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之建筑

2022-12-03

第一篇:中西文化比较之建筑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摘 要:建筑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关键词: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正 文: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体现了一种文化类型,建筑的文化风格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或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中西建筑文化在建筑特色、艺术形式、人文理念,尤其是发展渊源诸方面之明显不同的根本成因在于其生成的文化土壤不同,即不同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的背景的显著差异性。

一、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分析比较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之影响,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从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主要是土木制品,采用框架式结构,榫卯安装,梁架承重。在造型上重视曲线美,气韵生动。而西方传统建筑材料主要是石质制品,采用围柱式、券柱式结构,墙柱承重。在造型上重视块、面的应用,形态厚重。中国传统建筑的砖木结构适应小家小户的个体生活,凭借经验和巧思即可成功,故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始终没有上升到近代力学的研究高度。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多兴建大跨度的拱门、穹隆以容纳上万会众,要有精密的力学知识,由此促进了结构力学的发展。从建筑布局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为群体组合,即由一个个的单位建筑组合而成一个大的建筑群,空间上横向扩展,讲究中轴对称,追求纵深效果。城市布局多为矩形或方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封闭的、严谨的,追求内在的含蓄和私密性;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多注重单体的建筑艺术效果,空间上垂直扩展,讲究突兀高耸,追求立面效果。城市布局多为同心放射状。整体风格是外向的、开放的、活泼的,追求外在的进取和自由性。

从装饰色彩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由于是木构件,需要油漆或涂料保护,色彩以红、黄、绿、蓝为主色调,台基多为汉白玉,鲜艳夺目,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由于多使用石质材料,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性格特征,但内部装饰鲜色彩丽,追求一种光怪陆离、迷乱、朦胧的宗教感应氛围。从建筑理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具有温和、实用、平缓、轻捷等特征,表现的是入世的生活气息,实践理性精神(或功能性)较突出,故谓之为“人本主义建筑”。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具有冷硬、敦实、突兀、玄妙等特征,体现的是以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神灵精神或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观念,故谓之为“神本主义建筑”。

从时空观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的空间因素。具体来说,中国建筑首先通过营造数重进深、曲折幽深、连绵不尽的群体组合效果体现浓厚的时间精神,中央至尊的文化理念变“空间之中”为“时间之中”的建筑表现乃“中轴线”布局。中国建筑居室分配的传统习俗表现为时间意识的长幼有序,而西方建筑首先以哥特式为代表将结构上的独体化和强烈的向上冲刺的空间意识表现得最为充分。此外,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导致西方建筑内部垂直空间的广阔度和外部整体造型运动感的空间意识之超常扩张得以进一步夸张。从价值观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表现为

1“新陈代谢”(认为建筑是人为的),突出“善”字,即注重建筑的实用性;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表现“永恒”(认为建筑是神为的),突出“美”,即注重建筑的艺术性。

从历史变化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千篇一律,变化很小。“大一统”、共性特征突出;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则不断创新,风格不断变化,具有个性突出、多姿多彩的特点,先后有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拜占庭、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帝国风格等建筑。

从美感效应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旨在缩小主客体的“认同”距离,给人以“亲近”的感觉;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旨在扩大主客体心理距离,使人产生“崇敬”、“仰慕”的感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温柔敦厚,气韵生动,曲线美突出;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雄浑厚重,飞扬跋扈,块、面体积感强。

从游览鉴赏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重在动态的“游览”而不是静态的“观望”,人置身建筑之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可仔细玩味各种线条的疏密,色彩的浓淡,体积的变化,体察实与虚的转换,从而领悟到建筑的神韵。而欣赏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则像欣赏雕塑作品,它与周围是明显分离的,它的外界面就是供人玩味的,它是暴露的,放射的,其欣赏的方式重在可“观望”而不是可“游览”。

