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研究论文

2022-04-17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2016年营改增试点工作在我国全面展开,这就对相关的各个行业产生了影响,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物资合同管理在营改增形势下应该如何实现更好的转型,成为业内关注的对象。本文结合法律角度的理论,对营改增如何影响建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如何有效应对等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研究论文 篇1:

强化建筑企业合同管理 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

摘要:本文从建筑企业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合同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作用及其我国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建筑企业如何通过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措施对策。

关键词:建筑企业;合同管理

当前,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支柱,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不言而喻。建筑业的有序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市场的对外开放,合同、合同管理和索赔在我国工程管理界,特别是在建筑企业受到普遍重视,其原因是,我国建筑业正面临市场经济和与国际接轨的挑战。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经济。在工程建设领域中,要加强建筑市场法制建设,健全建筑市场法制体系,从而保证建筑市场依法有序地正常运行,要達到此目的,必须加强对工程合同的法律调整和管理,贯彻落实《合同法》及有关法规和推行建设工程类合同示范文本等。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属于买方市场,竞争激烈,工程合同价格中包含的利润逐步减少,合同风险加大,合同条件苛刻。企业必须通过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来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而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才能避免亏损,取得工程盈利。

一、合同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作用

1.合同确定了工程实施和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

(1)工期。包括工程的总工期、工程开始、结束的具体日期以及工程中的一些主要活动的持续时间,它们是由合同协议书、总工期计划、双方一致同意的进度计划规定。

(2)工程质量 、规模和范围。详细而具体的质量、技术和功能等方面的要求。例如建筑面积、项目要达到的生产能力、建筑材料、设计、施工等。它们由合同条件、图纸、规范、工程量清单等定义。

(3)价格。包括工程总价格、各分项工程的单价和总价等,它们由中标函、合同协议书等定义。

2.合同是双方责任、利益和权力的纽带

(1)承包方的期望是。尽可能多的取得工程利润,增加收益,降低成本。

(2)业主方的期望是。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完成尽可能多、质量尽可能高的工程。

由于双方的期望不一致,将导致工程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并造成工程实施和管理中双方行为的不一致、不协调和矛盾。合同双方常常都从各自利益出发考虑和分析问题,采用一些策略、手段和措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互为条件的,这一切又必然影响和损害对方利益,妨碍工程顺利实施。合同是调节这种关系的主要手段。双方都可以利用合同来保护自身的利益,限制和制约双方。所以合同应该体现双方经济责权利关系的平衡,如果不能保持这种均势,则导致合同一方的失败,甚至整个工程的失败。

3.合同是工程过程中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

工程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履行合同,都必须按合同办事,双方的行为主要靠合同来约束,所以,工程管理以合同为核心。在市 场 经 济中,合同是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在合同所定义的经济活动中,合同限定和调节着双方的义务和权利,作为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工程纠纷问题首先都要按合同解决,合同具有法律上的最高优先地位。合同 一 经 签订,只要合同合法,则成为一个法律文件。双方按合同内容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享有相应的法律权利,都必须用合同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单方撕毁合同,则必须接受经济的、甚至法律的处罚。除特殊情况(如不可抗力)外,合同当事人不能摆脱这种法律约束力。

4.合同体系是决定项目管理机制的重要因素

业主通过合同分解和委托项目任务,实施对项目的控制。所以一个项目的合同体系反映了同时也决定了项目的管理机制。合同将工程所涉及到的生产、材料和设备供应、运输、各专业设计和施工的分工协作关系联系起来,协调并统一工程各参加者的行为。

5.合同是工程过程中双方解决争端的依据

由于合同双方利益的不一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争端是难免的,争端是经济利益冲突的表现,常常起因于双方对合同理解的不一致、合同实施环境的变化、一方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合同等。

二、我国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现状

1.我国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合同实施的法律环境恶劣

人们不习惯用法律手段和合同措施解决问题。合同签订和实施问题很多,合同管理的成效不显著,水平也很难提高。

2.我国目前建设市场竞争激烈,合同双方地位不平等,合同约束力不强

由于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业主在合同中经常提出苛刻的合同条件,而承包商迫于生计,只能接受这样的合同条件。在工程中,承包商处于被动地位,常常为了搞好关系,而不能严格认真地执行合同,不敢向业主提出合理的索赔要求。在合同的签 订和执行过程中,双方的非理性行为恶化着工程承包市场环境。

3.我国目前工程管理整体水平低,合同管理效果不显著

无论业主、承包商、甚至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水平都很低,合同意识薄弱,缺乏合同管理人才,很难严格履行合同,通常合同双方都 有违约行为。因此在我国推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十分困难。

