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与科技管理论文

2022-05-01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力资源与科技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讨论科技管理方法作用于管理对象后,引起管理对象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途径和过程。即用科学学等基础理论探讨科技管理方法的应用机制和管理效果的理论。主要内容有(1)从管理机理的角度界定管理、管理者、基础理论、桥梁学科等概念。(2)明确科技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与管理方法的范围。(3)发掘科技管理方法的作用途径与过程。

人力资源与科技管理论文 篇1:

高校科技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创新思考

摘 要 实现高效科技管理的创新,关键在于创新科技管理模式,通过培训和进修提高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增强管理服务意识,完善科技管理人员激励及评价机制,同时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科技管理效率,从而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 高校 科技管理 创新体系

高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各批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阵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高水平的研究学者,是知识创造、科技创新、技术成果产生和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目前,高校的科技攻关、科研进程和管理工作都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实现创新发展,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大幅度更新,更要对现有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同时进行大幅度改革。而在科技管理创新这一块,如何就科技管理体系,科研项目管理理念,科研项目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改变。

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科技管理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管理理念还相对滞后。工作统一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直接面对院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来完成。主要体现是以严格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为管理依据的,片面强调服从性与统一性,却未形成综合、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为目标的管理方式以及化管理理念的相对缺失与贫乏,导致了相应管理方式的按部就班。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工作的科学的调控手段,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科交叉和融合,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难以在校内外形成团队化、跨学科的大型研究活动,一定程度上限制科研创新中求新求异、积极参与竞争、勇于探索的精神。

1.2 科技管理模式陈旧

目前我国现行宏观管理体制,但是许多高校还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管理模式,一直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思维治理大学,用行政职能部门的组织和操作程序替代学术职能机构的组织和操作程序;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介入过多,忽视了学术事务对于学者的内涵所在,学术自由和学术多样化在大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有相当程度上的机关官僚作风。另外传统的科研管理是程序化的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主要是针对每一个项目的立项、开发研究、验收鉴定、推广等过程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而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科技管理的涵盖范围包括了学校科研方向的确立、管理系统的设计、科研策略的制定以及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是把资源的配置、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的确立、项目的实施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把项目申请立项、专利技术开发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乃至技术转让后的服务看成是一个完整研究链,对其进行综合管理。因此,科研管理的范围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大幅度扩展。

1.3 科技管理管理观念和服务观念不平衡

高校的科技管理既有科研管理的一般属性,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学科门类广、层次多、服务面宽。既要为培养高端人才服务,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还肩负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教师要承担高数额、高压力的教学任务,还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以至于专职的科研工作者不多。高校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留住优秀的科研人员。而受传统观念影响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侧重于强调管理职能,对科研工作的服务功能不够。对科研的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以人为本的科研氛围打造不足,团队力量的科研团队难以发挥优势,管理者也只是被动地履行着管理职能,没有加强与科研工作者的相互沟通和协作,无法充分调动出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所以服务理念的创新在于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物的多重联系中,找寻到突破点。

1.4 科技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当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网络化带动了管理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及重大变革,也对高校科技管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到了深刻影响,传统的科技管理方法和观念已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全部需要。目前我国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运用新型信息管理技术的理念、能力、水平和成效还远没有真正挖掘和体现出来,从而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能量,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体系的进程。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着力建设,但由于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还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的确立、决策支持、应用情况、信息利用效率、信息资源共享、组织管理、规范透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仍然没有搭建起实用高效的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因此,不同地域或者学校信息沟通便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制约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联合化的重要原因。

2 高效科技管理体系的几点创新思路

2.1 科技管理模式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革落后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建立起开放性的科技管理模式。通过克服传统高校科研队伍整合难和资源分散、科研管理和教育管理之间的矛盾,不断理顺学校研究机构的体制,扩大自主创新权,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基础雄厚、科技成果产出等各方面的优势,将教学、科研、经济服务功能紧密结合,依托优势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队伍和科技创新团队。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为目标,点面俱到,只有管理模式激活了,才能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热情和活力,让人的创新精神得以全面自由的释放。