二、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地理环境原因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形式的群体建筑。中国人选择木结构建筑的原因在于:第一,古代中原林木很多,便于就地取材;第二,中原地区适合建筑需要的石材相对较为难觅,且搬运不便;第三,受文化观念的影响,除陵墓建筑外,中国古人并不刻意追求建筑的永恒。在传统(古典)建筑结构形式上,西方与我国有显著的区别: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多土木结构,梁架承重;西方传统(古)建筑多石质结构,墙柱承重。由于西方(古希腊、古罗马)自然环境特点(多裸露的山石,缺少树木)特别是山石地质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体现出以石为本的风格,即主要采用冷而硬、厚而沉、庞而大的石块,以追求一种高大、强大、神秘、威严、震慑效果和体现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精神。精神现象总是与空间意识紧密联系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浓厚的空间意识,与最早发源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有关。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古希腊,代表了地中海文明的灿烂辉煌。浩瀚的地中海上散布着众多岛屿,互不连续,互相分立,其农耕混合制经济与渔业活动使生活在这里的西方民族对地理方位、空间布局的感受较强,极容易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受。古希腊众多的岛屿相对隔离,无形中孕育了古希腊民族的空间观念,积淀了其“纯空间”的潜意识。多变的地形,客观上在西方人观念上造成了“空间是可以被限定的、有限的”思维定势与认识模式。虽然我们还不能说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观念就直接地源于地中海沿岸复杂的自然背景,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种特有的地形,无疑促进了这种空间意识的萌芽,并在以后西方文化形成其空间型特征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生活在农耕地理环境的东方人,在平缓绵延的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劳作相当有序,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的田园生活。其单一农耕型的经济结构,对四季变化依赖较大,人们容易产生强烈的时间意识。

这种不同的时空观自然影响到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群体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因素。由于东方各民族多生息于大河流域,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且相对稳定,生存环境又处于同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状态,因此东方民族多养成清静淡泊、自然无为、温顺好养、追求和谐等文化特点。西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较差,且生活方式不稳定,时常要与自然抗争,与外敌斗争,故形成拼搏、竞争、重实、求真等文化特点。同时,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疏松,灌溉便利,光热水土诸自然因子组合良好,农耕生活节奏稳定而有序,遂产生“天人合一”

“、中庸”等思想;希腊等地中海地区欧洲民族,气候属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式气候,土地贫瘠,光热水土自然因子组合不谐调(西欧的自然因子亦欠谐调),加之海上生活常常与狂风恶浪搏斗,故产生“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等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中国传统建筑比西方传统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风格上也相对平和、含蓄一些。

文化观念原因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除了地理环境原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观念特别是时空观念、宗教文化观念、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

(1)时空观念的影响分析:时空观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在建筑学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建筑时空观是人们规划设计、观览游历建筑单体和群体组合时对建筑设计布局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感悟。时间和空间虽然密不可分,但由于地域和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建筑文化对二者的取向又各有倾向,西方建筑文化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观念,中国建筑文化则偏爱建筑群体的时间意识。古希腊文明起源于海洋岛屿之间的交往,每座岛屿的孤绝无依,面对空间分割的地理景观,使希腊人很早就产生了强烈的空间意识感受。这种意识表现在对外在世界的科学认识和描述上,便是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物质又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则相互独立存在,这种存在表现出鲜明的空间特点。海森柏在《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一书中指出“:在原子论中,只有物质的最小不可测的组成部分(即原子),被认为是‘存在’的东西,它唯一的性质就是占据空间。而各种可感知的事物,其质的差别必须用原子在空间中的不同形状、运动和排列来说明。”这不仅为我们描述出了一幅古代希腊人空间意识构建的画图,而且标志着西方空间意识的渐趋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意识不断地得到强化和证明,西方文化也就沿着这一途径,创立了其科学观与文化观。空间的特点是永远的“多”,而不是“一”;永远的差异性、有限性,而不是统一性、无限性。西方科学的基石和手段实际上都是建构在这种空间特点上的。

赵军先生在《文化与时空》中论述到“从原子论,几何学到牛顿力学,无不实践着空间思维的原则。相对论真正引入了时间观念,但它还不是时间型思路。它的空间因时间而改变位置,但不因时间的改变而消失或产生,这就是相对论和中国古代思想依然不同之所在。”西方自然科学的这种认识,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学及各种文化,使之显示出其空间思路的思维定势,并影响到各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其中包括西方建筑的文化现象。

