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学工作方案

2023-03-10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小学教学工作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农村小学教学工作方案

农村小学周工作推进方案

小学 教学教研周工作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抓住常规管理、常规教学、常规教研,夯实小学教学发展的基础。以推进高效课堂为中心,以推进实施“强基”战略为基础,以开展网络教研,一师一优课,优质课教师评选为平台,努力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突破,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突破,教学的评价方式有突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基本情况 我校有12个教学班,每年级教学班各2个。共有教师37人,英语教师3人。语、数教师分别兼任品德与社会、音乐、科学、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在这些中青年教师中,市级骨干课教师3名,区级优质课教师5名。98%的教师能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这将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奠下良好的根基。

三、工作要点及目标 1、建立与课堂教学改革配套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推进机制、评价机制。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用考核的杠杆撬动教师投身课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完善教研组和备课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备课组计划,有计划、讲实效地进行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各教研组要在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学校教研目标及学科特点、教师特点,创造性地制定教研任务目标、方法措施、并做好各计划的讨论、审核工作。

3、落实常规教学,加大监控与指导力度。在“备、教、批、辅、评、研”等环节上下功夫。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常规教学检查小组”。常规教学监控与指导每月一大查,每两周一抽查。有检查、有通报。通报要总结成绩,指出问题,限期整改。通报内容要具体到人到事,避免说空话、说套话。上月通报的问题,下月要追查反馈通报。

4、推进思政课(道法)一体化建设,加强小学专兼职思政(道法)课教师配备,落实道法课课时要求,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道法)课形成协同效应。

5、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富有价值内涵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增进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大力开展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生态文明、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6、强化体育锻炼。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增强美育熏陶。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办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7、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载体,促进研学旅行和学科课程有机融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形成尊重劳动者、关爱创造者、崇尚奋斗者的时代风尚。

8、实施“强基”战略。强化语数外基础知识的巩固落实(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英语听说读写强化措施,数学思维品质提升),强化师生基本能力提升;

以狠抓小学平均分、及格率的提升为突破口;

以提质增效为核心。

9、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推进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模式。以创新课题研究为先导,研究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及新教学常规,及时解决新课改、新教材使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先导、务实、管用。

10、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坚持教学相长,注重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备好课、编撰导学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针对性训练、总结梳理知识体系。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完善作业调控机制,创新作业方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

11、加大用好优课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力度。今秋我们将重点研究,利用优课,促进教学内容创新;

利用优课,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出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导学新理念,从而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率、高质量。

12、实施学校名师引领工程。开展名师带徒弟专业引领活动,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师徒双方通过相互帮助,携手前行,实现共同成长。不断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技能,努力培养出一批在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中起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

13、根据“发展特长、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重视能力”的教学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下,深入开展培优促中转差工作,对优秀生重在点拨,给予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对中等生则以鼓励为主,促进稳步提高;

对后进生要落实结对帮扶、学法指导,确保合格。

14、推行“互联网+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互联网+”(微课教学、同步课堂、网络晒课、网络教研等)在教学教研领域的技术支撑优势,加强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四、方法措施 1、各教研组在开学两周内制定教研任务目标,校本教研一学期安排表,安排表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问题、定负责落实领导。教研活动计划按月分周汇总并公示上墙。积极开展观课议课、思课磨课、制作微课和课例等系列活动,切实把备课、批改、辅导、测评等的研究纳入教研活动中,力求一次教研解决1-2个问题。

2、各教研组要扎实开展好优质课评选工作。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提升,力争在比赛中争先进位,确保领先。

3、常规教学要紧紧围绕“备课、教学、批改、辅导、考试、教研、评价”七大环节开展工作。备课要落实十大环节:全册教材简析与教学重难点分析;

单元教材简析与教学重难点分析;

每课(或每课时)教材简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习方式方法;

课时安排;

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做到集体备课与独立备课相结合,大力倡导创造性备课。重视作业设计的层次性,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重视错题的有效校正性。把作业设计与批改当做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4、教师要把每一节课当成一个工程,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集体探讨。要展开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探索,在课堂上按问题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互相探究个别疑难问题。要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机制,让学生互助合作。逐步实现“师退生进”理念,确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主体者、学习者。

5、推进落实周(单元)教学工作制,要从学校、年级、学科全面推进周(单元)工作计划,各年级分学科制定周(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培补对象,跟进周(单元)反思总结。

6、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优势,引导教师观课学习,改进课堂教学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7、建立学校校本课题库。今秋我们将重点研究,利用优课,促进教学内容创新;

