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论文

2022-04-1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尊重多元價值取向,推崇多样审美趣味的分众化时代,大众文艺评论面临着不同价值立场的对立冲突,在某些时候难以达成评论共识的问题,给文艺评论引领作用的发挥带来了不利影响。

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论文 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探究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由中国人民大众创造的文化,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提出、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不动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传统文化思想;发展历程;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之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已经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的文化渊源和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硬文化如历史古迹、文物典籍,还是软文化如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历史传统等都是构成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各自的存在形态展现各自的文化魅力。纵观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广泛的民族认同为中华文化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的凝聚力,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理论创新提供创造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由中国人民大众创造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它依靠独立的内化机制,借鉴传统文化思想中一切优秀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并将其融入到自身肌体之内,促进自身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从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最终形成和不断完善,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探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成熟于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完善于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及建国初期,毛泽东剔除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探索。然而,随后的“打倒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文革”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领导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1997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了论述。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把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联系起来,科学论证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主要内容和根本措施等重要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

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标志着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现面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发展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充分继承前人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着眼于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达到了新的境界。

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胡锦涛提出,要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任务与重要内容。这些都明确指出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价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明确阐述,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建设和谐文化就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正确的精神方向,从而也就没有和谐文化可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保证。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逐步完善

2007年10月的十七大,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十七大报告提出四个方面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这四个方面,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征;既有继承的要求,又有创新的期待。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表明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重任。

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和经验积累,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建设之路,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道路,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今天,无疑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现实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体人民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的内核,规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选择。中国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要统一人们的思想意志、塑造共同的价值追求,就必须建构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党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要是通过解决认知认同的问题,并使之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一,通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等等,引导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事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第二,通过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

第三,通过运用各类文化娱乐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用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

第四,通过结合人民群众思想实际和现实疑惑,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解读以及对思想认识问题的正面引导。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特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不动摇的重要保证

文化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同时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根本。综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思想武器,焕发出创造新的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文化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

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种形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第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中央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同时,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大力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通过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第二,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2000年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通过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完善产业政策,繁荣文化市场,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通过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国产动漫振兴、数字电影基地等重大工程建设,注重培育各类文化产品和市场,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环境;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运作、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以上政策措施的实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5]。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依靠力量在于人民,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才得以形成、发展和不断创新。因此,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8.

[3]肖贵清,叶炳臻.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及意义[J].理论导刊,2003,(6).

[4]颜旭.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1).

[5]刘云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在第六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上的主旨报告[R].2010-09-08.

作者:包彦征

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论文 篇2:

分众化时代大众文艺评论的共识构建

摘要:在尊重多元價值取向,推崇多样审美趣味的分众化时代,大众文艺评论面临着不同价值立场的对立冲突,在某些时候难以达成评论共识的问题,给文艺评论引领作用的发挥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果大众文艺评论能够从大众生活现实出发,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艺的审美价值、人民性价值为共通标准构建评论共识,将更好地发挥文艺评论引领大众、凝聚共识的“聚众”作用,有助于促进大众文艺的健康繁荣发展。

关键词:分众化   大众文艺评论   价值分化   共识构建

“分众化”是近年来较常见的社会文化流行热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大众传媒及商业营销领域,指称的是对社会“大众”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细分的方法。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日益开放发展,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不同大众群体的各种文化需求及多样价值诉求都受到了充分尊重,获得极大程度的满足,可以说,我国大众文化已进入分众化发展的新时代。分众化时代的到来,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文化以人为本的现代先进性,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一种“被分割了的大众”[1]的现象正在全社会蔓延开来,秉持不同价值观念的分众群体如何和谐共处,各领域纷纷“去中心化”又如何构建团结共识?在时下相当火热的大众文艺评论领域,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大众文艺评论主体的分化,大众群体的社会分化,大众文艺现象的纷繁复杂、良莠不齐,都使得大众文艺评论既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又有着不同价值立场的对立冲突,评论者就某些问题难以达成共识,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利于大众文艺的创新发展。所以,如何构建分众化时代大众文艺评论的共识标准就成为当前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大众文艺评论的分化现状

