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具情感化设计论文

2022-05-03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器具情感化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为了在文化創意视角下满足年轻人在生活中感受家的温暖以及归属感需求,并对快节奏生活下的日常烹饪起到实际的帮助作用。通过情感化设计思路及情感化的融入创新现有厨房烹饪电器产品,来满足现代年轻人在繁重的生活状态下满足日常饮食制作方面的需求。

器具情感化设计论文 篇1:

文化创意视角下的便携烹饪电器设计研究

摘要:为了在文化创意视角下满足年轻人在生活中感受家的温暖以及归属感需求,并对快节奏生活下的日常烹饪起到实际的帮助作用。通过情感化设计思路及情感化的融入创新现有厨房烹饪电器产品,来满足现代年轻人在繁重的生活状态下满足日常饮食制作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文化创意视角;烹饪电器;创新设计;交互体验

0 引言

随着大量的年轻人进入到工作岗位,走出校园后的生活中便离不开自己动手烹饪食物,对于便捷的厨房烹饪电器的需求明显增加。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日益增大使得这一年轻群体内心强烈渴望归属感和生活仪式感。同时,他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最大化的满足健康饮食生活的需要。在快速发展的城市进程之中通过运用情感化设计理念、比较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等设计学研究方法抓住年轻人对厨房烹饪电器的需求,创造出符合独居青年人真实有温度且具有情感寄托内涵的系列化厨房烹饪电器产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厨房烹饪电器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往发展快速的一线城市,大多数刚入职场的年轻人难免要体验一段时间相对紧凑的生活以及高强度和快节奏的工作,繁华城市的异乡人多少会渴望温暖和城市“归属感”。离家外出漂泊年轻人的归属感需求不仅是社会所需要给予帮助,同时在产品设计层面同样可以做一些工作给予辅助,例如运用设计手段完成符合目标用户群体需要的厨房烹饪电器来满足现代年轻人不固定生活状态下日常饮食制作方面的需求。通过对年轻人的这一群体的厨房家居产品情感化理念及用户体验的深入研究,设计出更加适合和满足年轻人群体饮食制作和日常餐饮需求的厨房烹饪电器产品,并把这套饱含“情感化设计”的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目前针对于这一群体有很多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有从年轻人居住动态、现状群体构成梳理进行研究,也有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的,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从年轻人群体的城市认同与其社会心理融合来探索。还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研究了这一年轻群体在社会上的角色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其中有学者提出并研究对于年轻人异地工作环境下基于共享厨房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研究,并通过这一设计研究来解决这一群体在生活饮食上的需求和痛点。接续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于这一群体生活饮食方面的厨房家居产品设计还尚有较宽阔的探索空间。现在国内外研究厨房家居产品的设计和服务有很多,国内家居研究领域的专家杨菲、卢金敏、肖丽在“基于用户体验理念的家居产品创新研究”一文中提出来的,提出符合用户行为需求的服务设计系统,用服务设计的方法运用在厨房家居上面,目前国内互联网大环境下无论是单一产品的设计还是服务流程的设计都很多都基于互联网背景,越来越多的人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植入产品之中,增加更多交互理念和网络在线功能使其更加具有多元化、情感化、功能化。在国内还有学者提出了“慢设计”理念的厨房家居产品研究,该理念的提出主要是从社会的经济方面和个人的情感方面阐述了将“慢设计”引入到厨房家居设计中的必要性和方法应用。并且该理念提出四个重要角度来表现厨房家居的设计要素,这四个角度分别是情感方面、文化方面、自然方面和体验方面。以这四个角度为基础开发出适合用户情感需求的产品。

国外设计师提出来厨房家居电器中将“为人”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进一步体现产品设计的人性化,通过肌理、外观、材料、视觉等来表现拉近人与产品的距离从心理上接受该产品。在前两年米兰EuroCucina国际厨房展上以“设计创造故事和新体验”为主题,展现了在未来生活中厨房设计理念上的巨大变革和反差。此外,“智能化”和“绿色设计”还有“极简”设计的理念也在国外厨房家居产品的设计研究中为重要理念。其中智能化厨房家居的构造也在不断的更新迭代,通过远程终端实现了智能厨房。在当前国外的一些主流设计中大多数是采用“绿色设计”的切入面进行探索厨房家居的设计,融入了传统的厨房家居产品的具体特点从而对其进行绿色设计的方法研究。其中日本的“极简设计”以简约、实用、情感化、人性化的创意锅具赋予与众不同的设计感。这种设计方法和理念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烹饪体验,而且能够激发用户的生活热情和对厨房用品“情感”的追求。

通过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对于家居产品的设计还是比较传统,在厨房烹饪电器的设计方面给为注重其功能性,对于厨房家居中锅具和炊具类的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方面还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市场上以“高颜值”为主厨房烹饪电器产品有着很高的热度,其打破常规设计风格和理念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感受提升产品和使用者之间的距离感更加贴近生活。此外,在国外的一些厨房烹饪电器产品主要就是以极简舒适和细节关怀为主要设计亮点,尤其是日本、荷兰等国家的设计师们对于厨房环境中进行了很多有趣实用的产品创新。这值得我们思考,并针对不同人群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感受进行创新性设计。

