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管理的新经济论文

2022-04-2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企业集团管理的新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作者结合20多年来有关工商管理的教学与科研,探讨工商管理学科的传统课程体系及挑战,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工商管理前沿专题的类型与内容。同时,还探讨系列教材建设以及支持课程建设的前沿课题研究问题。

企业集团管理的新经济论文 篇1:

现代企业制度和财务会计改革问题运用研究

摘 要: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政企分离与科学管理的一种企业机制,成为市场经济调整的必然产物,还是市场经济呈现开放性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以现代企业制度和财务会计改革问题运用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从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概述、财务会计现状、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财务会计革新的要点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管理;内部控制

本文索引:陈芝芳.<标题>[J].中国商论,2021(21):-159.

在信息化时代的变革中,网络经济以及新知识经济随之产生,每一个企业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提高方式均出现巨大的改变,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不能满足企业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背景下,如何进行财务会计改革是重点问题,需要相关人员重点研究。

1 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概述

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把市场经济当作前提条件,把企业法人机制视作实施主体,把公司制度当作核心要点,通过产权明确、权责清晰、政企分开等操作进行企业管理的一种制度。总体而言,现代企业制度以财产关系整理为前提,形成自身的管理行为倾向和企业产权结构,两者呈现对应关系,企业在市场发展中进行的物品服务是产权交易的一种表现[1]。针对现代企业制度,包含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业主制,对应的物质媒介是小规模的企业组织,也就是独资企业。在业主制形式的企业管理中,出资者不仅是财产的所有者,还是财产的经营者,业主依托自己的经验和意志进行企业经营,获取全部的管理效益。业主制形式的企业存在着规模小与管理灵活的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包含资本来源有限以及企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等。企业业主承担所有的债务责任,管理风险比较大,企业的生存以及解散取决于企业业主。第二种是合伙制,通过两人或者两级以上的人员进行企业投资,一同对企业多项业务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种制度。合伙企业的资本通过合伙人一同筹划,延伸资金来源,合伙人一同进行企业责任的承担,可以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化管理,合伙人一同监督企业的发展趋势,提升企业整体决策水平。然而,合伙人在经营管理中容易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可能面对着不良的道德风险,因此,合伙制形式的企业局限于狭小的范围,特别是小规模的企业经营。第三种是公司制,现代公司制企业涉及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类型,公司制的特征表现为资金来源广泛,所以大规模的物品生产是常见的形式[2]。出资人进行公司运作的有限责任分担,投资风险比较低。公司拥有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确保企业决策能够独立与完整,对应的所有权以及经营权相互分离,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和经营[3]。

2 现代企业制度背景下的财务会计现状

基于现代企业制度,财务和会计单位出现逐步分离的情况。传统的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筹集与分配和具体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以往的财务管理理论不能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要点,现代金融环境在与时俱进的创新,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怎样保障筹资的科学性、决策的合理性是减少企业资金成本的核心点[4],怎样正确估量投资风险推动现代企业的发展也是专业性问题。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存在显著的职能性,一方面要解决财务关系,另一方面要对管理工作起到支持作用。会计并不是职能管理单位,而是一个综合性的财务信息单位,作为现代企业决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企业制度给财务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条件,首先,投资渠道的多元化转变,每一个企业都要科学的利用资金。其次,企业拥有完整的利益体系,主要是法人资本金。再次,企业所有权以及管理权之间呈现分离的状态,分配给不同的利益者,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应该思考投资风险,减小投资风险。最后,企业应思考资金具备的时间价值,保障内部资金活动能够有效运作,增加资金管理的收益。因此,传统的财务会计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财务会计工作的创新势在必行[5]。

除此之外,财务和会计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首先是概念层面的区别,企业财务是企业机构在生产过程中,对应物质生产活动和货币运转活动,涉及各个项目的经济总和,企业会计是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其次是管理对象层面的区别,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以资产筹集、资金运用和资金成果配置为主,会计管理的对象是凸显企业资产和负债情况,对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进行整体反应。最后是工作方法层面的区别,会计方法把货币当作计算单位,全方位记录和统计企业经济情况,通过会计分录形式、记账凭证形式和原始凭证形式开展对应的会计业务[6]。财务方法是整理现有的会计经济信息资料,利用专业的方法纳入時间,价值概念与风险价值概念,最终进行经济模型建设。