4.建筑市场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建筑业将面临一次重大的挑战,更多的外国工程设计和承包商将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凭借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将对国内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国内竞争更加激烈,这也使我们必须加强合同管理,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由此可见,合同意识的淡薄、合同管理水平低仍是我国建设工程中的普遍现象。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工程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产生严重的损害。由此看来,就需要我国建筑企业强化合同管理,使得建筑市场法律化、规范化,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得我国建筑市场走向高效、科学、规范之路。

三、强化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的对策

1.加强合同管理意识,普及合同管理知识,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意识,重视合同管理,要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合同的重要性,强调按合同要求施工,而不仅仅是按图施工。合同管理不仅是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合同涉及面广,整个管理层,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都应有合同管理的观念和意识,营造一个人人都重视合同管理的氛围,强化全员合同管理意识,通过强化理论学习,总结合同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2.建立合同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健全和完善合同管理网络

目前不少建筑企业合同管理比较随意,没有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也没有专人管理。合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建立完善合同管理的组织机构。

3.培养高素质合同管理人才,引进先进管理模式

(1)要重视选人,要选调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合同管理队伍。

(2)要加强理论学习。经常组织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合同法)、《建筑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千问题的解释》等。鼓励合同管理人员参加法律和经济管理方面的考试及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3)要创造同业交流的渠道,引导同业交流。真知灼见往往在交流中产生,可以适当组织业余活动,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

(4)要以机制激励人。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激励人。

(5)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造就人。实践培养是关键,应该把合同管理与项目管理结合起来,把合同管理人员放到施工项目部去从事合同管理的具体工作,在工作中实践合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完善能力结构。

4.建立、健全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在合同管理中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的规章 制度和可操作的作业制度,用制度堵塞漏洞,规范管理。

四、结论

由于我国刚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我国的建筑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建筑企业要提高承包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加快与国际接轨,必须提高合同管理与索赔水平。

目前主要应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必须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二,深化建设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三,增强合同与索赔意识。

第四,要逐步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合同管理和索赔专家。

第五,全面学习研究国际先进的合同管理与索赔的组织结构、方法、措施、手段和经验,重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建立更为科学的,包括合同管理与索赔职能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参考文献:

[1]王兆俊: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知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减军昌:季小弟等译.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应用指南(FJDIC第四版,1988年).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1.

[3]成 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徐金泉:推行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深化工程造价依据改革.中国工程咨询,No.8,2003.

作者:肖赣平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研究论文 篇2:

刍议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的影响

【摘要】2016年营改增试点工作在我国全面展开,这就对相关的各个行业产生了影响,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物资合同管理在营改增形势下应该如何实现更好的转型,成为业内关注的对象。本文结合法律角度的理论,对营改增如何影响建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如何有效应对等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

传统上,我国建筑企业主要缴纳营业税,但在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建筑企业开始缴纳增值税,这就导致了在征收环节带来了相关的抵扣问题。

1、营改增带来的新变化

建筑企业因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系统,从项目施工到物资采购、劳务分包业务程序相对较为繁琐,合同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各个行业随着营改增实行,对于劳务以及商品之间的进项税额抵扣产生了较大分歧,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

1.1纳税义务人角色变化

传统意义上,建筑企业提供的应税劳务,计税方式主要是考虑缴纳营业税的总分包差额,原材料不能再营业税中进行抵扣。但是,抵扣增值税中的进项税额通过专门发票可以实现。营改增实施之后,企业成为增值税流转环节,变为增值税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发生了角色变化,随之改变还有自然企业合同管理方式。

1.2新的纳税依据

建筑企业面对营改增,采取新的计税模式来降低税负、控制成本成为必然。随着建筑企业规范的形式变化,计税的方式主要是以项目进行核算,为此企业需要对新老项目界定,对项目进行判断,是一般纳税还是简易征收,在此基础上将合同管理目标细化。需要从纳税人识别、合同的种类、发票的种类、发票的保管等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进项抵扣,从而实现企业税负减少的目的。

1.3转变物资合同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在传统营业税制度时期,全额征税的形式是计征税额的主要方式,可抵扣项目问题一般较少出现。自筹队伍和内部承包成为了物资合同管理中主要的方式。但是新的增值税制度之下,抵扣项可以包括外购劳务、材料、设备等等,属于成本的税额,而内部生产服务方面的费用却不能够用于抵扣。改变这种情况,使得建筑企业在选择合同方面,会倾向于选择具有优势的劳务分包公司以及优质的材料供应商。这样一方面能够将企业的成本有效的降低,使企业的物资合同管理模式方面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快速的提升。

