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2023-03-27

第一篇:四川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2014年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1. 区域经济学p293(简答、辨析)

2.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p294

3. 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p295

4.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p299(简答)

均衡增长理论(辨析)

5. 区域开发模式选择p302(简答)

6. 区域开发中产业空间转移p302(简答)

7.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p306

8. 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原则p310(简答)

9.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模式p310(简答)

10. 生产要素禀赋决定贸易格局p311(简答)

11. 贸易条件对区域贸易的影响p312(辨析)

12. 动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p312(论述)

13. 雁行产业发展贸易理论p313(简答、辨析)

14.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p314

1)工业贸易合作

2)劳务合作

15. 城市(镇)化的动力机制p318(简答、辨析)

16. 区域城镇体系的结构类型p320(简答、辨析)

17. 我国城镇体系的发展方针p321(简答、辨析、论述)

18.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p372(论述题重点)

19.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p325(简答)

20.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p327(简答)

21. 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p327(简答)

22.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p328(简答)

第二篇:甘肃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的今天,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符合这一前提要求。通过对甘肃发展特色经济制约因素的认识和分析,可以了解发展特色经济的实质就是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科学开发和利用优势资源,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肃;区域特色经济;制约因素;措施

一、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资源禀赋

(一)资源优势

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而得名,位于祖国中心。全省设五个省辖市,七个地区以及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民族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人口近2634万人。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地形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以北地带、祁连山地六大区域。主要山脉大多分布在省境边缘,大多数河流都以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矿藏主要有石油、煤、铁、铬、铜、钨、磷、石膏、池盐、芒硝等。森林资源多集中在山区,主要有陇南白龙江林区的青冈、桦木、云杉、冷杉等用材林树种,木材蓄积量近l.5亿立方米。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七位,人均耕地居第六位,同时,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荒地、水域面积辽阔,可开发潜力较大;甘肃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能资源潜力巨大,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品种多、质量好,综合开发潜力大;甘肃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具有风格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广阔;甘肃省境跨度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农业环境独特,发展特色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甘肃工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3位,有较为良好雄厚的国有工业企业基础。石油钻采、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电机电器、真空设备、风动工具、军工电子设备等产业相对优势突出,具有很大的改革和盘活潜力;省内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年轻,是劳动力资源的一大优势,劳动力价格低廉。商业流通自建设兰州商贸中心以来,市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多层次、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市场网络逐步形成,商品流通总量不断增加,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对周边省份的吸引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商品流通枢纽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良好。

(二)资源劣势

甘肃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特别是水资源严重匮乏,传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虽然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但产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发展过程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状仍未得到彻底的改变;从业人口文化程度低下,投资环境不佳,经济基础薄弱,老、少、边、困区域范围大;由于受自然条件、区域位置、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以及人文背景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甘肃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加大,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位次不断后移,而这种状况在西部大开发中,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二、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资源制约

1、土地资源未能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差的制约。甘肃耕地资源是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均比全国略高,但合理利用程度不高。县域范围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制约了地域优势的发挥。

2、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产业分布与文化结构不对称的制约。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势必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甘肃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仍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从劳动力产业间的分布看,

一、

二、三产业劳动力呈正三角形分布,小学、初、高中以上文化结构呈倒三角形分布。

3、技术、人才、信息等成为稀缺资源。甘肃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的耕作技术、综合生产技术以及非农就业、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供给缺失。在人才方面,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断流向南方等大型发达城市。特别是在市场信息、就业信息、技术信息等方面,也存在流通不畅,更是出于劣势地位。

4、特色资源商品化程度低。甘肃少数民族众多,分布广阔,地区差异显著,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人文特点等条件。蕴藏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生产技术等资源,并且地下矿产种类繁多。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各地对特色资源的潜力没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大多数产业规模小,商品量少,加工水平低,包装工艺差,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推广,致使许多资源处于闲置、浪费、流失之中。

(二)制度制约

1、户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改革过程中迄今为止变化最小和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目前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这一制度大大限制了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之间的流动,将农村劳动力排除在提职、培训等管理体系之外。

2、城市就业制度。企业用人制度长期以来重学历、资历、证书而轻能力、业绩的现象始终存在。加之城市人口不愿学习一线生产技术,而大量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参加正规教育,被拒之门外,导致了生产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

3、教育培训制度。甘肃城镇劳动人口规模庞大、而科技教育和培训资源严重短缺。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发展不均衡。企业培训投入激励不足,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缺位,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缺乏公信力致使劳动力市场信息失灵和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造成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培训严重不足。

4、企业产权制度。目前,甘肃有相当部分的乡镇企业仍属集体所有,对乡、村各级政府有着较强的依附关系。乡镇政府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模糊,部分农民联户(合作)办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的地位和经济性质不明;一些地方平调乡镇企业财产,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和隶属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机制上凭关系直接指派现象严重,分配制度上仍沿用老制度,内部管理不民主,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这些体制方面的缺陷使甘肃乡镇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

5、财政制度。总体上看,财政制度体现为杀富济贫。收入较好的县区自主权不够,上缴比例太大,用于补贴贫困县区,

这样就无法调动县区追求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各个县区财政增长点不合理,一味强调经济增长,不注重来源性的培养。

6、金融制度。缺少民营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这样造成了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加上金融政策和操作中对民营企业的歧视与偏见,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筹资能力。

