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初探范文

2022-06-29

第一篇:研究性学习初探范文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初探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研究性学习”是指改变传统教育封闭、脱离现实生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构建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投身社会生活、亲身体验实践过程的课程和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正是符合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

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主要模式

1、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课题研究型;

2、以学校校本课程为基础跨学科综合课程型;

3、以学科教学中插入综合性专题研究的穿插性研究型。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较适用的主要是课题研究型,它可以辅以研究性作业和开放性问题等。基于课题研究的学习活动,其核心的活动是课题研究。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观察、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验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研究小报告或研究小论文。而在小学数学中,某些问题的研究上展示上,更多的体现为规律或结论。从时间范畴看,也有课内与课外之分。

二、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中采用的主要环节

1、问题的筛选与研究课题的确立。课题研究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内容,即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因此,作为教师要在善于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合理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给出引导性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布鲁纳认为,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研究、发现的内驱力。作为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合理选择好教材中的、教材外的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课题的确立。

①选择单一教学内容作为研究课题。如低年级的“元、角、分的认识”,“小

时、分、秒的认识”,中高年级的“年、月、日教学”、“求平均数问题”、“倍数与约数问题”等等,可单独作为研究课题,让学生利用课内时间进行研究。

②选择某知识点的部分内容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分数初步认识”中看到下图后能想到哪些分数(图1);小数教学中的“循环小数问题”等。(图1,学生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③可选择相关的教学块作为课题研究内容。如小学数学中的几何知识与初步空间观念的建立一教学块,因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及特强的可操作性,十分适于进行研究性学习。无论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还是圆周长、圆面积的推导,都有研究性学习大展优势的天地。据说一位香港的老师上“对称图形”,整堂课就让学生在折纸和剪纸中完成,教师只在最后蜻蜒点水——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虽没有我们大部分老师那么苦口婆心,但学生肯定感触很深,因为那些图形都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④选择一些学生有兴趣的、有延伸性的内容作为研究课题。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有大量的包含了数学历史、数学人物、数学科学的内容,还有思考题给出的一些数学小技巧,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如35×45一类题的速算规律、祖冲之与π、陈景润的“1+2”、“年、月、日”的成因等等,都能吸引学生去不断的探求、发现。

当然,在课题选择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有实际需要原则,即教学的需要,学生的需要,而不能为研究而研究;可行性原则,即所确立的课题能够开展研究,包括相关的资料的搜集难度、学生的基础等都要作出相应的预测与判断。

2、学生研究活动及教师的辅导。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根据提供的研究课题,进行搜集资料、分析研究、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过程。研究性学习精髓就体现于此,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从中受到综合运用的训练,以得到综合提高。在这一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帮助学生建立好活动小组,并对每人提出相应的要求,对小组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以确保每人都能得到独立训练,又能得到合作体现,并使小组的团队精神能得到发挥。

②给予学生作必要的方法辅导,指导学生了解、搜集、处理资料的一般常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帮助提供或组织学生交流相关的资料源信息,如图书室资源、父母及长辈的资源,更要注重当今信息技术的尤宠物——网络资源。

3、成果的展示。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不同于其他学科,无法提

供纲举目张的报告,但可以形成一些发现的结论,现象,可以形成一定的小论文。如我校一位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就写到过前面所提及的35×45等题的简算方法,这就是象模象样的成果了。

4、评价问题。评价的指导思想应由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目标来定,因此,评价的标准必须注重学习活动的过程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教师必须树立过程重于结果的思想,并应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而非就某一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也应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因为学生本身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评价不但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还可以弥补教师某些视野的不足。另外,评价应该贯穿于研究活动的全过程,而并非对展示的成果

三、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优势互补

1、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优点是明显的。第一,促进智力的发展。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研究去学习,可以使学生按照促使信息更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得信息。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验到研究中的乐趣,从而将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培养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和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再学习。而这种研究方法的雏形对将来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迁移作用。第四,提升学生记忆品质。学生自己研究得到的成果,会把整个研究过程形成的记忆产生丰富的“再生力”而长期保持下去。

但是研究性学习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第一,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掌握知识,效率较低。第二,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第三,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不能实践操作的,就不能建立有效的假设,那么研究的结果就变成一种盲目乱猜,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第四,一个人不可能只凭发现、研究去学习,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任何研究都是不现实的。

2、接受性学习也有其优点与局限。其优点表现为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达到系统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另外接受性学习对教育设施的要求较低,成本低,经济易行。但接受性学习也有其缺陷:首先,对于低年级儿童,接受学习受到很大限制,因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只依赖于自己的具体经验。中、高年级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自己的具体经验为依据。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光靠接受性学习是不够的;其次,接受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等方面的作用明显不如研究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没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基

础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其效率必然是很低下的,学生只能盲目地、机械地进行“试误”式的研究。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赖以发生的知识基础从何而来呢?可以来自接受性学习,也可以来自研究性学习,但主要的是来自接受性学习。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接受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具体经验作支柱,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具体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性学习又是接受性学习的基础。再者,在研究学习中要运用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包括接受学习中获得知识,通过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而使知识及其运用策略得到巩固并获得新的理解。同时,研究性学习在使学生掌握科学发现,探究方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概括性知识的必要途径。显然,这些作用都是接受性学习所不能替代的。