社会大众客观上是由不同的分众群体组成的,存在着多层次的差异性和价值诉求的多样性,每一分众群体的价值诉求均有其所处立场的合理性,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看,理应受到尊重。正如有研究者所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多元价值取向并存的社会,任何一种价值取向都有它存在的依据,因此,任何价值都不能成为评价其他价值合理性的唯一准绳。”[2]在分众化时代,对现代人群差异化价值取向的尊重使得多元价值具有了极大合理性,面对大众文艺现象,文艺评论也并非局限于同一标准,而完全可以各执标尺,自由争鸣。

当前的大众文艺热潮兴起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推动下,三十多年来迅猛发展,在文化市场中占据了最主要份额,使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所依凭的主流文艺、精英文艺都难以抗拒地边缘化。在文艺形态上,出现了大众文艺、主流文艺、精英文艺的分化,而对文艺市场的消费者而言,自然就有兴趣爱好不同的分众群体,评论家作为特殊的一类消费者,其内部的分化趋势也很明显。

早在大众文艺蹿红伊始,对于新兴的商业性大众文艺,评论界就有针锋相对的两种不同评论立场,如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一种是从道德主义的角度,应用西方文化批判理论就大众文艺所携带的消费社会的精神侏儒化、享乐主义、平面化、非深度化等后现代特征进行了严厉批判,呼唤和守望“人文精神”;而另一种对立观点则从历史主义角度,对于大众文艺的世俗化发展给予了总体肯定,认为其是对前现代专制政治意识形态的消解。同样是文艺研究领域专业的评论者,明显前者处于精英主义启蒙立场,富于理性批判精神,后者的立场则更倾向于民间大众,对世俗趣味颇能包容理解。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评论家对文艺现象认识的加深,有部分持精英立场的评论家改变和修正了他们抵制大众文艺的强烈态度,但出于不同视角,有许多评论者依然有意无意地对大众文艺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再如关于通俗小说热潮,有严家炎先生、陈墨先生那样从反传统、释个性的世俗化角度称金庸小说与《石头记》一样“同属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小说作品”的赞誉式批评,也有何满子先生、王彬彬先生、袁良骏先生等从文艺及文艺批评应继承和弘扬“五四”为人生、反封建的新人文精神的超越性角度出发,认为武侠小说所热衷描写的各类好皇帝、清官、侠客等封建时代救世主形象,同要求“中国人民站起来”新的人文精神背驰,对金庸小说及其“学术界代言人”给予激烈的否定性的批评。至于《欢乐颂》《爸爸去哪儿》《大秦帝国》等一些现象级的大众文艺代表作,各种评论争议更是极为常见。在各类观点纷呈、自由争鸣的热烈氛围中,却也不免有时令普通受众对大众文艺到底该歌颂什么、批判什么的价值取向产生疑惑。

虽然文艺世界创作和接受的丰富多样决定了文艺评论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但多元价值取向的极端自由发展也会产生不同认知维度间的鸿沟,造成不同价值层面的分裂与隔阂。正如商业传媒领域所总结的,“分众虽然意味着对特定人群产生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排斥绝大多数族群的消费者”。[3]所以,虽然我们可以自由进行价值判断,但为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分众化隔阂,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构建共通价值标准,寻求价值共识也很有必要。一般认为,文艺评论在人性和人生的价值的终结性标准上是统一的,但问题在于,人又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是社会关系中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个体,人与人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又存在着客观差异,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社会阶层分化明显的情势下,如何认识人性和人生的差异化价值,是大众文艺评论构建共识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大众文艺评论的共识挑战

文学即人学,文学艺术以审美的方式反映了丰富的人类社会生活,而文学研究也以正视和研讨人的现实生存境况为宗旨,大众文艺评论的共识构建应建基于对现实大众生活的合理认识。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全面确立与快速发展,一方面使人的潜能爆发出来,个性得到发展,欲望获得解放,大众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则由于竞争的不公平性,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平衡,产生了贫富的悬殊,形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分众群体间的利益诉求也不尽相同,甚至相互抵牾,随之带来某些消极的大众心态。这些问题在文艺领域中不乏表现,而大众文艺尤其是表征广大民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时尚的风向标,大众在对大众文艺的欣赏中,释放和发泄着他们的社会情绪,而大众文艺也在不断扩大、巩固、发展大众的社会情绪,无形中引导着大众的社会情绪。在对《小时代》《欢乐颂》的评论中不乏宣扬拜金主义,社会阶层固化妥协的批判之声,而又获得了相当多的赞同支持,正是大众文艺评论经由大众文艺与社会现实、大众情绪的互动因应。