中华民族有近六千年悠久的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有以阴阳学说为主体,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有以礼仪、中庸为主体的儒家学说;有强调轮回、因果辨证关系的佛教思想;还有生产实践和地域因素形成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无不一再地渲染中国建筑的时间观念。

正因为有这一种时间观念,于是在有限的生命形式中追求无限的生命价值,在个体生命的有限过程中追求群体生命的无限延续,从而尊祖、重嗣,形成了以“孝”为中心的宗法家庭观念,以传宗接代、群体生命的绵延不断而在时间上获得个体生命的不朽。在精神上,则提倡积极“入世”,讲究道德文章,以垂训于后代而万世流芳,极力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与无限。儒家学说如此执着地苦苦追求人生之无涯,证明了其首先从时间哲学角度思考人生问题的重要倾向。佛家思想具有因果轮回的时间意识。中国佛教认为,宇宙本为时空概念的组合。众生、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生命大海中的现实。而现实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流迁不息的。过去的积累是因,现在的是果;现在的积累为因,将来的为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上溯过去无始,下推未来无终。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各种现象相互关联所造成的,然后经过成、住、异、灭四个阶段,又孕育了新生命的开始。佛教这种轮回的时空观,实际上是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纳入了循环往复的时间序列之中,可见其所强调的也是时间意识。

中国民间与民俗文化更具有浓厚的时间文化意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俗话、俗语、常言等表达方式凝炼了中华民族的时间观念。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日夫妻百日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

生之计在于勤;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如先入为主、先到为君、长幼有序的民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些都是中国人时间观念的体现。概而言之,中华文化思维对时间充满了偏爱。尽管在人们的传统宇宙观与人生观中不是没有深沉的空间意识,其宇宙观本身就包蕴时空两个层面及两者的相互转化。尽管中华古人在观念地构建其宇宙观时不会无视与抹煞空间的存在,但中华民族更偏重于对空间之运动形式即时间而不是对空间存在本身的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时间观深刻地体现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

(2)宗教文化观念的影响分析:中国是一个宗教文化观念比较淡薄的国家,宗教的入世观念、功利色彩比较浓厚。宗教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不大。如最早的佛寺是在官府的基础上建的,因此与封建社会时期的其他建筑在形式上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宗教建筑或是采用官式建筑的尺度模式,或是采用民间建筑的特点“,神化”、“出世”特点不突出。中国佛塔也是世俗楼阁的仿造。因此,有人说“:寺庙是世间衙署的翻版”、“红尘世界的倒影”。中国宗教建筑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与“实践理性精神”。而西方宗教建筑则刻意体现“宗教神灵精神”和“出世”思想。中世纪建筑哥特风格的基督教堂,以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光怪的装饰,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向往天国的文化观念,直刺苍穹的尖顶,也表现了人们崇拜上帝的宗教热忱(把目光引向天空、向往天国、忘却现实)和对尘世幸福的渴望。建筑师们旨在歌颂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

(3)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分析: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各类建筑的体量和形式大都方整划

一、主从分明、轴线贯通、秩序井然,而且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千百年保持着统一的风格,基本形式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现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即国家统

一、皇权至上、等级森严、典章完备,生产与生活方式变化幅度很小,思想意识的传统性很强(大一统观念),突出地刻画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观念和人们的生活节奏。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思想对古建筑的影响极大,这主要表现在我国传统(古典)建筑在文化上具有三大特点:①以大称威: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阿房宫等无一不以大称威的杰作。②以中为尊:如周都选址上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都)”,在都城规划上,要“择国之中而立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应建在中轴线上。③礼制至上:即建筑具有十分森严的等级制度观念,这从屋顶形式、台基高低、面阔间数等可见而知。