3 现代企业制度背景下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够全面。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如果企业缺少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就不能切合实际的进行财务会计工作。在诸多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尚未树立内部控制意识,针对内部控制的管理,表现出形式化的特征,尚未关注企业财务、企业管理和企业业务多个层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匮乏,影响着企业进行财务会计创新,由此财务会计工作存在滞后性,不能和其他项目进行融合,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对于费用和支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全面,难以动态呈现企业业务的经费支出情况,造成费用报销不够、科学与管理失去控制等结果。

(2)企业财务工作者扮演着双重角色。每个企业都包含着财务会计体系和管理会计体系,两者归属会计结构的范畴,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分别安排专业人员,主要是两者存在差异性,不管是工作方式还是工作职能,在企业经营与建设中都要进行具体化体现[7]。但是,部分企业以节约资源为目的,要求一名工作者扮演双重角色,不仅要进行财务会计工作,还要进行管理会计工作,由此可能出现企业职责混乱情况,阻碍企业的有效发展。

4 现代企业制度背景下财务会计革新的要点

(1)全方位体现管理会计的价值。管理会计随着生产规模化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产生,管理科学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条件,所以应该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全方位体现管理会计的价值。

第一,管理的重点是经营,经营的重点是决策。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体系的一项内容,给企业的多个经营项目提供有用信息,存在着积极的作用[8]。通过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整理企业项目运作效果,给企业经营活动提供预测参考,相关人员以此为基础设置决策的备选方案,便于时效性调整企业经济活动。

第二,管理会计存在着成本管理作用。企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研究产品成本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的价值研究,提出功能最为全面的方案。对于制度标准成本的建设,不仅要保证严谨的科学计算流程,还要落实参与志愿者,保证標准制定者和实施者能够动态交流与沟通,明确科学的标准成本。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实施者及时掌握成本标准的实施情况,构建完整的自行调整计划,彰显标准实施的效率,提高实施者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奖惩机制,发挥激励因素的价值,保证企业职工可以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

第三,保证科学的领导体系与组织管理体系。责任会计可以体现财务会计组织管理体系的科学性,显著的特征是把预算目标成本及目标利润进行责任分配,在业务计量过程中,给予责任中心的业绩加以考评及奖惩,对于给企业做出贡献的主体提供激励条件,针对现代企业建设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内容[9]。

(2)体现利益最大化的核心地位。在现代企业制度视角下,财务会计不仅要进行理财工作,还要体现自身的价值,依托企业多元化建设与多层次化建设,给投资者带来最大化的利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财务管理的目标经历三个创新时期,第一个创新时期把利润最大化当作财务管理的基础,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难以协调政府和债权人及职工之间的关系,不能全方位思考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风险价值[10]。第二个创新时期,将股东财富最大化处理,即便克服利润最大化的弊端,也存在着淡化人力资源的问题,难以实现企业财富创造的最大化。第三个创新时期是最大化提高财富创造力,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中财务管理的实际目标。

第二,创设高效的财务运行方案。财务运行方案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行企业财务责任和协调关系的表现形式,科学的财务运行方案要求和企业组织单位的工作情况相适应。比如以公有制为主题的多种经济形式组合中,以股份制为基础凸显企业的集团化特征,内部组织涉及企业母公司、公司、工序关联集团公司和协作企业,财务会计单位也要和母公司的投资工作进行关联,设置对应的利润责任中心、成本中心和债务清偿单位等,全方位管理企业的经济运作,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在此期间,形成经营管理型的财务会计工作模式,虽然市场经济带动着企业财务会计转型为现代化的特征,但是我国诸多企业的会计工作以算账及报账为主,不能与时俱进地满足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需求。换言之,企业会计管理模式要把基础的财务工作当作前提,贯彻合理性原则及高效性原则,拓展全新的领域,体现现代化财务工作职能,形成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11]。会计管理包含三种模式,首先是分散类型的管理模式,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业务通过多个责任机构的负责人加以管理,最终形成完整的会计体系。其次是交叉类型的管理模式,会计业务由会计单位人员负责,会计工作者通过单位进行领导。最后是统一类型的管理模式,对会计工作者及会计业务进行统一化管理,现代会计管理不仅要关注内部管理,还需凸显人本管理的重要性,也是适应企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

