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教案详解

2022-07-25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平面构成教案详解》,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平面构成教案详解

平面构成教案(一)(点线面的构成)

平面构成

(一)

一、室内设计的概念

室内设计: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两方面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艺术氛围、意境等心理因素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二、室内设计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

(一) 提高室内造型的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 保护建筑主体结构的牢固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增强构筑物、景观的物理性能,以及辅助设施的使用效果,提高室内空间的综合使用性能。

三、构成的含义

所谓构成是指一定材料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四、什么是平面构成?

具象

抽象

平面设计通过透视错视等原理营造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五、学习平构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构成能力,丰富造型设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平构作为设计的的基础训练,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它是摒弃功能、材料、造价等关系,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重点在于开发思维技巧,最大限度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艺术可以借助摄影、电脑处理等方式来提高,而设计的超群创意则只能通过设计师构思的奇巧和视觉美感的独特来完成。

六、设计中美的形式法则

(一)、对称与均衡

1、对称: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

对称形式

2、均衡

均衡

(二)、对比与调和

1、对比

2、调和

装修风格上

古朴的 简约现代的

色彩运用上

冷色调 明快色调

(三)、节奏与韵律

1、节奏

2、韵律

重复

渐变

(四)、变化与统一

七、平面构成的三大要素

概念元素:意念中所能感受到的点、线、面。

线点

视觉元素:概念元素的大小、形状、色彩等。

关系元素:视觉元素的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六、概念元素 1.点

点的线化

点的面化

点的作用

A、汇聚视线、形成视觉中心

B、对平面效果的点缀性

2、线 线的性质

A、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征,稳定、有力度。

B、曲线具有女性化的特点,具有柔软、优雅和运动的感觉。

线的作用 A、线的面化

B、线的错视可以营造空间效果和视觉上的变化;

C、线可以打破大面积的面带来的沉闷感和单调感;

3、面

面的分类

积极的面 消极的面

面的作用

A、面的群化可以使画面产生层次感;

B、消极的面能表现出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感;

C、面的体化可以使物象有体积感。

八、形的八关系

1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2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3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4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5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6减缺: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7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8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八、平面中点线面的综合构成(欣赏)

八、作业:

作业名称:我眼中的“点线面”

作业内容:作一张18cm*18cm的点线面综合构成 作业要求:

1、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资料(具体形象的);

2、将图片资料以点线面的综合视觉语言表现出来;

3、画面要有节奏和空间感,符合形式美法则;

4、作业工整细致,构图饱满。

第二篇:平面构成教案

前言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简称三大构成。从学校教育的视角出发,他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建筑、雕塑、绘画专业的专修课程。他是知识和技法相结合的而且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是设计理论和时间学习、启发上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起步。它的价值体现在:

基础性:课程的内容宽广 ,适用性强,它着眼于设计专业,也使用与其它设计专业的要求。

科学性:注重训练有序思维,养成预想和计划行为习惯,培养科学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方法。它接触各种材料,以“物以致用”的思维理念,围绕一定目的,利用传统和最新的科技成就进行艺术创造。

创新性:着重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感染力、拓宽思维与技法,发展其空间塑造与想象能力。 人文性:注意加强文化意识培养,将中国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与世界的多员文化融入当代文化意识中,并能警觉、适应、引导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向。

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以及在创造与制作过程中不断对构想、结构、材料、工艺以及艺术表现修正的能力。同时强调个人和他人的合作精神。

总之,该课程的目的就是:熟悉艺术设计的要素和技法,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创新能力。

平面构成教案

第一章 构成形态要素

第一节 概述

人们通过设计来满足需求,未来的社会,设计将成为一种文化,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设计工作,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无论我们进行广告、标志、包装、版式等设计,还是为了创造更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而惊醒的平面艺术设计,无一例外的都会涉及到画面的创意、构成和表现技术等基本问题。设计是有目的的造型活动,不同的专业设计存在着共同的基础造型原理,如果将平面构成看成是设计基础,那么它可以说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教育起源与本世纪的20年代包豪斯造型艺术基础教育,它与现代设计的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视觉语言的深入研究、设计与绘画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是本世纪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构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教育是引导学生如何应用视觉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创造,并注重对造型现代感觉的体验及训练。它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设计教育的必修课程。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训练,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其单纯性表现在摒弃功能,材料、工技、造价等关系设计的思考,而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训练,特别是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

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造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 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

作业和思考

什么是"构成"?平面构成的认识基础是从何而来来?它的应用范围在哪些方面?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基本理论

每当翻开一本版式明快,色彩跳跃,文字流畅设计精美的杂志,你都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即使你对其中的文字内容并没有什么兴趣,有些精致的广告也能吸引住你。这就是平面设计的魅力,它能把一种概念,一种思想通过精美的构图、版式和色彩,传达给看到它的人。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平面设计的规律,灵活运用,我们也能做出美妙的设计。本系列文章将向您介绍十余种平面设计的常用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基本概念

(一)、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和谐——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

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对比手法对于海报、橱窗设计、展示设计等以作用于第三者的视觉为第一要求的设计来说,具有更强大的实用效果。

对称——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

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平衡——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

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在生活现象中,平衡是动态的特征,如人体运动,鸟的飞翔,兽的奔驰,风吹草动,流水激浪等都是平衡的形式,因而平衡的构成具有动态。

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

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重心——画面的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点,画面图像的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

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对视觉中心产生影响。

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

运动感。

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

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对美的形式法则的认识将不断深化。形式法则不是僵死的教条,要旨在于灵活体会,灵活运用。

(三)、平面设计的门类和元素

设计的门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日益专业化,大体可分几类:

1、 装饰设计---包括壁画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设计、装帧设计、图案设计等。

2、 视觉传递设计---包括海报设计、广告设计、电视屏幕设计等。

3、 机能设计---包括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家具设计等。

4、 环境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

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平面构成从视觉语言入手,分成几个视觉元素进行分析、研究,作为设计学科的一门基础。

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

的东西。例如我们看到尖角的图形,感到上面有点,物体的轮廓上有边缘线。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

视觉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实际的设计中加以体现,它将是没有意义的。概念元素通常

是通过视觉元素体现的,视觉元素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

关系元素——视觉元素在画面上如何组织、排列,是靠关系元素来决定的。包括:方向、

位置、空间、重心等。

3 实用元素——指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功能。

□ 基本形的组形关系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组形:在构成中,由于基本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

1.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2.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3.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4.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5.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6.减缺: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7.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8.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基本形的排列方式

基本形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在单位元素的群集化过程中,可能变化出无数的组合形式,为使构成变化不杂乱,基本形以简单的几何形态为好。

基本形的排列原则:

1. 基本形线装的排列:排列向横向发展,发展成为现状图形,有很强的方向性。可以水平方向或斜线方向发展。

2. 面状排列:基本形以二次方向排列,构成面状图形。

3. 环状排列:把基本形线状的排列发展成为曲线,使两端连接。

4. 放射状排列: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排列,造成放射图形。

5. 对称排列:基本形左右对称排列,排列规律、整齐。

□骨格

骨格网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彼此的关系。有时,骨格也成为形象的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

骨格分类:

1.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有精确严谨的骨格线,有规律的数字关系,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等骨格。

2.非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一般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构成方式比较自由。

3.作用性骨格:作用性骨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单位的界线,骨格给形象准确的空间,基本形在骨格单位内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甚至越出骨格线。

4.非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非作用性骨格线有助于基本形的排列组织,但不会影响它们的形状,也不会将空间分割为相对独立的骨格单位。

5.重复性骨格:是指骨格线分割的空间单位在形状、大小上完全相同,它是最有规律性的骨格,基本形按骨格连续性的排列。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作业和思考

1、设计的门类和设计元素有哪几类?

2、试述形的分类和组合方式。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平面设计的构成方式。

第二章 点线面

□ 点

点是最简洁的形态,是造型的原生要素。

在几何学上,点表示位置,它没有大小面积,表示一条线的开始与结束或者两条线的相交及相接处。而作为造型要素的点,则是具有一定大小面积和形状的一种具体形式。

点的感觉和位置

点的感觉与人的视觉相联系,依赖与周围造型要素的比较。例如:放在桌面上的书,书相对桌面而言,成为点的形象;当图钉与书比较时,书由点的形象转变为面的形象,图钉则成为了点的形象了,这就是相对性。

在我们的感觉中,我们将自然界的星星、露珠、雪花、鹅卵石、花朵、以及大海中的帆船,草原上的马、大街上的人群等等,当成点的视觉印象。从造型的角度出发,将这些物象抽象成造型的基本要素,再进行画面构成。

点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规则性的和非规则性的。越小的点,点的感觉就越强,但显得柔弱。点逐渐增大时,则趋向与面的感觉。

圆点给人圆润、饱满、活泼、和谐、运动感;方点给人稳定、坚实、规则、庄重、静止感;三角形给人尖锐、挺拔、向上、沉重感;多边形给人闪电、活泼、节奏感;多边形的性格富与变化,形态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就不同。

点的构成

点的连续排列形成虚的线,其距离越近时,线的特征就越显著。点向四边连续排列时,就形成虚的面,其距离越近时,面的特征就越显著。

点依据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时,成为静的构成。相反,点沿着斜线、曲线、旋涡线排列时,则成为动的构成。