社会现实的多样复杂,决定了对大众生活世界的价值判断应秉持唯物史观立场和辩证的科学态度,以获得较科学的合理认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与过去相比,当前社会经济进步,价值取向多元开放,生产力充分发展,人们的个性和思想得以解放,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辉煌成果,促进了人民大众的自由发展。但是,也要看到,个别群体或个体发展不自由、不平衡的情形确实存在,其中的现实问题和深刻背景原因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事物的发展总是蜿蜒曲折的,对当前的不良状况努力克服、升华,是通往终极自由之地的必经旅途。深刻把握好这一总体感,是当前大众文艺评论具有科学性的重要前提。

另外,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多元的文艺形态展现的是不同侧面的社会生活,因而,分众化时代大众文艺评论的共识构建也就要求评论主体走出各自的舒适圈,走向大众,对大众生活有具体生动的切实感受。分众群体对某一文艺形态的偏爱,对某种审美趣味的特殊欣赏,透露出其所处的独特生活样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大众文艺无论题材风格等方面有多大的差异,在反映大众生活,满足或迎合了大众的生活想象方面一定是相通的。评论主体唯有贴近大众生活,关注大众生活,了解和懂得大众的真实生活需要及情感需求,使自己的情感与大众的情感相融合,使价值判断与客观现实相契合,从历史与现实辩证结合的角度去开掘,方能深入分析认识大众社会的现实问题,增强评论的现实针对性与论说信服力。

三、大众文艺评论的共识价值

尽管社会现实生活本身如此充满差异性矛盾,大众文艺中混杂着的低俗粗鄙趣味、自由拜金主义价值倾向确实为不同评论主体客观评价大众文艺带来了困难,但如果我们将大众文艺的社会功能与审美价值要求相结合,还是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达成评价共识。

首先应保证大众文艺评论的基本道德立场,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也就是大众文艺评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尺度对大众文艺進行初步的价值评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实践层面的最低要求。其所涉及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理想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也是人人应遵守和践行的最基本道德准则,更是在分众化多元价值取向中凝聚共识,进行价值重构的重要依据。在大众文艺生产传播中,既使没有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但在最低层面上,至少不能违背。而无论大众文艺评论主体在价值取向上有何种差异,总还是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进行较好的沟通交流,以促成评论共识。

其次,在大众文艺评论中要有一定层次的审美价值要求,不能以大众文艺的通俗性、世俗化特征而降低或损害其审美趣味的提升。大众文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审美趣味是其内在规定性。但在传播接受过程中,与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大部分精英文艺、经典文艺相比,大众文艺往往以量取胜,却有失美学品味,这也是大众文艺最被评论家诟病所在。在分众化时代,对大众文艺受众自主性的尊重不能以放弃审美价值为代价,而且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经由审美体验过程才能更好发挥出来,对大众文艺的审美价值进行适当的分析评判,将有助于提升大众文艺质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众的审美素养。

最后,在大众文艺评论中还应有自觉引领大众的人民性价值立场,追求能代表时代先进性的更高价值。人民性概念最初生成于18世纪西方文论的民族性概念,具有表现民族独特思想情感的内涵。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逐渐被赋予了阶级性、革命性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内容。在新世纪以来对人民性进行“底层性”“公民性”“后人民性”的窄化、泛化和虚化理解倾向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赋予“人民”以个体性意味,“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4],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性的历史内涵,充分体现了对分众化时代大众个体本位价值的尊重、支持与弘扬。在笔者看来,大众文艺评论的人民性价值立场除了体现于以上所说民族性特征、社会主义内容、个体本位关怀之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理性批判精神。正如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却也从不避讳国民的品格缺陷,刀笔直面剖析国民性一样,大众文艺评论也应秉持不同于“精英”立场的“当代知识分子的现代性立场”[5],兼有现实人文关怀与理性批判精神,坚持社会历史发展与现代性审美建构的协调统一,对大众及大众文艺给予更好期许,提出更高要求,促进大众和大众文艺的时代进步。