(三)政府行政能力制约

甘肃在对外开放方面相当落后,在全国处于劣势。由于思想开放程度不高,对政府职能定位的老观点还不能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与权力运作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时候还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观念和方法。在许多行业领域由于垄断,公共资源、公共权力演变为部门权力、部门资源。这些行业领域的政府主管部门,其权力运作往往不符合市场规则的要求。

(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制约

甘肃60%以上的乡镇企业集中于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以及餐饮与住宿业。乡镇工业企业主要以采掘业、建材加工、原材料加工和简单食品加工为主,技术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趋同性强,致使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低下。那些从事地区特色产品生产的企业,大部分处在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模式之下,扩大生产规模缺乏资金,销售产品缺乏宣传和渠道,参与市场竞争缺乏平台。

三、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战略措施

(一)发展特色经济要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

甘肃发展特色经济应与发达地区一样走产业升级之路,在发展的过程中适时地对原有的特色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要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出发。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要对原有特色产业进行高起点的革新改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注意培养特色经济的上下链相关产业使其在区域上相对集中,在发展特色经济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强对关联产业的扶持和帮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中的那些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交通运输、房地产、证券交易、物业管理、旅游和服务业等在一定时期内向这些行业倾斜。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使其在财源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积极调整和制定当前的制度和规则,为特色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制定合理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明确界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理的产权制度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协调。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坚持自然资源的有偿开发利用原则,实行低消耗、高产出的集约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明确企业产权制度。通过理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确立企业创新者和创新成果的直接关系,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通过设立各种正视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保护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可以进行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的投资,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壁垒。同时通过政策、制度、机制的设立可以尽可能快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发挥功效。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与甘肃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在硬环境建设上,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园和专业市场建设为主要载体和平台吸引各类资本有效投入;在环境建设上,大力降低特色产业创业门槛,降低创业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创建公平、公正、规范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投资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有关投资政策法规和信息咨询服务,加强产业引导,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4、加快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建设,强化邮电、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促进省内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具有重要作用。

5、重视培育和引导特色经济市场的发展。特色经济首先是市场经济,是以需求约束为特征的,要从市场需求的千差万别中选择具备发展优势的特色市场。由于特色经济的产品大多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市场容量有限,市场需求变化快,因此在培育特色市场时,重点要放在如何发现有特殊需求的市场。从现实出发,首先要重视和培育的是本土市场,通过资源整合,组建集团,形成特色产品品牌。随着本土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饱和,自身产业的不断壮大,再把眼光投入到国内、国际市场上。

(三)增加教育投入,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

通过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力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搞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政策和待遇,留住农村优秀教师,通过“支教”活动,向农村学校增派师资,缓解师资短缺的压力。加快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经济发展培养掌握现代化技术和懂得管理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快企业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让企业在劳务市场上公开选聘自己所需要的劳动者和经营者。激励企业内部培训制度,为企业职工创造继续教育的条件。自办或联办技术培训中心,或选派优秀人员到大专院校、大企业学习深造,以保证企业职工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使企业拥有一支具有一定知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人才队伍。

.................................

第三篇:贺州区域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1.贺州区域文化的界定

1.1什么是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或其遗存,构成这一地区的文化重心,经过一定的研究开发,而形成具有该地区的文化特点的文化。

可见,区域文化首先必需是在一定地域内的文化。第二,这一地域内的文化,在历史发展里程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构成这一区域文化的基本内涵。第三,要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或其遗存,构成这一地区的文化重心,这就是说,这一地区的特定的文化内容,还要在这一地区形成文化重心,具有主导地位。第四,经过一定的研究和开发,形成具有该地区文化特色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资源基础,不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研究、开发、才能形成具有该地区文化特色的区域文化。

1.2贺州区域文化的界定

贺州区域文化主要是指以富江—贺江的境内流域、思勤江—桂江流域一带地区所发生的文化,其区域相当于今天的贺州市行政区划。通俗地讲,贺州文化是指具有贺州地方特色的文化。所谓贺州区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从断代的静态角度看,它主要是指以当今贺州地区为主体的古代贺州历史文化;从发展的动态角度看,它不仅包括古代的历史文化,还包括从古到今乃至未来该地区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贺州古道文化是贺州区域文化的代表和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按照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显然要用发展的动态观来理解贺州区域文化,并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使贺州区域文化更鲜明地体现当代贺州的发展特色和风貌。

2.贺州区域文化及类型

2.1以历史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区域文化

2.1.1虞舜文化。贺州地处岭南,古属苍梧郡。史书记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舜以孝悌立身,开中华道德文化之先河。贺州开发虞舜文化,是对岭南源头文化的认同。目前,湖南永州舜文化研究已出成果,其成果可作为文化共享资源。

2.1.2青铜文化。贺州出土文物“麒麟尊”,被命名为“国之瑰宝”,并受邀到欧洲10多个国家巡回展出。专家称,麒麟尊是东周文化余音在岭南的绝响。据考证,麒麟尊的制作年代至迟是战国时期。它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融合的表征。贺州青铜文化的意义,在于说明了古代贺州文化和生产力的发达。

2.1.3贺州古道文化。严格来说,贺州古道应该是指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开辟的军事通道。稍后汉武帝在此基础上又开了一条“新道”,从而使中原统治者开发岭南地区有了比较便利的交通条件。秦汉古道通畅的不仅是人流、物流,还有文化流,使贺州文化迎来了繁荣和发展。古道就是古代的国道。如果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存在是个事实,那么,贺州古道就是岭南跨省通道,它沟通潇水和贺水,由贺江连通海外贸易。