二、设计创新的机会表述

通过对厨房烹饪电器产品研究现状的分析,接下来便需要带着思考对产品展开有针对性的调研。经过实际的问卷调研、用户访谈调研等形式获取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明显的分布趋势和可参考价值。超过80%的调查者觉得在出租房内做饭是不便利的,他们的居住场所多大厨房狭小或是没有单独的厨房,空间和经济条件也不允许置办太多种类的厨房电器,由于居住场所的不长期固定,在需要搬家时自购厨房炊具在来回搬运的过程中就会感到很是繁琐,年轻人对于一件兼顾功能和颜值的烹饪电器需求最为迫切。在外工作漂泊的年轻人常常会有“想家”的情绪,想念家人做的饭菜,也希望自己可以通过烹饪做出一份丰盛可口的食物,这种情感的需求在当前调研到的产品中并未得到充分地体现,日常“忙”在情感上没有很好的被满足,同时也证实了该研究方向的现实性。

现有厨房烹饪电器产品在材质方面比较单一,市面上大部分为年轻人设计的厨房烹饪电器多使用塑料材质,容量较小且售价往往不高,较为单一的功能也让其使用感受一般。在细节方面存有较大提升空间,以锅具为例,目前锅具细节处理不够,导致年轻人使用时感受不到其用心和用户指向性,用户体验感一般。目前市面上的锅具多以锅体、把手及锅盖组成,缺乏新颖的形式,然而以个性化主流的年轻人希望拥有特别的、有新意的产品。由此可以明确新产品的需求点在造型上的特色有新意,突破传统的形式,体现出鲜明的创意和特点。细节部分处理精致,在细节处理方面还需要考虑到可视化上盖设计、防滑硅胶底座、隔热防烫把手、采用分体式结构并可直接将锅端上桌。简单的使用方式及优秀的收纳整理功能,同时增加联网智能服务功能,增加提醒、记忆、预约等功能让烹饪更为轻松。

三、情感化融入及设计描述

(一)情感化的融入

在制作饮食过程中对于厨房家居的选择上使用上有很多需求和痛点。在设计流程中根据用户画像和用户旅程图对用户的调研分析发现了在传统厨房家居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痛点,针对该人群在生活饮食上的问题进行相关设计并且在传统的设计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最佳的用户的使用感受。

情感化的设计是在设计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都具有一种情感体验上的特殊理解,是一种特殊的设计方法,而这种设计方法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色彩、造型、纹理等多样化要素,将独特的情感融合到设计作品当中。使得用户在使用感受上达到最佳体感,在不断使用过程中激发人的想象、联想、以至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精神层面愉悦感受和情感上的满足。

融入情感故事:古代放饭的盒子叫“食盒”,大多是方形。宫廷里或者大户人家用圆形的被叫做“捧盒”因为在手里“捧”着,因此得名“捧盒”。是人们传递爱意情感的一种工具。在中国古代的生活里有一种生活场景就是家里的孩子、丈夫或者亲人,只要需要送饭或者传递美食的时候就会用到“食盒”这种“食盒”在古代社会生活中说是装饭用的,但也是一种寄托感情的媒介,在设计中尝试融入食盒的元素样式和功能。

(二)设计描述

产品类型:经调研市面上最主要的锅型主要为炒锅、炖锅、煎锅、煮锅等,对于独居年轻人,首先考虑最基础的烹饪方式即炒、煎和煮。

产品材质:市面上大多数锅是合金、不銹钢和陶瓷材质,他们分别出现粘锅、导热慢、塑料味道重掉漆等问题。因此我们将采用不粘耐磨层+合金+进口陶瓷釉从内到外。

产品尺寸:锅具尺寸在20cm至40cm不等,最常见的为32cm-35cm,本设计考虑用户,将尺寸暂定为22cm-26cm左右。

产品风格:以“情感化”为导向,设计符合年轻人的需求,系列的辅助产品材质尽量使用特殊硅胶等材料,在产品配色上采用年轻人喜欢的主打色。

智能化应用:采用产品+APP形式,可提供提前预约、分享饭圈等服务

多功能便携电子锅以及系列辅助产品,在已有的互联网智能和“为人”设计的理念下再将网络在线功能和交互设计结合起来,将绿色和可持续化设计注入该设计满足该用户群体更多需求,运用服务设计中用户需求分析进行设计,最大化的提高用户体验感受。在原有传统烹饪锅具的基础上给予创新设计,既满足独居青年需要便携和基础烹饪又在搭载在线APP实现电子智能交互的用户体验感受。使得当代年轻人更加健康合理饮食。在线配送、选购精加工食材、查询菜单、提供每日搭配、可匹配共同话题用户在线交流,在独居的生活中增加情感交流,使产品具有温度和情感化。同时搭配系列产品衍生,在使用锅的同时配有一系列炊具,使用便携好收纳。在产品完成后设计独有的LOGO标识和包装,配备完整的视觉识别设计。

四、厨房电器的设计实现

通过前期大量的总结调研,运用服务设计和产品设计的手法,针对厨房烹饪电器产品类别中的锅具进行设计,产出大量草图方案进行选择和构思,为进一步深化方案做前期准备。

深化方案采用以“情感化”理念为设计思路,经大量调研市场现有厨房家具产品中,锅具的设计、分析人和产品的痛点,发现问题并进行创新设计。从外观上,采用“古代饭盒”的主要形态,借鉴我国的古代饮食和古代厨具产品的文化传承。细节和配色上更加现代化,在具有古代文化的形态基础上增加现代时尚元素。该产品具有煮、炒、煎、蒸刷等基本的功能外,在材质上进行了创新。采用“芯”型合成材质内置合金外置陶瓷釉面耐高温耐腐蚀不易氧化陶瓷,使其具备零“毛孔”不沾性能,比传统的陶瓷锅导热更快,功能上具有蒸汽聚能循环烹制,受热更均匀。同时配有辅助器具方便使用,打破一定的空间限制。另外把手可收缩、拆卸,可秒变餐具,叠加收纳更人性化。增添互联网智能APP承载,实现采购,交流菜谱等多样化情感生活。