总之,学校教学应以接受学习与研究学习并存,并随教育层次的变化相应地有所变化。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接受走向研究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教学的材料等具体条件,选择教学方式,只有真正适应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才是好方法。

第二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法初探

在新课程标准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项必修课程,占十五个学分,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然而我以为,把研究性学习定位成一门课程是欠妥当的,它应该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且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甚至学生的整个生活,而不是游离于其他课程之外的另外一门课程。根据它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知道,研究性学习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求索、勇于实践、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所以拨开形式名称上的迷雾,把握这一精神的内核,我们就能很容易找到正确的途径。

笔者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意识的渗透和实践,总结出以下两种方法:

一、 质疑求证

怀疑是获得新知的源泉。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抓住学生疑惑的地方,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比如,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有学生问,封建社会“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焦仲卿应该是一家之主,为什么一切都听焦母的呢?对此,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分析焦仲卿的性格中懦弱的一面;另一方面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中国封建伦理的细节。后来这个小组的同学在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在历史老师的帮助下写了一篇《从<孔雀东南飞>看封建社会的“三从”》的小论文,然后我安排他们向全班汇报成果,原来"三从"中的"夫死从子"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在"夫为妻纲"的原则下,母亲的地位要低于父亲,但是在"父为子纲"的原则下,子对父母却都要尊重。因为母亲的地位取决于父亲,对母亲的冒犯就是对父亲的"不孝"。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作为父权的延续而更受到尊重。而且汉代是以孝治天下,从皇室到布衣均要苛守孝道。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对人物又有新的认识,我们不能单纯的指责焦仲卿,应该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他在维系孝道和个人爱情之间的两难处境,在选择与牺牲之间的思想纠葛和情感煎熬,所以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从某种程度上看他的悲剧意义并不低于刘兰芝。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既获得新知,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求知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但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科学的求证。在求知领域,胡适之的“大胆的怀疑,小心的求证”永不为过时之语。在求证的过程中才能更好锻炼学生自主探究、亲身实践、不怕困难的精神,从而达到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

当然,不是所有的质疑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孔雀东南飞》中有一句话“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有学生问,刘兰芝是左撇子吗?剪刀都是为右手设计的,左撇子根本用不了啊?而且绫罗很滑很贵重不可能随便用左手去剪裁啊?针对这样的疑问,我列举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我问秦时的明月怎么会照在汉时的关上呢,学生恍然大悟,想起了互文的译法。像这种疑问,没有拓展性和探究性,我们可以当堂解决。否则会把研究性学习引向一种寻求微言大义的牛角尖,从而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宗旨。

二、 迁移比较

高中第四册第二单元是诗词单元,其中《词七首》要求学生了解词的不同风格,学完后学生都知道了豪放派和婉约派,知道了苏轼辛弃疾,知道了柳永李清照。但我觉得像唐诗宋词这样两座文化大山,作为一个高中生仅仅了解这些似乎还不够,而且他们已经有能力作进一步的探究,但我又不能直接要求他们去研究哪首诗词,于是我编了一个题目:

“山有山的稳重,水有水的灵动。稳重的山也有春秋变换的风景,灵动的水也有冬夏一色的蔚蓝……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也有小轩窗正梳妆的柔情之恋;凄凄惨惨的李易安也会发出死亦为鬼雄的铮铮之声;铁马冰河里走来的陆放翁也有浅吟低唱莫莫莫的感伤之叹……”这是一篇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①的片段,你能指出这里引述的作家及作品吗?思考作者引用

这些作家作品有何意图?

对照课本,简单的查一下资料,很快学生找出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和《致项羽》、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钗头凤•红稣手》。再结合高考作文的背景,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这些词人或诗人,他们的创作有自己的风格,但这种风格不是单一的。我也告诉学生我们说这个作家的风格往往是就其创作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同一个作家会有不同风格的作品,这对于了解作家思想的变化很有帮助。不同的作家也会有相同的创作倾向或手法,我们可以比较借鉴触类旁通。然后我建议有兴趣的同学这一周的周记可以就此写一篇研究性的小论文,资料我可以协助他们去

找。

学生在确定选题时大多数都来向我询问,我也一一指导他们切入口要小切入点要准,其他工作都是他们自己去完成。由于初次做,有很多学生是第二第三第四周的周记才完成的,我也不限他们时间。周记收上来后,效果很好。学生读了很多课外的作品,并将之与课内知识联系起来。有的比较风格,有的比较思想内容,有的比较创作手法。比如《走近李清照》、《两首山水诗的比较》、《陶渊明也有远大志向》、《杜甫与陆游作品中的国事忧患》、《苏、辛词中用典的异同》,还有同学写《陆游与唐宛情史考》,令人不觉莞尔。

我觉得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从课内出发,拓展开去,即增强赏析的能力,也锻炼了主动求索的精神。而且学生很有兴趣去做,不觉得是负担。