2.1.4汉墓文化。这是古道文化的衍生物。从发掘的情况看,殉葬品多数为兵器,是垦荒戍卒的墓地。墓主是沿着古道进入贺州的军事单位的成员。他们成编制地居住,身后也集中埋葬,形成了若干古墓群。这些古墓群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

2.2以民族(族群)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区域文化

2.2.1瑶族文化。贺州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地,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七分之一,支系也多。有一支土瑶,文化差异更大。

2.2.2盘王文化。盘王是瑶族的祖宗神,盘王节祭祀汇集了瑶族文化艺术的精华,已由我市文化部门和另一项《贺州瑶族服饰》一同申报,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2.3客家文化。客家是汉民族的重要民系,贺州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占广西客家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我们已在八步莲塘建成广西首家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工作站。特别是亚细安(东盟)客属第六届恳亲会主题晚会——大型客家风情歌舞集《一方水土》的创作演出,形成了贺州舞台艺术的品牌。客家山歌剧作为新创的地方剧种,将成为广西的一个重要剧种。

2.3以宗教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区域文化

2.3.1道教文化。贺州的师公一般叫做“道士佬”,其宗教信仰释道掺杂,其中道教成分占的比例更多。早期道教在贺州活动相当普遍,钟山的丹霞观相传就是道教祖师张道陵炼丹的地方。贺州道教是典型的民间道教,近似巫术。

2.3.2师公文化。师公是人神的中介,师公活动的思想基础是民间的原始信仰。师公唱本记载了宗教的、神话的、历史的文化,同时师公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传承性。

2.4以历史文化城镇的综合性文化内涵形成的区域文化

2.4.1临贺故城文化。临贺作为州府县郡的治所有2000年的历史,人文积淀厚重。临贺宗祠林立,原有的书院、文庙规模不小。特别是浮山陈王庙,历来香火旺盛。浮山歌墟则曾经歌手云集,牵动湘粤桂三省区边界的观众。

2.4.2富川明古城文化。古城在富阳镇,据旧志记载,明洪武二十九年,富川县治从钟山镇迁于此建池。城门青方石构筑,圆拱顶,如隧道,门上有城楼,城内有衙署、祠庙、坊表神楼和“井”字形花街及大量的古民居,仍可见出当年的繁华。

2.4.3黄姚古镇文化。被誉为“梦境家园”的黄姚古镇,确是人居的理想之地。它的小桥流水的恬静和浓厚的民居文化氛围,足已勾起人们对世外桃源的渴望。

2.5以在一定地域形成的建筑群体为内涵构成这一地区富有特色的建筑文化

2.5.1古民居文化。贺州的古民居是随处可见的,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物,其中钟山龙道古民居,既有唐宋风格又有古越文化的色彩。

2.5.2会馆文化。市内的会馆主要有钟山英家粤东会馆和八步湖南会馆。会馆不仅在建筑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当时的经济贸易的缩影,同时还反映了外地的部分生活习俗。

2.5.3古桥文化。贺州水资源丰富,江河纵横交错,桥的建造便应运而生。石拱桥是其中的代表作。钟山石龙古桥,修建于乾隆年间,桥栏精雕细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富川瑶族自治县的风雨桥,别具一格,既是过河的凭借,又浓缩了瑶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2.5.4戏台文化。贺州戏台林立,数不胜数,举凡集镇(街墟)均建戏楼,许多村寨也在祠庙前筑戏台,逢年过节,台上鼓乐喧天,台前人头攒动。此时,看戏成为民众最普遍的文化享受,戏台是最广大民众窥视文化殿堂的壁孔。

2.6经济商贸型文化

2.6.1八步商埠文化。八步坐落贺江之畔,水路直通广州。它作为商埠,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清朝时期较为繁荣,至民国初期仍商贾云集。

2.6.2英家商埠文化。与八步相辉映的英家商埠,它借助思勤江注入桂江通航梧州西江之利,成就了上百年商贸繁荣的历史。

2.7自然的地貌资源经过开发利用形成旅游文化资源而构成的区域旅游文化

2.7.1山林文化。市内拥有两座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大桂山。姑婆山森林公园被誉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是观光休闲的首选之地。钟山荷塘一带的“十里画廊”,有“小桂林”之称。这些山林赋予了休闲文化的意味。

2.7.2泉石文化。以路花温泉和玉石林为代表的贺州泉石文化,不仅是自然的造化,也是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资源造福自身的文化活动,具有休闲文化的丰富内涵。

2.7.3岩洞文化。钟山的碧水岩和贺州的紫云洞,钟乳石密布,景态万千,碧水岩被香港记者誉为“天下第一洞”,紫云洞则有“人间仙境”的美称,构成我市岩洞文化的主体。

2.8因语言文字而形成的特殊地域文化

2.8.1土话文化。贺州属桂东地区,桂东北丰富的方言资源已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注目。市内各地都有土话,如“九都话”“八都话”“梧州话”“河源客家话”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钟山土话,有关专家把它划入平话方言。钟山土话是我国的稀有语种,是中古语言的一块“活化石”。

2.8.2女书文化。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两安瑶族乡均发现“女书”。女书,俗称“细脚文”,字体娟秀,为女性创造并在女界传阅,男人读之如“天书”。钟山两安乡至尽保留“招婿上门”(入赘)的习俗,子女随母姓,称呼母亲的兄弟为伯叔,似是母系社会的遗风。