点的大小简便运动的排列,能够形成有运动感和深度感的构成。应用电的大小、多少、聚散、连接等变化排列,形成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构成。 点的均匀排列,形成画面的肌理效果。

□ 线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在几何学上,线具有长度、方向和位置,没有宽度,而作为视觉要素可见的线是具有一定宽度的。 直线与曲线

线是点运动形成的,运动成为线的重要特征。 线的两大基本类型:直线型和曲线型。

两点之间最点距离的线便是直线。直线反映了运动最简洁的形态。直线的性格是;果断、明确、理性、坚定、具有速度感和坚强感。方向不断改变的点的运动形成曲线。曲线的性格是:柔和、丰富、优雅、感性、含蓄和富于节奏感。斜线有运动、速度之感;曲线有自由流动、柔美之感。而折线有危险、不安定的感觉。

曲线可分为集合曲线和字于曲线两种形式。 线与方向

线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它具有方向性。 线的构成

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 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 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 立体化的线 不规则的线

□ 面

几何学规定面是线移动的轨迹。面具有长度、宽度,无厚度,是体的表面,它受线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形状。面有几何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梯形等)、有机形(桥梁、

6 城楼、家具等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概括反映)、偶然形(泼墨、拓印、蜡染)等。面又分两大类:一是实面,一是虚面。实面是指有明确形状的能实在看到的;虚面是指不真实存在但能被我们感觉到的,由点、线密集机动形成。 几何形 有机形 偶然形

几何形-几何形是抽象的、单纯的,一般是靠运用工具描绘的,视觉上有理性、明确的快感,但也缺少人情味。在现代工业发展的今天,理念抽象形态被大量运用在建筑、绘画以及实用品的设计中,因为它不仅便于现代化大机器的生产,而且具有时代的美感。

有机形---是指有机形的形态,如有生命的动物、生物细胞等,它的特点是圆滑的、曲线的、有生命的韵律。

偶然形---指我们意识不到,偶然形成的,如白云、枯树等偶然形成的形状。 面的构成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 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 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 视觉效果。 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 抽象的面的形态 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 哲理性 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点线面的构成

将点与线、面或点线面三要素做综合构成,使视觉语言的应用更加复杂丰富,加上形的大小,数量、位置、方向、肌理、明暗与色彩诸多要素的应用,视觉语言会千变万化,容易使我们失去画面的控制力,从而陷入杂乱无章的境地这是要特别注意抓住主要矛盾关系,强化单纯和简洁化意识,应用同意的秩序原理去构成一种整体结构的力度,从杂乱中建立起有秩序的图形世界。

作 业 和 思 考

根据书后点线面图版,分别作点、线、面的一般排列,然后再进入较复杂的构成。点的构成、线的构成、点线面的构成各3张。20*20公分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

第一节 重复、近似、渐变、发射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 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重复构成形式

(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 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

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

7 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作 业 和 思 考

1、基本形:任选。 骨格:重复骨格。 色彩:3种以下。

2、尺寸:20公分*20公分。

3、类型:形状的重复。

□近似构成形式

(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 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 本形)。 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来体现的。基本形的近似变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两个基本形

的相加或相减而取得。近似的程度同样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反之,近似的程度太小会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总之要让人感觉到,近似的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系。在自然办中两个完全一样的形状是不多见的,但近似的形状却很多,象树上的叶子,网块状的田野,海边的石子等等,在都有近似的性质。

近似的分类:

8 1.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

2.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

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基本和其它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在构成设计中请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基本形和其它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作 业 和 思 考

1、基本形:任选。 骨格:重复或近似的骨格。色彩:不多于两种色彩。 尺寸:20公分*20公分。

2、种类:形状的近似。

□渐变构成形式

(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 排列的构成形式),骨格 与基本形具有渐次变化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渐变构成。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一是通 过变动骨格的水平线、垂直线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一是通过基本形的有秩序、有 规律、循序的无限变动(如迁移、方向、大小、位置等变动)而取得渐变效果。此外,渐 变基本形还可以不受自然规律限制从甲渐变成乙,从乙再变为丙。例如将河里的游鱼渐

变成空中的飞鸟,将三角渐变成圆。我们平常会感到路旁的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能感到山峦一层层的由浓到淡的色彩渐变。此外,还有听觉,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渐变。渐变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现象,这种现象运用在视觉设计中能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是一种有顺序、有节奏的变化。渐变的程度在设计中非常重要,渐变的程度太大,速度太快,就容易失去渐变所特有的规律性的效果,给人以不连贯和视觉上的跃动感。反之,如果渐变的程度太慢,会产生重复之感,但慢的渐变在设计中会显示出细致的效果。

渐变的分类有: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作 业 和 思 考

1、基本形:任选。 骨格:渐变或重复的骨格。 色彩:黑白灰。

2、尺寸:20公分*20公分。 类型:形状的渐变,大小的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

□发射构成形式

(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 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 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射构成。此种类的构成,是骨格线和基本形 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以及几种发射形式相叠而组成的。其中,发射状骨格可以不 纳入基本形而单独组成发射构成;发射状基本形也可以不纳人发射骨格而自行组成较大 单元的发射构成;此外,还可以在发射骨格中依一定规律相间填色而组成发射构成。 发射的分类:

1.中心点的发射:由此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内集中的发射。

2.螺旋式的发射:螺旋的基本形式已旋绕的排列方式进行的,旋绕的基本形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式的发射。

3.同心式发射:同心发射是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箭靶的图形。

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

2、尺寸:20公分*20公分。

3、种类:中心点的发射。

第二节空间、特异、密集、对比构成形式

□空间构成形式

(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 空间形态) -点的疏 密形成的立体空间 -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 -重叠而形成的空间 -透视法则形成 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 -矛盾空间的构成(错 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 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

空间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1.利用大小表现空间感:大小相同的东西,由于远近不同产生大小的感觉,近大远小。在平面上一样,面积大的我们感觉近,面积小的觉得远。

2.利用重叠表现:在平面上一个形状叠在另一个形状之上,会有前有后、上下的感觉,产生空间感。

3.利用阴影表现:阴影的区分会使物体具有立体感觉和物体的凹凸感。

4.利用间隔疏密表现:细小的形象或线条的疏密变化可产生空间感,在现实中如一款有点状图案的窗帘,在其卷着处的图案会变的密集,间隔小,越密感觉越远。

5.利用平行线的方向改变来表现:改变排列平行线的方向,会产生三次元的幻象。

6.色彩变化来表现:利用色彩的冷暖变化,冷色远离,暖色靠近。

7.肌理变化的表现:粗糙的表面是人感到接近,细致的表面感到远离。

8.矛盾空间来表现:所谓矛盾空间是指在真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假设的空间仲才存在。

11 作业和思考

1、 利用大小表现空间感。

2、 利用间隔疏密表现空间感。

3、 利用渐变表现空间感。 尺寸:20公分*20公分。 色彩:黑白。

□ 特异构成形式

(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 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 ,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特异的分类:

1.形状的特异:在许多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出现一小部分特异的形状,以形成差异对比,成为画面上的视觉焦点。

2.大小的特异:在相同的基本形的构成中,只在大小上做些特异的对比,但应注意基本形在大小上的特异要适中,不要对比太悬殊或太相似。

3.色彩的特异:在同类色彩构成中,加进某些对比成分,以打破单调。

4.方向的特异: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的,在方向上一致,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以形成特意效果。

5.肌理的特异:在相同的肌理质感中,造成不同的肌理变化。

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 骨格:重复骨格。 尺寸:20公分*20公分。

2、色彩:3种色以下。

3、种类:形状的特异、大小的特异、方向的特异。

□密集构成形式

密集构成是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包括预置形密集与无定形密集两种。预置形密集是依靠在画面上预先安置的骨格线或中心点组织基本形的密集与扩散,即以数量相当多的基本形在某些地方密集起来,而从密集又逐渐散开来。无定形的密集,不预置点与线,而是靠画面的均衡,即通过密集基本形与空间、虚实等产生的轻度对比来进行构成。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

密集的分类:

1.点的密集:在设计中将一个概念性的点放于构图上的某一点,基本形在组织排列上都趋向于这个点密集,愈接近此点愈密,远离此点愈疏。

12 2.线的密集:在构图中有一概念性的线,基本形向此线密集,在线的位置上密集最大、离线愈远则基本形愈疏。

3.自由密集:在构图中,基本形的组织没有点或线的密集约束,完全是自由散布,没有规律,基本形的疏密变化比较微妙。

4.拥挤与疏离:拥挤是过度密集,所有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是一种拥挤状态,占满了全部空间,没有疏的地方。疏离与密集相反,整个构图中基本形彼此疏远,散布在各个角落,散布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密集效果处理中,基本形的面积要细小,数量要多,以便有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状可以是相同或近似的,在大小和方向上可有一些变化。在密集的构成中,重要的是基本形的密集组织,一定要有张力和动感的趋势,不能组织涣散。

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 色彩:黑白。 尺寸:20公分以*20公分。

2、种类:形状的密集 。

□ 对比构成形式

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此种构成不以骨格线而仅依靠基本形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色彩、肌理等的对比,以及重心、空间、有与无、虚与实的关系元素的对比,给人以强烈、鲜明的感觉。例如: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绿叶、蓝天白云,都是对比的现象。除了视觉,还有听觉上的对比,乐曲中强弱、快慢的对比等等。

