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建设推进教改深入开展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档案建设推进教改深入开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北京印刷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新时代出版传媒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要求,扎根行业、服务北京、结合特色,创新新时代出版传媒本科人才培养,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坚持守正出新、笃志敏行,不断推进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培养工作。

档案建设推进教改深入开展论文 篇1:

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北京印刷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新时代出版传媒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要求,扎根行业、服务北京、结合特色,创新新时代出版传媒本科人才培养,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坚持守正出新、笃志敏行,不断推进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本科教育;出版传媒;特色;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形成人才培养体系,引领人才培养发展,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印刷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以印刷出版和创意设计为办学特色,工文艺管等相结合的多科性高校,是国内唯一一所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高校。新时代,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推进出版传媒人才培养工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领会新时代出版传媒高等教育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新闻輿论、互联网建设和治理、媒体融合发展、文艺创新、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给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出版传媒业转型升级逐渐深入,从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到运营模式都发生了积极变化,要求出版传媒人才必须兼具多方面能力,既能准确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战线的总要求,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运营能力;既要对出版事业的责任和价值有担当,还要对媒体融合的趋势和发展有判别。这就决定我们必须在办学方向、发展定位、人才培养上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和发展自信,在理念创新上既坚守出版传媒人的鲜明意识形态属性,又遵循出版“创意产业”“创新产业”的规律,努力培养既有坚定理想信念又适应媒体融合核心能力的应用型出版传媒类人才。

立足北京、扎根行业,创新新时代出版传媒本科人才培养

出版传媒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学校始终牢记国家使命与行业责任,积极担当出版传媒领域的“国家队”职责,坚持扎根行业、服务北京,坚持传承中华印刷文明、弘扬红色出版文化,不断总结办学经验、明确办学方向、培育办学特色,形成了“守正出新、笃志敏行”的校训。学校将坚持校训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国优秀印刷出版文化精髓融入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放眼国际、扎根行业、服务北京,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出版传媒人才,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媒体艺术创作人才,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的数字创意人才,符合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具有融合跨界能力的高端媒体技术人才,密切跟踪出版传媒业大发展、能够进行理论创新研究的人才,热爱出版传媒专业及中国文化的国际人才,依托传媒知识和技能的社会所需要的其他类型的人才,开创开放融通格局,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出版传媒人才。

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并围绕立德树人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党政齐抓共管、校内外协同配合,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二是做好制度保障。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三个文件,对每个文件都形成若干落实细则,制定责任清单,分年度推进落实,切实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督促、有保障。三是构建“六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四是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发展态势。

2.体制机制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通过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院处长联席会,定期研究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定期召开教学工作大会,组织机构协同保障。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的学术作用;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督导制”。政策制度一贯倾斜,学校和二级教学单位在人才引进、绩效分配、职称评聘、教学奖励等政策制定上向教学工作倾斜,优先考虑一线教师。

3.各项政策、配套设施优先服务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及各五年规划、历次党代会、历年教代会和年度党政工作要点,都将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议题和重点工作,做到三个“优先”。一是工作优先研究,师资优先引入,人才培养及教学质量是学校事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优先研究项。近年来,严格控制机关职能部门的人才引进,每年将90%以上的人才引进计划名额投到教学单位,引进大批优秀年轻博士,充实了教师队伍。二是财物优先投入。优先投入教育经费,用于对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的建设,使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是服务优先保障。新建成的大楼优先保障教学单位。学校食堂和学生住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环境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4.高度重视本科教学

坚持开展学校领导联系基层、学校领导深入二级单位上形势政策课、学校领导晚值班、书记引航、校长有约、书记校长信箱、校长公开课等活动,严格落实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不定期深入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基层一线调研,广泛听取教学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坚持兼课、听课、评课,落实开学前巡查设施、期初教学检查和期末巡考。近三年,学校领导听课101次。书记、校长坚持每周听课1次。相关领导深入课堂,课间与教师探讨教法,与学生交流学习感受,深入课堂,掌握教情与学情。开展教研,学校领导重视并带头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撰写教学改革文章。

