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成本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2022-04-15

小编精心整理了《经济学成本发展趋势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以凉山彝族地区的“社会活化石”——习惯法为研究对象,从个人行为进行考察,以成本收益分析这个全新的法律经济学角度探究凉山彝族习惯法得以延续的原因,试寻求正确评价和保护习惯法的有效路径。

经济学成本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篇1:

两种关节腔用药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2种关节腔用药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卫生经济学比较;方法:选取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利多卡因+参麦注射液关节腔注射,1周1次,连续4周;对照组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1周1次,连续4周;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并统计治疗费用,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成本为:99.96元,对照组成本为:752.48元,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治疗组的成效比是30.76,对照组是283.95,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未变;结论:利多卡因+参麦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佳;更具有成效比。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参麦注射液治疗 成本-效果分析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多发病,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所在,作用直接,临床常用的药物有玻璃酸钠、糖皮质激素等。笔者所在科室对临床上采用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注射液取得良好效果。为了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目的,笔者对我科采用的2种关节腔用药方案治疗膝OA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取来源于2009年1月~2010年10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膝骨关节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40-75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5年。对照组48例,男12例,女36例;年龄41~74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按照中华骨科学会2007年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治标准》。①近1个月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成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min;⑥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符合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即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1.3病例选择标准纳入病例标准年龄40-75岁,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标准》可纳入观察病例。并排除有以下情况:受试关节处皮肤有破损;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病史;或膝关节有骨折、脱位、结核、肿瘤、感染等病史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1.4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消毒患侧膝关节后,用1支5mL注射器抽取参麦注射液(由四川三精升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1021264,批号08011)4mL加2%利多卡因(由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072,批号080207)1mL,从患侧外膝眼进针,回抽无血,注入关节腔,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注射液2.5ml(上海壹佰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643,批号20080704)膝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4周为1疗程。

1.5疗效判定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视觉模拟尺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疼痛评分法评定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变化。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但能生活自理。7~9分为严重疼痛,生活不能自理。10分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VAS评分。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评分无差异。治疗4周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但治疗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大,两组比较,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成本-效果分析

3.1成本的确立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国家及患者个人越来越重视治疗经济学问题,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换来最大的效果。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成本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又分别包括卫生服务内和卫生服务外的成本。由于患者多为退休人士,为了方便计算,本文仅统计治疗上的直接成本,药品价格均按2010年4月的价格计算。其中,利多卡因5ml/支,每支0.68元,参麦注射液10ml/支,每支9.31元,玻璃酸钠2.5ml/支,每支173.12元,注射费用为:穴位注射(前两穴)15元。治疗组成本为:99.96元,对照组成本为:752.48元。

3.2效果的确定以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为效果的衡量指标,其中,治疗组为:3.25,对着组为:2.65。

3.3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适用于对相同疾病的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成本低、效果好的方案。成本-效果比(C/E)是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值为总成本与效果的比值,比值越大表示该方案成本越高。两组CEA结果见表2。

3.4敏感度分析卫生经济学中的参数常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敏感度分析,即通过变化参数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根据目前的国家卫生政策,降低药物及增加治疗费用为发展趋势。假设药物价格降低10%,治疗费提高20%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见表3。

4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多种原因造成的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它的病因复杂,可能与劳损、肥胖、畸形、感染等因素有关。其主要病理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破坏,软骨下层的血管增生,骨质硬化,骨内静脉淤血,骨内压升高;软骨破坏区边缘软骨膜过度增殖而产生骨赘。玻璃酸钠可以润滑使滑液质量正常化,并激活关节软骨的组织修复过程,改善关节功能。参麦注射液是根据明代《症因脉治》所记载“参冬饮”古方,经现代科技加工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红参和麦冬,以往多运用于心血管疾病方面。既往研究表明,参麦针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关节液中的IL-6、IL-8及TNF-α,降低了炎症细胞因子,可能是参麦注射液缓解OA症状的原因。在本次临床试验中也提示,膝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注射液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

卫生经济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它需要有药学、临床学、经济学、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日益受到各个领域专家的重视。它主要分为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及成本-效益分析(CBA)。其中,成本-效果比(C/E)则把成本及效果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它采用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表示,比值越小越好。本试验从两组的成本-效果比较,每降低1个VAS评分,治疗组为:30.76元。对照组为:283.95元。治疗组有着更佳的成效比,提示膝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注射液治疗费用较低,效果较好,经敏感度分析,结果未变,分析结果可靠。