对比的分类:

1.形状的对比:完全不同的形状,固然产生一定的对比,但应该注意统一感。

2.大小的对比:形状在画面的面积大小不同,线的长短不同所形成的对比。

3.色彩的对比:色彩由于色相、明暗、浓淡、冷暖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4.肌理的对比:不同的肌理感觉,如粗细、光滑、纹理的凹凸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5.位置的对比:画面中形状的位置不同,如上下、左右、高低等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对比。

6.重心的对比:重心的稳定、不稳定、轻重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7.空间的对比:平面中的正负、图底、远近及前后感所产生的对比。

8.虚实的对比:画面中有实感的图形称之为实,空间是虚,虚的地方大多是底。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比的使用中,要求统一的整体感,视觉要素的各方面要有一定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相互烘托。如果处处对比,反而强调不出对比的因素。

构成中对比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统一的整体感的问题,就是在对比的同时,视觉要素的各方面要有一定总的趋势,

有一个重点,相互烘托。如果处处对比,反而强调不出对比的因素。其次是要掌握好对 比的强度,以取得好的视觉效果。

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 色彩:黑白。 尺寸:20公分以*20公分。

2、种类:形状的对比、大小的对比 。

第三节 肌理、图与地的构成形式

□ 肌理构成形式

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面之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此种构成多利用照相制版技术,也可用描绘、喷洒、熏炙、擦刮、拼贴、渍染、印拓等等多种手段求得。要想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方法有: 滴色法 水色法 水墨法 吹色法 蜡色法 撕贴法 压印法 干笔法 木纹法 叶脉法 拓印法 盐与水色法。

具体肌理的创造方法:

1.笔触的变化:利用笔触的粗、细、硬、软、重以及笔触的不同排列,而描绘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2.印拓:用油墨或涂料雕刻及自然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然后印在图面上,便会形成古朴的拓印肌理。

3.喷绘:用喷笔或用金属网与牙刷,把溶解的颜料刷下去后,色料如雾状的喷在纸上。

4.染:具有吸水力强的表面,可用液体颜料进行渲染、浸染、颜料会在表面自然散开,产生自然优美的肌理效果。

5.纸张:各种不同的纸张,由于加工的材料不同,本身在粗细、纹理、结构上不同,或人为的折皱,揉产生特殊的肌理效果。

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 色彩:黑白。 尺寸:20公分以*20公分。

2、种类:浸染的肌理 。

□图与地

图与底存在一种对比、衬托之中产生出来的关系。自然界中蓝天白云、红花绿叶都反映了一种对比与衬托之间的关系。在平面设计中图与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是反转的关系。

图与底在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明度较高的有图的感觉。

14 2.凹凸变化中的凸的形象有正图感。

3.面积大小的比较中,小的有图感。

4.在空间被包围的形状有图感。

5.在静与动的两这种,动态的具有图感。

6.在抽象的与具象的之间,具象的有图感。

7.在几何图案中,图底可根据对比关系而定,对比越大越容易区别图与底。

图与底的反转现象:有时候图与底的特征十分相似,不容易区别,这就是图底的翻转现象。 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 色彩:黑白。 尺寸:20公分以*20公分。

2、种类:图地的翻转。

第四章 成功设计师的心得

成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最好是自学成材,学校里只能教出工匠,不能出好的设计师。

2.要做设计师,就别想着只读设计方面的书,要学点专业之外的东西,比如文学,历史,摇滚,法律(特别是民事和广告方面的法规),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有点和人家不一样,好的设计,也就是说有点鬼才,但鬼才的前提是杂学。

3.做平面设计师,先要学会浪费纸,别把纸排满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留空是最关键的学问,另外,常用的设计软件要都会一点,把一两样搞的更专业,比如:PAGEMAKER、CORELDRAW、PHOTOSHOP,里面的快捷方式都掌握的熟悉了,干活的时候也很快!

4.有限的消灭你的创意细胞,有时候你的所谓创意确实很漂亮,但做上去却很难有市场效应,但就是不卖货,为什么,因为很多设计师不懂得从客户和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只会把颜色配的很维美,样子弄的很酷,但没有抓住营销的关键,只是设计师一相情愿的思维“自慰”,抓住了视觉,没有抓住受众;。

5.什么叫创意,可以理解为损招,这个东西比较难说,是经验的,一般都不会传授,肯传授的,一般不是经验。靠自己去领悟,有时候,好的策划,就是比较讨厌的设计,比如脑白金的广告,非常可恶、俗气,但人家卖货,卖了货,才能再投放广告,你的公司的执行费也很可观。

6.网页的设计,说到低,没有一定的规则,你的客户认可了,你才能收帐,你只能有限的说服他们,你的建议也许是为你自己带来更多工作量的建议,但人家一般不会多加钱的,网页设计,就要把你的客户要的东西都做好,他没有要求的,你别自作主张,至于颜色搭配等美工方面,学过几年网站设计的,大家都差不太多!关键看谁有胆子把传统的东西重新组合,给人一点点新意,让人家觉得你有一点点创造就可以了,一点点就够了,千万不要太多!

第三篇:平面构成教案

第一课 平面构成——设计表达的起点和基础

一 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成,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日本引进的,受到国内艺术设计院校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构成”的教育理念不仅揭示了艺术设计元素的内在规律,还使感性的艺术设计得以概念化、逻辑化与科学化,有利于学生认知造型设计艺术规律,掌握艺术设计技能。 1. 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利用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图案,主要是在二维空间范围之内描绘形象。 2. 构成的价值

构成是将知识与技法相结合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它的价值体现在:

(1)基础性:内容广泛,适用性强。

(2)科学性:活重训练有序思维,使学生养成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培养科学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3)实践性: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是构成教学的主要方式。 3. 构成的起源与发展

平面构成的产生并不是独立的,它与其他几种构成形式共同起源于造型艺术运动中的构成主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的俄国构成主义运动。这一时期构成主义的发展处于相对的独立阶段,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相对有限。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俄国的构成主义开始向西传人欧洲各国,并成为日后设计向现代主义转化的重要刺激因素。其中,捷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受其影响最为强烈。俄国构成主义大师李西斯基1920年在波兰讲学,深刻地影响了波兰设计师亨利克·伯利维,而后亨利克·伯利维开创了称为“麦查诺—法可图拉理论”,他提倡摒弃虚无的传统三维绘画表现形式,而用基本的几何构成原理进行平面设计。亨利克·伯利维的设计带有明显的数学计算和几何构成的特点。当然,在其他的东欧国家里同样产生许多构成主义的倡导者,他们都为构成主义向今后的形态构成学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到设计中的平面构成,我们就不能不介绍包豪斯。包豪斯是1919年由德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的“国家包豪斯学院”,它是当时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欧洲很长一个阶段的对现代主义的探索最终在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对于平面设计来说,包豪斯所奠定的设计思想基础和风格基础也是决定性的。更为值得纪念的是包豪斯把这种总结制定成为现代主义设计教学体系,这时的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的目的,开始把想象丰富的设想同技术上的精通结合起来为生活中现实问题服务。在包豪斯的教学和设计活动中,大量的启用了年轻的有激进思想的画家和雕塑家,他们为构成发展做出了许多有利的尝试,他们在设计中放弃了作品中的装饰因素,探求发挥结构本身的美感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构成设计原则,这时的平面构成已经初见规模了。后来,平面构成设计适时加入了工业化生产阶段,迎合了人们在新工业化时代求新求异的情感需要,这使在很长一个阶段的构成主义平面设计成为一种风尚。随着德国包豪斯的关闭以及设计中心的转移,平面构成设计与更多国家的设计师接触,同时平面构成设计也从其他的设计领域中汲取到营养,平面构成开始从设计的具体内容中分离出来,开始形成了指导设计形式展开的一种规律,这也是设计随着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现象。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改造现有自然状态的可能性,人们可以更加主观地创造设计形态,这时平面构成的成熟阶段已经到来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为平面构成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补充,如: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于1935撰写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库尔特·勒温撰写的《拓扑心理学原理》以及在艺术史论方面凯伯斯的《视觉语言》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鲁道夫·阿恩海姆撰写的《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第一次将视觉艺术与心理学、哲学、数学等等其他门类的科学进行综合研究,为很多以往仅仅处在感觉的构成艺术形式找到了理性的科学依据。

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引入了平面构成,并在全国高等艺术学校的教学中普及,使平面构成成为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活动,平面构成课程已经融入了一定的中国文化特色。可以这样说,平面构成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总体认识,它是个开放的体系,可以随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不断充实完善,使之进一步趋于成熟。 4. 平面构成的材料与工具 材料

1. 纸张 黑(白)卡纸(裱贴纸张)、绘图纸、素描纸、硫酸纸(拷贝纸)

2. 颜料 水粉瓶装浓缩黑色颜料、小支白色水粉颜料(用于细小处修正)

3. 其它材料 特殊纸张材料,如旧报纸、宣纸等 工具

1. 铅笔 绘图铅笔:HB、H(用于起草轮廓线)、2B(用于填涂色块看大效果)

2. 毛笔 用于蘸颜料平涂色块。 小号毛笔(或叶筯、衣纹和小红毛)、扁平的小号水粉(彩)笔、中号白云笔

3. 针管笔(或签字笔) 勾画自由形态、各种曲线和精细的线 型号:0.3、0.