(3)创设社会责任会计和税务会计。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上,企业财务会计应树立社会责任观念,体现受托人生成的社会代理效益,完善社会责任会计结构。首先,对政府利益进行维护,思考以国民经济整体收益的提高,是否能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其次,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提高企业防护环境污染的效率,减少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得材料利用率提高,实现能源节约的目的,推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再次,思考企业职工是否履行责任,调整工作环境,组织职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提升职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12]。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尽可能地提高企业产品性能,给用户提供高质量产品,适应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最后,对公益事业进行支持,特别是社会类型的公益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实施捐赠与帮助。

另外,在调整税务会计内容过程中,税务会计的独立管理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现代会计的关键点是会计收益计量,税务单位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法以及会计处理结果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所以会计收益要满足税法规定条件。企业会计制度应保证信息数据具备灵活性和有用性,税法更加主张纳税条件的严肃性,不同的要求造成税法和财务会计拥有不同的工作目标,因此,税务会计也需和管理会计同步发展,在财务会计体系内进行分离。

(4)优化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进行自我约束的有效途径,还是企业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将多种产权主体进行结合、跨地区与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拥有着多层次的内部管理内容,场地比较分散,涉及的权利以及业务关系繁琐,因此,要体现财务会计内部审计体系的自我约束作用,为企业长久运作提供支持条件。企业要注重内部审计体系的优化,把协助高级管理层落实委托责任当作重点工作,密切关联财务收支审计、综合效益,审计和管理责任审计,建设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企业提高现代化建设效率[13]。

(5)强化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时代中,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经营和发展的动力,就应该关注信息技术的运用,强调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及时挖掘财务会计管理的风险,将风险降至最小。

第一,进行会计信息网络化建设。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下,财务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料,财务管理单位应提高财务会计数据的准确性,给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财务管理单位要增强信息网络化建设力度,充分融合信息网络以及信息技术,创设与时俱进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细致的研究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并为财务管理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财务工作者能够全方位得到财务信息数据,规范财务会计制度,以免产生作假账以及入账的现象[14],做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第二,加大力度進行财务会计管理。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管理工作者应建设完整的财务会计管理方案以及财务决策方案,财务会计管理期间,相关人员思考制度的可靠性与可行性,确定财务会计管理流程,相关管理单位关注员工工作能力的提高,保证财政资金运作安全。企业给员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工,明确对应的工作内容,依托严格的管理,要求落实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组建高素质与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审查小组以及授权审批小组,监督财务会计的核算流程、预算流程和资金流转流程,有效进行企业财务管理。

第三,组建高质量的财务会计工作队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基于现代企业制度,在实际的财务会计管理中,应保证工作人员自身的高素质和高能力。新时期,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会计技能,还要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我与完善自我,争取发展为复合型人才,充分掌握会计研究和会计预测等的工作技巧,推动财务会计的管理与创新。企业还应该和高校进行密切合作,对人才引进提出知识技能的要求,给财务会计工作队伍规模的拓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企业管理单位组织财务会计工作者进行培训与工作心得交流,调动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自身的责任感意识和使命感意识,由此可以把企业综合效益的获取建立在自身利益基础之上,更多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保证会计工作者加入到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新经济时代的产生,要求企业思考怎样进行知识产品创新,是否有效地引导企业职工将知识转变为技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富[15]。

5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制度背景下,进行企业创新应用要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本,满足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会计存在较强的应用性,体现会计工作者拥有的技能和水平,因此,企业要关注多元化会计工作者的创新,引导加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工作者可以自觉学习和更新知识库,巧妙地把所学知识转变为技能。也就是说,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不仅要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还要把财务会计和企业的整体管理与发展密切关联,挖掘会计工作者的价值潜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周文霞.浅谈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财务会计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9,592(8):147-148.

