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生态保护论文

2022-05-07

小编精心整理了《林区生态保护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中国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出现拐点。在此背景下,科学探索建立国家公园,将为大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创造出有利契机。

林区生态保护论文 篇1:

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林之路

新林区(局)位于大兴安岭中部,伊勒呼里山脉北麓, 1965年建局,1981年建区,是大兴安岭开发建设最早的区(局)之一,是政企合一体制单位。开发建设近50年来,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2713万立方米,占大兴安岭地区的23%,上缴林价和利税27.88亿元,历史最高木材产量达107万立方米。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林产工业、绿色食品(林下经济)、兴安北药、矿业开发、境外采伐五大板块为主的替代产业发展格局。

新林区(局)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创新实施国家《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的过程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思想统一到深化改革上来,按照地委、行署“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的战略部署,立足本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项目建设为拉动,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努力实现独木经济向多元经济、林上经济向林下经济、职工工资性收入向经营性收入的转变,推动转型发展。以改革求生存、促发展。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抓好生态产业转型,把林区建设成为吸纳林区人口转移和劳动力就业的北方绿色生态食品、特色畜禽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之路。

一、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绿色长城

新林区(局)不折不扣地落实停伐政策,按照国家林业局“五个严格”要求,坚决做到一米商品材不采,确保森林生态资源不流失、不逆转。

(一)加强资源管理。深入开展了开垦林地和占用林地清查专项行动,从严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及盗采砂金等破坏资源林地案件,森林生态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二)强化营林抚育。将林业生产方式由以木材采伐为主逐步向以森林培育为主转变。中幼林抚育严格执行国家技术规程标准,按照营林生产任务“三制”要求,坚决杜绝外委生产和层层转包,不断完善营林工程化管理,强化营林工程质量及专业化队伍建设。截至2013年末,累计完成中幼林抚育121.6万亩、补植补造 5.85 万亩。伐区作业质量达标率实现100%。

(三)提高森防能力。构建了入山火险因子数字化动态管理模式、“三包三保”闭合式防控体系和“十道防线”,构建了“地面巡护—卫星热点监测—瞭望塔”全方位火情监测体系。组织实施了防火三期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了森防综合能力。全局连续7年实现无人为火发生,雷击火当日扑灭率达到100%。

二、深入推进林业改革,激发林区发展新动力

新林区在经济增速放缓,人员分流和产业转型的压力面前不退缩不等待,持续出台林业改革新举措。

(一)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区(局)成立了林业改革领导小组,坚持把林业改革和生态建设、经济转型、林下经济、全民创业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确保停伐政策不走样、林区经济不下滑、人员转岗不下岗、职工收入不下降。

(二)拓宽人员分流渠道。为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新林区拟通过以下六个渠道安置人员。一是管护分流一部分。增加管护站点,充实资源管护队伍力量。二是营林分流一部分。在8个林场分别成立营林大队,增加营林任务量,提高森林经营抚育水平。三是专业扑火队分流一部分。在翠岗林场成立局直属第二专业扑火大队,进一步提高森防能力。四是境外采伐分流一部分。优先录用本局工人从事对俄采伐工作。五是城镇管理分流一部分。建设“大城管”体系,组建城镇管理中心、园林绿化中心。六是招商企业和林下经济分流一部分。目前全区拥有依莓、合利源、锦融、回健养生酒业、中兴矿业、云岭矿业、开元物流等企业,全面达产后可提供或带动部分人员就业。

三、全力加快转型,发展林区生产力

(一)集中力量招商引资。新林区(局)坚持“不担保、不合资、不入股”的原则,将绿色食品、兴安北药、现代物流、矿产开发作为招商重点,以小分队招商为主要形式,不断优化招商环境,扎实开展招商活动,确保招商引资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先后有120余名企业家来新林区(局)进行实地考察,招商引资累计签约项目20个,实际落地项目16个,到位资金12.6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落地7个。先后引进了合利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锦融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回健养生酒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落户新林。借助招商引资有力推动了兴安鹿业公司和绿色产业公司两户局直属企业转制,招商引资工作连续两年受到地区表彰。