研究性学习当然还可以从社会生活更广阔的领域去发现问题,去探究解决。而我的这两种方法似乎还是把学生局限在书本内,但重要的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意识,我相信在其他学科其他领域也是可以变通使用的。而且我觉得有些学校把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铺的过于宽泛,我想中国中学生的境遇众所周知,减负至今效果甚微。所以学生并没有太多剩余精力从事过于宽泛的研究性学习,而且那也容易让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倡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取代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中学的基础教育永远是根本。运用质疑求证、迁移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课堂学习得以适当延伸,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调动学生兴趣。而且追本溯源,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内核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求索、勇于实践、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这样就不必太计较他们在多大层面上获得结果了。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

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方式。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根据课本去教学,根据课本去学习,一切以本为本。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积累文化知识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中三年中,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乎没有离开过课本;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能跳出课本范围,即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也只能是解题能力而已,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很难得到培养。相反,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都是立足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如果我们长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高考的成绩不但不会下降,而且会有很大的提高。不少学校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就其特点来说,可以分两大类:其一是专题性研究。其二是非专题性研究;就其内容来说,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关于语言的研究,其二是关于文学的研究。下面就专题性研究和非专题性研究谈谈我个人的有关体会。

一、非专题性研究

这里所说的非专题性研究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系统性地研究学习。它结合课本内容,体现教材的知识点,贴近高考指挥棒,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体现课本中"传其道,解其惑"的要求,又能贯彻研究性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本体性研究。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有研究意义的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学习。⑴ 设计研究性问题这类问题最好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的,不过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价值的。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是鲁迅先生在五位革命作家遇难两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经过分析,此文只要解决三个问题就可以透彻的理解全文的主旨,即: ① "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作者为什么要记叙和五位烈士交往的经过; ③ "惯于长夜过春时"一首诗在全文中的作用。在预习时,先把作者的生平简历,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关的参考资料介绍给学生,然后再把这三个问题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教材,独立研究,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但只要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言之成文,畅所欲言,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最终还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大家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组织专题探讨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辨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如教苏洵的《六国论》时,课前可以布置下列任务给学生: ① 六国破灭之我见; ② 谈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观点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因为研究性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行为,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摒弃传统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说法,创造出自己的新感觉、新认识。但是要验证这种新认识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否有几分道理,就必须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质疑,充实自己的论据,驳斥对方的观点。在交*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这个讨论过程鼓励了学生积

1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使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 中,研究的问题是你同意"为了如此秀丽迷人,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这种说法吗?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关于她断臂的故事,大家已经不陌生,但是如何去鉴赏她残缺之美却无从得知,通过学习课文,通过大家的讨论辩论,同学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3)撰写研究性小论文撰写论文是指学生在讨论之后把自己最终的见解或者心得形成文字,撰写成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一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学生有能力写出一定质量的小论文。这些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并且在表达上也有提高,有的也很有文采。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消化理解了课文内容和知识点,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又提高了写作水平的目的。

2、延续性研究。根据课文内容,派生出有延续性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主要在课外时间里完成。

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以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学生也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延续到课后。有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拟定,有的问题由教师来拟定,例如,《滕王阁序》的问题是“有人评论王勃的《滕王阁序》具有‘四美’,谈谈你的看法”;《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阐述的问题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石钟山记》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考察经过和结论的偏颇" 等等。不要求学生课课都写,可以在一学期中布置的十几个题中选择一两个来研究。学生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来写。研究过程由确定研究专题――调查研究并收集资料――撰写汇报论文等步骤组成。延续性研究的内容紧紧扣住课文的要求和知识点,是课文内容的延续和深化 。

二、专题性研究

所谓专题性研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某一社会现象,某一学术课题,某一文学现象,某一发现构想等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得出某种结论,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当然这种结论或者成果或许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错误的。但是,就学生而言,我们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这个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之下的自主学习,它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确定一些研究的专题供学生选择研究。如《唐诗的繁荣和唐代社会的发展》、《〈红楼梦〉中诗词的特色和作用》《〈三国演义〉中战略和战术的研究》、《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等专题。学生在选取《唐诗的繁荣和唐代社会的发展》这个专题时,研究了与唐诗有关的许多问题,诸如唐代诗歌百花齐放的局面、唐代涌现出的伟大诗人和脍炙人口的诗作、唐代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诗歌的繁荣鼎盛、唐代诗歌和唐代社会发展等问题。

这种类型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研究方向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拟定一些具有探讨性和可行性的专题供学生研究学习。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温州鼓词的渊源和发展状况》、《温州方言的特点和历史沿革》、《高则诚的生平和创作》、《中国楹联文化的渊源发展与继承》、《瓯剧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东西方影视文化的异同初探》、《金庸古龙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差异》等。

2 、指导研究方法在向学生布置专题时,必须对每一个专题作一说明,使学生选择专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种说明,实际上就是解题释疑,也即说明某一专题研究的内容、目的、价值、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查找的资料。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去索取资料,如何调查研究,如何撰写论文。例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这一专