[2]谢宵.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思考[J].新商务周刊,2019(9):102.

[3]綦好东,彭睿,苏琪琪,等.会计与国有企业制度协同发展改革70年:基于信息和权力视角的考察[J].会计研究,2019(11):14-21.

[4]冯艺龙.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J].中国市场,2020(36):167-168.

[5]姚茂能.对新时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探析[J].当代会计,2019(12):13-14.

[6]杨文才.企业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管理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8):157-165.

[7]党晓燕.内蒙古高路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方案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0.

[8]兰飞雁.集团公司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问题研究——以德州A集团为例[J].金融经济,2019(16):113-114.

[9]何廷高.内部控制视角下的A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51-51.

[10]杨枝茂.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思考与分析[J].财会学习,2020(10):151-152.

[11]许春.会计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在现代企业的发展探析[J].中国商论,2019(4):183-184.

[12]付雅真.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完善措施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9(9):162-163.

[13]王军伟.会计管理模式和财务风险在现代企业的发展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264.

[14]胡静.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高校出版社法人治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商业会计,2019(13):85-87.

[15]边鸽.基于公司制改革形势下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75-77.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Reform

Zhejiang Fuli New Material Co.,Ltd.  Zhejiang Fuxinda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CHEN Zhifang

作者:陈芝芳

企业集团管理的新经济论文 篇2:

以前沿专题教学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摘要】作者结合20多年来有关工商管理的教学与科研,探讨工商管理学科的传统课程体系及挑战,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工商管理前沿专题的类型与内容。同时,还探讨系列教材建设以及支持课程建设的前沿课题研究问题。

【关键词】工商管理 前沿课题 教学研究

1 引言

工商管理领域教学改革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针对工商管理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采取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并举的方针,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察欧美工商管理的课程教学,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第一,重视教材建设,并不断修订,形成著名版本。许多西方教授在持续进行教材建设上为我们提供了范例。以西方经济学教材为例,目前在美国各高校比较畅销的由曼昆教授编写的《经济学原理》,从1998年初次出版到现在已经改版两次;而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主编的《经济学》,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最新版本已是第十七版。第二,围绕工商管理专业的要求,形成若干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提供几门课程。例如,在比利时天主教鲁文大学提供的可以选择的“管理经济学”的方向课程包括:高级管理经济学、布局理论、产业组织、产业分析、经营策略、预测等课程。可见“管理经济学”包含有丰富的内容。第三,每一门课程都有内容丰富的教辅材料、阅读材料。例如,当时公司经济学课程的参考书为 “Readings in Managerial Economics”,其中选入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的著名论文“规模经济性”;另外还选入了不少研究范例。第四,也是近些年来国外工商管理教学特别强调的,就是对于各门课程前沿专题的重视,这一做法通常用于研究培养阶段,许多商学院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只讲两门课,一是研究方法,另一就是由各领域的知名学者讲授前沿专题。

作者结合20多年来有关工商管理的教学与科研,探讨工商管理学科的传统课程体系及挑战,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工商管理前沿专题的类型与内容。同时,还探讨系列教材建设以及支持课程建设的前沿课题研究问题。

2 工商管理学科的传统课程体系及挑战

2.1 工商管理学科传统课程体系的构成

工商管理学科经过100年左右的发展,特别是在二战以后MBA教育发展的推动下,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课程结构体系。如表1 所示,目前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一般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内部职能部门有关的课程。管理学院一般都有按这些职能活动设置的系或教研室。

第二类课程涉及对管理技能、方法、技术,称之为“工具”课程。常常有的课程跨及两个领域。

第三类是某些与专门业务领域有关的课程,它们本身与作为一类特殊企业的活动有关,不同的管理学院因其侧重领域和特点不同的而设置不同的专门领域课程。

第四类课程可称为综合课程,这些内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有的企业内部甚至设置与之有关的专门部门。