四、结语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4]当前我国大众文艺已呈良好的普及态势,但其品质的提升则离不开大众文艺评论的努力。在价值取向多元的分众化时代,大众文艺评论应尽量在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审美价值、人民性价值观念层面上达成共识,发挥引领大众,凝聚共识的“聚众”作用,促进大众文艺发挥积极社会功能,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艺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文然,安珊珊.社会视域中的媒介分众现象分析[J].当代电视,2005,(08).

[2]曹海峰.多维视阈下大众文化分众化成因及趋势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3]董广安,李瑗瑗.分众化认知上的几个误区[J].新闻爱好者,2003,(12).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5]赖大仁.大众文化批评的价值立场问题[N].文艺报,2003-05-29(2).

作者:李婕婷

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论文 篇3:

群众文化中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身精神文化素养的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人心也为美术活动在群众中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美术活动对群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主要探究了美术活动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当前美术活动在群众中开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如何使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有效开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美术活动

一、前言

群众文化是指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而由群众主动参与的除职业外满足自我娱乐的社会性文化。受到大多数人生活习惯的影响,在群众中开展文化活动往往会出现缺失或者流失美感,而美术活动的融入则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类情况发生。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首屈一指。定期在群众中举行美术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还可以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和文化水平。

二、美术活动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丰富群众文化内涵

一般情况下,人民群众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总是抱着高山仰止的态度去欣赏,认为这些作品都是阳春白雪,认为只有高雅的人才能看懂美术,至于普通人则完全理解不了。但是群众文化的本质决定了它不会像美术作品一样,也许由于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群众文化,所以它的发展还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里笔者认为如果将美术活动比作阳春白雪的话,群众文化就是下里巴人。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组合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随着近几年精神文明的发展,美术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包括书法展等传统的美术活动,更新添了民间剪纸、舞台设计等新的项目,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二)提升群众审美品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精神需求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美术活动。美术活动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可以提高群众的审美品位。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是参与者学习艺术活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因,同时是将美术活动融入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原因。由于美术文化的特殊性,美术工具的不普遍性,美术活动的门槛越来越高,以前的美术作品也是身份的象征。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美术文化不再游走于高等家庭,美术工具也得到了普及。例如摄影活动,初期只是有钱人的游戏,只限于那些能買得起专业工具的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负担起相机的花费,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了摄影活动中。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参与到摄影或者其他美术活动的过程中,享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同时,参与的过程也是参与者不断提高自身审美品位的过程。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总是潜意识地将个人的情感经历、爱好偏执融入其中,所以在面对同一幅美术作品时,不同的人总是有着不同的感受。最重要的是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还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审美品质。

(三)提高群众的美术创造能力

随着美术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美术创作也越来越有兴趣。其中最为常见的美术创作当属民间剪纸和冰雕艺术。凭借其个性独特的各种剪纸,黑龙江海伦被人们称为剪纸之乡,其中代表作有《送粮》等。不仅如此,黑龙江常年阴冷,冰雪比之其他地方更不易融化,所以黑龙江在冰雕方面的天赋也是有目共睹的。随着近几年美术活动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冰雕作品被创造出来,巧夺天工,美轮美奂。

(四)打造群众美术艺术精品

随着美术活动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逐渐渗透,打造群众美术精品已成为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年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凭借其色彩的冲突,构图的美妙而被人们所喜爱。甚至我国的许多年画还被其他国家所收藏。走进博物馆,我们不难发现各个朝代的、各种艺术形式的年画。目前,我国的年画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荣誉。

