与质量评估没有得到较好提供,容易造成阅读推广缺乏合理性与针对性。

3.文化资源应用缺乏充分性

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工作还存在主题内容与文化核心方面的缺失,对于推广模式与相关活动质量的标准评估等存在较强的随意性,认为阅读推广的活动内容仅以传统文化作为主题即可完成相应的工作指标。从文化内核与区域性的角度上看,传统文化的构成具有较为浓厚的区域性色彩,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传统文化具有多种的表现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带有区域性质的传统文化逐渐形成独特的风土人情与生活习俗。

基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目的与意义,针对未成年人这一主体对象,应在活动内容上加强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通过耳熟能详的文化故事、艺术作品以及民间传统手工艺等进行联合展示,使未成年人能够从生活视角上认识传统文化,以此理解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活动组织工作中,由于存在资金供给不足、人员分配不合理以及缺乏本土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得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在文化资源的应用上缺乏充分性。

4.文化传播途径固化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该技术也在社会生活、社会生产以及商业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影响到当代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文化观念。在以往的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一般采用馆内宣传的形式进行介绍,面向的读者用户较少、影响范围较窄。当前虽然拓展了线上推广平台,如微博、公众号以及门户网站等,但在活动推广的内容制订、节奏掌控以及多元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主要在成年人的指导下进行相关阅读活动,由于信息推广的不到位与重点内容不够突出等方面原因,使得成年人没有意识到未成年人文化观念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面对现阶段快速发展的线上平台,公共图书馆需要在活动推广方式上积极进行转型,不能通过固化的文化传播途径限制自身的活动推广质量。

三、相关优化思路与活动推广策略研究

1.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以往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公共图书馆单位存在推广模式固化、单一等情况,使得推广活动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可通过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使阅读推广活动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渠道的拓展,确保面向的工作群体能够获得较好增加。未成年人在现阶段的社会生活中,电子信息技术的接触较为频繁,相关方面的数据信息推送也较多。公共图书馆通过线上推广平台的构建,可按月、季等时间段进行“古籍推送”活动,通过线上渠道增大活动的推广范围,同时可在活动的奖励上进行相应的奖品设置,根据未成年读者的传统文化书目阅读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如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书签、杯具或者其他纪念商品等。在一系列的活动进行中,现代信息技术主要起到增加阅读活动推广范围的作用,同时还可在相应的平台上进行历史讲堂等直播活动,针对未成年人的用户群体,将部分生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知识以一种未成年人能够较好进行理解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普及活动。信息技术在功能上的便捷性,能够较大程度上节约阅读推广活动的时间成本,并且相较于线下的人力成本,线上推广的形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活动成本支出,同时简化、提升阅读活动组织方式、质量水平。

2.加强文化资源的应用

不同地理环境在文化的构成上受到历史因素与区域因素等方面影响,传统文化更是经过时间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形成。基于此,针对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从本土化的文化资源应用上,以一种平和、自然、亲近的方式,使未成年人能够较好理解本土文化与传统文化。比如,在民族风俗、民间手工艺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上,可面向未成年人进行内容相应设计,引导该年龄段读者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传统文化因素,使其可以在“恍然大悟”的精神状态下逐步形成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兴趣。地方性质的传统文化还能起到涵养未成年人内在的作用,在该方面的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此外,还可组织阅读活动与民俗体验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使未成年人可以通过文字阅读与体验活动的形式加深传统文化的理解。

3.加强阅读活动的数据审核与内容评估

公共图书馆在活动数据采集、整合与分析之前,需要先设计完善的数据库架构,通过未成年人的参与人数统计、阅读书目统计以及阅读情况统计等,为阅读活动的方案改进与模式优化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支持,避免出现活动内容无法较好吸引未成年人的情况。通常,用于活动数据审核的数据库系统,需要根据传统文化的类别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与统计。比如,在国学类书籍科目、美术类书籍科目以及古典诗词类书目等类别上,分别实施相应的数据资料统计,确保阅读活动在分区上可以根据统计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完善,最终结合全面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对阅读活动的开展质量进行评估。在以往的活动数据调查与效果的审核评估上,由于数据统计工作没有进行统一、集中、合理的分类、整合与分析,使得阅读活动的项目开展质量缺乏相应的质量参考标准,以至于没有及时调整阅读推广活动的模式,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与阅读活动的重点内容缺失等情况。因此,需要在该方面的数据信息采集工作中采取多种优化手段,使其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推广活动进行中得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4.加强社会资源之间的相互应用