用户通过连接APP与产品,实现在线采购精加工食材,通过APP选择菜谱和制作,用户可时实接收提醒,不遗漏任何步骤。然后,用户根据需求选择锅具,制作完成后可拆卸把手秒变餐具,完成后可拍照分享,进行情感交流,使用完成后冲水洗净,特殊材质内外不粘,提高用产使用感受。搬家或携带过程中可拆卸叠加收。

五、结论

文化创意视角下的产品设计需要以人为中心,不断了解这目标用户群体在外租房做饭过程中的使用的厨房烹饪电器产品的痛点,以此找到产品创新的机会点。通过对传统饮食烹饪器具的分析与研究,挖掘出传统文化中所对应的情感内涵,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器具之中,使其产生合理有效的情感化作用。研究对于其他类型的烹饪电器产品所列较少,后续可围绕厨房烹饪器具中的其他类别展开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罗胤.现代家居产品的感性设计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2(05):113-114.

[2]李秋雯.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情感化理念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20(20):82-83.

[3]张长涛.智能家居产品设计趋势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05):88-89.

[4]罗成彬,向德体.探讨智能生态厨房电器中的情感化设计[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2):142-143.

[5]于连杰.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22):40-41.

[6]张晓琴,刘子建.针对老年群体的厨房家电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0(11):68-69.

[7]崔敦睿,万千,宋莎莎.基于老年用户心智模型的厨房家具设计研究[J].林产工业,2020,57(11):27-31.

[8]魏璐璐,张寒凝.基于无意识设计的设计应用研究[J].设计,2020,33(23):126-128.

基金项目: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应用型科研项目(编号:2021yyx-yb26)阶段性成果。

作者:于程杨 王惠珍

器具情感化设计论文 篇2:

文化创意视角下的便携烹饪电器设计研究

摘要:为了在文化創意视角下满足年轻人在生活中感受家的温暖以及归属感需求,并对快节奏生活下的日常烹饪起到实际的帮助作用。通过情感化设计思路及情感化的融入创新现有厨房烹饪电器产品,来满足现代年轻人在繁重的生活状态下满足日常饮食制作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文化创意视角;烹饪电器;创新设计;交互体验

引言:

随着大量的年轻人进入到工作岗位,走出校园后的生活中便离不开自己动手烹饪食物,对于便捷的厨房烹饪电器的需求明显增加。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使得这一年轻群体内心强烈渴望归属感和生活仪式感。同时,他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最大化的满足健康饮食生活的需要。在快速发展的城市进程之中通过运用情感化设计理念、比较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等设计学研究方法抓住年轻人对厨房烹饪电器的需求,创造出符合独居青年人真实有温度且具有情感寄托内涵的系列化厨房烹饪电器产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厨房烹饪电器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往发展快速的一线城市,大多数刚入职场的年轻人难免要体验一段时间相对紧凑的生活以及高强度和快节奏的工作,繁华城市的异乡人多少会渴望温暖和城市“归属感”。离家外出漂泊年轻人的归属感需求不仅是社会所需要给予帮助,同时在产品设计层面同样可以做一些工作给予辅助,例如运用设计手段完成符合目标用户群体需要的厨房烹饪电器来满足现代年轻人不固定生活状态下日常饮食制作方面的需求。通过对年轻人的这一群体的厨房家居产品情感化理念及用户体验的深入研究,设计出更加适合和满足年轻人群体饮食制作和日常餐饮需求的厨房烹饪电器产品,并把这套饱含“情感化设计”的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目前针对于这一群体有很多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有从年轻人居住动态、现状群体构成梳理进行研究,也有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的,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从年轻人群体的城市认同与其社会心理融合来探索。还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研究了这一年轻群体在社会上的角色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其中有学者提出并研究对于年轻人异地工作环境下基于共享厨房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研究,并通过这一设计研究来解决这一群体在生活饮食上的需求和痛点。接续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于这一群体生活饮食方面的厨房家居产品设计还尚有较宽阔的探索空间。现在国内外研究厨房家居产品的设计和服务有很多,国内家居研究领域的专家杨菲、卢金敏、肖丽在“基于用户体验理念的家居产品创新研究”一文中提出来的,提出符合用户行为需求的服务设计系统,用服务设计的方法运用在厨房家居上面,目前国内互联网大环境下无论是单一产品的设计还是服务流程的设计都很多都基于互联网背景,越来越多的人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植入产品之中,增加更多交互理念和网络在线功能使其更加具有多元化、情感化、功能化。在国内还有学者提出了“慢设计”理念的厨房家居产品研究,该理念的提出主要是从社会的经济方面和个人的情感方面阐述了将“慢设计”引入到厨房家居设计中的必要性和方法应用。并且该理念提出四个重要角度来表现厨房家居的设计要素,这四个角度分别是情感方面、文化方面、自然方面和体验方面。以这四个角度为基础开发出适合用户情感需求的产品。