而欧洲的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的风格,城市布局呈同心放射状并普遍建有面积较大的广场,反映了西方社会民主的开朗的生活;古罗马建筑雄伟、敦实、豪华的风格,则是奴隶主穷兵黩武、骄奢淫逸的生活写照(如凯旋门、斗兽场等)。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这样说“:建筑是一面镜子,它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无论是欣赏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还是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都应该注意从传统政治文化上去仔细体会和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统一性,忽视差异性;强调群体,忽视个体。西方则与之相反。这些都在建筑文化中有所反映。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与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形成原因,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第二篇: 中西古建筑审美特征比较

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使中西方对古建筑的审美特征标准存在着重大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材料的差异

材料是建筑的基本素质。各民族、时代建筑的反差,往往也是从不同材料起步。中国古建筑从历史上的皇家宫殿建筑群到名不见经传的寻常百姓所居,一律都是土木的“世界”。以土木为材,决定了中国建筑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以土木为材,墙只成为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段,一般不用于承重。而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了与木构架相应的平面与建筑立面外观。这种以土木为材的建筑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起,一脉相承,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邻国的建筑风貌。

西方古代建筑则多以石料砌筑。古希腊的大量神庙,是石造的;古罗马的大量神庙以及广场等世俗类建筑,是石造的;一直到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的宫殿及宗教建筑,其主要形式也都是石结构的。

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带来了审美上的差异。一般而言,以土木为材的中国建筑质地熟软而自然,可塑性强,质感自然而优美;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可塑性弱,在质地上阳刚气十足。 ( 二)建筑结构的差异

材料的性能决定了建筑的结构方法与逻辑。中国古代建

1 筑在建筑结构上的一个特征是“框架式结构”体系,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尤其欧洲建筑,并不执着于结构之美,而是追崇一种雕塑般的建筑美。欧洲建筑尤其是神庙以及其他重要建筑物的立面上,往往设以柱廊。柱廊与柱式的设立,是为了抽象地表现人体美,这种抽象的“石质人体”是一种关于人体的抽象雕塑的美。从外表看,欧洲石构建筑的雕塑感尤为强烈。建筑师们带着强烈的追崇雕塑美的创作冲动与情结,来处理建筑的结构问题。

(三)布局方式的差异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其实中国古代建筑无论大小通常都有这样预定规划,遵循着礼制观念来建设,且以封建政权为其核心。

2 欧洲建筑通常是围绕着一座或几座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性质的教堂进行发展布局,街道或自由曲折,或作放射状自发的伸展,城市外围形状一般也不规则,商店、作坊满布全城,面向大街。因此可以说欧洲建筑的布局是 “广场式”的。庭院的内敛性,是中国人自古内敛沉静、含蓄之个性的体现;广场的开放性,是欧洲人活跃、好动个性的体现。 ( 四)文化观念的差异

由于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其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量以及它与人类文化的深刻的同构对应关系,体现着人类的文化思想观念。简言之,中国古代建筑始终是以现世的君权为核心的,渗透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而西方古代建筑是宗教的、神权的。中国传统美学神韵在于重视现实人生,讲究人伦次序,淡化宗教信仰,始终灌注着重生知礼的现世精神,体现着传统儒家重视人的群体生命意识。故而,中国古代都城尤为强调礼制秩序,并在住宅布局上体现儒家上下、男女之礼的基本思想,从而构成了人际关系的建筑空间模式。从建筑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古代建筑既体现了重视现实人生具有实用理性的倾向,也溶入了中国的人生观与宇宙观。

综上所说,中国古建筑审美特征在气质上更重精神,重意境;西方则重物质,重外观。前者是群体的统一,内在而含蓄;后者是单体的突出,外在而暴露。也正如梁思成先生说的: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如同欧洲的画一样,是可

3 以一览无遗的;中国的任何一处建筑,都像一幅中国的手卷画,手卷画必须一端端地逐渐展开过去,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房屋,也只能从一个庭园走近另一个庭园,必须全部走完,才能全部看完。

第三篇:中西古典爱情诗歌之比较

翟宇卉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外语系,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人类语言的积淀和最美的凝练。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爱情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主题,留下了无数名篇。但两者在艺术特征和诗歌体裁等方面却风格迥异,尤其是古典爱情诗歌的差异更为明显。