利用优课,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课题承担教师要写一篇课题研究体会。教师研究的成果在校内推广可以是讲座、经验交流,还可讲公开课、示范课、说课、评课等。

8、搞好教学教研月查工作,检查不仅重视数量,更要突出质量的检查与指导。每次查后有小结通报,总结成绩,发现问题,指出不足。对教学常规中有违规现象的教师,要求限期改正。

9、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实施“56911210”工程。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每两周一节心理健康及每周一节安全和国防等专题教育课,加强校本课程朝读经典及写字课的开发。《襄州我的家》继续供全区小学五年级学生使用,并纳入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业水平能力测试范围,分值为5分。《学会生活》继续供小学二年级学生使用。落实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1、2年级增设综合实践课,每周1课时。形成书法学校及科技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大力推广校园普通话,全面提升师生普通话水平。

10、加大网络教研工作力度,在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工作室、名校网络课堂等平台制作上传、下载、运用优秀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与教材相匹配的课件体系。所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学会操作常用信息技术设备,掌握各学科所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获取、加工和制作数字教育资源,提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进一步运用国家教育公共资源平台、襄阳教育云平台、襄阳名师工作室开展合作学习、区域研修活动,提升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能力。

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组织好开学工作,制定各种计划。

2、交流学习各种计划,检查各种计划的制定情况。搞好开学备课。

3、怎样上好新课与疫情网课衔接的理论学习。

4、开展教研活动,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

5、分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月测试,并进行质量分析会。

6、组织好抽查工作。

十月份 1、组织广大教师讲好一节课,为做好优质课评选打下基础。

2、利用优课,创新教学方法的理论学习。

3、开展校本教研与集体备课活动。

4、研学旅行活动。

5、向祖国敬礼的爱国教育活动。

5、组织期中测试,教师搞好质量分析。。

十一月份 1、开展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主要研究利用优课,促进教学内容创新。

2、开展网络教研等活动。

3、迎接全镇中小学教学常规大检查。

4、分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月测试,并进行质量分析会。

5、组织好月查。

十二月份 1、开展语、数集体备课。

2、针对出去学习者适当安排汇报课。

3、开展复习研讨课,搞好复习。

4、利用优课,促进教学内容创新的理论学习。

5、开展运动会、体育节等活动。

6、举行教师电子教学案展览与评比活动。

7、搞好月查。

元月份 1.搞好本学期测试统考和质量分析。

2.写好各项工作总结。

学校教学教研周工作安排 月份 周次 学科 主讲人 活动形式 研究主题 负责人 地点 9 月 份 1 文、理 计划通过 弄清计划的格式 办公室 2 文、理 理论学习 怎样上好新课与疫情网课的衔接 办公室 3 数学 研讨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方法 教室 4 语文 集体备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方法 教室 4 4 10 月 份 5 文、理 理论学习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方法 办公室 6 数学 研讨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方法 教室 7 音乐 研讨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方法 办公室 7 道德与法治 集体备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方法 办公室 8 科学 研讨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方法 教室 8 研学旅行 8 教学常规检查 8 月测试,并召开质量分析会 11 月 份 9 文理 王红玲 陶爱敏 理论学习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侯国艳 办公室 10 数学 赵继超 集体备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陶爱敏 教室 10 语文 邵慧娴 录像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王红玲 教室 10 英语 王海燕 研讨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王红玲 教室 11 举行期中考试,召开质量分析会 12 数学 庄华林 研讨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陶爱敏 教室 12 教学常规检查 12 月 份 13 迎接镇教学常规大检查 13 文理 王红玲 陶爱敏 理论学习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侯国艳 办公室 14 数学 杨珍瑞 研讨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陶爱敏 教室 14 道法 李海鹏 研讨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王红玲 教室 14 英语 陈静 复习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王红玲 教室 15 音乐 专家 录像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王红玲 办公室 15 英语 专家 录像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王红玲 教室 16 数学 张曼 复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陶爱敏 教室 16 语文 肖慧 复习课 利用优课,创新教学内容 王红玲 教室 16 开展运动会,体育节 16 做好教师教学案和学生作业评比活动 16 教学常规检查 16 月测试,并召开质量分析会 元 月 份 17 搞好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18 上交各类总结 双沟镇陈湾小学 2020年秋季

第二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掌握有效知识不仅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学具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正是这样的一座桥梁,操作活动模式适用于可物化的、外显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即适用于能设计有结构、易操作的直观材料来反映数学实质的教学内容。

1.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讨论如何在实际中体现的有效性,方法注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与讲授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生本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

3.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二、研究内容: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因此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而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构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通过研究,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述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独立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4、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用研究水平。