社会资源相对宽泛,在传统文化的阅读推广工作上,通过引入社会资源的形式,能够进一步拓展活动的推广范围。比如,在校园资源、博物馆资源以及民俗纪念馆资源等,公共图书馆可在该方面的资源应用上采取合作推广的形式,使针对未成年人的书籍阅读活动,可以在不同的社会机构进行传播,同时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使未成年人在书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实物方面的研究。此外,还可加强与互联网媒体、地方文化管理机构以及青少年活动纪念馆等机构单位的合作,使阅读推广工作能够面向未成年主体进一步增加。社会资源经过不同行业的运营与传递,其信息网络已经广泛分布于现阶段的社会生活中。媒体资源经过信息载体与传播技术的发展,能够在原有的传播手段上进一步拓展信息的传播广度。现在社会在数据信息的传递方式上,已经形成网络媒介为主、传统信息媒介为辅的形式,人们对于数据信息的获取已逐渐转向网络途径。公共图书馆在该方面的社会资源应用上,需要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宣传,使阅读活动的基本信息和部分内容能够得到较好的宣传效果。由于受众主要为未成年人,在利用现代网络资源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时,可设计现代卡通人物形象或者选取某段书籍内容进行活动的推广,使部分未成年人能够通过自媒体平台、公众号平台以及微博平台等获取传统文化活动的相关内容。

四、结语

未成年人的处世观念、价值观念、文化观念以及艺术修养等方面还处在成长、尚待健全与提升的阶段,与具体概念上的教育资源不同,传统文化更具有“无形资产”的价值,通过优秀的文化艺术进行思想上的渗透以及个人品格上的教育,能够使未成年人丰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与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王秋尧.公共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服务新模式的构建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

[2]陈 琳.“阅读循环圈”理论视阈下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推广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7

[3]施衍如.图书馆、出版社、书店协同助力少年儿童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

(作者单位:重庆市少年儿童图書馆)

作者:刘清

文化多元化与文学艺术论文 篇2:

多元文化背景下跨文化认同理论的内涵及意义分析

内容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而生的文化多元化,正日益改变着世界文明格局。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交融和共生使得如何践行文化之间的互相认同成为新的研究议题。跨文化认同的研究应运而生。文章以多元文化为背景,以跨文化认同的内涵为主要分析内容,并阐释其在对外交往中的意义,在“文化自信”的框架下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建立正确的跨文化认同观,以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认同 跨文化 族群 文化自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的冲突”理论,之后代表其学术观点的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出版刊行,随即在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直到现在,围绕该书中观点的争论从未停止。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演进,世界格局正在以文明和文化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趋势,世界七大文明之间的冲突、交融和共生,尊重及承认彼此间的差异,不仅彰显出多种文明由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多文明体系的复杂性,而且涉及到如何在此过程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特殊性,这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议题。

亨廷顿坚持文化及其随之而来的跨文化认同的特殊性。在文化多元的框架下,文化认同一方面可以看作族群在共有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代码基础上所形成的连续稳定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在承认族群共性的基础上应重视内在的差异,将文化认同看作历史长河中不断变化的意义建构。人类学家罗伯特·F·墨菲指出,一种文化内部存在多种差异明显甚至相互冲突的行为方式或价值观念,但文化的内在一致性却不容忽视。社会群体内部的差异可以并行而不相害,因为其遵循大体相同的文化模式。而在多元文化即跨文化的相因相生、相克相濟过程中,每种文化自成体系,文化与文化之间差异迥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不可通约性。在此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边界难以作为永恒的参数来界定一个族群的社会和文化认同,因此,跨文化认同的研究势在必行,并正在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焦点。

1.“跨文化认同”中“文化”的含义

“文化”一词历来是各个学科研究的核心议题,也是几百年来最富争议、最难达成共识的术语之一。“文化”的概念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有关其概念的表述已有200余种之多,但比较有权威意义并经过系统归纳的概念则源于美国学者克罗伯与克拉克洪的著作《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述》中所总结的164条文化定义。

