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专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图像专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相对于传统艺术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内涵与外延都做了很大的扩充,但专业的教育重点依然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就本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能力将语言性的,概念类的命题和要求,迅速地与存储在大脑中的视觉信息进行准确的呼应,并通过大脑控制眼和手,将视觉信息娴熟地表达出来,艺术创造力就无从谈起。

第一篇:图像专业论文范文

高职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就业岗位分析以及市场对本专业人才职业素质要求,总结出高职图形图像专业的核心能力,即图形图像素材采集能力、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能力以及图形图像作品展示能力。为了加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的研究。

关键词:图形图像;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各院校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花大力气进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竞争力。而在众多的能力中专业核心能力是本专业的最关键能力,是高职院校间竞争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办好图形图像专业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构建及其培养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图形图像岗位的人才需求量大增,为了加强对区域经济服务,国内各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相继开设了图形图像专业。但就目前调查来看,许多地方图形图像人才供与求之间出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每年有大量的图形图像专业毕业生走出校门,而同时用人单位却由于对毕业生不满意而感到人才的紧缺。通过多项研究发现,学生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需要学生的多种能力,而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往往只是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中某项或某几项专业核心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得到各方面的深入发展,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学生能否掌握专业核心能力,既是体现专业特色,又是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可见,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学生要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应具有什么能力,尤其是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核心能力需要进行论证与探究,同时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

二、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分析

专业核心能力是个人在某个专业中通过一定的时间,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而形成的独特的不易被模仿的能力,它是个人在工作岗位上所具备的他人无法模仿,具有较强知识特征和持续优势的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是一个专业中最关键的能力,而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是根据市场需求、区域经济需要的职业岗位群分析才能确定的。

(一)图形图像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分析

通过对国内相关知名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急需的人才主要是:平面设计与制作,室内装饰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编辑。高职图形图像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IT行业的公司、技术先进型的企业、国家政府机构、各类平面广告、影视公司等从事平面设计制作、三维设计制作、网页设计、网站管理、影视后期制作等工作。毕业生面对的职业岗位在平面设计制作方向有广告设计制作员、界面设计制作员、包装设计制作员、VI设计制作员以及网页设计与制作员,三维设计制作(室内外装饰装潢设计)方向有施工图制作绘图员、室内外效果图制作员以及影视制作方向的影视后期制作员等等。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有机会升为设计主管、项目经理、网页美工师以及平面设计师等。

(二)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

在图形图像职业岗位群中,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各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既有相同相似能力又有不同的能力,通过反复比较分析提炼,得出职业岗位群所需专业技能相同点与不同点,按照专业技能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学生具体情况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行业人员的需要,提炼出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如下:

1.图形图像素材采集能力: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通过手绘、计算机网站、客户资料提供等不同手段,获得需要加工的图形图像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图像素材基本加工;

2.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能力:根据基本确定的图形图像素材,通过艺术设计、个性创意确定图形图像制作的基调,用一些专业的工具软件,展现图形图像制作后的成果,同时进行作品输出。

3.展示能力:能通过计算机网站及网页设计制作展示作品,展现自我。

三、高职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

高等职业教育不等同于高等教育,它具有一定的特点,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盲目模仿本科院校,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出的人才不具有特色,应用能力偏弱。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了过多的专业课程,导致学生的学习泛而不精。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软件操作为主,不注重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不具备职业岗位中所需职业能力,从而无法在工作中胜任实际的工作岗位。

(二)师资队伍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的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从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转型而来,不具备专业所需的文化创意设计能力;同时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课程内容与岗位职能能力要求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有一定的脱节。

(三)实习实训条件不足

由于图形图像软件更新换代较快,软件版本的升级意味着对教学环境和教学备的要求较高,由于专业建设资金不足,导致教学设备以及软件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同时,由于行业特点,大部分图形图像相关的企业规模较小,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不稳定,合作水平不够深入,对学生后期的顶岗实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高职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目前一个比较突出问题。学生就业竞争的着力点是其具备的能力,而能力构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专业核心能力,如何让学生在校获得过硬专业核心能力,在人才市场上突出竞争优势和在工作实践中具有持续竞争能力,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