第五类是综合基础课程,综合基础课程实质上是学科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并用以指导其发展。

2.2 工商管理学科传统课程体系的面临的挑战

由于工商管理学科的新实践、新观点涌现较快,而这些新观点由于理论体系不成熟、不完善,许多教材往往忍痛割弃这部分内容,但对于研究生培养与教育而言,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把握各自科研领域的前沿研究,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却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上述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在研究生培养阶段,需要有专门的教材全面介绍各课程的前沿问题。这类教材不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在于对各领域前沿的把握,相关理论的现实应用,及相关前沿科研成果的介绍。另一方面工商管理学科与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决策科学等具有较深的联系,许多工商管理的前沿往往是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互相融合。

3 工商管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3.1 工商管理与经济学

工商管理与经济学的联系体现在其所获得经济理论的支持,它吸收了微观经济学中对于企业和经理最为重要的应用部分。经济理论对于工商管理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三方面:建立有助于认识管理问题结构的分析模型;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方法;澄清用于经营管理分析的各种概念以防止经理犯概念的错误。

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体现在所研究问题的重点上。经济学理论中研究的重点是市场而不是企业,认为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和它的经营活动主要由市场力量所支配。市场检验企业的产出,企业必须对市场趋势做出反应,于是实现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与经济学有所不同,工商管理研究的重点是企业而不是市场。管理经济学理论认为现实中的企业在规模、资源的占有、竞争能力、潜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决定企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方面,并不完全由市场决定。在企业与市场关系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现实中的许多企业家、经理、企业不仅能对市场产生影响、支配作用,而且能够创造市场、引导市场、替代市场。

3.2 工商管理与产业经济学

工商管理与产业经济学联系密切。区别在于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但是,工商管理与产业经济学也存在重要区别。这也体现为二者研究的对象与重点的不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在于整个行业,研究重点在于整个行业。例如,产业结构作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内生的。相当广泛的研究证实,行业中公司的集中程度越高,市场力量就越大,反映在利润上也就越高。而产业结构对于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而言则是外生的。产业结构作为公司的运行环境而对公司的决策产生影响。

3.3 工商管理与决策科学

随着决策科学的发展,工商管理吸收了大量决策科学的内容。决策科学为分析不同行动方案的效果提供了方法。在管理决策方面,工商管理的任务在于找出企业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供答案,使管理方面做出较佳决策。但是,企业经济学家并不实际做出决策,而是经理在作决策。

除了上述学科之外,工商管理还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许多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其中许多科研成果也是工商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理论或实践的相互借鉴、融合,而这些内容在传统的工商管理教材与教学中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反映,因此不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工商管理前沿课题的内容和类型

作者一向认为教学与科研不能分开。教师必须以科研成果支持、强化其教学。任何一门课程几乎都有其前沿课题。教师将自己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把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传递给学生,不仅能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将这些前沿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明晰和深化。

1994年中山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开始招收博士生,作者开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企业理论与企业环境”的课程。多年以来,通过指导博士研究生,对授课专题不断探索与积累;并在承担国家、省部级、企业课题及与国外合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面向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研究生)的工商管理前沿专题的教学材料。近几十年以来,国际经济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工商管理的研究课题提出了挑战。由于工商管理与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决策科学、现实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工商管理前沿专题围绕工商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沿着上述学科、问题交叉的方向发展,探讨了一系列前沿问题。有的是先在博士生课堂上讲授主要观点,然后形成在研论文(working paper)在课堂讨论,经多次修改而成。不少专题是利用第一手资料进行的实证研究,并曾经在国内外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作为一种探索,书中包含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