作者:吴少鹏 邓崇礼 夏雄智 李参天 张宇

经济学成本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篇2:

从成本收益分析探究凉山彝族习惯法延续的原因

【摘要】以凉山彝族地区的“社会活化石”——习惯法为研究对象,从个人行为进行考察,以成本收益分析这个全新的法律经济学角度探究凉山彝族习惯法得以延续的原因,试寻求正确评价和保护习惯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彝族;习惯法;延续;成本收益

凉山彝族习惯法是凉山彝族群众对长期以来生产、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并制定出自觉遵循、世代相传的一些行为规则。[1]它在凉山彝族的社会发展中居于最权威的地位。然而随着凉山民主改革的实施,国家法以强势的姿态逐步进入凉山彝族地区,对习惯法的地位造成了猛烈的冲击。尽管如此,国家法在凉山彝族群众的法律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依然是有限的,习惯法在当代凉山彝族地区依然得到了延续。基于这个现象,法学学者们进行了诸多的学术研究。但是现今大多数的研究只停留在纯法学的层面上进行探讨,不能全面地阐释习惯法延续的原因。事实上,凉山彝族习惯法在当代得以延续是多种因素博弈的结果,经济因素在其中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仅从经济这个因素入手,试用成本收益分析这个全新的角度对凉山彝族习惯法延续的原因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全面、正确地评价和保护习惯法,为彝族习惯法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提示。一、成本收益分析探究凉山彝族习惯法延续原因的必要性

成本收益分析是法律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也是最常见的分析方法。它是指在法律实践中,通过权衡不同法律实施方案的成本与收益来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从而寻找出最为经济,最具有操作性的方案的分析方法。将成本收益分析放置于凉山彝族习惯法的框架中,通过对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实施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和评价,得出习惯法得以延续的原因,是具有其必要性。(一)二元并存的法律格局提供可能

当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后,法律现代化以一种外来的方式介入到本来属于习惯法管辖的纠纷解决中。当事人在发生纠纷后,往往面临着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习惯法或国家法。[2]这种选择的矛盾在凉山彝族地区更为普遍。凉山彝族地区曾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系统,自有一套解决社会纠纷的规则——习惯法。习惯法成为了凉山彝族群众的法律信仰,然而民主改革使得国家法成为了凉山彝族社会形式上的主流法律。这种二元并存的法律格局使得凉山彝族群众在遇到纠纷后往往被动或者主动地运用成本收益分析,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套法律制度。尽管凉山彝族群众由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限制,并不能科学和全面地认识和运用成本收益分析,但是其发展趋势正在逐步接近成本收益分析的本质。(二)个人行为的“目的理性”权衡利弊

马克斯.韦伯借由“理想类型”的分析方法,将个人行为分为四种类型。目的理性行为:它可能是由人们合理地决定之后作出的,并为了某种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它取决于某种期望,即外界或他人也以同样的方式行动,并且将这种期望作为条件或方法,以便实现行为者合理考虑的目标。价值理性行为:它是根据某种行为价值的信仰决定的,不以任何目的,并以道德、美学或宗教为行为标准。情感行为:是在情感支配下实施的行为。传统行为:是依据传统而实施的行为。[3]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个人行为的选择动机是复杂多样的,应该是以上四种类型的集合。同样的,生活在凉山彝族地区的个人也并不会只遵循一种惯性进行选择。毫无疑问,第二种至第四种曾经影响甚至操纵着他们的选择。但是当代的凉山已并非是完全封闭,家支林立的社会,现代法文化已经对他们的法律逻辑和思维模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凉山彝族群众正在不断地成长为市场经济中的个人,运用他们不断形成的理性去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成本收益分析为这些“目的理性”正在不断成长的人们提供一种权衡利弊的有效方法。(三)效率优先的成本收益分析备受重视