5、0.7 4. 绘图仪器 鸭嘴笔、硬件套大圆规 直尺、三角板、曲线板

5. 裁剪工具 美工刀、剪刀 6. 绘图橡皮擦

其他 速写本( 16开)

第二课 “点”的形态特征及其设计应用

1. 点的众多形态

与数学概念中的点不同,造型艺术当中的点,一般指“小”的形态元素,是指一个画面中面积较小的图形。相对于线面来说,点是最小的构成单位,是设计中最小的元素,但无论多小的点都有形状、大小,是一个具体的形象。因此点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生活中,点是最常见的,它的大小是相对的。夜空中若隐若现的颗颗星星,农家小院散落的粒粒粮食,草原上远处的只只牛羊,以及显微镜下的微小细胞都是点,这些点的大小是相对的。

造型艺术中的点没有固定的形状,根据绘画工具、运笔情况的不同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样式。它可能是现实生活中某个物体在画面中的再现,也可能是创作者情感迸发的一次艺术创造。

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眯并创造造型艺术中的点,它分给我们大家带来无限的联想。 2. 点的属性与表情

在设计作品当中,点有两种形态。一为实点,即真实的,独立存在的,边缘线比较清晰且内部充实的点,另一种为虚点。虚点是一个视觉映像点,一般依赖周围的环境而存在,如果环境改变,虚点的形状和作用也会随之变化。

实点和虚点一般独立存在,它会在画面中“争取位置”,避免被其他图形同化,并能起到视觉强化的作用。单个点是视觉的中心,也是力的中心。独立的点本身并没有上下左右的延伸性,但是具有视觉上的聚集性和心理上的扩张感,会在设计中起到特殊的作用。

多个点集中排列在同一个方向上会产生线的效果。无论点的形态为何种样式,只要将其纳入到线的轨迹当中,都可以产生虚线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做规律性运动,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效果。此外,点的大小渐变还可以产生速度感,空间感。生活中点集成线的例子很多。例如黑夜中路边的路灯光,有序排列的文字,都形成线的感觉。 点的面积扩大到一定程度是会有面的特征。当点密集排列到一点数量时也可产生面的感觉。此外,不同大小、疏密的点所形成的面的效果也不同。不同形态的点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点的大小、疏密、方向、位置也会是欣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点的这些特征,我们称之为点的表情

3. 点的构成应用

〈1〉 点的有序构成

这里主要指点的形状、面积、位置和方向等诸多因素以规律化的形式排列构成,或者相同的重复,或者有序的变化。点往往通过疏密的排列形成新图形。丰富而有序的点构成,也可产生层次细腻的空间感。

〈2〉 点的自由构成

这里主要指点的形状,面积,位置和方向等诸多因素,以自由化、非规律的形式排列构成。这种构成往往呈现出丰富的、涣散的、非规律的视觉效果。如果以此表现空间局部,则能发挥其长处,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课 “线”的形态特征及其设计应用

一 线的众多形态及性格

在几何学当中,线没有粗细之分,只有方向和长度,它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之间的交界。在造型艺术当中,线还具有宽度、形状、色彩、机理等造型元素。

线的形态千变万化,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直线和曲线两种。在平面构成的表现中,任何线形态都是这两种线为基础扩展和延伸出来的。

1、 直线

直线有整齐、干脆、严肃的性和特征,有阳刚之美,主要分为竖直线、水平线和斜线3种。

(1) 竖直线

即垂直线,往往给人以,明确、刚毅、沉着、延伸、有力度、富于生命力的视觉感受。粗竖直线多用来表达崇高、升腾、信心;细竖直线多用于表达挺拔、秀气、信心、富于理性;而过细的竖直线一般用于表达渺小、柔弱的设计理念。

(2) 水平线

水平线有稳定感,多用于表达平和舒展之意。中国庙宇建筑多 位水平线造型,以表达稳定、祥和、尊贵之意,是永恒的象征。

(3) 斜线

斜线往往给观者以动势、冲击、飞跃的方向感。倾斜的斜线能给观者上扬的感觉,是速度和力的结合,也可以给人以下沉的感觉,给观者以消极的心理感受。

2、 曲线

曲线与直线相比较,更具有动感,更富于变化,给人以柔和、优美的感受、有阴柔之美。曲线主要分为整齐端庄的几何曲线和徒手绘制的自由曲线两种。

(1) 几何曲线

主要是利用绘图工具绘制出来的圆弧形、椭圆形、抛物线等线形态,是可以复制的。相对于自由曲线而言,几何曲线缺乏个性。

(2) 自由曲线

非几何曲线,它具有两个特性,一是非直线性,二是徒手自由绘制的,具有明显的自由性和偶然性。与几何曲线相比较,更自由、更富于个性、更具自然伸展、洒脱、随意、优美、自然的个性特征,不宜复制再现。 二 造型艺术中的线

相对于点、面而言,线是最活跃、最富于变化、最具有个性的元素。线在造型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绘画艺术、建筑景观设计等一切造型艺术都离不开线。丰富而活跃的线是造型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在造型艺术中,对线的认识更为深远,对线的视觉特征、形态的分类更为详尽,并进行了各种组合的可能性探讨。线是造型艺术中不可替代的构成元素。 三 线的构成应用

1、集线成面

线如果大量密集的使用,会形成面的感觉,线越密集,越粗,面的感觉就越强烈。在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用线排列各种图形。

2、 线的有序构成

主要是指通过线性、长短、粗细、位置、方向、疏密、明暗调性等因素,以重复、渐变、发散等规律化的形式进行构成。可形成体、面,也可以创造新的视觉空间和形态。

3、 线的无序构成

主要是指通过线性、长短、粗细、位置、方向、疏密、明暗调性等因素,以自由化、非规律化的形式构成,以追求丰富生动、灵活多变的视觉效果。无序构成的自由化,与有序构成的规律性是相对而言的。它并不是完全追求偶然得到的效果,更不是糊涂的乱抹,无序构成往往需要更高的审美水平,要求设计者先胸有成竹,然后才能做到笔下有神。

第四课 “面”的形态特征及其设计应用

一 面的概念

面是现移动的轨迹,有长和宽两个维度。面的轮廓由线决定,在轮廓线内涂满颜色。就形成了面。在造型艺术领域,任何封闭的线都能构画出一个面。 二 面的分类和特征

1、有机面

有机面是对具体自然物象的简化概括。自然界任何具有一定面积的物体外表都可以看作面。生动自然的有机形象更具有情感因素,更容易激发观者的联想。

2、几何形的面 几何形的面也可称作无机形、人工形面,主要指利用绘图仪器绘制加工而成的面,如三角形、方形、椭圆形、梯形、菱形等这些形状体现了数学的构成方式和完美的内容逻辑性,构成效果简洁、明了、易于复制,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造型艺术当中,尤其建筑设计、容器设计等领域。

3、不规则的面

不规则的面是指人为创造的自由构成的形状,一般分为不规则的直线面和不规则的曲线面两大类。

4、偶然面

偶然面是指自然形成或人为偶然形成的形状,如滴答于纸面的墨迹,自然燃烧后的纸张。偶然面很难复制。设计师往往是在现成偶然面的启发下才能得到灵感。(扎染) 二 面的构成

面的构成即形态的构成,它涉及基本形、骨骼等概念。平面空间的面与面之间的构成关系,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面在平面空间中同时出现时,期间便会出现多样的构成关系。

概括如下:

1、 分离

2、 相遇,即相切

3、 覆叠

4、 透叠

5、 差叠

6、 相融

7、 减缺

8、 重叠

第五课 点线面的综合表达

1 教师展示图例 2 学生练习:

表达“喜”“愁”两个主题 尺寸:10cm*10cm 色彩:黑白

第六课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及应用1 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因素,如线条、形体、色彩等,都具有一定的组合规律,人们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后,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就能逐渐形成一整套的视觉经验。这些视觉经验,就是造型艺术当中的“形式美”法则。

总的法则:变化统一

需要掌握:对称与均衡,韵律与节奏,对比于调和。 变化 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元素的特点,使画面具有丰富多彩的差异性,即为变化。变化要有主次之分,局部服从整体。变化法则的使用不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它要为画面整体效果的传达而服务。变化过多杂乱无章,无变化又死板无趣,要把握两者的统一。

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形体的变化,如大小、高低、粗细、曲直;有方向的变化,如正反、旋转、内外;有空间的变化,如前后、上下、左右;有色彩的变化,如深浅、浓淡等,这都可产生多样化的视觉效果。

统一 统一是一种富有秩序的安排,是设计者对画面整体美感进行调整和把握的主要方法和意图。我们强调的平面设计中的统一,不是对二维平面上静止状态下多种要素机械而类似的重复,而是指多种相异的视觉要素间的和谐相构。统一原理在设计构成中的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对设计整体美感的妥善安排上,表现在对那些复杂、富有变化的状态所构成的有秩序的组合之中。

学生练习

第七课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及应用2 对称与均衡 对称

对称是指将中心两侧或多侧的形态,在位置、方向上作互为相对的构成。对称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轴对称