国外设计师提出来厨房家居电器中将“为人”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进一步体现产品设计的人性化,通过肌理、外观、材料、视觉等来表现拉近人与产品的距离从心理上接受该产品。在前两年米兰EuroCucina国际厨房展上以“设计创造故事和新体验”为主题,展现了在未来生活中厨房设计理念上的巨大变革和反差。此外,“智能化”和“绿色设计”还有“极简”设计的理念也在国外厨房家居产品的设计研究中为重要理念。其中智能化厨房家居的构造也在不断的更新迭代,通过远程终端实现了智能厨房。在当前国外的一些主流设计中大多数是采用“绿色设计”的切入面进行探索厨房家居的设计,融入了传统的厨房家居产品的具体特点从而对其进行绿色设计的方法研究。其中日本的“极简设计”以简约、实用、情感化、人性化的创意锅具赋予与众不同的设计感。这种设计方法和理念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烹饪体验,而且能够激发用户的生活热情和对厨房用品“情感”的追求。

通过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对于家居产品的设计还是比较传统,在厨房烹饪电器的设计方面给为注重其功能性,对于厨房家居中锅具和炊具类的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方面还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市场上以“高颜值”为主厨房烹饪电器产品有着很高的热度,其打破常规设计风格和理念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感受提升产品和使用者之间的距离感更加贴近生活。此外,在国外的一些厨房烹饪电器产品主要就是以极简舒适和细节关怀为主要设计亮点,尤其是日本、荷兰等国家的设计师们对于厨房环境中进行了很多有趣实用的产品创新。这值得我们思考,并针对不同人群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感受进行创新性设计。

二、设计创新的机会表述

通过对厨房烹饪电器产品研究现状的分析,接下来便需要带着思考对产品展开有针对性的调研。经过实际的问卷调研、用户访谈调研等形式获取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明显的分布趋势和可参考价值。超过80%的调查者觉得在出租房内做饭是不便利的,他们的居住场所多大厨房狭小或是没有单独的厨房,空间和经济条件也不允许置办太多种类的厨房电器,由于居住场所的不长期固定,在需要搬家时自购厨房炊具在来回搬运的过程中就会感到很是繁琐,年轻人对于一件兼顾功能和颜值的烹饪电器需求最为迫切。在外工作漂泊的年轻人常常会有“想家”的情绪,想念家人做的饭菜,也希望自己可以通过烹饪做出一份丰盛可口的食物,这种情感的需求在当前调研到的产品中并未得到充分地体现,日常“忙”在情感上没有很好的被满足,同时也证实了该研究方向的现实性。

现有厨房烹饪电器产品在材质方面比较单一,市面上大部分为年轻人设计的厨房烹饪电器多使用塑料材质,容量较小且售价往往不高,较为单一的功能也让其使用感受一般。在细节方面存有较大提升空间,以锅具为例,目前锅具细节处理不够,导致年轻人使用时感受不到其用心和用户指向性,用户体验感一般。目前市面上的锅具多以锅体、把手及锅盖组成,缺乏新颖的形式,然而以个性化主流的年轻人希望拥有特别的、有新意的产品。由此可以明确新产品的需求点在造型上的特色有新意,突破传统的形式,体现出鲜明的创意和特点。细节部分处理精致,在细节处理方面还需要考虑到可视化上盖设计、防滑硅胶底座、隔热防烫把手、采用分体式结构并可直接将锅端上桌。简单的使用方式及优秀的收纳整理功能,同时增加联网智能服务功能,增加提醒、记忆、预约等功能让烹饪更为轻松。

三、情感化融入及设计描述

(一)情感化的融入

在制作饮食过程中对于厨房家居的选择上使用上有很多需求和痛点。在设计流程中根据用户画像和用户旅程图对用户的调研分析发现了在传统厨房家居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痛点,针对该人群在生活饮食上的问题进行相关设计并且在传统的设计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最佳的用户的使用感受。

情感化的设计是在设计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都具有一种情感体验上的特殊理解,是一种特殊的设计方法,而这种设计方法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色彩、造型、纹理等多样化要素,将独特的情感融合到设计作品当中。使得用户在使用感受上达到最佳体感,在不断使用过程中激发人的想象、联想、以至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精神层面愉悦感受和情感上的满足。

融入情感故事:古代放饭的盒子叫“食盒”,大多是方形。宫廷里或者大户人家用圆形的被叫做“捧盒”因为在手里“捧”着,因此得名“捧盒”。是人们传递爱意情感的一种工具。在中国古代的生活里有一种生活场景就是家里的孩子、丈夫或者亲人,只要需要送饭或者传递美食的时候就会用到“食盒”这种“食盒”在古代社会生活中说是装饭用的,但也是一种寄托感情的媒介,在设计中尝试融入食盒的元素样式和功能。