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及学科发展动向,形成以“实践应用型”为导向的高职图形图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走访毕业生,行业专业家座谈等形式,对就业核心岗位进行分析,归纳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图形图像制作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的专业技能,即平面设计能力、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室内外装饰设计能力,以此作为转化专业学习领域并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依据,围绕专业的三大核心能力将知识进行重组、序化并转化为支撑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二)进行课程改革

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根据职业能力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及要达到目标。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与企业需求、行业标准相结合,课程内容体现出工学结合的特点。在实际授课中,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依照企业的项目开发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同时,为了达到课程目标,需要做好课程考核方式。摒弃传统的笔试考核形式,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多元化的考核。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

教师是教学的根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让专业教师加强企业锻炼,定期进行业务进修、学术交流、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训;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引进企业一线优秀专业人才。

(四)加强校企合作

为解决教学条件滞后,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情况,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与当地的图文印刷以及设计类企业联系,与企业合作在校内设立经营实体店,这样也即可满足企业的营利目的,也解决了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不足的情况。专业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需求与企业的需要,与企业共同设计开发相应的实训项目,如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以及室内外装饰装潢设计实训等等。课堂可以由企业中设计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参与指导,即可以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实现“双赢”。

加强高职院校图形图像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缩短企业人才的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竞争的软实力的具体体现。高职图形图像专业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建设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等等,把专业教育中突出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敏.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5).

[2]杨哲,张洪江,宋权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构建及其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3).

[3]焦万鹏,沈鹤.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0,(7).

[4]房强.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J].统计与管理,2013,(2).

[5]王剑峰.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6]楼瑾,代绍庆.基于岗位导向的高职图形图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2014,(7).

作者:陈俊红

第二篇:注重图像输入训练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计

【摘要】相对于传统艺术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内涵与外延都做了很大的扩充,但专业的教育重点依然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就本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能力将语言性的,概念类的命题和要求,迅速地与存储在大脑中的视觉信息进行准确的呼应,并通过大脑控制眼和手,将视觉信息娴熟地表达出来,艺术创造力就无从谈起。所以,有目的地塑造一个丰富、清晰的大脑图像库也就成了必然的前提条件。图像输入训练的目的就是经过长期的眼、手、脑的训练,将学生固有的初始图像库提升为符合艺术专业创作要求的后天图像库。

【关键词】图像输入 大脑图像库 数字媒体艺术 课程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是目前艺术设计领域中最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部分,也是教育部近年来为促进国家新媒体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设置的艺术类新专业,旨在推行信息传媒时代的新型艺术教育。

从目前的学科界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典型的多学科交叉、宽口径应用类型。相对于传统艺术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内涵与外延都做了很大的扩充——视觉传达和艺术设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信息与社会服务、媒体文化和大众传播都成了它的基本构成部分。

因此,无论是教学工作者还是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教与学的实践中找到本专业的学习重心似乎并不容易。常见而且突出的现象便是在专业课程设计中,艺术学习分量被过分稀释,以技术为主导的教学倾向非常强烈。

但是,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中注重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尤其注重图像输入训练是回归专业教育本体,找准专业发展定位的有力途径。

“数字媒体艺术研究重点是如何应用数字艺术创作工具,根据人的需求和艺术设计规律来创作和表现具有视觉美感的艺术作品或服务业产品,并基于数字媒体时空来延伸和发展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由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提出的不对称性左右脑分工理论已经证实:只有右脑的形象思维才能诱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形象思维是艺术的特质。艺术是可感知的,是凭借形象思维与他人沟通的,因此,艺术创作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使用技术替代不了艺术表现。

既然创作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艺术作品或设计产品是数字媒体艺术不变的本源,进而明确数字化的信息媒介和技术手段是实现的途径而不是最终的目的,那么,培养具有设计创造力的艺术类人才依然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育人之本。

再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看:创造力和想象力(创新能力)是把头脑中那些原本被认为毫无关系的信息联系起来的能力。大脑是无法创造信息的,所以创造能力是对已有信息再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大脑没有大量形象信息的储存,创造力就无从谈起。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要能创作必须先储存,要培养具有艺术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注重学生的图像输入训练是必然途径。

什么是图像输入?