成本效益分析是法律经济学的核心,美国的法律经济学家麦怡乐甚至认为:“法律的经济分析通过对法律规则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及经济效率分析,使我们可以就法律实施的结果得出结论,并对特定的法律安排的社会价值做出评价。”[4]凉山彝族地区的法律资源处于两方博弈,整体紧缺的境况,在此地区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对习惯法延续的原因进行探究,可以让人们对习惯法产生更直观,更理性的感受,使习惯法这个法律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带动整个凉山彝族社会的法律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二、成本收益分析探究凉山彝族习惯法延续原因的可行性

成本收益分析运用的前提是基于管理学上的一个理论,即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提出的经济人假设理论。经济人假设理论认为经济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随着凉山彝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凉山彝族群众都或多或少地以主体的身份介入到市场经济中。在这里,我们不妨假设凉山彝族群众如同“经济人”一般,在解决纠纷的时候,会通过选择或规避国家法或习惯法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在纠纷发生后,运用自己的“目的理性”算一笔账:

最终利益=期待利益*成功率-私人成本-外在成本

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探究习惯法延续的原因,实际上是对国家法和习惯法二者进行比较,其分析步骤与结果如下:(一)期待利益:习惯法更具优势

期待利益在这里指的是凉山彝族群众希望自己所选择的法律制度为自己带来的预期利益,它既包括我们常见的物质利益范畴,也包括被凉山彝族群众普遍接受的特殊的精神利益范畴。例如凉山彝族人们的个人尊严乃至整个家支的尊严就属于精神利益范畴。这种期待利益的计算由于经过了几十年的矛盾与选择,实际上已经具有了可预见性的特性。仅从期待利益来讲,相对于国家法而言,凉山彝族习惯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习惯法更注重赔偿,它有利于使纠纷中的受害者得到切实的物质和精神补偿;其二,习惯法能够满足彝族地区的当事人一些国家法无法满足或者拒绝满足的特殊诉求,其中大多为国家法制下得不到认可的一些特殊的宗教或习俗利益,例如祖灵等等。其三,习惯法体制下的纠纷解决多采用“调解”的方式,这有利于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符合人们长远生存利益的需要;其四,习惯法规则更为凉山的彝族人所熟知,他们因此容易对纠纷的结果进行预期。[5]反过来看,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国家法对于土生土长的凉山彝族地区的人们来讲几近陌生,它所蕴含的现代法治的正义,公平,秩序等法律价值也因为与凉山彝族地区的传统价值和信仰冲突而失效。因此,人们往往对国家法的期待利益微少甚至毫无期待利益可言,国家法往往只能沦为这个社会法律层面上的形式主流。(二)成功率:习惯法更胜一筹

成功率在这里指的是面临纠纷的凉山彝族群众的期待利益实现和被执行的可能性。若仅从个人行为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来解析这个被放置于习惯法和国家法之间的名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从个人行为的主动性来说,习惯法生成的期待利益更符合凉山彝族群众的价值观,更满足他们的物质诉求和精神诉求,更容易调动起他们对纠纷结果的主动认可。相比之下,国家法生成的期待利益所带来的现代法制价值更使凉山彝族群众迷茫和排斥。第二,从个人行为的被动性来说,依据习惯法审理的纠纷往往是通过“民间调解员”——徳古来解决,一旦结案,就要杀牛宰羊,和调解酒,此时这种做法具有终局效力,不可反悔。正如彝谚所说:“用金子做腰带的人,推翻不了用麻绳做腰带的人调解成功的纠纷”,“最没有名望的人调解成功的纠纷,即使最有名望的人也不能重新进行调解”。可见,习惯法的期待利益实现和被执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由国家法强制介入解决的纠纷,通常都是运用国家的司法程序进行审理。由于国家法缺乏凉山彝族主流社会的认可,导致其审判结果往往并不能如习惯法一样好好地被执行。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不难得出习惯法生成的期待利益实现的可能性比国家法更胜一筹的结论。(三)社会成本:习惯法更为低廉