2.2 科技管理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原则

对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同时实行“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政策,才能达到双赢目的。从我国目前的科技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的科技管理者都是非管理专业人员,管理方面主要根据前人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在重复单调的劳动基础之上,工作局限性强,因而对工作的突破性不高,全面性也把握不够。一支专业的、能干的科技管理队伍必须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的全方位管理,涵盖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掌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集合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展望探索能力,与社会和科研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因此,科研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成长。同时,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创造培训和进修机会,把握指导实际工作的中短期的培训机会和外出学习的机遇。另外,在部门内部实行轮岗制是很可取的,让管理人员在科技管理的各个环节流动实践,深入、直观、面面俱到地了解科技管理工作中的所有程序,了解科技管理程序中的同和异,实现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合理流动,让每个人发挥出最大、最合适的管理潜能。

而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并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民主公开的用人机制,同时科研方面应树立正确导向,建立以创新为主体的价值方向,处理好科研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这就要求科技管理人员把自己放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上,树立起好的服务意识,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多为科研人员着想,主动了解并排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富有创造精神的科研工作者,应彻底摒除传统的按资排辈的做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彻底的发挥,以保证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中,“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辈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源泉和动力才能永不枯竭。

2.3 创新科技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

以往的事实与经验表明,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成为一种优良的动力机制。因此,高校在科研管理中,需要引入适当的科研评价制度,优奖劣惩,从制度改革上激发出科研生命力,主要是从教学成效、科研绩效、成果产出等方面出发,摸索出一套契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研评价体系,并作为职称评审的标准之一,这是激励机制创新的根本所在。只有在政策和制度上充分体现知识劳动和产权所属的价值,使有突出成绩、有所贡献的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能经过自己的事实劳动获取较大幅度的收入增长,才能带动整个科研队伍的成长和良性循环,才能让科研管理者更好地为科研人才服务,让科研人员能够集中精神,不急功近利,潜心攻克科研难题,产生出重大的研究成果。

2.4 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性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提高管理质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掌握、传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科技管理是面向高素质人才的高级管理活动,其服务对象和人员都表现出显著的高知识性、高创造性、高智力性,信息资源和信息需求也更为迫切。科技管理网络化是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科研信息管理中,不仅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而且在项目评审、项目立项、项目中期检查、最后的成果鉴定和验收、项目后续跟踪等阶段,也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电子化技术手段,加强项目的各个流程管理和一定程度上的公开透明。同时开发管理网络系统,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的行政协调和利益引导,譬如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限给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权限所属范围内迅速方便查阅各类数据、资料、最新科研动态、提出问题,并能及时地处理相应的问题,实现信息普及、程序阳光、管理迅速。还可建立科研人才信息库、实验设备库、项目信息库等,以便熟练掌握学校的科研情况,并整合分散资源,冲击社会需求或重大前沿性研究课题,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的行政协调和利益引导。

2.5 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合作交流

科研的精髓在于服务社会,作为高校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必须强调科技成果的转化。当前我国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总体而言不是很高。针对这一局面,国内高校进行了长时间和多角度的尝试,目前在高校内部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信息化平台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但仍缺乏系统性和可引导性。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可以通过建立若干子平台的方式统一步调管理,可以由科研机构建设管理平台、在研项目跟踪管理服务平台、企业需求管理服务平台、对外成果管理服务平台、专家咨询平台、科研成果转化档案管理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等多个小平台组合而成。通过多渠道、多方向的科研成果传递平台,缩短成果转化乃至于产业化的运行时间。同时,高校与高校及科研之间的交流,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呈现出优势和规模变大,科研成果需要走进市场,政府、企业同时参与科研创新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增强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建成一系列水平高、共享资源的平台,有利于解决国家和社会亟需解决的难题。

综上,科研事业的繁茂,为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也有了新的难题。增强高校科技管理能力,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不仅对高校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是科技管理工作的促进剂,应该通过加强科技投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完善自身管理体制等措施来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对于高校而言,一个适应国家创新体系的科研管理机制,就要用创新的理念来进行各项科研活动,打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最大程度上保障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同时建立一种有效的、公正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热情,保证科研创新活动的持续性。此外,高校还需要建立与完善和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交流机制,通过资源共享来承担综合性、交叉性的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在科研创新中发挥更大的效力。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和模式,切入实际地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自身的蓬勃发展则指日可待。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除了文中所述之外, 还有许多的领域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也将会对高校科技管理创新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科技管理创新工作将继续在探索中前进。