(二)设计描述

产品类型:经调研市面上最主要的锅型主要为炒锅、炖锅、煎锅、煮锅等,对于独居年轻人,首先考虑最基础的烹饪方式即炒、煎和煮。

产品材质:市面上大多数锅是合金、不锈钢和陶瓷材质,他们分别出现粘锅、导热慢、塑料味道重掉漆等问题。因此我们将采用不粘耐磨层+合金+进口陶瓷釉从内到外。

产品尺寸:锅具尺寸在20cm至40cm不等,最常见的为32cm-35cm,本设计考虑用户,将尺寸暂定为22cm-26cm左右。

产品风格:以“情感化”为导向,设计符合年轻人的需求,系列的辅助产品材质尽量使用特殊硅胶等材料,在产品配色上采用年轻人喜欢的主打色。

智能化应用:采用产品+APP形式,可提供提前预约、分享饭圈等服务多功能便携电子锅以及系列辅助产品,在已有的互联网智能和“为人”设计的理念下再将网络在线功能和交互设计结合起来,将绿色和可持续化设计注入该设计满足该用户群体更多需求,运用服务设计中用户需求分析进行设计,最大化的提高用户体验感受。在原有传统烹饪锅具的基础上给予创新设计,既满足独居青年需要便携和基础烹饪又在搭载在线APP实现电子智能交互的用户体验感受。使得当代年轻人更加健康合理饮食。在线配送、选购精加工食材、查询菜单、提供每日搭配、可匹配共同话题用户在线交流,在独居的生活中增加情感交流,使产品具有温度和情感化。同时搭配系列产品衍生,在使用锅的同时配有一系列炊具,使用便携好收纳。在产品完成后设计独有的LOGO标识和包装,配备完整的视觉识别设计。

四、厨房电器的设计实现

通过前期大量的总结调研,运用服务设计和产品设计的手法,针对厨房烹饪电器产品类别中的锅具进行设计,产出大量草图方案进行选择和构思,为进一步深化方案做前期准备。

深化方案采用以“情感化”理念为设计思路,经大量调研市场现有厨房家具产品中,锅具的设计、分析人和产品的痛点,发现问题并进行创新设计。从外观上,采用“古代饭盒”的主要形态,借鉴我国的古代饮食和古代厨具产品的文化传承。细节和配色上更加现代化,在具有古代文化的形态基础上增加现代时尚元素。该产品具有煮、炒、煎、蒸刷等基本的功能外,在材质上进行了创新。采用“芯”型合成材质内置合金外置陶瓷釉面耐高温耐腐蚀不易氧化陶瓷,使其具备零“毛孔”不沾性能,比传统的陶瓷锅导热更快,功能上具有蒸汽聚能循环烹制,受热更均匀。同时配有辅助器具方便使用,打破一定的空间限制。另外把手可收缩、拆卸,可秒变餐具,叠加收纳更人性化。增添互联网智能APP承载,实现采购,交流菜谱等多样化情感生活。

用戶通过连接APP与产品,实现在线采购精加工食材,通过APP选择菜谱和制作,用户可时实接收提醒,不遗漏任何步骤。然后,用户根据需求选择锅具,制作完成后可拆卸把手秒变餐具,完成后可拍照分享,进行情感交流,使用完成后冲水洗净,特殊材质内外不粘,提高用产使用感受。搬家或携带过程中可拆卸叠加收。

五、结论

文化创意视角下的产品设计需要以人为中心,不断了解这目标用户群体在外租房做饭过程中的使用的厨房烹饪电器产品的痛点,以此找到产品创新的机会点。通过对传统饮食烹饪器具的分析与研究,挖掘出传统文化中所对应的情感内涵,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器具之中,使其产生合理有效的情感化作用。研究对于其他类型的烹饪电器产品所列较少,后续可围绕厨房烹饪器具中的其他类别展开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罗胤.现代家居产品的感性设计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2(05):113-114.

[2]李秋雯.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情感化理念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20(20):82-83.

[3]张长涛.智能家居产品设计趋势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05):88-89.

[4]罗成彬,向德体.探讨智能生态厨房电器中的情感化设计[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2):142-143.

[5]于连杰.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22):40-41.

[6]张晓琴,刘子建.针对老年群体的厨房家电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0(11):68-69.

[7]崔敦睿,万千,宋莎莎.基于老年用户心智模型的厨房家具设计研究[J].林产工业,2020,57(11):27-31.

[8]魏璐璐,张寒凝.基于无意识设计的设计应用研究[J].设计,2020,33(23):126-128.

基金项目: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应用型科研项目(编号:2021yyx-yb26)阶段性成果。

作者:于程杨?王惠珍

器具情感化设计论文 篇3:

儿童听诊器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摘要:基于对情感化设计的理论探究,对儿童听诊器进行再设计,降低医院就诊对患病儿童造成心理压力,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深入分析儿童群体的用户需求,以唐纳德·诺曼的情感化设计理论为基础,将情感化理论与医疗用品设计的现状结合,进行设计应用的方法分析。设计出一款新型儿童听诊器。通过对儿童听诊器的设计实践与对情感化设计的理论的分析整合,阐释了在儿童医疗用品设计领域关怀用户心理的设计方式,为当下的设计者如何将情感化设计应用到儿童医疗产品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儿童心理医疗产品用户需求关怀方式

引言

在19世纪,包豪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认为以人为本、探索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是设计的根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进步,设计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和尝试,时至今日,设计的标准越来越趋向于融合理性与情感、既不过度装饰也不完全机械化的平衡点。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理念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情感化设计旨在扭转功能主义设计观中技术凌驾于用户情感之上的局面,使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Product-centered Design)回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因此,情感化设计其实是进一步分析和发掘用户需求的理论。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医疗产品领域的发展,随着近年来智能医疗的逐渐普及,各种新技术也开始应用到医疗产品中,不断加速着医疗产品的革新。医疗产品的智能化、人性化也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医疗产品的发展方向与情感化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不谋而合,产生了跨领域创新的可能性。而在2021年的两会中,提到了医患矛盾问题以及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更体现出医院环境中人们普遍压力较大的现状,尤其对于人数短缺、需要面对儿童患者的儿科医生来说更是如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任重道远,这其中也需要情感化设计的参与。

