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日本动漫论文

2022-05-17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与日本动漫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作者是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写教学后记是作者多年的一个习惯。回看一篇篇的教学后记,能重新体会教学的情景与得失,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改进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第一篇:我与日本动漫论文

我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至今已有40年了。

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结缘,是一个偶然。1951年《人民教育》杂志组织批判《背影》之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被无理地拉黑,从此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销声匿迹。1978年,我看到朱自清先生的《春》重回中学课本,心情十分激动。于是,我就写了一篇《春》的分析文章叫《春的赞歌》。我将此文交给我供职的单位——原扬州师院中文系办的《语文函授》编辑部的一位编辑,他也没细看,就说已经收到外校老师写的关于《春》的分析文章,就不用我的了。《语文函授》是限于扬州地区发行的一本内部刊物,“架子”还如此之大,大大地伤了我的自尊。带着这种被辱的不平,我就将拙作寄给了上海的《语文学习》,谁知,东方不亮西方亮,稿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见刊了。后来我反思,倒要感谢那位编辑,没有他的回绝,便没有在《语文学习》的公开发表。从此,我有了自信,文章只要自己觉得可以,就往有影响的甚至权威刊物去投稿。因《春的赞歌》的创作经验和得到的自信,我接着花一年时间研究朱自清的散文,写了《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期望满满地投给《文学评论》,果然不久在该刊上发表。究其源,是关于《春》的小文,建立了我从事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的信心和力量。也是这篇小文,使我40年来,一直关心中学语文教材中散文的解读,以致成为我学术研究的一个不离不弃的方向。

我喜欢读散文,以此作为工作之余的一种调节性的休闲。在写长篇论文或撰写专著的间隙,我往往就某篇打动我的作品,进行解读与评论,写好就投向《散文》《名作欣赏》《写作》等合适的刊物。写多了,也就有一些发过我文章和未发过我文章的刊物主动联系我写稿。根据他们的需要,便经常作一些这类“遵命文学”。联系最多的,是《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该刊特约编辑徐志伟先生,是个有学问、有见识、热心肠的人,给我寄刊物、寄教材,甚至要我不间断地给该刊提供中学语文教材的讲析、解读的文章。就这样,关于中学语文教材的讲析文章积淀起来,也就有了50多篇,编成一个集子,也便成为一种可能的现实。

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被列入了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课本的第一篇(还有其他语文教材版本也选了此文)。文中说,文学为中学生“打开一扇门”,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理念。哲学求真,宗教求善,文学求美。对于中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来说,语文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称它为“伟大的语文教育”。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的理由的。第一,中学语文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语言和文学基本常识和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口语表达和文字书写能力得到规范化的培养,使中学生成为一个规范化的汉语语言的使用者,这是提升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伟大需要。第二,语文的伟大在于它巨大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也就是“德”与“美”的教育。语文的教育是通过活生生的“文学作品”,它不是枯燥的数字符号,也不是公式定理与方程式,而是用内容的真善美与文学表现形式的美,让学生在形象思维中陶冶性情、净化灵魂与自塑道德情操,从而获得一种具象的思想和情感的传导与教育。特别是语文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认知文学和认知世界万事万物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育中,散文的地位比之诗歌、小说更为特殊和重要。自然,这是因为具有国粹性、教化性与典艺性的散文(对散文这“三性”的重新定义,见刊于2019年第2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的拙作《论散文特有的文化自信》),传承着几千年语文教育的文化自信。古代的语文教育史告诉我们:古代的教育统一以“四书五经”类的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教材,正面传授的是孔子的仁爱、孟子的民本、老庄的天人合一、诗教理想的温柔敦厚以及具有传统正能量的伦理情操、齐家治国、正心修身、进德修业等方面的思想内容,这些都是统一通过散文即国学作为主体教材,正告、流布于天下。说白了,古代教育以散文为本,全民接受散文作为国学的阅读、教化和传承(文盲群体通过士大夫知识群体间接接受),因此散文本身也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也就成为“国粹”了。唯其如此,现代中学语文教育中散文教学的“德育”与“美育”的担当,也就远比诗歌和小说重要得多。唯其如此,对中学教材中散文的研究,其意义则不言而喻,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