5.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形成有力支撑

学校坚持围绕服务出版传媒行业,围绕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特别是文化中心的战略定位,规划学科布局,目前拥有新闻传播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设计学等12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出版硕士、艺术硕士等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工学、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等6个学科门类。2018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2020年),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三个学科群,分别是:以出版学为核心的出版与传播学科群,以设计学为核心的设计与艺术学科群,以轻工技术与工程为核心的印刷与包装学科群。同时,学校将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立项为契机,进一步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构建打破院系壁垒、激发内生创新动力、实现学科系统整体优化的学术治理体系,促进不同学科群间的对话与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学术共同体,充分彰显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为北京经济建设和行业转型发展进一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形成科研特色反哺教学

学校重视科研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坚持扎根行业、服务北京,围绕特色学科开展研究工作。近三年来,学校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近2亿元,发表论文2,6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0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600余件,推动了行业发展,反哺了教学工作。承担了ISO 16762《印刷技术—印后加工—一般要求》和ISO 16763《印刷技术—印后加工—装订产品要求》,以及《图书发行物联网应用规范》《出版业AR技术应用规范》《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务北京核心功能建议升级指南》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编制;连续发布《中国出版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印刷业发展报告》《新闻出版领域物联网应用研究报告》等。“中轴线遗产数字开发与保护”项目作为北京市重点项目参加中国文博会,设计的《千里江山图》水墨动画长卷亮相APEC会议中心。

7.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聚焦行业发展热点,与全国印刷出版行业百余家著名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余家科研院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文化艺术育人平台,引导学生以书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印刷博物馆、校史馆、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等为载体建设印刷出版文化传播平台,营造浓郁的印刷出版文化氛围。通过建设校史馆,讲好北印砥砺故事。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培养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生600多人次,入选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与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的50余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56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合作院校开展学习交流

守正出新、笃志敏行,不断提高出版传媒人才培养能力

1.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顺应国家媒体融合以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對人才的新要求,采取“停办、改造、整合、增设”等方式,对现有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2014年,停办英语专业,新设传播学(国际出版)专业。2016年,整合部分艺术类专业和工科专业,成立新媒体学院。2017年,增设信息安全专业。2018年,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整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年,暂停摄影专业招生。围绕出版传媒特色领域和学科优势建设专业,构建“特色主干专业群”“特色支撑专业群”和“特色关联专业群”的三层次专业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专业“高原”和专业“高峰”。特色主干专业群包括: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印刷工程、包装工程六个专业。其中,印刷工程专业是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编辑出版、印刷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包装工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三大领域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形成了学科引领有力、专业协调发展、优势特色鲜明、社会需求符合度高的专业发展格局。

2.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地位,着力构建“工科与文科相结合、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办学60年来,培养毕业生五万余名,他们为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学校赢得“印刷出版行业的黄埔军校”的美誉。一是强化“工科与文科结合,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多向交叉的课程体系。二是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构建以“项目实习和企业顶岗”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模式。三是开设“人才培养特区”,探索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设立人才培养特区,先后开设了“毕昇班”“雅昌班”“韬奋班”等实验班,首届“韬奋班”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100%,考研率达到45.8%;加快推进“一院三园”建设,聘请一大批业界知名专家作为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参与打造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孵化平台。四是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近三年来,参与教改及课程建设项目有300人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1项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9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3.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学校通过教学基本功大赛、“一对一”导师制、课堂教学名师评选等,积极提升整体教师教学水平。10余位教师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指导老师奖等。二是学习风气持续改进。举办本科生学风建设月;以学业辅导为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四书”主题教育为引领,深入开展“书香校园共享阅读”系列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为抓手,组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集中模拟考试、考研基础科目集中学习;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选拔优秀学子,举办“青春榜样”“优秀学生颁奖典礼”。三是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外部质量评估评价体系与内部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并重,内外体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抓好抓实标准、专业、课堂、教师四个关键要素,形成了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闭环系统,使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四是所培养人才服务行业和服务北京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毕业生留京工作的比例较高,2014年—2018年学校共计毕业生8,229人,其中,留京就业4,394人,占就业总人数的73.85%,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五是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根据麦可思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持续上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表现满意度在80%以上。在历次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中,学校毕业薪酬排名始终处于前100名之内。学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较高。大部分集中在出版传媒行业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的科研院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

