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论文

2022-05-1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个世界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型人才,而是具有创造力的全面性人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切入对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就我国当前教育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篇: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论文

“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课案中探究问题的设计浅析

“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我校正在探索、实施的教学改革,该教学模式强调:以课案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点拔为主导。课案编写,是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而问题设计,则是该课案编写的重点和难点。现阶段在课案编写中的问题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若要设计出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还有待改进。下面先谈谈课案编写中问题设计的应该遵行的原则。

一、课案中探究问题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设计问题时要依据大纲对本节课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进行,特别要围绕该课时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能获得知识,学会学习,提高技能,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学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所设计的问题要从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问题:要做到表述清晰、指向明确、难易适中,既要让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也要让部分学生猜到探究的方向,更要让所有学生体会到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价值和乐趣。

3.引导性原则。设计的问题为创设教学情境服务、要为学习目标服务,这就要求所设问题得一定的趣味性、启发性,从而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兴趣,达到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学习目的。

二、课案中探究问题设计尚存的问题

1.问题设计的难易不当。有个别教师在课案编写过程中,设计的问题答案过于简单、直白,学生自己看一眼就能不假思索的给出答案,甚至教材有现成的一字不改的答案,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具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相反,有的教师一味追求问题的难度,一心考查思维的高度,结果让所有学生都不知从何入手、不明路在何方?

2.问题设计的数量不当。有的教师编写的教案,从头至尾全是问题,整个课案除了一个个问题之外就是给学生回答问题预留的空白区,相反有的教师的设问又过少。这样两种类型的课案都不符合“课案导学问题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的要求,也就无法突出重点、突破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3.问题的表述不够准确。个别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在文字书写、语言组织、顺序先后、内容逻辑等问题上斟酌的不够仔细,造成学生在审题时很难快速、准确把握问题的起源、指向、途径和要求。

三、课案中探究问题设计的对策

1.所设问题要难易适中。既不能过于浅显,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显,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高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问题的难度应以班内能力处于中上等的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例如,学习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生活》中的“文化的内涵”时如果把问题设成:“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因为它根本不富于启发性,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真正的问题是,在教学中学生常常把“狭义的文化”当成“广义的文化”,认为本书讲的就是狭义的文化,所以认为两者都是一样的。实际本书讲解的既不是狭义的文化也不是广义的文化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可将问题换成“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两者是一样的吗?本书中讲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这样的问题难易适中,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就更容易进行有的放矢的思考、而且只要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就能把握“文化的内涵”的准确含义。再如,学习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中关于水解条件的学习,将问题设成:“通过分析常见的盐,总结得出什么类型的盐能发生水解?”就比为“学过的哪些盐能够发生水解?”或“什么类型的盐能发生水解”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2.所设问题要表述准确。对问题准确无误表述的好处在于能节约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时间、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的确立、能指导学生探究方法的选择。问题表述不准确主要体现在概念界定不清、知识表述不全、语言表达不准、问题要求不明、内容逻辑无序等等。

例如:高中化学的浓硫酸性质课案中,做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之后,教者意欲引导学生对“浓硫酸性质”的认识、理解和归纳,若抛出“浓硫酸有哪些性质?为什么会有这些性质?”这样的问题就显得跨度过快、难度过大,不好把握,思考起来有些困难。如果换成“结合实验分析发生了哪些现象?分别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有哪些不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较好地为学生开启思路、领悟知识、探究根本起到了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探究问题的同时顺利完成对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再如,在高中政治特别是课案主观题设问中,我们要明确“问什么”,“用什么答”,学生据此确定“答什么”,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在具体设问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设问的各种指向:一是思维指向,即明确“是什么”型、“为什么”型还是“怎么办”型。二是知识指向,即明确要求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知识作答;有些题目还明确要求用某个模块的某一具体知识(点)进行回答。三是主体指向,即明确设问是否有特定的主体限制。特定的主体在政治生活中主要有党、政府、人大、公民、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在经济生活中主要有国家、企业、劳动者、消费者、农民等。另外,我们在设问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一些其他指向,如设问是否要求结合材料,设问有否针对特定的事件和现象等。学生若明确了设问的各种指向要求,其实也就基本上知道了这个题目该答什么,答题的针对性自然就能提高