关键词:中西古典爱情诗;内容;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5-0114-02 爱情是人类的基本情感,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诗歌是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人类语言和情感的积淀。中西方文学中爱情诗歌层出不穷,佳作迭出,很多被人们传诵千古。

在中西爱情诗中,诗人对男女之间纯洁美好、忠贞不渝、欢乐幸福爱情的描写和歌颂,是基于人类自然的、共同的人性本质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中西爱情诗的共通点。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中西方社会不同地域特征、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其情爱诗也必然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艺术特征,昭示出中西方不同的爱情诗歌风貌。

一、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

在情感表达方式上,中诗具有含蓄隽永的特点,意蕴悠长,令人回味。如李清照《醉花荫》中的这几句: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该词虽倾诉思念之情,却通篇不见思念之词,含蓄哀婉,欲语还休,令人回味不已。而同是有着丰富感性体验的女性,英国诗人勃朗宁夫人笔下的思念则是如此的直白和强烈,感情奔放而外露:

“我想你!我的相思围抱住了你,绕着你而抽芽,

像蔓藤卷缠着树木、遍发出肥大的叶瓣,

除了那蔓延的青翠把树身掩蔽,就什么都不见。

可是我的棕榈树呀,你该明白,

我怎愿怀着我的思念而失去了更亲更宝贵的你!”

含而不露是中国爱情诗的基本特征,思念或欢爱之情往往藏于字里行间,需要读者细细品味和体会,西方情诗则直抒胸臆,热情奔放,一览无余。

中西方情感的表达方式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主要与中西方之传统观念、民族性格、思维特征、哲学美学思想有关。首先,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中西爱情诗在表达上的不同。由于中国的德性文化重在群体,以个体的性爱意识为基础的爱情在其中受到严重压抑,加上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的文艺批评原则,使得中国诗人在抒发爱情时也大多含蓄、委婉,细腻而不宣泄。西方文明的主要支柱《圣经》和骑士文学对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上帝造人的故事和骑士精神既奠定了西方文明尊重妇女传统的基石,又说明男女之间相爱结合乃天然之事,故而放声赞美爱人,热烈歌颂爱情也就合乎情理了。所以西方诗人对爱情的表述往往感情炽热,大胆率真,无羞涩忸怩之态。其次,中西社会经济、政治特征的差异导致了中国爱情诗的含蓄和西方爱情诗的开放。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人们热衷于冒险的海上贸易。在商业性经济与民主政治中逐步演化出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与个性发展,大胆追求个人幸福与爱情的开放型民族性格。而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是一个带有典型田园特色的农业地区,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以及受“天下为公”、“克己复礼”的封建思想束缚,导致了中国人内向型的性格。正是这种差异使中国诗学提倡节制情感,追求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而西方人外向型的心态,使他们往往表现出一种直率的爱情观。

二、内容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与西方爱情诗不同,中国古典诗人大多不着意描绘自己对恋人的追求与颂扬,而多是抒发相思恨别之情,因此,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古代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陆游的《钗头凤》、柳永的《雨霖铃》等等。而闺怨诗大多表现了征妇、商妇、官妇独守闺房,对离家在外的夫君的思念之情,也有的表现弃妇、宫女的寂寞伤春或怨恨之情。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长诗《孔雀东南飞》描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是大文豪苏轼写就的《江城子》,这样的诗句,让人读来顿觉心怀感慨,唏嘘不已。

而与这种感怀伤逝、哀叹悼亡或离别的中国爱情诗句相比,西方爱情诗歌的内容则大不相同,如以苏格兰诗人彭斯的名诗《一朵红红的玫瑰》为例:

呵,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六月里迎风初开;

呵,我的爱人像一曲甜蜜的歌,唱得合拍又柔和。

我的姑娘,多么美丽的人儿,我呀,多么深厚的爱情!