回顾办学6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出新、笃志敏行,始终坚持扎根行业、服务北京,围绕印刷与包装、出版与传播、设计与艺术三大领域,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被媒体誉为“中国内地最具特色的五大热门院校”之一。学校也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国家新闻出版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人民政府认定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建有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认定的“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成为教育部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挂靠单位、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为适应我国出版传媒行业要求,培养出版传媒人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锦宏系学校党委书记;罗学科系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责任编辑:翟 迪]

作者:吴爱芝

档案建设推进教改深入开展论文 篇2:

把握新时代本科教育新要求 培养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北京印刷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新时代出版传媒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要求,扎根行业、服务北京、结合特色,创新新时代出版传媒本科人才培养,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坚持守正出新、笃志敏行,不断推进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本科教育;出版传媒;特色;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形成人才培养体系,引领人才培养发展,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印刷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以印刷出版和创意设计为办学特色,工文艺管等相结合的多科性高校,是国内唯一一所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高校。新时代,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推进出版传媒人才培养工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领会新时代出版传媒高等教育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新闻舆论、互联网建设和治理、媒体融合发展、文艺创新、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给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出版传媒业转型升级逐渐深入,从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到运营模式都发生了积极变化,要求出版传媒人才必须兼具多方面能力,既能准确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战线的总要求,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运营能力;既要对出版事业的责任和价值有担当,还要对媒体融合的趋势和发展有判别。这就决定我们必须在办学方向、发展定位、人才培养上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和发展自信,在理念创新上既坚守出版传媒人的鲜明意识形态属性,又遵循出版“创意产业”“创新产业”的规律,努力培养既有坚定理想信念又适应媒体融合核心能力的应用型出版传媒类人才。

立足北京、扎根行业,创新新时代出版传媒本科人才培养

出版传媒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学校始终牢记国家使命与行业责任,积极担当出版传媒领域的“国家队”职责,坚持扎根行业、服务北京,坚持传承中华印刷文明、弘扬红色出版文化,不断总结办学经验、明确办学方向、培育办学特色,形成了“守正出新、笃志敏行”的校训。学校将坚持校训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国优秀印刷出版文化精髓融入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放眼国际、扎根行业、服务北京,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出版传媒人才,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媒体艺术创作人才,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的数字创意人才,符合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具有融合跨界能力的高端媒体技术人才,密切跟踪出版传媒业大发展、能够进行理论创新研究的人才,热爱出版传媒专业及中国文化的国际人才,依托传媒知识和技能的社会所需要的其他类型的人才,开创开放融通格局,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出版传媒人才。

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并围绕立德树人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党政齐抓共管、校内外协同配合,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二是做好制度保障。出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三个文件,对每个文件都形成若干落实细则,制定责任清单,分年度推进落实,切实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督促、有保障。三是构建“六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四是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发展态势。

2.体制机制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通过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院处长联席会,定期研究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定期召开教学工作大会,组织机构协同保障。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的学术作用;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督导制”。政策制度一贯倾斜,学校和二级教学单位在人才引进、绩效分配、职称评聘、教学奖励等政策制定上向教学工作倾斜,优先考虑一线教师。

3.各项政策、配套设施优先服务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及各五年规划、历次党代会、历年教代会和年度党政工作要点,都将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议题和重点工作,做到三个“优先”。一是工作优先研究,师资优先引入,人才培养及教学质量是学校事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优先研究项。近年来,严格控制机关职能部门的人才引进,每年将90%以上的人才引进计划名额投到教学单位,引进大批优秀年轻博士,充实了教师队伍。二是财物优先投入。优先投入教育经费,用于对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的建设,使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是服务优先保障。新建成的大楼优先保障教学单位。学校食堂和学生住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环境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4.高度重视本科教学