2、 中心对称

是以一个点或面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构成,相同或相近的形态两两相对。 均衡

均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力量相互牵制达到的平衡。具体到构成设计当中,均衡主要指画面中的图形与色彩在面积大小、轻重、空间上的视觉平衡,它更注重心理上的视觉体验。均衡可以使画面整体更加和谐完美,各组成部分穿插得当会让作品看上去更舒适。

与对称相比,均衡更富有变化,更自由和个性。它不想对称,只能把作品的重心放在最稳定的中心和中心线上,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均衡的形势比较自由,活泼,画面达到一种平衡的美感即可。因此,在造型艺术设计中,均衡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有较高的自由度。

学生练习。 第八课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及应用3 韵律与节奏

韵律与节奏对应于视觉流程的动态过程,借用的是音乐与诗歌的概念。在音乐中,节奏是指音乐的节拍长短,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音效。韵律是设各种常用的名词,原指诗歌中的声韵和律动。 在造型艺术中,韵律和节奏也是一种视觉心里感受。韵律是指作品整体的气势和感觉、形态轮廓和空间组织等看起来起伏变化,流畅而不平铺直叙。节奏通常指作品中的点线面空间的相互关系,充分体现强弱、动静、曲直、疏密、大小、虚实之分。 在造型艺术中的韵律和节奏常同时出现,通过多个形态有规则的重复变化,使作品产生音乐诗歌般的旋律感,从而增加作品的美感和诱惑力。

学习练习

第九课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及应用4 对比与调和

对比 对比是指两个以上互为相反因素的形态,设置在一起时所产生的效果,这会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对比的目的是为了凸显矛盾,制造紧张感。 在造型一书中,相反因素主要体现在形态、色彩、质感、大小、方向、粗细、虚实等方面。如果把这些相反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会增加作品的紧张感,从而强化了比较。 在平面构成设计中,对比的形式主要有空间对比、聚散对比、大小对比、动静对比、明暗对比、质感对比和方向对比等等。

调和 调和与统一的概念类似,是指使作品的各个部分的关系和谐一致,减少对比和差异,给人视觉美感。在造型艺术中,调和是人为的,是有意识的合理搭配,不是自然发生的。调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学习练习。

第十课 平面构成基本表达形式1 基本形与骨骼 基本形

有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状组成的图形,其每一组成单位称为基本形。基本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设计者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将其排列、组合已得到某种形式效果。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佳。 骨骼

骨骼与基本形,就如同房屋墙体与室内空间的关系。骨骼将基本形在空间或框架内做各种不同的编排,使之有序的排列。

骨骼分为规律性、非规律性、有作用性和无作用性几类。

1、 规律性骨骼

以严谨的数字方式构成精确的骨骼线,基本形依骨骼线排列具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又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和特异等构成。

2、 非规律性骨骼

没有严谨的骨骼线,构成方式自由生动,主要有密集、渐变、近似构成。

3、 有作用性骨骼

是指空间中的变化受骨骼线的空间范围控制的骨骼,基本形可以在骨骼单位内自由变化位置,方向,形状,大小和数量,甚至超越骨骼线。

4、 无作用性骨骼

是隐藏在图形与空间中的骨骼,基本形的变化构成遮掩了骨骼的作用,骨骼只起固定基本形的作用。当基本型大于骨骼单位时,将产生基本形项链的组合变化效果。

学习练习

第十一课 平面构成基本表达形式2 重复与近似构成

重复构成 重复是指在同一设计中同一造型重复出现的构成方式。它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易于给观者加深印象,产生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

1、 基本形的重复 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基本型构成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

2、 骨骼的重复 如骨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骼。重复的骨骼是规律性骨骼的一种,也是最简单的一种。

3、 各种要素的重复 (a) 形状重复 (b) 大小重复 (c) 色彩重复 (d) 机理重复 (e) 方向重复

近似构成 自然界中近似形很多,如某种树的叶子,同类的小鸟等,它们的造型都有近似的性质。 近似构成是基本形的形象产生局部变化,但又不失大致相似的特点的构成。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机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度很大,就会有重复感,反之就会破环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

1、 形状的近似

在形状近似中,一般首先找一个基本形作为原始材料,然后在这基础上做一些加减、变形、正负、大小、方向、色彩等方面的变化。

2、 骨骼的近似 骨骼可以是不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骼单位的形状、大小可以有一定的变化。如将基本形分布在骨骼内,使每个基本形以不同的方式、形状出现在单位骨骼内。 在构成设计中要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规律性很强,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规律性不强,基本形和其他视觉要素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学生练习。

第十二课 平面构成基本表达形式3 发射与密集构成

发射构成 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光芒四射,水花四溅,盛开的花朵等。 以一点或者多点为中心,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发射具有方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散开,有事可造成光学的动感,或产生爆炸性的感觉,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发射的种类:

1、 中心点发射

2、 螺旋式发射

3、 同心式发射 密集构成 密集是一种运动方式,主要追求疏密的节奏。凝聚、分散、排斥、吸引是物质的本性,它构成物质的内力,引起密集的运动变化。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常常是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在画面中可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并有节奏感。

密集的骨骼有以下分类: (a) 向点密集 (b) 向线密集 (c) 向基本形密集 (d) 自由密集

密集骨骼中的基本形可采用具象形、抽象性、几何形等,形状可以是相同或相似的,在大小和方向上也可也有些变化,主要突出基本形排列的动向和疏密,但基本型的面积要小,数量要多。

学习练习。

第十三课 平面构成基本表达形式4 渐变与特异构成 渐变构成

渐变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现象,这种现象运用在视觉设计中能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是一种有序的、有节奏的变化。

渐变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 形状渐变

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型,基本形可以由完整渐变到残缺,也可又简单渐变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 方向渐变

3、 位置渐变

4、 大小渐变

5、 色彩渐变

6、 骨骼渐变 特异构成

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这就是特异构成。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的对比效果。

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少数个别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所谓规律,这里是指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有秩序的构成。特异的效果是从比较中得来的,通过小部分不规律的对比,使人在视觉上受到刺激,形成视觉焦点,打破单调,已得到生动活泼的视觉效果。

特异构成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形状特异

2、 大小特异

3、 色彩特意

4、 方向特异

5、 肌理特异

学习练习。

第十四课 平面构成基本表达形式5 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是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的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在平面艺术中,空间感是假象,或者说,三度空间是二度空间的错觉,其本质还是平面。

自然空间 自然空间是立体的空间,万物呈现眼前,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近大远小,前后分明。 平面空间 要在平面中体现立体感,则形象的大小,位置,方向至关重要。这些因素能够在平面重视人产生立体的幻觉,体现空间感。

1、 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体现空间。

2、 覆盖排列。同样的形象进行覆叠处理,会有前后、上下的 感觉,从而产生空间感。

3、 投影效果。给形象增加投影可增强空间的真实性。

4、 弯曲变化。线的弯曲渐变,可以造成前后距离感。

5、 肌理变化。

6、 矛盾空间。在现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在假设的空间里存 在,是人为在平面作品中制造出来的错视。矛盾空间的视点是矛盾的,多变的,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观看,但结合起来却无法成立,相互矛盾,时任长盛不合理的世界效果。

第十五课 构成思维的延展——图形创意

图形可以说是一种世界语言,一般不受国家、种族、地域的限制。它是一种人类所能理解的,能够最大限度贴近人类情感的语言方式。人类的解图能力是建立在直觉思维的基础上的。图形中的形象能迅速的引发直觉。一个表意准确、形象生动、外观优美的图形,能够迅速提高观者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 图形具有直观快捷的特点。图形以具体可视的形象来表达信息,它丰富的表现力能轻而易举的吸引大众的视线,感染观者的心理情感。图形语言和文字的补充,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它能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简洁、迅速、顺利的进行沟通交流。 图形是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因此要求设计师要能够把握图形达意的准确性,使观者一目了然。同时,如何使图形在繁杂多变的形象中脱引而出,更大限度的吸引人们的眼球,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几种常用的图形创意思维方式

1. 正负形构成 2. 共生构成 3. 替换构成 4.图形同构 5.影异构成 6.质感再造

第四篇: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 教案

授课时间:2012-–2013学年度 2 学期

授课教师: 许磊 授课对象: 图形图像 班级人数: 60 所用教材: 《平面构成》 出 版 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通过点线面的重新组合创造抽象而具有美感的画面。通过欣赏和设计训练,增强学生的平面造型观念,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现代的审美观。 重点: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构成的形式美,掌握“分解构成”、“重复构成”的设计方法。

难点:基本形的设计及排列。

该课分两个课时上,本节着重了解并掌握基本形的构成方法,能完成一幅分解构成作业。 教学过程:

第一章 构成-造型设计基础

一、什么是构成

1、 概念

2、 三大构成

二、为什么要学构成

1、 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2、 构成课的作用

3、 构成课的特点

三、构成发展史

1、 发展背景

2、 发展过程

3、 主要代表人物

第二章 构成的基本要素一点、线、面

第一节 点

一、点

1、概念

2、点的分类

3、点的特性

4、点的构成与应用

一、点

1、概念

(1)几何学的概念---线的端点和交点,没有大小方向和位置的最小几何单位。 (2)从造型意义上讲,点必须是有其形象存在才是可见的,因此,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但其大小绝不允许超越它作为视觉单位“点”的限度,超越这个限度,就成为形或面了。