上述的学理认知,是我坚持40年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的指导思想。

我有一个理念,认为文学研究的工作者如果要取得专业的突出成绩,必须练好“解剖麻雀”的基本功。所谓“解剖麻雀”,就是对一篇文学作品的感悟、解读并撰写成文的能力。在文学研究中,阅读作品是第一步,是打下学术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缺乏阅读量和解读能力的人,能够做出有深入见解的学问来。所以,反复对单篇文学作品进行“解剖麻雀”,就能够训练自己的意象感悟、多向思维、理性思辨、逻辑归纳、艺术审美和驾驭文字修辞的能力。虽然这是一个微观的“舞台”,却是文学学子与学人练就基本功夫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这是我几十年的经验,也可以说是我的“夫子之道”。经常有学生或朋友问我,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细读散文的鉴赏文章?我借写这篇《自序》的机会告诉大家:第一,是练好“解剖麻雀”的基本功;第二,是把握作品的审美。之所以要把握作品的审美,是因为文学是审美的创造,而每篇散文作品都是作家个人的个性审美创造,当你抓住了某篇散文的“最突出的个性”,如作者思想的吉光片羽、另类反常的喜怒哀乐、写作情境与作者生命体验的特别关联、思想意境的求异创造、艺术形式的独特表达等等,就可以凭着你的审美感悟,去着重放大、渲染某一两个或两三个方面的“最突出的个性”,而进行鉴赏性的写作。而且,在你的笔下,因散文作品之间审美的差异,写出来的文本也是千差万别,绝不会自我雷同。

我之所以坚持了四十年,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单篇的、属于小微观研究的散文讲析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应用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人教版、苏教版等教参以及香港的语文教参资料,全文收录或部分引用我发表的关于《春》《背影》《荷塘月色》《歌声》《拣麦穗》《听听那冷雨》等等解读文章,此方面的情况难以统计。网查,中学语文的教案、课件等资料,均有引用我的相关解析文章的记录。20世纪80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1984年版)收录我关于《荷塘月色》的解析。中央人民廣播电台配乐播送我解析冰心的《六一妹》的拙作。关于用审美感觉解读《绿》的文章,《语文月刊》的原主编江凯波先生接到文稿后,给我写了密密麻麻的两页长信,说从没见过如此的原创分析。说这些,并非自夸,而是强调中学语文教材的解读性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应该有一些人来担当。一般来说,中学语文老师很忙很辛苦,备课、改作文,兼做班主任等,很难静心对课文做深入的研究。而我所做的,是为中学语文教学当“人梯”。我细读详析散文方面的课文,提供一个深入研究的蓝本,教师可根据我的观点与解读的方法进行备课,进而将之变成自己的教案与课件,以进行实际的教学。我只是默默地做了四十年的“人梯”,给他人做“嫁衣裳”。尽管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被学界视为“小儿科”,但对中学语文教育有着正价值的能量与效果,我当“人梯”也就心安理得了。

这本书除了对中学语文老师有应用价值,对广大的中学生和爱好文学的青年也具有应用与参考的用处。由此看,我也是引领他们的“人梯”。为此,我的这些解读中学语文教材的小书,也就有了它存在的意义。我为心甘情愿地当“人梯”而引以为豪。

2019年2月25日至26日

于扬州苦茶书斋

*本文系吴周文先生新著《中学语文散文经典讲析》的自序,该书将于2019年7月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作者:吴周文

第二篇:我与教学后记

摘 要: 作者是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写教学后记是作者多年的一个习惯。回看一篇篇的教学后记,能重新体会教学的情景与得失,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改进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 教学后记 素材 物理教学 教学手段

一、珍爱教学后记

一个不能及时总结与反思的人,是个盲动的人,也一定不能把事做到更好。我写教学后记源于当初教学中的烦恼,总觉得教学中很多教学环节进行的效果跟我的预设有较多出入,开始总是归因于学生,不过在以后的教学中,相似的状况总是重复出现,我想,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呢?为什么我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于是,我就将一些教学中的不足记录了下来,闲暇之余,用做思考及与同行讨论的素材。时间长了,也就成了我的一个习惯。随着教学年龄的增长,教学后记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加与丰富。