(二)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近年来,新林区(局)共推进产业项目20个,地区重点推进产业项目9个,总投资9.2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46亿元。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由2011年的2个增加到2013年的5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11年的24%增长到2013年58%。总投资1亿元的开元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经过两年建设,已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运营。依托锦融公司标准化液体菌包厂,实现了食用菌菌包生产技术标准化和销售统一化;大兴安岭依莓饮品有限公司、宏图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及深加工等产业项目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步释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新林区(局)把林下经济工作的重点,从抓基地建设转移到全民参与经营上来。以基地为平台,引导职工广泛参与林下种养活动,提高林下产业组织化程度。通过以奖代投等方式,建立林下经济产业基地32个,包括:人工蓝莓种植、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种植北药等,年繁育种苗240万株。建成处级领导干部示范点30个、科级班子示范点18个,职工示范户187户,专业合作社19家,累计为职工办理林下经济小额贷款800万元。突出“一镇一品一特色”,塔源镇场吊袋木耳养殖、宏图镇场滑子菇养殖、新林镇棚室蔬菜栽培、大乌苏镇场蓝靛果忍冬种植、碧洲镇场地栽黑木耳养殖、翠岗镇场人工蓝莓种植、塔尔根镇场北药种植等项目的综合效益进一步释放。去年全区林下经济产业实现增加值4.97亿元,成为新的支柱型产业。

(四)扎实推进境外采伐。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新林区(局)成立了大兴安岭新林后贝加尔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500万元,总投资1.2亿元。在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赤塔州租赁林地35.7万公顷,建成林场5个,拥有设备292台套。截至2014年6月,累计生产商品材42.36万立方米、锯材13.54万立方米,累计输出劳务1400人次,人均年工资实现5.5万元,积累了境外采伐的宝贵经验,为实现木材采伐的战略转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积极发展绿色矿业和生态旅游。新林区(局)先后引进了总投资1.9亿元的云岭矿业和投资6000万元的中兴矿业。他们将不断推动中兴矿业尽快达产达效,云岭矿业早日实现生产;促进瓦拉里岩金矿权流转,完成塔源二支线铅锌铜矿权转让。大力发展“水经济”,积极引进知名企业,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把水文章做大。同时,发挥新林区在“一极一区一江”旅游布局的节点作用,依托大青山湿地、原始森林公园、鹿种源繁育基地、西伯利亚红松基地、知青创业文化等旅游资源,推进多元化投资主体共同开发生态旅游产业。

四、大力改善民生,推进林区新型城镇化

新林区棚户区改造完成14 979户。维修改造供热管线7151米、供水管线22.38公里,全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3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局址主街道16.2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38公顷,城镇绿化率达到43 %。累计投入1100万元实施中小学校园维修改造工程。投入1300万元改善区医院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继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改善“三供两治”基础设施条件,加速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工程建设步伐。建立网格化“大城管”体系,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化模式。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条件。

新林区(局)的做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他们针对林区存在的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可采资源难以为继,产业结构极其单一、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林区民生问题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体制机制矛盾凸显,发展活力明显不足等问题,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增强生态功能、提高生态效益为基本目标,统筹林区生态保护、经济转型、改革开放与民生改善,促进林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力争全面建成“生态优良、产业优化、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在全国林区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

作者:柏广深 贾诚先

林区生态保护论文 篇2:

发挥林区生态保护优势 探索建立大兴安岭国家公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中国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出现拐点。在此背景下,科学探索建立国家公园,将为大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创造出有利契机。

一、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理念

自从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经过140多年的发展,全世界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800多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球保护地面积的23.6%,是目前世界各国使用面最广的保护地模式。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型,以德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地方自治型,以加拿大、日本等国为代表的综合管理型三种模式。

国内的国家公园与国外国家公园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资金机制和经营机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资源保护、规划开发,由隶属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治理模式,在全国是一种较为普遍采取的模式,四川九寨沟、贵州黄果树浙江鸟镇、江苏周庄等都是属于这种治理模式。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选择建立国家公园,其初衷还不是世界国家公园运动所追求的保护全民共有自然文化遗产,为人民提供游憩机会的公益理念,它是在地区经济不发达、发展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为规避自然保护区对开发的限制,通过塑造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发展旅游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结果。这显然背离了建立国家公园的初衷,也不是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模仿对象和参照标杆。我们所坚持的理念应该是在国家公园体制理念的指引下,探索一条打造生态品牌效应、谋取转型发展契机的国家公园建设之路。

二、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约束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限制因素

1.法律法规不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世界各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共同成功经验。但是,国家公园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体制机制为国家公园的设立、管理、经营提供依据和保障。这是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2.管理体制不顺畅。机构重叠、政府多门、体制不顺是中国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其根本原因在于部门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的冲突。在中国特殊的管理体制背景下,破解这一困局尚需时日。由于统一、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国家公园设立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这将对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构建造成一定障碍。