2、点的分类

点积极点、独立存在,有大小;消极点 视觉上看不到感觉到

3、点的特性

(1)点的聚集性:为画面上只有一个点时 (2)点的扩张性:为点在画面中央时

(3)点的连接性:相同两点成线;一大一小产生运动感

(4)点与形的关系;圆点最佳,即使较大,仍会给人点的感觉。

4、点的构成和应用 (1)等点构成(图形) (2)差点构成(图形) (3)网点构成(图形) 第二节线

二、线

1、概念

2、线的种类和特性

3、线的作用

4、线的构成

二、线

1、概念

(1)几何学的概念

线只具有位置,长度而不具备宽度和厚度的是点的移动轨迹,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 (2)从造型意义上 它必须使我们能够看到,所以线具有位置长度和一定的宽度

2、线的种类和特性

有形的线----是直观的,能看到的,如直线、曲线、斜线等; 线从性质种类上分:

无形的线----需要观察,分析比较和研究后发现,如火车,轮船的行驶等. 直线 :强性,明晰,单纯,男性性格; 粗直线:有力坚强,厚重,稳重;

线形 细直线:神经质、尖锐; 锯状直线:不稳定、焦急。

曲线:几何曲线----用规矩绘制而成的曲线 自由曲线:富个性的曲线:C曲线;S曲线涡线

3、线的作用

(1)线是物体抽象化表现的有力手段 (2)线的粗细产生空间感

4、线的构成

(1)等线构成(图形) (2)差线构成(图形) (3)屏线构成(图形) 第三节 面

三、面

1、概念

2、形的分类

3、面形的特性

4、面的组合形式

三、面

1、概念----线的移动轨迹,具有长度和宽度的两度空间,有方向位置。 垂直线平移成方形 直线回转移动成圆形 倾斜的直线平行移动为菱形

直线以一端为中心,进行圆、形移动为扇形

2、形的分类

形:直线形、曲线形、自由形、几何形

3、面形的特性

方形、圆形、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形态中最基本的三种形式,又称为“三原形” (1)圆形

形中最完善无缺的形,也常用月圆镜圆表示美好的事物,如“花好月圆”“破镜重圆”形容人长得可爱用“圆圆的苹果脸”等。 (2)方形

最常使用的形,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多是方形的,如我们住得房子、门、窗、床、桌子、黑板、讲台、课桌等等。 (3)三角形

最稳固最有力的形,如金字塔,各种坡形房顶等。

4、面的组合形成(形与形的关系) 图例两个或以上的形聚合时的变动(8种) 并列 形与形保持一定的距离 相遇 两形边缘相连接 重叠 产生前后层次感 透叠 形成透明部分

联合 两形相重合,形成新的形 减缺 一个形减另一个形,形成新的形 差叠 重叠的部分 重合 合二为一

三、作业:点、线、面综合练习。

四、作品赏析 第三章 构成美的要素

一、变化与统一 变化---在构成中强调出各自的特点

统一---在变化中有主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

关系:变化与统一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只有变化而无统一,就显得松散,软弱混乱;反之,则显得呆板而无生气。

二、对称与均衡

以一轴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发展 对称(均齐)---等量等形组合 均衡(平衡)---异形等量组合 对称形式:

左右对称:以对称轴为中心,作上下左右对称的图形; 放射对称:如伞、风车、动物中如海星、水母等;

移动对称:形平行移动,方向不变,移动位置,明确而有秩序如走路; 扩大对称:形按一定的比例扩大或缩小,构成的图形产生动力之感。 均衡形式:动物的各种动作,各种形态的变化,如舞蹈的动作等。

三、对比与调和

对比----不同的形态,色彩或质感,大小等要素组合起来,突出个性,使之多种造型之间造成极大差异。

如黑白、粗细、长短、胖瘦、曲直、动静等 调和:在造型的各要素中,强调其共性,达到协高

关系:对比与调和也是辩证的关系,调和即为统一,变化的统一或多样的统一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造型要素有规律的重复 韵律---节奏的反复连续形成的韵律

关系:节奏是韵律的纯化,韵律是节奏形式的深化,是互相的关系,节奏富理性,韵律富感性。

第四章 平面构成形式

第一节 重复构成

一、重复构成

1、概念

2、特点

3、基本形

4、骨格

5、重复的形式

一、重复构成

1、概念

将重复的基本形排列在重复的骨格内就形成了重复构成 骨格:基本形在空间的聚集编排建立起明确的行伍关系 骨格网可变化的要素:间距、方向、线型

2、特点

平缓和谐,秩序律动

3、基本形

一个设计单元 ,以简炼为宜,要富有新意,要考虑整体效果。

4、骨格

(1)条式(2)斜条式(3)方格式(4)斜方格式

5、重复的形式

(1)一个形体反复连续(正负形,也叫图地反转这个理论的发现是1920年一个叫芦宾的人研究出来的,故称“芦宾之壶”又叫“图地反转”可交替) (2)两个形体反复连续 (3)多个形体反复连续

三、作业:重复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四:作品赏析 第二节 近似构成 近似构成

一、

1、概念

近似基本形在重复或近似骨格中的排列就形成了近似构成,是重复的轻度变异

2、特点

打破了重复构成的单调,表现出有变化又不失系列感,既统一又有对比的特征。

3、基本形的获取

(1)组织同一类别的形,结构、性质、形状类似如不同的树叶,形状近似 (2)联合或减缺出来的形象

(3)形状不同的物象,用同一手法造型,构成近似

4、近似构成的骨格

可通过变化重复骨格网的方向,间距,线型号获取,也可把近似的形态自由排列

5、近似形在近似骨格中的排列

(1)方向、位置灵活,形在框内所占面积大致相同 (2)形可以不受骨格单位约束,可占有两个骨格单位 (3)形可以被骨格线切去,在框内以残缺显示。

6、近似程度的把握程度要适宜,太大,统一感太强,接近重复构成,太小,变化太大,失去近似感

7、近似构成的构成形式

(1)近似形在重复骨格的排列(最常用最基本)

(2)近似形在近似骨格中的排列(一般不主张画面效果易凌乱。 (3)任选一个基本形,进行方向,位置,填色变动

二、作业:近似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四节 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

1、概念

2、特点

3、基本形的渐变形式

4、渐变骨格形式

5、渐变比率

6、表现形式

一、渐变构成

1、概念

基本形和骨格逐渐地向外或向内扩大或缩小,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变化,就构成了渐变构成。

2、特点

渐变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现象,这种现象运用到视觉设计中能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是一种有秩序有节奏的变化

3、基本形的渐变形式 (1)形状的渐变

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渐变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位置渐变

逐渐改变形态在空间中的朝向

(4)色彩的色相,明暗程度及鲜灰程度等 (5)大小渐变

基本形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4、渐变骨格形式 (1)单元渐变 单向骨格线渐变 (2)双元渐变

双向骨格线渐变(既有纵向又有横向) (3)分条渐变 横条或竖条式骨格渐变 (4)阴阳渐变 正负形的渐变

5、渐变构成的渐变比率

渐变比率大:变化剧烈,对比鲜明

渐变比率小:重复、柔和,缺乏空间效果。

6、渐变构成的表现形式 (1)基本形渐变,骨格不变 (2)基本形不变,骨格渐变 (3)基本形渐变,骨格渐变

(4)单以骨格线的变化(分条渐变)分条的宽窄变动。

二、作业:渐变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四节 发射构成

一、发射构成

1、概念

2、特点

3、发射骨格形式

1、概念

是一种特殊的重复,也是一种渐变的造型,是指重复的形或骨格单位环绕一个中心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

2、特点

具有多方面 对称性及视觉焦点和光学效果,引人注目,视觉效果强烈

3、发射骨格形式

(1)离心式骨格:骨格线由中心向四周散开 (2)向心式

骨格线由四周向中心集中,如万剪射向靶心。 (3)同心式

以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枪靶图形。 (4)多心式

以数个以上的圆心点进行的发射构成,以上3种可任意组合,一种太单调。

二、作业:发射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五节 特异构成

1、概念

2、特点

3、特异形的获取

一、特异构成

1、概念

指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省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

2、特点

使画面减少单调感,造成动感增加趣味

3、特异形的获取 (1)基本形的特异

(1)大小特异---改变基本形大小 (2)色特异---改变基本形的黑白灰关系 (3)位置特异---改变位置 (4)形状特异---改变形状

(5)方向特异---改变基本形的方向 (6)理特异---改变基本形的质感及纹理 (2)骨格的特异 (1)方向特异:骨格 骨格在运行中,方向特异 (2)整体错位

(3)结构异质骨格线结构发生形态上的改变 需注意:

一般来说,特异形或骨格只占少部分或极小的位置,才能突出

二、作业:特异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六节 肌理构成

一、肌理构成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如光滑、粗糙、软硬、光泽

1、肌理的形式

(1)视觉肌理---用眼睛观察到的肌理,也叫平面性肌理

(2)触觉肌理---用手触摸感觉到的肌理,有凹凸感,也叫非平面性肌理。 例(1)复印的毛线为平面肌理(视觉肌理) 同样用毛线粘贴到画面上为触觉肌理 (2)纸揉碎展开为触觉肌理