1.4缴纳税种的异同

在建筑行业,最为复杂和繁琐的就是种类繁多的材料,因其采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实效性,牵涉的资金量较大,为了对不同的权利义务进行确定,确保风险的及时转移,计税模式的不同就导致了合同的差异。过去的营业税是根据企业在国内取得的营业额而征收的税,但是增值税则是对商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进行征收的税。前者是内税形式,而后者是外税形式。从营业税到增值税的转变,使得税率、发票种类、纳税时间、材料单价、纳税地点等等方面在物资合同管理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的内容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合同管理中的企业机构重组、税务核算、发票管理、工程造价重新定价等。

2、建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在营改增形势下的转变

2.1结合新形势,加大培训力度

建筑企业要从全局角度和国家战略发展角度看待营改增,充分的认识营改增对国内市场产生的重要影响。摒弃传统思维,加大重视力度,认真研究政策。企业应对营改增相关的法律知识组织和学习,对营改增业务培训全面开展,普及增值税相关知识,针对具体实际业务制定出合理的举措,以适应营改增的要求。

2.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将税务风险降到最低

建筑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纳税资格和相关资质,人身分析自身状况。在应对票据和资金方面有可能带来的税务风险时,应当结合集中财务管理和总分包及联营等形式,以更好的应对和解决“资质共享”问题。建筑材料有着较多的种类,金额较大,而且采购时效性强,不同的计税模式需要对不同的合同签订,分别约定不同的权利义务,以便转移风险。为此,企业需要重新评判分公司以及子公司,裁撤规模小的机构,有效压缩管理层级,从而使得整个组织机构呈现扁平化趋势,使企业税务风险的上升或者是经营利润的下降问题避免出现。国务院国资委正在中央企业推行压缩管理链条,减少管理层级活动,正是契合营改增变化之意。

2.3完善物资合同管理流程,加强审核

企业要想在营改增形势下尽快过度和适应,就不能仅仅依靠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的力量,要将各部门职责和分工明确,注重多部门联动,确定第一责任人,集体进行,对待物资合同管理工作要以更高的标准。将物资合同流程进一步完善,建立清晰的合同管理流程图以及相应的处理机制。优化合同评审和交底方式,通过项目部和公司两级多个部门的不同流转,使法律风险有效避免,实现合同交底。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做到处处有监督,奖罚分明,从而保证物资合同管理顺利开展。

2.4将物资合同内容完善,进一步推广物资合同范本

建筑企业建立和完善常用的合同范本内容包括物资合同范本,从而在生产中供各项目使用,使物资合同管理保证统一性。增加纳税人识别、发票种类、银行账号、税率等,同时规定和明确在兼营合同、混营合同中出现的不同应税业务的税率,避免由此而导致出现税务风险。从合同起草、履约控制到封账协议,从经济比选、供应商选择到税务抵扣等进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面卡控,以将建筑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提高。合同内容的完善和推广使用合同范本,可以将企业合同内容不完善引发的法律风险有效避免,也能够使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

2.5依托后台监控,对物资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因为项目具有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所以,跨地域经营后需要在注册地进行抵扣是建筑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建筑企业为了做到业务流、资金流和发票流相互一致,需要将工作效率借助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并且加强后台集中管控,使合同风险降低。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能夠有效缩短合同签订、审核时间等;另外可以使电子化管理实现,从而利用电子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管理,继而使虚开增值税的问题更好避免,可以使法律风险的出现有效地避免。

结语:

总的来说,目前营改增已全面运行,建筑企业需要对学习和理解进一步加深,从而掌握其内涵和实质。只有积极面对营改增对物资合同管理带来的影响,使企业自身在物资合同管理上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才能够使物资合同管理面临的困境真正地突破,从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为,李国庆.浅谈预算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J].煤炭工程,2010(03):121~122.

[2]费勤海.强化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力求效益最大化[J].山西建筑,2011(01):248~249.