3.比较优势不明显。在大兴安岭林区,生态资源所在地往往也是矿产资源、林下资源富集区,这些产业带来的既得利益与生态保护发展获利的长期性和潜行性相比,往往使某些地方倾向于支持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制约了国家公园的设立、建设与发展。

(二)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可行性分析

1.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符合国家公园设立的一般标准。大兴安岭林区生态资源分布广、数量高、品质好,不少自然生态资源规模大,集聚度高,科学、教育、游憩价值突出,受到的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符合国家公园设立的一般标准。

2.大兴安岭林区特殊的政策优势有利于建设国家公园。自1998年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享受“天保”工程的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除了这些普遍性的优惠政策外,大兴安岭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试点名单,必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保护和机制扶持。这为设立国家公园试点、探索国家公园发展模式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3.世界公园运动为大兴安岭林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经验。一百多年来,国家公园的理念,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各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公园系统,为大兴安岭林区建设国家公园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三、大兴安岭林区建立国家公园的实现路径

(一)重构国家保护地体系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保护地形式大多是在不同时期生物资源抢救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应急性政策措施调整的特殊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没有从国家自然资源分类保护与分级开发利用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致使“该保护好的没保护好,该发展好的没发展好”,出现同一个保护地拥有多个名号,制度体系、行业监管等“相互打架”的诸多问题。全面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地体系,结合国情,重构与世界各国共同理念与通行做法接轨的保护地体系,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十分必要。

具体而言,我国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一部分可划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和柄息地以外,大部分可以建成国家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中的绝大部分也可以建成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草原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海岸公园,凡属国家级的,都可建成国家公园的亚类型。大兴安岭林区应借助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试点名单的有利契机,积极向上争取,在已确立的自然保护区等的基础之上,争取通过国家审批,建立覆盖全区范围的大兴安岭国家公园示范试验区。

(二)建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

我国自然资源的产权在法律上属全民所有,而现实是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和属地政府都可以代表国家行使管辖权,其产权主体并不明确。国家缺少一个专门、稳定、权威的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职能,造成所有者的事实缺位和虚化。而分散管理、划部门而治造成了管理目标、绩效考核标准等诸多不一致。

对于如何克服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条块分割、多头代理、政出多门等治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参照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建议建立三级治理模式的垂直化管理构想,重塑国家自然资源的条块管理体系。首先,从国家层面设立直属中央政府的国家公园管理局,把建设、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的管理职能剥离出来交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代表国家实施统一监管。由国家层面负责立法、监管和拨款,地方层面负责按照自然资源的原始属性,合理划分管辖范围。其次,成立地方国家公园管理分局,各个国家公园管理分局负责对所在区域的国家公园进行区域化管理。第三,在每个国家公园保护地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处,具体管理所在地的国家公园。

(三)确立合理高效的保障制度

在资金保障方面,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的财政拨款十分有限,国家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基本是“只给帽子,不给票子”。实践中,中央财政在保护区的资金供给上还有提升的空间,而地方政府的财源状况和政绩考核体系决定了保护区管理也难享足够的地方财政投入,致使一些自然保护区为自给自养而出现资源滥用和环境破坏。

从发展趋势看,公益性必然是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方向。在施行国家公园体制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国家公园的财政投入,分步实施,在改革的三年内实现国家公园的全额财政拨款,同时实行免门票或低门票开放,让自然资源逐步回归公益,保障国民公平游憩权。

“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这是国家公园理念的创立者——乔治·卡特林1832年的构想。180多年过去了,这一理想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变成了现实,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念和管理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思考与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的国家战略,精心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建构国家公园体系及其管理制度,实现全民共享自然资源、维持自然资源的永续性,发挥自然资源在培育国家精神方面的作用,将是今后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在这样的趋势下,大兴安岭林区全面探索建立国家公园,无疑将为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一个可供参考和推广的范本。

作者:卢晓明 谭俊

林区生态保护论文 篇3:

保护洮河林区生态建设 提高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1.种子的采集和调制

选择生长健壮、干形良好的壮龄树为采种母树。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当球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果鳞微裂,种子呈黑褐色、种仁饱满时,及时采收。采种过早种子不熟,过迟球果开裂,种子飞散。采回的球果放在通风良好的场地,摊开凉晒,每天翻动1到2次,十多天就能全部脱净。种子脱出后搓揉脱翅,晒干扬净,即可贮藏备用。