该诗内容清新活泼,直抒胸臆,描写了如同玫瑰般美丽的少女和炽热的爱情,一个甜美的苏格兰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全诗读来也朗朗上口,温馨甜蜜。

西方的爱情诗中多形容女性美貌和魅力,赞颂爱情的崇高和伟大。因为西方人自由恋爱,婚前可以约会见面,互相倾诉爱意。而在中国古代,男女双方几乎没有自由交往的机会,常常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只能在新婚之夜才得以相见。在此情况下,称赞美貌或者赞美爱情之类的诗歌,完全无从写起。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以孔孟儒家学说为基础的封建礼教统治严密,男尊女卑的传统使妇女长期处于卑微地位,难以入诗。另外一个原因是,古代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忙于应试,奔波仕途,无暇以诗感赋。不过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婚后生活培养起的感情不会因分离而减弱,一旦爱妻亡故,顿时觉肝胆欲裂,赋诗悼亡。故而中国爱情诗中的惜别悼亡之作,不仅数量众多,且情感细腻凄婉动人,远非西诗之所能及。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西方国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女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西方女性特别是富有阶层的女性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使她们能频繁地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并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光彩照人、举足轻重。所有这些,都成为西方大量描写男女心灵融合的情诗的物质基础,成为西方爱情诗中大多数女主人公命运较好、性格开放、情绪欢快的客观原因。

中西诗风格的迥异也与文艺美学观有密切联系。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提出的“灵感说”、“宣泄说”对西方诗歌形成直抒美的传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诗人华兹华斯也说过“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文贵含蓄”则是中国古代文学审美中的传统观点。老庄思想对这一审美传统的形成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至乐无乐”,都很自然地引伸出了“无言之美”的审美理论。此外,中西情诗在节奏、韵律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是受中西方语言文字的不同特点影响和制约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准确而精炼地概括中英文诗歌的特点:“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这也同样适用于中西爱情诗歌的比较。

事实上诗歌是一种开放的文化, 中西爱情诗歌存在着很大的交融之处,通过对中西诗歌的比较,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审视民族的、世界的诗歌形态特点,可以达到欣赏不同民族诗歌、拓展文化视野的目的,从真正意义上弘扬与发展世界文化。

第四篇:中西方文化比较之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最适宜农业生产。几千年来,农业生产也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重农文化是使得中国人民有“安土重迁”,“老死不出乡”的民族心态,使中国的大多数家族往往在同一地区时代繁衍,聚族而居,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因此,家族本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1】。西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希腊爱琴海地区,由于多山且不适宜农业生产等生存环境的限制,人们很早就从事手工业和商活动,并生活在城邦中,经常迁徙和流动。城邦制打破了以家族、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社会形式【1】。并且,西方文化强调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个体本位的温床。个体本位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在家庭关系中也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

在日常行为习惯中,中国的家族本位与西方的个人本位差异比较明显。例如姓名,中国人习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姓氏即代表家族,放在第一位,而西方人的姓氏,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姓,然后才是族姓,放在首位的是自己;再如,日常中对亲人的称呼,中国人格外注重家族,其语言表现是亲属称谓系统的繁杂精细,不仅辈分上,而且平辈之间也区分明显,如“大哥”,“二哥”。但英语中一个词“uncle”,就代表了伯父、叔叔、舅父、姑父等与父母同辈的所有男性,“aunt”代表了中国姨母、姑母、伯母、婶母、舅母等所有女性,并且平辈之间不会出现“first brother”这样的词。

从传统婚姻观念来看,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婚姻要符合自己的利益【2】,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恰恰相反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家族本位思想的影响。