坚持开展学校领导联系基层、学校领导深入二级单位上形势政策课、学校领导晚值班、书记引航、校长有约、书记校长信箱、校长公开课等活动,严格落实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不定期深入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基层一线调研,广泛听取教学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坚持兼课、听课、评课,落实开学前巡查设施、期初教学检查和期末巡考。近三年,学校领导听课101次。书记、校长坚持每周听课1次。相关领导深入课堂,课间与教师探讨教法,与学生交流学习感受,深入课堂,掌握教情与学情。开展教研,学校领导重视并带头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撰写教学改革文章。

5.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形成有力支撑

学校坚持围绕服务出版传媒行业,围绕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特别是文化中心的战略定位,规划学科布局,目前拥有新闻传播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设计学等12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出版硕士、艺术硕士等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工学、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等6个学科门类。2018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2020年),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三个学科群,分别是:以出版学为核心的出版与传播学科群,以设计学为核心的设计与艺术学科群,以轻工技术与工程为核心的印刷与包装学科群。同时,学校将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立项为契机,进一步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构建打破院系壁垒、激发内生创新动力、实现学科系统整体优化的学术治理体系,促进不同学科群间的对话与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学术共同体,充分彰显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为北京经济建设和行业转型发展进一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形成科研特色反哺教学

学校重视科研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坚持扎根行业、服务北京,围绕特色学科开展研究工作。近三年来,学校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近2亿元,发表论文2,6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0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600余件,推动了行业发展,反哺了教学工作。承担了ISO 16762《印刷技术—印后加工—一般要求》和ISO 16763《印刷技术—印后加工—装订产品要求》,以及《图书发行物联网应用规范》《出版业AR技术应用规范》《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务北京核心功能建议升级指南》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编制;连续发布《中国出版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印刷业发展报告》《新闻出版领域物联网应用研究报告》等。“中轴线遗产数字开发与保护”项目作为北京市重点项目参加中国文博会,设计的《千里江山图》水墨动画长卷亮相APEC会议中心。

7.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聚焦行业发展热点,与全国印刷出版行业百余家著名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余家科研院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文化艺术育人平台,引导学生以书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印刷博物馆、校史馆、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等为载体建设印刷出版文化传播平台,营造浓郁的印刷出版文化氛围。通过建设校史馆,讲好北印砥砺故事。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培养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生600多人次,入选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与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的50余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56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合作院校开展学习交流

守正出新、笃志敏行,不断提高出版传媒人才培养能力

1.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顺应国家媒体融合以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采取“停办、改造、整合、增设”等方式,对现有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2014年,停办英语专业,新设传播学(国际出版)专业。2016年,整合部分艺术类专业和工科专业,成立新媒体学院。2017年,增设信息安全专业。2018年,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整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年,暂停摄影专业招生。围绕出版传媒特色领域和学科优势建设专业,构建“特色主干专业群”“特色支撑专业群”和“特色关联专业群”的三层次专业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专业“高原”和专业“高峰”。特色主干专业群包括: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印刷工程、包装工程六个专业。其中,印刷工程专业是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编辑出版、印刷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包装工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三大领域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形成了学科引领有力、专业协调发展、优势特色鲜明、社会需求符合度高的专业发展格局。

2.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地位,着力构建“工科与文科相结合、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办学60年来,培养毕业生五万余名,他们为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学校赢得“印刷出版行业的黄埔军校”的美誉。一是强化“工科与文科结合,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多向交叉的课程体系。二是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构建以“项目实习和企业顶岗”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模式。三是开设“人才培养特区”,探索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设立人才培养特区,先后开设了“毕昇班”“雅昌班”“韬奋班”等实验班,首届“韬奋班”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100%,考研率达到45.8%;加快推进“一院三园”建设,聘请一大批业界知名专家作为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参与打造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孵化平台。四是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學改革。近三年来,参与教改及课程建设项目有300人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1项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9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3.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学校通过教学基本功大赛、“一对一”导师制、课堂教学名师评选等,积极提升整体教师教学水平。10余位教师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指导老师奖等。二是学习风气持续改进。举办本科生学风建设月;以学业辅导为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四书”主题教育为引领,深入开展“书香校园共享阅读”系列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为抓手,组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集中模拟考试、考研基础科目集中学习;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选拔优秀学子,举办“青春榜样”“优秀学生颁奖典礼”。三是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外部质量评估评价体系与内部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并重,内外体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抓好抓实标准、专业、课堂、教师四个关键要素,形成了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闭环系统,使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四是所培养人才服务行业和服务北京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毕业生留京工作的比例较高,2014年—2018年学校共计毕业生8,229人,其中,留京就业4,394人,占就业总人数的73.85%,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五是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根据麦可思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持续上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表现满意度在80%以上。在历次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中,学校毕业薪酬排名始终处于前100名之内。学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较高。大部分集中在出版传媒行业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的科研院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