2.9因物产而形成的特殊地域文化

2.9.1矿产文化。贺州矿产资源丰富。以锡为例,宋朝时期,贺州锡占全国锡产量的6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市的平桂矿务局是全国有名的“锡都”,产品盛销东南亚。此外,锑、锰、钨、铁、锌等矿物的开采,可溯源汉代,至尽民间仍有一些“小矿窿”作业,有的冶炼企业仍是纳税大户。悠久的采矿历史所形成的矿产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发生背景。

2.9.2茶文化。昭平县盛产茶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政府倡导扶持,昭平“将军峰”茶叶已成为广西名茶。钟山县两安瑶族乡的瑶胞有一日三餐都“打油茶”的生活习俗。“油茶”配用生姜、盐油炒煮,风味独特,也凝聚了瑶家的风情。

2.9.3烟文化。钟山、富川盛产烤烟。“钟山烟”曾一度走红区内外,卷烟生产是钟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支柱产业。八步区的“大宁烟”、“公会晒烟”,均为惯吸生烟的烟民所乐道。

2.9.4马蹄文化。都说“桂林马蹄——无渣”,其实,我们贺州芳林的马蹄是不亚于桂林马蹄的。每年冬季,广东客商都来收购贺州的马蹄,他们看中这里的马蹄个大、清甜。马蹄种植是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也形成了该地区的区域文化。

2.10现代革命文化

2.10.1省工委旧址文化 。抗战期间,由于广西省工委机关遭受破坏,省工委书记钱 兴同志和身边工作人员从桂林先后转移到钟山、昭平开展活动,现存的英家省工委旧址、黄姚省工委旧址展现了当年的情景,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好教材,也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人的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

2.10.2地下党活动文化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贺州的革命火种从不熄灭,党的地下组织坚持开展斗争,直至发动了著名的英家起义。钟山英家、钟山中学,原贺县的临江中学等,都是地下党活动的地方。特别是古镇黄姚,抗战期间文化名人云集,他们用特殊的武器——文艺抗战,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3.贺州区域文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3.1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贺州文化品牌

3.1.1品牌的重要性

文化品牌的形成是区域文化成熟的标志。文化品牌,集中展示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正是这种特色,使之同异地的文化区别开来。由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一切的集合,赋予了区域文化的个性。文化品牌,正是这种个性化的张扬与充分发展。因而品牌的个性形象不仅包括了本土生活群体的利益认知、情感认同,给人心灵带来慰藉和精神享受,而且由于她所代表的独特的文化魅力,更能吸引异域的目光。

3.1.2品牌的定位

品牌始终具有市场的意味、商品的意味。作为文化产品的品牌,她是可共享的、流通的,并且产生社会的、经济的双重效应。我们已经进入了文化功利的时代,发展区域文化的目的就是凭借区域文化品牌的个性魅力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品牌意识不是一种错误。问题是如何给区域文化定位,确定以什么作为区域文化的品牌。这必须从文化的需求谈起。文化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工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满足人的生产需要及生产秩序需要的文化;一类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及日常交往秩序需要的文化。而人们对异域文化的需求或消费,是对现实生活的“补充”,是一种猎奇的欲求。文化旅游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品牌的生产必须首先考虑需求,否则,就不会被认可。但是,单有这个需求点的考虑还不够。能不能拿出让人家认可的、能够共享的文化产品,知道“市场行情”是一回事,生产能力又是一回事。文化的生产力与经济的生产力一样,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当我们把现代需求切入历史的累积时,才能真正找到品牌的位置之所在。

品牌的产生离不开地方文化的肥沃土壤,而它的直接依托只能是区域文化的核心资源。比如西藏地区,如果离开藏传佛教而谈西藏文化及其品牌,肯定是不得要旨的。

品牌的定位取决于对自身资源的研究与挖掘。品牌只是一种载体,“意义”才是它的灵魂。人们在进行消费的时候,需求的是品牌的意义。文化资源有若一块布料,裁剪成什么式样的服饰,设计的构思也不是与这块“布”的质地、颜色、花样等毫无关系的。我们在打造品牌的时候,不是缺乏品牌意识,而是缺乏“刀刃”上的“钢”。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许多地方都有些“败笔”。追寻起来,是由于这是一种低层次的过度的滥采滥伐,是急功近利的浮躁症。主要表现在:在缺乏对资源的深度研究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就匆匆立项上马,结果打出的“品牌”没有足够的文化意味,满足不了消费者的诉求。又由于没有进行资源整合,“品牌”变成了一种概念炒作。更有甚者,以为资源就是产品,没有进行包装提升、加工就直接抛售,把可贵的资源裸露于广庭大众,造成了恶劣的印象。尤其是对区域文化的始发性的“独善”性的资源,必须慎重开发,一旦见光,其影响是难以挽回的。

经济的繁荣发展,最终的实现形式是产品。同样道理,区域文化建设的目的一定意义上就是树立品牌。要强调的是,文化品牌必须是具体可感的、非概念化的或原生态的,而是一种“成品”。因此,贺州文化品牌的定位,不仅是把贺州文化资源的客观可能性变为现实,而且要突出人为的因素,把品牌的生产看成一种流程,一种可控的流程:即在文化资源的历史累积的基础上加之现实生活的人们的文化需求的切入研究立项后进行整合开发。