文化一词的英文为Culture,源于拉丁语“cultura”,意为栽培种植、土地开垦,至十七、十八世纪,该词内涵已有相当的扩展,指一切经人为力量加诸自然物之上的成果。而从族群的意义上来看,文化的实质内容则指族群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他于1817年在其文化学研究开山之作《原始文化》一书中,首先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或文明,从其宽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理解,是指一个复合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一个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在界定文化所包含领域时,借鉴了德国人类学家古斯塔夫·克莱姆的大量德文著作,从其多卷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人类文化全史》及《普通文化科学》中受惠颇多。而克莱姆赋予“文化”以现代精神的诠释为:“文化即为习俗、工艺和技能,和平及战争时期的家庭和公共生活,宗教、科学及艺术。”泰勒之后,很多学者对其文化定义进行过修正和补充,例如其定义缺失了文化所涵盖的物质成果的要素,虽然后世学者质疑之声时而有之,但其后对于文化的阐释似乎都未能超出泰勒将文化作为一个复杂整体的基本理念。

美国社会学家威斯勒于1929年指出文化具有规范性的涵义,即文化现象包含所有人类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共享成果,该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还应涵盖物质对象的范畴。威斯勒继承了泰勒以族群和社会为参照范式的文化定义法,同时又补充了其文化概念中缺失的物质成果。

而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和克莱姆是自19世纪以来使“文化”的原本涵义发生改变的,并同“文明”分离开来的两位奠基者。根据“文化”一词的现代意义追溯,德文中的“文化”一词转借自法文,起初在18世纪末拼写为“Cultur”,19世纪起正字为“Kultur”,其意义仍然与“文明”如出一辙,作为文明的同义词来使用。该词在当时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抽象的意义指的是成为“文明的”或“有教养的”普遍过程;另则指启蒙史学家在描述人类发展史中所确定的文明的含义。赫尔德和克莱姆使“文化”成为一个独立的名词,并赋予其独立的意义。

近现代西方学界对于“文化”这一概念的诠释建筑在泰勒、赫尔德和克莱姆等所倡导的文化基本理念之上,并揭示了文化的多元差异性,正如赫尔德所认同的,人们会以不同方式烙上地域和族群因素的文化烙印—“每一个国家都有其关于幸福的核心价值观,正如每一个球体都有其重心一样。”赫尔德第一次提出动态的文化概念,摒弃了之前文化静止论的观点。文化的特殊性、族群性以及社会性在其认同的建构中通过语言动态发展、历史变迁、制度更迭及价值观的稳定传承等彰显出不可或缺的作用。

2.跨文化认同中“认同”理论分析

2.1跨文化交际中的“认同”

“认同”的概念在社会学和文化学中经常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使用,最初“认同”的提出是来自弗洛伊德1921年《群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一书,书中对于“认同”的界定是“已知的与另一未知人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在此,笔者认为可以把“已知人”理解为“身处在母文化当中与所在族群有着共同文化根基的人”,而“另一未知人”则相应地理解为“身处在异文化当中与已知人有着相异文化体系的人”。“已知人”又可理解为“自我”,“未知人”则相应转变为“他我”。而“情感联系”则是最初的跨文化交际,其积极有成效的结果便是自我文化对他我文化的认同建构。而成功的认同建构根据Cupach和Imahori(1993)的认同管理理论,应该由三个阶段组成,即:交际者(“自我”和“他我”)积极寻找认同共同点;交际者在保持自己认同差异的基础上将彼此的认同融合成一种可以互相接受并趋于统一的认同;交际者重新建构各自的认同,并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构建各自独立的文化认同。弗洛伊德对于“认同”最初概念的诠释对于后世学者的理论研究有一定意义上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认同理论的真正提出在1950年左右,其首倡者为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松,其理论贡献在于肯定了“自我认同”在认同理论中的重要性,同时,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过程而进行考察。根据埃里克松的观点,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也有学者理解为,它是指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事物的肯定性体认过程。笔者认为,文化认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它首先以“自我认同”的确认为基础,其次以自身所处的文化群体,亦即族群认同为发展阶段,最后以社会认同为更高一级的发展形式。而跨文化认同则发生在异质文化之间,超越自身文化边界,此时本我文化的同質性特点被打破,杂糅进异文化碎片式认知模式,认同的重新建构由此发生。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与认同关系的过程中不得不在此框架下探讨跨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族群认同及社会认同的辩证关系。