回顾办学6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出新、笃志敏行,始终坚持扎根行业、服务北京,围绕印刷与包装、出版与传播、设计与艺术三大领域,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被媒体誉为“中国内地最具特色的五大热门院校”之一。学校也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国家新闻出版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人民政府认定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建有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认定的“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成为教育部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挂靠单位、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为适应我国出版传媒行业要求,培养出版传媒人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锦宏系学校党委书记;罗学科系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责任编辑:翟 迪]

作者:高锦宏

档案建设推进教改深入开展论文 篇3:

把握机遇 积极实践 推动“十二五”社会发展工作良好开局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强调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社会发展领域一系列目标、原则和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社会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着力点,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积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社会领域服务产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与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一、突出重点,明确社会事业发展新任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重大任务作出了部署,我们要充分发挥发展改革部门职能作用,突出抓好以下重点任务,全力推进,落实到位。

(一)加快教育发展和改革

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1、健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要以教育观念现代化为引领,以教师队伍现代化为关键,以体制机制现代化为保障,以教育手段现代化为支撑,加快健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以农村为重点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以解决流动人口、留守儿童为重点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重点加强高校对高素质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发展。

2、促进教育公平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县(市)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统筹规划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增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强基层资源整合与合理利用闲置校舍。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健全国家资助制度。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

3、加快推进教育改革

树立先进教育理念,统筹教书和育人,改革办学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考试评价制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坚决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确定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避免简单的数量扩张。完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教育开放。

(二)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体制改革

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中心任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1、全面加强公共卫生

坚持预防为主,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专业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服务之间的资源共享、协调互动,推进医防结合、防治结合。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2、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在“强基层”上下功夫,软硬件并重。健全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改革方向,稳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区域卫生规划,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布局,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3、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逐步实现省级统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电子病历,提高居民健康档案普及率,加快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建立统一高效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4、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实现其它医疗机构和社会零售药店全部配备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三)大力加强文化体系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繁荣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中西部地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发挥县(区)级文化机构龙头带动作用和综合管理职能,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2、合理保护利用文化遗产

推进重点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自然和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水平,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3、繁荣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文化创意、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

4、进一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切实提高主流媒体和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文化传播阵地和渠道,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

5、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加强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竞技体育设施与群众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体育资源共建共享。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积极引进重大国际赛事。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

(四)加快发展旅游业

充分发掘自然的、文化的以及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1、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中西部地区重点景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强旅游安全保障。

2、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深化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文化。适应社会不同人群需要,大力发展多层次、大众化的旅游产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引导乡村旅游发展,努力发展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推进精品景区建设,促进各类旅游产品融合发展,延长旅游产业服务链。

3、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

合理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倡导环保、文明的旅游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的旅游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完善旅游法规和服务标准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稳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强对重点旅游区的规划指导,形成分工合理、有序竞争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五)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稳定低生育水平

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生优惠政策体系,进一步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调控作用。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

2、着力化解人口结构潜在风险

切实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力度,实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进健康教育、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干预手段协同发挥作用。

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逐步实现老年人无障碍居住。加大对公益性养老机构的投入,引导各类专业化组织参与经营管理。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加强服务标准、行业规范和管理制度建设,鼓励国有、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健全高龄老人生活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逐步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

(六)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

坚持服务基层、贴近民生、助民解困,加快发展民政事业,全面做好基础性社会服务。

1、完善城乡社会救助服务体系

规范城乡低保分类施保措施,按救助对象不同需求实施差别化救助,提高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重病患者的保障水平。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加强城乡低保与失业保险、最低工资、再就业政策和扶贫等政策的衔接。