3.所设问题要层次分明。学生的思维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所以课案中所设问题必须条理清晰,不能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一般的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因此,在课案的问题设计中要注意所设问题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便于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彻底解决问题的疑惑。从而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化学学习中关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一般设问层次要由现象到性质、由性质到应用和保存等。所以在设问时可以经常以:“发现了什么现象?可能有什么性质?可能有哪些应用?”等等。

再如,“怎样看待当前出现的腐败现象?”这是当前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学生很难把这一范围较大、内涵较深的问题回答清楚。提问时可采取以下两问:第一问是“举出你身边发生的一件事,如何用哲学的方法论中的观点来看待其优点和缺点?”让学生从自身体会分析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地看待,同时分析是优点大于缺点还是缺点大于优点,从而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掌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道理,学会认识事物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流等。进而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问“你是如何看待当前出现的腐败现象?”。这样的分步设问、分层设疑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的实效性和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如果在课案编写中设计的问题难易适中、表述清晰、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规律和探究能力,就能给学生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知识、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宫丽霞.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成材—实施“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J].辽宁教育,2014(22).

[2]王敏.浅谈“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改革模式[J].新课程,2010(12).

[3]吴冬香.政治课堂提问要处理好五对关系[J].人民教育,2012(10).

(作者单位:辽宁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

作者:岳影 黎容武

第二篇: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的问题探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个世界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型人才,而是具有创造力的全面性人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切入对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就我国当前教育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全面发展;教育现状

一、 引言

全面性这个问题折射到教育领域就是不能让学生“死学习”、“只学习”,而是要教会学生灵活学习、探究学习。在社会主义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培养迎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课堂教学工作要推陈出新,就必然要立足于当前教育发展的现状,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推进探究性课堂,不仅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运转。

探究性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师不再局限于课本,学生不再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的探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是有很大用处的。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作者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二部分是就我国当前教育现状对改进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提出的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

二、 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应试教育阻碍学校政策

中国的科举取士制度延续了几千年,虽然为历朝历代都选拔了不少人才,但它确实禁锢了考生的思想,阻碍了治学的政策。当今社会亦是如此,应试教育的现状让很多学校单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发展。他们只为了学生的成绩,强迫学生进行思维定式的学习,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高中数学的课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应试教育的现状又使得学校的政策对探究性课堂非常不利。一些学校不开设探究性课堂或者很少开设,甚至将探究性课堂变为传统课堂,这样的做法不论是对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没有好处的。学校为了升学率不仅会抑制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发展,还会抑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 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高中数学教师的观念比较落后,还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中,对探究性课堂还没有完全接受,还不够重视。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是有的教师却“放任自流”,让学生们自己随意进行,不给学生任何指导和指示,这样会使学生很茫然和盲目的进行探究性学习。有的教师会将探究性课堂变为传统课堂进行讲授,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有的教师甚至将探究性课堂作为自习课,让学生们埋头于题海。这些做法统统是与探究性课堂原本的目的相悖的,这样只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更有甚者,一些高中数学教学,对探究性课堂直接持反对态度,认为不应该开设探究性课堂,认为传统教学才更适合高中数学。

(三) 学生态度不端正

高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已经思维定式的东西也是很难改变的。他们可能一时半會儿还适应不了探究性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毕竟从上学以来,就很少接触探究性课堂。因此,很多高中学生在探究性课堂上开小差,不好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经常走神。在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中,甚至有的学生只顾埋头做题,不听老师的指导,一味地做题。除此之外,很多学生从心底里觉得探究性课堂不重要,听不听无所谓,从而在课堂上有所懈怠。学生们这样不端正的态度,也使得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很难有更好地发展。

三、 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 学校制定合理政策

为了促进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更好、更快发展,学校应该是领军人物。学校要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套,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适应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现状的政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增加探究性课堂的课时量,给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也打破应试教育的枷锁,进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学校还可以举办动员大会,宣传探究性课堂的重要性和它的一系列好处,从而在全校推广探究性课堂。学校首先要做到对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重视,才有可能引起教师和学生对探究性课堂的重视。学校制定合理的政策,可以有效地促进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发展。