从家庭观念来看,中国人家庭观念非常强,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也是最大的,这一点令西方人无法想象。而在西方,一旦成年,都会自食其力,不需父母过多付出。中国人一般都与父母住得比较近,即使到外地工作,一般也要把父母接到身边。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不赞成父母健在时儿子离家远游,如果因故非远游不可,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孔子这种思想是怕老人无人照顾。西方人一般不这样,几乎找不到“四世同堂”,甚至连二世同堂也不多见,子女以脱离家庭独立生活为荣,一旦有了固定的收入就购买房屋从家里搬出去,父母对子女的态度都是平等和尊重,而不是要求绝对服从。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付出的差异,也部分地解释了中西方在财产继承方面的不同。在中国,父母的财产是由子女继承的,这可以不需要任何书面的证明,子女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而西方人则通过遗嘱决定财产的归属,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财产给任何人或机构,甚至给自己的宠物,而他们的子女也不会觉得不可接受。中国人的家族本位观念注重以亲子关系为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造就了丰富的孝文化,而西方个体本位使西方人更加看重个体的价值,有些社会学家甚至称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为“离群”,在家庭中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花大量的精力。中国人强调不能绝先祖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是数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心理【3】。西方人强调自由,为了自由可以选择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家庭,甚至独身。一位上听说

课的外教曾探讨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社会养老体系那么薄弱,比如养老院都不多见?”我当时的回答就是:“中国人十分讲究‘孝’,除孤寡老人外,一般都是子女赡养,所以社会养老体系并未迅速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本位观念的核心是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众中的义务和责任【1】。这种观念要求父严、母慈、子孝、兄友、弟恭。通过尊祖敬宗,天伦和谐达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有序。从家庭本身而言,家族本位表现出的家庭成员间的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让许多西方人羡慕不己。如果从把这种思想推而广之,从家族到民族、从国家到世界,乃至广阔的宇宙空间,如果都能强调团结和协作,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对人类的并生共存、和平与发展都是极有现实意义的。西方的个体本位思想,强调以个人为主,强调自由、平等,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这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创造价值的实现是有积极意义的。

当然,二者均有缺点。中国家族本位思想不利于甚至严重地制约了个体主观能支性的创造和发挥,个人的个性受到压抑,甚至摧残;其次,在家族血缘的群体关系中,不平等关系被自然亲情的面纱遮掩,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缺乏私法内容,疏于对私权保护,在群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可忽略不计【1】;再者,在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法律制度根本无法贯彻执行,随即出现人治。在中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一系列腐败问题。而西方明显地淡化了家族亲情和集体精神,不利于民族的凝聚力的强大,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

中西方各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流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正在彼此影响、互相吸收。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目的更多的在于通过比较,从而更好的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并加强中西的沟通和理解,推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课堂笔记

【2】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3】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介绍与摘要[J].《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3期

【4】阎江,肖妮妮.《中西方文化比较》,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5】刘海鸥.《天儒冲突—中西方家庭伦理的初次冲撞》,《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

第五篇:《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下试题答案91.11分

考试标题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下试卷 所属课程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下 倒计时 50:41

一、判断题 (15 道)

1. 中国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

正确 错误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5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5 道,总分 100 分,85 分及格。

2. 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

正确 错误

3. 心理学家斯宾诺莎说过:“欲望不是别的,恰恰是人的本质。”

正确 错误

4. 西方人被称为“植物性格”。

正确 错误

5.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

正确 错误

6. 王力先生在《龙虫并雕斋琐语》中指出:“圣人制礼作乐,关于吃这一层算是想得尽善尽美了。然而咱们的先哲犹嫌不足,以为食而不让,则近于禽兽,于是提倡食中有让„„于是劝菜这件事也就成为‘乡饮酒礼’中一个重要项目了。”

正确 错误

7. 中国饮食观念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

正确 错误

8.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 正确 错误

9. 在21世纪,食物保健功能功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正确 错误

10. 西方人对饮食的判断往往借助于实验和理性分析。

正确 错误

11. 西方烹调以吃味为目的。 正确 错误

12. 孔子说:“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正确 错误

13. 叫花鸡不属于淮扬菜。

正确 错误

14. 西方饮食倾向艺术、感性。 正确 错误

15.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 (15 道)