图像输入中的“图像”指外在世界可以被人感知(以视知觉为主)的所有物象;“输入”指通过眼、手、脑三者协调工作,将选择的物象正确地储存在大脑的形象信息中心——大脑图像库中。

大脑图像库存储了人们以往感知到的所有可视觉化的物象信息,但大脑并不对物象的信息完整地进行记忆。为减轻认知负担,大脑的形象思维机能而将物象的信息按最基本的视觉元素进行分解。同时,大脑的抽象思维机能对此信息进行语言表述和逻辑加工,然后把这些分解的视觉信息按照逻辑分类,分别存储在大脑里,当下一次进行信息提取的时候,再重新组合起来。

每个知觉正常的人都有大脑图像库,但是由于经历不同,环境不同,每个人大脑里预先储存的图像是不一样的。再加之每个人对于形象思维能力训练的差异,图像输入与输出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从而储存和输出的图像信息的数量、准确性、清晰度也不相同。

但是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能力将抽象的,语言性的,概念类的命题和要求,迅速地与存储在大脑图像库中繁多的视觉信息进行准确的呼应,并通过大脑控制眼和手,将视觉信息娴熟地表达出来,艺术创造力就无从谈起。从而,有目的地塑造一个丰富、清晰的大脑图像库也就成了必然的前提条件。

应该如何进行图像输入训练?

1.选择性地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范例。

2.带着感情去看,去体验。

3.充分协调眼、手、脑对范例进行模仿。

4.训练要注意循序渐进,训练的量要达到一定的程度。

总之,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为什么即便是一般人感觉很平常的事物,他们都能发掘出新颖让人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再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将创造力表现出来?就是因为他们经过后天长期刻苦的图像输入训练,使得他们的大脑图像库里面储存的足够多的东西,供他们提取、组合、加工,并使用新技术工具娴熟地制作完成,最终呈现在受众面前。

在当前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计中,类似图像输入训练的环节是存在的。这些不同的举措也从各种角度分别体现了对于新型艺术教育的不同理念:

1.强调学科专业的知识教授。

2.强调数字化技术工具的学习。

3.强调行业运作项目化的模拟。

综上所述,通过长期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可以在课程设计上做一些尝试:

在实践方面:

1.为图像输入专门设置一门必修课程,从大一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四,保证图像输入训练的时间、工作量及连贯性;

2.设定图像输入训练的范围,为不同方向定制不同内容,由专业内不同学科的老师来带学生,把所谓的导师制、工作室制真正结合到训练中;

3.学生仅仅听知识无法实现技能的输出,必须强调眼、脑、手的协调训练,而且是反复训练,借此不断刺激大脑形象思维机制,促成条件反射的形成;

4.圖像输入训练要遵守大脑认知的生理规律,注意循序渐进,阶段性提升训练的难度和复杂度;

5.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完成大脑图像库的提升还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图像输入的积累。

在理念方面,明确专业教育定位至关重要。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设计要注重为艺术创造力的培育搭建基础平台,注重学生专业学习的图像输入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将固有的主要起识别认知作用的初始图像库提升为符合艺术专业创作要求的后天图像库,为专业水平的技能输出打好坚实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惟:《大脑图像库》,http://www.verycd.com/topics/2885446/,2011 .

[2]陈惟:《创作与临摹》,http://www.verycd.com/topics/2885446/,2011.