题的研究,需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瑞安玉海楼文化是怎样形成的;⑵孙怡让先生的教育思想;⑶玉海楼文化的底蕴;⑷玉海楼文化在瑞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定期检查并指导定期检查是指经常过问学生研究的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学生的专题研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会出成果,它将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研究过程,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诸如研究兴趣的减弱、中止、放弃;研究专题出现难题而手足无措;专题研究和课堂学习出现了时间、场地、复习考试等矛盾。在这些时候,指导教师应适时过问,给予指导,给予鼓励,给予帮助。这样,就会使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坚持继续研究下去。

4、总结汇报成果 汇报成果是研究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对学生来说,经过了辛辛苦苦的努力,经过了方方面面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有了结论,不管这个结果或结论是否正确,是否成熟,学生都有一种冲动,都迫切期望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该为他们搭就一个舞台,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教师来说,这也是关注学生研究情况的一个方面,是检查学生研究结果的重要环节,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层面,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的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好学生的汇报。汇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宣读论文,可以是论文答辩,可以是多媒体演示,可以是著书立说,可以是举办各种活动等等。 总之,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和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仅就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粗略的见解,以便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语文同仁与我共同来深入探讨。

第四篇: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初探

1、学习的开展,并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2、对教师进行 研究性学习课题 知识的介绍

计划聘请科学教育的学科专家介绍开展 研究性学习 的知识体系及教学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设计是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编排和组织内容,设计研究主题或专题,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和天文等学科领域,力图实现不同学科间整体的优化。对 研究性学习教学 体系的了解,有助于教师了解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并在 研究性学习的 教学中进行自己的试验与探索。

3、开展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开展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可以通过公开课、汇报课等形式,鼓励教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 研究性学习 实践,对教师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能力、 学科整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予以检验。教研员导评是由教研员对教师的下一步发展做出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指导教师将 研究性学习 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互评主要是采取“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以做到多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研究课题互动、取长补短、求异创新。

4、建立教师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

2002年5月,在朝阳区45中学初二年级首先成立了研究小组,以王海燕老师为主,开展了将初二生物会考成绩与学生研究性课题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探索。

首先,将会考的百分评价制分解为两大部分,即研究性试题的检查和知识性试题的检测两部分。前者以 60分为满分而后者以40分为满分,学习的评价分为重视定性评价、差异评价、进程评价。60分研究性题目设计了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社会性、生活性色彩较浓的论文题、实验题等,并选择青春期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进行立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路、实验方案、实验步骤,自己规划实验报告,在得出实验结论后可以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实际完成一个小论文,这种开放性的实验设计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考评的基础上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奥妙颇感兴趣的心理倾向,而且能把学生的认知学习活动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新事物上来,取得了探索的初步成功。通过前期工作,我们积累了一部分课题研究素材,包括:学生的实验论文、教师的评价材料、实验教师的阶段性总结报告等等。

( 2)中期推广工作

2002年8月,朝阳区成立了以45中学王海燕等老师、68中林凯老师等为主要参与者的课题研究小组,对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

首先,我们带领教师学习了新课程评价标准改革的新理念,并形成材料,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学生评价的基本方法、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程序、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

其次,教师为学生确定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由学生自主选题,为生物会考结业论文自己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做准备。

第三,为学生建立了各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档案材料,包括:生物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生物研究性学习成绩评价表、学生综合评价档案袋—成长记录袋等。积累的档案主要有练习卷、探究报告、开题报告、收集资料、评价表等。

第四,在调研题中辟出专门篇幅,系统地为学生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为下学期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第五,向家长和学生下发《在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表》和《初中生物评价

改革学生调查问卷》,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动员活动,同时,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介绍给家长和同学,了解学生对评价改革的看法,以便于完善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

第六,研究编纂《研究性学习学生用书》,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理论指导。第七,为学生统一办理图书借阅证等,指定调查、探究与实验指导报告,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设了条件。

在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过程中,我们引导教师进行 经验总结、理论提升和规律的探索,保证了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 实验向纵深发展。

在这一阶段,我们布置学生参加了省学院组织的《初中生生物科研小论文评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己确立研究课题,上网查找资料,走访专家学者,开展生物课外实验,共有近 3000名学生参与了研究性学习的论文撰写活动,在省级评比中有千余人获奖,二十余名教师获得省级表彰,在我区掀起了研究性学习的热潮。

在日常教学中,形成了以模范教师引路,多名教师积极参与生

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新格局,通过我区生物教研网的学科 研究性学习 教学网站,发布了大量的教研文章,为开展学科 研究性学习 的利弊得失积累了大量的行程性材料和教研论文,并申报了省级科研课题,同时有 34位教师就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或其他研究课题撰写了论文,并获得省级奖励。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的尝试。通过试点采取建立学生成绩档案,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和小组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等方法,同时将期中期末的的全区统考改革为开卷考试,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推动评价制度的改革创设了先机。