3.1.3品牌的打造

3.1.3.1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人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发展史。一个民族文化的消亡,就是该民族的彻底消亡。所谓“寻根”,寻的仍是文化。当海内外华人把炎黄奉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时,“炎黄”包孕的不仅是种族的自然的“根”,而且是民族文化的肇始者。文化亦如血脉一样,具有传承性。除了虚无主义,谁都承认文化传统的存在。自然,文化建设的任务着眼点是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这就是传统文化的转型(或现代化)的问题。

区域文化品牌的打造,就是一个区域文化催熟的过程,是区域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把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结合起来,一是因为品牌的构成要素具有认知性,传统的作用就是容易唤起人们的记忆,二是因为品牌具有现时的共享性,没有现代需求点的品牌是不会使人认可和共享的。

我们的文化是“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这就要求在打造品牌的时候,注入民族文化的传统精萃,传输现代信息。这不仅是内容上如此,形式上也如此。

3.1.3.2、正确处理好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地方特色的关系

品牌的打造必须借助一定的思想文化资源。区域文化由于历史的积淀,无论是宗教的,艺术的,都形成了自己表现形式或思维特点。充分利用旧有资源,批判地吸收,才有新的发展。我们必须首先要认识本土的丰富的资源,才谈得上创新。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概念,具有丰富性的本质特点。在利用区域文化资源的时候,要把那些真正属于地方特色的部分加以释放。越是特色的东西,就越带有普遍意义。因此,区域的“源头文化”显得特别重要,它是打开所有文化现象的钥匙。

3.1.3.3、坚持文化发展的先进性

先进文化总是紧跟时代潮流、充分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不是一味地把传统的或有特点的区域文化因子都当作好东西予以弘扬。这里需要区别不同的情形,关键是看是否与主流文化相左,是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一般而言,反映生活方式类的文化是无优劣之分的。比如说吃饭,是不能说到底是用筷子先进还是用刀叉先进。但是,生产方式就不同了。联合收割机绝对要比镰刀割禾的生产方式要先进。这就告诉我们,打造区域文化品牌,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要着眼于最适宜表现地方文化的个性行色的领域,尤其是反映生活类的文化领域。

3.1.4人才与品牌

文化创造是充满强烈精神个性的活动。并且可以说,这种活动的主体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或一代代有个性的群体。

品牌的打造与人才的产生是相互辉映的。没有创造性的人才或群体的智力活动,品牌树不起来。没有品牌的打造,人才就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况且,人才本身就是品牌。

3.2.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

3.2.1整理资源,摸清“家底”

文化产业从根本上说是提供一种负载着“文化意义”的产品,消费者就是通过市场求购并共享这种文化意义。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一定区域的固有文化资源的整理,以及对于这种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揭示、解释和评估。

贺州是千年古郡,从历史来看,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其厚实的内涵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从地理和人口来看,贺州是湘桂粤三省区的重要“边城”,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其中瑶族人口占全国瑶族总人数的七分之一,各民族在历史长河的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社会发展来看,贺州历来没有重大战乱,一直处于平缓发展的状态,许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得以保存下来。这一切赋予贺州文化独特的区域性和多样化的个性。

但是,文化资源不同于文化产业资源,文化资源的存有量多并不能直接带来文化产品的数量多。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现代人对生活的期望,其消费的文化诉求必须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市场价值要素的提炼,才能得到受理和供给。

总体上看,贺州文化呈多元化格局。有以秦汉古道、古城遗址、古村镇为代表的古文化,有以姑婆山、十里画廊为代表的山林文化,有以石林、砂窿、奇石为代表的石文化,有以“爱莲说”为代表的精英文化,有以茶、酒、风味菜肴为代表的饮食文化;还有客家文化、土瑶文化、女书文化、商贸文化,等等。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摸清“家底”,分门别类地予以整理发掘。

3.2.3创建企业,培育主体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经营人才为支撑,以政策法规为保障,以市场运作为手段,创建若干个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中心环节。

要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理顺党和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文化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进行企业改造,实施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人事、劳动制度改革,推进分配机制改革,坚持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文艺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创作成果等无形资产参与收益分配。依法实施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盘活国有资产,确保保值增值。

要鼓励非公有制个体文化企业的发展。除规定外,各个文化产业门类,降低门槛,向民营资本开放,以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外资参与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的经营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经营。非国有经济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和建设的文化场馆,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收、融资等方面,政府应尽可能给予优惠待遇。

应该看到,我市的文化企业仅处于幼稚发展阶段。在加入WTO之后的全球背景下,或者只缩到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如果不通过组建新的企业、壮大已有的企业以提高竞争力,就不能及时和有效地开发自身丰厚的文化资源,从而丧失最先开发的机会和权利。所以,我们的企业,要具有经营文化资源的魄力、实力和眼光,将宝贵的文化资源与市场和资本进行有效的对接。

3.2.3重点开发,分类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的。我市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是很初级的。因此,除了加强研究,要进行系统开发规划调整,确立开发目标、开发主题、开发序列和开发规模等。要变散落状分布的单一文化产品开发为系统性的文化产品群开发,以形成产业规模和规模效益。要克服浮躁的心态或粗制滥造的作风,不能只靠“概念”来炒作文化产品,而无法履行对消费者的文化承诺,或仅仅把文化当作“托儿”而作贱文化。

我们要在把握文化市场需求和掌握核心资源的基础上,搞好对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管理规划,确定文化资源的开发重点和开发序列,并用项目招标的模式进行融资,分块、分期、分步推进文化资源系列开发及配套建设,构筑核心产业群,完善文化产业链。就我市的情况而言,发展文化产业似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3.2.3.1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