由于个人行为具有外部性,尤其是凉山彝族地区的个人行为更容易受到家支的支配和调整,也更容易对家支乃至国家产生影响,因此笔者将社会成本分为私人成本和外在成本。私人成本是指直接由私人支付,容易为私人所计算和考虑的费用。外在成本是指由社会或其他非受益者直接负担、不易被个人所考虑而最终分摊到个人的费用。选择习惯法和选择国家法两者在耗费社会成本的比较如下:其一,就私人成本而言,选择习惯法解决纠纷的当事人只需在田野之间就近请来徳古解决纠纷,远远比选择国家法后“进城告状”节约成本;徳古解决纠纷一般不收取费用,往往只有等到较大的案件结案后,才象征性地向当事人收取“辛苦费”,然而国家法一旦启动,就会源源不断地生成诸多费用,使得当事人望而却步。其二,就外在成本而言,由于凉山彝族的个人处于盘根错节的家支体系中,如果选择习惯法有所赔偿的话,往往要家支所有的成员共同买单,其结果覆盖面十分广泛。然而若选择国家法来解决纠纷,必然也会消耗大量的国家司法成本,因此二者在外在成本上不相伯仲。总的来说,选择习惯法在社会成本上更为低廉,无疑是经济落后的凉山彝族群众的最佳选择。(四)最终利益:习惯法获利更多

根据对上文公式的演算,我们可以得出选择习惯法获得的最终利益更多的结论,这其实也是在经济层面上说明了凉山彝族习惯法在现代法治的冲击下得以延续的原因。

当然这显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事实上,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是流动的,是不断演变的,我们无法用简单的法律经济学公式来准确定量这种变量的任何一方面;并且法律制度是一种复杂的文化构造,在凉山彝族地区更是如此,用法律经济学来解释只能揭露其冰山一角。但随着凉山彝族地区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见这种方式未来在这个地区发展的可能性。三、成本收益分析探究凉山彝族习惯法延续原因的启示性

通过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对凉山彝族习惯法延续的原因进行透视,其实也是在对习惯法和国家法的关系进行一次全新的剖析,对凉山彝族的法律资源进行一次重新的整合,使得凉山彝族地区能够以最从容的姿态走在现代化法治的进程中。从法律学中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不同的启示:

(一)从法人类学角度出发:善待习惯法,尊重现代化法治的发展

法律的终极价值是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而不是单纯地维护法律的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国家或社会在构建法律时,应该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公民一定的人文关怀,给予公民更多的规则自由选择空间,让公民能运用“有限的理性”来选择最能保障自己权利和自由的法律制度。凉山彝族习惯法已不仅仅是一套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纠纷的解决规则,它渗透了凉山彝族群众对法律价值独一无二的理解,保障了他们权利和自由的最大化。因此,善待习惯法,以一种务实而又理性的态度关注和维护习惯法的命运,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凉山彝族群众的法治命运;同时,国家法也逐步进入凉山彝族地区,成为此地区唯一合法的法律体系,人们应该学会从内心真正尊重这种现代化法治的发展趋势,使习惯法和国家法能得到真正的融合。

(二)从法社会学角度出发:考虑社会需求,统一现代化法治的步伐

凉山彝族习惯法因为充分符合人们的合理需求和利益最大化而不断延续,国家法却因所传达的法律价值与凉山彝族群众的观念冲突而失范。立法者在此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系统的人们的需求,不是简单粗暴地强制人们转变观念而是应对自身的法律制度进行反思,适度地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有效地保障多元化的彝族社会需求;同时,凉山彝族社会已非昔日家支林立,与世隔绝的封闭社会,在现代化法治的冲击下,人们的法律逻辑和思维模式已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习惯法作为社会中的“活法”,更加应该发挥其张力和活力,顺世而变,以统一现代化法治的步伐。

(三)从法经济学角度出发:整合法律资源,促进社会成本的内在化

这无疑又回到了本文的中心论题: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探究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延续原因,重新对凉山彝族地区的习惯法资源和国家法资源进行整合,将有限的法律投入到最亟待的社会需求中,有效地提高法律资源的利用率。这无疑是我们的价值目标;同时,通过对成本收益分析公式的演绎,我们不难发现在凉山彝族地区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发生了不一致,严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合。只有将这种社会成本尽可能地内在化,由个人自己为行为买单,使得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相一致,才能有效地发挥凉山彝族地区法律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邦铺.国家法与彝族习惯法的冲突与调适——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为例[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2]杨佳.断裂、失范与衔接——试论当前彝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与走向[J].法制与经济,2009(3).