2.容器的选择

塑料薄膜容器具有价格低廉、牢固、保湿、保温,播种后出苗早,育苗效果好等特点。3至4年后薄膜自行破裂成碎片,有利于造林后根系穿透,不影响生长。

3.作床、配土、装袋

苗床要求选择向阳背风、靠近水源的地段作为育苗地。土地经翻耕后筑成低床或平床。苗床宽1.1m,步道40cm。配制营养土配方很多,但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来源充足、成本低、理化形状良好的保湿、通气、排水性好,质量较轻,不带杂草种、害虫、未受污染的生土,并选取均匀干净的细沙,按3份土比1份沙比例混合后待用。有条件的地方用腐殖土最好。在每立方米土中加入硫酸亚铁1kg,磷肥3kg,75%五氯硝基苯30g,充分搅拌混合后堆积,约一周时间,以防肥土烧伤幼苗。

营养钵的规格为7至12cm,直径4至7cm为宜。我们通常用12至6cm的营养钵。装土由中央开始逐渐向外开展,填平主袋口,并浇水使营养土沉实,与容器上口约1cm为宜。再将营养钵整齐排列在苗床上(先在苗床上铺5cm左右的细沙土),然后在堆放的营养钵四周覆土、拍实,利于保墒。

4.种子处理

播种前5到6天将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始温45到60℃的温水浸种,种子与水的容积比例约为1比3。浸种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熱均匀,自然冷却后浸泡24小时,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捞出后放在温暖的地方,摊放在湿麻袋或草袋上,与细沙土1比2堆积,并将湿麻袋覆在上面。每天在中午时翻拌一次同时将上面的麻袋再次浸湿,有70%以上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5.播种

在点种前用3%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床面一次,待床面稍干即可播种。点播时用手指轻压表土中央穴状,每穴下种3至4粒,并用手指轮压种子,使之与土壤充分接触,检查无空袋漏袋后覆土,覆土用腐殖土效果更好,覆土厚约1cm。若无腐殖土则可在土中加细河沙(20%),拌匀后用细筛过筛覆土,最后用细木轮镇压。为了保持床面湿润和保温,播后覆盖草帘或遮阴网。

播种时需掌握三个关键技术:一是要足墒播种;二是播种穴不能过小过深,否则种子互相挤压,影响出苗,甚至会腐烂;三是覆土不可过厚,要薄厚均匀。

6.苗期管理

遮阴。油松幼苗比较嫩弱,且出苗后,麻雀等鸟类最喜食种壳,另外鼠类也常危害苗床,因此在出苗后应及时搭建遮阴网;当出苗达到1/3时撤去覆在苗床上的草帘。待幼苗出2到3片叶后,即可撤去遮阴网(因油松是喜光树种)。

防立枯病。在撤去覆盖物后,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即:硫酸铜、石灰、水的比例为1比1比100)每周喷洒床面1次,或用900到1000倍液的多菌灵混合液交替喷洒,效果也很好。如已发生立枯病,可清除病苗,并撒硫酸亚铁粉末将病区围起,以防病害蔓延。

除草与浇水。杂草对油松幼苗生长影响极大,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连根拔起。一般全年除草4至5次。播种后要及时浇水,浇水切忌漫灌。另外,出苗后至幼苗长出4到5片针叶前,浇水应以少量多次为宜,随着苗木根系的生长,逐渐增加灌水量,并延长浇水次数。

补苗、间苗。待幼苗长出4片以上针叶,至立枯病不再发生时,对死亡、无苗袋应进行补苗。开始间苗时,本着拔弱(病)留壮苗的原则进行,每袋留2株健壮苗木。

追肥。油松幼苗喜肥,生长期间应追肥2到3次,第一次在间苗后进行,追肥施混合液,氮、磷、钾的比例为1比5比1;第二次在速生期前进行,混合液的比例为1比2比1;第三次应视苗木成长情况而定,7月下旬,应停止追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便于苗木安全越冬。

越冬保护。油松当年生苗高一般5cm左右,因其苗小,应采取防冻措施,11月中旬苗木越冬前浇透水一次。然后用秸秆、树叶、草帘等覆盖物进行防寒,厚度以不露苗稍为宜。初次降雪时要震动覆草,使积雪落入油松苗木间填实空隙,以免再降雪压伤油松苗木。春季解冻前(起苗前1周),分2到3次撤除覆草,避免撤草过早油松苗木遭受霜冻。来年加强水肥管理,至二年秋季苗高可达10至15cm,即可出圃。

作者:杨慧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保工作研究论文下一篇:初中学生管理论文

热门文章

林区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