我的教学后记,关注的是我的教与学生的学中的“成与败”、“得与失”、“利与弊”,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状况进行回顾,将我的思考与其他同行的建议记录下来,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借鉴与改进,颇有成效。

我认为,教学后记不是前瞻的、预设的、全面的教学计划,而是后顾的、生成的、精炼的简要小结。在时间上,教学后记是写在课后,而非课前;在形成上,不是教师预先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理想设定”的编撰,而是对教学现象的事实回顾与反思的简要记载;在内容上,教学后记不必针对完整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可以是对某个特定的教学案例,如教学环节、教学技巧、教学灵感、创新突破、学生反应甚至特殊学生的“点滴”记载等描述与反思。

回看一篇篇的教学后记,既让我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教学印迹,又让我从中找到了教学中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二、教学后记的素材

教学反思的“切入点”不同,教学后记的内容也有所差异。我的教学后记的素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教学过程的反思记载

我一直注重对教学环节的最优化实施,因此,在课后我会针对教学进程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教学环节做针对性的精心考量,而不是对所有教学阶段“眉毛胡子一把抓”,做全程式的记录。在教学后记中,我重点分析效果较好和效果明显不足的地方,并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通过思考与交流寻找到更有效的实施方案,并努力归纳出教学成功的规律性特点。比如,在电路部分的初始教学中,我预设学生应该可以轻松地结合课本介绍和老师的讲解顺利建立起电路概念,设计出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但事实大大出乎我的预料。课后,经调查发现,原来学生在生活中对于电的知识一片空白,连对最简单的电器都缺乏了解,加之他们被繁重的学习任务束缚,几乎没有闲暇时间了解生活、体验生活,也习惯了从知识到知识、从题目到题目的学习模式,这样,上述情况也就不可避免了。于是,我在教学后记中提醒自己,以后上此类课程时,先要让学生做好预习,布置他们预先了解诸如手电筒、家庭门铃、家庭电器的连接等情况,为本课的学习事先做好铺垫。

2.最新见解和疑惑的记录

学生的差异是很大的,他们的成长环境、实践水平、认知特点各不相同,对同一问题也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看法和见解。我十分珍惜这些“未曾预约的精彩”,将它们及时记录在案并加以认真分析,这些素材很好地帮助我处理好我和学生对这些知识思考角度的转换和思维习惯的完善。面对来自学生的新困惑、新疑问,我难免一时难以应对,就会真实记录下来。这些困惑,十有八九是授课中的重点、难点,就算是学习中的错误我也“诉于笔端”,因为错误本身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东西,错误其实也是一种美丽。譬如,在学习机械效率时,有学生认为“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同一工作用时越少”,持有该观点的学生,主要是对机械效率与功率的概念混淆了,在教学后记中,我认真总结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用一个实际案例说明:用简易的滑轮组与起重机吊同一堆建筑材料,有用功总是相同的,但总功不一样,机械效率低的起重机用时更少,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感受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3.教学灵感的及时记录

灵感来源于复杂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的“激荡”状态,具有随机性、瞬时性和迸发性的特点,不及时记录,很快就会丢失。学生静摩擦力的方向一时难以理解,课堂上,我顺手拿起黑板擦,用手把它按在桌面上,沿水平方向拉而未动,只见黑板擦上的“毛”向另一方向弯曲。这样的直观展示,让学生立即认可了对“静摩擦力”方向的结论。这种教学灵感稍纵即逝,我都会及时记入教学后记中,使其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4.教学创新与突破的记录