[3]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张乃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4]罗宾,保罗,麦乐怡.法与经济学[M].孙潮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陈金全,巴且旦伙.凉山彝族习惯法田野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吴莉婷 张邦铺

经济学成本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篇3:

探析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管理会计是将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为企业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它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教育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管理会计多用于企业,借用这一概念,将其引入教育领域,并应用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以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合理的统筹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资金不足压力,降低财务风险,促使高校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管理财务 管理会计 应用

管理会计是将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兴的综合性产物。管理会计在各类企业已广泛被推广和应用,并有效加强和巩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活力,其生命力之强发展前景之广阔。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教育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借用管理会计这一企业概念,将其引入教育领域,并应用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以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合理的统筹规划,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率,缓解资金不足压力,降低财务风险,促使高校良性发展。

一、高校管理会计的职能

1.提供参考信息。管理会计依据历史和现有的等其他相关资料,借用微观经济学概念,采用定量或定性手段以及对高校办学成本与收入进行分析归集,预测高校发展趋势以及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得出相关因素对办学资金流量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价值的会计信息。

2.参与经营决策。管理会计对办学经营资料和信息进行缜密严谨的分析,帮助管理者作出有利于高校发展的重要决策。管理会计还可以通过对办学资金、教学设施、投资项目等评估和测算出对高校产生的经济影响,使管理者做出切合实际的最佳决策。

3.规划经营目标。制定缜密计划和进行控制才能实现所选择的目标。决策目标的实现,预算实施取决于实际计划和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来完成,将目标全面落实到预算中去。预算可使量化的数据最大可能实现高校将来要实现的经济效益。管理会计对各项工作及目标要细化,对预算指标的分解、组织和协调要具体到每一环节,优化配置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为高校办学经营提供依据。

4.评估经营效益。管理会计的各个职能之间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会计链,包含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价值的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编制计划和预算、指导经营和实施控制等,可以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办学成本和预算是高校管理会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要更加有效地对各部门、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协调,加以评估,以提高高校经营管理效益。

二、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完善财务管理。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就是要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做好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控制,将有限的资金争取最大化的投入,以更新各种教学设施、增加固定资产、充实内涵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会计对评价高校内部管理和提供外部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在完成财务会计各项功能的基础上,运用管理会计提供的相关指标,核算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经济指标,为准确判断高校效益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

2.有利于管理决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财务管理不断科学化、正规化,财务人员既要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还应对未来发展提供预算和经济规划。管理会计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分析教育成本,细化教育成本,结合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为编制预算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管理会计也可以在引进科研技术、更新或购置教学设备等经济活动方面进行监督、控制,指导或协助管理层作出合理决策。

3.有利于防范财务风险。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办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同企业一样同样需要资金支持。高校办学形式现已多样化、筹资渠道多元化,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教科研人员之间在研究项目、科研成本、管理费用等方面均出现激烈竞争局面。因此,管理会计要对财务信息進行仔细分析、深度加工和充分利用,实现对高校经济过程的预测、规划、控制、预警等机制,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为高校发展保驾护航。

4.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国家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逐步加大,已不再是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拨款,可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实内涵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改革,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把管理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管理会计应用于高校的财务工作,可使其运行管理更加彰显高效、透明、公开、规范。

三、高校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

1.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目前高校都在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办学规模,充实更新教学设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财务管理的重点就是用好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是投资决策中两个重要因素,运用管理会计中的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两个基础概念方能更好地进行决策分析。以现金净流量、内含报酬率等为评价指标评价投资项目,采用投资多元化,优化投资组合,达到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受投资风险大、周期长、环节多等多种因素影响,一旦决策失误,高校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就会受到严重损失。因此,应在充分调研可行的基础上进行项目投资,投资项目应由高校高管层在把握良好的投资机会结合学校的长远发展战略提出,其投资决策由学校高层领导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财务部门应积极筹集资金实施,要严格控制工程进度和施工成本,使投资按预算完成。在实施过程中对制定的投资决策和实施计划进行评估,可根据变化作出合理调整,保质保量完成投资项目。