2.2跨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族群认同及社会认同的辩证关系

笔者认为,文化认同建构在历史的动态发展基础之上,反映了个体对一种文化或者文化群体的归属性,其生成是在个体对文化有意识或无意识接纳背景下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文化作为族群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整体总和,是认同和交际发生的基础,同时又受到个人、族群及社会发展的共同影响和制约,在变化发展中塑造自己独有的特性。

自我认同的建构过程,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意味着个体(自我)置身于某种异质文化当中,之前与母文化完全融入的状态被打破,在与异文化个体(他我)接触、文化碰撞及相互比较的场域中,对自我同一性的一种确认。在此过程中,“自我”与“他我”的辩证对立关系也呈现出来。没有“他我”这一认同对象的存在,便不足以归属“自我”。亦即在“他我”中才认识到“自我”,理解自我特性,并在二者之间建立一条界限,通过此界限使自我的存在性和特殊性得以保障。没有认同便没有差异,反之,没有差异便无所谓认同。正是借助与异质文化的差异,才使得处在同质文化当中自我的认同得以构建。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如若缺失,文化认同便不复存在,自我认同也无法言及。埃里克松对于“自我认同”重要性的首肯,体现在他的认同理论中:“一方面,自我认同意味着族群归属的感知;与此同时,它又是一种独一无二个体存在的认知体验。”

族群认同与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其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西方认同流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亨利·泰弗尔于1982年出版的文集《社会认同和内群体关系》,在该文集中,泰弗尔根据其进行的小组实验结果系统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其中,对于族群认同,泰弗尔区分了内群体和外群体,即“我群”和“他群”,并指出个体倾向于认同自己所处的族群。在论述我群和他群的关系时,泰弗尔对于“类型化”和“刻板化”的区别进行了阐释。实验结果表明,个体对于其与族群关系的认知总是倾向于夸大我群的共同点以及与他群的相异点,这种通过“类型化”使他群“刻板化”的分类方式,正是族群认同的一个典型代表。

后世学者对于泰弗尔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也进行了补充和批判性的质疑,比如在如何界定“我群”和“他群”的关系上,有学者认为在不同场景下,个体所归属的族群是变化不定的,族群认同具有“场效性”特点。人们归属于不同的群体,每一个群体都有可能给个体提供潜在有意义的认同方式,族群认同的多样性使得自我认同的构建处于动态的转换之中。

作为文化载体,每个个体与文化都有着互动辩证关系,个体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认同受到文化整体性的影响。文化整体性涵盖人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个人特性。文化属性是指个人的(宏观)文化认同;社会属性则指个人的社会认同,个人特性包括个人社会认同的构建和个人经历。笔者认为,社会认同的构建与个人认同的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以社会化了的价值规范为核心标准的文化由个体所创造,与此同时,创造出的文化又赋予个体以社会认同。因此可以看出,社会认同的成功建构取决于个体对母文化或异文化当中文化价值核心标准的接受范围和接受程度。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价值核心标准,文化核心标准为文化个体提供社会化的主导取向,是文化个体普遍认同的感知、思维、判断、交际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个人通过社会化自觉融入文化核心标准体系”,这体现了个体建构社会认同的过程。社会认同因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迁具有时代变化的印记,正如“文化核心标准”在保持自身传承性及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典范。鉴于此,个体在与异文化中的“他我”进行交际时,应充分了解异文化的核心标准体系,在动态的互动关系中构建自身的跨文化认同。

3.跨文化认同在对外交往中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开展和对外交流的频繁进行,我们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跨文化认同建立在自我、族群及社会认同的基础上,在与“他我”的交往中才能认识到“自我”存在的合理成分。因此,在对外交往中,首先应当构建合理的传统文化认同观,珍惜并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创新乃发展之源。而不能忽视的是,如今在多元文化的认知框架下,对外交往应跨越国家文化边界,在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走出去”的前提下寻求集体共识。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化的特性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面对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在认同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应让我们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使其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而传播本民族文化成果时,也应以开放的心灵和包容的胸怀把本民族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各民族的文明成果结合起来,积极参与文化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构建合理的跨文化认同观,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Hogg, Michael A./Abrams, Dominic: Social Identifications. 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 London/New York, 1988.