作者:束玲琳

人力资源与科技管理论文 篇2:

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应用机理探讨

摘要:本文讨论科技管理方法作用于管理对象后,引起管理对象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途径和过程。即用科学学等基础理论探讨科技管理方法的应用机制和管理效果的理论。主要内容有(1)从管理机理的角度界定管理、管理者、基础理论、桥梁学科等概念。(2)明确科技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与管理方法的范围。(3)发掘科技管理方法的作用途径与过程。(4)阐析科技管理机理的学术新意和可能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应用机理;途径步骤

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有计划、组织、激励、控制等,这些方法实施于管理对象以后,引起管理对象的情绪态度的变化和行为方式变化的途径和过程。运用科学学等基础理论解释科技管理方法的应用引起的上述变化的机制和解释科技管理方法的实际效果。最后建立科技管理基础理论与科技管理方法的桥梁。对此可称为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应用机理理论,或叫科学技术管理机理学。

1 研究意义

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应用机理理论的探讨有以下几点意义。

首先,提出管理学的基础科学概念的范围(见研究内容)。这是学科建设的必明之理,因此,进行其研究很有理论意义。

其次,提出一个论点,即管理是管理者运用管理方法引导、干涉、控制管理对象的行为,使管理对象的行为朝着管理者设定的目标发展的过程。深入研究此题,对引导干涉控制机理的揭示,无疑是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其三,本文提出的管理方法作用于管理对象后,导致管理对象行为改变,进而使其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发展规律有哪些改变,变化过程,管理成败的因素与机制分析[1]。本文以科学技术为管理对象,科技管理学阐述的管理方法为内容,以科学学与心理学为原理性基础理论进行管理机理研究。由此架起管理学基础理论与管理方法学的桥梁[2]。有助于科技管理学理论水平的提升。

其四,本文研究成果能以明确的标准区分哪些学科是管理学基础理论,哪些是管理方法性学科,哪些是桥梁性学科,由此构划出科技管理学各学科的学科体系,明确该体系中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3]。这种研究对于管理学领域的“解释现象、发现规律、指导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科技管理理论是对科技管理实践所得出的管理经验和原则的总结与升华,是科技管理思想和管理知识的体系化。科技管理理论自诞生以来,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演变,正视今天科技管理理论发展的动态,并对未来科技管理理论的发展进行展望,无疑对中国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 科学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管理的研究,有清华大学、中科院管理所、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与天津科学学所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出了大批高质量成果,值得学习。

(二)科学技术战略规划和计划方法对管理对象(科学技术体系)的影响机制,李霆(2005)等人探讨了战略规划与系统转型的机制,用框图明示了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战略转型要素和转型是否成功间的关系。[4]张文健等(2005)对行为控制方法与心理学原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5]。莫寰(2009)探讨了计划方法对人的行为过程的改变,计划对人的行为结果、行为规范、行为控制的变化机制[6]。这些成果为研究计划规划管理方法的影响途径和过程研究提供了启发与指导作用。但未直接讨论本问题。

(三)科学技术的团队组织方法对管理科学技术的影响机制方面,张勉、张德(2003)对组织文化的传播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看法[7]、朱小妹等(2005)研究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8]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9]。这些研究重在方法与效果的关系研究,没有阐明这些方法实施在管理对象中的作用环节与步骤。

(四)制度设计与社会规范系统控制等管理方法的作用机制,对科技人员与科技团队活动的影响关系,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张文健、孙绍荣(2005)探讨了基于行为控制的要求而如何进行制度设计的问题。包括制度怎样控制科技人员的行为;行为控制的研究成果如何用于到制度设计,得出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等[5]。邢怀斌等(2006)探讨了权力结构与政策方法的关系[10]。吴伟伟(2009)等探讨了技术管理系统越来越向内在原因及复杂程度的测量方法,认为复杂化来源于知识、参与者、工具和个人四个要素,每个要素来源于自身的关系状况等。盛绍瀚、李煜、唐方成、刘景江(2006)等人作了类似研究,提出了很好的看法。杨剑(2007)等探讨了系统动力等方法对区域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的基本结构模型,研究创新系统中人才、知识和资金的运行机制等等。这些方法在管理对象中的反应过程如何,缺乏讨论。