一、儿童医疗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现状

医疗产品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产品,主要以实现诊疗功能为第一优先级,虽然近年来不断有例如医疗机器人等创新的医疗器械出现,这些新的医疗器械依托于新技术,也实现了情感化设计,但当下更为常见的传统医疗产品如听诊器、注射器、血压计等,其设计风格仍然普遍偏向于理性、简洁、工业化,从儿童患者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儿童医院的常用医疗器械依然是成人适用的尺寸和材质,具有严肃、冰冷,重视功能主义且缺少情感化关怀的特点,而这些医疗产品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是直接接触儿童,更容易为他们带来感官上的不适。

本课题针对医院中用于服务儿童患者的听诊器这一医疗产品进行情感化设计,主要面向的人群是0岁到10岁之间的儿童患者。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可得知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理、心理两个方面都比成人更加敏感和脆弱,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具有情绪多变、交流难度高、对疾病缺乏了解、对陌生的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具有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等特点。

事实证明,医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关注、贴心的服务,都能够对儿童产生良好的康复效果,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2]。因此,从医疗产品改良的方面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不仅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还可以为当下的年轻父母减轻一定程度的负担、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能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保驾护航。

二、目标人群的需求层次分析

唐纳德·诺曼在《设计心理学III》中写道,“认知赋予事物以意义,而情感赋予其价值”。情感是认知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最能表达对用户群体的关怀、体现文化附加值的重要环节。在实际设计中,他将参与在设计中的情感因素分为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三个层次,书中称其为“设计的三个层次”,也被稱为“用户需求三层次”,是情感化设计领域被广泛认同的经典理论,这三个层次可被概括为与生俱来的本能、身体运作的行为和大脑经验的反思三方面。

(一)本能层

本能层的情感来自于人们最直观的感知,这种情感没有文化背景的限制,而是植根于人们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从这一层面分析,儿童感知事物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手段[3]。

这一方面已经有设计师作出了情感化的尝试,例如纽约Presbyterian Morgan Stanley儿童医院的CT扫描仪,这一医疗用品设计以“海盗船”为主题,通过一系列装饰手法,把半封闭的扫描仪改造成具有童话风格的形态,迅速引发儿童的兴趣,使其对医疗产品产生认同感,从而达到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的目的,如图1。

又例如针对儿童设计的Buzzy玩具注射器,这是一种医疗辅助止痛器械,其外观被设计成小动物的形态,能够发出震动和嗡嗡声,除了一定程度上掩盖注射器针头、转移儿童对注射的恐惧之外,在注射完毕之后,它还可以发出冷气减轻注射处的疼痛感。设计师主要抓住视觉、触觉两个基准点来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

(二)行为层

行为层的设计主要通过对产品功能的设计使人感受到互动情感,从产品的易用性、用户与产品进行交互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受出发,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医疗用品的行为层设计中,产品所面向的使用者和被使用者都是人[4],因此这一层面的设计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1.从使用者(医生)的互动方式上进行改良设计;2.以被使用者(儿童)的互动方式为主要设计点。

例如PediSedate,这是一款由牙科医生设计的儿童麻醉游戏机,其形态如同游戏头盔与氧气面罩的结合,能够让孩子在玩游戏、听音乐的愉悦状态中接受麻醉,能够避免麻醉过程中逐渐失控的恐慌感,这是一种引导儿童注意力转移的设计方式,如图2。

类似的注意力转移与替代设计还有以色列设计师ido abulafia设计的Pick,这是一个由针筒组成的彩蛋玩具,儿童参与到彩蛋玩具拆装的过程中,当玩具组装成针筒时,儿童也对这一医疗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以此来消除儿童的对医疗器械的陌生感,激发儿童探索和尝试的意愿。

这两例的设计主要针对被使用者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往往面向4-10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学龄前与学龄中,认知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已经摆脱了完全由本能判断的阶段,在与客观事物接触的过程中,会逐渐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5],能够通过与产品的互动提升参与感。

(三)反思层

反思层根植于目标人群的思想文化背景,所触发的情感是人们被一件产品引申的记忆或感悟。这一层次的情感与本能层与生俱来的情感来源不同,反思层的大脑活动来自于生活中重新认识某一事物并形成印象的过程。相对于儿童,成人更有意愿去探索那些违反本能的事物,例如人们并不会生来就喜欢冰冷的医用器械,但成人经过思考,迅速理解产品的意义之后,为了满足治愈疾病这一更迫切的需求,成人可以依靠自制力克服自身的抗拒。《设计心理学III》中提到这种现象,认为这是一种在本能层次上负面、反思层上正面的情况。儿童由于阅历相对于成人较为浅显,其思维的成熟尚且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能否做到让反思层情感压过本能层是不确定的。由此可以得知,相比于理性的思考,感性的印象将成为更容易打动他们的因素,因此针对儿童群体的情感化设计会更加偏向对感性的印象的发掘。

例如设计师Kong Duck Young设计的儿童体外触碰式体温计Lunar Baby Thermometer,这种温度计的操作方式需要家长把体温计夹在手指中间,然后放在儿童的额头上,这样的操作方式会唤起儿童对于家长的爱抚所具有的记忆,对儿童的心理起到关怀作用,如图3。