我们还组织生物教师参加了区里组织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以学科 研究性学习作为生物学科的参赛题目, 通过互联网查找了全国 6个新课标实验区的教学教研网站,准备了近2000字的学科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 初选要求,包含了教学评价、实验设计、研究性学习指导等多个方面,并将 45中王秀娟老师的教学设计作为范例上传至教研网上,使参赛教师做到了心里有数。我区参加大赛的生物教师为这次活动做出了刻苦的努力,她们收集了大量的备课材料并进行了精心组织,相互之间团结协作,体现了集体的力量。由于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 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参赛的教学设计各有新意,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3.阶段性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实验教师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实验的总体认可情况,我们对区内多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现阶段课题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课题实验教师对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实验的总体认识。

多数教师认为生物学科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是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并从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对教学方式改革很适应和基本适应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大部分教师认为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说明生物学科开展 研究性学习是 被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的。多数教师认为领导重视学科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是最有利的条件,另外教学氛围较好、教师业务能力较强也是重要条件。结合调研发现,不少学校领导安排了业务骨干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 实验教师,为生物教学改革实验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 2)课题实验教师的培训情况。

从调研中可以看出开展生物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培训的作用与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对每一个参与培训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提高最大的是了解了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 的理念、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背景和目标,转变了教育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等等。使教师

收获最大的培训方式是有指导性的讨论与研讨。反映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式培训已成为学科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进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 3)开展学科 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带来的变化。

学科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大大增强,特别是遇到困难时,大多数的教师能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科 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也给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产生了一些压力,广大教师普遍感到工作量有所增加。多数教师对能参加到这次学科 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的行列感到高兴,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为完成课题研究的艰巨任务,自己需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们认为 研究性学习 课题的开展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习方式的改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这反映教师调动了学生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 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初步得到了落实。

( 4)课题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教师们认为在中学实施 研究性学习 的不利条件是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不能满足 研究性学习 课题实验的需求,最大的难点是缺乏 研究性学习 课程资源。另外,教师们还集中反映了关于如何评价学生和教师工作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教师谈到 研究性学习 更适合小班化教学,对于大班,教师难以开展有趣的活动,不敢“放”,“放”了以后难以收回,时间也不允许。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效果。

同时,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觉得以下问题仍值得思考。

首先, 研究性学习 的开展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的教师 在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等方面凸显不足。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课题式自主性综合研究活动,强调自主选题、自主确定课题,自主实践和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特色。由于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水平,研究的内容极其广泛且具有创新性。但由于生物教师相关知识的匮乏导致指导能力的欠缺,往往生物教师知识的局限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挥。如在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主选题丰富多彩,如“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塑料大棚区易刮旋风的起因”等,对问题的选择既有生物科学方面的,也有理化学科方面的;有现实题材的,也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不仅有效整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而且形成了气息浓郁、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反观我们教师的命题则难于跳出生物学科这一小圈子,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缺乏理论的指导,而是怎样将多个学科的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相关学科知识的不足已经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这就需要教师平时不断地学习、进修,以加强对 研究性学习 理念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及时把握当前生物学科的发展状况、,生物热点问题,加强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对遇到的困难,要做好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勇于克服困难,保证 研究性学习 课题的成功实施。其次, 研究性学习 的教学内容更适合小班教学,特别是课题研究计划、讨论与思考等,而我们目前的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 研究性 学习中去。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被“忽视”。这就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三,应尽早编写添置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 配套的辅助教材和辅助教学设备。增加、扩展教参内容;制作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多媒体课件、模型、挂图等,在教学辅导资料中增加一些课外阅读知识,列出一些书目或网站名称,指导教师或学生参看,以扩大知识面。第四,尽快出台 研究性学习 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等将是开展 研究性学习 活动的最有效的指挥棒,是课题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1、结合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对生物教师的 相关知识培训。

培训的重点是使教师了解现在学生对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 知识储备情况,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潜力进行正确的估价,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应用的知识领域,了解学生在进行不同 研究性 学习时的感受和体验,为在学科 研究性学习 教学中的知识拓展打下基础。同时,拓宽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提高协同教学的能力,改善教学的组织形式,尝试以学科间协同互动的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2、对教师进行 研究性学习课题 知识的介绍

计划聘请科学教育的学科专家介绍开展 研究性学习 的知识体系及教学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设计是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编排和组织内容,设计研究主题或专题,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自然地理和天文等学科领域,力图实现不同学科间整体的优化。对 研究性学习教学 体系的了解,有助于教师了解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并在 研究性学习的 教学中进行自己的试验与探索。

3、开展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开展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教研员导评及教师互评等活动。 研究性学习 案例评析可以通过公开课、汇报课等形式,鼓励教师运用所学知识指导 研究性学习 实践,对教师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能力、 学科整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予以检验。教研员导评是由教研员对教师的下一步发展做出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指导教师将 研究性学习 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互评主要是采取“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以做到多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研究课题互动、取长补短、求异创新。

4、建立教师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

建立教师的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档案,记录教师的自选发展目标,参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态度,记录其在 课题研究 及教学行为中的薄弱环节,寻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促进教师的进步和提高,把教师的发展与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在初中生中开展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只是我们课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计划与实施过程中尚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迫切需要各方面领导与广大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为我区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做出共同的贡献。

第五篇: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研究性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研究;探索。