揉皱的纸加颜色用在绘画上是视觉肌理

2、肌理的创造

创造层出不穷,在于发现和利用,参考书P45-46 第七节密集构成

七、密集构成(结集、疏密构成)

一、密集构成

1、概念

也是一种对比,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

2、特点

(1)具有一定数量的基本形 (2)不受骨格的限制 (3)自由排列在画面上

3、基本形 (1)重复形

(2)近似形(最美最常用)

(3)渐变形等,(强调共性,统一,否则凌乱)

4、形式 (1)点的密集

基本形在组织排列上都趋向一个点密集,愈接近此点愈密(注意基本形组织不能过于规律,否则会有发射的感觉 (2)线的密集

密集状态的基本形呈线状分布,周围排列稀疏的基本形 (3)自由密集

不受约束,完全是自由散布,疏密变化较微妙 注意:

(1)基本形以简为好,数量要多,面积要少

(2)基本形的形状可是重复,近似或渐变在大小,方向上可自由变化 (3)背景也可根据画面需要作一个疏密形式,但不应喧宾夺主,背景只是为了丰富内容。

二、作业:密集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八节对比构成

一、对比构成

1、概念

对比是一种自由生的构成形式,它不以骨格线为限制,而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色彩、肌理等对比的因素构成。

2、视觉要素的对比形与形之间 (1)大小对比:造成轻重、主次、进退感 (2)形状对比:不同形之间的对比--方圆、曲直 (3)色彩对比(黑白灰) (4)数量对比(上下左右中等) (6)方向对比(不同方向感) (7)肌理对比(粗细、光滑等) (8)重心对比:稳定与不稳定

(9)虚实对比:明显与不明显,前进与隐退感

注意:在处理对比关系时要注意画面整体统一效果(对比与协调原理)

二、作业:对比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九节 空间与矛盾构成

在平面构成中,空间感只是假象,也可以说是三维空间的错觉,其本质还是平面

1、平面上形成空间感的因素

(1)利用大小表现空间感:近大远小

(2)利用重叠表现前后,上下的感觉,从而产生空间感 (3)利用阴景表现空间感:阴影明暗的区分使形象具有立体感 (4)利用间隔疏密表现空间感近宽远窄 (5)平行线的方向改变表现空间感

(6)肌理变化表现空间感(表面粗糙的物体显近,光滑细腻远)

2、空间除正负之分,根据人的视觉及心理感受主要分以下四类: (1)平面性空间

形象与画面平行,无厚度,无前后、无深度,散构图(儿童画) (2)幻觉性空间

形象不与画面平行,在平面中产生了立体感,如前后感,纵深感等,常借助渐变,发射透视等手法。 (3)暧昧性空间

有些幻觉性空间是暖昧性的,形象忽前忽后,时凸时凹,使人产生闪动的错觉。 (4)矛盾性空间 有些幻觉性空间是矛盾性的形象在真实的空间里不能产生或不可能有的事情,但在假设空间中存在。

3、作业:空间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4、作品赏析

第五篇:平面构成教案

平 面 构 成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相关基础知识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现代形态构成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构成即构造、解构、重构、组合的意思,是指一种建立在“解构重构”基础上的造型方法。主要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编排和排列的方法,是把数种以上的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单元。平面构成是设计中最基础的训练,在构成艺术中,原理和方法主要来自于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以抽象的形态反映自然现象和主客观世界,在创作方法上,不拘于固定的格式,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采用灵活、运动的方式进行创造。由于它的形态是抽象的,因此可以进行方向上的切换,或进行切割,加以重新组合、发展,使之产生千变万化的形式和多种构成方案。

第二节 如何认识、学习平面构成

一、 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

二、 培养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三、 发展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第三节 平面构成与抽象形态

一、 关于形态

形态,一般是指事物的形状与表现,一切可见物的外形特征或设计中借以表达一定含义的视觉元素。(视觉元素即形的大小、色彩、肌理),可具有任何形状,大小由设计者自行决定,点线面均可。在设计中,把形态分为三大部分:概念形态、现实形态和抽象形态。在平面构成中会大量运用抽象形态。

二、 抽象形态

构成不完全是抽象的,采用大量的抽象形态进行练习并不是我们的学习目的也不是平面构成的全部内容。我们要充分了解抽象仅仅是一种认识方法,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学习理解形态构成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构成是一种造型的概念。构成艺术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的包豪 斯设计学院,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引进到我国,实际上是三大构成的总称,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及立体构成。 平面构成的应用广泛,如建筑设计、室内装饰、壁纸设计、建材表面纹样、图案、服装面料图案、陶瓷、漆器纹样、广告装潢、书籍装祯、染织、摄影、舞 美设计等等。

第三章 平面构成基础要素

一、形态要素

1.点:表示位置,无厚度宽度,是一条线的开始或终结,或存在于两线交叉处,平面构成中点是有形的,可以是任意形,大小不能超过单位视觉点的限度,太大就成了面。在点的形象中,单个的形态没有什么表现力,但可以依靠排列使作品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其构成方式有以下几种:点的聚散、大小、疏密、形状。点的聚散是为了解决构图散乱的问题,大小可解决对比上的四平八稳,疏密对比则可以处理画面的节奏和平衡关系,形状的对比则可使点具有生命力。

2.线:线形态有两大系统,即直线和曲线,几乎所有的线形态,都是从直线与曲线,或两者混合派生出来的。在设计中,要恰当运用线必须掌握线的性格特征。在画面中线条起连接和分割作用,穿插交织、疏密排列,构成画面的丰富效果是物体抽象化的有力手段,在造型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插图、标志等都是用线来体现的。线的构成方式主要以长短、粗细、疏密、方向、肌理、形状、线型组合的不同来创造线条、表现不同线的个性,反映不同的心理效应。 3.面:线的移动构成面(重复移动或不循其固有方向的变动而成面),有长度、宽度,无厚度,有方向位置,面分为直线形与曲线形。直线形又分为几何直线形和自由直线形,曲线形又分为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和偶然形。

二、构成要素

形状:可见东西的外貌,如方圆曲直。 大小

色彩:黑白灰的对比

肌理:物体表面的纹理如粗糙光滑、华丽朴素 疏密

重心:人对形所产生的轻重感及稳定感。 方向:形象的方向决定于观者的方位,也决定于形象与框架或与其他形象的关系。 位置:决定于形象与框架或骨格单位的关系。

空间:设计中某些形象有前进或后退感,在平面设计中,空间也指的深度与立体感。

第四章 骨格和基本形

第一节

骨格

一、骨格的概念

指构成图形的骨架或格式,即构成图形的框架。帮助我们编排形象,决定基本形的距离和空间。与基本形一起构成画面。 二

骨格的分类 1.按规律性分类 (1).规律性骨格:

以严谨的数学方式构成的骨格,有严格的规律,如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它们都必须包括骨格点和骨格线)。 (2.)非规律性骨格

设计可随意构成,没有严谨的骨格线,基本型或其他形象按照叫自由的方式进行排列。如特异、对比、密集、矛盾空间等。 2.按表现形式分类 (1)有作用性骨格

界定基本形的空间,形必须排列在骨格线所组合的单位内,给形的准确的空间,每一骨格单位容纳一个基本形,每一单位空间就是形独立的空间,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包括概念性的骨格和实际出现在设计中的骨格。 (2)非作用性骨格

基本形排列在骨格线的交点上(轴心)给基本形以准确的位置,不决定形象所占空间,也不决定形的方向。

三、 骨格在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应用时,骨格线可出现或不出现,当骨格简单时基本形可相对复杂,骨格线复杂时可由骨格直接构成画面。

第二节

基本形

一、基本形的概念

如果平面设计是由一组重复的或彼此有关连的形态所构成,这些形可称为基本形。它可以是任何形状,用以指称一些包含所有视觉元素的东西。基本形是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可分为创造形(偶然形)和自然形,创造形分为单形和复形。平面构成中创作有相当多的是依据基本形来进行的。如基本形的组合分割等,基本形就象一块砖,当数量增加后,可以砌墙修房子,房子组合成街道,街道又交织汇成城市,在平面构成中多个基本形的组合和发展也出于一样的道理,因此,掌握基本形的构成变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二、基本形的构成 1.形态的种类 (1)几何形:

可以用工具完成的具有固定角度的形态,分为直线形和弧线形。特点:明快、单纯、规整有秩序感。 (2)有机形:

自然形成的以柔和的曲线为特征的形态,如水滴、鹅卵石等。特点;优美 、有弹性、富于生机。 (3)偶然形、自由形:

如手撕或火烧出的形态。特点:具有人情味,有独特的情趣。 2.形态的派生与发展

(1)体量、比例关系的变化:

变化基本形态的长宽高比例关系,可以获得不同的形状。 (2)方向关系的变化:

改变组成基本形态的线条的方向角度,派生出很多不同的形状。

(3)位置关系的变化:改变各形态在限定位置关系,也可获得不同的单位形态。 (4)肌理关系的变化 (5)色彩关系的变化

以上变化均会出现不同性格不同情态的单位形态。 3. 单形造形法 (1)单形:

如果设计只包括一个主体的形或包括几个不同的也与周围形态不同的形,我们称之为单形。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形,可以由较小的形连接构成。一个设计不宜出现过多的单形,以免破坏统一感。 (2)复形:

由两个以上部分所构成,各部分之间有明显的负形存在。

基本形的设计应尽量简练,过于复杂则太突出,感觉设计杂乱。 (3)正形和负形:

形象占有空间,平面上,形象称为图,周围空间称为底。 正形:白底黑形,图在前,底是背景。形态的注目性较强。

负形:黑底白形,形感觉是平面上的一个洞,形象为底,周围空间为图。一般为底,属于第二层次。

可正可负形:图底互为补充所占空间大致相当。 4. 基本形聚合时的关系:

分离:两形并列保持距离,相互不接触。 接触:形的边缘正好相触。

覆盖:一形覆盖另一形并产生上下前后的关系。 透叠:两形交叠,形具透明性,不掩盖原有轮廓。 联合:形联合成一个新的较大的形象。

减缺:一个形部分被另一形象所覆盖,被减的形比以前细小。 差叠:两个形互相交叠面减缺的另一新形象。 重合:

5.单形造形法(15)

(1)加法:几何形加几何形或有机形或不规则形,有机形加不规则形。

组合方法:连接法、联合法、分离法

(2)减法:几何形减几何形或有机形或不规则形

组合方法:减缺法、透叠法、差叠法

(3)加减法综合:用一个形减去一处补在另一处,联合成一个新形态,或减二加二法、减二加一法。

第五章 平面构成形式法则

(一) 规律性骨格

第一节 群化

一、概念

用相同的基本形,不同的数量,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独立形态的方法。先选择一个理想的基本形,再做相同单形不同数量的组合。单形必须具有连续发展性,具有不同方向的形与形组合的可能性,设计时必须尽量简练和注意形的整体感。可用连接、联合、分离等方法使单形组合更富于变化。

二、具体组合方法如下:

1.基本形的自由组合:多个基本形的自由组合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形态,如果再将这个形态进行组合,可以产生另一全新形态,无止境的发展下去。

2.基本形的再生组合:将两个原始基本形,复合成一个新的基本形,然后再将新的基本形进行组合,与1不同的是基本形的原始状态发生了量变,组合后的效果也大不一样。

3.基本形的分解组合:将原始基本形分解成两个部分,再重新将其组合,原始基本形发生质变,产生另一种全新的形态。

4.组合方式:对称性群化组合、基本形旋转按放射状群化组合、平行对称群化组合、变异性群化组合。几种方式可综合使用。

三、形成群化所应有的基本要求 1.基本形数量不宜过多

2.当不同基本形构成群化时,应具有共同的形式因素。 3.形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恰当,避免过分拥挤或松散。 4.注意群化后的外轮廓的整体性。

5.构成群花的基本形要整体,避免零碎的细节。

6.在群化构成中须注意正形与负形的关系,正形负形都要注重它的美观和完整。

第二节 重复

概念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形在骨格内反复连续排列,在各种规律性骨格中重复骨格是取常见的一种,只要将框架内的空间划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单位,就构成重复的骨格,重复的形象在视觉上的反映为整齐划一,秩序感强,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

重复中的基本形

指用来构成重复的基本单元。一般以简单为主,避免过于复杂。 三 重复骨格

基本是线的组织,是以线的排列交织而形成主要为方格式、条式。重复形式有1个形反复、2个形一组反复、多个形一组反复 四 重复基本形在重复骨格中的排列 1.形按同一方向,按骨格连续排列。

2.单个形按图地关系黑白互换,正负形交替排列。 3.改变基本形的方向交替排列。

4.重复基本形按不同方向组成有秩序的单元,再用该单元进行重复排列。 5. 重复基本形和空白重复单元交替排列。 6. 重复基本形之间错位排列。 7.按作用性骨格自由排列。

第三节 近似

一、概念

是指形象之间不是完全一样,而是在某些因素上有共同的特征,表现出统一而又生动的效果。是重复的轻度变异,没有重复的严格规律,但仍有规律感。 二 基本形的近似

即基本形有不同的变化而有各有相似之处,主要指形状的近似。如果近似基本形应用在重复骨格中,其大小也必须近似。

四、 近似骨格

骨格在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方面都是近似的。是一种半规律性骨格。一般骨骼单元形状上较为不规则。这种骨骼必须是有作用性的,否则近似效果不明显。还有一类是不予立骨骼线,形在框架内凭自己的感觉平均放置,每形所占空间大致相似。

第四节 渐变

一、概念

指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规律性的循序的无限变动,形成一种阶段性的调和秩序。变动时的自然节奏,韵律取胜。

二、渐变的种类 1.形状渐变 2.渐变骨格:骨格单位的形态或大小逐渐地循序变动,取得渐变骨格的方法是逐渐移动水平线和垂直线位置,构成渐变骨格。分单元渐变、双元渐变、 分条渐变 、阴阳渐变。 3.平面渐变 4.大小渐变 5.方向渐变 6.间隔渐变 7.位置渐变 8.疏密渐变 9.色彩渐变 10.空间渐变

11.两种骨格间的交错渐变

三、渐变的整体把握

注意渐变的始形与终形,大小比例与渐变全过程的数量以及渐变形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骨骼线有时比形更为重要,如骨格渐变节奏快,变化大,形要尽量简练。形复杂则骨格简单。 四 比例

可按照某种数列关系进行渐变。

等差数列:加法关系,数列相隔的等级是相同的数字。具有渐变的韵律感。 等比数列:乘法关系,数列中每个数均乘上相同的数字。级数变化大。

费波纳齐数列:第三位数等于前面相邻两数之和。级数变化适中,较易和谐。

第四节 发射

一、概念

是一种特殊的重复,重复的形或骨格单位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构成发射图案,具有渐变的特殊视觉效果,可说是特殊的渐变造型。有很强的放射性、刺激感、动态感。

二、发射骨格:

离心式:骨格线从中心或附近散向各方。 向心式:骨格线自各方向中心迫近。 渐层式:骨格线层层环绕同一中心。 多心式:运用多个发射点进行构成。 移心式:发射中心有秩序的逐渐移动。

三、基本形:

线:骨格线成为可见的线或各组线分别纳入骨格单位内。

基本形:非作用性骨格中,基本形可重复,也可近似或渐变。有作用性骨格中,逾线基本形被切除 发射与重复

重复骨格可纳入发射骨格,发射图案也可作为基本形纳入重复骨格内。 发射与渐变

渐变图案可纳入发射骨格,发射图案也可作为基本形纳入渐变骨格内。2.1.3

四、发射的先决条件

必须首先确立中心。可多心可隐蔽也可移出设计之外。中心是方向变化的主要依据。

第六章 平面构成形式法则

(二) 非规律性骨格

第一节 特异

一、概念

在同质的事物中,有少量异质因素存在,这些异质因素就是特异。在设计中,特异是指以重复或有规律变化的图形形象为基础,出现一小部分异质形象元素,强调对规律的突破。

二、特异的种类 1.形状特异 2.骨格特异 3.大小特异 4.方向特异 5.位置特异 6.色彩特异 7.肌理特异 8.空间特异 特异基本形之间可毫无关系,也可有重复近似渐变的关系。特异程度可大可小,可自行决定,过小易被规律淹没,过大则画面难以协调,如过于雷同则失去特异效果。

第二节 对比

一、 概念

指同一性质物质的悬殊差别。将不同的图形形象作对照相互比较。在对比中要强调画面的整体统一。

二、 对比的分类 1. 骨格对比 2. 对比骨格 3. 形状对比 4. 大小对比 5. 色彩对比 6. 质感对比 7. 空间对比 8. 位置对比 9. 重心对比 10.虚实对比 11.方向对比 12.曲直对比

第三节 密集

一、概念

基本形自由的有疏密变化的分布在画面中。是对比的一种特殊情形,即数量很多的形在某些地方密集,在其他地方疏散,集与散之间有渐移的现象。 二 密集的骨格 1. 趋近点的密集 2. 趋近线的密集 3. 无定的密集

三、密集应注意的问题

1.形可以一点、一线或某种简单的形象为框架构图,也可平均放置。 2.基本形相同时形状应相对简单。

3.在密集骨格中一般型的面积较小,数量多才有密集效果。 4.如形的形状大小悬殊时,数量应该相对应减少。

第七章 平面空间

一、概念 在平面上,空间是一个视觉幻象。通过制造视觉空间幻觉的手段来表现平面中的体积的形象。

二 平面空间表现方法 1. 大小变化 2. 覆叠 3. 色彩变化 4. 弯曲变化 5. 改变方向 6. 添加投影 7. 疏密

三、 平面空间的特性 1.幻觉性

2.暧昧性或矛盾性:

形象的局部结构是合理的,但整体是矛盾的。把两种以上空间知觉的形态并存于二次元的平面中,构成图形的矛盾性。平面中的立体感是依靠视觉中的幻觉性而产生的,矛盾空间是指在真实空间中说不能产生或不可能有的事情,只存在于假设的空间中。

矛盾空间的表现形式:

1. 多视点空间形态的并存 1.1二组空间形态并存 1.2三组空间形态并存 1.3多组空间形态并存

2.形态交叉的并存 3.平面立体形态共存 3.1不同时空的图形组合 3.2转移规律,破坏规律

3.3平静的平面形和动态的立体形的综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苹果修剪实习报告下一篇:评比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