第一类是有关理论分析、理论概括方面的论文,其中往往包含作者自己的某些见解,有一定的新意。比如,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专题一、二、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专题一“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强调企业与市场关系中的能动作用,认为企业、企业家、经理对市场起着支配、创造、引导、替代的作用,而市场则通过外部化与内部市场的方式来替代企业,企业、企业家、经理与市场的互动是一个市场发现与企业试错过程。专题二“硅谷机制与企业高速成长”,则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硅谷生态系统、机制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概括;认为硅谷机制作为一种新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逐次定价机制,既是对市场不完全性的克服的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围绕知识聚集资本的新的要素组合方式;它体现了公司经济与企业家型经济的融合,表明美国市场具有很强的自组织能力,认为在资源配置上天平似乎从大企业看得见的手倾向于市场看不见的手。专题三“股市推动企业重组的功能”则从进企业重组的功能论述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第二类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有价值的命题、观点,并采用例证加以解释的论文,可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如专题八“多元化经营三维模型及多元化经营的几个命题”,分别对多元化经营的内涵、难度、特征、多元化扩展与企业成败的关系及如何实施多元化等问题提出命题及推论;表明把企业的失败、绩效下滑归因于多元化是逻辑上的错误,在实践中必须区分多元化经营与过度多元化经营;对于企业而言,重要的是培养、形成对多元化经营的管理能力,并根据环境的变动对多元化经营进行适时的调整。

第三类是经验研究的论文,这类论文在相应理论框架的支撑下,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式,和国外规范的实证研究接轨,并得出自己的研究发现。如专题九“企业集团扩展路径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广东40家大型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归纳出广东企业集团在四个扩展维度上的特点。

第四类是案例研究的论文,如专题十七“中国民营企业特征与成长研究”,通过对格兰氏集团多次深入的调研和访谈,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规范的案例,并提出若干发现与结论。

第五类论文从一个很小的理论问题入手,进行深入的展开剖析,并引发一些有意义的思考。如专题十八“‘规模经济’还是‘规模经济性’”,从学术界对“economy”、“economies of scale”的误译、误用一事着手,引用大量的文献和例证加以证明,说明用“规模经济”代替“规模经济性”进行翻译是有失偏颇的,并引发读者对树立严谨治学态度、形成良好学术环境的重要性的深入思考。

多样化与创新有密切关系。目前国内工商管理与经济学的研究强调与国外规范的实证研究接轨,强调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这固然重要,也是对过去大多数研究结论缺乏支持的一种矫正。但是如果所有的专题都是这一模式就会约束我们的思维,也会令人乏味。

5 工商管理前沿课题研究与系列教材建设

作者长期从事工商管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也一直坚信在引进西方教材基础上的本土化的教材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推动工商管理前沿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笔者及相关教学、科研团队一直为教材建设而努力。2007年,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协助下,《公司经济学前沿专题》正式出版,该教材对工商管理各类课程系列教材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1983年回国到武汉大学任教,曾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管理经济学原著选读”,并于1994年出版《公司经济学:企业经营理论与实践》;1996年中山大学开始招收MBA学生,在1994年版本基础上编著了面向硕士研究生和MBA的《公司经济学》教材;2006年考虑本科生需要编著了本科版《公司经济学》;2007年又出版了面向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研究生)的参考书《公司经济学前沿专题》。到目前为止,已形成面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MBA学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参考读物的《公司经济学》系列教材。同时为了理论联系实际也正在编写《公司经济学案例与阅读材料》,进一步完善系列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教学工作的基础。我们在借鉴欧美工商管理的课程教学的同时,要探索适合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坚持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不断进行前沿课题研究,并编著系列教材进一步支持课程教学,以完善课程建设,形成精品课程。目前我所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在《公司经济学前沿专题》的带动下,其他课程教师也在进行工商管理各主要课题的前沿课题的教材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基于较好的科研基础,推出工商管理前沿课题研究的系列教材。

参考文献

[1] W.Bruce Allen,Nell Doherty,Keith Weigelt,Edwin Mansfield,Managerial Economics,Sixth Edition,W.W. Norton & Company,2005.

[2] W.bruce Allen,Neil Doherty,Keith Weighelt,edwin Mansfield,Managerial Economics,Sixth Edition,w.w. Norton 7 company,2005.

[3] 毛蕴诗.公司经济学前沿专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 Heidi Vernon-Wortzel,Lawrence H.Wortzel,Strategic management in the global economy,Third Edition,John Wiley&Sons,Inc.,1997.