用户需求的三层次有着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关系。理论上说,往往是基于本能层的设计元素最先刺激到用户的情感,其后用户会从产品的功能层出发考虑自身需要,而当反思层的情感占据用户的内心时,前两个层面的设计优良與否都不再重要。因此有反思层高于行为层、行为层高于本能层的结论。但在实际设计中,由于儿童群体的特殊性,这三个方面的层级不再分明,任一方面的侧重都能够引发不同的关怀体验,因此在后续设计中,需要在三者之间寻求一种新的平衡。

三、儿童听诊器的情感化设计实践

本课题将以行为层的功能改进为基础,对听诊器的外观从视觉(形态、色彩)和触觉(材质)两个方面统一改良,最后加入引导情感的细节设计,从而对听诊器进行设计创新。

(一)产品功能的改进

由于医疗听诊器的专业性,在功能方面的改进将主要从使用者(医生)角度进行考虑,通过对产品功能进行改良,优化使用者的操作模式、提高使用效率,令被使用者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目前最常见的传统听诊器主要由金属耳件、听头,以及连接两者的导管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听头贴近患者的心脏位置,由心音引发听头膜片振动,再经过导管将心音传递到耳件,医生依据听诊器直接传达的心音信息进行诊疗。这种传统听诊器存在的问题有:1.整体形态复杂累赘;2.接触皮肤的拾音部分材质主要采用金属,不仅听头的冰冷感会刺激患者,听音部分的耳件对于医生来说也非常坚硬,入耳感受并不舒适;3.只能把心音信号传递给一人,不能进行声音信号的保存,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现场判断,无法共享,不利于数据收集和客观评价。

但由于传统听诊器的各个部件各有必要的功能,如果不将其基础功能进行改造升级,很难改变其现有的形态。因此,本产品将基于功能改进的前提下,对听诊器的外观进行统一的改造。

在功能方面,本产品将舍弃传声胶管这一部分,采用近年来逐步完善的无线蓝牙听诊技术,通过蓝牙技术取代胶管来传递心音信号,经过前期文献查阅,实验证明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听诊器信号清晰,能为更多复杂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6]。相比传统听诊器,蓝牙听诊器具有以下优越的特性:1.实现了无线传输功能;2.通过主控芯片,可以实时记录医生听到的心音信号,避免了医生反复确认一段心音的麻烦;3.能够进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与电脑端、手机端设备同步数据的功能,同时借助主机软件,能够实现进一步的数据可视化以及数据共享等操作。这些特性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捕捉心音、获取数据,有效提高诊疗效率,减少治疗花费的时间,降低约束儿童配合治疗的难度。同时,数据可视化、多台设备共享数据的功能,也方便家长了解和保存孩子的诊疗信息。

(二)产品形态与色彩设计:关怀用户需求的“减法”

产品设计中最直接体现情感化应用的方面就是产品的外观设计。现有研究证明,人的认知经验信息80%都来自视觉[7],而在产品外观设计中,形态、色彩两个元素是影响用户视觉感受的首要因素。

1.形态。诺曼认为,比起理性的思考,情感更能够帮助人们快速做出决定,越简单、纯粹的设计,越能激发人们单纯的情感。复杂的形态不仅对于儿童来说难以迅速理解,也难以传达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关怀。大部分儿童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成人可以理解的治疗手段、医疗器械对儿童来说更多属于未知事物,难以让儿童从现有的知识储备中寻求到理解和认同。当儿童对某个事物没有概念时,只有在家人多次告知后才逐渐认识某事物[1]。然而对于生病中情绪低落的儿童,进行理性交流的难度较大。

此时,与自身定位相近的事物更容易给予儿童亲切感,例如儿童与儿童之间进行交流往往比儿童与成人之间交流更加容易,儿童也更容易对同龄人、对符合其年龄的物品产生信任和亲近。这种信任来自于一种寻求同类的心理,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同样适用于人与产品之间。在医院这样的陌生环境中,具有柔和色彩、可爱造型等特质的物品,更容易被儿童划分为“同类”,纳入到他们所认可的范畴。

同时,医疗产品面向的并不只有儿童这一被使用者,医生作为使用者,也是本产品服务的对象之一。而医生群体具有工作强度较高、工作态度严谨整洁的特点,因此产品在形态上可爱的同时,又不宜过于卡通化,过于复杂的形态和鲜艳的颜色虽然能引起儿童一时的兴趣,但对于长时间使用该产品的医生来说,则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此时,通过对产品形态的简约化设计,能够有效缩减他们的负担,这是一种在情感上做“减法”的关怀方式。

因此,本产品在功能改进的基础上,经过草图推敲,将听诊器的主体外观形态缩减为一个整体,该整体由拾音部分、听音部分两个部分组合而成。

(1)拾音部分。拾音部分作为产品的主体,其整体形态类似于圆滑的三角棱柱體,边角均采用柔和圆润的形态,避免尖锐和狭长等易引起儿童的紧张感的视觉效果,起到传达给儿童亲切感和引导其适应产品的作用,同时近似三角的形态使产品边缘的弧度有曲有直,方便医生抓握,如图4。拾音部分的正面设置弹簧按钮,按下按钮时两侧耳机弹出,模拟小动物耳朵一样的视觉效果激发儿童新奇的感受,达到从视觉方面引起其兴趣的目的,如图5;其底面安置拾取心音的听诊膜,内部为心音传输装置。