2.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目前,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一是预算管理意识不强,部分高校不能将资金合理统筹安排,使用效率不高,预算管理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第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内容不全面;第三,预算执行不力,有随意性,对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力;第四,缺乏预算绩效评价,没有监督考核。高校财务预算包含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预算是指年度内在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中获得的非偿还性资金计划;支出预算是指年度内高校在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中支出资金的计划。高校运用管理会计职能对预算进行控制与管理,合理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学校经济运营正常进行。管理会计要求预算编制和实施要科学规范,要以学校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对各部门资金分配、资源配置、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成本费用支出等要加以论证,规范资金收入和支出,力争做到科学预算、合理分配资金、避免浪费。

3.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成本管理不仅适用企业,同样适用高校,通过分析学生数量与办学成本的依存关系,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和节约成本。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与维持高校正常运转相关,如教学设施、人员工资、保险费等,这类成本在一定时期内不能随意改变,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要控制此类成本,必须利用学校自身条件,增加招生规模,降低单位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根据学校发展状况确定的,如广告费、培训费、课程开发费等,这部分成本是可控制或改变的。要控制此项成本,必须勤俭办学,降低其绝对支出额。

二是变动成本。指成本总额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减成正比例增减。如:物价补贴、学生奖贷助学金、实验实训费用等,学生增多,成本也会增加,通过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的方式实现成本控制。

三是混合成本。指同时具有固定和变动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该成本随着学生人数的变动而呈现不规则变动。混合成本主要有教科研费、设备购置费、维修费等。为加强高校成本管理,可将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根据成本习性加强成本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使成本发挥最大功效。

4.战略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是传统管理会计在新的市场环境和管理环境中形成的,它扩展了管理会计核算运用的范围。其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目标制定、战略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经营投资分析等,将战略管理会计应用高校将会给财务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是突破单一会计主体的限制,关注外部情况和竞争对手,提供超越自身财务会计内容的信息,对高校优化资金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能为高校提供更多有助于高校长远发展的非财务信息。如就业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这些都会影响学校的生源质量,而生源质量决定高校未来的发展;再者,注重人力资源的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在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范围内增加了新的内容,代表着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如培养优秀教师、留住校内人才、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等,这对高校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

四、高校推广应用管理会计主要路径

1.设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根据财务管理信息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需要用较为复杂的数学方法进行计算,手工操作难以完成。管理会计要以数学分析方法为基础,借助数学模型和相关公式来实现。随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高校应加强会计信息化业务知识学习和相关技能的培训,建立高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会计业务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

2.培育专业管理会计队伍。建立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是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关键措施,是适应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的需要,也是推广高校应用管理会计的需要。目前管理会计在高校推广应用受阻,主要原因是领导层管理观念落后,缺乏管理会计意识,对管理会计引入财务工作重视不够。为此,领导者必须树立先进理念,转变管理模式,增强创新管理意识;其次,培育一支业务扎实、灵活性强、观念新的高校财务管理队伍,实现“报账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再者,管理会计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备分析和决策问题的能力以及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精湛技能、保守秘密四项基本职业道德标准。

3.完善管理会计理论。20世纪中期我国由西方引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最早应用于企业,它是以管理学为基础,对企业的整个内部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监控,为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以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發展,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其先进性和实践性明显不足,对财务管理监督和控制力度还有待加强。当今,将管理会计引入高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从高校现实情况出发,根据高校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需要,注重管理会计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除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外,还要在一些具有管理会计业务的事业单位进行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加以完善,形成具有高校特点的、适合高校实际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4.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提高会计信息的内在价值,发挥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的作用。管理会计的许多信息来自财务会计的有关报告,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管理会计需要财务会计做基础。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弥补财务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对于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十分重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明确财务部门在管理控制、调节、分析、考核和评价等方面职责和内容,促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更好地融合。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使财务工作职能更加清晰,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五、结束语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财务会计已经形成了适合高校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由于管理会计应用较晚,其体系还不够成熟,存在问题很多。如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管理会计理论创新没有跟上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狭窄;管理会计工作地位底下,属于副业不受重视;管理会计应用现代化手段较差,会计电算化水平低等等。因此,广泛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投资决策等传统管理会计理论,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积极推进战略管理会计等前沿理论的实践,将其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建立适合于高校发展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吕政.解析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3(18)

[2] 杜俊萍.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4(26)

[3] 张健.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

(作者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作者简介:董玮,淮北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高校财务管理。)

(责编:贾伟)

作者:董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规范化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论文下一篇:油井系统功图法计量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