我在教学中常常感到教材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理论性强,不好教,但细细想来,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我发现,无论是教学理念的革新,还是教材运用的变换,教学方式的尝试,学习形式的改变,检测形式的创新,都是教学后记的珍贵资源。例如,在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中,我准备了一根木棒,请两位力气相同的学生上台拉木棒,两人势均力敌;然后,我将一端插入浓的肥皂液中浸泡后取出再让两人比赛,结果胜负立判。这个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再引导学生对知识加以探究,使课堂教学情绪高涨,在相互的讨论中使问题清晰化、明朗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类似的创新与尝试,在教学中往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细细想来,教学后记成了现实中的“我”与思想中的“我”的亲密对话,虽简约却不简单。通过教学后记,我欣赏并享受教学中的“点滴”精彩,它伴随我走过多年的教学生涯,记录下我在教学路上的串串足迹,成了我人生中的珍贵回忆。

作者:陈晓

第三篇:我与“新课改”

【编者按】:

为了深入总结前一阶段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经验和教训,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体育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010年我刊将推出“课改专题”,邀请学校体育界知名专家围绕体育课程改革展开专题性论述,同时欢迎全国一线教师结合自身的教改体验撰写论文,参与讨论。

本期的话题是“我与新课改”,我们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为本栏目撰稿,毛教授分别从“初入课改”“深入课改”“融入课改”“加入课改”等几个方面向我们娓娓道来,历数自己亲身经历的课改。在新课改实施9年之际,本刊编辑部也回顾了新课改走过的历程。首先,我们认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体育新课改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体育考试评价制度、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发生着悄然无声而又积极、本质的变化。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新课改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下一期,我们将继续讨论这个话题,邀请一线教师、教研员就前一阶段课程改革中的切身体会畅所欲言,总结、反思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的收获、体验和困惑。

应编辑部的要求,我也参加“我与新课改”这个话题的讨论,其实这个题目主要是为新课改第一线体育教师、教研员准备的,不是我们这些理论研究人员插嘴的话题。本想婉言拒绝,但转念一想,近些年自己确实“趟体育新课改的水”已经很深了,而且与多种说法难脱干系,比如“京派、沪派之争”之说,甚至“干扰改革”之说等等。借这个机会,表表自己的心迹,谈谈自己的感受,真情流露地交流一下自己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也是自己的愿望和责任。于是写下如下在课改经历中的真实感受,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初入课改,同样是激情一片

1999年,自己再次回到日本进行高访,这是留学回国近十年后的一次难得学习机会,虽然在出国前就已经听说体育课改的信息,也预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学术研究机遇,但面对一次难得的故地重游和学习机会,我还是选择了到日本进行高访。在日本我写了一本书,名为《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面对传统和权威的思考》,还编译了一本书,名为《新体育运动项目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前者是针对体育课程与教材理论中的种种困惑和错误理论所进行的思考和批评,而后者则是对“NEW SPORTS”以及学校体育引进新体育运动项目实践的介绍。两个研究其实都是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直接思考,也是对当时体育课改的呼唤和期待,研究中所表达的思想及其潜意识是自己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设计和思路,其背后的动机是对中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责任心态和参与意识。

2000年4月回国后,我把精力投入到了《国家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的研制等科学研究的工作中,暂时离开了体育课程教学的主战场。不久,我发现被称作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发现其中有许多是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变化,如:(1)体育课程的名称由“体育”变成了“体育与健康”;(2)国家教学指导文件由《体育教学大纲》变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3)在课程目标与内容关系上提出了“目标统领内容”的思想;(4)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编上提出了“开放与放开”的思想;(5)在体育课程目标方面提出了“五个目标领域”,“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成为了新的目标集合群;(6)在学段划分时放弃了使用多年的“年级”,甚至不用“初中”和“高中”,而改用“水平”来标志;(7)《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但放弃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也基本放弃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指导;(8)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被称为“新课改”,《体育教学大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