[2]Ritter, Joachim/Gründer, Karlfried (Hg.): Historisches W?觟rterbuch der Philosophie.(Bd.4) Basel:Schwabe 1971ff.

[3]Hendrik Meyer: Lernen in der Identit?覿tsfalle? Zur Zuschreibung sozialer Identit?覿t im interreligi?觟sen Religionsunterricht, Zeitschrift für Religionsp?覿dagogik 11, 2012, H.2, 168-183.

[4]Sen, Amartya: Die Identit?覿tsfalle. Warum es keinen Krieg der Kulturen gibt (Schriftenreihe der 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Bd. 630), Bonn, 2007.

[5]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07.

[6]贾玉新.动态跨文化认同成研究焦点[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2).

[7]萧俊明.文化的误读——泰勒文化概念和文化科学的重新解读[J].国外社会科学,2012(3).

[8]王志强.跨文化诠释学视角下的跨文化接受:文化认知形式和认知假设[J].德国研究,2008(3):47-54.

[9]戴晓东.解读跨文化认同的四种视角[J].学术研究,2013(9).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中国矿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资助《经贸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QN40)

(作者介绍:张艳芳,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作者:张艳芳

文化多元化与文学艺术论文 篇3:

邮票艺术设计中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研究

摘要 邮票艺术,是一种视觉传播文化的载体与媒介。邮票凭借精美的外形结构及文物属性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性及审美性,同时,也具有商品属性等特征。邮票的收藏、鉴赏既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又给人带来高度的精神享受。伴随着数字时代技术的不断发展,邮票设计形式及审美特点也发生了更新与变化,不同时代演绎着不同审美特征及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邮政发展的方向与现状,是一个国家邮政及各方面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今天,互联网技术对于集邮文化发展造成了一些阶段性的冲击与影响,使集邮的发展受限一些限制与质疑。集邮文化发展究竟将何去何从?基于此观点,对于邮票时代审美特征进行探索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学术意义。

关键词:邮票艺术 时代审美 特质研究 属性

一 邮票艺术的特征及功能、属性分析

邮票,这一具有审美形式的视觉文化传播介质,一直是通过国家邮政机构印制与发行,提供给受众用于信件邮寄而贴用的一种纸质邮资证明及邮寄凭据。邮票的发行,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地区管理或主权的象征。邮票,被誉为是一种“缩微的艺术品”。在有限的方寸之间展示出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它是国家、民族及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标志着一个国家的邮政实力和文明发展现状,以各类图片的艺术形态,传达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信息,是一个国家展示文明成果的窗口。邮票,以微小的载体承担着巨大的文化传播使命,使这方寸媒介之间展示着特殊的魅力。邮票的不同材质,体现的审美效果则不同;有的邮票散发不同香气、还有添加各种陨石、金属等作为材料,有的采用电子邮票格式等的邮票,都是今天时代科技发展的创新结果。邮票,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及收藏价值,它演绎着时代的主题、支撑着时代文化发展的脉络。邮票的民族性及投资藏品属性,使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与文化内涵。一枚邮票,陈述着过往的峥嵘岁月与历史,如一幅世纪的动态电影、记录着历史的变迁与轨迹,定格在那些永恒的历史瞬间。

二 不同历史时期邮票的审美特征

1 邮票的印制开端

邮票是由国家管理的行政机构印制发行,属于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我国集邮事业起步较晚。1878年清政府设立邮票机构,进行邮票设计与印制发行。第一次印发的邮票,是以传统纹样龙形为邮票主题图案,邮票构图的中央绘制一条五爪金龙,在旁边设计元素衬托云彩波浪为辅助,代表着清政府至高的权利象征,史成为 “大龙邮票”。这套邮票由于颜色和面值不同,所以功能也有些差异。

如:邮票以绿色为主的面值一分银、用来邮寄印刷品;红色票面为三分银用来邮寄普通信件;桔黄色面值五分银用来邮寄挂号信件。大龙邮票曾有三种版式:薄纸、阔边和厚纸类型。由于受印刷技术限制,印制邮票的刷色比较单调静止、平面色彩都以单一刷色为主,视觉上呈现出一种近似于木刻的版画效果,但票面有一种古朴、厚重的版面美感。这套票印制后的设备遭到损坏,以后没有再印刷,因此,该票十分珍罕,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地位。这第一枚邮票通过古朴的图案、简洁色彩以及使用上的功能上,都反映了特殊时代的审美特征。