[5] Peter Barrar and Caryl.Cooper,Managing Organizations in 1992 First Published 1992 by Routledge.

作者:毛蕴诗 宋 耘

企业集团管理的新经济论文 篇3: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应用研究

摘 要: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国内外都已经相当成熟,资金集中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当中的地位也得到理论界以及企业的认可。因此本文结合X企业的自身情况与行业发展情况对其资金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资金集中管理的应用方案,解决X企业实际的资金管理问题。

关键词:资金集中管理,资金结算中心,石油设备

1前言

自Loebbecke提出实现企业内部资金效用最大化的基础就是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以来,有关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如雨后春笋的呈现,大量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对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深入研究,包括美国经济学家S.P.Kothafi、北京工商大学袁琳副教授、厦门大学“资金管理”课题组等,形成了跨平台管理模式、财资中心模式、资金结算中心模式、财务公司模式等一系列丰硕的理论成果,为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欧美的众多国际知名跨国企业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中心,实现对企业整体的资金管控,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这些跨国企业用实践证明资金集中管理在企业管理及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如今,国内不少企业也纷纷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有中远集团、电网企业、中石化等企业的所建立的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发掘企业潜在资源、发挥企业整体聚合效应,成为资金管理实践中的佳话。

国内企业逐渐意识到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对资金集中管理的的需求不断的提升,根据《2011年中国资金管理软件市场研究报告》所示,中国企业在2010年期间对资金集中管理的软件投入高达5.37亿元,预计2011年更达7.27年。

2X企业的概述

2.1X企业的概况

X企业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中外合资的企业,股东之一是国内大型的陆上石油装备设计制造销售商,另一股东为国外大型的海洋钻井装备和设计技术企业,由于股东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实力,因此尽管X企业规模并不大,但是X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不小。2006年至今,X企业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

X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生产海洋钻井平台及设备的零部件,并销售以上的自产产品;提供海洋钻井平台、钻井模块和钻井设备的系统工程设计及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批发及进出口与公司自产产品有关的商品及其零部件等。其中生产及销售海洋钻井平台以及设备的零部件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2.2行业概况

根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统计,2010年石油钻采设备全年销售收入达980亿元,具体行业情况如下图。由于石油钻采设备主要由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触及资源的行业发展所决定的,因此受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未来几年的需求预计大幅度上升,如国际能源署预测2012年全球原油需求将达到9830万桶/日。因此,石油钻采预测未来市场较好。然而,行业中前十名企业仅仅占了2010年销售收入的22%左右,石油钻采设备行业近几年来兼并重组的步伐不断的加快,不少企业希望通过兼并重组,提高技术,提升竞争力,建立行业壁垒。

紧随着石油钻采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X企业也加快扩张进程,2011年以来,X企业以扩大经营目标,一方面不断的开发新的业务和客户,另一方面继续保持现有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设备性能,实现设备的改进。然而,由于钻井平台等设备的成本高,投入资金大,每个项目的投入都在1亿以上;一般回收期较长,设备由生产到投入使用,通常需要一年,从客户验收使用至应收账款的全额收回通常需要一至两年时间。所以,资金的周转周期一般都在二至三年。因此,提高融资管理效率,提升资金周转速度,优化资金结构成为X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X企业资金管理的效果及问题分析

3.1X企业资金管理的效果分析

当前,X企业设置有财务中心,主要负责企业的财务战略及下属机构财务部的工作计划,统一企业的核算及控制,建立、完善和推动执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定期编制财务报表,指导下属机构财务部做好税收筹划工作。至于资金管理方面,X企业仍然是采取分散的管理模式,以各下属机构为主体,对其资金自行管理,X企业没有形成整体的统一的资金管理模式,未能够利用企业自身的资金优势,难以满足目前企业对资金要求。因此,资金管理成为X企业当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3.2X企业资金管理的问题分析

根据多年来在X企业财务中心工作,对X企业的资金管理的问题分析如下:

(1)X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不足,企业与下属机构之间都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如果钻采平台项目发生突发事件,X企业的资金将难以应付,从而使得整个企业被推上风险端口。