(五)文化引导方法、激励方法、交流协调方法等对科技人员的活动的影响途径、过程等问题。陈加州等(2003)研究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11]。王道平(2008)等探讨了激励方法对供应链动作的影响,主要研究敏捷供应链的知识服务主体交互影响及激励模型问题。施培智、顾有方(2011)探讨了协调方法对人才劳动作为的影响机制,提出以“和”为导向构建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问题。这些方法对不同人群的针对性分析不够。

科学技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管理方法与管理理论逐步融合,融合的主要特征是管理方法的作用机制逐步得到揭示,这方面的成果越来越多。使管理学从管理经验管理方法的概括,逐步向理论性学科发展。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建立假设条件

本项研究是把一个假设作为前提条件进行研究。即假设每个管理对象在没有被管理的自然状态下,经过各自系统内的各部分之间、自身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互动中,能自然形成各自的体系统结构、运动机理和发展规律。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是探讨其运动机制与发展规律的科学。管理是用管理方法改变管理对象的自然状态,改变其自行发展的活动。

3.2 从新的视角提出与界定几个主要概念

管理:管理是管理者运用管理方法引导、干涉、控制管理对象行为的活动,使其朝着管理者设定的目标运行发展的过程。

管理者: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及发展措施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者。在管理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

管理对象:包括人和事两方面,作为管理对象的人是地方和单位的某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如工厂里的工人,学校的老师与工人,农村的农民等。作为管理对象的事,是指一项任务,一个工程等具体事务。

管理学基础理论: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原理性基础理论,即研究管理对象的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的理论。不同行业的管理学有不同的基础理论,如科技管理的基础理论是科学学与心理学等。二是工具性基础理论,即各自管理都要掌握的方法性工具性知识技巧,如数学、逻辑学、计算机知识等。三是相关性基础理论,如科技管理人员要学习科技政治学、科技教育学等。

管理方法:管理实践中所使用的手段。如计划方法、沟通方法、激励方法等。

桥梁学科:管理学基础理论学科与实践方法学科之间的过渡性学科。如何用基础理论解释管理实践中的客观现象,管理学基础原理如何应用到实践活动,实践方法如何概括出规律性的理论等几门学科。

3.3 框定科技管理学基础理论的范围和管理方法的范围

科技管理学的基础理论、桥梁学科、管理方法性学科各包括哪些内容,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对于管理学专业的学历教育和进修培训的课程设置,都是大有益处的。本文要详细探讨此问题。对其学科体系的初步认识如图1。

3.4 发掘科技管理方法的作用过程,即科技管理机理研究

管理机理学是研究管理者运用管理方法,作用于管理对象以后,这理对象行为变化的同时有管理对象的体系结构、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的哪些改变。关于这种方法作用与对象改变的过程、途径、机制的理论叫管理机理学,如图2所示。

管理机理学重点研究后三步的变化机制,以及反馈过程。

3.5 运用管理学原理,对管理活动的成败结果、意外现象进行管理机理视角上的解释

比如现在很多的管理案例,我们将之提升到基础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必定能使管理学前进一步。

3.6 发掘管理学相关基础理论对科技管理方法的新启示

包括从中推导出新的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管理规则等。

4 创新之处与拟能解决的问题

4.1 创新之处

(一)明确科学学(原理性)、科技经济学、科技教育学等(相关性)、逻辑学、数学(方法性)等为科技管理的基础科学,计划、激励等为科技管理的方法,科技机构、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等为管理对象。在此基础上,运用基础理论,研究管理方法实施后管理对象体系中的作用途径和过程,用以提升科技管理学的理论化、系统化,是一种新的尝试。

(二)通过上述思路的研究,对科技管理学从基础科学、桥梁科学、应用方法的三门类(见图1),进行学科体系的构建也有新意。

(三)通过深入详细地研究各种管理方法实施在管理对象体系中的影响途径和作用的各环节以及前后各步骤,解释管理方法的应用机制和管理效果,是科技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对于解释现象、发现规律、预测未来都是有效方法。