再如,英国第一枚邮票1840年时候开始进行发行。这个历史比中国早了几十年;英国的这种邮票面值是1便士,画面是纯黑色彩的英国女王侧面画像,被成为“黑便士”。英国邮票设计与我国邮票审美观念截然不同。这枚邮票面设计,采用了维多利亚即位时的侧面画像为主体元素。票面均以黑色色彩为大面积,票面似于版画效果。英国设计师罗兰·希尔以严谨的笔触造型,赋予了18岁时的英国女王端莊、高雅的侧面造型形象,后来这位杰出的邮票设计者被誉为邮票之父,得到政府高度的信任与赞誉。英国人以推崇元首头像作为邮票纪念图案为倾向,中国的邮票则以象征性的图腾为主题图案。这是由于中、西文化与审美观念不同而形成的时代局面。

2 历史题材邮票的审美特征

邮票是一种紧跟时代、表现时代主题的一种真实历史的呈现。

它独特的时代审美特征吸引着众多集邮爱好者。邮票的选题,一般要求须以健康向上、图文并茂以及推广最具代表性或纪念性意义的事物或者名人、建筑、文化、探索、文学艺术成果等。邮票经过设计师的精心编辑绘制,以各种审美造型展现在票面上。邮票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它似乎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博物馆、海纳百川的小百科书一般。邮票题材的选择上,设计师需结合时代特征进行设计,以独特的设计方式吸引着集邮爱好者的眼球。通过梳理集邮文化的整个过程,具有典型的审美代表特征,如下:

(1)历史名画题材邮票的审美特征

历史名画题材的邮票,常以选用著名历史画卷作为邮票设计的主题,使名画与邮票完美形式结合,具有传播文化以及记载历史的文献作用。如: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就是一幅国宝级的绘画作品,绘画与邮票形式深度结合、很受青睐。它描绘了北宋年间的社会生活状况,画面以当时北宋汴京时期的街道、码头以及街景为题材,用各种人物造型表达了北宋年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太平的繁荣景象;张择端的绘画风格,以画面构图的长卷轴形式,按照画面构图次序、逐一的刻画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无论贫民布衣或门贵族都各自经营忙碌,画面人物个性表现的恬淡而平和,这正是这幅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水准。该作品画卷以民俗叙述风格为主线,记述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真实的再现了历史,对历史考证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再有,后来明代仇英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与张择端作品对比,就显出有较大的色彩差异,画面风格与色彩都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或许这就是时代审美形成的绘画特点。后来邮政部门据张择端绘画作品而设计了特种邮票,并获多项大奖、在艺术史料中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在审美层面也获得了较高的艺术评价。

(2)60年代 “样板戏”时期邮票的审美特征

我国从1967 年开始的历史阶段,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历史运动,后来被称为“文革时期”。那个阶段发行的邮票以“文”字为志号,当时设计的邮票是特殊历史的真实再现。“文”字志号的邮票,票面构成均以采用大红色或对比色设计、票面色彩对比强烈。人物造型具有豪迈、奋进的时代人物特点,体现了时代的审美倾向与观念。邮票票面,多采用宣传画和电影剧照为主题图案,由于技术局限设计过于简单及庸俗化。我国改革开放后才引进德国包豪斯设计理念及设计教育,60年代还没有完整的设计教育体系。那时的邮票设计,均以固定格式的宣传版式设计。票面以标语口号为主,如,“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祖国山河一片红”等标语,似乎是60年代流行的宣传标语。人物造型有着严格的统一造型模式,但略显得呆板、过于格式化,艺术美感略显不足。文志号邮票的特征,还有一部分以突出流行的“样板戏”情节为主题。如:样板戏《红灯记》剧目,主角李铁梅的造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经典的历史剧照画面中,是女主角身着红袄装、手里紧攥着修长的辫子、表情充满正气大义凛然,表现出对革命必胜的决心以及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仇视、彰显出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这些经典的艺术造型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60年代戏剧创作的内容与精神内涵,体现着时代的审美特质与精神内涵。