三、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基础文化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础文化服务设施可以说是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为保障,群众文化的开展也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基础设施的建造不仅可以为群众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更可以号召群众,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对乡镇文化工作不够重视。乡镇的群众文化没有基础设施作为根据地,没有专业人士领导,没有人组织。所以乡镇的群众文化仅限于春节等节庆期间的一些娱乐活动。而且依据乡镇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很难有读书交流、绘画展览等一些活动。乡镇居民的群众活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三,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开发利用不足。受传统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所繁衍出的文化艺术活动也不尽相同。开展美术活动的各地区内存在很大差异,而且由于开展美术活动依赖的资源很多,触碰的范围也比较广,所以很难实现各地区文化活动的一致。在开展美术活动时,各地区间不必过分追求“求同”,群众文化应该充分体现各地区的特色,在群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第四,文化产业市场化水平不高。群众的文化活动多依赖于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或者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群众的文化活动缺乏经营性的文化产业项目,这实际是当前开展群众文化的一个盲点。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开展群众文化的今天,却很少人注意到群众文化的文化产业市场化水平不高,这直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四、群众文化中美术活动有效开展的途径

(一)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和领导

发挥组织者的领导能力,在春节或国庆期间积极地组织群众参与美术竞赛活动,对于活动中的优秀美术作品积极地给予肯定,并为其作者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和奖励奖金。领导者对群众的美术学习应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比如在初始阶段时可以让群众多接触一些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使群众对美术活动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对美术知识有初步的掌握。然后再鼓励群众多创作一些美术作品,将美术活动提升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让群众在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美术文化,提升自身的审美素质。后期时,领导者可以多带领群众参加些美术交流研讨会、艺术讲座等活动。

(二)为群众打造交流探讨平台

作为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交流探讨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群众之间的美术文化交流。美术馆可以定期组织美术作品展览方便群众对美术形式的学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群众只有不断地欣赏美术作品,不断的地观摩品鉴,才能够真正拥有美术鉴赏的能力。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分发美术活动宣传手册或海报的形式来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在开展群众美术活动的起步阶段,可以组织群众去当地的美术馆参加艺术讲座参加美术交流研讨会等有专业人士指导的美术活动,这可以迅速地提高群众的美术知识,掌握美术创作的技能。同时,组织人员可以多鼓励爱好书法的群众多来练练毛笔字,爱好绘画的群众多创作自己的作品,引导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

(三)加强美术队伍建设,增强群众美术基础

当地的美术馆应该积极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帮助群众建设美术队伍,成立美术社团,并通过各种渠道帮助美术社团不断地壮大队伍。美术社团的创建一方面可以更好更快地将爱好美术活动的群众组织起来,便于管理。另一方面,美术社团的建立可以将不同美术爱好的人分成不同的小组,比如书法组、雕刻组等。可以方便有相同美术爱好的群众更好地交流美术心得。在壮大美术队伍后,社团可以定期地组织艺术交流会,使每一位群众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组织人员可以定期地邀请一些有名望的艺术家来对群众的作品进行点评。

(四)政府加强干预,用美术来引导城市实現文明建设

在群众中开展美术活动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群众的审美品位,提升群众的文化知识,更可以增加群众之间的信任,改善群众之间的关系,拓展人脉,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美术活动的干预,用美术来引导城市实现文明建设。政府应该加强对美术活动的宣传力度,为美术社团提高经费和人力的支持。政府可以定期举行美术活动,对于活动中优秀的美术作品予以肯定,对作者给予适当的褒奖。也可以采用将优秀的美术作品收藏到博物馆的形式,鼓励群众的积极参与,也可以使得游客更好地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五)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净化文化市场,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文化市场,营造文化发展的优良环境,使无论是身处城市还是乡镇的居民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文化创作环境,使群众更好地投入到创作中,创造出积极的美术作品,也会对参观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身精神文化素养的提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首屈一指。在群众中开展美术活动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群众的审美品位,提升群众的文化知识,更可以增加群众之间的信任,改善群众之间的关系,拓展人脉,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美术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美术创作也越来越有兴趣。希望本文能对相关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赛赛.群众文化活动中美术工作的开展刍议[J].大众文艺,2016,(17).

[2]高钦森.谈如何有效开展群众文化中的美术工作[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7):10.

[3]郭杰.探究新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措施[J].企业文化旬刊,2015,(07).

[4]张明辉.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研究[J].大科技,2014,(28).

[5]郭芳,董君.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社会效益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

[6]石莺.新时期下群众美术活动的开展思考和建议[J].读书文摘:中,2016,(09).

作者:樊鸿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学概念教学重点分析论文下一篇: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