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023-02-08

第一篇: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目录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9上教案

第一章 §

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doc

§

1、2化学研究什么.doc

§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doc

§

1、4第一章复习.doc

第2章 §

2、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doc

§

2、2性质活泼的氧气.doc

§

2、3奇妙的二氧化碳.doc

§

2、4水的净化.doc

§

2、4自然界中的水.doc

第3章§

3、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第2课时).doc§

3、2分子、原子、离子.doc

§

3、2分子与原子、原子定义.doc

§

3、2离子.doc

§

3、2原子结构与相对原子质量(2课时).doc

§

3、3元素元素符号.doc

§

3、3公开课教案.doc

§

3、3组成质的化学元素.doc

§

3、4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doc

第4章§

4、1燃烧与灭火.doc

§

4、1燃烧与灭火.(公开课)doc.doc

§

4、2定量认识化学变化.doc

§

4、3化石燃料的利用.doc

第5章 §

5、1金属与金属矿物.doc

§

5、2铁的冶炼合金.doc

§

5、3金属的防护和回收.doc

第6章 §

6、1物质的溶解.doc

§

6、2溶液组成的表示.doc

§

6、3 物质的溶解性.doc

§6复习.doc

第7章§

7、1溶液的酸碱性.doc

§

7、2常见的酸和碱.doc

§

7、3酸和碱的反应.doc

§

7、4酸、碱、盐的应用.doc

第8章 §

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doc

§

8、2淀粉油脂.doc

§

8、3蛋白质和维生素.doc

第9章 §

9、1化学与能源.doc

§

9、2化学与材料.doc

§

9、3化学与环境.doc

第二篇: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第四节 石灰石的利用内容:

1、石灰石、大理石、贝壳、白垩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它们有广泛的用途。

2、石灰石、生石灰、消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3、用盐酸和石灰石(或其他碳酸盐)作用能放出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碳酸盐。对于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三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可用石灰“三代”来形象的记忆:一代石灰石,通过煅烧变为二代生石灰,将生石灰放入水里变为三代熟石灰。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石灰石、大理石是重要的矿藏资源。理解检验物质的依据和方法。通过学习形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参考资料:1.大理石是结晶质碳酸钙,白色的大理石——汉白玉是纯净的碳酸钙,它的结构致密,是极好的建筑材料和雕刻材料。天然的大理石中如果含少量钴、钛、铜等杂质,分别呈红、黄、蓝色,含三价铁的呈黑色或灰色,含二价铁的呈绿色。它们都是很好的建筑、装饰材料。石灰石是非结晶质碳酸钙,它在自然界里的贮量比大理石多,也因含不同的杂质而呈不同的颜色。石灰石是冶金工业上的助熔剂,是制取生石灰、水泥、玻璃等的重要原料。白垩是深海底的海栖生物遗骸沉积而成的,土状,致密。它可以用作涂料,还能用作动物酸中毒的解毒剂,外用去湿剂、收敛剂等。2.制造水泥的概况。把石灰石和粘土等原料分别碾成粉末,然后按适当比例混合,制成生料,放在约150米的倾斜回转窑里煅烧。原料从高端流入,燃料从低端喷入,在高温(1400~1500℃)下,原料经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后,烧结成块状熟料。冷却后,加入少量(2~3%)石膏(调节水泥硬化速度)。最后研磨粉碎,即成普通硅酸盐水泥。

第三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让其在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

1、2班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内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6单元;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在理论和叙述中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顺序及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顺序拟定的。同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

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特点,每一块中都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逐步形成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答题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使其智力得以发展。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措施:

具体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

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4)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5)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拓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学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01-03周 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04-06周 第2单元 探秘水的世界

第07-09周 第3单元 溶液 第10-10周 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11-13周 第4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14-15周 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16-17周 第6单元 燃料和燃烧 第18-19周 第20-期末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第四篇: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2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 导学案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导学案

温故互查1

两人小组复述,回顾一下知识。

1.

在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含量居所有金属元素第二位且应用最广泛的是____,仅次于铝。

2.

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⑵“曾青得铁则化为铜”______________

3.生铁与钢的主要区别_________,炼钢的原料为_____。

设问导读2

一、阅读教材P123~P124的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

由于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地壳中的铁都以______的形式存在。

2、你知道的铁矿石有哪些?___________等。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________。

我国铁矿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________________

3、人类冶炼最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什么?

4.比较Fe2O3和Fe的组成,请你大胆假设:

如何实现Fe2O3到Fe的转变?

温馨提示:.

⑴.可在一定条件下,让Fe2O3直接失“O”,转变为Fe。

⑵加入一种易与“O”元素结合的物质,主动夺取Fe2O3中的“O”,实现Fe2O3→Fe

二、用CO还原Fe2O3的探究

1.请完成Fe2O3与CO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配平方程式是发现了什么问题?)该反应是否为置换反应?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教材P124观察与思考

2.你能归纳出该实验的步骤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

5.

点燃从尖嘴管口排出气体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

6.

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到试管冷却然后再停止通CO?________________

7.

如何验证实验中产生了铁?__________

8.该实验体现了CO的哪些化学性质。①_________②_______

观看演示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尾气处理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注意事项有: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三、工业炼铁

①工业炼铁的原料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炼铁的设备是什么?_______

③在高炉里主要发生了什么反应?原理是什么?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④高炉炼铁得到的铁是纯铁吗?

思考:

炼铁选用的铁矿石通常不仅要求含铁量高,而且要“有害元素“少,下列铁矿石你认为

适宜炼铁的是:(

)

A磁铁矿(Fe3O4)72.4%

B赤铁矿(Fe2O3)70%

C菱铁矿(FeCO3)48.3%

D黄铁矿(FeS2)46.7%

总结选用矿石冶炼金属需要考虑什么因素?_________________

四、金属的冶炼方法:P125拓展视野(学生阅读)

1.

______

2.湿法冶金(金属)

用活泼金属将一些不太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自我检测3

1,炼铁的原料是(

)

焦炭

②生石灰

石灰石

空气

⑤铁矿石

⑥一氧化碳

A.②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

D.

①③④⑤

2.高炉炼铁的原料中,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炼铁的原理与炼钢原理是否相同?

4.某同学使用下图琐事装置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通入一氧化碳。请用上述实验步骤的标号填空:实验开始是,应先

____,然后_____。

⑵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硬质粗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说明有___生成。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⑶试管中出现的现象为

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⑷后面的酒精灯在上述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第五篇:2.1 《空气(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空气(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A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B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分析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准备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有关器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二、导入新课: [引入]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学生活动 : 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说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三、新课教学: 讲述:空气的组成

[引导]阅读课本了解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 [演示]实验2-1

1、如图2-3连接好装置

2、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为什么?

学生阅读知道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及结论

认识仪器 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

1、瓶内放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白烟,同时降温。

3、向燃烧匙中加入较多量的红磷,为什么?

(燃烧匙中放较多红磷是为了使瓶内氧气充分消耗掉)

4、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

教师提示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水面情况

红磷燃烧,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熄灭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大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 [提问]如果实验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小于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为什么? [归纳]

1、装置不严密

2、红磷量少,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 、空气没有冷却

[讲解]空气的成分

板书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 教师根据空气引出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多种物质 纯净物:一种物质 举例说明

空气、 可乐、 泥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等判断物质的分类

四、知识巩固:

五、课堂小结:

1、空气的组成

2、物质的分类

六、布置作业:

2 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境监测专项分析报告下一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