(2)听音部分。听音部分的蓝牙耳机的形态与拾音部分的主体完美契合,使两部分能够合并为一个浑然一体的整体形态,既起到简化产品外观的作用,又能方便有效地实现收纳蓝牙耳机的功能。

2.色彩。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认为,“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产品色彩所体现的艺术效果更加直白和炫目,在视觉上占据更大的比重,比起形态来说对用户的吸引力更加直接和强烈。儿童会天生偏爱明快鲜艳的色彩,但当儿童在成长到6岁左右,对色彩的敏感性逐渐增强,对色彩的认知也会越来越成熟[8]。因此,用“减法”的方式进行设计,而不是以唯独儿童可以理解的卡通形象为主,更有利于找到儿童与成人之间共同认可的度,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认知和审美观念。

因此本产品的情感化色彩设计需要依附于整体造型予以合理搭配。根据色彩搭配规律,彩色更能体现明快的感情,而偏灰的颜色更能体现温和的感情色彩和品质感。本课题中设计的这款儿童听诊器的形态较为圆润、温和,既需要活泼轻松的色彩元素,同时又要与医疗环境整洁的特点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因此采用饱和度较低、明度稍高的粉色、蓝色、绿色和黄色,如图6。

(三)产品材质的设计:关怀用户需求的配合设计

材质是表现产品设计情感化的另一重要因素,它的特点在于,材质对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对产品的触觉体验的相互联系的,另有一部分来自视觉感受。材质传达的触觉和视觉交融的感受,让人们在接触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材质也是满足产品功能的重要部分。

常见的适用于医疗产品的材质有金属、玻璃、塑料等现代材质,这些材质往往会令人产生简洁利落、高档、理性的感觉,在这其中,塑料材质比起其他两种材质具有导热慢、散热慢的特点,最有潜力让人们感受到温暖的情感。因此,本产品中与用户接触的部分均采用塑料ABS树脂作为防寒外壳,接触皮肤的面安置听诊膜。除此之外的内部结构则主要服从于产品的功能,采用不锈钢材质作为传导载体,内部设置主控芯片,处理接收到的心音信息,如图7。

(四)产品的细节设计:关怀用户需求的“加法”

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具体操作方面,除了情感上做“减法”,还有一种“加法”的思考方式。这种“加法”常见于对用户细节处的关怀,例如有的外卖商家会在包裹中放入一些减压小玩具,当用户忙碌到只能选择点外卖的情况下,用一个外观可爱、可以揉捏的小东西来引人一笑。这种“加法”或者说“多一点点”的关怀,是基于不改变人们惯有生活习惯、不打破人们自身的舒适区的前提下,在日常生活里加入有趣的小插曲的行为,而这种出乎意料的关怀方式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最贴近用户生活、最关注其生活细节的设计更容易让用户产生被关怀的感受。

因此本产品在不影响产品整体造型的前提下,加入了两个创新性的细节设计:1.在打开耳机的按钮部位加上了笑脸图案,除了为产品增加趣味性之外,也能一定程度引导儿童的情绪、解决他们患病时的低落状态,同时也作为本产品的醒目标识,在整体造型简约的产品中安置一个明确的视觉焦点,赋予产品一个适中的辨识度,保证用户的注意力有处安放,同时给他们留下一个亲切的印象;2.在主体表面设计了围绕主体一周的指示光带,当按下按钮,耳机被取出,听诊器开始运作时,光带会亮起,使产品具有生动活泼的视觉效果,赋予产品虚拟的生命力,更有利于它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互。

结语

通过以上设计实践,可以得出在儿童医疗产品领域进行情感化设计的方法:由于医疗产品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其功能层的改进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作为基础、保证其医疗作用,对于更容易注重感性因素的儿童群体而言,本能层的设计是向他们传达情感关怀的主要方式,而反思层的联想与感悟则融入产品的细微之处,自然而然地丰富产品的内涵。

设计是交流的媒介,设计师通过产品,能够向用户传达对自然、生活、审美等各方面的理解,好的产品设计既要适应时代,又要聚焦于产品引发的用户情感体验和情感需求,同时结合并改进产品必不可少的功能性和使用方式,在医疗产品的情感化设计领域,优秀的情感化设计能够成为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舒适和温馨,使得产品在服务于用户的同时,又能创造充满美好情感体验的生活。这就是好的设计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曹春燕,杨刚俊.提升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初探[J].林产工业,2021,58(02):65-67.

[2]彭柏鑫.儿童环境行为心理学对儿童医院就诊空间设计的影响[J].建筑与文化,2020(09):213-214.

[3]庞广风,陈健.儿童电子交互类产品设计中的用户研究与应用[J].西部皮革,2020,42(24):57-58.

[4]许继莹,韦雪艳.六角轴模型视域下小学智慧教室的情感化色彩设计[J].设计,2021,34(07):99-101.

[5]宋立婷.基于情感化的儿童医疗辅助产品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9.

[6]孙陈杰,杨澄,朱智超.分体式蓝牙无线听诊器设计[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1,40(01):62-67.

[7]孙义苏,游宇翔.浅谈情感化设计的家用儿童额温枪产品研究[J].河北农机,2020(08):98+100.

[8]贺贝加.儿童医疗器械情感化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

作者:宋昊雨 石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艺术性园林设计论文下一篇:营销旋风式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