旅游本质上是文化产业,它是人类在一定条件下为满足个体对非本土文化,对异域、异族、异国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求知欲和感悟性精神需求,以及扩展休闲领域等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助或半自助的文化消费活动。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离不开自然资源,也离不开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或历史形成的人文景观诸如文物遗址、名人故里等物化的魅力外,惟有其蕴含的历史人文内涵可使其保持活力。贺州的古文化荟萃中原文化、岭南文化、百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精华,因之而开辟古道文化游、故城探访游、古村镇建筑游、民族风情游等精品游,前景该是看好的。

3.2.3.2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演艺培训业

演艺业作为传统的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国有的小型艺术团体很不景气,自身生存受到严重挑战。演艺业的发展,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灵活运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增强演艺实体的活力。要发展演出中介机构,组合市内演艺实力,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实现演艺业的产业升级。

贺州民族文化资源主要价值体现在民族歌舞和戏曲方面。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的艺术遗产,加以推陈出新,并通过培训传承,既不断补充和壮大演艺队伍,又为竞争市场铆足了劲。

3.2.3.3开发节庆文化资源,发展城市会展业

会展业是营销城市的有效途径。大城市搞会展业的有利条件当然很充分,但中小城市的会展业也不是无所作为的。

我们贺州虽是新兴的地级市,市区人口不多,但具有比较区位优势,交通便利,且处于湘桂粤三省区的结合部,是方圆一百公里的中心城市,其辐射的区域和所覆盖的人群,就不仅限于行政区划了。这就为物质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迅速聚集与疏散提供了作用空间。尽管我市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只能步入中小城市的行列,与大城市的流量经济的规模和流速有相当的差距,但同样可以透过挖掘城市的优秀资源来发展会展经济。换句话说,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就是为了营销城市,以独特的区域文化亮出贺州的“城市名片”,为城市的人流、物流造作一个文化磁场。

因此,要站在发展会展业的高度,举办各种节庆文化活动,对传统的具有浓郁地方意味的节庆活动进行市场化运作。如浮山歌会,从以往的情形看,已经具有一定的会展基础,经过自觉地提升,将会带来可观的产业绩效。今年,我们文化部门已开始策划“姑婆山森林文化节”,唱响构建和谐贺州的主旋律。

3.2.3.4开发山水绿色资源,发展文化服务业

经过多年的经营,贺州——桂东文明绿洲的蓝图已晃动在南来北往的过客眼前。但我们的山水文章并没有做足,生态文化还不够品位。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里面的“乐”不仅仅是恣情山水的喜悦,而且是精神与大自然邂逅的欢愉。这时候,山水作为一种悦目的观赏对象,同时又是移情寓志的载体。而情移之处、志寓之所,需经文化的引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仙”、这“灵”就叫文化。我们目前的山水游、生态游,显然让人缺少一种文化回味。

发展文化服务业,就是激活我们的绿色因子,建设生态城市。因此,要努力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试言之:重视城市楼房的建筑风格,以民族的古典的风格为主色;繁荣文化市场,引导高雅文化娱乐消费;办好创作基地,接迎作家采风活动;把高等教育与书院讲学结合起来,吸纳专家学者;展示民族风情和民间绝活,活跃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发展图书报刊业、开展市民读书活动,创造学习型社会;完善旅游度假景区的服务设施,健全文化服务网络,如此等等。当人们徜徉在青山绿水间,流连旖旎风光的同时,体悟这里是绿色的渊薮,是生命的源泉,是文化的绿洲,是精神的家园,顿生“不辞长做贺州人”的念头。果真这样,群贤毕至,游人如织,商贾云集,何愁人气不旺。

3.4“走出去”,开拓视野

中央《“十五”规划建设》提出“走出去”的战略。经济发展如此,文化产业也要“走出去”,拓宽发展空间。

贺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跨省区通道的水陆交汇处。正是有了不同区域的文化交融,造就了贺州古文化的绚丽多姿。同样,贺州文化也随着古道传播异域他乡。今天,贺州文化同样需要“引进来”,兼收并蓄,同时更需要“走出去”,在新的形式与范围中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文化的有效增长。

文化产业与外向型经济一样同样存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贺州文化“走出去”,是因为象我们这种经济欠发达地位,境内市场的消费力是有限的,不足以充分刺激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必不可少的需求拉动。“走出去”不仅可能找到区外文化需求,旺盛文化的原创力,而且可以树立大市场观念,形成大市场的意识,避免因市场逼仄而无法扩展而导致恶性竞争。

就一个区域来说,也许我们还不能独驾轻舟去冲大风浪,但组建跨国内区域的企业是有可能的。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也要主动选择生存空间。我们的演艺团体有远赴台湾、越南等地区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经历,在全国许多城市也都留下了贺州艺人的足迹。要利用与珠三角地区同饮一江水的亲缘关系,深入、深入、再深入广东市场。利用广西与东南亚地区文化同源、习俗相近的特点,走出国门。我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的市场基础和竞争潜力,“走出去”,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文化比较优势。

3.5培养人才 占领市场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的支撑。无论是资源的整理、企业的创建、品牌的打造,都离不开人才的贡献。