(3)科技时代信息发展技术的新时代邮票审美特征

今天科技时代的邮票艺术,以它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视觉审美特征,逐步发展呈现出更新的形式,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审美需要。邮票设计以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选题的艺术形式以及创作手法,赢得了更多集邮爱好者的青睐与喜爱。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技术手段被运用到邮票印制中,使得票面不再单调而平面化,而具有了时代审美特征,如:产生的视觉立体感、金属感、动态感效果。有视频邮票、丝绢邮票、铂金邮票、陨石邮票、钻石镶嵌邮票以及香味邮票。纵观世界各国在各时期发行的邮票材质与特征,可看出邮票图案与时代的紧密关系。因此,欣赏邮票离不开时代背景,必须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审美的鉴赏与邮票的收藏活动。

三 从邮票的构图审美分析时代特征

1 邮票构图中对称平衡的审美法则

设计构图讲究 “章法”与 “布局”。邮票作为方寸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样存在构图问题,除了票面本身的构图外,还有票形、边框的选择以及邮票构成的三要素:图案、铭记和面值的位置安排。对诸多元素的整体构图与编辑,是邮票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产生冲击视觉的第一重点环节。票形的选择大多数邮票都呈长方形为主,偶尔有三角形票型。邮票版面的对称平衡关系,是指画面中间分界处,运用对称图形的镜像效果,对称排列两个可形成镜像的图形元素,运用平衡感較强的图形元素,平衡稳定的构图、多用于政治题材或者宗教题材的表现类型邮票,这样采用对称平衡性的设计构图,可使邮票呈现出平衡、对称审美的庄重、肃穆以及威严的风格特征。

2 邮票图形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邮票票面设计中审美是第一原则与要素。票面设计中的节奏和韵律是设计中的重要原则,在小型张、小版张中应用较普遍。在造型艺术规律中,节奏和韵律形态的重复或构成,具有舒展的美感及韵律美。要获得节奏韵律的构图、需通过设计形象的重复、渐变、交错等手段体现。如:历史特种邮票“曹冲称象”的构图,就大胆运用了平铺展开的曲线韵律构图格局,把历史人物曹聪的智慧聪明表现出来。最后终于得出了大象的重量,此举深得曹操的赏识。邮票的画面整体效果,是采用曲线水波纹造型,把几张邮票连续性的秩序连接,然后添加人物、动物要素,到位的表现出古代人物造型特征,画面设计优美起伏、韵律感极强,构图颇有严谨的设计章法与审美原则。

四 邮票艺术发展趋势分析

集邮活动,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一种文化艺术活动。通过对邮票的搜集与鉴赏,达到陶冶心灵之作用;透过集邮、可增进国家民族间的相互认知与了解。那么,这样一个高雅的文化活动,面对数据时代邮寄方式的转变发展将何去何从?首先,集邮收藏鉴赏,本来是一件修养身心的文化活动,随着投机的人增多,集邮逐渐演变成了牟利为目地、违背了发行初衷,使集邮集邮热情逐渐淡漠,有些人看不到出路纷纷离开,间接导致了市价下跌。其次,应总结邮票市场不景气原因。由于科技发展,使用网络邮件与微信沟通,信件已不再是主流的沟通方式,所以集邮产业逐年减弱。再有,邮票出售金额高于其面值,这是都是导致集邮者无力支撑的原因。如何改善这种现状?

笔者认为,第一,应打造名优历史珍贵邮票题材、延续其历史优势;第二,进行平价出售、让集邮走进大众生活,让更多人购买收藏不再觉得奢侈;第三,邮票按日期种类分售、不要大量出售,如发行一段时间后可停售,或采用版毁方式使优秀题材不再版,激发集邮者关注,让集邮市场重新得以调整与恢复。第四,运用减少发行量、创造经典邮品新款,让更多收藏者倍觉名票的稀有、感到集邮前途的光明。只要管理者决策先行、积极应对,就可以改变目前状况,集邮形势会出现一个比较好的扭转,一定可以拥有比以前更宽阔的发展空间。无论历史如何发展,邮票这一文化艺术载体,决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相信,这一审美媒介与文化艺术传承形式,将以它特殊的时代审美形式与艺术文化魅力,会继续持久的发展下去、传播下去,并且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陈正玉:《〈关于高校开展集邮活动的探讨〉》,中国集邮门户网,2010年9月30日。

(王彩云,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作者:王彩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燃气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电视移动接收技术要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