新课改的实施,必然要有与新课改精神理念和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本人在前一段时期进行了题为《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对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验,现把有关结果呈现出来,以供商榷。

一、目标定位

是以教材为依托的、基于课堂的研究性教学,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在初中实施研究性的课堂教学,理论、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以探索和研究的理念为中心重新构建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建立一种现代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 研究性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学习,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型分类

根据地理学科的知识类型、新课标地理教学的目标以及学习对象“知识量”与需要的“思维量”的大小来划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一、认知事象型研究性学习。即查找、发现和认识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研究性学习。

二、认知规律型研究性学习。这一类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对有关地理规律、原理的研究;②对象条件的确定与变化。如假设地球没有自转运动、自转的速度加快或减慢、黄赤交角的变化、地图比例尺的变大或变小,会引起地球和地图上哪些现象的变化等;③的影响因素与地理事象特征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如全球变暖的原因和结果等。

三、应用技术型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是已有知识进行应用的研究。

四、综合宏观型研究性学习。这一类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的综合性,所涉及的知识量、知识领域和范畴、需要使用的思维量都相当的大;或者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研究,包括对象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发生发展、母系统、子系统、环境等的研究;或是在研究过程中兼有认知、应用、文献等的研究。如本地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西部大开发,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阿以问题的由来、现状和未来等。本质上讲,这一类型的研究性学习,实质上就是课题型或专题型的研究性学习。

三、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小组合作学习。它的理论基础和意义与价值所在,国内外的学者们都作了详尽和精到的研究与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重点研究一下它的课堂组织形式。

四、教学模式

限于初中生认知能力和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初中研究性地理课堂虽然是模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但又不能完全照搬,有一些环节必须调整或舍弃。根据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发现并明确问题→建立假设→搜集资料→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定位和内容与任务,以及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我们在研究和实验中确立了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模式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1.设置情境

提出课题

研究性课堂教学的“设置情景”的着眼点不是为了达到传统教学导入新课的目的,而是为了提出课题,并让学生在进入研究学习之前, 就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中的核心问题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学生对这一核心问题的有关情况很不了解而又渴望了解, 这就成为学生这节课研究学习活动的灵魂, 它将贯穿学生本节课研究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1-

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要求是应该有趣、有启发性,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问题才能诱导学生进入良好的认知情境,才能在对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和良好的认知体验。

时间约为2~3分钟。

2.提出问题

制定方案

这一环节的目的和任务,是在设置情景、提出主课题之后,提出与确定要研究和学习关于这一课题的哪一些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即确定本节课要研究学习的子课题,并制定出研究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计划和方案。

〈1〉提出问题

在提出和确定研究学习的主课题之后,师生即开始研究、提出并确定,在该主课题下要研究学习的具体的问题(即子课题):“对于这一主课题,我们所关心和想了解它的哪一些情况?这一节课我们应该研究、学习哪一些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过思考、分析、讨论,提出本节课研究学习的子课题。所提出的问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和学生的经验与学力水平,灵活确定。

〈2〉制定方案

方案的内容包括:①研究、学习的方法和手段;②利用的材料 ;③何种组织方式(小组协作还是个人独立);④小组内的任务分工(即任务分配);⑤结论(或成果)的整理与呈现方式;⑥时间如何分配等。

制定计划与方案的原则和方式同提出问题的原则和方式相似,既可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制定,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师生一起共同制定,但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应该是由学生自己确定和制定。

时间为3~4分钟左右。

3.实施研究,达成目标

这一环节是整个研究性课堂教学最核心的环节,它的成败和成效大小,直接决定着整节课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达成,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这一环节要经过两个程序来完成:

一、自主探究;

二、交流成果。

〈1〉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中,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都是基于客观材料(即各种知识载体)的研究和学习。客观材料是其研究学习的立足点。每个学生个体基本的研究学习程序是:①探索研究,获得知识(地理事物、现象和结论)、形成解释、得出结论;②检验解释,验证结论。

如前所述,这一环节的课堂活动形式大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某个学习要点(子课题),分别就某个子问题进行精到的研究,在这个要点上他可以成为“专家”,而后再汇总各成员的研究成果,形成对某一问题的科学解释。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把解决问题所带来的“认知负担”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上,通过合作来解决单个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有分有合,各展所长,协作互补。如果所研究的课题比较大,包含的知识比较多,涉及的范畴比较广,且其各部分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比较密切,综合性较强,那就需要采取全班合作研究的方式。

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任务所要求的资源最好是单个学习者所不可能全部具有的,离开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个人就无法实现任务目标。另外,在学生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时,教师要经常巡视,注意观察了解,知道小组中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以及每个人的进度、遇到的困难等开展,以便使学生能及时得到指导和帮助。

如果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机制,那么,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内容与方法的自我调控,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微妙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2-

在研究和学习的具体方法上,因为地理学科所包括的知识非常繁杂,各类知识的性质差异很大。有的比较散乱,有的比较集中;有的比较单一,有的综合性比较强;有的知识,科学性的成份较大,有的知识,科学性的成份较小。因此,有的知识可用于研究的程度较大,有的知识可用于研究的程度较小。在学生具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各类知识的不同特点, 采用不同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但主旨性的方法应该是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有很多情况下可以使用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方式。