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最终是产业人才的竞争。文化产品的开发营销,是集体协作的过程。参与其中的人员都各自发挥一定的作用。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有文化管理者、文化经营者,有艺术家、从业人员。我们的产业人才,最缺乏的不是艺术家、作坊人员,而是经营者和管理者。这样的人才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不是学历、不是具体的专业特长,而是要有胆有识,博闻广见,有丰富的阅历和综合的知识,具备市场操作、使文化产品流通的能力。文化产业人才,首先要有前瞻的眼光、迅达的创意,能从策划阶段到进入阶段尽占市场先机。

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必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用人渠道,创造人才脱颖而出、大有用武之地的环境和条件。要有新的人才观念,识才用才,以产业发展论英雄,以产业效益论英雄。要尊重人才的创造性劳动,珍惜人才及其创造成果。

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基础性的工作。要在现有人才中好中选优、挖掘潜力,又要引进来,同时要选准苗子“送出去”,进行培训,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占领市场,谋求一方发展。

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具有“一体性”发展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产业整合,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最终形成产业链群和优势品牌,把文化建设置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规划中,引导文化与经济的结盟,形成彼此支撑的共同体,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和能够实现的。

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当然不止文化产业一途。从我市“三化两业”的要求看,贺州文化必须不断创新,在工业文化、城市文化、旅游文化、商贸文化方面创新,并弘扬传统的农业文化。

第四篇:城市发展与区域关系的研究

城 市 发 展 与 区 域 关 系 的 研 究黄帅关景张平于帅帅小组成员:杨蒙

城市发展与区域关系的研究

——以郑州为例

摘要: 在城市发展的研究中不能只论城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支持,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位条件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要树立区域整体观念和全球观念,注重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和行政区交接地带建设的综合协调,实现区域效益的最大化。以郑州的发展为例研究一下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区域基础郑州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各种活动的集聚场所,通过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与外围区域发生多种关系,通过对外围腹地的吸引作用和辐射作用,外围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城市与区域相互依存,城市借区域而立,区域依城市而兴。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研究需要研究城市以外更大的区域问题。需要澄清模糊的认识,弄清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

城市有许多职能,可分为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也可以认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具体地说有管理、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信息服务等职能。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是一个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还是区域的商贸流通中心和交通中心,还是各种政治和管理机构的集中地,是区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区域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经济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上。如郑州市定位于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洛阳市定位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性物流枢纽;开封

市定位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基地。依托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产业和功能区块。四大产业带: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以现代制造、高技术、能源、石化等产业密集区为支撑;新乡一郑州一许昌一漯河轻纺、食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带;新乡一焦作一济源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洛阳一平顶山一漯河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表现在城市辐射和吸引范围的大小决定城市的优势产业化部门和专业化市场。郑州地处中原,为河南省会所在地。北临黄河,南接许昌,东西与七朝古都开封市和九朝古都洛阳市相临,具有“中、通、丰、古、商”的区位优势。以郑东新区要发展为中央商务区和“新经济”聚集区,而外围卫星城如巩义、新密、新郑、中牟及桥北新区等要以发展产业为主,将郑州发展成为一座集行政、商贸、交通、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都市。 郑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村遗址、巩义市的宋朝陵墓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区域基础设施

区域性的基础设施, 特别是交通、通讯是城市与外围区域相互联系的纽带, 其好坏程度将直接影响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范围, 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城市体系的形成、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 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和区域差异的大小。例如郑州交通优势,郑州地处中原城市群中心,郑州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被称为“火车拉出来的城市”。现代郑州郑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集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信息港为一体的综 合性交通通讯枢纽。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发展受区域生态坏境容量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城市发展要有区域整体性观念, 要重视城乡结合、大中小城镇结合的问题。

例如郑汴一体化、郑开一体化等的进行使郑州与周围地区的各种关系就更为紧密,可以说密不可分, 呈现出区域一体化的态势。

第五篇: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群效应研究

2012-07-09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既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产业间相互关联且向纵深发展的集中表现,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文章阐释了产业集群的含义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发展产业集群、塑造区域经济优势的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知识溢出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产业集群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载体,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一词首次出现于1990年迈克尔·波特撰写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波特在该书中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了实证考察,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的动因,并指出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中共有的特征。

产业集群的涵义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区域中,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知识创造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如经纪人和咨询公司),为了从互补资本和知识同盟中获得先进的互补技术,缩短学习进程,分散创新风险,降低各种成本,克服(或构建)市场壁垒,获得合作经济效益,而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网络。它是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称产业集群效应,就是指依托产业集群这种形式,集群内部的各个企业(服务机构)通过分工合作(竞争)获得超额利润、降低各种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的溢出与技术扩散,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塑造区域品牌,最终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形成经济增长极。产业集群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产业集群区域化有利于知识创新和知识溢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罗默、卢卡斯等人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认为知识的使用具有外部性和边际收益递增效应,从而可以弥补劳动力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递减效应,促进经济的

持续发展。在产业集群内部,一方面具有相似产业特征和主营业务的经济合作体比较集中,彼此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了能在竞争中胜出,企业间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由于集群是一个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规律的经济合作体,彼此之间有分工合作,也可以共享资源和环境,甚至企业间可以通过参观访问、正式交流、员工私下交流的方式获取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有利于知识溢出,使彼此产生协同。