四、研究思路

以“放、实、评、提”四字为我校的研究思路。这个思路具体的说,就是“放开学生、实在有效、评价激励、夯实双基、提高能力”,“放”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放开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是指“采取的教学策略要实在有效,教学效果要扎实,在夯实双基”,“评”是指“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评价,要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是指“要注重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尽可能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五、研究方法:

1、对教材加工、归类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力、再生力的有效知识,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 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往往呈现一些基本现象和事实,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另外,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教师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

2、活化例题,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活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例题转换成生活实际的问题。教材中有些应用题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学生常常感到这些题与自己无关,因此探索活动显得不够主动积极。教师可以“换汤不换药”,即将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3、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方法

实践证明,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良好的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的有效。

4、观察法:运用一些辅助手段对研究对象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积累原始资料。

5、个案研究法:找出研究对象中比较典型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运用谈话、问卷等手段搜集更多的资料。

第三篇:农村小学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建模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因些,我校全体教紧紧的抓住“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资源”及网络深入农村的机会,在这两年来积极地实践,热情地探索,逐渐形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教学风气,始终坚持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两手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教育资源建设是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根据教学资源的复杂性、多样性,资源库建设的长期性和发展性,我校提出“分工合作、统一规划、重在应用、优质高效、不断创新”的建设思路,努力构建并逐步完善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并能适应教学发展需求的信息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分工合作建设资源库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变化的、长期的过程,明确目标、统一规范、合理规划可以使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以学校为主体,以教研组为单位,各年级备课组具体负责本学科、本年级的资源建设。学校制定总体目标,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把任务具体分解到个人,再把个人收集的资源进行统一规类入库。再由项目管理员和各教研组组长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在项目电脑中建设我校的资源库构架,并按教学、管理的需要对资源进行分类存储,实现资源的统一规划。资源主要有为农服务、少年文化、接收课件与网络课件、文本素材、课件素材、案例素材、示范课、常见问题素材和教育资源索引等。到目前,我校已建立了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适合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的需要或个性化学习需要教学资源库。主要的信息资源如下:

1、网上下载资源(30G)

网上下载资源约30G,包括各年级、各学科的学科教案、课件、多媒体视频、 1

动画、图片、声音、教育网址、共享软件等。这些资源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也为教师进行多媒体制作提供了素材和先进经验。

2、自制教学资源(15G)

自制教学资源超过15G,主要有学科教案、学科试卷、课件(AuthorWare课件、PowerPoint课件和Flash课件等)、动画、图片等,还有少量的多媒体视频、声音等资源以及将分散资源按学科归类存放的学科资源库。这些资源存放于我校项目电脑中,并分学科、分年级、分学年度来保存在光盘中,在节省磁盘空间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学科教学和教师交流学习。

3、影像资料库(80G)

影像资料库包括优秀少儿影片、专题讲座、小学示范课、观摩课、比赛课等。收集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动画教材、中外名片、少儿故事片、科技教育片、知识专题片等。这些影像资料成为我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的丰富资源,也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动画教材。为各教研组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研课题。

统一规范资源库统一规范即资源的收集、整理、制作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资源建设中,如果缺少统一的规范,资源的检索就会混乱,资源的共享就是空谈。因此我校的资源库一般都由管理员和教研组长、教导处统一管理。管理员负责接收整理各类资源,并于每周五填写各类节目清单分发到各教研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学科老师浏览或修改接收到的媒体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可以是指导学科教师用资源上课,也可以是组织学科老师听小学示范课;每月按照接收到的培训课程、专题讲座等开展一次学习活动;每一个学期拟定一个小课题研究。教导处要负责合理安排学科教师使用电教室和DVD播放室。

资源的应用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资源的应用。我校重视资源的建设,更重视资源的应用。在资源库的建设的同期,积极开展师生信息技术培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各种优秀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同时,学校还开展一系列关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科学研究。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优质高效,创新是我校资源库建设的灵魂。我校鼓励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积极创作优质的课件或教学素材。全校教师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开发出风格多样、内容丰富,适应教学需求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并有4名教师在“利用远教资源设计一节课中”分别获

2、3等奖。

虽然学校已经为远教项目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经费的短缺,所以远教资源库还没能发挥最好的作用。但我校将朝单机化到网络化的方向努力,充分利用管理平台,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和管理公开。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指导、服务、管理体系,形成一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技术和管理队伍。

作登小学王秀兵

2007年10月29日

第四篇:《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课标的要求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起到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特别是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伴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教育从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到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的小学课堂里,平均每个班都有