4.2 拟能解决的问题

运用管理学基础理论阐析管理方法实施后的影响途径与影响过程,是十分复杂难度很大的问题。因而容易带来质疑,研究中,必须明确回答如下三个问题,或叫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不同部门的管理不同内容的管理涉及到不同的基础理论、影响途径和影响过程。如农业计划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就不一样。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揭示管理机制的层次结构。有普通意义上的管理方法实施的影响途径与过程研究,也可以有工业管理、农业管理、科学技术管理等部门管理方法的影响途径与过程研究,还可以有第三层次的如科学技术部门的基础科技、工业科技、农业科技等管理方法的影响途径过程研究等等(图3)。

(二)在管理实践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分析方法,发现一个机构的管理、一个项目的管理、一个问题的管理,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一种管理方法可以运用到不同的管理对象与管理项目。并且同一种管理方法运用在不同的管理对象和问题上,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应用效果,这是正常现象,可以从管理对象的本质特征上去解答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问题。如民众参与管理的方法在欧美运用的特征效果与台湾是不同的,我们可从台湾与欧美的传统文化差异去分析问题提出新的技术性微观管理办法。

(三)系统管理方法运用中的影响途径、过程与效果的不确定性问题。管理方法在实践运用中,其影响途径、过程和效果,有时会发生预想不到的变化,存在的严重的不确定性问题。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这种不确定性大多是来源于研究对象之外的管理者不了解的环境性影响和环境的变化性影响,也有一部分不确定性是由管理对象导致的,这往往是对其内在结构、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的了解不够所导致。

以上三个需要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减弱研究管理方法实施的影响途径、过程和效果的意义。并不减弱建立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方法的桥梁的意义。这项研究能加深管理方法应用机制的了解,加深管理方法与管理效果联系的了解,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理论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罗宾斯(美). 管理学[M]. 孙健敏, 黄卫伟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 梅西亚等(美). 管理学——原理案例与实践[M]. 詹正茂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3] 黄速健, 黄群慧. 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学方法论[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4] 李霆等. 社会规范对技术接收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5, (3).

[5] 张文健, 孙绍荣. 基于行为控制的制度设计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5, (1).

[6] 莫寰.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意愿路径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 科研管理, 2009, (6).

[7] 张勉, 张德: 组织文化的影响和传播机制研究述译[J]. 科学学研究, 2003,(增).

[8] 朱晓妹, 王重鸣. 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5, (1).

[9] Todorova. G and B. Durisin. “Absorptive Capacity: Valuing a reconceptualiz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 32(3):774-785.

[10]邢怀滨, 苏峻. 全球科技治理的权力结构、困境及政策含义[J]. 科学学研究, 2006, (3):368.

[11]陈加州, 凌文辁, 方俐落.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 心理学报, 2003, 35(3):404-410.

(责任编辑:王保宁)

作者:谷兴荣 罗灿

人力资源与科技管理论文 篇3:

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建议

摘 要:下文主要介绍了与科技管理工作相关的内容。文中首先介绍了科技工作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进一步明确科技管理工作的定位,从而根据其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总结改进的建议。文中从科技管理者和科技管理部门两个方面共提出了七点建议,四点与科技管理者基本意识相关的建议,三点与科技管理部分的配置相关的建议。旨在通过对科技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总结不足,提出建议,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创建,提高人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关键词:科技管理工作;问题分析;建议

科技管理工作的进步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管理工作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科学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的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以及普通的百姓对科技发展的意识已经越来越强烈,近些年来对科技成果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科技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发现,需要我们解决,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我国的科技管理工作,促进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 科技工作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

科技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由其属性决定,科技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有直接影响了科技管理工作的工作成果,所以我们要完善我国的科技管理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其属性。科技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活动,自身既有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科技工作的经济属性具体的体现在于科技是发展生产的要素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等论断和导向,就表现和强调出了科技的经济属性。在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中,之所以强调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是因为企业是市场经济社会中基本的经济单元,其发展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说明了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科技工作作为一项探索知识、发现自然、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实践活动,还具备社会属性。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社会属性有两个层次的体现:一是科技直接为全社会创造知识,提供社会公益性的科技公共产品和服务。如科技普及活动就是科技工作向全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二是科技通过服务于经济建设,以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来推动社会的进步。科技工作的社会属性说明在解决我国的民生问题中,科技也应该是大有作为的。