1. 唐代炉灶的形式多样,如出现了专门烹茶的()。

A. 火炉 B. 水炉 C. 风炉 D. 木炉

2. “庖丁解牛”出自我国古代著作()。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春秋》

3. 擅长制作蜜制品的少数民族是()。

A. 满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藏族

4. 我国最早阐述“医食同源”理论的书籍是()。

A. 《皇帝内经》 B. 《千金要方》 C. 《饮膳正要》 D. 《本草纲目》

5. 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是()。

A. 《茶录》 B. 《茶谱》 C. 《茶经》 D. 《茶苑总录》

6. 鲁菜的代表名菜是()。

A. 大煮干丝 B. 宫保鸡丁 C. 鼎湖上素 D. 九转大肠

7. ()族人称奶食为“白食”,肉食为“红食”。

A. 蒙古族 B. 傣族 C. 回族 D. 壮族

8. ()菜以清香、鲜嫩、味佳而著称。

A. 鲁菜 B. 川菜 C. 淮扬菜 D. 粤菜

9. 人类制作熟肉食品最早采用的方法是()。

A. 蒸 B. 煮 C. 烤 D. 炒

10. 构成中国菜的主要部分是()

A. 素菜 B. 地方风味菜 C. 宫廷菜 D. 少数民族菜

11. 北魏时期的贾思勰所写的农学著作里关于烹饪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著作名称为()。

A. 《酉阳杂俎》 B. 《齐民要术》 C. 《四民月令》 D. 《本草经集注》

12. 酒席的气氛活泼、形式自如,菜肴以()为主。

A. 酒水 B. 点心 C. 热菜 D. 冷菜

13. 在敬酒方式中,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被称为()。

A. 文敬 B. 回敬 C. 互敬 D. 代敬

14. ()菜口味以辛辣爽口、脆嫩鲜香为主,烹调方法多采用生拌。

A. 朝鲜族 B. 满族 C. 土家族 D. 维吾尔族

15. 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烹饪开始于()。 A. 陶器使用

B. 以火熟食 C. 海盐调味 D. 以上均错误

三、多选题 (15 道)

1. 以下属于中国饮食文化特点的是()。

A. 风味多样 B. 四季有别 C. 讲究美感 D. 注重情趣

2. 从饮食文化构成上可将饮食文化分为:()三部分文化。

A. 饮食礼仪 B. 饮食制作 C. 饮食产品 D. 产品消费

3. 下列属于“藏北三珍”的是()。

A. 冬虫夏草炖血鸡 B. 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 C. 马奶酒 D. 蘑菇炖羊肉

4. 西方人不论食物的()如何,其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

A. 色 B. 香 C. 味 D. 形 5. 下列属于川菜特征的是()。

A. 用料广博 B. 调味多样 C. 菜式繁多 D. 适应面广

6. 中国人多从()等方面直观地把握饮食文化。

A. 味觉 B. 视觉 C. 嗅觉 D. 触觉

7.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

A. 蒸 B. 炒 C. 爆 D. 煎

8. 中国十大菜系是在八大菜系基础上新增了()。

A. 京菜 B. 沪菜 C. 湘菜 D. 浙菜

9. 中国菜经刀工后的原料,基本形态有:()、丝、米、粒、末、泥、茸、球、段等。

A. 块 B. 丁 C. 片 D. 条

10. 下列属于“塞北三珍”的是()。

A. 羊肉 B. 醍醐 C. 酥油 D. 马奶酒

11. 下列属于朝鲜族传统菜肴的是()。

A. 冷面 B. 狗肉火锅 C. 泡菜 D. 生拌鲜鱼片

12. 西方食品加工的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比较高,表现出()的特性。

A. 简单粗放 B. 机械大气 C. 实用第一 D. 复杂多变

13. 下列属于孔府菜的是()。

A. 诗礼银杏 B. 八仙过海 C. 怀抱鲤鱼 D. 一品锅

14. 《海外文摘》1995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吃在荷兰》的文章,提及荷兰人家的厨房有(),调料架上整齐摆放着大小不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实验室。 A. 天平

B. 液体量杯 C. 定时器 D. 刻度锅

15. 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

A. 宏观 B. 直观 C. 模糊 D. 不可捉摸

交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学生暑假调查报告下一篇:中小学课外辅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