(二)产业集群区域化有利于成本节约

总体而言,产业集群的各种竞争优势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成本优势体现出来。在产业集群内部,彼此临近的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密切的交流,从而具有了降低群内企业各种成本的倾向或能力,也就是产生了成本节约效应。集群减少了企业的创新成本。企业间通过知识外溢可以减少创新风险,降低研发成本;集群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关系网络和基于共同文化价值观的互信理念进行交易,减少了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还减少了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集群还可以减少管理成本和代理成本。集群内相互独立的企业可以按照市场规则,通过委托代管的方式进行管理。例如,有一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源机构进行委托招聘和人职培训;也可以通过会计事务所进行账务管理,还可以通过法律事务所进行法律咨询,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理成本和代理成本。

(三)产业集群区域化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

产业集群的一大重要特征是空间集中,集群内部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相应的辅助性机构通过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了集群区域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创造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个体品牌的综合体,和企业个体品牌相比,它的影响力更大、更广泛、更持久,这种区域品牌又有利于个体品牌的提升。很多知名产品都因其产地而著称,如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意大利的皮草、我国苏州的刺绣等。

发展产业集群塑造区域经济优势的措施

(一)遵循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

正如波特曾经指出:“政府在与民间部门合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和建立现存和正在出现的族群,而不是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族群”。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避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并购、投资行为,在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专业的市场,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二)政府要科学的制定产业集群政策

政府应该加强制度创新,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形成有利于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良好氛围。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表明,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成为招商引资和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因。这些优惠政策包括:房地产租售价格优惠。对企业购置和租赁的产房、办公场所实行优惠,优惠折扣率在20%-30%的幅度。例如,北京地区很多创业大厦和科技园区的办公楼每平方米的租赁价格大约在2.5元,部分园区企业还享受了每平米0.5-1元的房租补贴;税收优惠。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研究开发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企业机器设备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新技术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使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培训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而且,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高新企业认定,可连续三年获得减15%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贷款优惠。考察各国扶持产业发展的贷款政策和方式可知,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或者投资基金的形式向企业提供贷款贴息,美国和德国政府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优惠,日本设立了特别利息贷款制度,对技术密集企业提供特别利息贷款,新加坡规定如风险企业连续三年亏损,则可得到5倍的补贴。我国也逐步增加了对高科技产业扶持资金的投入和对中小微型企业的贷款投入,如国家财政增加了高科技产业发展专项拨款,实行部分拨款、部分低息有偿使用,专项用于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孵化期和产业化启动期的投入;外资引进优惠。如泰国规定外国企业永不收归国有,税后利润可自由汇出。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加强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立法支持

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塑造经济优势,强有力的立法支持是必要的。我国国家和地区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法令。如《科技开发贷款管理办法(实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科技周转资金管理办法》等。还应该加强创业投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有限合伙企业法、信托法;其他的如知识产权法、小企业促进法、政府采购法和税法等;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担保法等;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企业并购法和投资基金法等。

(四)建立和完善各种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应依赖外力,而应该借助市场自身的内在逻辑自然形成。在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集群内部各种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全程化、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服务主要包括:人才引进、咨询管理、创新支持、科技评估、银行贷款、融资担保、税务代理、

物流管理、外贸代理、废物管理、污染管制、质量认证和商标奖励、商品采购以及产品检验等。最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现实生产力。

(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传统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群升级

正如波特所说,“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低技术产业这种说法”,一个充满活力的集群可以帮助任何产业内的任何公司采用最先进的相关技术和最复杂的方式参与竞争。关键是要推动产业集群从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的低端集群向基于创新的集群发展。也就是说,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都是获取竞争优势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1.着力促进高新产业集群发展。世界各国为抢占科技制高点,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都纷纷酝酿和实施“大科学计划”,力争通过解决事关全球性的科技重大问题,激发和促进知识的创造和运用。美国于1944年11月提出“将科学对战争胜利所起巨大作用的经验用于和平时期,使科学服务于美国战后的国富民强”的新经济政策;在2000年提出“为了21世纪的信息技术”的重大计划。欧盟在2000年推出了要在10年内将欧盟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富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体的“里斯本战略”。在此背景下,各种产业集群应运而生。例如,美国的硅谷、128地区、美国斯坦福研究园、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里尔技术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意大利瓦兰扎诺技术城、日本熊本技术城、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我国的武汉东湖光谷工业园、中关村工业园等高科技产业集群,都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增长极。

2.发展传统产业集群,处理好发展集群与解决劳动就业的关系。里夫金教授在《劳动的终结》一书中指出,信息时代所产生的更加自动化的全球经济,正在使劳动的本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是使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日趋强化,另一方面是导致产业空洞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就业空洞化。传统产业集群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解决了就业问题。例如,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集群、意大利北部的皮革制造业集群等;我国目前也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地区经济增长高度关联的阶段,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相继出现了服装、轻工等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六)培育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

1985年,彼得·F·德鲁克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首次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可组织(且需要加以组织)的、有目的的任务和系统化的工作。美国《商业周刊》1997年8月25日的一篇题为《克隆硅谷最宝贵的东西》的文章分析了硅谷成功的关键是它的开放、动态、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取得成功的最宝贵的无形因素是奉行允许失败的创业文化。我国发展产业集群

也应该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文化。这种文化应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善于冒险、敢于创新、崇尚合作、诚信友爱、道德风气良好、人际关系畅通、社会基本价值趋同的文化,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结论

综上,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总体趋势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有效途径。通过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为地区培育产业集群、塑造经济优势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刘晋军(1962.1-),男,一级工程师,学士学位,单位:东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

参考文献:

1.保兴.中小企业集群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一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作者: 东北大学 刘晋军来源: 《商业时代》2012年第14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水车间安全生产责任制下一篇:四川大学电力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