四、五十个学生,多的达到

七、八十人,在大班额的教学中,要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不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是我们小学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始了“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2、解决现状的要求

由于遗传、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不同,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质等方面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所以课堂上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会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方式有其优越性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了"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这无疑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而采用个别教学虽然可以因材施教,但其效率较低,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讲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全国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当前以班级教学模式为主的实际,在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下,如何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面向全体

学生,让这些存在个性差异、学习基础不同、家庭教育和影响迥异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最大限度内满足"个别化"教学的要求,实施"准个别化"教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现在的小学一般都是就近入学,而中心校一般都还有所相应的村小学校。这就决定的学生的生源差异大。这种差异一方面体现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体现在同一学校的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为了克服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大面积提高这数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实施"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分类推进"的分层教学思路,实行走班子授课。真正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最起码的基础知识,能力和技能。开展分层教学,构建全方位的分层教学模式,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及更加深入的实施素质教育及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都有很强的意义,也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和必由之路。因此,在新形式、新课改、新教育的背景下,开展分层教学的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实施分层教学,既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但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如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对家长来说是“没了面子”, 又如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的结果,但测查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考查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等等都是急需研究的问题。我们的课题将在吸取其他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课后练习辅导,实施分层教学,探索一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的途径。

理论价值:实施分层教学,本质上是实行教育的平等,对每位学生提供适合于他们个性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人各有其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增强自信心。“抬起头来走路”。

三、课题的界定与研究依据

1、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对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各组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施教;允许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用各自适宜的速度与方法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的才干与“潜能”;把“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落实在课内,努力促进各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2、理论依据

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认为,教学中应克服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曲线的偏见,即认为优、中、差学生各占班级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甚至认为优等生只能是少数,多数是中等生和差等生。他认为这种固定化的预想,是最浪费、最有破坏性的观念。它不仅遏制了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努力与创造精神,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导致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尖子学生身上而不去注意后进生的现象。布鲁姆还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但是,我们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能为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布鲁姆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没有学得会与学不会的区别,只有学得比较快和比较慢的区别。只要有充足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加上科学的指导,90%以上的学生都能对应学会的知识理解和掌握。

2、巴班斯基的“分组教学理论”。巴班斯基认为,在一个班集体内,一般都有一些需要特别对待的学生,既包括由于某些原因暂时不及格的学 3

生,又包括掌握某些学科表现很高能力的学生。在一个班内,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不及格学生和学习最好的学生,对他们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巴班斯基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全班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基础,从而确立分组的依据。

3、现代人才观理论。现代人才观理论认为:优秀人才不一定是少数,在一个班内应该有三十人、四十人,甚至是更多的人成为优秀人才,不能只有几个人才算优秀。优秀人才不是神,是普通人,应该是群众性的。

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域原则”。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只有把握“最近发展区”,才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5、我国古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孔子教学各因其材,孔子之后的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些宝贵的传统经验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能归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四、研究内容

1、学生的分层。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或(A、B、C)三个层次。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而且要有记录在案,但不宜向学生公开。否则有可能助长"优等生"的傲气;挫伤学困生的自尊心;增加学困生的心理压力。

2、目标的分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与高中低层次学生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通过分层分类的教学,促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达到应有目标要求。

3、教学过程的分层。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双有兼顾各组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

4、作业的分层。学生作业分为两类,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这两类作业均要分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搞"一刀切"。

5、评价的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差等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的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

还有分层备课等等。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分层次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并借鉴他人的经验,通过查询有关的报刊杂志、光盘及网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掌握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动态,吸收有关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服务。

2、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群众性教学实践活动,研究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因此我们根据“问题——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等相关步骤,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 5

化教学,从而概括出行动与研究目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系统、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观察法

对学生的发展作动态的观察,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参与程度等主要内容。

4、成果分析法

收集整理现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资料,包括论文、 课件 、课例,进行归纳总结。

总之,本课题研究遵循“确定重点、由点及面、层层退进、普及推广”的原则,以行动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南,辅之其他可行的研究方法,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调查、观察、问卷等测试手段,综合分析对象的发展状态,以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

六、研究步骤及措施

1、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2013年4月至2013年11月) (1)阅读并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理论,设计好课题内容。成果是资料卡片。

(2)撰写课题方案,并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分析,作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成果是研究报告。

(3)课题申报,立项。

(4)确定实验对象(每个年级的一班为研究对象)。成果是文字资料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 (1)各实验教师根据各教学目标、内容创设分层教学实施方案,以公开课,观摩课的形式促进课题实践交流。成果是教案及教学光盘。