就我本人而言,上述(3)(4)方面的变化与自己多年的问题意识相吻合,心中很是支持;对(7)的变化则是原则上赞同,但觉得有点放得过度,有疑虑;对(1)的变化觉得新颖,但不明白体育与健康将如何牵手,它们之间的关系费思量;对(2)(4)(5)的变化,由于不明白目的何在所以心存疑惑;而对于(8)的变化,虽然在此之前,我也比较尖锐地批评过《体育教学大纲》的某些理论,但总觉得把《体育教学大纲》作为改革对象不免有些不妥,因为把教学大纲作为对比对象容易混淆改革的性质,缩小改革的视野,错乱本次课程改革与20年来教学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虽有上述不理解和疑惑,我还是很积极地一步一步地加入了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下也简称“新课改”)之中。在“新课改”初期(大约是2000年至2002年期间),我参加的工作主要有:(1)参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次审查工作;(2)参加了对人教版和华东师大版《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审查;(3)在一些非官方的课改培训班上发表自己对课程改革的支持;(4)主要在《体育教学》杂志上发表一些支持课改的文章。

应该说,在这段时间里,自己的思想和“新课改”是相当吻合的,自己的态度是积极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与全国广大体育教师一样,是激情一片的。

二、深入课改,充满了困惑疑虑

2002年,我由首都体育学院调入北京师范大学,由于身处中国体育教育专业发祥的百年老校,自觉不自觉地增加了自己对“新课改”的责任感,身不由己地更加深入到了“新课改”之中,此时我对课改的态度依然是满怀热情的,但随着深入课改,一些疑虑也越发明显了。首先对新课改产生诸多疑虑是主编新课改教材以后。2003年,我参加到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教材的主编工作中。由于这一具体工作的牵动,使自己开始全面面对“新课改”的理论,并对已意识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而当时思考最多的是在教科书里反映出的“淡化运动技术”的问题。记得有一本新课改的中学体育教材(水平四),那几乎是一个“画书”,而且还很像“漫画书”,其中几乎没有了技术要领、没有什么错误动作的纠正,甚至连练习方法都很少,三年的教材大约只用2-3个小时就可阅读完毕,书中充斥着儿童化甚至是幼稚化的语言。面对这种教材的编写思路方式、面对教材里反映出的课改思想,自己深感困惑:难道我们的体育课程就要朝着这种虚无化和幼稚化的方向前进吗?难道这就是“新课改”的“新”吗?难道运动技术就要如此被淡化掉吗?在编写教科版教材时,我甚至接到某课改领导者“将教材中的所有人物形象都改成鳄鱼头,以便让中学生喜欢”的荒诞建议,我在感到哭笑不得的同时,深感到体育的“新课改”在目的、目标和基础理论方面都缺乏坚实的基础。

此后,在课改理论层面,“淡化运动技术”、“淡化竞技性运动技术”、“淡化竞技运动技术教学色彩”、“体育教学不要太细致、太系统、太规范、太完整”、“目标在任何层面统领教学内容”、“本次课程改革是健康与技术之争”、“跑得快与跳得高与健康没关系”、“学生是上帝,教师如同超市导购员”、“学生爬过跳箱也是意志培养”、“传统的教学就是注重运动负荷”等虚假的、错误的教改命题相继被提出。在教改实践层面,扁担南瓜、白菜莴笋、多米诺骨牌、杂技杂耍、电子竞技、扫把扫地等问题教学和问题教材不断出现。“新课改”出现了混沌甚至是混乱的局面。犹如课改理论组专家钟启泉所说,课改呈现出“乱象丛生”的局面。

面对这种令人忧虑的局面,我终于忍不住写出了第一篇似乎与当时体育课改正统理论“唱反调”的文章:《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正确对待运动技能教学》(《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第3期),对当时盛行的“淡化运动技术”的论调提出了批评。此时,我个人也从对新课改的激情参与转入了冷静的思考之中。但是凭良心说,自己还是衷心希望这次“新课改”能获得她应有的成效,完成在跨世纪这个特殊时代所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的。

三、融入课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激发自己对“新课改”进行比较系统思考并连篇累牍地发表自己见解的契机是“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这个活动是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于2004年底在广东肇庆隆重召开。这次活动是对4年来“新课改”的大检阅,活动中所展示的“优秀教学课”来自全国中小学校。但是,应该说此次活动既充分展示了“新课改”的成果,也充分暴露出了“新课改”的各种问题。