作者:张皓 帝必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研究论文 篇3:

浅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市场越来越繁荣,建筑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企业要生存,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同之一,能否在建设基础阶段把好合同关,是市场经济条件对建筑企业的全新考验。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为完成约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目前,建设工程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解决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合同履约的风险,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引发出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合同有失公正现象的发生。大多数工程合同主要是由发包方进行制定的,所以更多的是在强调承包方的义务,缺乏对业主必要的制约条款,尤其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这就造成了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

(2)存在合同内容不规范的现象

承包商不按规范文本制定合同,使得合同内容过于笼统,表述含糊,避重就轻,且存在转嫁工程风险的现象。更有甚者,以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直到工程完成后才补签合同,这使得工程合同失去了原有的约束作用。而发包方在签合同时,未能对合同内容和各项条款进行一一检查,在合同责任和义务履行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这给建设工程增加了各种风险和隐患。

1.2信息沟通的效率低下

信息的有效交换是后现代化社会与生产的先决条件,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信息沟通方式落后,信息时效性不高,这会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沟通上的障碍和效率方面的問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信息传递依靠传统的文件或传真,失去了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时效性价值;另一方面,施工中实际问题的处理依靠低效率的现场沟通,没有理由高效率的互联网和计算机,导致各类因素影响沟通的质量与速度,进而出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难于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价值和功能发挥。

1.3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机构

目前,一些建筑企业并未足够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建设,导致健全合同管理机构的缺乏,使得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合同手续不规范,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同时,多数建筑企业合同管理较为分散,合同的统一归档、统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不到位,且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了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此外,由于制度体系不完善,对合同管理的监督和控制弱,往往无力解决制度不执行的情况,通常将合同管理委托给监理公司。

1.4专业人才缺乏

建筑工程合同的制定、签订、管理是一项系统过程,涉及到管理、建筑、法律、信息技术等多方面。若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将使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处于被动,如: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合同纠纷,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只能寻找外援,这不仅增加成本支出,还对建筑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然而,当我国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机构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各项合同进行专项管理,或由于企业重视不足,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不够,无法提高工程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

2.1加强合同谈判、签约人员的素质,

首先,应加强对合同谈判、签约人员的专业培训,如国家建设领域投标、合同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提升专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识别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的能力。其次,合同谈判、签约人员要运用日常所学,保持敏锐的分析能力,识别出合同中出现的风险及以后履约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出风险防范的措施。最后,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政策性文件,据理力争,将合同签约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点,为以后施工合同的全面履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2不断强化专业合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建筑企业应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培养出专业合同管理人员,使其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及工程造价管理知识等等,确保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建筑企业应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确保合同制定、合同签订、合同管理等各个环节合法、科学、可靠。尤其是产生合同纠纷时,建筑企业内部派出专门人员进行处理,减少外聘支出,提高工程效益。

施工单位应建立合同管理的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配备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制定合同管理的制度或办法,为施工合同的全面、恰当履行创造前提条件。合同签约后,合同谈判、签约人员要对项目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合同内容的交底,使相关部门和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熟悉合同履行中的注意事项。同时,项目管理人员还要学习合同条款,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规定和要求,了解相关的管理程序,明确合同规定的工作范围和相关责任、违约后的法律后果等,将工作内容和责任落实到负责具体工作的部门和个人。

2.3加大合同管理力度

建设工程各项目要充分重视合同管理机构的设置,不断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通过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合同的法律效益。同时,还要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合同各项责任和义务履行到位。此外,还要加大合同履约管理力度,尤其是对资金不到位的项目,应不予办理工程报建手续和施工许可,坚决取缔垫资、带资施工现象,切实维护承包商的合法利益。

2.4加强合同的履行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细分为两大项,即总承包商的合同管理和分包商的合同管理;从合同关系层面分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协调好总承包商同各个分承包商间的利益关系;业主将工程分包的权利委托给总承包商,由总承包商将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给分包商并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业主同分包商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其权责是对分包合同的批准。在分包合同管理方面,有分包商切实履行合同管理责任,参与合同管理的对象是工程师和总承包商;工程师主要是履行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责任;总承包商履行分包合同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分包商的选择和确定,分包合同的监督和管理。此外对于有关工程师提出的一些工程变更问题也需经过审核后纳入合同管理条款中,并以书面的形式发放给各个分包商

2.5对于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

(1)工程范围及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执行情况:在所见工程范围的执行是否合乎要求,是否有遗漏现象存在;所用材料、设备的质量以及施工安装质量能否达到要求的标准;能否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任务;工程的成本是否会有所变动等。

(2)如果发现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有偏差的存在之后,一定要对合同偏差影响因素对工程的最后施工结果的影响的详细分析。主要包括对工期的影响,质量能否达到规定要求,以及总成本的预算等等情况。

结语

在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只有不断地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解决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单位才能全面、恰当地履行合同义务,才能获得合同中应得的权利和权益,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卞大勇;浅议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7年07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北京, 1993

[3]康春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山西建筑,2010(5):205-206

[4]常晋东.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作者:陈志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情感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论文下一篇:产业地理集中理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