(2)资金核算及结算制度不完善,X企业总部能够获得的下属机构的资金信息不多,监督成本高,X企业整体的资金信息不透明,导致管理层对X企业的信息掌控程度低,管理风险增高。如此,一方面不利于管理层制定合理有效的资金管理策略,另一方面,也不利于X企业总部对企业整体的监控、日常经营管理及战略性管理,对企业扩张的战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X企业及其各下属企业分散管理整体资金,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X企业由于业务的特殊性,对资金的需求较大,资金周转周期长,融资需求较大。资金的分散管理,对于X企业及其下属企业在贷款过程,享受不到贷款的优惠,从而增加财务费用,融入陷入贷款难、贷款利率高的境地,影响企业战略实施。

(4)多头开户,然而有没有形成企业整体的资金流动信息,导致一些下属企业存款闲置,另一些下属企业因资金短缺而向银行贷款较大金额,造成“存贷双高”的现象,未能够实现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

(5)当前,企业正在部署兼并重组的企业发展战略,对资金的需求量大,目前分散的资金管理模式不利于战略实施,制约着企业整体的发展步伐。

4X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应用

4.1X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

基于对X企业的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确定X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的目标为:集中资金优势,形成对战略项目的有效支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经营风险,实现资金的动态监控和资源整合;实现资金结算统一支付监控系统;实现资金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天候控制体系;实现快速资金报表体系,提供领导决策分析支持;实现集团资金协同管理和集团价值创造。

4.2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

X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是既要对所有下属机构监控,又要放手让下属企业发挥自主能动性。因此,X企业在企业整体的财务、资产运营与企业战略规划当中采取集权管理方式,而对于下属企业的业务计划战略方面采取下放权力的方式。有上述可知,构建资金结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十分适合在X企业中实施运行。

4.3X企业的资金结算中心的应用

X企业的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模式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4.3.1统一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

在X企业本部及下属企业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保证X企业本部的财务政策能够得到一贯的执行,保证本部以及下属公司的财务核算口径保持一致。

4.3.2统一账户管理

X企业本部的资金结算中心确定合作银行,各下属企业只能在其(包括直联)范围内开设账户,其余的限期清理。从而,X企业总部管理层能够掌控企业整体资金情况。

4.3.3统一资金结算

X企业的资金结算中心实行统一进行收款结算、付款结算。

对于在资金结算中心主账户下开立了内部账户的下属企业,其收入先由外部客户打入其在银行开立的外部结算账户中,再由银行根据银企协议,定时、定期(拟每日)全部上划至X企业资金结算中心主账户。

资金结算员依据经企业审批的资金调度计划审核各成员企业的拨款。资金结算员在接到付款申请后,首先检查付款申请审批流程的合规性、大额支付需填制大额支付申请单报批,在确认后,将款项拨付至下属企业指定客户账户(备用金拨付到其外部账户中)。

4.3.4统一资金调控

X企业实行对资金的统一调调控,各分子公司定期做好年度、季度和月度资金计划,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的资金统一由总部调拨分配,总部及时掌握集团整体的资金存款和贷款等信息,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沉淀、管理内部存贷款。

4.3.5统一监控分析

实现资金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天候控制体系。形成资金报表的管理制度,及时将企业资金情况上报企业管理层,定期对资金的现在及未来做预测分析;指定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应对突发事件;形成细分反馈意见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5结语

基于X企业的自身需求和行业发展分析,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对X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X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并大力度贯彻执行,从而提高X企业的资金安全性和效用性,盘活企业整体资金,保证企业战略有效落地。(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财务危机动态预警模型研究,孙晓琳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2] 邱卫林,雷芳.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管理浅析[J].财会通讯.2011(23):73-74

[3] 刘霄仑.风险控制理论的再思考:基于对COSO内部控制理念的分析.会计研究.2010(3):36-43.

[4] 谢建宏.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集团资金安全研究[D].中南大学,2010

[5] 王华.中国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理论、实践与案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22

作者:潘星羽 王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结构设计煤炭工业论文下一篇:房地产低成本营销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