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鲁迅的纪念之情——教《记念刘和珍君》有感

2022-09-11

《记念刘和珍君》是职业高中语文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语文传统教材篇目, 我也教了多次, 但我总有这样感受: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把鲁迅的真情讲出来。2006年11月份听了中央电视台讲关于鲁迅情感表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掌握的问题, 才真的受到了触动, 认识到《记念刘和珍君》的“念”是教学的重要方向。

《记念刘和珍君》阅读提示“本文即是一篇感情深挚的悼文, 又是一篇声讨反动派军阀的檄文”“阅读本文首先要体会‘悲’‘愤’交集的感情基调, 领会文章的主旨”这些方面, 我教学中已实现, 但“纪念”在教学中表达的不够明了, 下面就从“念”字入手, 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记念”之情的。

1记念中的悼念之情

从第一部分看作者的悼念之情, 作者开篇就交代了自已学生愚窘的时间、地点、场合“开追悼会”。表明作者心情“徘徊”, 告之我们“刘和珍君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这是我知道的”, 表明鲁迅与刘和珍友好的师生关系, 然而作者却“只能如此”, 作者“觉得所住并非人间”“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完之后的”, 作者为“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悲哀, 为刘和珍的牺牲“哀痛”, 把自己这篇文章作为“祭品”奉献, 深深表现作者的悼念之情。

2记念中的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回忆了与刘和珍交往的一些往事”, 这部分作者表现了“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的“心情”, 指出“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赞扬刘和珍“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从而引起对刘和珍的回忆。从第三部分看, 作者与刘和珍交往没有什么特别事, 而是刘和珍的所作所为给鲁迅留下深深印象,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 是被“开除”, “但是我不认识”, 第一次认识时却“暗自诧异”, 认为她应“有些桀骜锋利的”, “但她却常常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 当要回到学校时作者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黯然至于泣下”, “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这些内容看似简单, 却充分表现刘和珍的性格特点, 也是鲁迅思念的原因。

3记念中的留念之情

第五部分从实事上是第四部分继续, 从感情上是第三部分继续, 虽然“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但鲁迅还是十分关心刘和珍的, 他听课“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但她还能坐起来,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于是死掉了”, 作者强调“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 刘和珍留在鲁迅心中的印象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 不再相见, 不代表忘记, 在鲁迅心里失去了一个活生生的刘和珍, 留下是一座伟大精神的代表。“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

4记念中的怀念之情

这主要表现在第六部分, 作者在谈刘和珍等牺牲的意义时强调“我总觉得很寥寥”, 指出“然而既然有了血痕, 当然不觉要扩大, 至少, 也当浸渍了亲族、师长、爱人的心”作为师友的鲁迅, 心中始终怀念牺牲的刘和珍, 他“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接着借用陶潜的诗表现了青山埋忠骨之意, 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 表达了鲁迅对刘和珍的怀念之情, 这一部分看似简单, 但作者第一部分的“如此而已”第三部分“常常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表达感情在这里得以沿续, 为最后一部分作者的纪念积累力量。

5记念中的记念

第七部分是作者表达中心的部分, 他首先从三个方面对本文的中心进行了归纳, 用“凶残”“不劣”两个词语对刘和珍“从容”进行衬托, 以突出刘和珍的伟大。作者的赞美之情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表现, 刘和珍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 殒身不恤”, “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进”。

综上所述, 本文的感情基调并非只是“悲情”之情。因此从本文可看出, 作者是从师生之情对刘和珍君进行纪念的, 从课文中的“徘徊”就可以看出, “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是作者悼念刘和珍的原因, “毅然决定”使作者思念之情产生, 可以说作者对刘和珍的爱才是本文的感情基调, 作者对刘和珍的同情之情促使他悼念刘和珍, 悲愤的感情是在作者的爱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而本文首先应扣住师生之情谈, 所谓的悲愤交集的感情是作者借题发挥而已, 我们认为教学此文是重点在“檄文”, 而轻视了“悼念”, 使我们对鲁迅本文的目的把握不准, 把悲愤作为作者创作之情是基于这几十年人们都认为鲁迅的一生是充满了反抗与不满的思想, 使我们对鲁迅的许多文章理解产生了阻碍, 也使人们对其产生了误解。

摘要:把握鲁迅写作本文的感情基调, 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提高对本文的深切理解。

关键词:记念,悼念,留念,思念,怀念之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留置权行使探析下一篇:创设情境加强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