(二) 教师改变教学观念,重视探究性课堂

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逐步接受探究性课堂。高中数学教学固然有其传统性,需要传统教学,但是也要推陈出新,这个探究性课堂就是“新”,所以教师们也要学着接受和改变。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探究性课堂,要认真负责,在探究性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探究性课堂结合起来,让数学变得有趣,让学生们对数学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思维。教师从自身做起,重视探究性课堂,会使探究性课堂更好发展。

(三) 学生端正对待探究性课堂的态度

高中学生要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学生们要端正态度,在探究性课堂中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课堂节奏,不开小差,积极进行思考,进行探究。除此之外,学生要在课堂外与老师尽可能进行交流和讨论,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从而更多的了解探究性课堂。学生在数学探究性课堂中要充分利用探究性学习的机会,开拓思维,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究性课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下,探究性课堂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潮。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型人才,需要探究型人才。探究性课堂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利,对教师的教学改进也有很大作用,甚至可以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在推进探究性课堂的过程中,首先,学校要重视起来,制定合理政策;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最后,学生要端正态度,主动学习。三者共同努力,促进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桂花.高中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模式与策略初探[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2]魏常安.高中数学课堂的探究性学习[J].学周刊,2014年.

[3]李超权.高中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年.

作者简介:

杨艳霞,重庆市,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

作者:杨艳霞

第三篇:问题教学下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高中数学的抽想性和逻辑性是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常常让学生望而却步。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多种情况在催生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脱颖而出,成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作具体探究。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数学 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中数学教学已经不再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要求,还需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但是,目前高中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觉得数学知识较难,不愿意学习;部分学生虽然主动探究,但是不得要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直接影响着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有效转变教学的现状,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很有必要。

一、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突破传统教学方式限制

数学这一节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充分掌握这一学科。但高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接受所学习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课堂教学需求,填鸭式教学的枯燥乏味使得学生越来越难以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并且会逐渐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而引入问题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简化复杂的高中数学问题,使得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提高其接受新知识的效率。

(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属于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数学倍感吃力,尤其是课堂教学环节,更能够体现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法,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彻底解决课堂教学氛围沉闷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有效提升自我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问题导学法的具体应用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就目前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的情况而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需求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的成长而言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教学引导的初始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情况,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在问题情境的吸引下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点。

2.加强对有效性导学问题的设计,逐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首先,在问题难度上,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不同教学环节的导学需要,设计出具有梯度性、递进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递进式问题驱动下,切实激活自身数学潜能,充分融入知识学习、问题解答之中,不断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其次,在问题掌控上,应该坚持服务教学的原则,充分体现出问题的针对性、实用性,使不同教学环节的数学问题都能紧密衔接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让所有导学问题都能充分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服务于教学效率提升。最后,在问题落实上,尽量落实情境指引原则,使不同导学问题与具体教学情境相契合、相关联、相对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融入具体教学情境,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迫切的欲望开展数学学习,切实增强其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随机概率事件”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学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开展探究,进行分析,获得理解。具体导学过程为:首先,随机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对每一个小组提出对应现实问题,组织其开展协作探究,交流研讨。接着,下发导学任务:A小组学生整理记录上周天气变化情况,包括气温、晴天、雨天等数量及变化;B小组开展实践,统计一枚硬币投掷后“字面”和“花面”出现次数;C小组统计太阳在每天不同时段的变化情况……面对不同小组的导学问题,学生兴致盎然,积极行动,问题导学法的作用也得到了切实发挥。

3.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借助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就必须要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明确教材中所存在的难点与重点内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为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充分明确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构建出一个与之较为匹配的教学情境,并以此作为知识点的导入环节。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确保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合理科学,并且具有较强和明确的引导性。

以高中数学知识《集合》为例,教师在进行该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可以以一个手机商店为例,将手机商店中的所有手机看作是一个集合,商店中有哪些手机参与了降价活动,有哪些手机沒有参与降价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交集和并集的概念,相对于直接、生硬的为学生讲解抽象的集合概念,这一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掌握教学内容,通过构建科学合理、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借助适当的引导性问题,深化学生对于集合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语:数学作为高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升高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并加强归纳总结和检测工作,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起阳.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8(01)

[2]江萍萍.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学生学习可持续措施研究[J].华夏教师.2018(08)

作者单位

(陕西省城固县第二中学;陕西;城固;723200)

作者:廖发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下一篇:云南城乡统筹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