对于认知事象型和认知规律型的研究性学习,或者是阅读地图,结合用挂图、投影仪和多媒体等手段展示的图片或影像,来探索、认识有关地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探索、研究有关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或者是搜集阅读有关文字材料、数据、统计图表等来分析、判断、推理、抽象、概括得出形成自己的结论;或者是自己演示和观察有关的地理模型、仪器,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解释;或者是进行实验,模拟有关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观察、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解释,等等。这一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是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的主体。

对于应用技术型的研究性学习,操作时首先要对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计划项目(如选择水库坝址、旅游线路、太阳热水器的安装、楼距的确定、区域开发规划等等)本身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分析它的性质、特点、所和需要用到的地理知识、方法和技能;然后进行对已有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应用方法、应用方案、应用结果的研究;应用中将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研究,以及一些决策咨询研究。如果计划项目是属于课堂上能够付诸实践和实施的(如制作有关的地理模型、器具,模拟有关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等),则在最后还要进行实施和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有关的应用方法手段与方案进行检验和修正。

对于综合宏观型的研究性学习 ,由于其实质上是属于课题研究型或专题研究型,课题较大,包含的内容较多,而课堂教学时间又太少,所以一般不宜在课堂上开展,大多数要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把握“研究”和“学习”二者的度与量,既要把握好“研究”的过程,又要把握好满足“学习”的要求。要让学生明白和把握好,他的自主性的研究学习活动,是学中有探有研,探中有学有习,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也是要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

以上是“自主探究”这一活动的第一个程序(即探索研究、获得知识、形成解释、得出结论)。在这一程序完成之后,接下来是进行第二个程序:检验解释,验证结论。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学习获得出结论之后,还需要对形成的解释和得出的结论进行检验和验证,以确定其正确性,并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价。检验与评价的方法,一是要注意运用实证。对解释的验证、修正或排除,以及评价,是科学与其他形式的研究及其解释相区别的一个特征。 学习者要重视实证在解释与评价科学型问题中的作用。在实证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解释。解释和观点必须与实验或观察得来的实证材料相一致。学习者必须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批评,运用与科学相联系的各种不同的认知过程,例如归类、分析、推论、预测,以及像批判性推理等一般方法。 根据实证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二是要把自己获得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与科学研究不同的是,学生只要将他们的结果与适应他们的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就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自觉反省与创造。 问题解决后应对所完成的工作自觉地进行反省,做到“求取解答并继续前进。”而不只是满足于用某种方法求得了问题的解答,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甚至不能对所获得的结果的正确性、完整性作出必要的检验或证明,需继续“问题提出”。如:①这种方法正确吗?有没有其他方法?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否用于解决其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时遇到什么特殊困难?那些未获成功的方法是何原因?②实证材料能够证明所提出的解释吗?解释是否足以回答问题?在将实证材料与解释联系起来的推理中有没一有明显的偏见和缺点?根据实证材料能不能得出其他解释? 等等。要教育改变学生不正确的观念,树立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怕失

-3-

败、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冷嘲热讽、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那些平时会“耍小聪明”、能使出“雕虫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核心的、也是终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和创造性、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研究性课堂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必须始终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开展自我研究学习,教师任务是指导和帮助。

这一步大约用18分钟左右的时间, 〈2〉交流成果

交流的目的是展示、

小组每个成员都完成了各自的探索研究后,即开始进行交流各自研究学习的成果。交换各自的研究成果,获得其他成员的研究成果(各知识点的知识)和思想,整合关于这一课题的各部分知识, 形成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借鉴他人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探索研究的学习能力。

交流的方式是先在小组内初步交流,然后再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辩论。也就是说,这一程序,又分两步进行:

一、小组内交流;

二、组际交流(即全班范围内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特点,灵活使用成果报告会、材料呈现、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竞赛、演讲、游戏等各种形式。 ①小组内交流

这一步活动的目的是在小组范围内展示、交换各自的研究成果,获得其他成员的研究成果(各知识点的知识)和思想,整合关于这一课题的各部分知识, 形成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个体之间在学习中因任务不同,内容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结果。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组协调人(负责人)组织一起交流和讨论,先内部协商、自身辩论,对本组内其他同学遇到的困难、产生的疑惑,相互指点、启发,使学习的结果表现为“小组研究成果”,个体的学习结果成为小组成果的一部分。

②组际交流

方法和成果,在全

组际交流的目的一是通过各小组内负责相同知识点探究的成员展示各自的研究思路、班范围内进行质疑、辨难、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得到最科学最正确的学科知识;一是借鉴他人的研究思维、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探索研究的学习能力。

交流中,各小组代表针对自己的课题,说明自己的研究方案,资料获取情况,以及研究成果。通过对初步结论开展的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结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由小组代表发言,师生集体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展开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启发,互相促进,进一步优化研讨研究方案。