(2)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与交流,逐步积累案例研究资料,进行大量的实践与反思,研究总结分层教学的途径和策略的探索;对课题实施过程中 6

积累到的有关分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作有效检验与反思,并进行理论上的提升。成果是分层教学案例及论文

(3)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建立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模式。成果是分层教学的策略方面的论文。

(4)对前期实践研究情况进行自我分析讨论与总结,提出课题方案与实施的修正意见。成果是文字资料。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元月至2015年4月)

(1)收集所有的教学研究资料(论文、案例、心得、反思及随笔),进行分析论证,总结,对研究的教育、教学实践作全面总结,形成《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案例集》,制作优秀课例光盘。

(2)在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以及文献研究和经验研究基础上,总结形成结题报告和成果报告。

2、研究的措施

(l)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完善研究方案,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保证研究工作正常进行。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3)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课题组教师订阅期刊杂志,并要写学习笔记,研究人员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同时请专家讲理论讲座,不断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

(4)聘请有关专家担任课题研究顾问,加强专家引领和专业支持。 (5)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对教师的实验课、教学反思、课题研究的论文,坚持每学期一小结,每学年一总结评比。

七、研究人员具体分工

组 长:王代军,全面负责课题保障工作。 副组长:罗广彬,负责课题协调工作。

成 员:杨 瑾,负责课题规划、理论研究、撰写课题方案等工作。 熊 君,负责理论研究、撰写方案等工作。 杨秀兰,负责课题实践研究(小学高段)。

符 飞,负责资料收集,课题实践研究(小学高段)。 罗小娟,负责课题实践研究(小学高段)。 覃立丹,负责课题实践研究(小学低段)。 罗 丹,负责课题实践研究(小学低段)。 吕廷凤,负责课题实践研究(小学中段)。 罗富元,负责资料收集,调查师生情况。 杨 恰,负责课题实践研究(小学中段)。

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学校对教育科研工作一贯全力支持,在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奖励考核等各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为本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硬实力保障。本课题组成员由省市县骨干教师组成,罗广彬、杨瑾两位研究人员曾研究的市级课题《巴人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获市政府二等奖,研究组成员都有多篇论文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这为课题开展提供了软实力保证。课题组成员都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教育教学,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时间保证。

第五篇:农村小学低段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研究方案

一、 课题背景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的识字教学不能够合理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而现在的素质教育强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动教学的格局,向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运动发展。整体结构上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探求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会学习,掌握科学方法

二、 课题界定

低段语文:小学

一、二年级的语文

趣味识字教学: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中,转化观念,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生活学习的经验,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主动识字愿望,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来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让学生对识字充满兴趣并主动识字是识字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学会及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提供识字渠道,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三、课题价值

1.为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操作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效率低下和识字水平低劣的局面,新课程推出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也缘于此。

3.通过课题研究的探讨,得出一些识字教学趣味化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并积极推广到其他学科中去,为其他学科的课堂趣味化教学提供了方法、途径和思路。

四、研究对象:

一1班和二1班为实验班,一2班和二2班为对比班。

五、研究内容

1.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趣味性创设策略、形式和方法的研究。

2.创设趣味识字的教学预设、课堂生成与引导策略。

3.趣味识字在教学流程中的基本操作模式及评价。

六、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低年级趣味化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从而优化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2.通过多样化的趣味识字,加强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突破传统的“重课堂,轻课外”的识字教学,构建一种新型的适合学生兴趣的、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生活识字模式。

3、形成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生活化的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汉字的规律,愉快地识字,具有较强的识字能力,为学生终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进行理论基础的搜集和学习研究。了解科研前沿动向获得新情报,全面、正确地掌握有关识字教学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了解有关识字教学最新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

2.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在学习一定理论的基础上亲身进行教学、研究,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3、调查研究法:对有关问题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主要针对学生对学习生字的态度、学习时间、错别字现状等问题的调查,以问卷调查.观察、谈话等形式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4、测验法:对教学效果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主要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收集学生的识字巩固率、识字能力水平等。

5.实验研究法:对识字教学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实践。

6.经验总结法:对实验的认识、体会等及时进行总结。

八、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1.4—2011.5)准备阶段:制定课题方案,收集与本课题实验有关的各种资料,组织实验班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2.第二阶段(2011.6--2011.10)研究阶段: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探究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开展课题实验公开课、研讨课活动,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并整理收集各种有关资料。组织调查、问卷、检测、分析。

3.第三阶段(2011.11)总结阶段: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阶段性成果及实验效果进行汇总,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消费观念问卷调查下一篇:农村危房改造验收报告