[3](美)Berry Edwards:《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4]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李四达:《交互设计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赵伟 王秋菊

第三篇:以岗位能力需求设置图形图像专业课程的设想

[摘 要]重品德、宽知识、强技能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现有的教学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实验实训等都是按照高专学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来设置的,或者说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适应能力不强,高不成、低不就,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笔者以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为例,从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对该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从课程设置原则、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课程考核方式的更新几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岗位能力实践能力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作者简介]查玉祥,男,本科,讲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电子和单片机。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是温总理在视察职业院校时的重要讲话。把就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为了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够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就业,九江职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设想按照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来设置图形图像专业课程,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目的。现行的职业教育课程多采用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和师生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比较突出。但是,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近年来,我校虽然对现有的图形图像专业教学计划做了一些修改,但整体框架仍未能打破,生产实践的针对性不强,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对现有的课程按照岗位能力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课程设计的原则

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按照培养岗位能力的需要,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学科知识。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基础知识的课程设置。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必要的通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如阅读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英语基础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等等。因此,需要开设《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计算机基础》、《C语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理科类专业)、《就业指导》,等等。同时,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课外书籍,以读后感或心得体会的形式完成课外作业;班主任轮流指定学生组织班级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培养其组织和沟通能力;要成立各种协会,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2.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不同的职业、岗位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应根据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特点设置必要的专业课程。该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是广告公司、用人单位的宣传部门、照像馆、网页设计公司等,需要开设的专业课程应该有《素描与色彩》、《平面与立体构成》、《Photoshop》、《Corledraw》、《3DS MAX》、《Flash》、《摄影技术》、《摄像技术》、《影视编辑》、《动态网页设计》、《广告策划与创意》,等等。如果要拓展相关就业领域,可增加几门选修课程,如到印刷厂、出版社就业的学生可选修《方正排版系统》,到建筑设计部门工作的可选修《天正建筑图形软件》等。根据实际就业岗位的需要还可自学其它相关知识。

3.实践能力的课程设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硬”条件。针对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学生,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案例驱动的形式讲解教学内容,用实际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书本知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带着明确的目标学习。根据课程特点可以开设绘画实训、平面设计综合实训、动画设计制作实训、摄影实训、摄像实训、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训、网页制作实训、产品设计包装、企业形像策划等综合实训。要求实训课时所占比例不得少于总课时的50%。

二、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无论是基础知识教学还是专业知识教学,都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基礎知识教学中,可以开展应用文写作训练、学生上讲台演讲,以教师社交礼仪的示范、学生角色的扮演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教学,上机实训要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进度,杜绝“满堂灌”的现象,力求把知识点讲透,让学生真正掌握。

2.任务驱动教学。也叫实战训练,即根据客户需求完成设计任务。依据项目的大小,按模块分组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如对某企业的新产品进行市场推广,首先要对企业进行形象宣传(包括网络宣传),再对新产品的外形、功能、价格等进行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还要对产品的包装设计、户外广告设计等进行策划。这可能需要多个人共同协作来完成。从图片采集、图像处理到视频采集、视频编辑以及文字处理和整体设计,每个环节都用到了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将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面,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生产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相关岗位进行实习或见习,如广告公司、网络公司、印刷厂、照相馆、用人单位的宣传部门,等等,学生协助专业人员,做好他们的助手,不求工资高低,只求在岗位上从师傅哪儿学到技术。通过实践,使学生感悟和了解岗位能力需求,为将来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更新

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把握文化基础知识够用、专业知识会用、技能知识活用的原则。

1.基础知识考核。如应用文写作,可用演讲稿、求职信、个人简历、实习报告、思想汇报等方式考核,对于其它基础知识的考核,还可以采取组织活动的方式进行考核,如讲故事、组织游戏、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等方式。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平时成绩、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评。

2.专业知识考核。除了笔试外,主要是上机考试,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个作品,可以分阶段、分章节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也可以用获取的等级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或通过某专业、行业认证资格的证书免考相关课程。总之,考试不是目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最有效的考核。

3.综合能力考核。以任务驱动教学、完成作品情况、毕业设计水平、实习见习表现等因素为根据,来评定学生成绩,也可在指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提交一份某岗位对专业知识要求的调查报告。特别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如思想品德、为人处事、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敬业精神、遵纪守法等方面应进行综合评价。

以岗位能力需求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相比,在培养目标、能力结构与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之间建立起更直接、更清晰的对应关系,更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职业特征,并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所设置的课程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了合理的课程体系特征,对教师的综合水平和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查玉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铸造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课程思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