组际交流的意义和作用非常重大。让学生们交流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题、检验实证材料、找出错误的推理、出实证资料所不能证明的表述以及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释的机会。交流结果能够使学生提出新问题,也能加强在实证资料与已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学生提出的解释之间已有的联系。交流中,每个学生要对当前问题提出或作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能从多调度地去思考同一现象或同一事物。通过这样的协作探讨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通过这样的研讨,把每个学生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集中起来,集思广益,使学生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思维的严密性和与实际的切合性;在研讨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或质疑他人的观点、方法与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①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②有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高度;③教师要及时给予科学而恰当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内容既要涉及智能因素,又要涉及一些非智能因素。主要包括:①参与探究学习的态度;②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情感;③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④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⑤创新精神

-4-

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⑥研究成果的质量情况,包括知识获取与能力提高。

这一环节大约用6~7分钟的时间。 4.梳理成果,整合知识

这一环节相当于传统教学的总结全课。内容既包括梳理研究的成果,也包括整合获得的知识,还包括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

梳理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反思和概括。反思概括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内化新知识,加工与整合新旧知识,达成同化和融合,达成知识迁移;其次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或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学习了哪一些知识,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用几句画龙点睛的话,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梳理成果,整合知识,学会方法。

评价时,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作出简要的概括性、总体性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

这一环节大约用2分钟的时间。 5.应用成果,训练提高

这一环节相当于传统教学的训练提高。其作用既是对研究研究学习成果的检验,又是对获得的知识的巩固,同时还是对地理学科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注意的是:

一、所用训练题须是教师自己编制或精选的,属于开放性、创新性的训练题;

二、指导学生要以研究性、创新性的精神和思维方法来解答有关题目。

这一环节大约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 6.反思回顾, 提高研力

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宗旨。所以,为了提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研究性教学除了要重视对研究结果的反思概括之外,还应充分重视指导学生对自己研究学习的过程、思路和方法进行自觉反省与创造。在研究性教学过程的结尾,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与巩固研究学习的思路、程序和方法,如:在本节课的研究学习中所使用的方法正确吗?存在什么问题?那些未获成功的方法是何原因?有何经验教训?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否正确?今后如何改进?等等,加深理解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同时,科学的反思往往能使新的问题成为教学的归宿,也就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

在学生的回顾与反思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同时, 教师还要给出简要的、概括性的、也是科学而准确的评价。

这一环节大约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 【需注意的问题】

1、时刻注意和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以防喧宾夺主,为研究而研究,不能忘记教学任务;

2、注意把握好时间,在某一环节上不能用时太多,完不成教学任务;

3、不能局限于教材和教学本身,在内容上要具有开放性、在功能上要有综合性、在方法上要有灵活性和创新性、在过程上要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

4、教师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实施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也不能太过放任,使有困难的学生不能得到几时的指点。

5、 掌握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应是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学习活动 。

6、适当地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超越课堂、超出教材,走出学校,走近自然,走入社会,在现实的生活情境、社会情境中学习。学生通过发现和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关爱自然、关心社会、尊重生命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大多数学科还没有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在传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还没有相应改革、的情况下,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还将是任重而道远。本教学模式还有待经过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与修正。

参考文献:

1、张崇善 《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教育理论与实践》

2、 李丽芳 《研究性——理论与实践》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5-6.

3、钟启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霍益萍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 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5、朱嘉颖 林智中 《从变革能量看解决研究性学习核心争议点问题》 (《教育发展研究》)

6、盛华《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年06期

7、何晓文 《小课题研究与研究性学习》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8、全疆发《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改实践》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年06期

附件二:课题研究论文一

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李贞民

-6-

2004年10月

【课例】

研究学习步骤与环节:

1、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展示一幅美国硅谷的广告宣传画,画上有硅谷的位置及世界各大公司标志在硅谷的位置等,引导学生思考:5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50年后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电子工业的领头羊,最著名的新兴工业区?

2、确立研究课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讨论后确立了下列研究课题:(1)课本上列出的硅谷崛起的因素可能在其它地方也有,为什么只有硅谷成为世界电子工业的领头羊?除了课本的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对硅谷的崛起起了作用?(2)我国也有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它们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硅谷?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与硅谷相比还存在着哪些差距?(3)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有什么有利条件?还有哪些不足?(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条件有哪些?(5)新兴工业区以中小工业为主,它们依靠什么与传统的大企业竞争?给我们什么启示?(6)常州地区的乡镇工业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认为常州地区的新兴工业区应如何发展等,三到四个人学生组成一个组,自主选题,制定一个简单的方案便开始研究。

3、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巡回,给学生一些帮助和指导,并对学生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4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学生用word或演示文稿展示研究成果。

-7-

【学生的研究学习方法和策略】

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数据统计法

在实施指导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先让学生尝试运用,然后是经常运用,最后是习惯运用一些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右脑思维、非言语思维、次协调思维、辩证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

3.思维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转变学生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在实施指导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先让学生尝试运用,然后是经常运用,最后是习惯运用一些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右脑思维、非言语思维、次协调思维、辩证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

(《论地理课堂教学的“留白”》。适当“留白”

所谓“留白”,就是教材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

-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养老院营销活动范文下一篇:羽毛球比赛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