展示活动中的一节“小八路练本领”和一节“抗洪救灾”的课引起与会教师的强烈反响:有人说那只是在游戏,有人说那就是在演戏;有人说课上得很无聊,有人说课上得太滑稽;会场上连续响起了倒掌声,会下有教研员质问如此课如何被选上;有教师问这样的教改到底是什么目的,更有教师强烈要求不能给这样的课评奖;大会指定的现场评课专家拒绝进行评论,但事后也有专家对此类课大加赞赏。在同期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2004年度年会”上,同样出现了“要重视运动技术教学”和“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两种观点的争论,而主张“淡化论”的两个学者都称是依据于体育课改专家的讲学报告。特别要提及的是,在这个展示活动过程中有一本“新课改”的著书被签名热卖,而其中的许多言论和观点随后都引起巨大的争论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应该说,此次展示活动是“新课改”以来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大碰撞,这个碰撞不是学派之争、学者个人观点之争,更不是地区间学者群体之争,而是体育课程性质之争、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目的和目标、体育教学基本理论观点之争。这个碰撞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问题之多、问题之广甚至难以整理清楚,为了更清晰地进行回顾与整理,专列表1说明。

面对表1中纷杂的理论观点对立和众多含混的认识,我和赖天德老师认为不能再袖手旁观了,于是我们联手撰写了一系列的论文来阐述我们的观点,试图澄清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帮助“新课改”能朝着健康和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写的系列文章详见表2。

自己对“新课改”的融入阶段应是2004年中期到2007年底,这也可以从上述论文发表的时间看出来。

在这个阶段,我还以另一个方式融入了“新课改”,就是参与组织“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2004的第一届活动出现诸多问题后,我和其他的学会领导一起,试图通过展示活动的引领作用对“新课改”出现的一些实践问题进行纠正,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工作:(1)纠正用无意义的戏剧性的题目来标示体育课;(2)强调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的实效;(3)在继续提倡新教材的同时注重传统教材,如体操等;(4)强调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5)强调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要符合技术学习和身体锻炼的规律;(6)强调重视体育课的运动负荷;(7)强调重视体育课堂常规;(8)鼓励有效的新教学方式,但注重传授式的教学;(9)注重教师的教学技能;(10)主张课堂的教学目标要制定得合理、清晰并可评价。上述指导性的要求充分地体现在了2006年的无锡展示活动中,引起全国体育教师的极大关注和反响。当然在无锡,我们也听到了“倒退”“复辟”的评论,但更多听到的还是“回归”和“纠偏”的赞扬声。会后,“京派”“沪派”的议论也越发多了起来,“学者在打假”的平庸观点也偶尔见到。但是无论如何,无锡展示活动之后,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某些违背“新课改”精神的不良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和纠正,这也是我对体育“新课改”的一种另类贡献吧。

四、加入课改,为了教学健康发展

时间迅速地转到了2007年,课改也进入了总结和重新出发的历史阶段。2007年5月份,教育部成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以下简称修订组),我有幸被选进修订组,从此可谓正式加入了“新课改”的领导工作。

此时自己对“新课改”的责任心更强了,忧虑感也更强了。2007年我基于多年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考,基于自己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文本功能、内容和形式的思考,基于对前期“新课改”成绩和问题的总结,我和修订组的其他同志撰写了《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上下)》的论文,提前对课标的修订工作做了准备,也为自己参加这个工作准备了理论的基础。

现在,在修订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稿草稿业已完成,等待经过全国体育课程教学专家的审查后由国家公布,笔者已经总结了这个修订稿草稿的十个重要变化,相信这些变化很可能会体现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之中,将会成为指导“新课改”继续前进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详见笔者的相关论文)。

现在,全中国的体育教师都在等待着“新课改”的重新出发,都在期待着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期待着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期待着体育学科呈现新的面貌和新的地位,我本人也是如此。

为了让体育在学生未来的生活中更有用,让体育能被学生更喜欢,我愿意和所有学校体育工作者一起努力思考、努力工作,将体育课程改革推向实效,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这就是我和“新课改”的经历。

作者:毛振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献信息检索论文下一篇:社会治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