2、发展壮大社会福利事业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培育慈善组织。建立和完善殡葬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切实做好优抚安置服务。

3、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加强对社区闲置、富余设施的综合利用,加快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内容,积极开发适合本地区居民特点的管理服务项目。完善社区服务提供方式,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相衔接。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扩大居民有效参与,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推进人性化管理、贴近式服务。开发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促进社区就业。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

二、抓住关键,开创社会发展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整体建设

1、增强科学规划能力

进一步发挥规划统筹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把所有投资、项目纳入规划。规划编制要坚持少而精,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聚焦突出问题。增强科学性和前瞻性,深入研究人口流动和结构变动以及城镇化等因素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避免建设赶不上需要或边建设、边闲置等现象发生。要通过规划解决投资项目安排与制度建设、政策实施“两张皮”的问题,把设施建设与机制建设有效衔接好。加强规划实施评估,提高规划的执行力。

2、选准中央投资支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向

按照有限投资效能最大化原则,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要优先保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向农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向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公共服务倾斜,向推动医改、教改等重大改革任务实施倾斜。

3、改进公共资源配置方式

按照人口和服务半径综合考虑资源结构布局和配置标准,通过科学合理安排新增投资和资源,实现各类服务设施区域覆盖。特别是要重视城乡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鼓励和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设施和资源共建共享。

4、创新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投资激励奖惩机制,增加奖励性资金和引导性资金安排比重,探索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调动地方和部门积极性。继续抓好社会事业投资项目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前期工作、动态监管、项目竣工验收评估和建设质量问责追究等制度。

(二)深入推进社会事业改革

1、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办好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上,切实负好责任。对非基本公共服务,应当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主要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和加强监管等加以正确引导,不能越位和错位。

2、创新供给模式

进一步扩大社会领域对非公有制资本的开放范围,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形成多元化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格局。扩大购买服务、租赁、承包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运营和服务。

3、增强公共服务需求导向研究

公共服务源于需求,要注重需求分析,增强决策的开放性,使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防止仅凭决策者主观愿望、强推硬塞式的“惠民服务”。

4、优化社会领域服务业发展环境

落实和完善文化、旅游、体育、养老等产业发展政策,消除市场壁垒和准入障碍,营造良好的消费和竞争环境,提高行业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鼓励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此外,要积极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促进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社会领域服务产业“走出去”。

(三)增强社会政策研究能力

1、增强政策制定的主动性

要保持对全局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热点、利益矛盾焦点、群众生活难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养成既能洞察全局又善于捕捉细节的形势分析能力,及时主动开展全局性重大问题调研,尽可能将一般性分析建议转化为政策措施。要重点针对“十二五”规划《纲要》等的实施,研究制定保障性政策措施,包括人口政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等。

2、提高政策制定质量

要密切跟踪现行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根据发展变化的形势提出调整和完善的建议和意见。制定一项新的政策,应当采取“开门”决策方式,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等的服务决策功能,并要综合考虑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要加强政策之间的衔接,提高社会政策体系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3、保障社会政策实施效果

加强重大政策的配套措施研究,切实保障政策落实。明确政策实施的各级责任主体,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评价,健全重大政策考评问责机制,以适当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四)推动社会管理改革创新

1、加强社会管理源头治理

许多社会矛盾之所以产生,原因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现实利益要求未得到较好解决。我们要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抓紧编制好“十二五”时期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并抓好规划的实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

2、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社会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管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要发挥好群众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和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同时,随着基层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城乡社区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的支撑点、社会成员的聚集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各种矛盾的聚焦点,构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越来越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要抓好“十二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实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好一批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城乡社区服务站,为政府将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基层和各类社区专业服务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公共平台。还要积极参与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参与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政策研究。参与做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

3、建立健全社会发展形势动态监测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形势和重大民生政策落实进展情况的跟踪监测和动态分析,继续做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评价制度,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提高预知、预警和预防能力。要适应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加强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研判,既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也要遏制其负面影响。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摘自在2011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朱之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论文下一篇:电子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