2 科技管理者的基本意识

2.1 创新意识

改善我国的科技管理工作的工作现状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从科技管理者入手,提升其专业素养对整体工作的改善非常重要。科技工作的灵魂是创新,创新意味着打破常规、突破传统、探索未知。在束缚、封闭、缺乏生机的环境里,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生根开花的。科技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为科技发展创造和提供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因此,不仅要求科技工作者具备创新意识,更要求科技管理者具备创新意识。鼓励创新必然意味着宽容失败或允许有限的失败,而在目前我国科技管理现行体制中,对自由探索的鼓励和包容是不够的。

2.2 前瞻意识

第二个要培养的意识就是前瞻意识,这一意识在工作中往往会取得至关重要的作用,长远的眼光能够促进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科技工作方针明确科技要“引领未来”,除了科技创新的成果要体现引领未来的作用,科技管理也需要从宏观的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政策等方面体现引领未来。科技管理需要埋头苦干,更需要“仰望星空”。仰望星空就是做前瞻性、宏观性的战略思考和政策思考。科技管理的服务功能既要体现在科技项目、资金的具体服务中,更要体现在科技制度创新、政策导向等前瞻性和宏观性服务中。

2.3 开放意识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不拘一格的接受来自于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和知识,所以有着开放、包容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的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交融集成;同时,地区间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日益显现。科技创新已经永远告别了闭门造车的时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科技管理者的开放意识会直接影响到科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科技欠发达地区而言,开放的意识在工作上具体的体现就是引智、引制、引资,合作共旅、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2.4 公平意识

科技事业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科技公共产品和服务,科技进步的归属是科技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让科技改变人民的生活。科技与民生有着直接直观的联系,向社会提供什么样的科技公共产品是科技管理者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小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大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都有需要科技介入并发挥作用的环节。科技管理者公共意识的增强,将有利于全社会共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成果。

3 科技管理部门的基本配置

3.1 政策资源的配置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证明,好政策可以发展经济、解放生产力。同样,建设创新型国家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和保障。政策是促进科技发展的最大资源,用好用足政策、不断制定鼓励创新的新政策,远比以公共财政资源支持科技发展作用要巨大得多。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科技厅通过推动落实有关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机构科技人员工资税前据实扣除以及科技孵化器税收减免等重点创新政策,全省相关企业获得的税收减免优惠也不断增多,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政策资源的制定和配里中,要注意实现从科技政策到经济、产业政策的转变,从单一政策向综合配套政策的转变。更适合我国发展步伐的政策配置对我国的科技的发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创新要素和管理资源的配置

科技发展的根本是什么?就是创新!创新的根本是什么?是资源!保证充足的资源,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我国的科技一直是领先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如制度、政策、资金、人力资源、信息等,这些要素的积聚对科技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政府管理部门有着多渠道的联系合作,因此,要主动把分散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中的各类要素资源进行引导和集聚,整合配置到科技工作和创新工作当中去。例如,在扶持培养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作中,就可以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充分把科技孵化、上市融资、风险投资、科技保险、信息共享、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要素和资源集成起来,形成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全方位支持。

3.3 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

政府作为科技事业和创新的一个投入主体,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已经为科技管理部门所熟悉。但是,资源配置的绩效如何,值得认真反思。传统的公共资源配置重投入轻管理,,微观轻宏观,而且由于政出多门而导致的,复投入和无效投入也影响了科技产出的绩效。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政府公共投入作为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对科技和创新的投入,是科技管理部门公共财政科技投入实现合理配置应该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结束语

上文主要介绍了与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相关的内容。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对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上文通过对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提高科技管理者的专业素养能够有效的缓解存在的问题,通过培养科技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前瞻意识、公平意识、开放意识能够有效地促进一个更好的科技开发环境的形成。改善科技管理工作部门的配置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化琴.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分析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2,(16):96.

[2]潘慧.部分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广东科技,2011,20(21):91-93.

作者:张军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循环教学法医学教学论文下一篇:电力自动化电力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